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单元提优测试卷1.2答案

历史单元提优测试卷1.2答案

历史单元提优测试卷1.2答案

单元提优测试卷一(第1~7课)

一、选择题

1.d,

2.C

3.B4A 5B 6B 7C 8B 8B 10C 11.B 12D13A 14A I5C

16.A17.A 18B 19.B 20.A 21.C 2A 23C 2AD5.A6B

二、非选择题

27.(1)①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2分)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分)

③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南京条约》。(4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分)

(3)《马关条约》。(4分)允许日本在华设厂。(3分)

28.(1)洋务运动。(4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分)

(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官,翻译外国

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6分)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4分)失败。(2分)在思想文化

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4分)

单元提优测试卷二(第8~13课)

一、选择题

1.D

2.A

3.A

4.D

5.C

6.A

7.B

8.B

9.C10.D 11.C 12.B13.A14.D15.B

6.A1

7.B 1

8.B1

9.A20.D21.C 22.D 23.C 24.C 25.A

二、非选择题

26.(1)洋务运动。(2分)或成变法。(2分)民主共和。(2分)辛交革命。(2分)民主科学。(2分)

(2)器物一制度一思想(经济一政治一思想)。(6分)

(3)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主张全盘西化。(2分)

(4)五四运动。(3分)

27.(1)广东。(3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6分)

(2)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3分)

(3)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4分)

28.(1)辛亥革命。(4分)

(2)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下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

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楼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9

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 建”,准确的说指() A、委任官职 B、严密监视 C、进行分封 D、将他们变为地主 2、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 会的热议。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的结构,王室之下,有几 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建立了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B、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D、齐郡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 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 民治这三个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6、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7、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B、地方势力的削弱 C、决策中枢的转移 D、外戚和宦官专权 8、《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 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生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在唐朝灭亡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选拔人才 9、隋唐时期,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 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10、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和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 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之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征辟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刺史制 11、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 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朝廷的重臣 C、皇帝的内侍人员 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当-2≤ x ≦1,二次函数y=-(x-m )2 + m 2 +1有最大值4,则实数m 值为( ) A.-4 7 B. 3或-3 C.2或-3 D. 2或3或- 4 7 2. 函数 2 2y mx x m =+-(m 是常数)の图像与x 轴の交点个数为(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1个或2个 3. 关于二次函数 2 y ax bx c =++の图像有下列命题:①当0c =时,函数の图像经过原点;②当0c >,且函数の图像开口向下时,方程2 0ax bx c ++=必有两个不相等の实根;③函数图像最高点の纵坐标是 2 44ac b a -;④当0b =时,函数の图像关于y 轴对称.其中正确命题の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关于x の二次函数 2 2(81)8y mx m x m =+++の图像与x 轴有交点,则m の范围是( ) A . 1 16m <- B . 116m - ≥且0m ≠ C .1 16m =- D . 1 16m >- 且0m ≠ 5. 下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の图像与x 轴有两个不同の交点,这个函数是( ) A .2 y x = B .24y x =+ C .2325y x x =-+ D .2 351y x x =+- 6. 若二次函数2 y ax c =+,当x 取1x 、2x (12x x ≠)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 取12x x +时,函数值为( ) A .a c + B .a c - C .c - D .c 7. 下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の图像与坐标轴有一个交点,这个函数是( ) A .1x y 2 —= B .24y x =+ C .1x 2x y 2+=— D .2 351y x x =+- 8. 抛物线2 321y x x =-+-の图象与坐标轴交点の个数是( ) A .没有交点 B .只有一个交点 C .有且只有两个交点 D .有且只有三个交点 9. 函数2 y ax bx c =++の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x の一元二次方程2 30ax bx c ++-=の根の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の实数根 B .有两个异号の实数根 C .有两个相等の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远航教育初三寒假第一次诊断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 sin30°值为( ) A.1/3 B.1/2 C.1 D. 0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 x=-2 B.x=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7. 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P的 横坐标是4,图象交x轴于点A(m,0)和点B,且m>4,那么AB的长是() A. 4+m B. m C. 2m-8 D. 8-2m 8. 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只可能是()

9. 已知抛物线和直线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P 1(x 1,y 1),P 2(x 2,y 2)是抛物线上的点,P 3(x 3,y 3)是直线 上的点,且-1

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答案(潘伟)

