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书

城市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书

城市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书
城市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书

城市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书

2018年9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城市综合管廊概述 (4)

1.建设背景 (4)

2.城市综合管廊简介 (4)

3.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 (4)

第二章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及需求 (5)

1.系统现状 (5)

2.需求分析 (5)

(一)设备功能 (5)

(二)监控中心 (5)

第三章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 (6)

1.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6)

2.系统设计原则 (6)

3.系统设计依据 (7)

4.系统设计思路 (8)

4.1 安全的角度看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 (8)

4.2 物联网的角度看管廊监控设计 (9)

5.系统流程设计 (10)

第四章系统组成 (11)

第五章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12)

第六章监控中心 (13)

1.监控中心简介 (13)

2.监控中心组成 (13)

3.监控中心功能 (13)

第七章统一管理的平台 (15)

1.平台概述 (15)

1.1平台定位 (15)

1.2 设计原则 (15)

软件管理灵活性 (15)

存储检索便捷性 (15)

智能应用兼容性 (16)

系统扩展开放型 (16)

1.3 设计依据 (16)

2.平台技术架构 (17)

2.1 平台技术架构 (17)

2.2 平台服务组件 (18)

2.3 平台客户端 (20)

3.平台应用功能 (20)

3.1中心管理服务器(CMS) (21)

3.2 数据库管理服务器(SQL) (21)

3.3 设备管理服务器(DMS) (21)

3.4 电梯控制服务器(ECS) (22)

3.5 门禁管理服务器(ACS) (23)

3.6 报警管理服务器(AMS) (24)

3.7 智能分析服务器(IAS) (24)

3.8 电子地图服务器(EMS) (25)

3.9 视频安全管理服务器(VMS) (25)

3.10 OEM定制服务 (27)

4.平台特点 (27)

4.1 统一的管理平台 (28)

4.2 开放的体系架构 (28)

4.3 子系统集中管理 (28)

4.4 数字与智能结合 (28)

4.5 支持高清视频 (28)

第一章城市综合管廊概述

1. 建设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现,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着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全国综合管线事故平均每天高达5.6起,每年由于路面开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

面对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关于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2. 城市综合管廊简介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3. 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

城市综合管廊内部不仅整合了维持城市功能的自来水、煤气、电力、通信管线,而且管廊自身功能使用的动力、照明、排水等设备繁多,无论纳入管线出现故障,还是自身附属设备出现故障,都将造成沿线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建设城市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意义重大。

第二章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及需求

1. 系统现状

城市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需要结合环境、安全防范、通信、预警、报警、地理信息等多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实现视频联动,主要因监控环境特殊性,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传统监控采用人工管理模式,运营成本高,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政府多头管理、分散操作易产生各种问题;

●解决紧急事故发生时易相互推诿、扯皮;

●市政设施管理的运维监测监控能力、应急调度指挥能力、综合业务能力很难提高;

●管廊监控视频监控数据类别不一,各系统间信息孤岛导致相关部门决策困难。

2.需求分析

(一)设备功能

1.需较好的防潮、防腐(H2S)能力;

2.可在低照度下正常工作;

3.燃气舱需要防爆;

4.需有移动侦测等功能,以便及时捕捉到入侵人员信息,并可及时报警及跟随。

(二)监控中心

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主要任务为确保管廊内的运维情况,主要防止通风口、主要通道、出入口、门禁等重要场景的视频监控情况,防止非法人员或者破坏者入侵,侵害公共财产和设备,将管廊内任一角落的状况呈现在监控中心的拼接屏上,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轻易的掌握所有情况。

建立完善的视频报警联动机制,解决城市管廊设施遭受人为破坏的地下隐患,保障管廊内的通风、照明、排水、防火、通信等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

1. 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

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非常完整成熟的监控管理管控系统。由于要结合和兼顾环境与设备监控、通信联络、地理信息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防范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因此在这些系统的互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系统异构的信息孤岛问题。

要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复杂异构方式的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解决不同厂商、不同产品的兼容和多喝系统实现报警联动,还需要立足大型的联网设计,做好互利与共享的原则。

物联网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监控成功地解决了众多品牌相互兼容,目前国家推出

GB28181协议,海康、大华、安讯士等厂家联合推出ONVIF协议,成为成为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当下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信息孤岛难题成为历史。

2. 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用户现状和需求分析,综合管廊视频监控系统依据以下原则设计:

(1)可靠性

系统应确保管廊数据获取、融合、传输等过程的可靠性。其中,感知数据是管廊各项应用的基础和判别依据,可靠的数据获取、融合和传输是保证管廊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2)可扩展性

系统应能够动态调节,为不同网络应用提供可扩展性,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可扩展、服务内容可扩展等。

(3)兼容性、开放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的软、硬件采用模块化、组态化设计,可以方便地进行容量的扩充和功能的维护升级。同时,系统建设基于Web、B/S结构,软件设置开放性网络接口,可实现将监测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和各级主管部门、单位。

(4)安全性

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标准要特别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为各政府部门、单位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应用。

《关于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综合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27号《城市市政综合管廊技术规范》GB50838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093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

4.1 安全的角度看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

目前,综合管廊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造成的人员安全问题,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隐患)导致的设备安全问题,三是环境的不安全条件(隐患)诱发的环境安全问题,四是组织的不安全因素(管理漏洞)导致的管廊安全问题。

以上四大核心因素共同诱发能量的不正常传递,从而造成管廊事故。因此,系统必须对这四个核心因素进行管控,以实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预测)和解决(——启动安全设备或报警),从而实现地下管廊的本质安全。

(1)针对人员安全:通过人员标识卡、便携式巡检仪、人员探测计数器等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巡检人员达到可视化管理、无关人员实现防范入侵管理。

