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税收基本理论

第一章税收基本理论

第一章税收基本理论
第一章税收基本理论

第一章税收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税收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环节

A 生产

B 消费

C 分配

D 交换

2、税收是一种以()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 国家

B 财政机关

C 纳税人

D 税务机关

3、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 财产所有权

B 国家行政权

C 财产所有权和国家行政权

D 以上都不是

4、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 利润

B 规费

C 税收

D 公债

5、“公需义务说”认为,税收是()

A 政府用于补偿公共产品的生产费用的成本

B 国家向人民征收的用于公共目的的收入来源和财力基础

C 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支出需要

D个人在向社会领取收入时所作出的扣除

6、关于税收的本质,()是从50年代起在我国较为流行的一种学说A 公需义务说 B 国家需要说

C 公共品补偿说

D 社会扣除说

7、下列财政分配方式中,以强制、无偿方式取得的是()

A 税收

B 公债

C 规费收入

D 国有资产收入

8、()是我国税收的雏形阶段

A初税亩 B 贡、助、彻

C 一条鞭法

D 租、庸、调

9、()是我国农业赋税制度从雏形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标志。

A 贡、助、彻

B 初税亩

C 一条鞭法

D 租、庸、调

10、推动税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职能的发展

B 生产力的发展

C 经济体制的发展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

11、()是税收由不成熟形态发展为成熟形态的标志。

A 贡

B 助

C 彻

D 初税亩

12、当代中国税收确立方式属于()

A 自由贡献时期

B 专制课征时期

C 立宪协赞时期

D 请求援助时期

13、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揭示税收本质的学说是()

A 公需义务说

B 公共品补偿说

C 国家需要说

D 社会扣除说

14、税收起源于()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15、税收分配对象主要是()

A 社会总产品 B国民生产总值

C 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D国民收入

16、()认为“税收是政府用于补偿公共品的生产费用的成本。”

A 公需义务说

B 公共品补偿说

C 国家需要说

D 社会扣除说

17、税收能力预测,从总量上看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与预测

B、税收收入的计算和预测

C、国民收入的计算与预测

D、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的计算和预测

18、()最早回答了什么是税收的问题

A、亚当·斯密

B、孟德斯鸠

C、塞里格曼

D、瓦格纳

19、“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的财产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这是()下的税收定义。

A、亚当·斯密

B、孟德斯鸠

C、塞里格曼

D、瓦格纳

20、尽管西方经济学家对税收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内涵()。

A、税收是由政府或国家来征收的

B、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C、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

21、西方征税依据理论中主张社会政策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亚当·斯密

B、孟德斯鸠

C、塞里格曼

D、瓦格纳

22、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

A、税

B、租税

C、赋税

D、捐税

E、贡赋

23、下列()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形式

A、税收

B、公债

C、规费

D、利润

E、罚没收入

24、一般认为,税收具有()的形式特征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整体有偿性

D、规范性

E、公共性

25、关于税收的强制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纳税人来说,是一种非自愿的缴纳形式

B、税收的强制性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必要手段

C、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国家意志和法律特征

D、税收的强制性直接来自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强制性

E、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税法的执法上,即纳税人违反税法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6、税收的无偿性包括纳税人税收支出的()

A、无报酬性

B、不返还性

C、非自愿性

D、规范性

E、公共性

27、税收的规范性具体包括()

A、税法制订的规范性

B、税收缴纳的规范性

C、税收解释的规范性

D、税法修改和废除的规范性

E、税收征管的规范性

28、关于税收本质的学说主要有()

A、公需义务说

B、公共品补偿说

C、社会扣除说

D、国家需要说

E、法律权利交换说

29、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税收属于()范畴

A、经济

B、分配

C、财政分配

D、交换

E、历史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征税的目的为了履行其公共职能的需要

B、为保证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规定课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数额并且保持固定不变

C、税收的分配对象是全部社会产品

D、税收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E、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

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必然存在是因为()

A、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

B、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

C、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D、国家有必要通过税收调节不同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水平

E、国家有必要通过税收调节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32、公共品是指具有()的商品和劳务。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斥性

D、非排斥性

E、统一性

33、税收按照计征标准可分为()

A、从价税和从量税

B、价内税和价外税

C、直接税和间接税

D、定率税和配赋税

34、()是课税对象在量上的具体化

A、税目

B、计税依据

C、税源

D、征税范围

35、()是税制的核心要素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纳税环节

D、税率

36、下列的()是分析税收负担的工具

A、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B、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C、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D、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37、狭义税基是指()

