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 田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 田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 田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 田皓

第31卷第2期2007年3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31No .2M ar .,20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诗歌发展论

3

田 皓

(湖南文理学院 中文系,湖南 常德 415000)

摘 要:在生态环境遭受工业文明的重创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觉意义上的

中国生态诗歌由萌芽、发展到迅速繁荣,逐渐形成了潜隐的乡土情结、浓郁的浪漫风韵和真切的现实关怀等独特的审美品质,彰显了诗歌的社会责任和意义。同时,文化因素内质审视的缺乏、重建和谐生态构想的浅表和创作内容的局限也是今后生态诗歌创作必须重视的。

关键词:中国;生态诗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7)02-0084-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人化”写作随着一大批“先

锋”的突进而日益繁荣。“私人化”写作在对“上半身”的反动中为诗坛带来了异彩纷呈的局面,但日常生活的无节制延展和个体欲望的无边呻吟,也使其与广大个体的精神需求、与民族精神建设需求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疏离,导致某些诗歌诗意的流失,诗歌精神引领作用的弱化。但翻检近20年来的诗歌,我们欣喜地发现,一股穿透科技繁华和消费时尚的清泉潜流于诗歌河床,直抵工业文明和消费时代的心脏,表现出时代的良知和责任,诗人们创作了一系列以保护生态、实现生态平衡和追求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生态诗歌。这些诗歌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对整个宇宙生命系统中的生命(包括人、动物、植物、大地、山脉、江河、森林等)进行审美观照和道德关怀,呼唤和倡导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相处。它以“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中的所有生命平等、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伦理观为出发点,以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通过对美好生态的诗意勾画,对所有生命体的平等观照,对人与自然对峙现实的揭示和对和谐未来的憧憬,培养大众的生态意识和健康的消费观、发展观,试图为人类提供新的生存发展模式,从而促进自然、社会、人的精神世界三重生态的和谐发展。

生态诗歌的产生,与人们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一味强调以人为中心,藐视和蹂躏人以外的生命体,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生态日益恶化的现实密不可分。就世界范围来看,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资生活水平的

大幅提高,同时,它的渗透也使自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文艺复兴后人的主体精神的张扬,“以人为本”及其后来发展成为的人类中心主义,使人们在经济利益的角逐中形成了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人凌驾于自然之上,成为“万物之灵长”。就中国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狂欢,加重了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和对自然的无尽掠夺;90年代以来时尚的奢靡消费观更助长了对自然的蹂躏和践踏,致使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性的生态保护运动的蓬勃兴起和不断扩大,整个人类的政治眼光、经济眼光和文化眼光共同聚焦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生态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所有这些都促成诗人站在大自然的伤口和工业废墟的边缘,喊出世界的疼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自觉意义上的生态诗歌创作

由萌芽、发展逐渐走向繁荣,形成了相当规模,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回溯20多年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这是自觉意义上的生态诗歌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刚刚按响现代工业文明的门铃,农业文明保留的原初的生态还没有遭到大的破坏,人与自然还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诗人们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致力于描写大自然的美,优美的自然风光描写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应构成了一幅幅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图。如屠岸的《青格达湖》[1]

,昌

耀的《河床》(《青藏高原的形体》之一)[2],蔡其矫的《大

理》[3],于坚的《河流》、《高山》[4],刘梦琳的《麻雀》

①,张克的《城市里有布谷鸟在叫》等。在这些诗歌中,原生态得以完

3①收稿日期:2007

0106

作者简介:田 皓(1965- ),女,湖南安乡人,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编辑。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中国生态诗歌论”