(2)针对环境安全:通过多功能监测基站和智能传感器对管廊温度、湿度、水位、氧气、H2S、CH4等环境要素实时监控,实现危险源管理、辨识、评估和控制,从而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3)针对设备安全:通过智能传感器、仪表和多功能监测基站对监控设备、排水设备、通风设备、通信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电缆温度等进行实时在线感知、报警联动、远程控制和指挥调度,使之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4)针对管理安全:通过建立安全机制和预警管理体系,实现现场可视化、问题可视化和隐患的可视化,达到管理无失误、指挥无失误、操作无失误,在此基础上实现未雨绸缪、超前预报,防患于未然。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目标是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动化,用智慧覆盖整个管廊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智慧型管廊。

4.2 物联网的角度看管廊监控设计

本系统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感、传、知、用四层架构,实现对地下管廊的属性信息和状态信息运行透彻的感知和度量,通过感知实时获取人员、设备、环境、流程制度等在内的一切数据,实现地下管廊管理的可视化,提高管廊安全性和用户满意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井下所有的视频监控状态传到平台监控中心,而监控中心的各种控制命令则要传输到各段管廊的摄像机设备上。

这些信息主要有:

(1)监控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2)清晰的捕捉到入侵人员的面部特征;

(3)对管廊舱室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4)捕捉到足够的管廊细节;

(5)进出人员信息和人员位置信息;

(6)管廊的各种属性信息和状态信息;

(7)管廊的运营情况和管控情况。

我们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化解以上所有问题。利用物联网对地下管廊进行感知和识别,通过网络互联,进行传输、计算、处理和数据挖掘,实现对地下管廊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5.系统流程设计

根据综合管廊的运营复杂情况及特点,建立基于物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是实现智慧管廊的必由之路。

综合管廊要实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又要实现对供电、消防、照明、通风、排水等系统的运营情况“集中管理”:

(1)感知层:感知来自管廊的供电、供热、供水、通信、能源的运行情况;

(2)传输层:由物联网多功能基站提供无线、有线通信等可靠传输;

(3)处理层:通过视频系统,对热能、给水、供电、信息通信、供气等重要场景实现统一平台管理,实现系统的分布式应用和纵向深入。

应用层:于政府管理部门和四大管线单位(自来水、电力、煤气和通信)的本专业管线运行信息、会影响到管廊本体安全或其它专业管线安全运行,因此在应用层要对四大管线单位提供通信接口,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联动。

第四章系统组成

城市管廊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对环境、通信、报警、地理等实现联动报警,实时监控管廊的实际情况,主要由前端采集、传输介质、后端设备(存储、记录显示和控制)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图

系统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管、控、营”一体化的智能管控平台,从视频采集、通信网络、系统架构、智能联动和综合管理平台等方面的设计,解决了管廊监控存在着内部干扰性强、使用单位多及协调复杂的根本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提升了管廊基础设施、环境和设备的恢复效率,进而实现了监控中心应用一个平台,一根光纤,一组基站”即能对管廊内部设备的远程管理与联动控制。

第五章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要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复杂异构方式的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解决产品兼容与多个系统的相互集成,以及平台网络接入和资源开发方式等问题。

视频监控系统结构由前段部分、信号传输部分、中央控制显示部分、数字图像检索回放部分以及数据存储、IP承载网。前段系统采用点位设计;信号传输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分传输方式和传输管道两部分;中央控制显示部分的设计采用数字化监控中心管理系统;数字图像检索回放部分以加大容量模块化矩阵切换设备作为核心设备,以数模结合方式,实现对快球的远程控制、权限管理,并采用外置储存方式进行集中式数据存储。

系统通过系统前端监控点网络摄像机采集图像信息,系统主机处理后在相连的监视器上反映监控场景。综合管廊每200米为一段防火分区,每段防火分区设置1台多功能基站,在每段防火分区内设置3台网络摄像机(区段出入口):检测卸料口1台、防火门的两边各1台,监测任何进入防火分区内的人员情况。所有的视频监控画面都可以通过智能安全管控平台控制、显示,实现全范围监控,并且可在监视器上切换显示各防火分区的监控画面。

同时,系统采用EPON技术组建汇聚网络,在网络汇聚机房部署OLT,铺设光纤到监控前端,在光纤线路上部署分光器,灵活接入各前端控制点。前端视频编码器通过ONU接入光纤,实现“树形分叉”式的前端接入,可有效节约光纤资源,减少建设成本,后期扩容也更为方便。

第六章监控中心

1. 监控中心简介

在管廊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为保证人员、环境、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监控中心人员随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管廊各环节的运行状态,预测和分析设备的运行趋势,对各环节运行中发生的问题作出及时准确的处理,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监控管理,提高安全运营能力,更重要的是对管廊突发事故起到监控及预防的作用,而这些都有赖于监控中心对各类监控信息的直观显示。

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联系、协调、控制和管理其它系统的工作,同时监控中心还担负与电力公司、供水公司等部门的报警和事故处理联动通信任务。

2. 监控中心组成

监控中心由智能模拟显示系统、解码器、监控与报警系统、远程网络传输系统和计算机操作台等设备组成。

3. 监控中心功能

监控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管廊内管线及操控设备能正常运转,并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反应处理,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神经中枢,通过智能化监视与侦测设备,将管廊内任一角落的状况资料迅速传递收集于监控室中,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轻易的掌握所有情况。

监控中心为用户提供一个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操作平台,使整个高科技、超复杂的系统使用时轻松自如,它覆盖人员、设备、环境、动力、安全、运营等诸多环节,结合视频监控系统满足全过程实时监控的需要,避免了在重要调度指挥中因系统操作过于复杂,而造成难于控制的尴尬局面。

