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抑郁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生抑郁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生抑郁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生抑郁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1引言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青少年也是一个非常墩感的群体,对外部的压力和变化心理承受能力弱,因而这些因素常会使他们陷入抑郁和焦虑的境地。抑郁是人类心理失调的最主要和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青少年抑郁常伴有严重的社会心理损害和并发症状,如焦虑、孤独、低自尊和绝望等,青少年抑郁与吸烟、药物滥用、攻击、逃学、违法、自伤和自杀行为等行为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是儿童的2倍,青少年时期的抑郁体验会引发和加重成年后的抑郁情绪,早期阶段的抑郁情绪不仅能够预测成年后的抑郁,还可预测其他精神瘴碍。因此研究青少年抑郁、分析和探讨影响青少年抑郁的相关因素,对于预防抑郁,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近10儿年来,国内对青少年非临床抑郁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结果表明,青少年(或中学生)抑郁与学习成绩、出生地、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关系、生活事件、人格、应对方式、焦虑、吸烟以及计划自杀有关。但同时对青少年孤独、家庭环境和学校因素尤其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领域仍缺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项研究选择具有良好信度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配合自行设汁的调查问卷, 遵循求实、科学、保密的原则,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组织地对 879名初一至高三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和调查,探讨中学生抑郁与中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家庭和学校环境因素关系,以深入分析孤独感、人际信任、家庭和学校环境因素对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作用和影响大小,同时考察中学生抑郁的发展和流行状况,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和讨论,为全面提高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中学生抑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于丰富和发展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对青少年临床抑郁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2对象和方法

2.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唐山市和济南市6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被

试年龄范用为12 — 19岁(平均年龄15. 6 ±1.7岁),其中初中421 (50. 1%)人,高中419 (49. 9%) 人:男生365人(43. 5%),女生475(56.5%)人;97.0%的学生为汉族,1. 9%为

回族,1. 1%为其他少数民族;73. 0%的学生为独生子女,1. 70%为非独生子女。为了保

证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对参与统讣变量的缺失值采用了列删的处理方法。被试的年级和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中学生被试的年级和年龄构成情况(n=840)

初一初二初三. 高一高二高三合计男5761751123822365

女6191761265665475

合计1181521512389487840平均年龄13.414.215.516317,218.315.6

2. 2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获得学校和调查学主的知情同意后,于2005 年10月在唐山市随机抽取2个高中(其中一所完中)和2个初中学校,在所抽取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共15个班级的学生参与了测评;同年4月以同样的调查工具和方法在山东济南市随机抽取2所学校的4个班级(初二和初三各1个班,高一 2个班)的学生参与了测评。

调查采取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山学校安排时间进行整班测试。唐山市学生同时由1名心理测量师和1名心理咨询师施测,济南市学生曲2名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施测,使用统一调查说明语和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测查,统一发放问卷,多数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问卷,初一学生延长5 —10分钟,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79份,收回问卷879份,其中有效问卷840,有效问卷回收率 95. 6%o

2. 3调查工具

2.3. 1自评抑郁量表(SDS)

该量表为肌1 liamw. K. ZUng于1965年编制的。用于衡量抑郁状态轻重程度极其在治疗中的变化。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口按1 一 4级评分,量表总分为20 一 80分,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按SDS问卷总分成W40为无抑郁;41 一 47为轻微至轻度抑郁;48 — 55为中度抑郁$56为重度抑郁。本次调查样本的 CrOnbaCh?