一、 1看拼音写词语 沟渠精确痕迹掌握稻田栽树圆晕旗杆掠过 2.略 3略 4.春深似海风月无边世外桃源山外有山 飞瀑流泉古木参天诗情画意蔚为壮观 (1)飞瀑流泉,古木参天,蔚为壮观 (2)诗情画意 5.(1)不但而且(2)因为所以(3)如果就 6.(1)改成拟人句:池塘里的菏叶在微风中跳舞. (2)改成拟人句: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要关心 (3)修改病句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 (4) 露出了迷人的笑脸,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欢声歌唱,也从家中蹦出来凑热闹了。 二、 1. 一座绿色工厂快乐的音符清新的空气健康、幸福就多增添一片新绿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3月12日 2. 吹拂着洒落下来展开了赶集似的烂漫无比赶来生趣 3. 唐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短文(一) 1.片刻。指极其短暂的时间一刹那一转眼(意思对即可) 2. 很开心,激动。 3.精确科学研究估计和推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4.只有通过长期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准确的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短文(二) 1、苏醒热闹歉收 2、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拟人句: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3、承上启下 4、时间 5、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闹非凡秋天:丰硕诱人冬天:纯洁安静

一、语文知识运用 1.痕迹空隙曾经道德(拼音是dāo dé)版图掠过稻田痕迹 2.略 3.(1)世外桃源春深似海飞瀑流泉古木参天 (2)表示工作认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意思对即可) 表示时间快的词语:一刹那、一瞬间、转眼间(意思对即可) 4.(1)柔柳扭着腰肢展开了嫩叶。 (2)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 (3)这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的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 吗?” 5.(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如果就(4)虽然但是 二、 1.吹拂洒落展开 2.竺可桢一丝不苟只有通过长期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准确的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 绿色的希望, 参天的大树绿色宝库 4. 唐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 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欢乐、愉悦 (意思对即可) 三、 短文(一) 1.很开心,激动。 2.精确科学研究估计和推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3.只有通过长期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准确的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短文(二) 1.粉妆玉砌: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文中指的雪景很美。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3. 春天:大地夏天;向日葵秋天:喇叭花、石榴树冬天:雪 4. 四季我家小园四季的景色无比美丽赞美和热爱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座号: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郡县制 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 B.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4.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分段治理 5.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 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

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 6.《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法律制度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度 7.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 C.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国,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明实行中外朝()

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1. 2. 3. 4. 5. 6. 、选择题: 二次函数 抛物线y =(x-2)2 3的对称轴是( A.直线x = —3 B.直线x =3 二次函数y 二ax 2 在( ) A.第一象限 C.第三象限 已知二次函数 则一定有( 2 A. b —4ac 0 bx c 的图象如右图,则点 = ax 2 把抛物线y =x 2 ? bx B.第二象限 D.第四象限 C. M bx c ,且 a ::: 0,a -b c .0, 2 B. b -4ac =0 C. b 2 -4ac :: 2 D. b —4ac < 0 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2 y =x -3x 5,则有( A. b = 3 , c -1 C. b =3 , c =3 B. b = -9 , c = -15 D. b = —9 , c =21 下面所示各图是在同 一直 角 坐标 系内,二次 函数y 二ax 2 (a c)x c 与一次 函数 k 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二 x y =ax c 的大致图象,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是(

11. 已知抛物线y =ax2 bx c与x轴有两个交点,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0的根的 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抛物线 y=ax2+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请你写出函数y=(x+1)2与y=x2+1具有的一个共同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同学分别说出它的一些特点:甲:对称轴是直线x =4 ; 乙: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 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 3. 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15.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 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x 二-2 B. x =2 C. 8. 二 欠 函 1 数y :=(x -1)2'2的最小值是() A.-2 B. 2 C. D. 1 9. - 二- 次函数y =ax2bx c的图象如图所 M=4 a 2b c N = a —b c , P = 4a-b ,则( A.M0 , N 0, P 0 B.M<0 ,N 0, P 0 C.M0, N :: 0, P 0 D.M0 , N 0, P :::0 、 填空题: 7.抛物线y=x2 -2x 3的对称轴是直线( )x = —1 D. x =1 10.将二次函数y =x2 -2x 3配方成y =(x -h)2? k的形式,则y= 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及答案 姓名:得分: 一、智慧填空。(第2、3题每题6分,第6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35分) 1.比一比,填一填。 8+=14 4+=12 11-6= 14-8=12-4=11-5= 2.在里填合适的数。 -- 15-8= -11-7=- -- 3.比一比哪辆车先到达目的地。 4.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12-6 13-5 14-5 12-7 13-9 ()<( )<( )<( )<( ) 5.里最大能填几? 6+<14 15->6 13->15-8 +7 <11 -6 <8 14->11-5 6.每次选三张卡片,组成一道得数是6的减法算式。