显示部分可直观地显示管廊内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了解灾情和非法入侵的发生及其位置。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有:管廊各区段的位置和建筑模拟图和非法入侵等各种报警信号

等。

同时,调度中心可以满足综合调度、应急指挥、参观交流等多项功能的要求,大屏幕显示各种图像画面具有灵活组合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第七章统一管理的平台

1.平台概述

集光智能综合管理平台由Web后台管理端、 B/S客户端、C/S客户端、VFM手机客户端组成的一个大中型智能安防监控管理平台。

本系统广泛应用于工厂、企事业单位、智能建筑,平安城市等大中型网络视频监控领域中,该平台采用先进的微核心加插件开发技术,基于windows平台。

安装快捷,设置方便,使用简易。并具备音视频采集,存储,转发和集中管理功能。专为多地分布式监控架构所涉。

1.1平台定位

集光安防综合管廊综合监管平台以校园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集安全保卫、防范监控、GIS应急实战、安保业务应用为一体的安防应用平台,通过将多种应用功能模块集中整合在系统中,打破传统安防系统仅是对视频信息监控的功能,从多个维度对校园的安保工作进行管理。

综合管廊综合监管平台是集查询、定位、管理、分析为一体的校园安防综合管理系统,有效地帮助用户对校园安防相关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不仅是一个展示性的美观的三维校园安防管理系统,同时是一个具有详细用户应用价值的业务系统。

1.2 设计原则

平台依托于数据库、中间件、地理信息技术及基础应用框架技术,接入编/解码设备、存储设备、校园空间信息数据及安保日常业务应用数据,对外提供基础服务、传输服务、存储服务、控制服务、GIS应急实战服务以及业务服务。平台开发秉承模块化、框架化、集群化、服务化的设计理念,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满足不同系统对接整合、兼容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平台软件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

?软件管理灵活性

针对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反馈是本次平台设计的亮点。集光安防软件合理的界面布局,针对突发事件能够灵活的应对,并具备完善的报警联动机制,使监控系统更加的灵活易用。?存储检索便捷性

虽然目前诸如智能分析、报警联动等新技术的使用,使目前安防系统在提前预警处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就目前发展及调查发现,事后追查仍然是安防监控系统应用的重点。平

台软件对系统检索的优化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

?智能应用兼容性

针对海量的视频监控,针对图像的智能分析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应用价值。当前,智能分析产品还处于初级应用阶段,集光安防软件平台能够对智能分析产品有效的兼容接入。

?系统扩展开放型

平台软件产品,不仅能够对自身产品能够有高效的管理和接入,同时对其他品牌、类型的设备和第三方平台系统的有效兼容性。平台软件针开放性,设计了协议、接口、控件等多种兼容方式。

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对接,系统通过应用程序开发包(ADK&SDK)的形式,提供系统开发组件和接口,直接支持合作伙伴二次开发工作。对流媒体转发、设备管理、报警管理等监控常用功能进行服务封装,有效降低其他有平台开发意向的合作厂家的开发复杂程度和提高开发有效性。系统通过平台互联协议,可以与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互操作。

对于设备类的对接,集光安防有提供网络协议,非集光安防产品也能跟集光安防产品一样顺利、无障碍地接入到整个系统平台中;也接受SDK封装接入,系统提供设备接入服务器,将其他品牌设备的SDK按照一定标准再次封装,消除产品质量差异性,稳定、高效地接入到集光安防的系统平台中。

1.3 设计依据

平台的设计和开发遵循以下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 629-2011)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GB/T13702-1992)

《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T14085-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2008)

《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15538-1995)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 102-97)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2008)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

《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

《信息处理程序构造极其表示的约定》(GB/T13502-1992)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GB/T 20157-2006)

《软件工程软件生成周期过程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GB/Z 20156-200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GB/T 20158-2006)

《软件工程产品质量》(GB/T 16260-2006)

《软件系统验收规范》(GB/T 28035-2011)

《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SQuaRE)商业现货(COTS)

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25000.51-2010)

2. 平台技术架构

2.1 平台技术架构

集光安防综合管廊综合监管平台软件以“高内聚、松耦合”设计原则和顶层模块化设计的思想组织应用系统的内部结构,确保系统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并适应未来应用动态升级的需要。系统支持主流操作系统、Web中间件、数据库产品、GIS引擎和服务以及其他第三方标准中间产品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图1. 平台技术架构示意图

2.2 平台服务组件

平台中各服务组件基于模块化/插件化的思想设计,子模块尽可能遵循强内聚、松耦合的设计原则,支持插件化的业务扩展。

2.2.1 集中管理服务

集中管理是基于实现系统管理方面的需要,统一资源、统一用户的一种系统管理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集中管理的基础是资源集中,实现系统资源的集中录入和监控,达到系统模块之间的资源共享、协作联动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的资源包括视频设备、报警设备、门禁设备、梯控设备、可视对讲等资源。模块之间可以独立管理,也可以集中管理,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协同工作。可实现资源的统一权限管理,在资源集中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安全。

2.2.2 数据库管理服务

集中管理软件依托于数据库软件,数据库软件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数据库软件DB具有存储、截取、安全保障、备份的功能,是CMM系统资源数据的管理工具。

2.2.3 视频监控管理服务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视频设备、解码设备、视频存储设备等综合集中管理。采用B/S架构配置、C/S架构控制结合的方式,实现视频安防设备接入管理、实时监控、录像存储、检索回放、智能分析、解码上墙控制等功能。通过开放的体系架构,全面、丰富的产品支持,为用户提供随需应变的整体解决方案。

