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润湿性地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润湿性地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润湿性地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润湿性地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3/10/11 成绩:

班级: 石工 学号: : 教师: 俨彬

同组者: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

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

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力,测量围为10-1~10-2

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力:

, 21ρρρ

-=Δ , e

sn n d d S =

式中,σ—界面力,mN/m ;

21ρ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 3;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 3; 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e d n 10

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e d n 10

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b )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力示意图

2

e gd H

ρσ?=

三.实验仪器

图3 HARKE-SPCA接触角测定仪

四.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的插头一端插入接线板另一端插入仪器后面的电源插座。

2.将通讯线连接主机与计算机COM2通讯口。

3.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4.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顺时针旋转,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5.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

6.开启视频。

7.调整滴液针头。初次使用接触角测定仪对焦比较繁琐,首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上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8.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9.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10.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11.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的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的固体试样。最好是长条的20×60mm左右。

12.点击配置栏,在试验设置对话框,在相关栏添入相关数值。

13.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的下方(1mm左右),见图4。

14.旋转测微头,当针头流出大约3-5ul左右的液体时停止。

15.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试样表面接触液滴,然后下降一点。液滴显示在视窗,见图5。16.点击开始试验绿色三角形图标,试验将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拍摄图像,直至完毕。17.关闭视频,点击软件界面下面的电影图片任意一,图片将显示在大窗口中,见图6。

图4 图5 图6五.结果分析方法

1.接触角分析方法

(1)切线法

将抓拍的图像在测量屏进行测量。选择切线法,在液滴的一端左键点击一下松开,拉向

另一端点点击一下,沿液体外轮廓做液体的切线,数值自动显示在图像的左上角上。点击右键将结果可以保存在图片上。见图7、图8。

图7 图8

(2)高宽法

该法适应于小液滴,忽略重力影响,也叫小液滴法。

点击图标,在液体一端点击一下,然后拉向另一端点击,液滴地平线中点有一个小竖线,鼠标移动到地平线中点点击一下,竖向拉向液体的最高点,接触角值自动显示出来。点击右键将结果保存在图片上。见图9。

图9

(3)圆环法

圆环法,该方法较上述方法精度准确。

选取此方法图标,按提示在液滴一端点击一下,再在圆环上选择第二点,最后在液滴的另一端点点击一下。拖动鼠标返回到第一端点点击鼠标,松开后拉向另一端点,接触角自动显示。点击右键将结果保存在图片上。见图10。

图10

(4)基线圆环法测定接触角。

打开保存的接触角图像照片,点击方法图标,显示一条水平线,将其移动到液体的底面。在液体轮廓上点击两点,包括液体外线,点击一下。接触角值自动显示。点击右键保存测量值即可。见图11。

图11

2.表面力分析方法

(1)自动悬滴法

将抓拍的液体悬滴显示在测量屏。选择横标定图标,在毛细管的一侧点击一下,不要松开,拉向另一侧点击,弹出下列对话框。填入0.7,确定。见图12。

图12

点击处理栏中的计算显示一个下拉菜单。见图13、图14。

图13 图14

填入外向密度和液体密度。点击计算、退出。结果将自动显示。见图15。

图15

(2)手动悬滴法

点击图标,在图像的最宽点点击一下,拉向另一端点击,看到一条竖线,移动到图像的最低端,点击鼠标。上边形成一条横线。在横线与液体边缘相交点,点击一下鼠标拉向对面的相交点,点击鼠标。点击处理栏中的计算显示悬滴法测试界面力,填入相关项,点击计算、退出。结果自动显示。见图16。

图16

六.数据处理与计算

实验仪器编号:2

表1 润湿角数据记录

图片处理方法润湿角/(°)

切线法18.258

高宽法40.820

圆环法17.976

基线圆环法45.076

表2 高宽法测量润湿角数据记录表

图1 切线法投影结果

图2 高宽法投影结果 (附在原始记录表后)

测试 方法 固体 性质 液滴与固体 接触时间/s

液滴高度 h/mm 弦长D/mm 润湿角/(°) 计算值 切线法值 座滴法

8

43

40.820

18.258

图3 圆环法投影结果

图4 基线圆环法投影结果

七.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了解了界面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加深了对岩石润湿性和解面力的认识,懂得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测量岩石的润湿角,,本实验要耐心小心,尽量把液珠完美放在玻璃片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润湿性

中国石油大学 渗流物理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7.9.12 成绩: 班级: 石工1504 学号: 1502010404 姓名: 张蕾 教师: 张俨彬 同组者: 宋学玲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 10-1~10-2 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 21ρρρ-=Δ , e sn n d d S = 式中,σ—界面张力,mN/m ; 2 e gd H ρσ?=

