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哲学

城市规划哲学

城市规划哲学
城市规划哲学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什么是城市规划? (2)

(2)

二、规划的性质 (4)

三、规划逻辑 (6)

(9)

五、城市规划的作用 (11)

第二章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14

一、理想主义 (14)

二、理性思想 (15)

三、实践论 (16)

四、系统思想 (17)

五、生态思想 (18)

六、权威主义 (19)

七、小结 (21)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21

一、城市规划理论的元素 (22)

二、城市规划理论的结构 (26)

三、城市规划理论的层次性 (32)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学科体系. 35

一、城市规划学科的传统与发展 (36)

二、城市规划的内部结构 (40)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及相关学科的关系 (44)

第五章城市规划的运行体系. 48

一、城市规划的运行过程 (49)

二、城市规划运行的机制 (53)

三、城市规划师的职业地位和发挥的作用 (56)

第一章什么是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规划则是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背景下,由社会改造运动、政府行为和工程技术三方面的相互渗透、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已经获得学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基本也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究竟什么是城市规划,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均未获得过统一的认识。城市规划现在所面临着的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明确其对象、内容、范围及可能的方向,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其自身的基本理论、体系结构及方法,才有可能在社会系统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在研究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开始首先探讨“城市规划”的含义的目的。

城市规划,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将之解释为对城市的规划。由此,我们就有必要从“城市”和“规划”两方面来予以理解。这两者为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主、客体的两方面,揭示了城市规划所面对的现象和其环境以及城市规划所凭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但是,“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具体的实践, 自然还有自身所蕴含着的意义,这是它千百年来的发展所积淀下来的,而我们今天所承继的就是这种自身意义的扬弃。通常意义上的城市规划,主要是由此而构成的。因此首先需要研究的是在此意义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的对象,对象的确立是任何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前提条件;其次需要研究的是在此意义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和实际发挥的作用,才有可能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实。尽管当今世界有将近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地域上,对城市的定义也有几十、上百种之多, 但由于这些定义往往只是抓住城市的某一特征或仅就某一学科领域的兴趣出发,因此很难获得普遍接受的、比较确定的城市的定义。法国学者P.Pinchemel指出了其中的困难:“城市现象是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 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 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一个灵魂”(转引自于洪俊和宁越敏,1983)。但是,正由于这些不同学科、不同侧面对城市本质的概括,深化了我们对城市的认识。也许要对城市下一个确切的、完整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不妨从这种种“定义”中发掘出一些普遍的内涵,作

1.“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F.Ratzel,转引自于洪俊和宁越敏,1983)

2.“我们对于城市的定义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 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Hirsch,1984)

3.“……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首先,人口相对较大,密集居住,并具有异质性;其次,至少有一些人从事于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specialists) ; 第三,按照Max Weber 的观点,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 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partial regulatory power);第四,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 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 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之间发生的,而是通过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来进行的;第五,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者宗族(tribe)之上的‘社会联系’, 也许是基于合理的法律(rational law)或传统,……”(Bardo & Hartman,1982)。

4.“城市的法律定义,尽管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但就其一般性质来说, 必须同时具有①密集性——大量的人口

和高度的密集;②经济性——非农业的土地利用,即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业活动的密集;③社会性——城市中许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相互作用明显地不同于乡村。具有这三个性质的地域叫城市”(山因浩之, 转引自江美球等人,1988)

5.“都市有四个特质:(1)较充分地享受他们社会的生活和文明。(2)商业和工业中心:有大规模的货品和劳务,以及各种不同的非农业职业。(3)有某种程度自治的人口。(4)孕育文化的中心:可孕育世界文明,保持文明的高度形式”

(Sirjamaki, 转引自于明诚,1988)

6.“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 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就城市的本质来说,是历史范畴,是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和自然实体的有机统一体”(李铁映,1986)

7.“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列宁)

8.“概括起来,对城市可有如下认识:城市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要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

产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发挥城市特有功能;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吴良镛,1988)。

通过以上的引述,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大系统, 它的特征是在一定地域上的集聚。在各种各样的集聚之中,最为根本的是人的集聚。城市中所形成的一切关系和现象,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反映。所谓的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关系都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其中的一部分;所谓的城市现象也是人与人关系的外显或物化而形成的人文景观。因此,对城市的认识就有必要从人与人的整体关系中去考察。因此,我们可以说, 城市是一个特定地域空间上的社会大系统。这个大系统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条件,而这个大系统一旦形成, 这些条件就转化为其特色,如:人口与活动高度集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周围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中心;部分自治;具有市场作用;等等。

从城市社会大系统的构成上来看, 它可以分解为四个子系统。首先是经济系统,它反映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资源分配的行为和关系,其次是政治系统,它是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的;这两个子系统基本上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另外两个子系统, 一是交通通讯(communication)系统。这是城市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媒介和途径,是社会系统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另一是空间系统, 这是城市社会中的各类相互作用关系的物化及其在城市土地上的投影, 它使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大系统能以物质形态而存在,并使各相关系统在物质形态的层面上得到统一。通过对各子系统的要素和结构及各子系统相互关系的分析,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形态的把握, 这是能够揭示城市的实质和特性的,从中我们能够获得对城市的整体认识。

城市是个复杂的大系统,钱学森等人(1990) 将这类系统描述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于这样的系统,我们尚难有非常确切的、全面的描述工具和方法。Alexander(1966)所运用的半网格(semi-lattice)结构也只是种简化的途径。在组成城市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远为复杂的关系,它们互相交织重叠,共同起作用,它们的互相作用也非因果决定的。这里,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人为地将这些子系统割离开来,以此来考察各子系统在城市发展中的意义:

1.经济子系统经济是城市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但它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K.J.Button(1976)指出:“形成城市的原因远比为了获得最大收入的单纯目标要复杂得多”。而T.Parsons等人则认为经济是从社会的其它同类子系统中高度分化出来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的子系统。因此, 经济过程发生在具体的社会结构之中(Parsons & Smelser,1984)。H.Hoyt于1939 年提出的经济基础理论(Economic Base Theory)则将城市发展的原因直接归之于基础产业经济上的发展,认为基础产业发展通过乘数效应,带动了其它产业和服务性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的经济水平,促进城市社会的发展。

2.政治子系统我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阶级斗争是有阶级社会中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已经证明,阶级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与以权力斗争为核心的政治运动的演替直接相关。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和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等概念, 均与郊迁现象有关, 在对此现象的诸多解释中, D. Gordon的观点颇引人注目。他认为,美国城市在1880年代就已出现大规模的郊迁, 这是由于该时期以工人罢工为代表的政治斗争已经变为暴力性质的公开斗争, 资本家为保护好他们的工厂和生产制度,将工人与动乱及可能的鼓动相隔离,以将工厂从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迁移到邻近地区的方式对此作出反应, 这一过程得到当时铁路建设的支持,成为现代城市分散运动的起点。

3.交通通讯子系统我们同样可以认为,交通通讯的运用和发展都是在具体的社会结构中进行的,同时,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又改变了社会结构的组合。控制论的创始人N. Wiener称:“社会通讯是使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比如, 汽车的发明和普及对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W.Ogburn 甚至认为大多数社会

变革都是由物质文化的变革所触发的(Popenoe,1983)。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则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Brotchie等人,1985)。B. L.Meier(1962)则以交通通讯的变化来解说城市发展的过程,以此建构了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A Communications Theory of Urban Growth)。

4.空间子系统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城市社会作为人和活动集聚的场所,也必然是以此作为凭借和依托的, 没有城市空间的支持,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便无以展开。城市空间是城市活动发生的载体, 同时又是城市活动的结果。随着城市活动的改变,原有的城市空间不再适应这些活动的需要,因此就产生了改变空间状况的需求, 人们在具备一定条件后便不断将之付诸行动,以达到他们的目的(Alexander,1979)。但是, 城市空间也并非是消极地接受这种改造的, 人们的需求也总是从既有的空间状况出发并由此而蕴育的,同时它也制约了城市的社会活动,使人的活动必须适应它的可能,经过改造的城市空间也同样规定了此后一段时间中的城市活动。因此,W.Churchill说:“我们塑造了房屋,

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体现了各子系统对之的支持和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各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整合作用以及系统与周围地域的社会交往过程,限于本论文的论题和篇幅关系,这里对此不再作进一步的论述, 只是想强调一点:城市中的各项要素及与城市相关的各类要素之间存在着多维的、多层次的、非线性的相互制约关系,只有通过对这些要素及相互关系的全面认识,才能真正认识城市现象,而城市规划也正是以此为起点而逐步展开的。以上的讨论只能说是提供了一个对城市进行认识的方法论框架。

二、规划的性质

在汉语中,“规划”一词有着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活动和过程的意思, 在英语中对应于planning;一是作为文本和成果的意思,在英语中对应于plan。为了更确切地予以表达,在本论文的讨论中,在前一层意义上使用“规划”这一个词,对于后者,一般使用“规划文本”来表示。

规划作为一项普遍的活动,在本世纪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经济规划(或计划)、社会规划、环境规划等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规划在各种企业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经营管理手段,因此,规划在经济学、社会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建筑学等等学科研究中成为重要的课题。对于规划的定义,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

1.“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Hall,1975)

2.“规划系拟定一套决策以决定未来行动,即指导以最佳的方法来实现目标,而且从其结果学习新的各种可能系列决定及新追求目标过程”(Dror,1963, 转引自于明诚1988)

3.“规划本质上是一种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和连续的尝试,以选择最佳的方法来达到特定的目标”(Waterston,1965)

4.“规划是将人类知识合理地运用至达到决策的过程中, 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Sociedad Interamericana de Planification,转引自Waterston,1965)

5.“规划是通过民主机制集体决定的努力, 以作出有关未来趋势集中的(intensive)、综合的和长期的预测……提出并执行协调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设计得具有连接预见的趋势和实现理想的作用,预先阐述确实的目标”(Myrdal,转引自Bracker,1981)。

尽管以上这些定义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贯穿于其中的精神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规划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未来导向性。它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并且在针对目标达成的行动过程中不断地趋近目标。由于规划所具有的未来导向性,使规划不能停留在对过去和现在的认识上,而必须是在针对未来的基础上来重新反观过去和现在,并且,在对目标认识的基础上,来考察从现在至目标达成这一时间段中的所有行动和可能的行动。规划也需要研究过去和现在,但目的则在于揭示未来和展开实现目标的未来行动。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一系列的选择所组成, 这种选择意味着如果他选择了某个特定的行动方案,显然就要放弃其它的行动方案,而规划的意义就是要在行为发生之前,为大量的行动、在极为大量的可能性中选择出某一组合性行动方案,并通过各种机制的作用而将它们付诸实践。规划选择的意义在于为了实现某个未来目标而选择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行动方案。规划的未来导向性也就体现在,现在所确定的规划内容,不仅能为现时的社会所接受和采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目标达成过程中,能为不同时段的社会所接受和采纳,并贯彻于他们行动的始终。这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规划并非由最后一次选择所完成,而是由产生于该过程每一步骤中众多小的选择所组成。这些选择互相分离又互相制约,要保证整个过程的协调一致和效率(郭湛,1990),就需要以“目标”作为规划过程的整合模式。也

就是说, 规划是针对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其间所有的要素和行为都需针对同样的目标,任何规划的决策都需依目标进行。目标是对事物发展的一种预期, 也就是指通过规划的作用争取达到的所期望达到的某种未来状态。正如规划的选择是在不同的时间序列和层次结构中进行的,目标的结构也是系列、层级式的。在每一时段和每一层次上的目标,都可以看成是未来时段和上一层次的手段,由此而构成了目标—手段链。这样的目标—手段链并非是一种意识的虚构,而是一种现实。H.Simon(1976)曾对此阐述道:“手段—目的层次系统,既是个人行为的特征,也是组织行为的特征”。这种目标—手段链为规划过程提供了整合的方式和工具。

