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知识要点

一、了解概念(名词解释)

1、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力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结凝材料。

2、水硬性:一种材料磨成细粉和水拌合成浆后,能在潮湿空气和水中硬化并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性能。

3、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拌水后即能在空气硬化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骨料胶结在一起的材料。

4、火山灰性:一种材料磨细成粉,单独不具有水硬性,但在常温下与石灰一起和水后能形成具有水硬性的化合物的性能。

5、活性混合材: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或兼有火山灰性和水硬性的矿物质材料。

6、水泥混合材料: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

7、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8、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性能,使其具有准确的可比性,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试所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可塑性程度。

9、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需水量:拌制水泥净浆时为达到标准稠度所需的加水量。

10、初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水泥达到标准规定的可塑性状态所需的时间。

11、终凝时间:水泥从加水拌和到完全失去可塑性状态达到标准规定的较致密的固体状态所需时间。

12、雷氏夹法:检验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含量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方法。

13、细度:粉状物料的粗细程度,通常以标准筛的筛余百分数或比表面积或粒度分布表示。

14、筛余:粉状物料细度的表示方法,一定质量的粉状物料在试验筛上筛分后所残留于筛上部分的质量百分数

15、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料所具有的表面积。

16、标准砂:检验水泥强度专用的细集料,有高纯度的天然石英砂经筛洗加工制成,对二氧化硅含量和粒度组成有规定质量要求。≥98%

17、水灰比:水泥浆、水泥胶砂、混凝土混合料中拌合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

18、水泥胶砂强度:水泥力学的一种量度。

19、水泥强度等级:根据水泥强度的高低划分水泥产品质量的等级。

20、水泥胶砂流动度:表示水泥胶砂流动性的一种量度。

21、水泥胶砂需水量比:两种水泥胶砂达到规定的同一流动度范围时的加水量之比。

22、水泥胶砂:水泥、以标准砂和水按定配合比所拌制的水泥砂浆,用于标准试验方法中测试各种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

23、龄期:测定水泥浆、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性能实测时为止的养护时间。

24、养护:在测定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时,水泥试件需在规定温湿度的空气中和水中放置一定时间,使水泥较好水化的过程。

25、标准粉:一种已知细度特性值的粉状有证标准物质

26、龄期:测定:水泥浆、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时,从水泥加水拌合时起至性能实测时为止

的养护时间。

二、熟悉知识

1、水泥强度等级42.5R中“R”代表:早强水泥

2、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各强度等级水泥的 28天龄期强度不得低于标准规定值。

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7671-1999

5、水泥胶砂试体成型用水,在仲裁或其他重要试验用:蒸馏水

6、水泥胶砂搅拌时,各搅拌阶段的时间误差应在±1s 以内

7、水泥胶砂试体,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 之间脱模。

8、1d、2d、3d、7d、28d强度试验的进行时间分别±15min、±30min、±45min、±2h、±8h。

9、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安定性合格。

10、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有试杆法,即标准法;试锥法,即代用法两种。

11、水泥安定性检验方法有雷氏法,即标准法;试饼法,即代用法两种。

12、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两种方法的任一种。

13、《水泥细度检测方法筛析法》标准的编号为:GB/T1345-2005

14、水泥细度检测方法,80u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

15、水泥试验筛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

16、水泥试验筛每使用100次后需重新标定。

1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标准的编号为:GB/T8074-1987

1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规定:透气仪试料层体积每隔一季度或半年应重新校正一次。

19、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 以上时,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保留至10cm2/g。

20、维卡仪滑动部分重300g±1g,初凝针50mm±1mm、直径10mm±0.05mm,终凝针30mm±1mm、直径1.13mm ±0.05mm,试模深40mm±0.2mm、顶内径65mm±0.5mm、底内径75mm±0.5mm。

21、流动度以水泥胶砂在流动桌上扩展的平均直径表示。

22、水泥强度受到水灰比、原材料、温度、湿度、龄期、试件形态、试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23、不同厂家生产的试模在采购时应考虑其与振实台设备的匹配性。

24、为了控制料层厚度和刮平胶砂,应备有二个播料器和一个金属刮平直尺。

25、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

26、如跳桌在24h内未被使用,先跳空一个周期25次。

27、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28、雷氏夹高:30±1mm,内径:30±1mm,开口宽不大于1mm环模壁厚:0.50±0.05mm

29、水泥是由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破碎后按比例配合、磨细并调整成分合适的生料,经高温煅烧(1450℃)至部分熔融制成熟料,再加入适量的调凝剂(石膏)混合材料共同磨细而成的一种

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发展其强度的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

30、通常以标准筛的筛余百分数或比表面积或粒度分布来表示水泥细度,用于表示粉状物料的粗细程度。

31、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性能,使其具有准确的可比性,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试所达到统一规定的浆体的可塑性程度被称为水泥净浆标准稠度。