—=6 —=6 7.小美读一本18页的故事书,读了2天后,正好读了它的一半,还剩()页没有读。 8.按规律填数。 二、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的算式中,()的得数比7大。 ①11-4 ②13-4 ③12-5 2.两个笔筒里共有12支笔,王莉从第一个笔筒里拿走4支放到第二个笔筒里,现在两个笔筒里共有()支笔。 ①8 ②16 ③12 3. 7+ <15,里最大填()。 ①8 ②14 ③7 4.小丽和小月比赛拍球,小丽两次一共拍了15下,小月第一次拍了8下,小月第二次至少要()下才能超过小丽。 ①7 ②8 ③9 5.按规律排下去,盒子里还有()个Δ. 一共有13个。 ①8 ②4你③5 三、填表。(共3分)

四、准确计算。(共10分) 8+7= 15-9= 11-3= 4+9-7= 12-7= 16-8= 4+9= 5+7-3= 14-5= 12-8= 13-6= 4+6-7= 4+8= 7+7= 17-9= 16-8+3=、18-9= 14-10= 12-9= 16-7-7= 五、看图列式计算。(第1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2分) 六、解决问题。(共30分)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21.(28分)(1)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意见。(3分) 意义: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且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3分) (2)地方管理机构实行分权,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且直属于中央。(6分) (3)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助理机构。(6分) (4)主要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4分) 22.(12分)示例一:论题: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4分)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行省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8分)

示例二: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4分)阐述: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8分)示例三:论题:行省制度成功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4分)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总之,行省制达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成功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8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二次函数测试卷一(含答案)

二次函数2013年单元检测训练卷B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 C . 6.(3分)发射一枚炮弹,经x s 后的高度为y m ,且高度y 与时间x 的函数关系式为y=ax +bx ,若此炮弹在第6s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下列选项中的( ) . C D . 8.(3分)(2006?岳阳)小明从如图的二次函数y=ax +bx+c 图象中,观察得出了下面的五条信息:①a <0 ;②c=0;③函数的最小值为﹣3;④当x <0时,y >0;⑤当0<x 1<x 2<2时,y 1>y 2.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多少个( )

9.(3分)抛物线y=ax经过点(3,5),则a=_________. 10.(3分)(2006?衡阳)抛物线y=(x﹣1)2+3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 11.(3分)抛物线y=(m﹣2)x2+2x+(m2﹣4)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_________. 12.(3分)已知抛物线y=x2+b2经过点(a,4)和(﹣a,y),则y的值是_________. 13.(3分)已知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则代数式m2﹣m+2009的值为_________.14.(3分)(2007?南宁)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P(a,bc)在第_________象限. 15.(3分)(2003?大连)已知抛物线y=x2﹣2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C,使△ABC的面积为10,则C点坐标为_________. 16.(3分)老师给出一个二次函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乙: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丙: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只有两个交点. 已知这三位同学叙述都正确,请构造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函数_________. 三、解答题(17题、18题、每题7分,19题、20题每题8分,21题10分,22题12分,共52分) 17.(7分)已知二次函数y=x2+4x,用配方法把该函数化为y=a(x+h)2+k(其中a,h,k都是常数,且a≠0)的形式,并指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8.(7分)(2010?淮北模拟)如图,直线y=x+m和抛物线y=x2+bx+c都经过点A(1,0),B(3,2). (1)求m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不等式x2+bx+c>x+m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 19.(8分)(2009?河北)已知抛物线y=ax2+bx经过点A(﹣3,﹣3)和点P(t,0),且t≠0. (1)若该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点A,如图,请通过观察图象,指出此时y的最小值,并写出t的值; (2)若t=﹣4,求a、b的值,并指出此时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3)直接写出使该抛物线开口向下的t的一个值.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二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从A 出发,沿A B C A →→→作匀速运动,则线段AP 的长度y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 与D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详解】 根据题意得,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 与选项D 不合题意;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 ∴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2.二次函数y =x 2+bx 的对称轴为直线x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t 为实数)在﹣1<x <4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0<t <5 B .﹣4≤t <5 C .﹣4≤t <0 D .t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b ,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