目标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目标的确定必然是对未来进行研究的结果。规划不仅在目标的确定,而且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所有选择和行为,都是未来研究的结果。规划在整体上是未来导向的。对未来的研究并不完全是由其时间性所决定的,可以更透彻地说, 未来研究其实质是对不确定性的研究。任何事物的未来发展都是现在尚未决定的行动的结果的演变,这种演变是逐渐的、累积的,而我们关于未来的知识又是很不充分的,因此,未来的不确定是显然的。就规划而言,未来的不确定来自两方面:一是由规划系统外的变量所引起的,二是由规划系统内部运行中的变量所引起的。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二类的变量是受到规划的实质影响,而第一类则没有,是社会强制性地赋予规划过程的。因此。在规划过程中, 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第一类变量的演进并限定第二类变量的数量和程度。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规划的意义则在于尽可能地排除那些不希望发生的结果,并引导所期望的结果出现,因此,结果不确定的规划是无意义的。规划的结果应当是确定的,至少是部分确定的。规划的未来导向性,其实质更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销。未来研究应当指出最好和最坏的可能结果是什么,通过规划的作用,采取怎样的步骤和方法,可以达到怎样更好的状况。这也就是规划目标的内容和性质。与此同时, 规划目标又制约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首先,由于人类知识理性的限度, 对任何事物的研究都受到注意力的影响(Simon,1981),也就是说,这类研究必然要受到我们现时所面临的问题的左右。这样, 规划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要提供一种与现在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可供选择的未来图景。在这样的意义上,规划所要达成的便是为决策提供时空间上的不同临界点。这些临界点,对不同政策的转移、修正提供分析的基点和框架背景。其次,对不确定性的认识随不同的价值观、目标和社会规范而变化,因此,针对不确定性而制定的任何行动方案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消除的。因此, 针对怎么样的人或集团、针对怎么样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在怎么样的立场上进行未来研究和制定规划,也就成为规划结果的制约因素。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规划并不是由原因到结果的循序过程,而是先发生的事情或过程必须由后发生的事情或过程来说明甚至决定,也就是说,规划就是以未来事件或状态(目标)作为组织现在行动和过程的原因和依据,并将成为以后事件发生或过程演进的规范。这样, 规划者(规划的编制者、决策者、实践者)就参与到事件发展过程之中,他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文化意识、技术手段、时代背景等等,都将通过他在规划过程中的行动而影响了事件发展历程,在一定意义上,他已经成为事件未来状态的创造者。因此,规划者本身已经成为对事件发展进行描述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说,事件发展的未来状况已经不仅仅是事件自在发展的结果,而且已经融入了规划者对此的有意识的控制。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因果观念受到了挑战。https://www.doczj.com/doc/db16268153.html,place曾对因果概念作过总结: “我们应当把宇宙的现状看作它先前状态的结果以及它的后继状态的原因”(转引自陈克艰,1987)。原因与结果这一对范畴之间关系的揭示,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在分析事物构成要素的四因中就有一个是动力因,即事物运动或静止的根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因果性已经成为思维赖以进行的框架和模式。康德(I.Kant)认为因果性范畴是根植于人类精神本性之中的,并且是人类认识基础中几个最基本概念中的一个。爱因斯坦(A.Einstein)则认为因果性“是人类理智长期适应的结果”,同时他又认为这是人类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无疑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理性经验的产物”。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揭示出在因果框架内容纳不下的科学事实,如量子现象等,现代哲学也将对因果性、归纳理论等内容的讨论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笔者并不想把自己引入到纯粹思辩的现代哲学的讨论中,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发掘出对此问题进行认识的新思

(1)

(2) 事物发展的概率决定性,增加了其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且事物发展的过程往往也不是真正连续的,它是可间断的,

(3) 因此,在对事物发展的处理中,概率思想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工具。未来学家说:“凡是要处理不确定性, 都应用概率方法处理, 应考虑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未来的发展”(Boucher,1977)。而规划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因此,规划行家则提出: “可靠的规划要表明的,往往不是会发生什么,而是不会发生什么”(罗宾逊,1986)

(4) 由于人在事物发展过程的干预,事物的发展还受到价值观变化的影响。即使是远期规划能得到完全的实现(可能性极小),我们也应看到其中的危机:每一代人各有所好,后代的爱好肯定不同于我们,而且也不能相信他们的价值观会和我们的一样。而我们现在根本就无法去揭示甚至无法想象。那么,把目前要求纳入未来需要框架, 其本身就是让未来事件为现在作出牺牲。于是,规划又变成为现在导向的了。

规划作为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它不仅是事实的或实证的,而且也是伦理的或规范的。所谓“实证的”(positive)是指事实〖ZZ(〗是〖ZZ)〗怎样的,它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等来检验其真伪,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就

规划对于事物发展未来状态的描述性而言,它应当是实证的,是可以以事物的未来发展事实来验证的,因此,规划可以是真的或假的,也可以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而所谓“规范的”(normative),是指〖ZZ(〗应当〖ZZ)〗怎样,而不论这种应当是否具有必然性,它更多地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因此它只能以好坏进行评价,而不能以对错进行判断,这是人文学科建构的基础。就规划对未来状态的选择并由此规定了行为直接指向那个选定的未来状态而言,它应当是规范的,我们无法在经验上或理性上运用逻辑方法来检验规划的结果,因此,规划就不可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同样,规划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在这样的意义上,规划就被赋予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内涵和外延,

三、规划逻辑

“城市规划”,从字面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城市”,一是“规划”。“城市”是对象,尽管城市规划有其自己的对象领域,而且只是城市这个大概念中的一部分,我们将于下一节进行讨论。但作为研究和操作的对象,它只限定了城市规划作用的范围和领域,并没有从根本上限定其本质。“规划”是行动,是针对于城市规划的对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是城市规划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最根本内容。因此,城市规划的精义应当说存在于“规划”之中。“规划”从其本意上讲,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断付诸实践的过程。城市规划也就是针对特定

逻辑是对思维的研究,也指思维的规律性。不同科学和学科的特征往往深藏于其独特的思维过程的特征之中,也就是说,不同的科学和学科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它们的本质特征往往就体现在思维过程的不同之中。因此,对任何科学和学科的学习和研究都有必要从其思维或者说从逻辑上去进行,这样才有可能揭示其本质,才能把握其精髓。

我们的研究揭示,在规划领域(不仅仅指城市规划,而且包括经济计划、社会规划等等)存在着独特的思维过程和规律,我们将其统称为规划逻辑。规划逻辑与我们现在所知的和习用的科学逻辑(或称理性逻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由规划的本质意义所规定了的。过去,我们把科学(理性)逻辑简称为逻辑,无论是指对思维的研究还是指思维的规律性,这种说法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逻辑主要是针对事实的和经验的,其认识的对象主要是现在和过去。除此之外还有其它逻辑存在,如艺术逻辑,如我们现在所说的规划逻辑。

1、规划逻辑的特征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认识论是统一的,但针对于不同的对象,每门科学和学科都有各自不同的认识方法、方式,而且认识总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实践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既包括对城市和城市发展的认识,也包括对城市规划的认识,而最为关键的是对两者相互关系的认识。对城市的认识,基本依循实证性的科学逻辑,以揭示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目的;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则基本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认识,依循的应该是规划逻辑;而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借助于辩证逻辑。

规划逻辑的最大特征是其现时的不可直接检测,也就是说对于任何特定的未来行动方案和行动本身,我们无法在现时预先检测其全面的、确切的实际效用,也无法依据既往的经验来判断其未来的合理性,这之间没有必然的推导过程。它们必须在规划过程中才有可能得到不断检验,而这种检验又是必须依赖于对目标的不断深化的认识,对城市发展社会现实的把握,以及规划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作用程度。对于这类检测,我们并不掌握任何现成的工具和方法,而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提供特定时期中的具体评价。

(1) 事实特征。规划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意识的表达和表现,但任何规划都显然不可能是自在自为的,它始终又必须是对象发展的反映和总结。城市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依循的,这些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揭示这种规律就必须从城市发展的事实出发,而且需以这些事实作为人类认识的检测工具。城市规划应当是在揭示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使城市向着更有利于人类愿望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但不可能改变或者消灭这些规律;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只能体现在对这些规律的利用和运用上。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对象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我们进行认识、思考、处理和行动的基点。城市规划的许多内容带有规范性的特质,但仍有许多内容是有关事实的,尤其是在涉及城市发展、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等方面。因此,规划决非仅仅是理念性的构画,它必须是有事实基础的。

(2) 过程特征。规划强调的是对对象事物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认识。任何行动和决策都是针对以前的决策和行动的响应,同时也为后续的决策和行动提供基础、刺激和方向。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都是由动态过程所形成。城市发展不可能是断续的,也不可能是跳跃式的,而城市规划是基于城市发展各要素相互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它不仅要对应于

同时,城市规划需要针对城市建设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及反应而不断调适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城市建设行为都会改变其与周围地区或其它城市建设行为的相互关系,必然会引起周围地区、其它行为者乃至城市整体的响应,这种响应又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后续决策和行为。在整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种种不同于过去的设想和预计的事件或状态,其向社会的扩散在其它要素的交互作用下被放大,会引起规划本身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经历了这样的不断调整,规划才有可能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并不断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规划者就有必要把握这种变化、放大、调整的内在机理。

(3) 实践性特征。实践性就是要求规划的每一项行动都需要符合城市社会当时当地的实际需要和所能提供的能力。规划具有协调从现状到目标达成之间的事物发展过程的功用,因此,既不可能固守现状,也不可脱离社会现实。放弃目标会起误导作用,而忽视现实则会导致社会不利反应,最终不仅阻碍美好理想的实现,而且会使规划失却存在的基础。城市规划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实践性。可实践性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与城市建设和开发的能力、要求、方式相匹配,成为城市发展过程的反映;另一方面,与城市政府和规划部门对实施的承受和控制能力相协调,为城市社会所接受,能在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下健康运行。

(4) 概率性特征。可以说,规划本质上是排除因果论的。因果论要求的是从原因到结果、从前一事件到后一事件的直接推导,这是人类思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适应所形成的一种最为完美成熟的方式。规划过程在时序上对原因和结果的倒置决定了因果决定论的不适用性。现代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已经揭示了因果论所不能覆盖的范围,如量子现象。而对于规划过程中不可排除的不确定因素,所能采用的方法也只有概率方法。概率方法所依凭的概率思想是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思维构架之一。

(5) 发展性特征。规划的未来导向性直接蕴育了发展特征。我们对于发展的最基本意义的认识就是对现状的改善。发展并非就是增长,规划也不只是关心各要素的数量关系,而更注重于它们之间的质量关系。而涉及到改善,也就涉

对于发展的思想,存在着两种趋向,一种是渐进式的,一种是激进式的。渐进式的发展思想注重于从现实出发,在现有的结构框架之下,对事物的发展施加有限的作用,使其能在维持现状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依靠现有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小规模的、小幅度的改进。激进式的发展思想是从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出发,对构成事物的各类要素进行重组,旨在建立合理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使事物的状况得到改善。在任何的规划过程中,这两种思想都会得到或多或少的表现,且有互补的效用,只是各自作用的强度并不相同。从最理想和最完善的角度讲,激进式发展思想被用来建构事物未来状况的整体框架,在此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运用渐进式思想来组织整个实践过程,使两者得到统一。

2、规划思维方式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项社会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也折射出了思考问题的基本途径。但由于思维方式并不处于外在显现的状态之中,城市规划领域又缺少对这一内容的深入发掘,我们现在对于规划的思维方式知之甚少。而从事思维科学研究的学者专家也并末注意到规划思维的独特性,也缺少对此方面的研究。因此,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规划者依据各自的背景,在专业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在“师带徒”职业延续和独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各自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便左右着他们的行动,由此而形成了不可言传、不可验证的规划行为、准则,因此而形成了复杂的作用后果,这些都加剧了规划领域的杂乱状况。

规划的思维方式并非是某种单一的、自我封闭的思维方式,而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不断学习着的整体。可以说,人类的各种现存的思维方式在规划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只是它们的指向、运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与其它场合不尽一致。在这里,我们还不能揭示出规划思维的独特组织方式,但我们深信这种独特组合是确定存在的,这是规划无论是作为学科研究还是作为实践活动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可以说,正是这种组合构成了城市规划内在的、深层的运行规律。各种思维方式所遵循的运演规则及由此而形成的基本规律,在规划的思维过程中仍然有效,并在不同的状态下发挥作用。

(1)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普遍的科学思维方式,它是系统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系统思维强调:

(a) 整体性,即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城市是一个社会的整体,其中的各类要素都是从属于这样一个整体,

(b) 相关性,即系统、要素和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城市的未来发展既产生于城市的环境(区域,国家等)的变化要求,产生于城市组成要素的发展,也源自于城市整体结构(即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变,

(c)

(d) 目的性,即通过反馈来调整系统的行为,使系统不断趋近于目标。在规划的状态下,城市的发展应当总是趋向于人类所设定的未来目标,并以目标来检测发展的历程和人类行为。

因此,目标是引导规划过程一切思维的基本方向。

(2)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认识“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语)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引导着对城市和城市问题的具体分析,把握它们的全部基本要素,并指出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要素,在不同状态条件下可能的发展前途和方向,以及通过对内外条件和城市组成要素、整体、环境关系的认识和调谐,促使经选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保证了规划过程中对正负效应的总体观照。辩证思维要求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推理方法和历史方法相结合。

(3) 经验思维。指依据过去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来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方法。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科和一项实际运用性较强的实践活动,经验和经验思维在其发展过程以及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验既来自于本人以前的实践活动,而且也包括了前人在实践中获得并传延下来的知识,在规划职业化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师传徒”方式继承下来的。传统规划的“试错”方法所形成的直观判断,依据的原理和准则就是经验。通过经验思维将城市规划中不可普遍化或尚未普遍化的内容结合了进来。

(4) 价值判断。价值是人的主观愿望、需求和意识的产物,是一种主观的存在。价值判断就是以价值为准绳对现象和问题进行判断,对行动进行选择。价值判断所把握的是对意义的认识,对于不同的人和群体,每项行动和选择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意义。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每一项行动都有无数的方案可供选择,在选择过程中,既有客观性标准,但直接影响选择结果的往往就在于价值判断。人们有必要知道这些方案的意义、效用、价值,并且把这些内容与他们本身的需要、目的、愿望等结合起来,通过比较才能进行选择。只有经过他们自己选择的过程,才有可能将方案的内容自觉地付诸行动。因此,对于规划工作者而言,不仅要重视自身的价值判断,同时也要认识和运用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价值判断趋向,而社会整体的价值观是决定规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5) 模拟思维。规划过程基本上是通过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模拟来认识事物发展的可能结果。我们不可能在现实中对规划的结果进行试验和检验,而只能通过将构成事物发展的各项要素及其关系进行综合,并作为输入建立起各类模型(在思想中、做图示或运用电子计算机),依此模拟在事物发展中这些要素及其关系的可能变化和演进,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状态。然后对这些总体状态进行评价和取舍,在必要时调整各类要素的内容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依此建立实现某种未来状态的行动纲领或行动步骤。对于任何行动,也可以通过模拟而推演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依此作为评价的对象。就模拟性思维而言,针对于每一种可能性,都可能有一整套的方案和一系列的行动或选择出现,这些方案、行动或选择其自身应当是完善的。