Sa=0. 76。

2.3. 2家庭环境量表(FES 一 ev)

家庭环境量表(FES)由MOSS等人于1981年编制,有90个条Ll共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家庭的10个方面的特征:(1)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2)情感表达,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3)矛盾性,即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4)独立性,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⑸成功性,指将一般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6)文化性,即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大小:(7)娱乐性,即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8)道德宗教观,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9)组织性,指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10)控制性,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从整体上反映了家庭中各个成员的互动关系以及家

庭环境的整体特征。

2.3. 3孤独量表(UCLA)

孤独量表(UCLA)是RUSSen等人于1975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第3版(1988)含有20个条山每个条目有四级评分,即从不、很少、有时和一直4级,分值20~80 分,高分表示孤独程度高;主要评价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量表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大学生a系数二0. 94,护士a系数二0. 94, 教师a系数二0. 89,老人a系数二0. 89。本次调查样本的CrOnbaeh. sa=O. 89。

2.3.4人际信任量表(ITS)

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评估,内容涉及不同处境下的人际信任和对不同社会角色的信任。共有25个条Ll, 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分值25分一 125分,得分高者人际信任度也高。量表的劈半信度为0. 76,其中男性为0. 77,女性为0. 75o本研究测得的eronbaeh. sa=0. 72。

2. 3. 5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关系、住房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上学感受、对学校管理适应状况、师生沟通、多数任课老师的态度、是否愿意被老师了解,在班里有无好朋友等,一般资料调查表的内容和量化方法另见表22.

2.4统计方法

资料全部编码数量化,釆用SPSSI2. O软件包在微机上进行分析。对测查结果进行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Pe a rOS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结果

3.1中学生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

3. 1. 1男女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840名中学生中,有抑郁症状的人数为365(43. 5%)人,其中轻度抑郁为259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 8%冲度抑郁87人,占总人数的1. 04%,重度抑郁为19人, 占总人数的2. 3%;山此可见,中学生抑郁主要表现为轻度和中度症状。

其中,轻度抑郁症状男生102人(27. 9%)、女生157人(33. 1%),轻度抑郁发生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二0.001);中度抑郁症状男生30人(8.2%)、女生57人 (12. 0%),差异有显著性护(P二0.004);重度抑郁症状男生10人(2.7%)、女生9 人(1.9%),差异无显著性(P>0.

05),表明男女生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状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女生轻度抑郁和中度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男生,无抑郁和重度抑郁症状发生率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3. 1. 2不同年级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由于中学生重度抑郁的例数较少,合并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状为中一重度抑郁症状后,考察有抑郁症状样本的构成比"不同年级中学生抑郁症状总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轻度和中一重度抑郁症状构成比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年级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构成比见表1.

表1不同年级中学生轻度抑郁和中一重度抑郁的构成比[n, (%)]

年级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合计

初_ 33 (28.0) 9 (7.6) 42 (35.6)

初二56 (36.8) 18 (11.8) 74 <48.7)

初三42 (27.8) 15 (9.9) 57 (37.7)

高一65 <27.3) 31 (13.0) 96 (403)

為二35 <37.2) 17 (18.1) 52 (55.3)

高三28 (32.2) 16 (18.4) 44 (50.6)

24.16 14.91 31.40

P0.000 0.011 0.000 从表1可以看出,抑郁症状在不同年级的发展趋势不同,初二学生的抑郁发生率(48. 7%)明显高于初一、初三和高一学生,至高二抑郁发生率达到最高 (55. 3%) o初二学生轻度抑郁发生率(36. 8%)也高于初一、初三和高一,与高二学生轻度抑郁发生率接近(37, 2%)。提示初二学生是抑郁发生的关键年级。

3.1. 3不同年龄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

不同年龄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总的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x 2 =23. 09, P<0. 001) o 轻度抑郁和中一重度抑郁构成比在不同年龄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 05;P<0. 01)(见表2); 12~ 13岁组的轻度抑郁(2. 77%)和中一重度抑郁 (5. 0%)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轻度抑郁的发生率在17岁达到最高(36. 7%), 中一重度抑郁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出现升高趋势,且在18 一 19岁达到最高(20. 4%) o

表2不同年龄中学生轻度抑郁和中一重度抑郁的构成比5, (%)]

年龄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合计

12-13 28 (27.7) 5 <5.0) 33 (32.7)

14 38 (28.1) 13 (9.6) 5t (37.8)