A、计税依据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源

38、税基是征税的客观基础,主要解决()的问题

A、由谁纳税

B、对什么征税

C、纳多少税

D、什么时候纳税

39、不管以什么为税基,税收最终来源于()

A、 c+v+m

B、 v+m

C、 m

D、以上都不是

40、()是影响并决定政府税收和纳税人税负的最主要因素

A、税基

B、税率

C、计税依据

D、纳税期限

41、()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42、假设税法规定的税率为10%,若再加征一成,则实际征收率为()

A、 10%

B、20%

C、 11%

D、15%

43、采用()在级距临界部分税负呈跳跃上升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超倍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44、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是指()

A、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B、代扣代缴税的单位和个人

C、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代征单位和个人

45、从公平的角度来分析,()可使税后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比税前缩小。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

46、在采用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时,税额与价格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价格提高,税额比例增加

B、价格不变,税额不变

C、价格降低,税额比例增加

D、价格提高或增加,税额不变

47、现行税收制度很少运用(),只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

A、比例税率

B、固定税率

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

48、对税收()来进行分类,是我国经济学家从理论上对税收分类的重要方法。

A、按税负能否转嫁

B、按课税对象性质

C、按税收管辖权、支配权

D、按税率特点

49、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这三要素是税收理论分析、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的基本工具,是税收的基本范畴。

A、计税依据

B、纳税人

C、税率

D、税基

E、纳税期限

50、税率按它的形式特征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A、累进税率

B、累退税率

C、比例税率

D、定额税率

E、边际税率

51、按照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A、从价税

B、直接税

C、从量税

D、间接税

E、中性税收

52、按照课税对象性质可把税收分为()

A、商品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E、行为税

53、我国现行税制中税率采用了()形式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比例税率

D、定额税率

E、平均税率

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税目是征税对象在质上的具体化

B、纳税环节反映了征税的频率

C、纳税人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D、起征点属于税额式减免

E、纳税期限由纳税计算期和税款报缴期组成

55、按照税率的形式,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属于定额税

A、增值税

B、资源税

C、消费税

D、土地使用税

E、个人所得税

56、按照税收的管辖和支配权,可将我国现行的税收分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享税

D、关税

57、我国现行的中央税主要有()

A、增值税

B、消费税

C、个人所得税

D、关税

E、城市维护建设税

58、()是分析税率调节效果的工具

A、累进税率

B、边际税率

C、名义税率

D、累退税率

E、平均税率

59、广义税基是指抽象意义上的课税基础,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考察的。它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A、国民收入型

B、国民生产总值型

C、国民消费型

D、国民财富型

E、国内生产总值型

60、下列我国现行税种中,属于地方税的是()

A、消费税

B、增值税

C、房产税

D个人所得税(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除外)

E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并且改正)

1、税收收入就是财政收入。()

2、税收的形式特征反映了不同社会下税收体现的不同经济关系,因此,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形式特征不同。()

3、税收是国家政权和私有财产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4、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社会主义税收具有有偿性。()

5、罚没收入与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6、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

7、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税收区别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8、税收是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人类出现了私有制以后,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1. 税收的基本属性 税收的基本属性,同其他经济范畴一样,通常要从两方面来剖析:一方面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殊规定性,即不考虑税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差别,剖析税收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是剖析不同社会或不同国家的税收的特殊性。 2. 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是税收权威性的体现。 第二节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税收制度: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的课税办法的总和。 1. 税制要素 基本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其他要素:减税、免税附加和加成、纳税环节、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违章处理。 2. 税收分类 现代国家的税制一般都由多个税种组成,各税种既互相区别又密切相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将各税种分别归类,是研究和建设税制的重要前提。税收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很多,一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1)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2)直接税与间接税。(3)从量税与从价税(4)价内税与价外税。(5)中央税与地方税。 第三节税收原则 1.税收原则及其发展 (1)税收原则的概念 一国设计、完善税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治税思想的具体化和条文化 (2)税收原则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税收思想—— 西方税收思想的发展 2、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1)公平类税收原则 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两个方面,而平等征税又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两个方面的含义。 (2效率类税收原则 经济效率——税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行政效率——税收征收过程的效率,可以用税收活动中征纳双方的成本衡量,成本越低效率越高。 3. 税收中性问题 (1)概念。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了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行为,或改变了生产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税前)的资源配置状况,这种改变就被视为税收的非中性。 (2)明确税收超额负担或称无谓负担问题是理解中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税收原理习题