在规划模拟中,任何模拟都应当是沿着时间轴逐步向前推演的,同时又是递归性的,也就是每一阶段的产出都会成为下一阶段的投入。

(6) 不确定性思维。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规定并影响着整个规划过程。如果以确定未来作为规划工作的参照系,那么规划是无法摆脱失败的窘迫的。从未来不确定的角度出发,规划就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不应以固定的方案和纲领来限制未来发展的维度。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规划除了首先排除掉最不可能或者最不希望出现的未来可能(需提出相应的措施手段)之外,更应当在可能出现的未来可能中,建立从最佳到可以接受的某种状况之间的序列,并为这些状况的实现提出各种行动方案和纲领。同时,规划作为对未来不确定的消解,就需要对城市未来的环境及其内部关系作出不同的假设,针对这些假设制定出各种相应的方案,这样,在其环境和内部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可以以另一种方案来替代原先选定的方案,以适应新的情况。这也就是说,要建立以前提条件的变化来修正未来结果的方法。

(7) 行动思维。人类的行动总是与所面对的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关联,并受其制约。规划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搜索的过程,从中发现对于目标达成称得上是满意的行动方案和纲领,并将此不断地付诸实施。城市发展过程的所有建设行为,仅仅是针对于它所直接面对的某个子目标的,因此,就其本身而言都是短视的,都是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是对现存环境及其变化的局部适应。最优和最佳是规划工作的理想,是规划行为的目标,但要达到这一点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规划工作者只有从行动本身入手,通过搜索而发现可能满意的结果,并以此来推导行动的起点和行为轨迹,以此作为引导和控制的依据。而对于达成所有子目标的所有城市建设行为最后形成的结果,并不一定就是规划所寻求的总体目标的达成,因此,规划者又需要在搜索过程中发现不同行动方式的组合方式,发挥各项行动的边际效用,使这些行动在展开过程中既有自主的一方面,又是互相牵制的。

3、规划的逻辑准则

规划,一方面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和普遍关系的反映,无论它的内容是关乎于怎样的范畴,这种性质是不可更改的,只有规律和规律性的普遍性关系是联结事物发展过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索。另一方面,规划又必然通过对各种现实关系进行解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引导人类的未来行动,并把行动的对象限定在一定的范围,把行动的方向限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因此,规划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由此,规划的内容

与过程始终是与对象演变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

在一定的意义上,规划并不能采用一种严密科学的形式,在逻辑上并不是收敛的,而是发散式的,它只能满足于确定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在通常场合所通行的规则和在此基础上给定的优先权和决策。其所能施行的路径也只能是针对特定目标而采取各种手段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行。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手段中,选择在此时此地相对于城市发展目标而言是适宜的(尽可能是最佳的)手段。这些手段的确定,并不完全遵循科学逻辑中的必然律,而是客观的规律性与主观的愿望性的结合。

规划的实践性决定了规定过程将更多地依赖于归纳方法。归纳方法就是通过对特殊事物的认识来把握整体的和普遍性的知识,其基础是一种概率性的判断,并不具备逻辑学上的必然性。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在规划过程中,对不同思维方式的运用,对于不同事件的分析和理解,都有必要进行确证和校核。规划的结果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可直接明证的,其显然的明确性是并不存在的。而要对其结果评价,只有通过间接论证。间接论证过程所动用的主要是大量的经验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经验思维和直觉判断,因此,其结论只能是“是否可接受”或“是否可能”,难以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肯定判断。在此过程中,形式化了的模态逻辑是可运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对于任何一个规划过程而言,其内部是具有一致性的,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过程,具有一种单一的逻辑结构;其外部是多样化的,与环境相匹配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社会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外部的作用和过程是协同的。无论是就规划的文本,还是就规划的实施过程而言,规划本身应当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其本体的核心,并且它能运用自我调整来抵抗和补偿外界对立的扰动,保护其整体结构不受损害,并且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它的外延,以适应环境的丰富多彩。

以上,我们对规划的性质和逻辑及其中所包含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探讨,当然, 我们只涉及了其中较小的一部分,但我们认为基本上已经把握了规划作为一种知识和一种具体行动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因此,下面我们将转入对城市规划本身的讨论。城市规划可以很简单地理解为对城市的规划,但是这样的理解,在理论上和在实践中, 都将城市规划这门学科置于一个模糊的境况中,影响了它的发展。因此, 我们觉得有必要从对城市规划的对象入手进行探讨。

四、

城市规划的对象

从字面意义上讲,城市规划的对象就是城市。但是城市规划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它所拥有的能量、它所能发挥的

作用以及理论研究所涉及的范围, 都说明城市规划作用对象的范围要小得多。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城市规划主要是从属于建筑学范围内的。古罗马的Vitruius的《建筑十书》中,将建筑学划分为三个部门,其中之一是房屋建筑,其中又分为两项,一是筑城和在公用场地上建造公共建筑物;二是建造私有建筑物。在该书中,Vitruius提出了许多城市规划的原理、市政设施布局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文艺复兴后,城市规划在城市改造和“理想城市”方案的提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建筑学的范畴内,建筑师的眼光从对单幢建筑物的关注而被引向对城市整体建筑环境的注意,着意于创造城市空间和群体建筑关系。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剧,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变,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近代市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开始为国家权力机构所利用而成为一种政治控制工具。但它的内容主要仍是建筑和空间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也仍局限于对建筑及土地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者从解决最广大的劳动者的工作、生活问题出发,确立了城市规划的新方向。他们将建筑和城市建设问题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 并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过与城市物质环境的改造结合在一起,为城市规划注入了社会改造的理想,期望以此指导社会进步和发展,并将之导入到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中去。但他们仅仅只认识到,通过物质环境的改造便能达到他们改造社会的目标,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就是营建他们的世外桃源。本世纪以来的现代城市规划已经逐步成为融社会运动、政府行为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因此,越来越注重从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来研究城市规划问题。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基本上仍囿于建筑学范围内, 主要是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他们把城市空间关系的处置看作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即有了好的环境就能达到所期望的社会目标。60年代后,人们则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作用,但城市规划并没有放弃对城市空间和城市土地使用的关注,而是将它们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社会过程结合在一起,以成为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使城市规划实践与城市发展的社会实践成为一体,

美国波士顿大学华昌宜教授(1981)概括了城市规划内容的发展, 提出了“城市规划膨胀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所涉及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 它几乎涵盖了城市现象和城市问题诸方面。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些内容只是城市

规划所涉及的范围, 城市规划并不能直接对之进行探讨和干预, 而只是将它们引入到本领域中以丰富对问题剖析和处理的视野。总之,它们并不是城市规划作用的内核,因此并不是城市规划的对象。我们认为,任何一门学科或一项具体实践,都有比较确定的、范围有限的研究对象或作用对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这样的对象,以丰富、充实和深入对对象的认识,但对象本身不能作无限制的扩张,否则, 学科和实践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

通过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的研读,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概念的普遍认识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分析, 通过对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我们认为城市规划的对象是以城市土地使用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城市空间系统。因此,城市规划学科领域应当限定为: 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综合研究及在土地使用组合基础上的城市空间使用的规划。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的调节, 改善城市的物质空间结构和在土地使用中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而改变城市各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达到指导城市发展的目的。我们可以说,正由于城市规划有了这种明确的学科对象和作用对象,城市规划学科和实践才能够存在下来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土地使用(Land use)应该说是一个抽象性的概念, 它描述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从物质实体上讲,它是自然物,也是人类活动的物化,从活动主体来讲, 体现了主体对物质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但它本身并不能作为一种度量的手段,而需用其它指标来予以表征,这些指标主要有区位(location)、类别(classification)、强度(intensity)等。这里,我们并不选择“城市土地”这样的纯物质实体的概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对象,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城市土地并不是以其本身所固有的物质属性作用于城市运行过程的,而是通过承载了城市中的各项人类活动,将这些活动的成果融入到其自身属性之中,由此反映出人类的多种相互作用关系。因此,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城市土地不可能依其本身的物质属性进行划分,而必须按其不同的使用性质、使用方式、使用强度以及不同使用之间相互关系才有可能进行划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正是在对城市土地不同使用的转换中才得到体现和满足。因此,城市规划所关心的和处理的也正是对城市土地的不同使用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

城市土地是城市空间形成的物质基础, 城市空间只有通过对城市土地的使用才能建立。因此,城市土地使用是城市空间系统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城市空间是由人群、交通通讯(communication)、各类综合生态关系和土地使用所组成的协同系统, 它反映了城市社会大系统中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物质构成, 并使各系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得到了统一。因此,空间系统成为城市系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综合表征。下面,我们简述一下空间系统与城市其它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在土地使用上的表现:

1.经济—空间系统经济是城市空间形成、发展和演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类行为影响最深的“经济理性”思想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就是追求最大效益,即投入尽可能地少,产出尽可能地大。因此,城市中的各类活动都在寻求其最佳区位,即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区位。比如,大型商业中心,事务所(office)等集中在市中心区,工业、

2.政治—空间系统以权力分配和运作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系统,通过有关城市空间发展的决策及其执行,直接决定了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比如美国的新社区运动,

3.交通通讯—空间系统交通通讯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物质手段,与城市空间的演进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L.Mumford(1961)指出:“一座城市的许可规模在一定意义上是随其通讯联络的速度和有效范围变化的”。在以步行为主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以面对面交往为主,城市的人口与活动集聚在市中心周围;汽车交通普及后, 城市出现分散化,中心区空间密度降低;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 更使人能够摆脱传统区位的限制。

以上我们简要分析了城市系统各子系统对城市空间的作用关系在土地使用上的反映。我们知道,城市空间不仅仅接受这些系统的作用,它也提供反作用并制约这些系统的发展,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这些系统本身也是不能互相割裂开来, 这里仅仅是为了叙述简明的需要。实际上,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共同起作用的。比如,我国城市中小汽车不普及,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而交通方式的单一,则使我国大城市的疏解受到物质手段的制约。尽管在空间政策上我们有疏解大城市的共识,但缺少了这样的手段,再加上社会意识的作用,大城市疏解就难以奏效, 出现了“疏而不散”的状况。这正如前述,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 任何一项政策或行动都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作用都会影响到其它要素,产生联动的甚至是回荡的效应。但我们尚未掌握一个共时的描述工具和方法。

城市土地使用,是城市空间系统的最基本组成要素,从系统观的角度讲, 子系统的每一个组成要素不仅与组成该子系统的其它要素相互作用, 而且也与系统的其它子系统及其要素、系统整体发生作用,而且,如果系统、子系统及其要素均是开放性的,那么,它们会在任何一个层次上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城市大系统中,城市土地使用集聚了大量的作用关系,这就为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多方位、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K.J.Button(1976)提出,“……城市规划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多学科的实践……”,而要真正认识城市土地使用所蕴含的意义和作用,也就必须进行多方位、多学科的研究。因此,P.Hall(1975)认为: “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当然,这些实践和学识都是针对一定的目标和对象,

它们是分析、认识及操作的途径和工具而不能替代为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否则城市规划将处于一种既不属于某类学科,又从属于各门学科的无所不包的“综合的”境况之中,这对于城市规划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已经知道,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大系统,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在对城市的研究中找到用武之地。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尽管各门有关城市研究的学科所覆盖的面纵横交错,但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却是独立的,单一的。我们依据各学科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所占的重要性的差异,对几门与城市规划关系比较密切的、研究城市的学科进行排列,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社会学各据一端,生态学以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学则主要研社会学则主要研究人

人-自然关系自然人际关系关系

学科名称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

研究对象城市自然资源关系自然与人为空间的分布关系人为空间的塑造空间和土地使用关系人际交往的物质属性资源分配关系人际交往关系

图1、城市研究诸学科的关系和研究对象

际的社会关系,城市规划即处于两极端之间。在城市规划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看来,它更偏向于社会学一端,而自然生态(物质空间)决定论者则更偏向于生态学一端。后者过去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主流思想,但六十年代以来的发展更倾向于前者,郭彦弘(1992)在总结城市规划本质时强调指出:“从某种意义说,城市规划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

前面,我们对城市规划的地位、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这里我们就有必要来考察一下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首先,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所固有的物质属性及其所承载的人群活动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 正符合了我们对城市规划学科地位的分析;其次,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的安排和调整, 有可能担当对城市建设的引导并协调城市各组成系统在土地使用上的相互关系。因此, 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既可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又可作为实践和操作的对象,因此是城市规划的对象。

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作为城市规划的对象,似乎与城市地理学、人文生态学和城市经济学产生了重叠和交叉, 因为我们在这三门学科的著作和文献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前关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研究。但经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 城市地理学偏重于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地理特征之间的自然关系, 人文生态学则偏重于空间和土地使用所反映的人际作用的社会关系, 城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空间和土地使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它们都集中于某一方面关系的研究,或者说是从某一特定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城市土地使用和空间的分布。而不是研究空间和土地使用本身的内容和特质,以及不同的空间和土地使用之间职能上的相互关系,但它们架起了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规划研究与城市社会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桥梁,成为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同时,在另一方面,这些学科都是描述和解释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现象为主要内容, 以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作为判断的依据,并寻找出这种状况下或形成这种状况的比较确定的知识,因此它们的重点在于对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关系的认识方面, 而城市规划则以人类对未来的认识为导向而施加于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运行过程的一种作用,着重于对空间和土地使用关系的改造方面。这种改造,必将导致空间和土地使用的自然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 而要实现这种改变,就需要得到在其它各门学科中所获得的知识的支持,这也就是城市规划的功能和作用的集中体现。