2.2.4 门禁管理服务

门禁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解决重要场所的出入口的安全问题,门禁管理软件秉承统一管理的理念,同时以一卡通平台为基础,采用B/S架构配置、C/S 架构控制结合的方式,配置端极大的满足用户对于操作方便的体验需求,对门禁资源、卡片、人员、权限、报警等进行一体化管理,以中心、区域为单位实现了物理概念与逻辑概念的巧妙融合。控制端对门禁资源进行统一的操作管理,对报警、事件实现中心化管理。从而在满足用户对出入口安全需求的同时,给予统一、集中、系统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2.2.5 电梯层控管理服务

电梯控制系统用于实现电梯楼层权限控制,保证电梯使用安全。主要包括:人员楼层访问权限控制,楼层常开时段设定,公共楼层设定,假日配置,报警上传与展示,刷卡记录查询。系统采用B/S架构,通过Webservice协议支持C/S客户端,通过DAG服务器进行设备管理进行数据下发及事件数据采集上报,通过MQ消息服务器将数据在客户端、服务器、中心管理平台之间转发,保证数据能够实时上报展示。同时集成视频管理系统,提供了集控制、管理、监控于一体的梯控解决方案。

2.2.6 报警管理服务

接收系统异常报警、梯控事件、巡查事件、视频报警、设备IO报警、防区报警、门禁报警、可视对讲报警的接收,实现报警执行客户端联动、联动录像、联动球机跳转到指定预置点、联动发邮件、联动发短信等功能。实现监控人员第一时间检测到报警信息,并做相关处理,对于案件发现与处理的及时性有了大大提升。

2.2.7 智能分析服务

智能分析主要包括视频检索、客流分析及聚集区分析、异常人脸检测、贴条分析、环境检测、操作区进入/离开检测、操作区滞留检测、物品遗留、物品拿取、物品保护、跨线检测、徘徊检测、场景变化等应用,对安全防范起到不可或缺的实质性作用。

2.2.8 安全视频网管服务

视频网管服务统一监控系统管理的软件模块和硬件产品,及时上报故障。

视频网管服务基于J2EE体系及WebService标准,支持通过SDK直连、设备接入网关代理或SNMP协议三种采集方式,实现了设备状态、基本信息、录像状态、告警事件的上报。

2.2.9 电子地图服务

电子地图服务包括GIS服务、瓦片地图服务、几何服务、查询编辑服务、聚合热点服务、路径分析服务、安全认证服务。

2.2.10 校时服务

为保证平台中各服务及设备时间的一致性,平台提供校时服务。支持NTP和中心服务校时两类时间源。

支持定时自动校时和手动校时两种校时方式。

2.3 平台客户端

平台支持B/S客户端和C/S客户端,基于校园GIS应急实战应用主要为B/S客户端。

3. 平台应用功能

综合管廊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十大应用模块,分别是中心管理、数据库管理、视频监控管理、门禁管理、电梯控制、报警管理、智能分析、电子地图、视频安全管理和OEM 定制。

图2. 平台登录界面实物图

综合管廊年终总结之施工技术篇

综合管廊年终总结之施工技术篇 正在执行的技术规范 一、规章制度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4-199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通信管道与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2006)《地下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ECS45:9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50413-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二、强制规定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的规定,有以下强制性条文: 3.0.2 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以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为依据。 3.0.6 综合管廊应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并应满足管线的使用和运营维护要求。 3.0.9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应包含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等.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进行专项管线设计。 4.1.4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应集约利用地下空阔,统筹规划综合管廊内部空间,协调综合管廊与其他地上、地下工程的关系。 4.2.2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在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管廊的布局。 4.3.4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 4.3.5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 4.3.6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电缆同舱敷设。 5.1.7压力管道进出综合管廊时,应在综合管廊外部设置阀门。

音视频监控系统产品技术要求

音视频监控系统产品技 术要求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音视频监控系统产品技术要求:一、室内智能中速球型摄像机 摄像机参数应不低于以下参数:18倍彩色摄像机, 1/4英寸HAD CCD; 75(H)*582(V),44万像素;f=-73.8mm,F=; 18倍光学*12倍电子;

480TVL,信噪比大于50dB ,彩色最低照度, 白平衡(自动/手动) 背光补偿(ON/OFF 二、16路DVR高清D1硬盘录像机 另外还需支持以下功能: 1、支持多达16路PAL/NTSC制式视频信号,每路皆可实时每秒25帧的独立硬件压缩,采用视频压缩技术,支持变码率,可设定视频图像质量,也可设定视频图像的压缩码流。 2、支持多达16路音频信号,每路音频信号独立实时压缩,采用音频压缩标准,压缩码率为16Kbps。

3、视频和音频信号压缩后生成复合的H.264码流,码流回放时视频和音频保持同步。也可设置单一视频流。 4、支持视频参数动态设置。 5、支持编码参数动态设置。 6、支持4CIF、2CIF、CIF和QCIF分辨率。 7、支持多区域移动侦测。 8、支持OSD,日期和时间的显示格式、显示位置可以设置,日期和时间自动增加。 9、支持LOGO。 10、支持水印(WATER-MARK)技术。 ◆实时监控功能 11、支持监视器或高清显示器视频输出。 12、支持虚拟键盘,每个通道均可按照需要设置相应的参数。 13、支持画面轮巡功能,并可设置轮巡的通道顺序。 14、支持语音对讲功能。 15、集成了RS485键盘的云镜控制功能,并可调用虚拟云镜控制条。 16、支持预置位、巡航、模式路径的设置及调用。 录像 17、文件记录有六种模式:定时录像、手动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报警录像、移动侦测录像和报警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或报警录像。2、支持8块SATA硬盘,硬盘文件系统为EXT3格式。硬盘上文件可以选择循环和非循环两种记录方式。18、支持图像局部遮挡。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5.管廊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①严格执行测量规范;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每条管廊轴线的定位放线,最后是管廊分项工程的施工测量配合。 ②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③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④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⑤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准备工作 ①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②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根据管廊的结构形式、埋深以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综合管廊施工图,及时校对构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标高。 ③测量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结构物的总体布置图、细部结构设计图。根据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以控制网作为放样依据,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的设计位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几何关系,再结合现场条件和控制点的分布,采取适宜的放样方法。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方面。 3)控制网测设流程