15 52 (33.5) 15 (9.7> 67 (43.2)

16 49 (25.9) 26 <13.8) 75 (39.7)

17 54 (36?7) 24 <16.3) 78 (53.1 >

18-19 38 (33.6) 23 (20.4) 61 (54?0>

X211.88 18.53 23.09

P0.036 0.∞20.000

3.2中学生抑郁与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的统计描述,学校因素中,有72.6%的学生适应(或很适应)学校的管理方式,有85%的学生在班里有好朋友、觉得与老师沟通很容易或容易,感觉上学很快

乐以及愿意被老师了解的学生均超过50%o学校因素的描述统汁见表3。女生在学习成绩属于中上游(χ2 =19.3,P<0.001).学校管理适应(χ2 =20. l,P<0. 001) >容易与老师沟通(x2=14. l,p<0. 001) >感觉上学快乐X2 =14.4,P<0. 001) >愿意被老师了解(χ2二2. 70,P〈0. 001)、认为多数任课老师和蔼可亲(x2=17. 8, P<0. 001)以及在班里有很多好朋友(χ2 =15. 4, P<0. 001)等方面的认识优于男生;相反,认为学习成绩很差

(x2=10.3,P<0.01)和很不适应学校管理 (x2=10. 2, p<0. 01)方面男生所占的比例显著多于女生。

表3不同学校因素的统计描述(%)

Cfl=365 3

C rl=4 T5>

金计

J= ??LI.O12 813.0

中上》F22.73I-&2d4K

中上前3^.832Jfr33Λ

炸?317,717.5

≡? 4.2 5.1^.1

4S

进应5β.466 563.0

2O.S2020.7

11.0 3.4 6.7

很容易20.52409

密LΛ?63. Q W965.2

B2.6JI J O 12?3

拽不吉易 1.8 1.7 2.β上孕/蛊g.95"7.955.7

27.423.225.0

?0EE?X19.71B.91^.3

S1.263.6SS.2

^ElF≡ι∏3*. I?P.Φ?i.5

干BBst JO.7 6.5?.3老#PdS度和as可議HI.183.9S3 8

演曲h厉1S.914.1Jβ2

Mr6^.666.S?5-4

无1?J213.514.?3.3中学生抑郁与家庭因素

中学生家庭状况的统计描述,中学生家庭状况见表4。父母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和大学以上的男生和女生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居住楼房的女生较男生多 (P<0. OOI),但父母关系融洽的男生多于女生(P〈0. 01)。独生子女占总样本的73%, 男生为独生的比例略高于女生,差是有统计学意义(P<0. 005),这与我国现实状况是相符的。

表4不同家庭因素的统计描述(%)

家庭因索

(α=365)

5=475)

合计

父亲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20.5 18.9 19.6

奇中/中专42,740,44L4

初中32,635.834.4

小学及以下 4.1 4.8 4.5

毋亲教育程度(%) 大学及以上13.714714J

高中冲专48. &竝347.4

切中30.4 34.9 33.0

小学及以下7.140 5i4

父母关系3 4 5 6 7 8融洽72.6 70.1 71.2

21 6 23.4 22.6

不和 5.8 5.7

住房(%) 搂房79.7 8L3 80.6

平房20.3 18.7 19.4

是否独生(%> 是76,770.173.0

否23.3 29.9 27.0

注三a父埠关系峡失4人?

3.4中学生抑郁与孤独(UeLA)

上有主效应(F=3. 93, P=O. 002),性别在孤独程度上无主效应(F二2. 15, P>0. 05),

3 4. 1中学生孤独的年级与性别特征

840名中学生孤独平均分为40.3 士 10. 2,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74.0和

21.0,全距为53. Oo其中男性孤独平均得分(41.0 士 10. 8)略高于女性(39.8 士

9. 9),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l. 69,尸二.009);初中生孤独平均得分为

39. 1 士 10. 7,高中生为41. 5 ±9.6,差异有显著性(t=- 3. 4, P=O. 001)。以孤独

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x6(年级)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年级在孤独程度