五、城市规划的作用

城市社会的发展如同任何事物一样,也具有一定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力去改变它们。但人又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可以创造条件或改变条件, 使这些规律的作用能够顺应人们的愿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城市规划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城市环境,在人类有目的改造社会的目标的引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工具以及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所发挥的作用的讨论中, 主要有两种思想, 一是物质空间决定论(physical determinism),这一思想认为,物质空间环境提供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因此,通过对物质空间环境的规划, 我们就能获得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而有了好的环境,就可以达到所期望的社会目标。这一思想曾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主导思想。但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后以来,通过理论的发展和对实践的反思,使另一重要思想,即社会文化论(socio-culturalism)成为最重要的思想。这思想认为,物质空间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但必须依赖于他们的文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而另一方面,真正对城市空间、城市土地使用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城市规划的对象是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及其性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城市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运

行,因此也就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内容,城市规划必须反映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使用及空间系统的调整和安排, 也影响了城市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1、在宏观层次上,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也就是依据社会利益融合进市场经济的运行,并对个体利益进行约束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鼓励的是对个体利益的极大追求,并认为个人获益就意味着社会的进步。Pareto最优就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准则。与此同时,在市场体制社会中,市场作用的发挥是社会整合和运行的基础,城市中任何要素的作用都需要与市场机制的运行相结合,才能得到发挥。D. Harvey (1981)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空间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总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他的观点,资本要从生产过程流入到对城市空间的投资,需要借助于自由运行的财政网络和国家对长期建设项目的支持。在这样的意义上,S.S.Fainstein(1991)提出了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她将规划定义为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此过程,政府使私人部门能够投资于城市空间建设并从中获益。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经济性,尤其是外部不经济。而在市场经济中,各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大部分,往往归活动者本身所拥有,而其产生的不经济则往往推给了社会,这就在社会利益和经济行为者之间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的累积导致了市场的失败(market failure),这就需要国家的干预,以保证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Keynes的宏观经济理论就阐述了这种干预的必要性。

P.Healey(1983)对城市规划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城市规划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

(1)

(2)

(3)

(4) 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在社区和普遍利益下予以使用。

J.Friedmann(1987)在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规划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对规划的作用及其社会地位进行了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基本上依赖于私人部门,也就是依赖于市场理性作用的发挥。市场理性(market rationality)的意义在于个人和企业对自我利益的无限制追求, 并认为个人获益将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对利润的无限制追求有时会严重损害作为所有社会生活基础的人类相互作用关系。政府和国家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来限制市场理性的危害,规划就是这些干预中的一种手段。因此,规划的主要作用有: (1) 引导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 提供公共设施以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如公共住房、教育、医疗等);

(3) 投资那些私人无意经营的领域[由于较少的回收率、社会获益(diffused benefits)和要求大量投资,如公路、

公交、大型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城市改造中的土地收购等];

(4) 对一些项目进行资助以鼓励某些行动(如工业搬迁,城市再开发);

(5) 保护财产所有者(property owner)和地方商业利益以反对无限制的市场理性的损害(如区划,反污染规划);

(6) 收入的再分配以达成更平等、更公正的社会秩序;

(7) 运用综合的和协调的方法来引导地区发展;

(8) 以社会利益的名义来限制市场理性;

(9) 改善其它因市场理性机能失调而导致的后果(如社会和空间的不平等,资源保护等)

因此,城市规划就是以社会理性(social rationality)为依据, 在社会资源分配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行动来限制市场理性无限膨胀。但是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最主要的作用因素,更不可能是唯一的作用因素。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始终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即使是作为国家或政府干预的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必须以市场为基础的,因此, 城市规划必须融入到市场运行过程中去。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充当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必须鼓励和支持资本的利益,通常包括引导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共设施,保护投资利益; 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防止那些利益侵害公共生活的基础。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规划就是依据社会利益融合进市场经济的运作, 并对个体利益进行约束的行动过程。

2、在微观层次,城市规划是对具体的城市建设活动进行协调的工具,〖HTSS〗也就是通过对各类建设活动进行基于社会利益的重新组织和空间技术的协调,使它们能够共同处于有序的发展过程之中。

J.M.Levy (1991)认为,之所以要有规划,乃是源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复杂性。规划的作用就体现在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系统地限定问题,并对此进行思考,以改进决策的质量。在这样的意义上,Healey(1986)认为规划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工具。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涉及到城市中的各个部分,不仅有公共部门,而且也有私人部门,而且各个部门的决策也对城市发展和建设产生影响。因此,城市规划就有必要为这样的所有决策提供背

景框架或整体导引,以使得有关城市建设的决策保持在同一的方向上。这主要通过规划提供有组织的信息而得到实现。英国环境部(DoE)(1979,Circular 4/79)认为规划(plan)

(1)

(2) 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

(3)

(4)

(5) 告知公众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通过社会所赋予的权力,运用控制性的手段,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直接的协调,将它们纳入到协同一致的方向上,如英国的规划许可(planning permission)制度,美国的区划(Zoning)制度等。但是城市规划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具备开发的决定权,在其最完善的状况中, 也只有否决权,即不批准某些不符合规划的建设活动的开展。而对规划设计的具体开发项目,仍需要通过政府的决策(公共部门项目)和进入市场的运行、依靠市场调节来付诸实现。K. Lynch(1981)在对美国城市建设状况的分析中不得不指出,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那些能够决定大型基础设施开发投资的联邦部门和跨地区部门, 以及大型财政机构、大公司和大开发商, 地方城市规划机构只是力量较弱的行动者(the weaker actors)。因此,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已经成为认识城市规划的重

英国学者P.Healey 近年来通过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和结果的实证研究,提出,城市规划通常被看作是管理土地使用变化的国家程序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但这种理念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线性观点相关, 这种观点假定政策通过规划而制订,然后付诸实施。其实这一观点与英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Healey 通过研究认为, 规划实际上是一种政策导引(policy guidance),是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工具。因此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基本上是提供广泛的、协调的框架,地方规划(local plan)则提供反映具体政策、项目和地区的特定政策导引所要求的灵活手段。她通过对一些城市的实例进行研究,将城市规划的作用进行了限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具体作用主要有:

(1) 土地分配,在有利益竞争的地方最为典型;

(2) 协调和发展大型开发项目;

(3) 吸引资源(resources)以投资环境的建设与改造;

(4) 组织土地使用变化和开发的资金;

(5) 保护有价值的环境特征;

(6)

但城市规划的这些作用。在城市的不同地区所发挥的程度是不同的。Healey 将城市规划作用的范围分为四类:市中心区(city centre areas),城区(areas of the inner city),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 areas)和郊外未建区(open land areas )。在城市边缘区城市规划发挥了比较充分的作用;在市中心区也有相当作用,但受到一定限制;而在一般城区作用就甚小;在郊外未建区则通过对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而起一定作用。

3、城市规划作用的有限度性

以上,我们探讨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但我们应当看到,城市规划作用及其发挥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认识了这种有限性,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城市规划的性质、内容及其作用的涵义。

城市规划在本质上是人类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认识,是城市发展客观过程的一种反映。在此过程中,城市发展对于城市规划具有绝对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规划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是对城市发展的不断适应。城市规划的作用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发挥,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并非是一个自在自为的过程。同时,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和实现预期的过程。人类对未来的认识和知识是有限的、不充分的,未来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我们只有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而不能以既定的规划方案来限制未来发展的多方向性。

城市规划作用的对象的有限度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所发挥的作用的有限度性,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方面。尽管在空间和土地使用上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关系,但城市规划只能处理这些关系投射在空间层次上的相互作用,

城市规划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决定了城市规划不具备决定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权力。任何城市建设和开发行为的形成都有着其自身的目的,这些目的并不依附于城市规划,而是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意图和决定所决定的。Healey(1983)认为,地方规划部门的管理权只是一种影响空间供给和设计的间接方式,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权力来允许或拒绝具体的开发申请。从另一方面讲,城市规划所拥有的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的权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是社会运行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拥有什么样的权力,发挥多大的作用,都是由城市社会通过立法、行政等过程,依据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程度所决定和赋予的。

总之,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这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从整体上讲,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的发展是互相影响地共同作用的,但城市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城市规划能否发挥作用及其作用

的程度如何, 并不仅仅由城市规划本身所能决定的,关键则在于城市规划能否与城市发展的机制相匹配, 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规划要发挥作用就必须通过具体的步骤内在于城市发展的过程,任何强加于其上的作用,只能导致城市的混沌。

第二章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现代城市规划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为现代社会所普遍接受,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和具体实践,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Relph(1987)指出,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控制变化的重要手段,他说:“战后所有的发展都是经过规划的”。但是,城市规划又往往被看作是一门具体的技术性的工作,因此,方法、技术和形式的提出、接受及演进往往被视为其发展的主体,即使是社会文化论者, 也只注重了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而对其本身所内涵的深层内容和基本思想也很少顾及。因此,城市规划究竟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和实践,便得不到很好的、完整的理解。因此在我们讨论城市规划体系的具体内容之前,就有必要先来揭示城市规划所蕴含的思想基础,从中加深对城市规划本质的认识。T.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一书中指出:“我们如果把历史不仅仅看成是一堆轶事和年表,就会根本改变今天仍然支配我们头脑的关于科学的形象”。

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对城市规划丰富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以下最基本的六方面内容,对这些思想的论述,正好与研究的过程相反,这里只能先将它们进行分类 ,然后再以发展的脉胳予以说明。但我们仍应看到,这些思想并非而且也不可能是单独发生作用的,它们互相交织。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事件中, 都可以找到它们在不同侧面、程度不同的表现和反映,也就是说, 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基础。

一、理想主义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预期,因此,它必然要带有某些超越于现实的理想,缺少了这种理想,城市规划也就只能成为对现状的描摹, 相对于城市现实的发展而言,它便只能是一种倒退。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上, 人们往往是将一种社会理想通过城市规划而得到表现,并期望通过城市规划的实践而得到实现。

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这一思想的杰出表现, 而且其本身就是现代城市规划最重要的思想源泉。近代空想主义源自于摩尔( T. More) 的“乌托邦”(Utopia),他们的主旨在于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描述, 以此改造他们所处的不合理社会,其中也涉及了许多物质形态和空间组织方面的内容,描摹了他们理想中的建筑、社区乃至城市,如傅里叶(Fourier)的Phalanges。这类描述激发了对城市形态关注的建筑师、设计师和社会改革者的热情和想象。19世纪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加剧,产生了许多城市问题,尤其是三、四十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更使社会和当局震惊,对城市卫生状况改进和人口高度密集所致后果的关注促使了一系列改造步骤的施行,因此,至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许多城市发展的新设想和方案。霍华德(E.Howard)也正是在此思想的引导下,综合J.P.Kroptkin 和H.George 的思想,提出了建立一种规模有限、土地公有、相对独立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设想(1898)。他认为,这是在当时社会制度下解决城市中人口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等问题的最有效的选择。1902年第一座田园城市Letchworth开始建设,1920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Welwyn,它们部分地实践了。Howard的思想。但是显然,由于它们仍被期望融合进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而又企图对所有制有所改造而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城市,这终于只能是空想,也就是说,Howard的理想只有在进行社会制度革命的前提下才有全面实现的可能。尽管这两座城市的试验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Howard的思想“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李德华,1988),在以后的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理论以及大伦敦规划(1944年)和英国1946

与Howard通过新建城市来改善城市质量的理想相反,Le Corbusier则期望通过对现有城市进行形态的重整而实现城市的改造。他在二、三十年代先后提出的几个城市规划方案,“明天的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1922)、“伏瓦生规划”(Plan Voisin,1925)和“光辉城市”(The Radiant City,1931)都采用了高度密集的形式,形成所谓的“垂直花园城市”(vertical garden city),他希望以此来寻求对“建筑或革命”这一问题的解答。这些方案尽管没有实施,但他的思想对战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每一代人都有其自己的理想,因此,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都以追求不同的理想城市为目标。城市规划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一种理想并去实现这一理想,理想是城市规划中无法去除的因素。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是无法预

先确定的,它们在整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互影响下和人类对城市发展不间断的参与和干预中生成和发展着,我们无法完全确切地预知城市社会的未来状态。因此,在对未来进行规划时,往往就注重对理想未来的描述,而不是对事

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史上,出现了两类不利的空想主义倾向。第一种倾向是向后看的,是对现实的逃避。这种倾向主要产生于对工业社会所产生弊病的反抗,他们所提出的未来方案,是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社会经济结构,热衷于前工业社会的空间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复兴,反对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社会进步,进而反对现代的城市生活,如赖特(F.Wright)的“Broadacre City”。我们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基本走向,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城市规划并不是也不能够改变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所能做的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减少和解决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城市问题,推动城市向着更先进和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另一种倾向则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过于盲信和乐观,这种倾向将技术不仅看成是城市形态构造的框架,而且看成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基础。他们提出的许多未来城市方案,如Archigram 的插入式城市,R.Herron的Walking City和P.Soleri的Babelnoah等设想,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动机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要素,以纯技术和物体来建构新型的人际空间关系,这些尽管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但作为城市则仍有相当的距离。

