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三明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八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共30题;共46.5分)

1. (1.5分) (2017八上·黄石港期中) 其中一位同学在溪流中发现了一种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动物,你认为可能下列动物中的哪一种()

A . 日本血吸虫

B . 猪肉绦虫

C . 涡虫

D . 华枝睾吸虫

2. (1.5分) (2015八上·绿春期中) 由水螅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结构称为()

A . 空腔

B . 消化腔

C . 体腔

D . 内腔

3. (1.5分)观察蚯蚓、沙蚕和水蛭的图片,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属于()

A . 腔肠动物

B . 环节动物

C . 线形动物

D . 扁形动物

4. (1.5分) (2018八下·宜昌期中)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在宜昌湖泊、湿地较多的地方时有发生,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和涡虫是一类,都是()

A . 腔肠动物

B . 扁形动物

C . 环节动物

D . 节肢动物

5. (1.5分) (2017八上·长春期中) 我国的西沙群岛有着连绵数千米的珊瑚礁,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属于()

A . 腔肠动物

B . 软体动物

C . 甲壳动物

D . 昆虫

6. (1.5分) (2018八上·玉州期中) 涡虫等扁形动物的体形是()

A . 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 . 辐射对称,左右扁平

C . 左右对称,上下扁平

D . 不对称,梭形

7. (1.5分) (2015八上·深圳期中)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 . 体表有刺细胞

B . 有口无肛门

C . 身体呈辐射对称

D . 身体呈两侧对称

8. (1.5分)(2017·安徽)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 . 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 . 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 .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9. (1.5分) (2016七上·道县期中) 在做完“探究蚯蚓在不同物体表面的爬行速度”的实验后,对蚯蚓的处理方法是()

A . 随手扔掉

B . 放进垃圾桶

C . 放回大自然

D . 用作鱼饵

10. (1.5分) (2017八上·马尾期中) 蚯蚓区别于蛔虫的最主要特征是()

A . 身体有分节现象

B . 身体呈圆柱形

C . 体表有角质层

D . 有口无肛门

11. (1.5分) (2015八上·丹江口期末) 如何区分一只圆柱形动物是线形动物还是环节动物,主要依据()

A . 身体是否分节

B . 身体是否细长

C . 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D . 是否具有肛门

12. (1.5分)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的特征的是()

A . 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 . 用体壁呼吸

C . 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

D . 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13. (1.5分) (2017八上·新野月考) 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 . 涡虫

B . 水螅

C . 水蛭

D . 蛔虫

14. (1.5分) (2018八上·龙山月考) 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A . 体节

B . 体带

C . 环节

D . 环带

15. (1.5分) (2016八上·锦州月考)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A . 都由很多体节构成

B . 都有触角

C . 都有外骨骼

D . 运动器官都分节

16. (1.5分) (2016八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下列动物中,哪个是线形动物动物()

A . 水螅

B . 蚯蚓

C . 涡虫

D . 蛔虫

17. (2分) (2016八上·灌阳期中) 下列有关缢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属于软体动物

B . 依靠肉质的足运动

C . 用肺呼吸

D . 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

18. (1.5分) (2016八上·綦江期中) 蝗虫的身体表面包着一层坚硬的()

A . 表皮

B . 角质层

C . 外骨骼

D . 皮肤

19. (1.5分) (2018八上·昭阳期中) 养殖珍珠的人常将异物种入珍珠蚌体内,珍珠蚌就能产生珍珠质将异物包裹,形成珍珠。异物种入的部位是()

A . 外套膜

B . 斧足

C . 鳃

D . 贝壳

20. (1.5分) (2016八上·深圳期中) 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但不属于昆虫的是()

A . 蚕

B . 沙蚕

C . 蚯蚓

D . 蜘蛛

21. (2分) (2015八上·钦南期中) 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A . 外骨骼

B . 细胞膜

C . 皮肤

D . 翅

22. (1.5分) (2016七上·武城月考) 有关蝗虫体表外骨骼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A . 保护内部器官

B . 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

C . 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

D . 使身体维持固定的形状

23. (1.5分) (2015八上·龙游期中) 下列有关昆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B . 有三对足,能爬行或飞行