性别与年级无交互作用。表明中学生孤独(UCLA)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3.4. 2不同抑郁症状中学生的孤独得分比较

以抑郁症状(无抑郁、轻度抑郁、中一重度抑郁)为自变量,以初中生孤独、高中生孤独和孤独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ANoVA)。结果初中生、高中生和总样本的孤独均分在抑郁症状水平上都具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均〈0. 001)o不同抑郁症状之间孤独得分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8)。提示随着抑郁症状的加重,中学生体验更高的孤独感,或孤独感越强,个体的抑郁症状就越严重。表18不同抑郁症状水平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孤独及孤独总均分比较

UCLA

初中(n=421)高中(n=419)合计(沪

840)

无抑郁35.4±9.4β38.2±8.9a36.8±93a

轻度抑郁42.5±9.5b44.0÷8.5b43,2÷9.0b 中?重度抑郁50.6 ±10.0C48.1 ±9.4C49.1 ±9.7C F57.53&295.4

P0.0000.0000.000

4讨论

SDS是ZUng于1965年编制的用于评定抑郁状态的自评工具,已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疗效评价和群体心理卫生调查中。SDS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再测信度!劈半信度、与CES-D有较高的相关性,因子分折揭示SDS用于青少年有较好的构想效度,因此,SDS适合于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的评定。本研究采用SDS对中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参照成人标准用SDS总粗分40分(折合标准分50分)作为判断抑郁症状的分界值,是否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假阳性率尚待进一步探讨。

4.1中学生抑郁的流行状况

近年来,国内对中学生抑郁流行状况的调查并不少见,但手调查工具有别、样本来源和构成、样本量抽样的不同,有关中学生抑郁流行状况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苏虹等人采用BDl对中学生的抑郁情绪的研究发现,高中学生抑郁情绪的流行率为45. 5%;王极盛等釆用中学生抑郁量表对中学生抑郁水平的调查发现,32. 9%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

抑郁问题,其中轻度抑郁者占26. 3%,中度抑郁者占5. 5%,重度抑郁者占1.1%。冯正直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2. 3%,其中轻度为14. 6%,中度为15. 3%,重度12. 4%。本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3. 5%,其中轻度30. 8%,中度10. 4%,重度2. 3%,且性别差异有显著性,女生抑郁发生率高于男生。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同时也说明抑郁是困扰中学生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和心理工作者的重视。

总体上,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中学生抑郁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该结果与高茗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总的构成比都存在显著差异。12 一 13岁组的轻度抑郁和中一重度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初二学生的抑郁发生率高于初一、初三和高一学生,表明初二学生是抑郁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年级。此外,中学男生与女生的轻度、中一重度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轻度抑郁和中度抑郁症状发生率女生均高于男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尽管初二学生是抑郁发生的危险阶段,但从总体上更要重视和加强中学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2中学生抑郁水平的发展特点

本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SDS总均分为39. 6 ± 7. 0,女生的抑郁得分(40. 08 ± 6.

99)显著高于男生(39. 00 士 7. 07)。与以往多数研究结果相符。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差,尤其是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敬感、恐怖等方面更为突出,这可能与女生心理感受性强、直觉敏锐、情感丰富细腻、性情多变等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年级和年龄差异在女性中学生(尤其女生)抑郁得分上表现明显。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除初二学生的抑郁均分较高之外,中学生的抑郁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表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尽管这种趋势并不十分明显。随着年级的增加,中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和学习负担也随之增大,尤其是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抑郁情绪的增加。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学生对家长、老师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引发更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从而使中学生体验越来越严重的抑郁情绪。因此关注和重视高年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应付学习压力及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对预防中学生抑郁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4.3中学生抑郁与学校因素