城市规划方案是一种理想,而且也容许包涵有一些空想的成份,但我们仍要正确对待,城市规划要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就应当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因此,就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到切实的结合点,也就是要保持一定的张力,脚踏实地地采取规划的手段和步骤,逐步地实现理想的目标。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对城市现实中的不合理因素或随城市发展而落后的内容进行结构性的调整,相反,城市规划就是要以结构性的变革为背景框架,才能施行小规模的、渐进的操作。理想与现实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两部分,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二、理性思想

理性就是正确判断、辨别真假的能力。笛卡尔(R.Descartes)认为这是所有的人与生俱来就平等的能力,但由于在社会环境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思想、看法和意见,在这些思想、看法和意见中,只有依据理性方法所获得的才是真理。也就是说,只有依据一定的理性的方法,才能认识真理。理性主义是近代哲学的起点,是近代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同时在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基础。

理性主义思想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影响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高潮,Le Corbusier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城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只要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理性主义的方法,通过新的规划形式和建筑形式就能予以解决。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于1933年通过的《雅典宪章——城市规划大纲》就是从理性主义的思想出发,依循其方法对现代城市规划原则进行阐述的重要文件。它将城市活动分解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部分,通过对各项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逐项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的组织原则,由此而形成了功能分区思想以及各功能分

理性主义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改变了传统规划对城市形式和图案的过分关注以及对城市现实要素的忽视,从城市中人的活动和土地使用功能出发,对城市规划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探讨,但是由于理性主义思想强调对事物的分解而不是组合,并提出:“将我们考察的每一个困难分析至尽可能多的部分”,“以从最简单和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步一步地循序而进直至最复杂的认识”这样的顺序来引导思想(Descartes,转引自Hamlyn,1987)。而且,由于理性主义思想强调非常清楚而明确地认识所有事物,因此,根据这一思想,规划师对于城市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纯粹物质空间方面,因为物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认识,容易把握,规划师对城市的再组织也就能够更加符合理性主义思想的要求。这些,都导致了现代城市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重大损害。理性主义所要求的清晰与明确,非此即彼,恰恰成为城市规划与城市现实相脱离的价值基础。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的Chandigarh、巴西的Brasilia等城市的规划就是这类思想的典型。我们将这些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较,就会觉得Team 10对Corbusier 理想城市的评说并不过份,他们认为,这些城市“是一种高尚的、文雅的、诗意的、有纪律的、机械环境的机械社会,或者说,是具有严格等级的技术社会的优美城市”(转引自程里尧,1983)。它们严格的功能分区,恰恰导致了城市活力的丧失。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理性主义与理性思想的区别。理性思想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它要求每一个研究者运用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全面的、透彻的研究,因此,同样可以对非理性的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研究。而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则只承认理性的正确性,一切从理性出发,将非理性的因素排除在外。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各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我们既无法将它进行彻底的分解,也难以将分析后的各部分机械地予以整

合,而且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前后因果决定的,作为城市系统主体的人,在其决策和行动过程中,均包含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内容,如果一味地强调理性,也就不可能真正认识现代城市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能以超越于理性主义的思想工具来审视这一切。

现代社会的发展,强调对理性的追求,“经济理性”、“政治理性”、“社会理性”等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Max Weber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理性的重视。在经济领域,经济理性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在城市规划中,如对城市土地使用的分配,也是同样依据这一原则,因此根据土地使用的产出来分配土地,土地产出最高则可获得最佳的区位,在与其它土地使用的竞争中,就处于优先的地位。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ies)、地租理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1964年,W.Alonso在《Location Land Use:Toward a Genenal Theory of Land Rent》一书中提出了竞租函数(bid rent function),以此来说明租金与土地使用形态之间的关系。该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城市中各类活动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或所能够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这些活动在城市中所占据的相对位置。由于商业靠近市中心便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可以支持较高的地租,所以愿意并能承担高于其它使用的地租,因此,商业活动往往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随后依次为办公楼、工业、居住、农业等,它们逐次向城市外围推延。

理性思想的作用,强调了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崇尚,因此,以其它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为参照,城市规划逐步吸收、消化并发展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在城市规划的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系统论思想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系统方法应用的高潮。人们以此为契机,以理性思想为指导,对城市规划的内容、体系、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重构。由于城市规划涉及到城市的多种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不同的规划师、不同的规划背景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内容,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规划的决策究竟如何评价就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自五十年代以来,初步形成了三类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规划平衡表(Planning Balance Sheet)和目标达成矩阵(Goals Achievement Matrix)。这些方法均期望以定量的方法科学而公正地评价备择规划方案和政策,用理智和合乎逻辑来减少或减缓规划中各类要素之间的各类矛盾,强化人们对规划结果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之进行控制。

理性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从传统的注重直觉和理念的思想转变为现代的对科学和现实的关注,其关键就在于规划过程中理性思想的发挥。理性思想所倡导的并加以推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依然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方向。当然,现代城市规划并不仅仅只是理性的分析思考,它的意义更多地却是来自于社会实践。

三、实践论

实践思想是城市规划区别于其它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些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等,主要是对城市发展过程进行认识、描述和解释,它们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的发展,至少并不以此为目的,而城市规划却正是以实践——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为目的,通过对城市发展的预先协调,制订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对城市建设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使城市能够协调有序地发展。因此,任何城市规划和规划理论都应当是对实践问题的解答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从实际出发和以实践为目的正是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现代城市规划就是在针对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种种弊病,快速的城市化使城市出现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的背景下,广大有识之士和政府希望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城市中的各项要素(尤其是工业和居住),减少和降低工业化对城市生活的不利影响,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在此过程中,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现代城市规划才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因此,实践——对城市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就成为检验城市规划的重要标准。即使是早期带有浓厚空想主义思想的设想也带有了很明显的实践意识。Howard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依据J.Paxton(1855)和J.S.Buckinghan(1849)的空想主义城市方案,提出了田园城市的图解性方案(1898),认为这是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大城市问题的最佳选择,与此同时,他甚至还从财政方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以说明该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并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亲自参加了第一座田园城市Letchworth

还有许多城市规划和建设,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迫切需要的问题而提出并予以实行的。这类城市的建设并非是为了实现某一规划理论或是由某种理论所引发的,但其结果却又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的宝库。如美国Levittown之类的公司城(Corporation City)是资本家为了就近解决工厂工人居住问题而在工厂所在地附近进行建设的,这些建设在客观上促进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进程。

城市规划实践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每一次规划

的制定都是以实践而且必须以实践为目标,而规划的实施都将对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和全球的居住点格局产生影响。1944年,P.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吸收了Howard和Geddes的思想,对当时控制伦敦市区的蔓延和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提出了切合时宜的对策和方案,其突出成就是鼓励并促进了战后伦敦周围新城的建设,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里程碑。而各种新城的规划方案在新城建设和规划理论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成为以后几十年世界性新城建设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大巴黎地区1965年完成的2000年规划,采用了与Seine河平行的两条城市轴线而呈带形发展的方法,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指导了新城开发和旧城改建,部分地解决和缓解了巴黎所面临的问题,并成为城市有计划疏解和定向发展的摹本。

城市规划还有许多原理、原则的提出也并非完全是理论探讨的结果,而恰恰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出的,或者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然后,它们又指导了以后的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美国New Jersey以北的新镇Radburn规划(1933)正视了大量私人汽车交通对城市的影响,为组织好社区生活,并创造不受汽车交通干扰的住宅群,采用了大街坊(superblock)的规划手法,形成了以后著名的Radburn原则,这些原则大致有以下几条,(1)形成没有大量汽车交通穿越的大街区;(2)城市道路按不同功能分类,某种道路仅为某类使用设计和建造;(3)车行交通与步行交通完全分离,主要步行道与车行干道相交处采用立交;(4)主要居室不面向道路而面向庭院或步行道,服务性房间或起居室与车库和车行道连接;(5)通往每组住宅的道路都是尽端路(Cul-de-sac),等。这一思想后来用于多个城市居住区的开发建设,对以后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在技术上提供了帮助和指导,使这些城市的建设更加适合汽车时代的需要。

《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订,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规划实施是城市规划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J.B.Mcloughlin(1968)探讨了规划实施中如何依据规划来进行控制的方法,但仍然存在着如何用变量极少的规划来控制变量极多的社会的问题。城市的系统变量可在108数量级以上,这是任何规划方案和文本都无法达到的,因此就有必要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但这方面的研究现在仍是非常欠缺,因此如何使规划转化为现实,在方法论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现在的城市规划虽然直接地研究现实问题,也以实践作为目,但只是提出一般性的描述和终极性的结论,它们无法验证,也没有提出相应的技术手段,很难收到显著的实践效果。有很多城市的规划就是由于缺少此过程的转化,使相当成功和完美的方案无法付诸实施,只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与规划意图和原则相去甚远。现在,人们认识了城市规划的过程性,也重视了规划实施的过程,但也只是强调了规划的连续性和动态要素,实际上,城市规划只有转化为实施活动,也就是说成为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城市规划才是真正具有了实践性。

四、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作为一种对事物整体及整体中各部分进行全面考察的思想,古已有之,而不只是随着系统理论的建立而形成的。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整体,因此,只有从系统思想出发,城市规划才有可能把握住城市发展的整体。现代系统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应用,使城市规划的系统思想从感性的、不自觉的认识观实现了向理性的、自觉的认识观的飞跃。

Howard从城市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出发,考察了城市的社会经济背景,将城市问题的解决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的框架中,探讨城市与乡村、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要素的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城市整体提出了一个概念性的方案,并在资金来源、经营管理、土地的所有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保证城市的全面发展,由此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体系”(李德华,1988)

《雅典宪章》(1933)已经认识到,城市的发展受到互相联系的、彼此影响的多项因素的作用,并在对城市中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项基本活动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是“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个平衡的布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由此而建构起城市的整体结构。但这样的城市结构更强调系统的分解,即各要素之间相对独立的关系,而忽视了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交织的关系。

C.Alexander(1965)对此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反对意见,并提出以半网格(semi-lattice)的复杂结构来组织城市,使城市在多项功能和多项因素之间的交错重叠中获得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活力。但他并没有就此提出实际运用的例子和方法。在由Llewly-Davis、Weeks、Forestier-Walker和Bor于1970年设计的英国新城Milton-Keynes中采用了一种新的布局方式,以寻求这样的结构。尤其是在公共活动中心的布置上,将公共活动中心放在离格网道路两个交叉口各一半距离的地方,使每个街区有四个中心,每个中心又可以为不同街区的居民使用,在保证合适的服务半径的同时提供最大

的选择性。

现代系统理论经过四、五十年代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成为现代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研究中重要的方法论工具。美国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进行的一系列运输土地使用(transport-land use)研究就是从系统理论出发,采纳综合预测方法并运用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土地使用和交通分配的未来状态,揭示了交通运输与城市土地使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方法现在已成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的重要工具。六、七十年代,在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系统方法运用的高潮。J.B.McLoughlin(1968),G.Chadwick(1971)等人分别著书立说,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改变了以前规划所寻求的对终极状态进行描述的观念,具体分析了城市规划过程的组成、系统方法处理城市规划问题的方法等。1971年,英国完成的Coventry-Solihull-Warwickshile次区域(Sub-region)研究,被认为是系统方法在规划领域中进行运用的典范,以后的城市规划则以此为范例进行系统方法的

英国1968年的城市规划法则运用系统论思想,以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和地方规划(local plan)取代了原来的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这样,一方面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明确的目标、长远发展的方向和宏观图景,成为城市社会系统协同作用的基础和依据;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发展又具有非常现实的可操作的微观层次,成为在某一特定范围和领域内,社会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途径和结果。

《马丘比丘宪章》总结了二次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对《雅典宪章》的纯粹功能分区以及它们的机械联系提出批评,指出:“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并运用系统思想对当代城市规划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强调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在对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时又提出:“每一座建筑物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一个单元而已,它需要同其它单元进行对话,从而完整其自身的形象”。

城市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动态的大系统,因此,对城市中任何要素的认识和操作,都必须将之置于城市整体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全面掌握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及与整体、其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坚持系统思想是城市规划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五、生态思想

生态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既可指生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可指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普遍的关联(Sachsse,1984)。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存在着两种生态观,一是自然生态观,一是人文生态观。前者着重于物质要素的相互关系,它既强调处理好城市与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也重视城市物质空间的组合关系;后者则着重于人际关系的研究。

Howard 的田园城市是一种“城乡磁体”(Town-Country Magnet),即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它既具有高效能与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兼有环境洁净、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Howard主张,城市应有一定规模,当城市达到这一规模时,应停止增长,其过量的人口应由邻近的另一城市来接纳,每一城市周围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使城市在大自然景观中只占一部分。P.Geddes则从一个生物学家的立场来研究城市生态问题,他强调要把自然地区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和背景(1915)。他的思想经L.Mumford(1938)等人的发扬光大,开创了对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决定现代城市生长和变化的动力。E.Saarinen的有机疏散(Organic Decentralization)理论则认为,应当把密度过高的城市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这样,城市就既可符合人类工作和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环境。后来,他又阐述道:“城市有机疏散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原先密集的地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1943)。