32、拌制水泥净浆时为达到标准稠度所需的加水量是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

33、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即硅酸盐水泥

34、水泥的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来划分。

35、水泥振实台的混凝土基座高度为400mm ,混泥土体积约为0.25m3,重约600kg。

36、水泥胶砂搅拌时,标准砂是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

37、水泥胶砂用振实台成型时,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每层振实60次。

38、水泥胶砂强度试验试件的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的。

39、安定性、凝结时间用湿气养护箱的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40、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4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有两种检验方法,有矛盾时以标准法为准。

42、在一定加水量下,流动度取决于水泥的需水性。

43、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擦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44、生产水泥的最后阶段还要加入石膏,主要是为调整水泥的凝结时间。

45、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份是硅酸钙。

46、低碱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47、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1Od以内完成。

48、水泥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49、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水=1:3:0.5。

50、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配料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

51、水泥试件水平放置于水中养护时,刮平面应向上。

52、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时的用水量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53、测量水泥的凝结时间,在临近终凝时应每隔15min测定一次。

54、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取消了有关废品水泥的判定。

55、水泥的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满足GB175-2007规定的为合格品

56、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主要是由于游离氧化钙造成的。

57、水泥细度检测方法有勃氏法、负压筛法、水筛法、手工筛析法。

58、用于水泥细度检验用的负压筛的负压调节范围为4000Pa~6000Pa。

59、水泥细度检验时,负压筛析法、水筛法和手工筛析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析法为准。

60、水泥细度试验筛修正系数超出0.80~1.20范围时,试验筛应予淘汰。

61、袋装水泥取样时,应从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

62、水泥胶砂搅拌时,标准砂是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

63、一组水泥抗折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的试验结果。

64、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20%~70%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

酸盐水泥,代号:P.S 。

6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标准的编号为:GB1344-1999

66、水泥胶砂搅拌机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每月检查1次数。

67、水泥胶砂试件养护池: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只是补充

水至恒定水位、养护期间,试体之间的间隙和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3d、28d强度试件应在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

68、水泥试验筛使用100次后重新标定。

69、标准筛标定时应称取二个样品进行筛析。当二个筛余结果绝对值差大于0.3%时,应称取第三个样品进

行试验,取接近的两个结果平均作为最终结果。

70、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抗

折试验机加荷圆柱和支撑圆柱的直径(10mm),两支撑圆柱的中心距(100mm)

71、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

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72、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I、P.Ⅱ

73、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O

7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P

7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F

76、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S.A 、P.S.B

77、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C

78、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强度活性指数应不小于 70% 。

79、掺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活性混合材料,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 的非活性混合材料代替。

80、掺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活性混合材料,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 的窑灰代替。

81、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的掺量为:>5%且≤20%

82、矿渣硅酸盐水泥P.S.A中混合材料的掺量为:>20%且≤50%

83、矿渣硅酸盐水泥P.S.B中混合材料的掺量为:>20%且≤70%

84、火山灰质硅盐水泥中混合材料的掺量为:>20%且≤40%

8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的掺量为:>20%且≤40%

86、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的掺量为:>20%且≤50%

87、硅酸盐水泥分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

88、普通硅酸盐水泥分42.5、42.5R、52.5、52.5R四个强度等级。

89、复合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分32.5、32.5R、42.5、

42.5R、52.5、52.5R六个强度等级。

90、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 min。

91、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

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

92、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17 MPa。

93、强度等级为42.5R的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22 MPa。

94、强度等级为4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15 MPa。

95、强度等级为42.5R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19 MPa。

96、强度等级为52.5的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23 MPa。

97、强度等级为52.5R的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27 MPa。

98、强度等级为52.5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21 MPa。

99、强度等级为52.5R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的3天强度应大于等于23 MPa。

100、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 m2/kg。

101、复合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 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10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 mm时,应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 mm。

103、水泥年生产能力为200万吨以上时,应以4000吨为一编号。

104、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按照 GB/T1346-2001 进行检验。

105、水泥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106、水泥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107、水泥抗折强度试验时,试验机的加荷速度为50N/S±10N/S 。

108、水泥抗压强度试验时,试验机的加荷速度为2400N/S±200N/S 。

109、胶砂试件脱模后,养护期间,试体间距不得小于5mm 。

110、比表面积试验用仪器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111、测定水泥密度时,试样先用0.9 mm方孔筛进行过筛

112、水泥密度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

113、抗压强度结果的处理:以一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11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指标都包括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

115、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其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116、水泥胶砂制备时每锅胶砂的材料用量是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水:225±1g。

117、振实台应安装在高度约400mm的混凝土基座上。混凝土体积约为0.25m3,重约600kg。需防外部振动影响振实效果时,可在整个混凝土基座下放一层厚约5mm天然橡胶弹性衬垫。

118、水泥胶砂流动度测试用跳桌的安装:跳桌宜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已硬化的水平混凝土基座上。基座由容重至少为2240 kg/m3的重混凝土浇筑而成,基部约为400mm×400mm见方,高约690 mm。

119、水泥胶砂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在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