(05Y B125)的部分研究成果。文中没有标明出处的诗歌,全部选自1985-2006年的《诗刊》。

美保留,人与自然和平相处,世界充盈着温馨、信任和友好。但是,刚刚起步的大规模城市化也使诗人们在“新楼饱食赖氨酸面包/长得高大结实/车流于血管中倾斜/冲涌着生命本真的脉跳”之中隐约感受到了“城市的坚硬”和“楼舍隆起的肌腱/挤瘦了空间”[5]的压抑,开始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动植物以及被改造的自然。生态诗歌中的生态意识首先表现在人应该如何对待动物上,反映出一种朦胧的生命平等观。在中申的《骆驼》中,表现出了对公园将骆驼“作为有生命的道具”“零售给每一位游客”的同情;詹永祥的《爱鸟周》表现出了爱鸟周过后,“放弃过春绿的鸟儿/再次暴露给/无数准星”的担忧;《屠鳝者》在对个体经济颂扬的主题上,也真实地暴露了人性中的残忍和凶暴,以及人们大量食用鳝鱼而可能导致的生态失衡现象。其次,反映在人应该如何对待自然山水的问题上,隐约地传达出了“人是自然的产物”,敬畏自然的思想。如渭水的《大难之后:中国的沉思———大兴安岭火灾一周年祭》,对造成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的原因除了从体制、官僚主义作风等方面进行剖析外,还从人对自然的漠视、不遵循自然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作者在深沉的忧患和愤怒中发出了“我们是自然的保护神/还是屠杀自然的刽子手”的诘问,比较早地反映出了作者的生态意识。赵天山的《树的眼睛》,初步意识到了“当我举起斧头的时候/树的目光比斧刃锋利/被砍伐的不是树”。再次,反映了工业发展、城市建设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思想。如宁宇的《清洗垃圾》,明确地提出我们“不仅要创造出富丽的生活/还需要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的可持续发展观。但是,萌芽阶段的生态诗歌所显示的生态意识是模糊的,朦胧的,就连比较早地从森林大火中反思人类对待自然态度的《大难之后:中国的沉思———大兴安岭火灾一周年祭》一诗,也从“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塑造者”中隐约张扬了作者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生态诗人很少,发表的作品数量也相当有限,生态诗歌很少受到重视和关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对和谐生态的张扬没有明确提出,其警示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从形式上看,诗歌以短诗为主,气势恢弘、发人深思的长诗不多。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这是自觉意义上的生态诗歌的发展期。这一时期一些描写生态和谐的诗歌,已将视线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那些没有遭到破坏的自然保护区、未开垦的原始森林以及雄浑纯厚的高原构成了诗人吟唱的主要对象,如沙白的《给第一批丹顶鹤》、李昆纯的《红嘴鸥》、蒙根高勒的《走马兴安岭》、张万舒的《原始森林》、李瑛的《青海的地平线》、葛根图娅的《高原》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向乡村的不断推进,揭竿而起的楼群把田野驱赶得无处栖身,注目于日渐消瘦的田野、大地,诗人们抒发了内心深处对大地、庄稼、河流、高山等的深切依恋。这种依恋之情首先表现为对土地的珍视,如曾有情的《地皮》、王永华的《地球,文明时代的宇宙垃圾》、黄焕新的《秋天,在大片的土地上失重》,批判了为了经济利益大量占用耕地开发楼宇的行为;白连春的《死人和活人在靠近》,批判了占用耕地奢侈墓葬的短视行径;张瑞田的《土地的呼唤》、白连春的《化肥》,揭示了大量使用化肥对土地和其他动物的危害。其次,表现为对滥砍乱伐森林、为构造狭窄天地的“自然”而破坏大自然的自私行为的鞭挞,如柳沄的《眺望森林》、边国政的《树与斧》、南野的《恐惧自然》等。再次,表现为对江河断流、洪水泛滥、水质被污染的深深忧患,如雷抒雁的《断流》、渭水的《水的哭泣》、李瑛的《干河滩》[6]、王小妮的《故乡》[7]。有破坏就有保护和治理,发展期的生态诗歌对一些保护生态、致力于改善环境的勇士也进行了热情讴歌,如常荣的《植树》、马乐群的《治沙者》。如果说,萌芽阶段诗人们对生态破坏表现出的更多的是隐隐的担忧,那么,发展阶段的生态诗歌在对现实的揭示上则掘进了一层,转而为一种辛辣的嘲讽和犀利的社会批判。而这一时期与前一阶段最大的不同更在于诗人思维方式的跃进式改变,在描绘和勾勒恶化了的生态的同时,诗人们更追问造成灾难的原因,并试图从意识深处扭转人们的观念,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是著名老诗人郑敏的《谁征服谁?飞鱼与云团的对话》。诗人通过在高空飞行中目睹云流、阳光、水等宇宙万物的诗意流淌与和谐意蕴,清醒地认识到:“万种智慧,千种理性/也造不出这些真实的云/若没有那夕阳后神圣的光源/谁给地球披上这/镶有金边,绣着峰峦/万变而长存的铁甲”,并进而为人类指出了一条与自然和谐的通道:“静聆自然的声音/静观星辰们的旋转/人终于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再问道:/谁征服谁?”诗人通过描写人与自然外在和谐的价值与意义,探询人与自然内在和谐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宽广而深刻的宇宙生命观———真正的和谐是一种本质的和谐:即自然是人的自然,是人的本质的活生生的展开和实现;人是沉默无语之自然的代言人,是自然的生态本质在人身上的展开和实现。所以说,发展阶段的生态诗歌,以题材的进一步扩展,意蕴的进一步深化,思维范式的实质性突进,表现出与萌芽阶段的截然不同。