第一章税收概论 一、名词 税收、税收制度、税收特征(税收“三性”)、征税对象与税源、计税依据、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人、税目与税率、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流转课税与所得课税、从价税与从量税、价内税与价外税、直接税与间接税、起征点与免征额、减税与免税、税收职能与作用、附加与加成 二、判断题 ()1、国家征税只能依据国家政治权力。 ()2、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税法是固定不变的。 ()3、在税法规定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4、税收的三性特指在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条件下税收的基本特征。 ()5、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取得税收不需要偿还,但有时需对纳税人支付一定代价。 ()6、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在实质上是等同的。 ()7、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分离的。 ()8、免征额就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就全额征税。 ()9、对企业所得税来说,纳税人与负税人是重合的。 ()10、全额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方面,较之比例税率合理,但在两个级距的临界点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应税所得额增加的现象,使税收负担不合理。 ()11、对于适用于定额税率计算的税种,应从量计征。 ()12、所谓加成,就是在原有税率的基础上再加上加成率来计算应纳税额。 ()13、从价税与价格密切相关,而从量税则与价格没有直接联系,这使二者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正好相反。 ()14、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等。 ()15、税收的职能就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税收职责与功能。 ()16、不论什么性质的税收,不论什么样税种,都具有组织收入这一性质。 ()17、税收可通过设置不同税种、税目,确定不同的税率,来实现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 ()18、调节社会经济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19、税收可保证财政收入可靠和稳定增长。

第1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

主讲:黄海滨副教授 E-mail:haibin188@https://www.doczj.com/doc/dd8745816.html, 电话:667779 教案下载:ftp://10.1.167.4 用户名:hhb 密码:8607

引言 “只有死亡和税收是不可避免的”。——富兰克林 税收是强制课征,而不是自愿捐献。以道德的名义要求税收,不过是侈谈而已。——汉德法官 征税是一门拨鹅毛的艺术:既要鹅毛拨得多,又要做到让鹅不叫或少叫。——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 税收筹划就是一门艺术:既要努力少纳税,又要做到不违法。

野蛮者抗税, 愚昧者偷税, 糊涂者漏税, 精明者税收筹划。

为什么要学习税务筹划? 纳税管理和筹划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减少税收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减轻税负的三条途径: 停业:无保障之路 偷税:受惩罚之路 筹划:最阳光之路 税务筹划是降低企业税负的最佳方式

我国税负水平高不高? 2011年福布斯排行: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 ?小口径综合税负率:2009年为18.8%(税款6.3万亿元,GDP为33.5万亿元);2010年为18.3%(税款7.3万亿元,GDP为39.8万亿元)。 ?中口径综合税负率:2009年为20.3%(财政收入6.8万亿元);2010年为20.8%(财政收入8.3万亿元)。 ?大口径综合税负率:非税收入过高,制度外收入不会低于GDP总量的10%。所以,大口径税负约为30%。

世界税负水平怎么样? ?不同收入类别国家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 国家类别: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 负担率% 15.50 25.80 24.42 ?一般观点认为:人均GDP260美元为13%、750美元为20%、2000美元为23%、10000美元为30%。 ?中国2009年人均GDP3622美元,为全球第99位;2010年人均GDP4283美元,为全球第95位。浙江省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税负高低与税负痛苦指数不成正比,比如北欧高税负却提供高福利,而中国……

第09章 税收原理 习题

第09章税收原理习题

第十章税收原理 一、填空题 1、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和。 2、把税收收入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称为______曲线。在一定限度内,税收收入与税率成_ 变动关系,当税率超过了这一限度时,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与税率成变动关系。 3、税收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税的依据凭借的是。 4、税收的公平原则是现代税收理论和实践推崇的一个重要税收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和两个方面;其衡量标准包括和。 5、税负转嫁会造成与不一致的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和等几种形式。 6、从税负转嫁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分析,在供给和需求情况下,税负完全由需方负担。对的商品课税,税

负,对的商品课税,税负。当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时,销售方负担的税负而需求方负担的税负。 7、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指、、、。 8、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它是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9、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和。 10、按税收的隶属关系和征管权限,可将税收分为、和。 11、税制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指、和。 12、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称为;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称为。 二、单项选择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E、

国有资产 2、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 D、综合税收负担率 E、行业税收负担 3、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E、定额税率 4、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D、收入的公平分配 5、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 E、无法确定 6、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的供求关系 B、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 C、商品的供求弹性