21ρ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3;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3; 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e d n 10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e d n 10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 b )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图3 HARKE-SPCA 接触角测定仪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3学期传感器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报告日期 2015年7月20日

传感器课程设计暑期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变送器电路实验 一:实验仪器和设备 DT9208万用表一只、+5/24V直流电源一台、万能电路板一块、镊子一只、导线若干、XTR106等芯片、常用电子元器件若干。 二:实验步骤 2、了解电阻式传感器原理、测量转换线路。 把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物理信号转换成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出精度高、线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主要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等。 测量转换线路:桥路电阻(以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为例) 图1全桥式应变片测量电路 当作用在应变片上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其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其中R1和R3、R2和R4的阻值变化方向一致(变化方向如上图所示)。 3、阅读XTR106芯片厂家英文资料,掌握其工作基本原理。 XTR106 是高精度、低漂移、自带两路激励电压源、可驱动电桥的4 ~ 20 mA 两线制集成单片变送器,,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不平衡电桥的固有非线性进行二次项补偿,。它可以使桥路传感器的非线性大大改善,,改善前后非线性比最大可达20:1。

4、分析图3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2 XTR外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原理: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使桥路产生相应的mV级压差,桥路的输出分别连到运放的两个正输入端,经运放以后产生V级电压差。运放的输出再进入到XTR106芯片进行线性化调整(阻值和输出电流值之间)之后产生4~20mA电流输出。其中桥路需要的5V和运放需要的5.1V供电电压由XTR106芯片提供,而XTR106芯片需要的24V供电电压由实验台提供。 5、利用万能电路板搭建上述电路,要求分部分搭建,分成电阻桥路部分、差动放大部分、XTR本体部分,要求对前两部分电路线进行测试,确认符合相关要求时方可接入第三部分电路。 在本案例中,我们完成桥路和差动放大部分的搭建后,对桥路和差动放大部分进行了测试。 当电桥平衡时: 桥路部分:,桥路的两端分别都有电压,但桥路输出为零。 差动放大部分:输入分别对应桥路两端的电压值且相等,输出为零。 电桥不平衡时: 桥路部分:桥路的输出不为零,最大时压差为0.6mV。 差动放大部分:对压差进行放大后产生V级压差,本案例中,我们的放大倍

第二章岩石物性分析方法2

第二章
第二章 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确定 及应用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1、油水界面张力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取心及分析方法 第二节 常规岩心分析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2、岩石润湿性 3、岩石毛管力曲线 4、岩石相对渗透率曲线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1、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1)界面张力定义
1、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σ
a
(1)吊板法:
吊板平衡时受到的拉力为:
定义1:界面单位面积上所具有的界面能的大 小。 U σ = s 焦耳= 1牛? m = 牛 m A m2 m2
b
F = σ1.2COS ? L θ
L——吊板的周长;
定义2: 作用于单位界面长度上的
收缩力,亦称为界面张力。 注:吊板为亲水的表 面光滑的人造或天然 材料;所用油、水及 温度应保持与油藏条 件相同。
2)界面张力测定
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很多,如液滴(气泡)最大压力法、 吊板法,悬滴法等。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第三节 特殊岩心分析
第二章
(2)最大气泡法原理:
2、岩石润湿性测定 (1)吊板法测润湿角 Pc = 2 δ cos θ r (2)光学投影法测润湿角
Pc max =
2δ r
P max = ρghamx c
Pcmax-液滴形成过程中的最大压差,达因/厘米2 测量时控制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气泡或液珠形成的速 度,记录压差计的最大压力。 如何设计测定高温高压下的界面张力?
tg
θ
2
=
2h D
?矿物表面要求十分光滑、洁净,液体必须模拟油藏条件;常用 石英代表砂岩;用方解石表面代表碳酸岩。 ?液滴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几天,甚至数月),否则润湿角相差很 大。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和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目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 代码 真题年代 专业课真题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2011 212 翻译硕士俄语2011 242 俄语2008---2011 243 日语2008---2011 244 德语2011 245 法语2008---2011 357 英语翻译基础2011 358 俄语翻译基础2011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011 703 公共行政学2011 704 数学分析2011 705 普通物理2011 706 有机化学2000,2005---2009,2011 707 无机及分析化学2007---2009,2011 708 生物化学2011 法学基础(法理学、民法学、刑 2011 710 法学)