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1<x <4时﹣4≤y <5,进而求解; 【详解】 解:∵对称轴为直线x =2, ∴b =﹣4, ∴y =x 2﹣4x ,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t =0的解可以看成二次函数y =x 2﹣4x 与直线y =t 的交点, ∵﹣1<x <4, ∴二次函数y 的取值为﹣4≤y <5, ∴﹣4≤t <5;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转换为二次函数与直线交点问题,数形结合的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3.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 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 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出原数,表示出新数,利用解方程和函数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原数为m ,则新数为2 1100 m , 设新数与原数的差为y 则22 11100100 y m m m m =-=-+, 易得,当m =0时,y =0,则A 错误 ∵1 0100 - < 当1m 50 122100b a ﹣﹣﹣===??? ??? 时,y 有最大值.则B 错误,D 正确. 当y =21时,2 1100 m m - +=21 解得1m =30,2m =70,则C 错误.

【免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提优测试卷-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提优卷 一、填空。 1.要求这一页一共有多少个字,列式为( )。在列竖式计算之前,可以先估一估这一页大约是( )个字。 2. 70×8的积是( )个十,70×80的积是( )个百。 3.在( )里填“>”“<”或“=”。 18×60( )9×120 87×49( )78×59 56×54( )55×55 29×21( )30×21-21 50×30( )48×29 26×14( )26×2×7 4.一个旅行箱的价钱是一个背包的13倍,一个旅行箱( )元,比一个背包贵( )元。 5. 45×31=45×30+( ) 37×39=37×40-( ) 6.彤彤从家出发,步行去2000米外的图书馆。她平均每分钟走59米,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彤彤半个小时( )到达图书馆。(填“能”或“不能”) 7.同学们去植树,每班植树5捆,每捆14棵,三年级4个班一共植树( )棵。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可以先求( ),也可以先求( )。8.学校食堂购进28桶食用油,每桶25千克。吃了一半后还剩( )千克。 9.华能电厂平均每天用煤90吨,照这样计算,两个星期一共要用煤( )吨。 10.□2×34,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二、判断。 1.两个28相乘的积是56。 ( ) 2. 58×59与58×60的积相差58。 ( ) 3.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积的末尾一共有2个0。 ( ) 4.因为甲×34=乙×43(甲与乙都大于0),所以甲>乙。 ( ) 5.一个数乘27,积的末尾不可能是0。 ( ) 三、选择。 1. 49×51的积与算式( )的积最接近。 A.40×50 B.40×60 C.50×50 D.50×60 2.★3×11=913,★代表的数字是( )。 A.6 B.7 C.8 D.9 3.下面的算式中,与25×18的结果不相同的是( )。 A.25×2×9 B.25×10×8 C.18×5×5 D.18×25 4.一头奶牛的体重比绵羊的15倍多,比绵羊的16倍少。这头奶牛最重是( )千克。 A.675 B.676 C.720 D.719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了()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③④2.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 制 D禅让制 3.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 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 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4.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6.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组织,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这套机构的特点包括() ①分工明确②互相配合③互相牵 制④皇权集中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 ④D.①②③④ 7.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8.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 )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 9.《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二次函数测试卷(含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 分) 4ac - b 2 4a ;④当b = 0时,函数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 个 B. a — c F 列二次函数中有一个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有一个交点,这个函数是( 2 抛物线y - -3x - 2x -1的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个数是( B .只有一个交点 C .有且只有两个交点 D .有且只有三个交点 1.当-2 < x = 1,二次函数 y=- (x-m ) 2 2 + m +1 有最大值4,则实数 m 值为( 7 A.- 4 B. ,3 或-..3 C.2 或-..3 D. 2 或3或-- 4 2.函数y = mx ? x - 2m ( m 是常数) 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个数为( A. 0 个 1个或2个 3.关于二次函数 2 y = ax bx c 的图像有下列命题:①当c = 0时, 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②当 c 0,且 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时,方程 2 ax bx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函数图像最高点的纵坐标是 2 9.函数y 二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 4. 关于X 的二次函数 2 y =2mx (8 m 1)x 8m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则 m 的范围是( 1 m - 一 16 1 1 m > m 二一一 B . 16 且 m=0 C . 16 D . 1 m 空一 16且 m^O 5. F 列二次函数中有 个函数的图像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这个函数是 C. 2 y 二 3x -2x 5 D. y 二 3x 2 5x 「1 6. 若二次函数 2 =ax c ,当x 取 X 1、 x 2 (Xi = X2 )时,函数值相等, 则当 x 取X 1 X 2时,函数值为 _c 7. 2 .y =x — 1 2 B . y =x 4 C. y =X 2 — 2X 1 2 D. y = 3x 5x -1 8. A .没有交点