论述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

论述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也称为“税赋”。它是一个古老的财政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产生是税收产生的前提,有国家才有税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税收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税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1.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履行国家公共职能的需要。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为了行使其职能,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必然要耗用一定的物资和资金,因而必须采取适当方式取得财政收入,而税收正是这样一种方式。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国家的权力有两种:一种是财产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不是凭借财产权力,而是凭借政治权利,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并运用政治强制手段,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归其支配。3.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国家税收就是把一部分社会产品由其他社会成员所有,强制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由国家分配使用。 二、税收原则理论 现代税收原则是在古典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应当如何征税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1.1 古典税收原则(1)斯密税收四原则: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最小征收费用原则。(2)瓦格纳税收四大原则:财政收入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税收行政原则1.2 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税收中的效率原则又分为税收的财政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税务行政效率原则;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又分为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受益原则、纳税能力原则、两种衡量标准的权衡。 三、税收效应理论 税收效应理论具有三个部分:1.税收效应概述。2.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3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1)税收效应的概念: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税收调节作用或效用。(税收效应是与税收中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税收效应的分类:正效应与负效应;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2)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反应。其研究的是:一、税收对生产、消费的影响;二、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三、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3)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有以下内容:一、税收与经济增长;二、税收与经济稳定;三、税收与收入分配。 四、税收转嫁与归宿理论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实际上是纳税人与负税人的非一致性问题。研究税收负担的转嫁过程,目的在于确定税收的最后归宿点,从而,分析各种税收对于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税收理论与实务(王韬 老版)课后习题答案(DOC)

税收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王韬版) (无特殊要求的都采用新税法) 第一章.税收基本原理 一、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错 9.错 10.错 11.错 12.对 13.错 14.错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C 5.D 三、多项选择题 1.AB 2.ABC 3.ABC 4.BC 5.ABD 6.AC 7.BCD 8.AD 9.BD(此题不做要求) 10.ACD(此题不做要求) 第二章.增值税

一、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对 11.对 12.错 13.错 14.对 15.此题不做要求 16.错 17.错 18.错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C 3.C 4.B 5.A 6.A 7.D 8.C 三、多项选择题 1.AC(此题不做要求) 2.BC 3.AD 4.BD 5.CD 6.CD 7.ABE(此题不做要求) 8.ACD 9.AC 10.BC 11.ABC 三.解答题

1.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捐赠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117×17%÷(1+17%)+2×17%÷(1+17%)=17.29(万元) 进项税额=20×17%+(15+5)×(1+15%)×17%+4×17%=7.99(万元)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9.3(万元) 2.①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应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销项税额=50×17%+(30+5.1)÷(1+17%)×17%+300×17%=64.6(万元) ②工业生产企业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必须在购进的货物已经验收入库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对货物尚未到达企业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③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④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游艇、摩托车和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按4%的征收率计算税额后再减半征收增值税 销项税额=16÷(1+4%)×4%×50%=0.31(万元) 应纳增值税=64.6+0.31=64.91(万元) 3. ①进项税额=20×13%+4×7%=2.88(万元) ②进项税额=(6.8+2×7%)×(1-20%)=5.552(万元)【注:20%为进项税额转出】 销项税额=52.65÷(1+17%)×17%=7.65(万元) ③价格偏低。销项税额=400×500×(1+5%)÷(1-10%)×17%÷10000=3.97(万元) ④销项税额=(46.8+1.287) ÷(1+17%)×17%=6.987(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0.175(万元) 4.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销售古旧图书免征增值税。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兼营非应税劳务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与货物的销售额。 当月应纳增值税额=50000÷(1+3%)×3%=1456.31(元) 5. 销项税额=30×13%+0.5÷(1+13%)×13%+6÷(1+17%)×17%=4.83(万元) 进项税额=3×7%-5×17%-0.186÷(1-7%)×7%= -0.654(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5.484(万元) 6. 进口环节: 应纳增值税:500×(1+15%)×17%=97.75(万元) 内销环节:

第一章 税收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税收制度的基础理论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税收制度的概念、税制建立原则、税制构成要素以及税制的分类方法等内容,较为系统地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知识,为今后学习具体税种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是税收要素的概念及辨析;难点是税制要素中累进税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时间安排 本章教学共需4课时,其中:课堂讲授3课时,课堂练习1课时;