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后期至今,这是自觉意义上的生态诗歌的繁荣阶段。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生态环境问题以异常尖锐的方式表现出来,生态文学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文艺思潮,尤其是一大批报告文学作家对生态现状的报告,引起了领导高层和平民百姓的关注,生态保护成为了一个明确而耀眼的文学主题。这一阶段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诗歌题材不断拓展,反映的生态问题也日益宽泛,涉及到森林被毁、江河污染、野生动植物濒危、洪水泛滥,因破坏整体生态而出现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了生态破坏所带来的恶果;诗歌内容日益丰富,不仅有对践踏生态的批判,也有对和谐生态的描绘,对自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人们的歌颂,还有构建和谐生态的美好遐想,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像李松涛的《拒绝末日》就以其开阔的视野,浑莽的气势,辽远的想象,凭借诗人的良知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冷静地、理性地传达出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层思考。第二,诗歌的表现形式不再是一色的短章,出现了不少气势恢弘的长诗,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如李非非的《断流的黄河》、毛志成的《致地球

人》、周碧华的《忧伤的洞庭》、大卫的《颤栗》、洪烛的《蓝色纪念碑》等。第三,诗歌创作队伍日益壮大,老、中、青诗人同时较多地注目环境和生态,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态诗歌作品。老诗人中有李瑛、雷抒雁、曲有源、牛汉、昌耀、屠岸、王辽生、蔡其矫、绿原、孙静轩、曾卓等,中青年诗人有张新泉、张洪波、周涛、韩作荣、林染、沈苇、李汉荣、李松涛,于坚、郭新民、大卫、凌非、杨飏、谯达摩、哨兵、汗漫、刘川、李琦、匡满、巴音博罗、张慧谋、郁笛、柏广新等。第四,诗歌刊物和其他报刊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诗歌比赛,为生态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平台。《诗刊》杂志社多次举办“大地之歌”、“土地与未来”、“绿色地球杯”等征文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生态诗歌的创作繁荣。第五,一批以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为主旨的刊物相继创刊,如《绿叶》、《生态文学》、《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环境报》、《人与生物圈》、《人与自然》、《森林与人类》,这些报刊杂志的发行出版,既为生态诗歌创作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平台,也为广大读者及时接受生态诗歌提供了条件。此外, 1991年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生态文学队伍有了自觉的团体和事业意识;1993年以来的全国生态文学作品研讨会的举办,对生态诗歌的研究探讨以及推动其创作繁荣,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生态诗歌离不开对自然的抒写与吟唱,但它与传统的描写自然的诗歌不同。它不是通过自然镜像反映主体的内心情感,诗中的自然不是主体的对象化,不是“人化自然”;它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美好或衰败之状的单纯勾勒,而是从生态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人们的言行,观察事物的发展,着力于探讨和揭示人与自然的亲和与排斥、融合与疏离,从而发掘导致人与自然紧张、疏离、对抗的深层原因;它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为出发点,以构建和谐生态为旨归,通过诗歌反映出一种整体的生态情怀,既描绘出天人和谐共处的美妙图景,也反映出一种生态忧患、生态构想和生态期盼。