711 中国古代文学2011 71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2008,2011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教育 2011 716 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801 沉积岩石学2005---2008 802 构造地质学2003---2010 803 地震勘探2003---2009,2011 805 电子技术基础2011 806 软件技术基础2011 808 地理信息系统2011 809 石油地质学2001---2011 810 测井方法与原理2005---2011 811 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9,2011 812 理论力学2008---2011 813 材料力学2006---2011 814 物理化学1999---2009,2011 815 渗流物理2001---2009,2011 816 油田化学基础2011 817 工程热力学2008---2011 818 化工原理1999---2009,2011 819 生物工程2011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润湿性的测量方法 测量润湿性的方法很多,按测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其中定量方法主要有接触角法、渗吸与排驱法(Amott方法)和USBM(美国矿物局)方法。定性测量方法种类很多,包括渗吸率、显微镜检测、浮选法、玻璃滑动法、相对渗透率曲线法、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毛细测量法、排驱毛管压力、油藏测井曲线、核磁共振法以及染色吸附法。 一润湿性的定量测量方法 一般定量测量常用以下三种方法:(1)接触角法;(2)Amott方法(渗吸和排驱);(3)USBM 方法。 1.接触角法: 接触角法测量的是一个特定表面的润湿性。在油水系统中就是测量光滑矿物表面上油和水的润湿性。 石油工业中一般用悬滴法测量接触角,第一步要全部彻底的清洗仪器,因为即使微量的杂质也能改变润湿性。当用纯净流体和人造岩心时接触角法是最好的测量方法。此法也用来检验实验条件对润湿性的影响,如压力、温度和水的化学性质。 润湿角测量的一个问题是滞后现象。测量的接触角有前进角和后退角两种,前进角是向前推液滴边缘测得的,而后退角是向后拉测得的,二者之差就是接触角滞后。引起滞后的原因有三种:a、表面粗糙度;b、表面非均质性;c、大分子水垢的表面固定性。 将接触角用于油藏岩石的第二个问题是它仅仅反映岩石局部的润湿性,不能考虑岩石表面的非均质性。第三个限制是得不到有关岩石上是否存在永久连接有机覆盖物的信息。2.Amott方法 USBM方法和Amott方法测量的是岩心的平均润湿性。当测量天然状态岩心或恢复原态岩心时,这两种方法要好于接触角法。确定岩心是否清洗完全必须用USBM方法或Amott方法。USBM方法有时要优于Amott方法,因为后者在中性润湿附近不敏感。改进的USBM 方法可以进行USBM和Amott两种方法的指数计算。 Amott方法是把渗吸和驱替结合起来测量岩石的平均润湿性。测量之前,所用的岩心先要在水中通过离心作用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ROS),然后才可进行Amott方法实验。 Amott方法主要由以下四步组成: ①将岩心浸入油中,20小时后测量被油的自发吸入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②岩心在油中离心达到束缚水饱和度(IWS),测量排出的水的总量; ③将岩心浸入水中,20小时后测量被水的自吸排出的油的体积; ④在水中离心直至达到残余油饱和度,测量排出的油的总量。 注意:岩心可能是通过流动而不是离心达到ROS和IWS,尤其对于不能用离心机的非固态物质必须如此。 分别引入油驱比和水驱比的定义如下: 油驱比: 水驱比: 其中δo--- 油驱比 δw--- 水驱比 Vwsp--- 通过油的自吸所排出的水的体积 V osp--- 通过水的自吸所排出的油的体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2h tg= 2D 式中,θ—润湿角,°; h—液滴高度,mm; D—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图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10-1~10-2mN m。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2 gd =H ερσ? ,12=ρρρ?- ,sn n d =d S ε 式中,σ—界面张力,mN m ; 12ρρ、 —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3 g cm ;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3g cm ; d ε—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n d 10 ε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 n d 10 ε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b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201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春风油田沙一段储层夹层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资源勘查1005 指导教师: 2014年 6月20日

摘要 钙质砂岩是一种致密性的岩石,一般存在于干层中,是现在油田开发中尽可能避开的开发位置,因此能够正确的预测钙质砂岩的分布能够增加打到油气层的几率,减少经济损失。主要以P609区块为研究主体,首先分析钙质砂岩的成因,统计区块内钙质砂岩的物性,然后分析其影响因素,正确预测钙质砂岩的分布。研究区内浅滨湖提供了良好的钙质砂岩来源,水下分流河道将钙质砂岩输送到目的区内,然后在沉积环境作用下形成了钙质砂岩。 论文降低重复率、论文排版、答辩幻灯片制作请联系Q2861423674 诚信服务,通过后付款https://www.doczj.com/doc/dd638108.html, 关键词:钙质砂岩;分布;沉积条件;P609区块