在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城市与大自然生态关系的同时,在城市内部以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为开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为城市生态关系的发展开创了另一个途径和方法。F.L.Olmsted认为大城市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是衰落和不健康的地方,因此他采用将乡村带进城市的方法进行补救。1858年他设计了纽约市的中央公园,成为现代城市公园的先驱。现代城市的急骤发展,自然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演变为世界性的问题,使人们对自然环境更加向往。因此,近几十年来,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园林规划和城市绿地规划等蓬勃兴起,人们以此希望人为环境与大自然系统得以在一种能够促使每一方面都有多样化的关系中并肩共处和协同发展。城市作为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更加重视与大自然的协调一致。因此,J.B.McLoughlin(1968)提出:“对未来规划的构思,应多从园艺学而非建筑学中去寻求启迪”。

1969年,L.McHarg出版了一本名为《Design with Nature》的书。该书通过许多美国城市规划的实例,运用现代

生态学理论,研究了人类与大自然的依存关系,强调了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适应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进行了探讨,提出土地使用的准则,阐明了城市规划中综合社会、经济、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被L.Mumford誉为是自古希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之后“少数这类重要的书籍中的又一本杰出的著作”。McHarg在书中多次强调:“不管规划要求的特点是什么,要系统地编制一个大城市地区的规划,就应该了解自然的演进过程,规划必须和自然结合”。

自然生态观一方面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另一方面则强调城市中各类物质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Camillo Sitte发表于1889年的《Der Stadteban nach seinen Kuntlerischen Grundsatzen》,在反对盛行的规则形城市设计方式、肯定中世纪城市建设人文与艺术方面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开创了对城市进行空间设计的研究,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发端,其著作被誉为城市规划的经典之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以对城市景观美化为内容而进行的宏伟的城市环境设计(如重要建筑物、林荫道和优美的游憩场所),直接推动了美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城市美化运动中的主将D.Burnham于1909年发表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是第一份具有城市规模的总体规划(the first city scale"master plan"),它详细描述了城市中的一些位置在将来是怎样的形态,提供了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城市规划是在建筑学领域中逐步形成、发展而后分离出来的,建筑学的一些思维方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理性主义思想的作用,对城市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物质空间方面,城市规划也就被认为可以运用建筑学的方法对城市进行组织,由此而形成了“物质空间决定论”。这一观点期望通过对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就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环境,而有了良好的环境就能够解决城市中存在的一切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也就是说,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这一思想在六十年代以前是城市规划领域中的主导思想。六十年代以后,它遭受到了种种批评,而且在实践中也不断受挫。但由于我们前面已经分析的原因,城市规划同样仍是要关心到城市内部各类要素的相互空间作用关系,城市的形态、形式以及景观等仍将通过空间关系才能得以转达和实现,对物质空间关系的处理仍是城市规划中一个内容。

城市规划生态思想的另一方面则是人文生态观,这一思想集中于对城市中人际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始于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他们首创了人文生态学(Human Ecology),将自然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尝试性地、有系统地运用于对人类社区的研究。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与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将导致城市空间使用变化的现实条件归入生态过程,其中包括了10个过程:(1)吸收(absorption);(2)合并(annexation);(3)集中(centraliazation);(4)集聚(concentration));(5)分散(dencentralization);(6)离散(dispersion);(7)隔离(segregation);(8)专门化(specalization);(9)侵入(invasion);(10)接替(succession)。这十个过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了全面阐述,并揭示了城市空间演进过程的本质内容。在对城市规划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批判过程中,Team 10提出了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心。他们于1954年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human association)思想,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出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城市规划就是要把社会生活引入到人们所创造的空间中去。由此,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簇状城市(cluster city)。

随着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城市规划也愈加重视人际关系研究,强调从人的需要、人的感情和知觉方面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出发,确立了社会使用方法(social usage approach)的研究和应用。J.Jacobs(1961)通过对人的行为研究,探讨了对城市各类元素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方法,对城市空间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H.Gans则在城市规划过程和规划实施结果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后,以《People and plan》(1968)为题出版专著,提出了城市空间分析的社会意义及其基本要素,将城市规划推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背景,并提出了公众参与规划的重要性。Jan Gehl(1987)则从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角度,探讨如何将社会生活引入到所形成的公共空间中去的具体方法。

现在,人们已经将生态视作一个综合的概念,在城市规划中兼顾着自然和人文生态两个方面。《马丘比丘宪章》在强调“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的同时,提出“同样重要的目标是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些也就是城市规划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六、权威主义

权威主义思想是城市规划存在和发展中所隐含的重要作用力之一。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一定权力作用的结果。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在城市中的各组成部门、机构和个人都有着各不相同的目标、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这些因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竞争,因此,城市规划也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机制,树立权威,这样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城市规划的权威作用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政府行政权力;二是通过立法赋予的权

力。

Haussmann的巴黎改建是一次完全的政府行为。他强调高速和有效率的交通联络系统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对巴黎进行改建使之成为地区性大都会,他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章,在城市结构上彻底打破了围绕行政区组织整个城市的传统,而代之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的布局状态,成为资本主义城市迅猛发展中城市建设的典范。进入本世纪以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市政管理的完善,城市规划逐步地成为政府行为的一部分。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城市规划主要还是蓝图式的物质空间规划,强调的是对城市发展某一状态的描述,这与当时规划领域的主流思想一致,而且当时的城市发展现实也确实需要这样的蓝图,尤其是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普遍面临着城市重建和飞速发展的局面,要对这样繁重的现实进行管理,也就需要一些明确的规划和依据,简洁明了的和易于操作的文本。通过政府机构的组织,城市规划活动被整合进政府机构和国家行政权力体系之中,成为政府管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实务部门(practical sector)。城市规划也就成为国家政策的一部分而干预了城市生活,因此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贯彻和执行。与此同时,任何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设想和行动,都必须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才有可能发挥实际的作

六十年代以后,城市规划的概念、内容、理论和方法都发生了整体性转换,此时,国家行政权力机构在对城市事务的管理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办法,城市规划是行政权力操作过程中的一部分。政府机构在Keynes宏观经济理论的引导下,对市场经济所施行的调控已获得了相当成就,这就增加了对城市事务进行控制的信心,美国的新社区运动,城市更新运动等都是其中的例子。在这段时间中,城市的综合规划基本上已由城市政府的规划部门来承担。在对城市建设的日常管理中,政府机构借助于法律的作用,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如英国采用规划许可证(Planning Permissions)制度来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任何建设工程都需进行规划审批获得同意后方可进行。这就更强化了规划的行政权威作用。

城市规划立法是城市规划整体向政治系统的一个倾斜。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威并不能保证城市中各利益集团获得一致的行动基础,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行为也必须限制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中,因此只有通过立法,城市规划才能获得必要的权威以保证其地位并得到很好的实施。第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立法诞生于1909年的英国。1944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土地使用的控制》的白皮书,宣告了国家有权规划居住、教育、工业、农业、森林、国家公园、交通和其它土地。1947年的“城乡规划法”(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整个规划体系的奠基石”(Hall,1975)。该法除了对城市规划本身的内容、形式和立法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而且确立了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使作为文本的规划(plan)获得了国家立法的保证而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以使城市建设活动全部控制在城市规划所允许的范围内。该法在战后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导了世界各地的城市建设并促进了城市规划本身的发展。英国1968年的城乡规划法,引入了两类规划方法: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和地方规划(local plan)。结构规划主要处理城市整体的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内容,与过去的发展规划相比,它是由土地使用政策的文件构成,图表只充当辅助作用,地方规划着重于处理较小规模和短期的规划问题,而且无须中央政府批准。这一法律的目的在于强调规划要依据于对城市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在政策的稳定性和实施的可变性之间寻求平衡,以此来完善城市规划

在美国,城市规划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威,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要通过区划法规而实现的。区划(Zoning)就是一种按照土地的用途和使用强度等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控制的制度。从理论上讲,区划法规是城市规划的部分内容经过必要的转译而形成的法律文本。1909年和191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两起诉讼案中分别确认政府有权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和规定未来的土地用途而无需要作业补偿。1916年纽约市通过了“区划条例”(Zoning Regulation),区划法规得到了普遍推行,至1926年美国大多数城市都有了自己的区划法规。纽约“区划条例”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要控制高层建筑,部分是要限定商业区、零售业和居住区的范围。1961年,纽约市推出了一部全新的区划法规,这部法规在如下两方面给城市规划思想和技术注入了新的内容。首先,这部法规采用楼板面积率(Floor Area Ratio,简称FAR),即容积率。该指标从整体上控制了建筑物的体量,以保证有适当的日照通风及旷地等要求,又在实施过程中,可赋于建设者以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成为现在城市规划中极为常用的技术指标。其次,该法规首创了“鼓励性区划”(incentive zoning)的措施,即为了得到开发者合作以实现一定的规划目标,通过提高容积率的方法来鼓励一些社会性公共设施的建设。该项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城市规划单纯依靠消极控制来管理城市建设的状况,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

从英美国家有关城市规划的立法发展及其内容演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城市规划所涉及的面在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形体,通过立法所赋予的权力,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地控制城市开发和建设的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不仅局限于对城市建设的否定式的消极控制,而且发展了诱导式的积极控制,这就赋予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指导的权力。当然,这里仍然存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城市规划必须符合立法的程序和要求,与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相匹配,然后,它才能获得法律的地位。

垂直城市_高层住宅的过去_现在与未来_苏勇

垂直城市 ——高层住宅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苏 勇 虞大鹏 ■ Su Yong Yu Dapeng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北京 · 100102) 收稿日期:2008-11-05 Vertical City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igh-rise Dwellings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外高层住宅发展历程的回顾与研究,指出在以信息和生态为主题的21世纪,高层住宅将日益呈现出功能复杂化、空间多样化、环境生态化、形态个性化等四个特征,进而总结出垂直城市化将是未来高层住宅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层住宅 功能复杂化 空间多样化 环境生态化 形态个性化 垂直城市 [Abstract] Based on reviewing and researching of high-rise dwellings’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which themed by information and ecology, high-rise dwellings will express four characteristics: complicated functions, diversified spaces, ecological circumstances and personalized shapes. Then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at vertical urbanization will be one of the main developmental directions of high-rise dwelling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High-rise dwellings, Complicated functions, Diversifi ed spaces, Ecological circumstances, Personalized shapes, Vertical city 一、住宅高层化的发展历程 城市的发展模式,一直都存在集中发展和分散发展两种方向。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到赖特的“广亩城市”理论(1932)再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1934)等都是城市规划哲学与思想史上关于城市分散发展的的重大指导性理论。作为与之相反的一种思路,城市集中发展思想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最著名的代表性理论就是著名建筑师柯布西耶提出的“明日城市”(1922)以及“光辉城市”(1933)。 雅典宪章(1933)提出城市最基本的四大功能分别是居住、工作、交通以及游憩,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到20世纪末兴起的信息革命,全球生产力的空前繁荣与发展。伴随着大工业对劳动力资源集中要求的提高,以及高科技技术对智力资源集中要求的增加,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无节制的发展也导致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飞涨,城市的居住压力、就业压力、交通压力等越来越大①, 如何在同样多的用地上尽可能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城市存在集中发展还是分散发展的争论,但土地的有限和理论上人口发展的无限,注定住宅的集约化是未来住宅发展的必然方向,而高层住宅就是住宅集约化发展的必然性产物,住宅高层化无疑是解决人多地少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②。从这个意义上讲,住宅的高层化不可避免。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中国43.9%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与改革初相比,提高了20个百分点。相应的城镇人口则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亿增加到目前的6亿,人口的大量聚集加速了城市居民对住宅需求量的扩大。然而,我国实际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稀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水平的1/3,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住宅建筑只能走“节能省地型”道路,因此节约土地、高容积率的高层住宅必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居住模式的主流。 然而,正如法国哲学家萨特所指出的“‘异化’现象在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就像科学技术把人们带入原子时代,使人们激动于物质奥秘的揭示和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原子弹一样。作为“新的居住模式”代表的高层住宅一方面满足了人类在城市中高度聚居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伴随产生了社会心理、安全等异化现象。二、目前高层住宅存在的问题 1.重“标准化居住”而轻“个性化居住”现代意义的高层住宅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受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对标准化追求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设计仍停留在将居住行为简单抽象为睡眠、交往、学习、工作、厨卫等功能的阶段,具体表现为追求标准化空间——强调户型概念,要求各个房间功能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明确且肯定。从而形成了客厅须靠近入口且与饭厅结合、主卧室必须大而且要朝南、厨卫集中宜朝向北等雷同的组合模式,居住的个性和多样性在建筑师标准化地理解生活中被抹杀了。然而,令人怀疑的是信息时代人们的居住行为真如机器一般精确和整齐划一吗;二室一厅、三室一厅……是否正在强制性地将人的居住活动压缩到分户墙内,而把我们都变成了简单的东西;我们是否正通过住进一个没有可能性的空间而实际取消了自己的生活。 2.重“私密空间”而轻“公共空间”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通常包含城市公共空间、街巷空间、院落空间、居住空间等多个层次,这种从室外空间到室内空间,经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连续空间层次是与人的心理情感和认知习惯相适应的。然而,在当前高层住宅设计中,内部空间层次较为单一,多数是以楼梯间为核心的竖向交通空间加上必要水平走道联系私密居住空间。 这种空间模式过于注重居民的私密性空间不受侵犯而忽视了高层居民对邻里交往半公共空间的渴望。而这种介于公共和私密空间的半公共空间在塑造社区归属感和家园感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缺失从环境方面加剧了社区的冷漠和城市居民间的隔阂。 3.重“建筑”而轻“自然” 院落住宅是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模式,代表着一种与大地不隔的水平居住理想。在这种模式中,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通过院落相联系组成一个不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第一节研究课题的选择 一、选题的意义 1.选题是研究的起点 2.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3.对整个研究工作起制约作用 一)选题的要求 1.价值性 选择课题应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实践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选择那些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或在理论上有较大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 2.现实性(实践性)与科学性 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科学依据,即选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或理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 3.具体明确 选题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全局的成败。 4.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选题要有创见,要着眼于给人类增加新的知识、新的见解,并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时间新、内容新和方法新三个方面。 5.可行性 可行性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 (1)主观条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研究基础、技术水平、个人爱好、研究热情等。 (2)客观条件: 1)获得充分的资料; 2)必要的物质条件,如仪器、技术手段等; 3)有一定的科研经费。 4)必要的理论准备等。 (3)时机问题:要考虑与研究课题有关理论、研究工具以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等多种因素。 (二)选题的主要来源 (1)纵向课题 (2)横向课题(委托课题) (3)研究者自选课题 A.从教育实践出发,课题产生的途径有: 1.从社会变革与发展需要中提出课题 2.从教育实践的变革与发展中提出课题 3.从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课题 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教师问题 如“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活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进研究”、“教师心理枯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实施反思型教学,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品质的方法与途径”