回望新诗的生态书写历程不难发现,潜隐的乡土情结和浓郁的浪漫风韵流布于诗歌肌体,是新诗诞生以来生态诗歌一以贯之的审美特征。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态诗歌,其乡土情结和浪漫风韵具有了自身的时代特性。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乡土,这里的“乡土”不囿于“故乡、故土、家乡”的范畴,它指人们赖以依存和生活的大地、天空乃至宇宙,有着伸向大地的根须和亲近天空的触角。生态诗歌的乡土情结,首先表现为对乡土的眷恋情怀。诗人通过对家园的现实描画和深情回望,饱蘸真情地写出了与乡土与生俱来的“血缘亲情”,诗人的生命与乡土融为一体,血液流灌大地,精神融会乡土:“用阳光的手指抚摸一棵庄稼/柔润光华。犹如情人的躯体/某些看不见的美好物质渗进我的血液”(伊甸《歌颂庄稼》),表达了对庄稼的一往情深;“那片泥土是他的命/他咽下春天/庄稼的长势在胃里蠕动”(耿国彪《一个人和一片土地》),抒发了对大地的眷眷之情。在不少诗歌中,诗人更是与乡土和乡土事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这条河/是我们肉中之肉/血中之血/我们面目苍白、目光黯淡/全因这断流的折磨”(雷抒雁《断流》),“坐在玉米的境地里/从茎到根,都有一种亲热的感觉”(耿翔《与庄稼对望》),物中有我,我与物融。其次表现为对乡土的忧伤情怀。自然是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居所。生态诗歌对乡土的忧伤表现为对人类生命肌体生存环境的担忧。大地、天空、森林、草地、河流等天地万物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的供给与伴随,而无节制地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工业排污、奢华享乐等使整个生态循环系统受损,森林涵养水源固沙防风功能丧失,土地再生能力衰竭,江河自我净化能力弱化,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切都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诗人们唱出了心中的忧伤:“天真善良的鸟儿啊/飞腾,仅仅成为渴念//该飞向何方/该落到何处———/猎手如山/猎枪成林……”(郭新民《鸟惑———写在爱鸟周》),“可是,我却不能———/用雪水冷却欲望,/用篝火烧掉贪婪;/看湖水泛着金波,/看白云涂着口红;/露珠上的油污,/有谁为他擦洗干净”(孙见喜《游九寨沟有感》)。然而,自然的意义更在于,它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它使人远离喧嚣与欲望,归于澄明与宁静,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是对精神家园的破坏,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忧伤是其忧伤的深层意蕴。工业化和城市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乡村走向城市是历史的必然,但豪华的享受、激烈的竞争在使科技发展和城市繁荣的同时,也不断诱惑着人性中“恶”的一面,逼仄的时空,喧嚣的环境又使人变得更为疲惫、浮躁和孤独,人们希望“蓝天上的白云就像手绢一样/为我试去心灵的尘埃”(薛广明《寻找蓝天》),因为乡土是人类的“精气神儿”(周涛《河的神韵》),是精神的栖息地,于是诗人们试图通过对精神家园的呼唤为人类招魂,招回人类本应该具有但目前已经或正在丧失的自然属性———厚爱、诚实与同情,以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所以我们说乡土情结是一种阔大的“大地情怀”,它植根于大地,与土地、天空紧密相连,与生活的本来样子紧密相连。生态诗歌作者无论是出身农村还是身处城市,其诗歌中都显现出对大地的热爱和故土的依恋,洋溢着乡土的光华。乡土是漂泊归来后宁静的港湾,是抚慰疲惫心灵的温润柔指,是流浪者灵魂的家园。所以,诗人们才如此深情地注目周边的自然与环境,站在传统生活向现代社会演进的门槛上,把对自然的眷爱真挚地奉献给远离现代文明的乡土,这种回望不是简单的思乡,也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亲和,它是对民族的生存、人类精神家园的理解和展望,是诗人们对生态理想的温情顾盼与苦苦守望,是对人类社会真善美的憧憬与遐想。

在中国文化的血脉里,浪漫主义是一种远古的传统,它的出现,无疑是中华这片神奇土地孕育的结果。普列汉诺夫曾说:“每一个民族的气质中,都保留着某些为自然环境影响所引起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由于适应社会环境而有所改变,但是决不因此完全消失。”[8]中国巍峨秀美的崇山峻岭,云蒸霞蔚的江河湖泊,生意盎然的鲜花丛林,出没无踪的飞禽走兽,使诗人们生活在多样化、和谐优美的自然怀抱之中,熔铸了他们情感炽烈的浪漫气质;我国古典诗歌自屈原、李