Study on Reservoir and Mezzanine of N1s in Chunfeng Oilfield Abstract Calcareous is a kind of sandstone rocks,which generally present in the dry layer is now possible to avoid the developmen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position, and therefore able to correctly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can increase the chance of hitting, reduce economic losses. This paper mainly P609 blocks for the study subjects,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calcareous sandstone within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ock, and then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correctly predict the distribu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Shallow Lake study area provides a good source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calcareous sandston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will be transported to the target area, then at ambie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论文降低重复率、论文排版、答辩幻灯片制作请联系Q2861423674 诚信服务,通过后付款https://www.doczj.com/doc/dd638108.html, Keywords:distribution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blocks P609; deposition conditions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0.12.17 成绩: 班级: 石工10-15班 学号: 10131504 姓名: 于秀玲 教师: 王玉靖 同组者: 秘荣冉 宋文辉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 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三.实验仪器 HARKE-SPCA接触角测定仪如图2所示 四.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的插头一端插入接线板内另一端插入仪器后面的电源插座内。 2.将通讯线连接主机与计算机COM2通讯口。 3.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4.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顺时针旋转,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5.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 6.开启视频。 7.调整滴液针头。初次使用接触角测定仪对焦比较繁琐,首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下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8.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9.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10.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11.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的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的固体试样。最好是长条的20×60mm左右。 12.点击配置栏,在试验设置对话框,在相关栏添入相关数值。 13.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的下方(1mm左右),见图3。 14.旋转测微头,当针头流出大约3-5ul左右的液体时停止。 15.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试样表面接触液滴,然后下降一点。液滴显示在视窗内,见图4。 16.点击开始试验绿色三角形图标,试验将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拍摄图像,直至完毕。17.关闭视频,点击软件界面下面的电影图片任意一张,图片将显示在大窗口中,见图5。 图3 图4 图5五.接触角分析方法 1. 切线法

油层物理-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4、10、10成绩: 班级:石工学号: 姓名:教师: 同组者: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得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得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得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得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得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得高度h与它与岩石接触处得长度D,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式中θ—润湿角,(); h—液滴高度,mm; D—液滴与固体表面接触得弦长,mm。 图1 投影法测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得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得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10-1~10-2 mN/m。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得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式中—界面张力,mN/m; 、—待测两相流体得密度,g/cm3; —两相待测试样得密度差,g/cm3; —实际液滴得最大水平直径,cm;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高度处液滴得直径,cm; —液滴高度处得直径与最大直径得比值; —液滴形态得修正值,由查表得到。

(a)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b)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流程 图3接触角测定仪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打开接线板得电源开关。 2、顺时针旋转仪器后面得光源旋钮,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3、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开启视频。 4、调整滴液针头: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上得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得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5、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6、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7、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 8、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得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得固体试样。 9、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得下方(1mm左右),见图4。

岩石润湿性的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4.9.24 成绩: 班级: 石工12-7班 学号: 12021307 姓名: 李东杰 教师: 张俨彬 同组者: 董希鹏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 1 投影法润湿角示意图 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 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 围为10-1~10-2 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 , 21ρρρ-=Δ , e sn n d d S = 式中,σ—界面张力,mN/m ; 21ρ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 3; 2 e gd H ρσ?=

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 3 ; 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e d n 10 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 n S —液滴e d n 10 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 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b )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 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 三.实验仪器 图3 HARKE-SPCA 接触角测定仪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 2.顺时针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第二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第二节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一.名词解释 1.润湿性(wettability): 2.附着功(adhesive power): 3.润湿滞后(wetting hysteresis): 4.润湿反转(wetting reciprocal): 5.润湿接触角(wetting contact angle): 6.斑状润湿(dalmatian wettability): 7.混合润湿(mixed wettability): 8.吸吮过程(imbibition process): 9.驱替过程(drainage process):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 1.附着功愈小,则润湿程度愈强。()2.自吸吸入法测岩石润湿性时,若被水驱出的油相体积大于被驱出的水相体积,则岩石润湿性为亲水。()3.自吸过程的毛管力必定大于驱替过程的毛管力。()4.湿相流体与固体间的界面张力越大,则润湿程度越强。()5.润湿现象的实质是表面张力的下降。()6.亲油油藏的水驱效率高于亲水油藏。()7.驱替过程的润湿接触角必定大于自吸过程。() 三.选择题 1.在自吸法测定岩石的润湿性时,若吸入水量大于吸入油量,则岩石的润湿性为 A.亲水表面 B.亲油表面 C.中性表面 D.不确定( ) 2.按润湿接触角的定义,若接触角等于115度,则岩石表面润湿性为。 A.亲水表面 B.亲油表面 C.中性表面 D.不确定( ) 3.表面张力愈,附着功愈,则润湿程度愈强。 A.大,大 B.大,小 C .小,大 D.小,小( ) 4.岩石润湿性发生显著变化后,下列参数中测定结果将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A. 比面, B. 孔隙度 C. 绝对渗透率, D. 相对渗透率( )