最新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二次函数单元测评 (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为自变量)() A. B. C. D.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 x=-2 B.x=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6.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在第___象限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7. 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P的横坐标是4,图 象交x轴于点A(m,0)和点B,且m>4,那么AB的长是() A. 4+m B. m C. 2m-8 D. 8-2m 8. 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2+bx的 图象只可能是() 9. 已知抛物线和直线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1,P1(x1,y1),P2(x2,y2)是抛物线上的点,P3(x3,y3)是直线上的点,且-1

二次函数专题测试题及详细答案(超经典)

复习二次函数 一、选择题: 1. 抛物线3)2(2+-=x y 的对称轴是( ) A. 直线3-=x B. 直线3=x C. 直线 =x D. 直线 2.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右图,则点),(a c b M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且0+-c b a ,则一定有( ) A. 042>-ac b B. 042=-ac b C. 042<-ac b D. ac b 42-≤0 4. 把抛物线c bx x y ++=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 是532+-=x x y ,则有( ) A. 3=b ,7=c B. 9-=b ,15-=c C. 3=b ,3=c D. 9-=b ,21=c 5. 下面所示各图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二次函数c x c a ax y +++=)(2与一次函数 c ax y +=的大致图象,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的是( ) D 6. 抛物线322+-=x 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 ) A. 2-=x B. 2=x C. 1-=x D. 1=x

7. 二次函数2)1(2+-=x y 的最小值是( ) A. 2- B. 2 C. 1- D. 1 8.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若 c b a M ++=24c b a N +-=,b a P -=4,则( ) A. 0>M ,0>N ,0>P B. 0N ,0>P C. 0>M ,0P D. 0N ,0

x 时,求使y ≥2的x 的取值范围.

2017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提优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提优测试卷2017.10 一、认真细致,正确填空。(28分) 1.被除数与除数都是16,商是();除数与商都是16,被除数是()。 2.264÷2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商,这时初商会偏()。 3.119里最多有()个20, 878÷31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 4.□72÷70,要使商是一位数,□内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小填()。 5.40×□< 161,□最大填()。 6.一个数除以5,商是12,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360分=()时780秒=()分 624时=()天60分=()秒 8.在算式()÷40=12......□中,括号里最大是()。 9.6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张20元的人民币,()张10元的人民币。 10.□÷28=9......□,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11.782÷33的商是()位数,试商时可以把33看作()来试商,这时初商会偏()。 12.1□3÷14,当□内最小填()时,商的末尾有0. 361÷□4,如果要使商是两位数,□内最大填()。 13.食堂买来90千克西红柿,用去360元。如果每千克西红柿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那么用260元可以买()千克这样的西红柿。 14.小红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2误写成27,结果得到商是26还余18,正确的结果是()。 二、判断题。(5分) 1.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 2.如果43÷6=7......1,那么430÷60=7......1.() 3.已知78÷3=26,把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260.() 4.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调大。() 5.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选择题。(10分) 1.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A.可能偏大 B.可能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2.900÷30的商的末尾有()个0. A. 0 B.1 C. 2 3.960÷12与下列()的得数相同。 A.960÷3×4 B.960÷4×3 C.960÷3÷4 4.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 A.调大 B.调小 C.不变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第一学期历史单元练习(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序号_________ 评分________ 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方国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D实行分封制. 2.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实行分封制 C.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D.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制 3.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方国的界限 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 5.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周王→士→诸侯→卿、大夫 6.在分封制下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序列,这也是宗法体系,其中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绝对的大宗是() A.周王 B.诸侯 C. 卿、大夫 D.士 7.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 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D.井田制的破坏 8.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相比 ①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②各封国必须承认周 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③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各封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有自主权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