第一节税收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理解本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主体:国家; 2、目的: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3、依据:政治权力; 4、本质:体现特定的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1、强制性: 含义:任何单位和个人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 举例:(1)刘晓庆涉嫌偷税被捕案; 解释:刘晓庆身为纳税人,违反国家关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不主动进行纳税,因此受到国家的制裁。 (2)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被捕案; 解释:李真作为国家税收征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税收法律,循私舞弊,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2、无偿性: 含义:非直接偿还或称非一一对应偿还; 详细解释:国家征税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在征税时不向纳税人支付等价物,不同于市场经济下的等价交换。但税收的无偿性并教学方法提示栏: 初次上课,应注意引导和启发方法的引用。可借用一些社会现象、身边的事例为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税收概念,逐步培养学生对税收学科的兴趣。 教学方法提示栏:提示:这是重点内容。学生重点记忆,在理解中掌握。

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税收原则是税收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税收原则的认识和阐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税收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人们对税收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也存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作为人们对税收认知的一种反映,税收原则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税收原则问题。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那么,政府征税究竟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从税收发展史看,虽然在任何时期,人们对税收原则的看法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税收原则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仍将继续下去。税收原则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提出平均税负的朴素思想,对土地划分等级分别征税;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则更明确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税负的轻重。西方则在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就已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税收原则,如重商主义后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初步提出了“公平、便利、节省”等税收的原则。但一般认为,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的原则。此后,税收原则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集大成者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以及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原则即节省原则。而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又把税收原则归结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实际上还有多种税收原则的提法,但要数上述三种影响最大。这三种税收原则理论,不仅代表和反映了人们在三个不同时期对税收的认识,而且基本展示了税收原则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脉胳。根据上述各项税收原则的内容,结合税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从社会、经济、财政、管理四个方面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公平、效率、适度和法治”四原则。 一、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历史上,也多有强调税收公平的论述。在现代社会,税收公平原则则更是各国政府完善税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税收怎样才算公平,在不同时期,往往标准不同,理解也不同。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税收公平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公平转变到相对公平,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经济公平的发展过程。 税收公平,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平问题而受到重视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公平问题历来是影响政权稳固的重要因素之一。税收本来就是政府向纳税人的无偿分配,虽然有种种应该征税的理由,但从利益的角度看,征税毕竟是纳税人利益的直接减少,因此,在征税过程中,客观上存在利益的对立和抵触,纳税人对征税是否公平、合理,自然就分外关注。如果政府征税不公,则征税的阻力就会很大,偷逃税收也会随之增加,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矛盾乃至政权更迭。税收的社会公平,最早指的是税额的绝对公平,即要求每个纳税人都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在税收实践上的反映,就是定额税和人头税的盛行(人头税和定额税即使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瓦格纳将公平的标准从绝对公平发展到相对公平,即征税要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能力大的,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则少纳税。

税收学原理教案上课讲义

《税收学原理》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税收学原理 课程号:0030578 编写日期:2007年4月 导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对的税收理论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要求 了解西方学者关于税收一些理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了解本书的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的税收理论体系。 三、教学实数:1个课时 四、教学重点: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 2. 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 五、教学难点 1.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并讨论。 七、主要参考书目: 1.阮宜胜著:《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 2.黄甫生刘凤健主编:《政治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3.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4.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5.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八、作业: 1. 如何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 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收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税收的基本术语。二、教学要求 理解并掌握税收的概念;重点掌握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对税收的基本术语有所了解。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 四、教学重点 1.税收的概念及解析 2.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 3.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 五、教学难点 1.税收概念的解析 2.对税收“三性”基本特征的认识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 1.阮宜胜著:《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 2.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3.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八、作业 1.什么是税收?怎样理论税收的概念? 2.怎样评析作为税收概念的“税收价格”? 3.什么是税收的“三性”特征?怎样认识税收的“三性”特征?认识税收“三性”特征的重要意义何在? 第二章税收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税收是怎样起源的及其发展的过程,了解新中国税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二、教学要求 了解税收的产生的原因;了解中国税收的发展历程;了解西方国家税收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一、什么是税收 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三、税收原则 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1、从两个方面来剖析税收的基本属性 2、马克思主义对税收的界定 3、税收的源泉(剩余产品) 4、税收的定义 霍布斯“利益交换说” 20世纪30年代后的定义 二、税收的“三性” 一、税收的强制性 二、税收的无偿性 三、税收的固定性 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一)纳税人(纳税主体) (二)课税对象(税收客体) (三)课税标准 (四)税率 1、比例税率优缺点 2、定额税率优缺点 3、累进税率 (1)全额累进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 (3)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分 (4)小计算 若一个人的纳税所得为75001元,则按照全额累进税率纳税额为75001*50%=37500.5元,按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额为 25000*20%+25000*30+25000*40%+1*50%= 4、名义税率、实际税率、边际税率、平均税率 (五)起征点、免征额 两者的区别 (六)课税基础(税基) 税收三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二、税收分类 (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 (二)直接税与间接税 (三)从量税与从价税 (四)价內税与价外税 (五)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我国的五大类税种 商品课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关税 所得课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 财产课税:车辆购置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辆使用税、车辆使用牌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资源税制:资源税(包括盐税) 行为税制: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 第三节税收原则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三、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税收原则的提出 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税收的效率原则 (一)充分且有弹性 1.充分是指税收应能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裕的资金,保证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有弹性是指税收应能使税收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 (二)节约与便利 节约就是要求税收尽可能地减少税收成本。 税收成本与税收效率的关系 (1)在大多数场合,降低税收成本的要求与税收满足配置效率的要求是一致的。 (2)降低税收成本的要求有时也会与实现税收效率的要求相矛盾。 (3)从效率方面来考虑,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必须进行权衡:降低税收成本的好处是否足以抵消它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便利”要求税收制度能方便纳税人,尽可能地减少缴纳成本。 税收的节约与便利原则有时会与税收的其他原则发生冲突。它需要以社会的福利为准则,与其他各项原则相权衡。 二、税收的公平原则 普遍接受的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1)横向公平是指税收应使境遇相同的人交纳相同的税;2)纵向公平是指税收应使境遇不同的人交纳不同的税。 (一)受益原则