[建筑]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编制说明

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征求意见稿) 修订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文件油标委字[2005]5号转发《关于下发2005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修订本标准,序号为。(有待确定)二. 修订本标准的目的意义 油藏岩石的表面形式即润湿性是岩石与流体综合特性的体现,是油藏描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影响油藏的原始油水分布、束缚水及残余油饱和度的大小,同时也对相对渗透率曲线、毛管压力曲线、油藏电性和三次采油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准确测量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对于油田开发动态模拟和选择提高采收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现行的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行业标准为SY/T 5153-1999。该标准至今已使用6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取芯方式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不断完善。 原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部分内容需要修改和增加,为了保持标准的综合性、完整性,将该标准进行修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起草工作的简要过程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原标准的修订工作,200 年月申请立项修订该行业标准。由于长期从事油藏岩石物理性质和渗流特性的测试与研究工作,了解掌握国内外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年月起到2006年6月,先后多次到油田、石油院校调研,向有关专家征求意见,收集资料。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修订了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行业标准,并完成了征求意见稿。于2006年7月13日分别给个标准化委员和有关专家寄去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四.修订本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油层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国内同行业生产研究中对润湿性测定的要求,参考了美国岩心公司关于该参数测定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修改。 五.新旧标准的比较 本标准与修订前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主要做了如下重要修订: 1.增加了弱胶结或未胶结油藏岩石类型的取样、样品制备及保存方式;

岩石润湿性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 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 计算接触角θ: D h tg 22 = θ 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源的插头一端插入接线板内另一端插入仪器后面的电源插座内。 2.将通讯线连接主机与计算机COM2通讯口。 3.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4.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顺时针旋转,看到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5.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 6.开启视频。 7.调整滴液针头。初次使用接触角测定仪对焦比较繁琐,首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下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8.调整调焦手轮,直到图像清晰。 9.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整到1.5倍。 10.将吸液管吸满液体安装在固定夹上。旋转测微头,液体将缓缓流出,形成液滴。 11.用脱脂巾擦干针头上的液体,再在工作台上放置被测的固体试样。最好是长条的20×60mm左右。

12.点击配置栏,在试验设置对话框,在相关栏添入相关数值。 13.上升移动工作台至界面上红色水平线的下方(1mm左右)(见图3)。 14.旋转测微头,当针头流出大约3-5ul左右的液体时停止。 15.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试样表面接触液滴,然后下降一点。液滴显示在视窗内(见图4)。 16.点击开始试验绿色三角形图标,试验将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自动拍摄图像,直至完毕。 17.关闭视频,点击软件界面下面的电影图片任意一张,图片将显示在大窗口中(见图5)。 图3 图4 图5 五.接触角分析方法 1. 切线法 将抓拍的图像在测量屏内进行测量。选择切线法,在液滴的一端左键点击一下松开,拉向另一端点点击一下,沿液体外轮廓做液体的切线,数值自动显示在图像的左上角上。点击右键将结果可以保存在图片上。(见图6、图7) 图6 图7 2. 高宽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硕士拟录取名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硕士拟录取名单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070704海洋地质 何文昌蒋陶闫凯端木潇潇张威威 070800 地球物理学 侯静张子良孙晨曦邱燕鹏杜天玮汤婕李志强李君康王畅郝舸王鹏程侯熹李艳清 070900地质学 王志金李丽君李偲瑶宋雪梅卢姝男姚帮贺雪晶李硕李天然陈衍李旭孙锂汤丽莉王心怿郭艳苏飞飞徐炳尧顾凯凯陈佳于永朋郭宇鑫郑若思戚建庆夏彤彤曹宇郭建勋李天宝韩宇王琼陈霞飞 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 郭现伟王君婷王法景刘玉孙杰吕瑞 081800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严语鸣王修伟孔凡童蔡俊雄李志琦祝佰航田鑫刘鹏飞秦波李菲刘占璞黄杰许璐李亚芬王浩董怀民彭鹏鹏张婕田永晓刘文凯徐龙洪国郎郭毓汤云威赵靓宗成林孙晨赵举举欧阳黎明路研刘建宇张盼王加明赵林丰刘蕾杨新新耿辰东巩逸文何涛华王亚马斌玉彭作磊余涛周能武马巳翃马妍信凤龙孙俊超王霄霆张庆洋黄开展任鹏王珂任国伟 085215测绘工程(专业学位) 张鹏张乃心杨帆丁宁李银龙许明宇吴胜宾赵容种俊宇陆亚洋朱砚梨桂丽 085217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张亚龙葛中慧魏海军鲍巨香李大伟李玄同裴贵军伍钧鸿刘潇高萌伟路林强王嘉骏张晓辉曾圣翰王喆徐奉愚陈丽君王庆峰李俊霖宋丙利姜良国黄鹏邓伟陈进曹洪恺牟浩然林上文武夕人朱炅君任瑞林建力吕小龙韩硕张颖郭尚静赵晓梦刘洋朱锦江王见祥李昂戴泉水平明明尤继东刘会见刘鹏张曼徐晓杰李越张澜冯国强刘凯李壮刘唯一徐风朱瑞许世平张亚琦李昊东赵辛楣杨雯雅谭昭昭林永昌赵亚男吴春正张莉莉张庭荣张庆瑜徐东齐刘传家李冬冬王海龙薛艳秋张添张婷婷张辉王子萌靳继阳董娜王永强范光旭解宏泽赵梦洁霍锐马文婷谷雨周彬