4)施工测量方法 ①控制测量 A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a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采用全站仪按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b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c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与综合管廊走向平行的一侧。 d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e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第一节视频安防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用视频进空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技术防范用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防监控为目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参照使用。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仅适用于模拟系统或部分采用数字技术的模拟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视频 video 基于目前的电视模式( PAL 彩色制式, CCIR 黑白制式 625 行, 2:1 隔

行扫描),所需的大约为 6MHz 或更高带宽的基带信号。 3.2 视频探测 video detecting 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象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3.3 视频监控 video monitoring 利用视频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控制和信息记录。 3.4 视频传输 video transmitting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本系统中通常包括视频图像信号从前端摄像机到视频主机设备,从视频主机到显示终端,从视频主机到分控,从视频光发射机到视频光接收机等。 3.5 视频主机 video controller /switcher 通常指视频控制主机,它是视频系统 * 作控制的核心设备,通常可以完成对图象的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等。 3.6 报警图像复核 video check to alarm 当报警事件发生时,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实时调用与报警区域相关的图像,以便对现场状态进行观察复核。 3.7 报警联动 action with alarm 报警事件发生时,引发报警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警图像复核,照明控制等)。 3.8 视频音频同步 synchronization of video and audio 指对同一现场传来的视频、音频信号的同步切换。 3.9 环境照度 environmental illumination 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参见附录 A 。 3.10 图像质量 picture quality 指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它通常包括像素数量、分辨率和信噪比,但主要表现为信噪比。参见附录 A 。 3.11图像分辨率 picture resolution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主体结构部分

1.总则 (3) 2、术语 (3) 3、基本规定 (3) 3.1施工基本规定 (3) 3.2质量验收基本规定 (3) 3.3其他 (3) 4、模板工程 (3) 4.1一般规定 (3) 4.2模板施工及支架安装 (3) 4.3质量验收标准 (3) 5 钢筋工程 (3) 5.1 一般规定 (3) 5.2 钢筋连接 (3) 5.3 钢筋安装 (3) 5.4 质量验收标准 (3) 6、混凝土工程 (3) 6.1一般规定 (3) 6.2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 (3)

6.3混凝土输送 (3) 6.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3) 6.5混凝土养护 (3) 6.6现浇混凝土质量验收 (3) 7 防水工程 (3) 7.1一般规定 (3) 7.2 水泥砂浆防水层 (3) 7.3 卷材防水层 (3) 7.4 涂料防水层 (3) 7.5 防水工程细部构造 (3) 7.6 质量验收标准 (3) 1.总则 1.1 为适应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发展,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和质量验收管理,保证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可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 1.2本规适用于本企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和附属工程

的施工质量验收管理。 1.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综合管廊utility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2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cast-in-siteutility tunnel(GB50838) 采用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的综合管廊结构本体。 2.3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precast utility tunnel(GB50838) 在工厂分节段浇筑成型,现场采用拼装工艺施工成为整体的综合管廊结构本体。 2.4浅埋暗挖法管廊施工Construction of pipe tunnel with shallow buried excavation method 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软弱地层的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方法。 2.5预制顶推法管廊施工Construction of prefabricated jacking pipe gallery 利用顶进设备将预制的箱形构造物或圆管沿综合管廊线位逐渐顶入,以构成综合管廊本体的施工方法。 2.6集水坑sump pit 用来收集以便排除综合管廊结构渗漏水或入廊管道排空水等的构筑物。

(完整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之顶管施工法全解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之顶管施工法全解析 顶管施工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 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 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它的技术要点在于纠正管子在地下延伸的偏差。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具有经济、高效,保护环境的综合功能。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开挖地面;不拆迁,不破坏地面建筑物;不破坏环境;不影响管道的 段差变形;省时、高效、安全,综合造价低。 该技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燃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它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高山、河流、海峡和地面任何建筑 物。采用该技术施工,能节约一大笔征地拆迁费用、减少对环境污染和道路的堵塞,具有显 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常见4种顶管施工技术 1、刃口推进工法

2、泥水推进工法 3、土压式推进工法

·通过向切削仓内注入一定比例的混合材料,使得充满泥仓的泥土混合体平衡正面土压以及地下水压力。 ·无需泥浆泵等后部配套装置,整机造价低廉。 ·无需泥浆处理,施工成本低。 4、泥浓式推进工法