中学生的主要的Ll标是学业成绩好、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学,他们的主要人际关

系是同学和老师,在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诸如升学及考试压力,与家长、同学、老师的矛盾冲突等负性生活事件往往难于避免。但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是否就能引发抑郁,除了取决于生活事件的属性(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外,还受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的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学习成绩不理想、师生关紧张、缺乏同伴关系、无好朋友等学校因素有密切关联。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整年龄因素之后,学习成绩差、不适应学校管理、与任课老师沟通困难、感觉上学压抑、不愿意老师了解自己的想法、认为多数老师淡漠严厉以及没有好朋友的中学生抑郁水平仍然显著高于对应组。回归分析也显示, 学习成绩不理想、感觉上学压抑、不适应学校管理、师生沟通困难4个变量是影响中学生抑郁的主要因素。山此可见,学校因素与抑郁的关系极为密切,学校因素对中学生抑郁的影响程度其至大于家庭环境因素。而本研究自行设讣的学校因素(如对学校管理适应、与老师沟通、上学感受和是否愿意被老师了解)主要考察了中学生认知评价。一方面,消极观念影响个体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方式,从而引发个体强烈的悄绪反映;另一方面,严重的抑郁情绪更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管理不适应、与老师沟通困难甚至不愿上学。抑郁者通常存在负性的认知模式,他们倾向于消极地看待自我或他人,在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往往夸大失败体验,忽视成功体验并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这种偏颇的认知方式可能是引起和维持抑郁的主要因素之一。

4.4中学生抑郁与家庭因素

以往研究表明,父母不和、父母文化程度差、家庭负性生活事件是诱发中学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之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关系和住房因素不同分组在抑郁得分上仍然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父母不和、住平房等因素对女生抑郁的影响大于男生,但未发现独生与非独生子女SDS得分的差异,提示独生并非会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加,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似。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接触社会的笫一场所,是他们认识社会准则和建立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情感交流、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思想理念等对学生心理发育和成长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少、疏远、文化知识少、道德观念差等,则会出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差。家庭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家庭成员形成对自身价值与自我接纳的良好的总体感受,从而形成

较高水平的自尊。

本研究表明,家庭情感表达和控制性得分与性别有关,家庭矛盾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得分与年级有关。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父母关系不和、住平房等因素对女生抑郁的影响大于男生。相关分析表明,抑郁与家庭环境量表不同因子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关联,说明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与抑郁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学生抑郁惜绪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等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家庭矛盾性有显著正相关。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家庭成员间亲密度高、悄感表达良好、较高的文化性、娱乐性和道德宗教观有助于预防或减轻中学生的抑郁情绪;相反, 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矛盾性高的家庭环境不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家庭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回归模型显示,在家庭因素中住房条件和家庭亲密度能够较好地预测抑郁情绪。与有关结果一致口。住房状况对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尤其是女生)程度是我们未曾预料的。本次调查中,居住平房的学生主要来自郊区,城市边缘的独特体验是否会增加学生的抑郁情绪,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4.5中学生抑郁与孤独

学生的孤独心理是指学生自我缺少同他人思想、情感以至言语的交流,从而在内心深处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态"虽然孤独对一些个体是短暂的,但对有些人却是持续性的状态;孤独与抑郁、敌意、悲观、社交退缩、疏远和羞怯等个体差异有关联,同时孤独伴随着更多的严重障碍如临床抑郁症、边缘人格和精神分裂症。

本研究表明,随着抑郁症状的加重,中学生体验更高的孤独感;中学生抑郁与孤独得分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r>0. 50),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回归模型提示, 孤独和学校因素是中学生抑郁惜绪最为显著的预测因素;而抑郁、没有好朋友、人际信任度低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娱乐性和情感表达水平低、家庭矛盾性高)是中学生孤独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抑郁(SDS)与孤独(CULA)互为极其显著的预测因素,二者之间既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乂具有某种质的区别。抑郁与孤独的关系较为复朵,仅就年龄和性别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抑郁情绪和孤独水平都有增高的趋势;但在性别方面,女生的抑郁均分较男生更高,而在孤独均分上性别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也有资料报道青少年男性的社交孤独较女性高)。探讨抑郁和孤独的性别差异,用因子分析SDS 和CULA两个量表可能是一条较理想的途径。