石油工程学院 082001 油气井工程 刘莹赵天华柳程希林志伟尹笛张战郭炳亮杜佳诚徐玥刘炜翔郭兴杨琛张恒张馨张磊薄克浩刘争徐城凯韩超赵宝全刘笑傲李煜佳苗在强李涛贾宗毅张前胜陈嘉辉王岩李斌张家旗李恒孟令伟冯丰杨帅蒋金兴李学亮王红希邱俊杰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赵雪军邓志宇方丝丝康洪帅杨伟鹏崔永正周昊天田克寒刘志文檀森鲍鹏雨张浩黄万里刘璟垚王超琦赵心仪周海安郭敏尚胜祥娄志伟温全义王娜丰雅邵明鲁张天赐崔荣浩龙涛苗强宋开飞朱嘉楠李松刘瑞珍杨英涛王铮吴坤李建达朱彤宇司晓冬郝丽华张启亮王志惠金超林陶帅孔令军王浩瑄彭旋朱彦光高明伟王文斌丁明才侯玉霄钱冰陶嘉平赵风凯张晓宇黄俊宇杨阳吕前军翟恒来 0820Z1 海洋油气工程 李浩穆文军李博宇张瑞卢鸿飞赵超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黄翱 0852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 张瑜陈桾泽董翔张驰乔杰王冠群钟小军刘佳丽王晓龙张芳管璇孙同秀殷夏李爱新周崇赵越董云振张悦武改红李园李健黄梦梅马鹏飞张松阳吴明康李荣涛张殿印王传睿徐悦新陈金星翟伟黄津松徐思南邓智铭杨迁窦凯文邵子璇杨柳于欣畅王坤胡伟鹏李宝军杨方静陈龙虎邱远超刘永镇高梦斐彭国强张磊丁吉平郎健刘晶晶刘家升王鹏纪圆张涛姚世峰虞欣睿何伟贾建超苗博刘应飞李永超冀国伟史伟新吴芳芳冯敬骁王亚殷昭杨守刚(少干)薛成罗瑞星李强 085223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位) 陈志伟盛积良张鲁飞王凡东杜宝平宋斌王少君宋存德耿光伟蓝晓俊梁健赵婷婷陈濛越 化学工程学院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张凌宏葛磊徐鲁帅宋琪刘宏宇(少干)王萌王珂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高振宇周铁路王建新李修仪高智健倪鹏闫凯丽杨浩天李凡焦守辉李克争邢俊涛马腾腾柳士开陈朋游海鹏刘志远陈烁屹乔进帅魏良勤王福朋田士卿周平平张景琪刘雪影董凤凤李瑞杰张亚楠李世达陈燕姬冰洁丁若男