可以不加破碎的排出孔径约为顶管机直径1/3的砾石 ·采用了二次注浆方法,大大的减少了磨阻力,适合长距离顶进 各种顶管机型的优缺点 1.敞开式掘进机 当顶进管道轴线附近可能存在大的石块,桩基等不明障碍物时,可采用排障方便、成本低廉的敞开式掘进机。地下水位较高的话可采取井点降水等辅助施工方法。另外,对于含水量较少并且N值大于18的黄土和强风化岩,也可采用敞开式掘进机顶进。敞开式掘进机在类似于农田对地面沉降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也可采用。 缺点:顶速慢、遇到流沙土层难以控制出土量。 2.多刀盘土压平衡式顶管机 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把通常的全断面切削刀盘改成四个独立的切削搅拌 刀盘,尤其适用于软粘土层的顶管。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视频监控技术规范书 第一章概述与总体技术要求 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系统级联方式、监控图像传输、显示、存储及应用,以及系统测试、验收和维护管理的相关规则。 1.1.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报警与监控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等技术,构建具有信息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控的监控综合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对需要防范和监控的目标实施有效的视频监控、报警处置,并可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 2.监控设备。用于监控的信息采集、编码、处理、存储、传输、安全控制等设备。 3.监控资源。监控设备和各类监控系统提供的图像、声音、报警信号和业务数据等资源信息,主要分为社会监控资源和公安监控资源。社会监控资源,指社会各企事业、个人主导建设的监控资源。公安监控资源,指公安机关主导建设的监控资源。 4.监控平台。对联网系统内的资源进行集成和处理,对设备和网络进行管理,提供相关业务服务的平台。用户通过调用监控平台的服务来进行监控管理、业务处理。 5.监控中心。对各类报警与监控资源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和指挥调度的场所。 6.用户。是资源使用者,通过共享平台的接口访问,来使用共享平台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进行监控管理和业务处理。主要包括用户终端和应用系统。 7.视频专网。专用于承载监控系统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网络,并且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 8.流媒体。能以一定策略控制、可连续传输、以稳定的码流速率输出、可连续实施播放的数字视频、音频数据流。 9.卡口监控系统。利用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通信等技术对经过卡口的车辆图像和车辆信息进行全天候实时采集、识别、记录、比对、监测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完成布/撤控、报警、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10.卡口前端车辆图像捕获率。卡口前端摄像机记录的有效车辆数与实际通过卡口的车辆数的百分比。11.号牌捕获率。号牌被自动识别的车辆数与号牌信息有效的车辆总数的百分比。 12.SIP协议。由IETF组织制定的多方多媒体通信的框架协议。它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传输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 13.SIP设备。支持通信协议SIP的监控资源和设备,主要有网络摄像机、编码器、报警、出入口控制与存储设备等。 14.SIP网关。负责在SIP网络和非SIP网络之间协议转换,以实现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用于不同标准的监控系统之间对接的协议转换。 15.边界接入平台。保证与监控平台不在同一安全域内的监控资源接入监控平台的安全性,不在同一个安全域内的资源的系统不能直接接入和进行访问,需要通过边界接入平台才能进行IP方式的接入。 16.高清视频。由美国影视工程师协会确定的高清标准格式,指经过视频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1080P 以上(含)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不小于1920×1080像素的监控图像。 17.高清摄像机。指摄像机图像分辨率达到1080P以上,本规范未指明的均为1080P以上的高清摄像机。18.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是拥有独立的IP地址和嵌入式的操作系统从而实现网络监控的智能化产品,它可以通过LAN,或者是无线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网络上。 1.1.2 符号及缩略语 720P 分辨率为1280×720逐行扫描的视频图像

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探讨

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26T10:43:29.8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王飞 [导读] 摘要: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引起的讨论和关注度不断增加。 浙江金华兴达建设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引起的讨论和关注度不断增加。相对而言,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的施工,在难度上较高、影响因素多、地下开发空间较大。但是,该项工程的建设,必须从多个角度来完善,对于施工体系积极改进,努力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促使工程自身的可靠性、可行性大幅度提升。文章针对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应坚持在方案上有效组织,对于施工动态因素良好把控,提高技术和设备的搭配能力。有些地方对该项工程虽然较为重视,但并没有采取较高的实践水平,有些工作的开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容易导致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陷入到被动状态,应坚持在未来工作中进行良好的革新,从而促使未来工作的前进,不断取得更好的成就。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概述 1.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目前,城市地下管廊工程的发展已经超过 100 年,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它能够将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管线集中布置到管廊内部,一方面减少了城市近地空间的线缆、电线杆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反复开挖对城市道路交通造成的不便。此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够为各类基础设施管线提供良好的保护,尤其是针对一些灾害事故,由于各类管线的分布较为集中且处于地下,因此有效避免了电线杆折断、倾倒等可能对城市居民带来的损害。虽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具有以上多项优势,但其存在的各项不足也不同忽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包括了大规模的混凝土构筑物,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其次,地下综合管廊在防水、防潮方面的要求较高。 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类型分析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做出不同的分类。例如,以功能作为分类标准,可以将地下综合管廊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干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等。如实按照施工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将地下综合管廊分为明挖式地下综合管廊和暗挖式地下综合管廊。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前一种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部地面环境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 2 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2.1 明挖法 明挖法综合管廊的利用需要重视 SMW 工法桩或拉森钢板桩对基坑的支护,需要采用双孔复搅施工方式,采用插一跳一的方式进行,而且需要随挖随撑,合理地安排施工周期,做好坑内和坑外的防水工作,在土方开挖之前就需要了解地下水位的降低情况,需要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坑面 2cm以下,这样才能满足施工要求,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雨水的监控,避免强降雨对施工的影响,在基坑开挖中,需要加强对挖掘机的控制,避免其与钢支撑结构碰撞。在围护周围需要进行人工开挖,开挖半径为 4cm。开挖后,基底需要敷设防水层和保护层,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对管廊主体结构进行施工,需要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数节后搭设满堂支架,施工侧墙和顶板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施工作业防水层,完成后将基坑填埋,最后恢复路面。施工期的安排中,侧墙及顶板钢筋施工时间为 3d,侧墙及顶板模板施工时间为 5d,其他需要的工期约为 1d。 2.2 暗挖法 暗挖法是首先施工的地点为发井和接收井,在这周围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和钢支撑结构的构建,之后开挖,进行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之后采用盾构机或是顶管机进行施工,直到接收井,实现贯通,该区段施工完成,这样才能促进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暗挖法无法实现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工作,也无法实现梯队流水作业,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施工需要按照流程进行,如顶管机进行暗挖的过程中每隔100m 就需要设计端头井,之后还需要调节管节的位置,再次以接收井为目标进行挖掘,最终才能实现贯穿,实现综合管廊建设。 2.3 顶管法 顶管施工的切入点在于管廊的各个边长,通过运用开挖与顶进相结合的手段来实现施工处理。具体在开挖管廊时,应当能够适度延长现有的管道,以便于顺利实现后期的管廊预埋处理。因此可见,顶管法具备突显的施工优势,其能够显著简化整个操作进程并且耗费了较少的设备投入。此外,运用顶管施工还能妥善规避地面影响。在现有的顶管施工流程中,关键在于预先进行切槽处理。在遇到图软弱土层时,技术人员还需运用相应的方式来规避土层沉降。 2.4 矿挖法 矿挖法也可以称之为盾构法,这是由于此类施工方法具备自动化的显著特征,因此有助于简化施工流程并且加快了整个施工进度。具体在施工时,如果选择了盾构法那么通常不会涉及返工或者再次修复。运用矿挖法可以凭借机械挖掘的方式予以施工处理,此项举措有助于减少地面沉降。因此应当注意,如果选择了矿挖法或者盾构法那么还需关注周边地质,最好选择矩形断面进行全过程的施工操作。 2.5 各类截面施工方法 在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法。例如,针对各类截面应该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如对于圆形截面,应该选择预制装配式的开槽施工工法或是顶进施工、盾构施工等不开槽的施工工法。对于矩形截面,则应选择预制装配式现浇施工或是盾构施工。对于异性截面形式,则应选择顶进施工浅埋暗挖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预制装配式施工法受断面尺寸的限制较大,起重量最好控制在 20t 以下。 2.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首先,在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尤其是对于侧壁、顶板、底板等管家部位,必须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对于埋深较深的部位,要对厚度进行合理设置。对于特殊节点部位,必须考虑到各类管线穿插的空间需求。此外,要选择具