白、苏轼以来的文化传统,滋养了诗人们乐观、豪放、明朗的浪漫情怀。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诗人们创作的生态诗歌自然具有了浓郁的浪漫风韵,这种浪漫性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反讽的创作手法为主要特征铺展衍进。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诗歌更是想象的宁馨儿。西方生态学家特别强调生态文学的想象性,布伊尔的生态文学研究专著的标题就是“环境的想象”[9]。我国生态诗歌的想象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未来生态灾难的反乌托邦想象。诗人从现实的生态危机和困境中联想到未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灾难的降临,为人类描绘一幅幅可怕的生存图景,以此希望人们约束自身的行为,为自然“还魅”。如“我们的孩子将在海水里居住/但海水早已干涸如同陆地的鱼群/我们的孩子是被晾晒的一代//……//我们的孩子将在森林里居住/但森林只是一个模糊的记忆/我们的孩子向父辈讨还血债”(李岩《重返童话时代》),“21世纪田野逃离视线/和森林草原/还有辽阔的海洋/不同肤色的人拥挤/在一片荒漠中”(黄健《一个与大地相关的梦》)。这是多么可怕的画面啊!诗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反乌托邦的想象,抵抗和拒绝非生态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文化价值观,以抑制反生态行为的发生。生态诗歌的反乌托邦想象构成了其生态预警的特点。二是对生态理想的表达,充满悠扬、舒缓的牧歌情调。当“去魅”的自然伤痕累累地冲击着人们的视线时,诗人们试图通过对生态理想的表达在精神上首先为自然“复魅”,这种“复魅”不单单是对人类少年时代的童话梦境和神话传说的寻找与复活,也是对技术理性的反思,对反生态行为的历史批判与穿透,是对人们置身其中的生态环境的重估和超越,并由此为人类架设一条和谐生态的绿色之路。池凌云在《一百棵乔木的树林》中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舒展着双臂、流泻着生机、充盈着诗意的和谐村庄:“那儿没有黑暗的深涧/只有一百只彩羽的鸟儿/在松软的叶子上缓缓踱步//那儿也没有锯齿尖锐的声音/没有燃烧的火焰甚至/令人伤感的踪迹干枯的话语//是那么静谧的生长/绽开生机勃勃的繁枝”。这个“村庄”就是理想的大自然天堂,诗人以大胆的想象,表现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抒发了美好生态环境下的内心欢愉。生态理想的表达有利于激励人们为改变现状而奋斗。生态诗歌的浪漫风韵还表现在利用夸张、拟人化的非陈述性语言,编织一个个光怪陆离的异态世界。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传达诗人关爱自然的强烈情感,诗歌中往往使用夸张手法,将生态恶化的情况放大了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我们世居的住宅迎着日月风吹雨淋/全身出现裂缝,已经摇摇欲坠”(沈苇《自从我们定居地球》),并在夸张中隐含反讽,形成一种苦涩的幽默,如“一位身披兽皮的画家/用餐巾纸试着嘴唇/再用羊毫与狼毫/描绘动物与山林的影子”(韩作荣《纸上的风景》),揭示人类对待自然的虚伪,“不久的将来/疯狂的人类用自己/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智慧/消灭了自己这一物种/那么这一回/想必是发展的/一次空前的飞跃了!”(苗光明《有感于物种的灭绝》)讽刺人类自以为是的智慧。诗歌中还大量使用比喻,如把大地、泥土比喻为母亲、父亲,把被砍伐的森林比喻为“落难的孩子”,把被污染的春天比喻为一只“拖着肮脏尾巴”的动物,并以非现实、非逻辑的语言抒发情感,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情感性。

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非自觉意义上的生态书写相比, 80年代以来的生态诗歌还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和深刻性,那就是真切的现实情怀。“关注现实是诗歌创作的首要课题。如果诗歌创作不关注现实,要么就会停留在历史的前一个驿站里,要么就飞到幻梦之中,它就很难产生有价值的作品。”[10]生态诗歌真切的现实关怀,首先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市场化的大潮中,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实际上成为社会主导性语境。当飞速增长的物质财富在逐步掏空人们的精神和灵魂之时,面对人们理性的被遮蔽,深沉的忧患之花开满了诗行。对动物生存环境的担忧拔节在张洪波的《冬天里的羊》、郁笛的《一头受惊吓的驴》、郭新民的《鸟惑》、尹树义的《走出林子的麋鹿》等诗歌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徜徉在洪三泰的《突发奇想》、黄金明的《眺望》、沙凯歌的《只剩下灰色》等诗歌中;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忧思流淌于毛志成的《人类,假如你疏忽》、朱山坡的《沙尘暴怎样越过了长城》等诗歌上。其次是鲜明的批判性。生态诗歌对一切直接或间接破坏环境、影响生态平衡的行径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这种批判性体现在对以牺牲农业和生态为代价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极端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批判,如王怀凌的《撂荒的土地》、冯连才《土地和粮食的尴尬》、李建军的《月光下,一位老农民哭了》、屠岸的《茅屋为秋风所破》[11]等;对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失衡的盲目发展论的批判,如陈亮的《不敢告诉他们》、苗光明的《有感于物种的灭绝》、王永华的《地球,文明时代的宇宙垃圾》等;对消费时代过度消费的欲望批判,如李汉荣的《羚羊之死》、张洪波的《非洲的鸵鸟》、米福松的《关于空调我还能说些什么》等;对以人类为中心大规模虐杀野生动物的道德批判,如李瑛的《一只死去的藏羚羊》[6]198、雷抒雁的《狩猎的含义》、伊沙的《红码头》等。所以,我们说鲜明的批判性和深沉的忧患意识一样,是生态诗歌的突出特征。再次是对保护环境、致力于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等善举的热情讴歌。诗人们对那些心怀悲悯、热爱自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绿色和改善环境、营造人与自然的一份和谐、默默地致力于重建绿色家园的人与事给予了热情赞颂,舒展出一片诗意的未来绿色园林,如沈苇的《沙漠里的西西弗斯》[12]、古马的《买树苗回家的农妇》、王怀凌的《植树的人》、杨雪的《华南虎》、牛国庆的《一卡车树苗》等。