润湿性

3.2 聚表剂改变岩石润湿性能力评价 储层岩石润湿性是一种综合特性,决定着油藏流体在岩石孔道内的微观分布和原 始分布状态,润湿性的变化将影响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 和度。在注水的情况下,岩石孔隙内有油水两相共存,究竟是水附着到岩石表面把油 驱出,还是水只能把孔隙中部的油挤出,这主要是由岩石的润湿性决定的。 3.2.1 润湿性的基本概念 润湿性的定义为:一种流体在其它非混相流体存在条件下,在固体表面展开或粘 附的趋势。在岩石-油-水体系中,其中一种流体在其分子力的作用下,沿固体表面驱走 另一种流体的现象,它反映了固体表面对液体的亲合或憎离特性。将一滴液体滴在物 体表面上,如果液体能在表面迅速铺开,说明液体润湿固体表面,如果液滴不散开, 则说明液体不能润湿固体表面。 在讨论润湿现象时,通常总是指三相体系:一相为固体,另一相为液体,第三相 为气体或另一种液体。说某种液体润湿固体与否,总是相对于另一相气体(或液体) 而言的。如果某一相液体能润湿固相,则另一相就不润湿固相。润湿具有选择性和相 对性 [76] 。 3.2.1.1 润湿程度的表征 润湿性是岩石的基本特性之一,对油气水在孔隙中的分布、驱油效率、最终采收 率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岩石润湿程度,一般用润湿角或附 着功来表示。 (1)润湿角 通过液-液-固或气-液-固三相交点作液-液或液气界面的切线,切线与固-液界面之 间的夹角成为润湿接触角,用θ表示,并规定θ从极性大的液体一面算起,它的大小表征岩石表面为液体选择润湿的程度。 按照润湿角的不同将岩石润湿性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θ<90°时,水可以润湿岩石,岩石亲水性好或称水湿; ②当θ=90°时,油、水润湿岩石的能力相当,岩石既不亲水也不亲油,为中性润 湿; ③当θ>90°时,油可以润湿岩石,岩石亲油性好或称油湿。 (2)附着功 27 附着功是指将单位面积的固-液界面在非湿相流体中拉开所作的功。可以用附着功 判断岩石润湿性的好坏。当附着功大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亲水;当附着功小于油 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亲油;当附着功等于油水界面张力时,岩石为中性润湿。附着功 可用下式表示: ( ) ( ) glgslsgslsgl W = σ +σ?σ=σ?σ+σ (3-2) 式中:W —附着功; gl σ—气液界面张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生导师信息

专业姓名主要研究领域 化学工程与技术 山红红 重质油加工,反应工程,过程控制与系统工程,新能源 与可再生能源 刘晨光 催化材料与催化剂工程,石油馏分加氢催化剂与工艺, 石油化学 张在龙石油与天然气化学,精细化工,化学计算 夏道宏石油与天然气化学,精细化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范维玉 石油与天然气化学,石油精细化工,重质油加工,新能 源与可再生能源 王宗贤 重质油加工、重质油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化学,反应工 程 赵瑞玉化工材料、石油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加工 阎子峰 烃类催化转化,新型催化材料与催化剂,吸附与表面化 学,新能源材料与能源新材料,纳米催化技术 杨朝合 重质油加工,反应工程,过程控制与系统工程,新能源 与可再生能源 涂永善化学工艺 李春义石油加工,多相催化,催化反应工程 张玉贞 石油沥青化学与技术,重质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学,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石油精细加工 郑经堂 能源环境新材料,纳米光催化技术,吸附与分离技术, 废资源再生技术 孔瑛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工材料 刘雪暖分离工程 杨向平分离工程、传热过程与设备、化学反应工程 肖家治分离工程,加热炉传热 柳云骐重质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学,化工材料 李青松 化工分离工程,化工材料,石油与天然气加工,新能源 与可再生能源 罗立文石油有机化学、无机阻燃剂化学、地球化学 商红岩石油有机化学,工业催化,新能源 吴伟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郭燕生重质油加工、新型炭材料 张士国* 催化机理,分子模拟 宋春敏催化新材料、石油加工/能源利用等 刘欣梅石油与天然气加工,化工材料 项玉芝石油有机化学,油品精制,精细化工 石斌石油化学;化工材料;精细化工 王延臻石油与天然气加工,石油化学,精细化工 邓文安石油与天然气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学 南国枝 石油精细化工、石油及天然气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 油田化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基本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学位论文 书写基本要求 研院发[2007]11号 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范,特制定本要求。各院部可根据本单位学科特点制定详细书写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和创新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作为申请学位用的学术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学位论文的一般结构和装订顺序 学位论文一般应依次包括下述部分: 1.封面(中、英文):按研究生院指定格式制作。 2.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按研究生院指定格式制作。 3.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5个字,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4.中文摘要:一般要求在1500字以内,应简要说明本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摘要的最下方应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5.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应有论文题目,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应标明作者姓名,专业名称用括弧括起置于姓名之后,研究生姓名下面一行应标明导师姓名,格式为Directed by...。在摘要的最下方一行须列出英文关键词(Keywords 3-5个)。 6.论文创新点摘要:仅博士学位论文要求。须突出论文成果独创之处,简明扼要,实事求是。 7.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8.图表清单及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9.绪言(或引言、导论):内容应包括论文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以及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行文结构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馆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体育馆 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体育馆工程是我校和开发区政府共建的项目,也是我校和开发区的重点工程,是开发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体育馆于2006年12月25日举行奠基仪式,2007年5月14日开工建设,2009年5月22日竣工,2009年5月25日通过验收。场馆占地5335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834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 体育馆所用的结构材料及其他的功能材料有钢材(圆钢、角钢、钢筋),水泥(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油漆,砖石,玻璃,木材,石材。体育馆的结构类型为网架结构和新型的空间结构体系。 体育馆分比赛馆(主馆)和训练馆(副馆)两部分,虽然从外部看,比赛馆和训练馆是两个独立的单体建筑,但内部的通道使两座场馆实现了连通:运动员在训练馆热身后,只需1分钟便可抵达比赛馆。 体育馆主馆成马鞍形,顶部钢结构横跨110多米,采用凯威特联方网格形结构,建设难度非常大。建筑高度为31.4米,净高17米,最大内场尺寸36.6×56.6(米),总座位数5802个,其中固定座位4736个,可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手球等赛事。 石油大学的体育馆主馆的设计中,结合室内空间需要设计的建筑造型为双曲抛物面。这