第六章税收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亚当·斯密曾经指出,一国每年支出的费用,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与人民收入无重要联系的资源;二是人民的收入。前者是指政府经营的企业的收入,如国营企业的利润,国家银行的利息等等。根据斯密的观点,由于各种经济的、非经济的原因,第一种收入来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确定性。() 2、非经济税基是指和个人、企业经济行为有关的征税对象,如对商品、财产、收入以及市场交易等等进行征税。对非经济税基征税,不会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 3、无论政府据以征税的对象属于经济税基,抑或属于非经济税基,都改变纳税人实际收入或改变其对经济资源的占有状况,这就是税收的收入效应。() 4、允许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基进行排除、扣除、减免等,都可以视为政府给予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这些优惠往往是出于多种原因而设计的,但不会相应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 5、按照“利益原则”,税负担的分配应当和纳税人从这种税收的使用中得到的利益联系起来。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利益原则只能适用于有限的范围。() 6、支付能力原则要求按照个人的经济能力来分配政府支出的负担,而同个人从政府支出中得到的利益没有直接联系。该原则只有在能够确定税收人支付能力大小的情况下才是适用的。() 7、纵向公平原则要求支付能力相等的纳税人应当交纳相等的税款,横向公

平原则要求支付能力不相等的纳税人应当交纳不相等的税款。() 8、税收哲学是如何制定合理分配税负担的标准以及解释此标准合理性的理论,是全部税收理论的基础。() 9、绝大部分税收对私人经济行为都会同时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对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的选择的改变,也就是用一种经济行为替代另一种经济行为以避免或减少纳税负担。人们通过在可以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进行决策调整仅仅是为了尽量减少个人的纳税负担,不会因此对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配置产生什么影响,更不会对其产生扭曲作用。() 10、向垄断产品征税,向垄断厂商征税一定会对经济社会总体带来较大影响。() 二、选择题(从A、B、C、D……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键入每句的括弧内) 1、一般情况下,国家税收通常具有()基本特征。 A、目的性 B、自愿性 C、合法性 D、强制性 E、灵活性 2、具有()特征的税收被称为累进税。 A、平均税率总是等于边际税率 B、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提高而提高 C、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无关

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一)纳税筹划定义、特征 1.纳税筹划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纳税筹划有不同的定义,印度的亚萨斯威认为:纳税筹划是在合理的安排税务活动下,更好的享受税法所提供的优惠福利,进而获得最大的利益。在国内最早提出纳税筹划定义的是唐腾翔,他认为税收筹划是在我国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投资或者其他财务活动,从而享得降低税收的收益。张中秀提出:在纳税之前,纳税人进行正确的节税方法,对自己的投资和财务活动做好安排,从而降低缴税目标,尽可能大的获得税收利益。 2.纳税筹划的特征 通过纳税筹划的定义,发现纳税筹划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目的性 纳税筹划的初衷是降低税收目标,使企业获得更大利益。纳税人可以通过降低目标和递延缴纳,在做到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条件下,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纳税筹划,企业的利益才能更加长远发展。 (2)不违法性 纳税筹划要遵守我国的税法,税法不允许超越税法的界限以及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如果一经查实,将受法律的严惩。但是,纳税人可以利用合理的避税方法和正确的节税方法来进行纳税筹划。 (3)事前筹划性 在缴纳税收之前,企业应当合理的利用财务和税法上的知识,适当地调整企业的财务活动,这样在应税时可以最大的降低税收目标,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