在创作日益繁荣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不为生态诗歌的纵深发展而担忧。环境与生态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它更是一个思想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是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的问题,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在城市化建设中保护能源、绿地和水源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思想体系当中一个思想断层的问题。因此,如果仅仅关注于解决具体问题

而不寻根求源,问题就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而当下生态诗歌的弊病之一就是,对一些不良现象较多地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社会性批判,缺乏文化因素的内质审视。也就是说,生态诗歌应该具有的文化批判的特点不突出。生态失衡的根源是什么?是人类长期持有的人类中心主义、天人对立的二元论、发展至上论、消费主义观等思想,因此,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有赖于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善,精神状态的改善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思维范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营养,借鉴西方生态文学的优质资源,构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生存与生态意识,使生态诗歌内蕴的批评性与文化批评有机结合,升华生态诗歌的内质,避免陷入一种浅表化、单一化的泥潭。在生态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类应该如何构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诗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显得单调和贫乏,这是生态诗歌创作的弊病之二。我们的诗人们开出的构建和谐生态的药方大多是建立一种“天人合一”的构想,而且这种“天人合一”时常停留在一种简单化的回归自然和隐含的对所有科技文明的否定,而不能从思维范式、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的高度来构想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很难使其创作从浮躁与表面化中拔出脚来。之三,生态诗歌创作对人们为改善生态环境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缺乏足够的关注。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生态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朦胧、模糊的认识状态的话,21世纪以来,人们在吞食了自身酿造的苦果之后,生态意识已经大大加强,退耕还林、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植树治沙、江河湖海定期休渔、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正在有效实施,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生态恶化现象也在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不少仁人志士对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不懈努力,但这些生态改善的现状和典型人物形象在诗歌中却非常少见,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产生了生态诗歌就是“危机”和“批判”的代名词的误解。所以,如何客观、自觉地反映人类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努力,如何在恢复和重建与自然的和谐中肩负起诗歌的使命,以激励人们更迅速地、更彻底地调整思维,诗意地栖息在地球上,是今后生态诗歌创作努力的方向。之四,生态诗歌创作还没有形成“抱团”的作家群落和创作流派,生态诗歌研究还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与生态文学大家族中的报告文学作家群落相比,生态诗歌作家之间缺乏一种内在的凝聚力,除了昌耀、蔡其矫、林染、哨兵、鲍雨冰、柏广新等少数作家书写了较多的以高原、江河湖海和森林等为题材的生态诗歌外,其他诗人的作品多是诗人一时的激情与感念,诗人们从内心深处缺乏一种长久的生态关怀和生态感悟。此外,生态诗歌的创作内容还有待向纵深拓展,对于那些违背自然规律和干扰自然进程的科技创造、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农业现代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和使用,我国的生态诗歌还很少涉足,显示了某些创作内容的缺席。

参考文献:

[1]屠岸.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2]昌耀.昌耀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蔡其矫.翠鸟[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4]于坚.于坚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韩作荣.城市与人[J].诗刊,1988(2).

[6]李瑛.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李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7]王小妮.半个我正在疼痛[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

[8]普列汉诺夫.一封没有地址的信[M]//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文集.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9]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编辑部笔谈.找到滋养诗歌的土地[J].诗刊,1998(1).