4. 6中学生抑郁与人际信任

人际信任问题是一个有关人性态度的问题,也是与青少年良好社会性的形成、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相互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测量个体的人际信任差异对社会心理学、人格和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ROtetrJB的人际信任量表(ITS)测评中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及其与抑郁的关系。ITS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或社会团体的行为、承诺或陈述的可靠性估计,评定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对父母、同学、法律、新闻、政治、社会现象以及无直接关系者的信任。结果表明中学生除了对未来充满信心之外,对U前的社会现象、与陌生人打交道甚至对同学之间的信任程度很不乐观。由于尚未发现国内用ITS量表的单项条Ll评定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资料,因此该结果对目前我国中学生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无法定论。

本研究以抑郁(SDS)为效标,对人际信任量表(ITS)原始记分的25个条IJ作相关分析,发现抑郁与人际信任量表的20个未调整条Ll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 SDS与ITS中回答同意表示信任的11个条LJ有正相关关系,与回答同意表示不信任的13个条IJ 中的绝大多数条Ll也存在较低却显著的负相关。结果显示中学生人际信任平均得分为73. 0 ± 9. 7,且无显著的性别差异。与ROtterJB[4.]对547 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72.4 士1.09)接近;年级(年龄)在人际信任得分上有显著的主效应,与国内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人际信任度有降低的趋势,高中生表现出较低的人际信任度。与郑信军的结论不一致。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人性态度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晚期,其心理的发展具有成熟和幼稚、独立和依赖、自觉和盲动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辩证认识社会和看待人际关系的能力,但现有的社会状况和人际关系中的不良现象给他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加之高中生的家庭矛盾冲突增多以及同学之间竞争的加剧,因而可能较初中生显示出更低的人际信任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抑郁症状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最高,轻度抑郁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次之,而中一重度抑郁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最低。人际信任得分与抑郁和孤独有较高的

负相关(r二一 0. 36和:二一 0. 42),与有关研究类似。相比较而言,人际信任与孤

独的关系较抑郁更为密切〃人际信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个人的信任

经验和个性特质得到交往对象的认可,因而产生信任行为,这种信任行为的重要表现就是对信任者的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交往主体的信任度得到认可, 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了支持,其孤独感显然较弱。

4. 7中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

在青少年期,中学生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变化与挑战,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与父母理解、同伴接受(或缺少朋友)、健康状况、实现父母期望、性别、学习成绩、生活事件、人格、应对方式、自身发展和认知因素等密切相关。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危害因素有青春期发育、学校、家庭压力与自身发展等。

本研究结果发现,能够较好预测中学生抑郁情绪的10个因素分别为孤独、上学感受、学习成绩、性别、住房状况、学校管理适应、人际信任、家庭亲密度、与老师沟通和年级,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孤独感和学校因素是中学生抑郁最强烈的预测因素,其中孤独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学校因素(包括上学感受、对学校管理适应以及与老师沟通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消极的认知评价。从理论上,抑郁和孤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抑郁和孤独感具有重叠性。孤独与抑郁似乎都有悲伤(SadneSS)或不快乐;(UnhaPPineSS)的情感体验,而抑郁在范圉上更广泛些。孤独主要被视为是由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失败或缺陷而导致的,也有研究显示,人格也是孤独的主要预测变量。除了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外,抑郁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显然有更多方面的因素。

综上所述,中学生抑郁情绪与孤独和人际信任特征密切相关,也与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发展因素有关。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抑郁水平的发展特征,以及抑郁与中学生孤独感、人际信任、家庭环境和学校因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回归模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中学生抑郁的基本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理论,以及中学生孤独和人际信任程度的基本状况,也进一步证实了抑郁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同时伴有许多心理行为问题,如人际交往问题,包括与父母的关系、师生关系等。这对于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青少年抑郁无疑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对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抑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