(4)全局性 纳税筹划时眼光要有长期性,制定具有战略性的方案,将企业在未来的纳税义务中总体税收负担降到最低,最大化地提升企业价值。 (5)风险性 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风险,它与国家政治环境、目前市场发展的层次有关。由于纳税人在缴纳税收时通过不违反税法的避税方法和财务活动,在税法是否具有漏洞上,司法和企业之间有着各自的理解,企业通过某些模糊的税法降低缴税目标,获得企业价值。 (二)纳税筹划原则、基本技术及步骤 1.纳税筹划的原则 纳税筹划时要有长期性、战略性的眼光,为了突破其局限性和复杂性,企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 不同于偷税漏税行为,纳税筹划是通过非违法的避税方法,企业合理地调整生产计划与安排财务活动,总体上降低税收目标,长远的追求企业的利益。所以,在进行纳税筹划是必须遵守法律,有效的规避风险,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利益。(2)筹划弹性原则: 在缴纳税收之前,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合理的利用财务和税法上的知识,适当地调整企业的财务活动,避免错误的生产计划或财务安排等增加企业的税收目标,增加纳税筹划的难度,降低企业的节税利益。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采取及时的措施来应对紧急情况,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3)成本效益原则: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一、单选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累进税率下,每一级税率就是相应级距的课税对象数额的( A )。 A.边际税率 B.平均税率 C.比例税率 D.累退税率 2.下列税率形式更能体现从税收公平的是( B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边际税率 3.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这种税负转嫁称为( B )。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4.能够导致税收全部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身上的情形是( A )。 A.需求完全无弹性 B.需求完全有弹性 C.需求富有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 5.当某商品的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时,其税负转嫁情况是( A )。 A.易转嫁 B.不易转嫁 C. 和税负转嫁无关 D. 不确定 6.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D )。 A.营业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房地产税 7.从税收效率角度看,下列税率形式作用最弱的是( B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边际税率 8.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这种税负转嫁方式称为( C )。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9.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形式是( A )。 A.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 10.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这种转嫁方式称为( D )。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11.在下列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B )。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2.下述有关从价税表述正确的是( B )。 A.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 B.比例税是从价税 C.定额税是从价税 D.从价税与商品流转额无关 13.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C )。 A.税负全部归宿于买方 B.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前转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累进税率下,每一级税率就是相应级距的课税对象数额的() A. 边际税率 B. 平均税率 C. 比例税率 D. 累退税率 2.从税收公平角度看,()应排在较高地位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累退税率 D. 边际税率 3.()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 A. 前转 B. 后转 C. 消转 D. 税收资本化 4.()情况下,税收全部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身上 A. 需求完全无弹性 B. 需求完全有弹性 C. 需求富有弹性 D. 需求缺乏弹性 5.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A. 易转嫁 B. 不易转嫁 C. 不确定 D. 和税负转嫁无关 6.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 A. 营业税 B. 增值税 C. 消费税 D. 房地产税 7.从税收效率角度看,()应排在较低地位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累退税率 D. 边际税率 8.()是指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 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 A. 前转 B. 后转 C. 消转 D. 税收资本化 9.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基本形式() A. 累进税率 B. 比例税率 C. 累退税率 D. 定额税 10.()是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 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 A. 前转 B. 后转 C. 消转 D. 税收资本化 11.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A. 增值税 B. 公司所得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 12.周转税的计税依据是() A. V+M B. M C. C+V+M D. C+V 13.下列税种中属于特定受益税的税种是() A. 消费税 B. 利息税 C. 燃油税 D. 车船使用税 14.下述有关从价税表述正确的是() A.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 B. 比例税是从价税 C. 定额税是从价税 D. 从价税与商品流转额无关 15.下列有关税收资本化表述正确的是() A. 税负全部归宿于买方 B. 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前转 C. 税收资本化本质上属于后转 D. 税收资本化往往发生在消费品的交易中 16.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A. 增值税 B. 个人所得税 C. 消费税 D. 营业税19 17.税收的主体是()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问题-最新范文