C . 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D . 运动能力不强

24. (1.5分) (2017八上·阳东月考) 勤劳的蜜蜂是大家常见的昆虫,李明同学在观察了蜜蜂后做出了如下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 有三对足

C . 体表湿润,完成呼吸

D . 有两对翅

25. (1.5分)河蚌体表贝壳是()

A . 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

B . 珍珠层不断增厚形成

C . 斧足不断运动的结果

D . 水中某些物质在体表沉积形成

26. (1.5分)蜗牛爬过的地面上留下一条湿的痕迹,这是()

A . 蜗牛体表分泌的黏液

B . 蜗牛贝壳内流出的水分

C . 蜗牛外套膜分泌的黏液

D . 蜗牛足内腺体分泌的黏液

27. (1.5分) (2018八上·北京期末) 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身体柔软

B . 大多数生活离不开水,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

C . 河蚌、田螺都是软体动物

D . 都有贝壳保护

28. (2分)(2017·上杭模拟) 蝉蜕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热、镇静、镇痉的功效,它是蝉的()

A . 甲

B . 皮肤

C . 外骨骼

D . 内骨骼

29. (1.5分)菜青虫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菜青虫喜欢取食

A . 白菜叶

B . 芹菜叶

C . 苦瓜叶

D . 莴笋叶

30. (1.5分) (2018八上·开平月考) 下列各组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是()

A . 大鲵和蜥蜴

B . 壁虎和狼

C . 梭子蟹和蟾蜍

D . 眼镜蛇和青蛙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共5题;共27分)

31. (6分) (2018八上·太平开学考)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难是因为吸烟者对烟焦油中的尼古丁等产生依赖。研究发现,烟焦油对涡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与人相似。某科研小组将涡虫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烟焦油浓度变化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体长相近的涡虫40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放入浓度为0.03mg ? mL-1、0.05mg ?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处理12小时,使涡虫对所处浓度的烟焦油产生依赖。

②甲组涡虫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3mg ? mL-1、0.Olmg ? 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将乙组涡虫随机分成 C、D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5mg ? mL-1、0.03mg ? mL-1的烟焦油溶液中。

③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做了多组实验,实验现象一致。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有口无肛门。

(2)下列动物中与涡虫一样都具有口无肛门的特征的是

A . 水蛭、海蜇、涡虫

B . 涡虫、血吸虫、蛔虫

C . 水母、绦虫、水螅

D . 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3) 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4)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5)比较 A组和B组,C组和D组,涡虫对烟焦油产生依赖的表现相似,即:________ 。

(6)由于对不同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D组和________组涡虫在同一浓度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不同。

(7)青少年应当拒绝吸烟,请根据实验谈谈其中的道理。

32. (5分) (2017七上·宁晋期末)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光滑的玻璃还是毛玻璃上)

(1)

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

(2)

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

(3)

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4)

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3. (5分) (2019八上·通化期末) 小丽同学想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她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第一步:取两片面包片,每片40g,高温烘干后,贴上标签A、B。

第二步:A面包片不作处理,在B面包片上均匀喷洒适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把A、B两片面包片放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

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你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用“等质量”的面包片的目的是________。

(3)请你预测实验现象:A________;B________。

(4)你认为小丽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完善吗?如若完善,请阐述你的理由;如若有不足之处,请你写出改进的措施。

(5)除水分外,霉菌生存的条件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等。日常生活中食品保存不当就会腐败变质,请你写出一种食品保存的方法________。

34. (5分) (2017八上·西宁月考) 如图为蝗虫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蝗虫的身体明显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部分。

(2)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________色。

(3)蝗虫共有____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

(4)蝗虫的身体表面覆盖有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5)将蝗虫的腹部放入水中,蝗虫会死亡吗? ________。

35. (6分) (2019八上·嘉荫期末)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妈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_______行为的动物。

(3)蚂蚁是昆虫纲,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________,蚂蚁感知气味的嗅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共30题;共46.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共5题;共27分)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2-1、

32-2、

32-3、

32-4、

33-1、

33-2、

33-3、33-4、

33-5、

34-1、34-2、

34-3、34-4、34-5、35-1、35-2、35-3、3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