城市规划哲学第三章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辞海》)。理论作为一种知识形态,通过对某一领域普遍性规律的揭示,以科学的和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构造,从而成为认识这一领域和发展某方面知识的媒介;人们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来认识某一学科,通过对某些理论的发展来推进该学科的发展。在科学范畴内,理论是科学的最基本组成内容,并且也是科学内容的集中体现。 城市规划历来被认为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或者是一门工程技术,至于其应用的基础是什么则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完全的揭示。而在规划领域中出现的一些被称为理论的内容,实际上有许多只是各种不言而喻的假设,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未经理论解释的经验概括,于是,城市规划的许多内容也就只能是无需证明的、无法证明的或不证自明的规则(“rules of thumb”)了。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编制的学科分类目录中列为29个独立学科之一,在我国,城市规划也已正式列为独立(一级)学科,城市规划学科的地位已得到了确立,它的发展必然也必须奠基于更为坚实的内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一个民族想要站上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对于一门学科则更是如此。T.Parsons则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是它的系统理论水平”。任何学科中的理论都是对该领域中普通规律性的反映,并且采取理论的形式来把握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性,因此,“科学认识就在于建立理论”(沈铭贤和王淼洋,1991),理论也是学科进行研究的媒介和工具。因此,城市规划要逐步科学化,并在社会实践中担当起被赋予的职责,就必须充分地开拓和发展城市规划的理论,并按照科学的要求建构起其理论体系。 城市规划理论是关于城市及其规划的普遍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理解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的知识形态。由于城市规划的性质,规划理论在性质上可以分类两类:一类是实证理论,这类理论与自然科学中的理论相似,它依据对现实的观察和提炼,忠实地反映和解释经验世界的现实活动,摆脱价值判断,并能根据仔细观察到的经验来修正自己;另一类是规范理论,这类理论根据不同的价值观,提出并解释在经验世界里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并将自己的主观愿望融会在理论的要素和结构之中,这类理论不能放在现实社会中进行检验。由此,我们可能对实证理论的陈述比较熟悉,或者从自然科学借鉴的角度比较容易产生偏好,但是,城市规划恰恰并不如自然科学那么纯粹地排除研究主体,规范理论往往构成了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我们发现,如果要对城市规划理论进行分类的话,那么有关城市发展的理论较多的是实证性的,而有关规划的理论则大部分是规范性的。 在内容上,城市规划理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总体理论(general theories),这是关于城市规划的最一般、最基本的性质、本质及其过程的理论;第二类是主题理论(thematic theories),这类理论涉及到在城市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基本不变的主题,它们遍布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各个方面,并构成了城市规划工作主体;第三类是背景理论(context theories),这些理论主要是运用于特定的城市规划背景,并且是特定社会背景中的产物,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即由于城市本身的特殊性和研究者背景的差异所引致的。从性质上对这三类不同内容的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类理论主要是规范性的,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容;第二类理论主要是实证性的,是规划技术的主要内容,也是世界城市规划学科和实践中带有广泛适用性的、一般化的理论;第三类则是经过规范化的实证理论,这类理论首先进行了规范处理,确立了其特定的价值标准,而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中则尽可能是实证性的。 由于城市规划本身是复杂的、综合性的,它由多种要素和不同过程组成,而且涉及不同价值基础,因此城市规划理论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理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围来考察其对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城市的多样性,社会组成和背景不同,尽管其中有一些普遍性规律,但这些规律由于其它条件改变而发生大小不同的变异,因此并不存在完全普适的城市规划理论,这是我们在研究城市规划及其理论的过程中所

20200403非正弦交流电有效值计算与应用法

习题课一:非正弦式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与应用 一、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指对做功或发热有效。让某个交流电和一个直流电对同样大小的电阻加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交流电的有效值就等于直流电的数量大小。(注意4个相等:被加热电阻相等、时间相等、发热量相等,则交流电的有效值与直流的数量大小相等)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与电流的方向无关,但一般与所取的时间的长短有关,在无特别说明时,是以一个周期的时间来计算有效值的。 二、3个结论提示: ⑴、按此定义某一直流电的有效值就是直流电本身。应用见例1。 ⑵、线性变化电流的有效值=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2。 ⑶、“完整”的标准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为:E E m 2= ,I I m 2=,U U m 2=。 注意:如果通电时间较短(短至1/4周期),但在起止时刻恰好等于正余弦的0值或峰值,也是满足前述关系的,见例2。如果起止时刻不等于正余弦的0值或峰值,就不成立,见例0。 例0:有一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为10伏,加在一直流电阻为10欧的纯电阻上。已知它的周期为0.2秒,则它在0.05秒内的发热量可能为:(A 、B 、C ) A 大于0.25焦, B 小于0.25焦, C 等于0.25焦, D 一定为0.25焦。 三、非正弦式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方法与例题 方法说明:⑴、按有效值的定义通过加热来计算。⑵、通常计算工作一个周期内的发热量。⑶、为计算为一个周期内的发热量,焦耳热公式中所用的U 和I 仍然需要是有效值,如例3中前2秒内的有效值是20/2,后1秒内的有效值是10/2。 具体步骤:1、分析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段的电流特点,确认每一时段的有效值。2、计算它在一个周期内的发热量。3、根据有效值定义(交流、直流发热量相等)列方程计算出有效值。 【例1】计算下图所示交流电的有效值,如果该交流电 加在一个5Ω的电阻元件上,它在4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解:依据 “某一直流电的有效值就是直流电本身”结合图象可知,该交流电在前、后各T/2内的有效值分别为I 1=42A 和I 2=22A ,设它的有效值为I ,研究一个周期内的发热量, 有:RT I T R I T R I 2222 12 2=+ 即:()() RT I T R T R 2 22 22224=+ 所以有效值I=25(A) 设它在4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为Q, Rt I Q 2==800(J )

第2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第2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第2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选题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的过程。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须认真对待。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一)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即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目标研究;我国教育层次结构、类别结构、形式结构的研究等。 (二)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这往往是从教育理论发展方面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的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批判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 (三)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对于广大的大中小学教师来说,这是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努力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从争论中发现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一)问题有研究价值 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他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高的外部价值。问题的意义是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它制约着选题的根本方向。 (二)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选择的课题要以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的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 选定的课题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确定的依据。 (三)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楚,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 (四)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实践、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三是时机问题,选题要抓住关键性时期,有关理论、研究工具等条件发展成熟时才提出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应用数理统计》吴翊李永乐第二章 参数估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汇编

第二章 参数估计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1 设总体X 服从二项分布()n X X X p p N B ,,,,11,,21 <<为其子样,求N 及p 的矩法估计。 解: ()()()p Np X D Np X E -==1, 令() ?????-==p Np S Np X 12 解上述关于N 、p 的方程得: 2.2 对容量为n 的子样,对密度函数22 (),0(;)0,0x x f x x x ααααα ?-?=??≤≥? 其中参数α的矩法估计。 解:12 2 ()()a E x x x dx α αα== -? 22 02 2 ()x x dx α α α=- ? 232 1 22 133 3 αααααα α = - =-= 所以 133a x α∧ == 其中121,21 (),, ,n n x x x x x x x n = +++为n 个样本的观察值。 2.3 使用一测量仪器对同一值进行了12次独立测量,其结果为(单位:mm) 232.50,232.48,232.15,232.52,232.53,232.30 232.48,232.05,232.45,232.60,232.47,232.30 试用矩法估计测量的真值和方差(设仪器无系统差)。 ?? ? ??? ? -=-==X S p S X X p X N 2221???

解: () () () ∑∑====-= ===n i i n i i S X X n X D X X n X E 1 22 1 0255 .01 4025 .2321 2.4 设子样1.3,0.6,1.7,2.2,0.3,1.1是来自具有密度函数()10,1 ,<<=ββ βx f 的总 体,试用矩法估计总体均值、总体方差及参数β。 解: () ()()()4.22?2 ,1 ,407 .012 .110 1 2 2 1==== === =-===? ?∑∑==X X dx x dx x xf X E x f X X n S X n X n i i n i i β β β ββ ββ β参数:总体方差:总体均值: 2.5 设n X X X ,,,21 为()1N , μ的一个字样,求参数μ的MLE ;又若总体为( )2 1N σ,的 MLE 。 解:(1) ()()()()() ()()() () ()X x n x x L x n x L e x L x f e x f n i i n i i i n i i i x n i n i i x i n i i i =∑=∑=-=??∑---=∑= == ===--=-- =∏1 112 2 2 1 2 1?0,ln 212ln 2,ln 21 ,,21,1 2 2 μ μμ μμπμπμμπ μμμ

组合数学第二章

课堂中的“空白”艺术 所谓“空白”,就是指空着,没有被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在绘画艺术中就有一种美叫做空白美。那么以此为鉴,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一种方法称之为——“空白”艺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要提供给学生充分体验与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走进新课标,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作为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特别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课堂上,教育者要善于适时、适度地巧设“空白”,秉承“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真切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习活动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的课改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尽情展示、描绘出属于他们的精彩。 教学内容:北京市21世纪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数学实验本第1册第十一单元《统计初步知识》。 [片段一] 课堂练习1:猜丁克游戏(石头、剪子、布)。 师:大家玩过这个游戏吗?(学生辨认游戏中的手势。)下面请同座位的两个人为一组玩这个游戏,要求统计出你们各自赢的次数填入表格中。 学生一边玩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如下: 第一种用符号表示:…… 第二种用画图表示:…… 第三种用实物表示:小棒、学具卡片……

第四种用数字表示:1、2、3、…… 第五种用“正”字表示。 学生游戏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记录方式并汇报统计结果。 [评析:这里老师只是提出了学习任务,即“统计出你们各自赢的次数填入表格中”,但对于学习方式即怎样统计、如何记录并没有作出任何要求。因此为学生创设了创新实践的空间,这样的“留白”使学生能够得以彰显其鲜明的个性,并满足其渴望同辈群体认可的价值需求。] [片段二] 课堂练习3:数一数屋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学生提出质疑:屋外的这些鞋摆放得太乱了!不好数,能不能摆整齐再数呀? 师:题目要求是数人,你们为什么想到要数鞋呢? 生:因为有一双鞋就等于有一个人。 师:(数出人数后)你们想对屋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吗? 生1:你们乱放鞋子,出门时容易被鞋子拌倒,不安全。 生2:你们应该做文明的好孩子。 生3:你们要养成把东西摆放整齐的好习惯。 [评析:作为变式统计练习,这里一方面留有学生逻辑推理的空白,即“有一双鞋就等于有一个人”,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另一方面又留有学生情感、态度的空白,即“你们想对屋里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吗?”,由题及事,以事为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的态度以及要做文明好孩子的情感。] 以上两个片段,在教师的巧妙布白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主动