[11]屠岸.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2]沈苇.我的尘土我的坦途[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莲 郊

On Ecologi cal Poetry of Chi n a1980s

TI A N Hao

(Chinese D ept.Hunan U niversity of A rt and Sciences,Changde,Hunan415000,China)

Abstract:Chinese ecol ogical poetry devel oped fr om s p r outing,gr owing and fl ourishing,and gradually f or med unique app reciati on qualities such as hidden county l ove-knot,full-bodied r omantic char m ing and clear realistic concern,which showed the s ocial re2 s ponsibi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poetry when envir on ment had been badly ruined and envir on mental p r otecti on had been highly called f or since1980s.A t the sa me ti m e,the creati on of ecol ogical poetry should f ocus on lack of cultural connotati on,superficialness of recon2 structing har moni ous zool ogy and li m itati on of creative contents.

Keywords:China;ecol ogical poetry;since1980s;zool ogical envir on ment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齐、、唐、王、、、桧、、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联齐抗。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 概说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宝库中,诗歌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古代祭神、节庆的时候,要唱诗祈福、祝愿;朋友聚会或离别时,要作诗言欢、赠诗惜别;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也常以诗歌相与赠答、互诉衷曲;外出旅行看到名胜古迹,人们往往要题诗赞美。唐宋以后,科举考试也要考做诗,诗做得好,还可以得到功名,获得做官的资格。而且,自先秦开始,就有“诗缘情”、“诗言志”的传统,历代诗人都喜欢用诗歌来述怀、抒情,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感受和看法。三千多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先秦两汉诗歌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唱的歌谣。这些歌谣往往和先民的劳动生活、宗教祭祀密切相关,是配合着音乐舞蹈的。但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之为《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有“正”的意思,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雅”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表现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但《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如《诗经》第一篇《关雎》,就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情歌,开了中国爱情诗的先河。《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最初形式——上古时期的口头歌谣 《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 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三百零五篇诗。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后世把《诗经》奉为

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浓厚楚地特色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楚地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5篇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巅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演变——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始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应运而生。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其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习习题

欢迎共阅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练习案 时间姓名 1、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是。 2、《》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是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在句式上以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的现象比较普遍。 3、《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456、(《诗品》)。7、8910111213、14为,喜用双关谐音。 15、《》叙事与抒情想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的最高成就。 16、刘宋诗坛以刻画成为重要题材,和是这一时期的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其中前者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他创制了;后者是“”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 17、南朝后期的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等人写作的“”,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 18、“徐庾体”的体表作家是和。其中后者后期的诗歌以《》二十七首为代表,深切地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 19、、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20、初唐四杰是指、、、。他们在继承了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以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为题材和主题,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和,风格由纤柔卑弱变为。 21、诗是唐诗这座高峰的顶点,而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是“诗仙”—— 和“”——杜甫。李白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22、杜甫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把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的“”。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诗人。 23、盛唐诗坛还有两大诗歌群体,一是以、、、 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多采用和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一是以、、、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以题材为主,大多采用和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越。 24 25 26 ,。 27 不已。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37、女词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的艺术境界。 38、南宋词人中以的成就最高,他的词是以,善于,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自如地表现在词作中。尤其是书写 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 39、南宋词人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在南宋词坛的影响很深远。 40、元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也叫“”,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棗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一、上古时期——口头歌谣 二、先秦时期——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1.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西周至春秋) 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诗经》六义: 内容上: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特点:《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2.浪漫主义源头:《楚辞》战国后期,代表人物:屈原、宋玉等 特点:想象丰富、语句参差、常用语气助词“兮” 代表作品:《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诗经》(国风)+《楚辞》(离骚)“风骚”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三、汉代——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特点:五言为主、朴素自然、内容上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代表作品:《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咏怀组诗

1.建安文学(汉末) 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艺术风格:雄健深沉、慷慨悲凉 2.正始年间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两晋文学 西晋: 代表人物:左思,《三都赋》 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 东晋: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成就:民歌)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代表作:《木兰辞》 五、隋唐五代 初唐: 最杰出的: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以孤篇压倒全唐"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2.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X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XX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诚斋体”)、苏 轼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X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具体介绍: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文档副标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洪荒时代,即便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诗人和作品问世,其中以唐代的诗歌最为出名,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为亮眼的一颗明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繁荣的篇章。 关键词: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的学生都要学习唐诗,甚至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会念《咏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已经十分普及,那么,唐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初唐诗歌 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张若虚、宋之问等。大唐建国之初,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使这种风气发生了转变。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气和壮烈的抱负,拓宽了诗歌的题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盛唐诗歌 唐玄宗执政期间,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其中两大诗歌流派指“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双子星座”指李白和杜甫,二人合称“李杜”。 (1)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