视频监控系统改造项目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随着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建设使用实践的不断深入,安全技术防范已成为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发现、控制等方面,发挥着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在构建防、控、管一体化公共安全防控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平安是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是和谐的前提。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白河县公安局五期天眼高清视频监控平台项目改造的实际需求,决定建设高清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强行政中心防控,高效,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需求分析 白河县公安局五期天眼高清视频监控平台项目,在原有监控平台基础上采用光纤收发器组网,保证视频信号传输流畅、实时;并且可以与陕西公安视频监控及联网传输平台互联、互通、互信,实现无缝对接;所采用设备均响应招标文件所提出的性能要求;可通过网关接入社会资源,并且预留接口且满足接入GPS/GIS系统兼容等可扩展条件;前端采集设备接入县公安局监控中心的网络带宽不低于1000MHz,网络带宽应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互联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 (三)建设依据 ?视频监控系统各个环节符合《陕西省安全技术防范条例》的要求。必须达到《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90)、《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 (GA/T699.1~ GA/T 669.10)、《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管理平台规范》 (DB61/T524-2011)、《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DB61/T525-2011)、《陕 西省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工程建设要求》(陕公通字[2008]49号)的要求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根据XX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XX新城南部地区综合管廊工程-黄河路施工图设计及技术人员现场勘察而编制。 执行规范及标准: 1、《建筑结构荷载》 GB50009-2001(2006年)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地下工程发给谁技术规范》 GB50108-2002 7、《切题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2001 8、《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93 9、《建筑地基出路技术规范》 JGJ79-2002 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1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32-2003 14、《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 CECS 117:2000 15、《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 CECS 138:2002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新城区,为西北-东南走向;起点为滨江大道黄河路跨线桥,重点为荷花路(K0+200~K2+400),位于道路西侧,管廊全长22000m。综合管廊为单层结构,共1个仓室:电力、电信管仓(标准断面尺寸为2.4*3.1m)。XX新城区黄河路综合管廊土建工程包括:管廊主体标准结构段、管廊与其它道路管廊交叉、电缆井、通风井、投料口等。 三、施工前准备 1、熟悉图纸,认真领悟设计意图和使用功能。 2、做好钢材、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的相关试验工作,做到先试后用。 3、施工用水由甲方指定用水点。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完整版)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试行) 二〇一五年六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 号),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ZYA1-12(10)-2015)(试行),(以下简称《指标》),自2015 年7 月1 号执行。《指标》的制定发布将对合理确定和控制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需要起到积极作用。 本《指标》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负责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将有关意见及时反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指标》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设计 院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电力工程定 额管理总站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工程定额质 监中心北京市燃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 号),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前期投资估算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制定《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本指标)。 一、本指标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相关的工程设计标准、工程造价计价办法、有关定额指标为依据,结合近年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编制。 二、本指标适用于新建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改建、扩建的项目可参考使用。 三、本指标是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前期编制投资估算、多方案比选和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是项目决策阶段评价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效益的主要经济指标。 四、本指标分为综合指标和分项指标。综合指标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分项指标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和设备购置费。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和综合费用组成。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组成。综合费用由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 (二)设备购置费依据设计文件规定,其价格由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组成,设备运杂费指除设备原价之外的设备采购、运输、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完整版)

精品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试行) 二〇一五年六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 号),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ZYA1-12(10)-2015)(试行),(以下简称《指标》),自2015 年7 月1 号执行。《指标》的制定发布将对合理确定和控制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需要起到积极作用。 本《指标》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负责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将有关意见及时反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指标》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设计 院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电力工程定额 管理总站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工程定额质监

中心北京市燃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 号),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前期投资估算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制定《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本指标)。 一、本指标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相关的工程设计标准、工程造价计价办法、有关定额指标为依据,结合近年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编制。 二、本指标适用于新建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改建、扩建的项目可参考使用。 三、本指标是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前期编制投资估算、多方案比选和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是项目决策阶段评价投资可行性、分析投资效益的主要经济指标。 四、本指标分为综合指标和分项指标。综合指标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