城市规划哲学第六章

第六章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途径、机制和方式 任何科学的发展,就其所产生的影响而言,都不仅仅是学科内或纯理论研究的结果,它们必然首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同时又为客观世界的发展所证实。城市规划作为一门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和一项以推进城市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更是在与城市社会的双向作用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的。在现代科学哲学领域中,对科学发展主要存在两类观点,一类是以K.Popper为代表的逻辑主义,主张科学假说是通过证伪而受检验的,旧理论不断被证伪而由新理论所替代;另一类是以T.Kuhn为代表的历史主义,把科学看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提出范型(Paradigm)转换过程的科学发展模式。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城市规划发展就整体而言,也就是对城市规划体系来说,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范型的转换,而从微观而言,对于每个具体的规划理论,它只有通过不断地证伪而促进该主题领域的进步。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Howard的田园城市开始,经过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建筑运动的推进,以《雅典宪章》为代表,到1947年英国“城乡规划法”(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达到巅峰,其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战后城市重建和快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末起,经过Team 10, K.Lynch,J,Jacobs,C.Alexander 以及美国运输——土地使用规划(transport-land use planning)、英国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和1968年英国“城乡规划法”等过程,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建立了新的规划思想和规划方法,这一阶段现在仍在持续着。在这两个阶段中,城市规划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一次全面的范型转换。依据Kuhn的语言,可以称之为一次现代城市规划的革命。新的范型的出现是以哲学上的分析和讨论或者说是从规划理念、思想和理论上的争论为先导的。五、六十年代规划理论的论争主要集中于对过去的主流思想进行批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较量之后,新的思想、理论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了各门学科在对城市研究中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本质特征的揭示和期望,由此城市规划在不断完善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之后就进入到科学发展的常规阶段,这时主要集中于对具体规划问题的处理,通过不断积累,使范型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实践更为一致、完善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体系。至于具体的规划理论的发展,则在不断扩充和被证伪的过程中进步的。在范型转换中它们经历了一些改造和选择,适应于新范型的理论存在了下来,有些则被淘汰。这些保存下来的理论也在经历着不断证伪的过程。任何城市规划理论都是一定时期、范围内的城市状况和人类认识、改造城市的能力的总结。因此,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发掘,人类改造城市的手段和方法的拓展,都会对已有的规划理论提出新的要求。这样,理论也就会在新的要求,新的状态之下得到发展。城市规划理论与其它科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也就是规划理论并不一定完全抛弃已被证伪的理论。由于城市本身互不相同的状况,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又各不相同,同时规划理论又有着极为鲜明的规范性因素,因此,城市规划中有可能同时存在着互相竞争的理论,它们各自解释了相应范围内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中的规律性问题,它们也很难再上升至一个更加综合,能涵盖各相关内容的统一理论。但从这些理论的发现和提出过程中,可以看到它们也是在对原有理论进行证伪中而建立的,只是新的理论并不能完全包括原有理论所解释的现象,两者就并列存在。 从整体而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上依循着从实践到理论的轨迹,理论的发展滞后于实践的过程。即使在第二阶段初期,理论方面的讨论先行于实践活动,但这些讨论基本上是批判型的,是针对既有城市规划体系和理论的批判,真正建立起新的完整理论的并不多见。因此,城市规划至今在理论层面获得的成果较少,许多成功的经验并不能直接而有效地指导其它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始终处在理论和实践的摸索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规划仍处在类似于G.Sarton提出的“准科学”阶段。因此,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推进其科学化的进程,而关键就在于城市规划内容的理论化,同时又必须与社会系统相协调,努力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化。

应用数理统计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2)

第二章 参数估计(续) P68 2.13 设总体X 服从几何分布:{}()1 1k P X k p p -==-,12k = ,,,01p <<,证明 样本均值1 1 n i i X X n == ∑是()E X 的相合、无偏和有效估计量。 证明: 总体X 服从几何分布, ∴()1= E X p ,()2 1-= p D X p . 1 () ()1 11 11 11==????===??== ? ????? ∑ ∑ n n i i i i E X E X E X n E X n n n p p . ∴样本均值11n i i X X n == ∑ 是()E X 的无偏估计量。 2 () 2222 1 11 1111==--???? ===??= ? ?????∑ ∑n n i i i i p p D X D X D X n n n n p np . ()()()()11 11 ln ln 1ln 1ln 1-??=-=+--??;X f X p p p p X p . () 111ln 111111f X p X X p p p p p ?--= - =+?--;. () () 2 11 2 2 2 ln 11 1f X p X p p p ?-=- + ?-;. ()()()()21112 2 2 22ln 11 1111f X p X X I p E E E p p p p p ???? ?? ?--=-=--+=+???????--?????? ? ?? ? ; () ()() ()12 2 2 2 2 211 11 111111111??-= + -= + ?-=+? ?---?? p E X p p p p p p p p ()()() () 2 2 2 111 1 111-+= + = = ---p p p p p p p p p .

--非正弦交流电路

第9章非正弦交流电路 学习指导与题解 一、基本要求 1.建立几个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可以合成为一非正弦周期的概念。明确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频率为整数倍正弦波之和的概念(即谐波分析)、谐波中的基波与高次谐波的含义。了解谐波分析中傅里叶级数的应用。 2.掌握波形对称性与所含谐波分量的关系。能根据波形的特点判断所含谐波的情况。了解波形原点选择对所含谐波的影响。 3.掌握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的平均值(即直流分量)和有效值的计算。能根据给定波形计算出直流分量。能根据非正弦周期波的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分量,计算出它的有效值。 4.掌握运用叠加定理和谐波分析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方法。 5.建立同频率的正弦电压和电流才能形成平均功率的概念。掌握运用叠加定理和谐波分量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中和平均功率。 二、学习指导 在电工技术中,电路除了激励和响应是直流和正弦交流电和情况外,也还遇到有非正弦周期函数电量的情况。如当电路中有几个不同频率的正弦量激励时,响应是非正弦周期函数;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中,正弦激励下的响应也是非线性的;在电子、计算机等电路中应用的脉冲信号波形,都是非正弦周期函数。因此,研究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具有重要和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章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如下三部分: 1.非正弦周期波由谐波合成的概念; 2.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分析; 3.非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着重讨论非正弦周期波谐波分析的概念,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运用叠加定理计算非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现就教学内容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关于非正弦周期波的谐波的概念 非正弦周期波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非正弦函数。如周期性变化的方波、三角波等。这类波形,与正弦波相比,都有变化的周期T和频率f,不同的是波形而已。 f t,可 几个频率为整数倍的正弦波,合成是一个非正弦波。反之,一个非正弦周期波()

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设计第五节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的施工蓝图或实施计划。一个完整的研究设计主要涉及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变量,下操作性定义,选择研究对象等环节。研究设计要通盘考虑研究的每一步骤,对研究作出全面规划。本章就如何选择课题、提出假设、决定变量、下操作定义、抽样等作详细的描述。 第五节 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设计的重要一环。 它是在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对象作为被试,这个过程也叫抽样。 一、什么是抽样 抽样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 抽样是以概率论的大数定律作为理论基础。抽样的作用是为了合理地减少研究对象,既可节约人力、物力、时间,又可使研究力量相对集中,使研究工作更深入、细致,从而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抽样的基本要求 抽样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抽样的基本要求是: 1.确定研究总体范围 抽样,首先要明确抽样的总体范围,通常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决定了总提的范围。如,“上海市区6岁儿童识字量的调查”,这个课题的总体就是上海市区全体6岁儿童,不包括郊县的6岁儿童,也不包括市区其他年龄的儿童。如果总体范围不很清楚,在抽样前应对总体做出明确规定。否则,会对抽样本和结果推断造成麻烦。 2.抽样的随机化 随机化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选入样本的概率不为零。换句话说,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入选的机会均等。抽签、摇奖就是根据抽样的随机化原理设计的。抽样必须是随机的,这样可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倾向或认为因素造成的偏差。 3.样本的代表性 样本的代表性指样本应具备总体的性质或特征,样本能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总体。样本的代表性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影响研究结论的推断程度。

最全城市规划书单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 [美]贝利著 《城市意象》 [美]凯文·林奇著 《城市设计》(修订版) [美]培根 《拼贴城市》 [美]柯林·罗等编 《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丹麦)盖尔编 《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闵学勤著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特兰西克著 《街道的美学》(日)芦原义信著 《城市策划实战案例》赵卓文著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芒福德编 《城市设计新理论》 [美]亚历山大等著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加)雅各布斯 《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 《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 《落脚城市》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城记》王军 《采访本上的城市》王军 《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美)吉罗德 《城市色彩——一个国际化视角》(美)斯文诺芙 《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美)吉勒姆 《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美)卡尔索普,富尔顿 《都市圈规划:理论·方法·实例》顾朝林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迈克尔·索斯沃斯 《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姚士谋 《反规划途径》俞孔坚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 《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钦 《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卡米诺·西特 《街道与广场》克利夫·芒福汀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沙尔霍恩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斯皮罗·克斯托夫《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黑川纪章 《城市规划哲学》孙施文 《城市空间发展论》段进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刘伯英、冯钟平 《从“功能主义”走向“文化城市”》单霁翔 《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规划》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沙立宁 《总体设计》凯文·林奇 《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 《网络城市》 《城市突变》 《生态城市/60个优秀案例研究》(西)鲁亚诺

清华大学-杨虎-应用数理统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

习题三 1 正常情况下,某炼铁炉的铁水含碳量2(4.55,0.108)X N :.现在测试了5炉铁水,其含碳量分别为4.28,4.40,4.42,4.35,4.37. 如果方差没有改变,问总体的均值有无显著变化?如果总体均值没有改变,问总体方差是否有显著变化(0.05α=)? 解 由题意知 2~(4.55,0.108),5,0.05 X N n α==, 1/20.975 1.96u u α-==,设立统计原假设 0010:,:H H μμμμ=≠ 拒 绝域为 {} 00K x c μ=->,临界值 1/2 1.960.108/0.0947c u α-==?=, 由于 0 4.364 4.550.186x c μ-=-=>,所以拒绝0H ,总体 的均值有显著性变化. 设立统计原假设 22220010:,:H H σσσσ=≠ 由于0μμ=,所以当0.05α=时 22220.0250.9751 1()0.03694,(5)0.83,(5)12.83,n i i S X n μχχ==-===∑% 22 10.025 20.975(5)/50.166,(5)/5 2.567c c χχ==== 拒绝域为 {}2222 00201//K s c s c σσ=><%%或 由于220/ 3.167 2.567S σ=>%,所以拒绝0H ,总体的方差有 显著性变化. 2 一种电子元件,要求其寿命不得低于1000h .现抽测25件,得其均值为x =950h .已知该种元件寿命

2(100,)X N σ:,问这批元件是否合格(0.05α=)? 解 由题意知 2(100,)X N σ:,设立统计原假设 0010:,:,100.0.05.H H μμμμσα≥<== 拒绝域为 {}00K x c μ=-> 临界值为 0.050.0532.9c u u =?=?=- 由于 050x c μ-=-<,所以拒绝0H ,元件不合格. 3 某食品厂用自动装罐机装罐头食品,每罐标准重量为500g ,现从某天生产的罐头中随机抽测9罐,其重量分别为510,505,498,503,492,502,497,506,495(g ),假定罐头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问 (1)机器工作是否正常(0.05α=)? 2)能否认为这批罐头重量的方差为5.52 (0.05α=)? 解 (1)设X 表示罐头的重量(单位:g). 由题意知 2(,)X N μσ:,μ已知 设立统计原假设 0010 :500,:H H μμμμ==≠,拒绝域 {}00K x c μ=-> 当0.05α=时,2500.89,34.5, 5.8737x s s === 临界值 12(1) 4.5149c t n α-=-?=,由于 00.8889x c μ-=<, 所以接受0H ,机器工作正常. (2)设X 表示罐头的重量(单位:g). 由题意知 2(,)X N μσ:,σ 已知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人类的各项社会实践总是处于历史进程的发展之中,社会的发展时时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这是任何社会变革和发展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社会已经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目标、层次结构、类别结构研究。基础教育质量规格的指标体系、基本要求与地区差异研究等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教育理论研究课题是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理论发展与构建中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客观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扬弃,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例如: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与体系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问题研究,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变化研究,等等。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置身于教育实践与理论思考的研究者对各种教育问题的观察反思,并试图形成较为完整的理性化解说,事实上形成了教育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研究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是要寻找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二是要从争论中发现问题。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形成及矫正等等。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有研究价值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

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这样的选题才能够体现应有的价值。衡量选题有无意义及意义大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根据教育科学发展本身的需要,能否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选定的研究课题要有科学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科学的实践基础。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问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定的研究课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要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作为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而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深入研究的依据。应该看到,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研究问题一定要具体、适度,研究范围要明确界定,宜小不宜大,所含的研究问题要明晰,不能太笼统。初步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空泛、笼统,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即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的基础上选题。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它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案具有科学上的可行性。第二,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学识、能力、精力、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第三,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

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学科发展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4)03-0016-03 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学科发展 吴松涛 陆 明 贾梦宇 〔摘 要〕 通过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学科研究进程的分析,提出随着城市旅游的出现,现代城市设计与旅游学科的结合,必将丰富和拓展城市设计学科的内涵,是城市设计理论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旅游;城市设计;学科;特征 〔中图分类号〕 F592.1 〔文献标识码〕 A 一 城市旅游及其研究 近年来,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城市形象、城市环境整治、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旅游、文化和环保将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热门产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认为,旅游业是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应作为重点来扶持。我国实行黄金周以来,假期旅游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多主题形式渐成风尚,如生态旅游、体育健身游及故地游、夕阳红活动等等。 但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接待游客数量、经济效益、服务能力等方面做对比,城市仍然是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这不仅是因为很多城市本身就有很好的景观吸引大量游客进行观光旅游,同时,城市又是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集中地,是人文旅游资源的最有效载体。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城市拥有了更多的信息和机遇,集中了各种设施和旅游资源,具备较强的集散和服务功能,更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进步,甚至引发了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如著名的拉斯维加斯等。可以说,“城市的旅游”问题引出了一个新的、不同寻常的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现代城市旅游研究从学科上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1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方面 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朱卓任教授论及上海城市旅游业发展问题时指出:“上海只有成为文化中心,才能成为国际旅游中心”。旅游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更多地还表现在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方面,在产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有消极作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综合的产业发展问题。这方面研究的主要理论有:旅游门槛理论、旅游投入———产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市场学、文化学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相对于CBD概念而提出的RBD的概念。 21地理学方面 根据《旅游学刊》1990年—2000年论文调研统计,地理类学科人员在从事旅游规划研究的专业队伍中,比例达45%以上;在全国设地理类学科院校与科研院所中几乎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对旅游尤其是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区域规划、经济地理专项等研究,已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 31城市规划(含风景园林)方面 该学科最早的相关研究是从风景区规划和旅游城市的规划适应性研究开始的,逐渐过渡到城市游憩活动区、旅游功能区规划等方面,但基本上仍围绕  总第119期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