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问题 美国知名大法官汉德曾言:”法院一再声称,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是无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做,不管他是富翁,还是穷光蛋。”这种观念,正逐渐被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所接受。作为实现低税负的一项专业活动-税收筹划,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国内目前还比较新的课题。关于税收筹划,有众多的理论问题需要探讨,这些理论问题是无法包容在一篇文章中的。本文只是从宏观角度探讨五个主要问题:第一,税收筹划的概念与特征:第二,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第三,税收筹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四,税收筹划与偷、避税的关系;第五,税收筹划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与特征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或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的合法行为。由于税收筹划在客观上可以降低税收负担,因此,税收筹划又称为”节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企业要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投资,要在哪个国家办企业,就应了解这个国家的税收政策,以决定是办分公司还是办子公司。如果这个国家税率比较低,就可以设立子公司;如果税率比较高,就可以考虑办分公司,这就是税收方案的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一项税收筹划活动。在西方的大公司里,一般都设立了税收筹划的专门机

构,它的税收筹划人员每年可以给公司节约一笔数额可观的资金。目前,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有一批人是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税收筹划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其中也蕴藏着重要的商机,已经有众多的大型企业在寻找专家、学者进行税收筹划,学界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基本实践问题予以探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二十年,税收筹划将成为中国的一项”朝阳产业”。 (二)税收筹划的特征 从税收筹划的产生及其定义来看,税收筹划有如下五个主要特征:第一,合法性。税收筹划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的选择行为,是完全合法的。不仅仅是合法的,在很多情况下,税收筹划的结果也是国家税收政策所希望的行为。我们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而不能通过违法活动来减轻税收,减轻税收的行为至少是不被法律所禁止的。因此,我们要熟悉现行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第二,选择性。企业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如针对某项经济行为的税法有两种以上的规定可选择时,或者完成某项经济活动有两种以上方法供选用时,就存在税收筹划的可能。通常,税收筹划是在若干方案中选择税负最轻或整体效益最大的方案。例如,企业对于存货的计价,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零售价法等可供选择,企业应通过对物价因素、税法规定的考虑,进行权衡选择,以确定最佳纳税效果。 第三,筹划性。在应税义务发生之前,企业可以通过事先的筹划安

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分析-最新范文

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分析 一、税收筹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一)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有所发展,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也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经济资源有限、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收入的增长、生产成本的降低都有一定的限度。故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二)税收筹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所以税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纳税人的既得经济利益,与纳税人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相背离。这就要求纳税人认真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及立法精神,针对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找到能够为自己所利用的途径,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减轻税收负担。 (三)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国际间的税收制度的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地区间、部门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目前宏观控制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充分发挥税收这一经济杠杆的作用,在税收制度的制定上,在诸多税种上都制定

了一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产业、行业税收优惠政策,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等。另外,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税收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国家不征或少征所得税,税率有高有低,税基有大有小。这就使纳税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给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大的操作空间。 二、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 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税收筹划开展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税收筹划目前并没有被我国企业所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税收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除此之外,理论界对税收筹划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制约我国税收筹划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税务代理制度不健全 税收筹划须有谙熟我国税收制度,了解我国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代理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我国的税收代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代理业务也多局限于纳税申报等经常发生的内容上,很少涉及税收筹划。 (三)我国税收制度不够完善

第09章税收原理习题

第十章税收原理 一、填空题 1、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和。 2、把税收收入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称为______曲线。在一定限度内,税收收入与税率成_ 变动关系,当税率超过了这一限度时,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与税率成变动关系。 3、税收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税的依据凭借的是。 4、税收的公平原则是现代税收理论和实践推崇的一个重要税收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和两个方面;其衡量标准包括和。 5、税负转嫁会造成与不一致的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和等几种形式。 6、从税负转嫁与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分析,在供给和需求情况下,税负完全由需方负担。对的商品课税,税负,对的商品课税,税负。当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时,销售方负担的税负而需求方负担的税负。 7、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指、、、。 8、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它是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9、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和。 10、按税收的隶属关系和征管权限,可将税收分为、和。 11、税制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指、和。 12、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称为;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称为。 二、单项选择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A公债 B、规费 C、税收 D、国家预算E、国有资产 2、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 A、企业税收负担率 B、个人税收负担率 C、宏观税收负担率 D、综合税收负担率 E、行业税收负担 3、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边际税率 E、定额税率 4、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 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 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 D、收入的公平分配 5、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 E、无法确定 6、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 A、商品的供求关系 B、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 C、商品的供求弹性 D、税种 E、课税范围 7、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