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f16430514.html, 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赵义 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8期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中,其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已经是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也是提出了下文当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在同行业之中进行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供出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分析 针对于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而言,主要是为通过电力以及通讯、给水、制冷和燃气等真空管道的两种以上的管线集中的进行设置到道路之下相同的一个空间,从而可以形成一个集约化一会科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并且也是有效的去解决了城市在进行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管线进行维修和扩容所导致出现的“蜘蛛网”等方面的问题,十分有效的对城市的形象进行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对于创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具有着重要的一个作用。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施的布局分析 对于地下综合管廊而言,可以按照收容管线的不同,将其有效的分为三种综合管廊,一是干线综合管廊;二是缆线综合管廊;三是支线综合管廊。一般情况下线缆的综合管廊主要埋设在人行道下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电力或者通信等相关一系列终端用户,由于断面尺寸相对来说比较小,并且埋设不深,所以不管在维护上,还是管理上都非常简单。干线综合管廊是埋在道路中央的下方,提供自来水以及燃气等直线综合管廊的配送,还有一些干线综合管廊具备雨水以及污水等收纳功能,断面尺寸比较大,输送的过程中具有稳定新,并且安全新相对比较高。直线综合管廊属于干线和终端用户相互连接的通道,一般都会将其埋设在人行道的下面,能进一步提供自来水以及电视等直接服务管线,对于支线综合管廊而言,尤其断面矩形很多,施工过程中的费用不高,所以存在较高的安全性。 2 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分析 2.1 关于明挖现浇法的分析 对于这种方法而言,主要是现场进行施工过程中使用最为频发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这种方法进行利用可以大面积的去进行施工的活动,将其一个工程可以划分成为多个施工的标段,这样也是有利于工程可以得到快速的施工。在此之外,这种施工方法的技术难度比较小,工程的造价也是比较低廉,此外也是能够更好的去保证施工的质量,但是其缺点则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中需要暂停交通,在一些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四周并不存在着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建筑物可以进行施工。此外在对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则是需要开挖铺设管道,从而使用大开

视频监控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图像监视系统及集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买方: 卖方: 2016 年 12 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技术要求 (1)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1) 2.2 环境条件 (2) 2.3 系统规模 (3) 2.4 技术性能要求 (3) 2.5 图像监视系统要求 (6) 2.6屏体要求 (7) 2.7 基本技术指标 (8) 3. 技术服务 (11) 3.1 项目管理 (11) 3.2 技术文件 (11) 3.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13) 3.4卖方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 (13) 3.5 其它 (14) 4. 买方工作 (14) 5. 工作安排 (14) 6.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15) 6.1 备品备件 (15) 6.2 专用工具 (15) 7. 质量保证和试验 (15) 7.1 质量保证 (15) 7.2现场试验 (16) 8. 包装运输和储存 (16) 附件1 货物需求一览表 (17) 附件2 卖方应填写的技术参数表格.......................................................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和本公司光伏电站集控系统。它提出了图像监视系统、集控系统及其元器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规范书只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备的基本配置提出最低要求,卖方应对本项目的视频监控系统、集控系统的设备完整性、功能的先进性负责。 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技术规范书众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 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GBJ115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nJ79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 115 - 工 程 技 术 0 前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迈进。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为了有效地提升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也避免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冲突,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十分必要。该文将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优势、分类、不足等方面入手,进而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概述 1.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目前,城市地下管廊工程的发展已经超过100年,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它能够将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管线集中布置到管廊内部,一方面减少了城市近地空间的线缆、电线杆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反复开挖对城市道路交通造成的不便。此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够为各类基础设施管线提供良好的保护,尤其是针对一些灾害事故,由于各类管线的分布较为集中且处于地下,因此有效避免了电线杆折断、倾倒等可能对城市居民带来的损害。 虽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具有以上多项优势,但其存在的各项不足也不同忽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包括了大规模的混凝土构筑物,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其次,地下综合管廊在防水、防潮方面的要求较高。 1.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类型分析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做出不同的分类。例如,以功能作为分类标准,可以将地下综合管廊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干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等。如实按照施工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将地下综合管廊分为明挖式地下综合管廊和暗挖式地下综合管廊。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前一种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部地面环境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 1.3 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积极性分析 通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为城市空间的整体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它能够实现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应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减少无规划的基建工作施工,使城市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 用率,降低了管线维护对城市道路交通以及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实现了城市防灾抗灾能力的提升。 1.4 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结合我国近年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实践来看,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系统规划设计中存在风险。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是一次性的,因此在工程建设前必须要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的预测,综合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状况完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规划设计。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其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如此才能保证综合管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再精准的预测都无法做到完全准确,这就为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其次,资金方面的压力。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需要一次性建成,因此在工程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规模的资金,而这类基础设施通常需要依赖政府财政或是相关融资政策,故而经常会因资金方面的限制出现问题。 最后,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和标准体系仍旧不健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产权、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以至于综合管廊建设以及运营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标准不健全,导致具体建设施工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发了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1.5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的具体流程 在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标准的施工流程并保证每一个工序的规范性,如此才能确保施工活动的安全高效的实施。按照先后顺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流程如下:首先,定位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定位坐标、高程控制点进行综合管廊的定位和搞成控制。其次,制定方案。制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各项施工方案。其三,土方开挖,依据施工方案对土方的放坡尺寸进行确定,之后分层进行土方开挖。其四,验槽。在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由地勘、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完成验收。其五,整层及主体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垫层和主体结构进行施工。其六,防水保湿施工。同主体结构进行科学的衔接施工。其七,土方回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师 煜 任宇宁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摘 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将城市地下的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供热等集中在统一的隧道空间内,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各类管线之间的冲突。目前,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成为保证城市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该文将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研究。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优势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志码: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