种大跨度的屋面形式可以选择多种结构形式,在综合考虑建筑造型,建筑造价等方面的因素选择空间钢结构双层王珂的结构形式。对于这种结构形式结构师提供两种网架布置方式。对于建造类型来说,这两种结构方式带来的的造型是一样的,可是对于室内空间来说,这两种布置均和赛馆椭圆形平面结合不够,内部网架没有特点。经过建筑师和结构师的多次磨合,设计出独特的新布置形式,并加以改善。 体育馆副馆像一个开口的贝壳,分三层,建筑高度为23.8米,主要包括乒乓球馆、羽毛球馆、跆拳道馆、体育舞蹈用房、篮球练习馆等。 体育馆在总平面布局中将体量大的主馆置于平台北侧,附馆置于平台南侧,主馆偏向校外测的长江西路,附馆偏向校内的道理江山南路,与城市、校园形成良好的空间,景观关系。在举行比赛时,运动员,贵宾,记者从北面入口进入后,转向东侧,利用体育场地周边环形广场进入南侧专用停车场。观众车两侧向西,利用体育馆与城市道路之间的绿化带作为临时停车场。大量的人流则直接进入体育馆的环形广场。这种布局人车分流,流线清晰。体育馆采用立体交通模式,将整个建筑坐落于一个整体的交通疏散平台之上。二层平台作为观众的主要集散地,通往体育馆的主馆和附馆的入口。在体育馆一层(平台下)设计其他入口。运动员出入口位于主馆东北,东南两侧,结合附馆设计。作为比赛时运动员出入,训练以及平时学生练习,活动出入口。附馆设计单独入口,方便学生平时使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2013.11.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评审范围:聘用在教师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人民教育事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有发展潜力。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积极承担各项教学、科研以及其他与教师工作相关的任务,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第二章教授晋升条件 第三条基本要求 (一)研究生毕业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所在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招生满5届),应具有博士学位;担任副教授职务满5年。 (二)1994年1月1日以后毕业的教师应取得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三)职称外语水平认定合格。 (四)履职期间工作业绩年度考核合格。 (五)有连续6个月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学习的经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教师参加国(境)外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2次视为符合要求。 (六)独立指导过研究生,所在学科无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应独立指导过2名青年教师。 第四条评审基本条件 (一)教学型 任现职以来近5年达到以下工作业绩要求: 1.主讲过2门课程,每年至少主讲1门本科生课程,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8计划学时; 2.年均综合评教结果在院(部)同一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排名前

30%; 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或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 4.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属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3篇及与本人教学工作相关的核心期刊教学论文2篇。以第一主编出版且本人执笔不少于总字数1/2的规划教材可视为1篇核心期刊教学论文(仅限1篇)。 (二)教学科研型 任现职以来近5年达到以下工作业绩要求: 1.主讲过2门课程,每年至少主讲1门本科生课程,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计划学时; 2.年均综合评教结果在院(部)同一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排名前50%; 3.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 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或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务发明专利2项; 5.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属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4篇及与本人教学工作相关的核心期刊教学论文1篇。 (三)科研型 任现职以来近5年达到以下工作业绩要求: 1.每年讲授1门本科生课程,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2计划学时,且教学效果良好;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 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务发明专利3项; 4.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属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6篇。其中,被SCI 一区收录1篇或二区收录2篇或三区收录3篇。 第三章副教授晋升条件 第五条基本要求 (一)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并具有硕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满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