(发展战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俩大源头: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2.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俩晋文学: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壹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和义,杨万里(“诚斋体”)、苏轼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具体介绍: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壹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爱国诗人——屈原。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及汉乐府诗。 2、了解《诗经》和《楚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经》和《楚辞》的特点。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 ”《吴越春秋·弹歌》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2、(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述) 比(比喻) 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3、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4.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1)代表作:《离骚》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 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 (2)《九歌》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共十一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 《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 (3)《天问》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简表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低谷):左思 东晋(复兴):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唐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倡汉魏风骨)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诚斋体”)、陆游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诗:杨维桢(“铁崖体”,以乐府诗和竹枝词最为著名) 元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 明代——明初:高启(诗才最高) 前七子(以李梦阳为首) 后七子(以李攀龙为首) 明末: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梅村体”)、龚鼎孳 清代——清诗:康熙年间 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 雍正、乾隆年间 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 晚清 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风格瑰丽奇肆) 戊戌变法前后 诗界革命(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 清词:清初三大家:陈维崧(开创“阳羡词派”)、朱彝尊(“浙西派”宗师) 纳兰性德(崇尚李煜)、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黄金时期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答案).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先秦时期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诗经》分三部分。 《诗经》“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之一。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二)两汉时期 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1. 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构,“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其中《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十五从军征》《有所思》)皆为传世名篇。汉乐府还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 2.《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皆为传世经典。 (三)魏晋南北朝 汉末建安时期,“建安七子”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魏晋之交,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是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陶诗的风格自然冲淡为主流,他的散文、辞赋,数量虽不多,却非常出色,著名的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南北朝时期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四)唐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 1. 初唐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高二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概况 2、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以时间为纲,理清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线索脉络。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上古时期中国就有诗歌,到了先秦出现了两颗明珠一个是诗经,另一个是楚辞,等到了我国的唐代,中国的诗歌已经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日本和朝鲜的人都曾经以会写唐诗而自豪。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阅读提示:问题一,“中国古代诗歌”的逐步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时间段?明确:上古、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 上古——歌谣 先秦——诗骚 两汉——乐府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 唐代——唐诗 宋代——宋词 元明清——元曲、诗词

问题二,细读每个时间段,归纳总结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发展过程,如代表作家、作品、主要风格流派、艺术特征等。 (一)上古的歌谣 劳动人民创作,口头相传。如一些劳动号子,他们是依照劳动节奏的声音和语言的结合体。原始时代的诗歌和音乐、舞蹈有密切关系,“音”重于“义”。节奏短促鲜明,诗句短小。 (二)先秦—诗骚 1、产生时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代表作是《诗经》,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可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可概括为“赋、比、兴” 《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光辉起点。如《氓》《硕鼠》等等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骚体诗(楚辞体) 产生时间为战国时代,代表作是《楚辞》。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楚辞》开创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大诗人屈原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这一新形式的歌谣。其句式参差错落,多带“兮”字,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的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就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与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就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 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就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就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就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与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与“小雅”,“大雅”多就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与“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就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就是铺陈叙述,“比”就是比喻,“兴” 就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与谐。但就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 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一)先秦时期 诗歌的源头就是歌谣 ,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诗经》就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诗经》分三部分。 《诗经》“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就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就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就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就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之一。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就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二)两汉时期 汉代诗歌集中体现在汉乐府与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1、汉乐府 乐府原指音乐机构,“汉乐府”即就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其中《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十五从军征》《有所思》)皆为传世名篇。汉乐府还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与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就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 2、《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就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如《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皆为传世经典。 (三)魏晋南北朝 汉末建安时期,“建安七子”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她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魏晋之交,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就是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就是她的田园诗的代表作。陶诗的风格自然冲淡为主流,她的散文、辞赋,数量虽不多,却非常出色,著名的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就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 南北朝时期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北朝乐府最有名的就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四)唐 唐代就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 1、初唐 初唐四杰就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 艺术起源于劳动。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鲁迅先生说: 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其中一个叫‘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门外文谈》) 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子曰: 《诗》三百,一言蔽之,曰: 思无邪。”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全诗共373句,2490字。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yue)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 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 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 1、"郊庙歌辞; 2、"相和歌辞; 3、"鼓吹曲辞; 4、"杂曲歌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