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说课稿

目录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4)

5.1.1 相交线说课稿(一) (4)

5.1.1 相交线说课稿(二) (7)

5.1.2 垂线说课稿(一) (9)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说课稿(一) (11)

5.2.1 平行线说课稿(一) (12)

5.2.1 平行线说课稿(二) (16)

18

21

23

5.3.2 命题、定理、证明说课稿(一) (36)

5.4 平移说课稿(一) (38)

5.4 平移说课稿(二) (42)

第6章实数(8) (45)

13.1 平方根说课稿(一) (45)

13.1 平方根说课稿(二) (50)

13.2 立方根说课稿(一) (53)

13.2 立方根说课稿(二) (55)

13.3 实数说课稿(一) (58)

13.3 实数说课稿(二) (59)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0)

7.1.1 有序数对说课稿(一) (60)

7.1.1 有序数对说课稿(二) (62)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一) (65)

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一) (68)

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二) (70)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说课稿(一) (74)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说课稿(二) (76)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78)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 (78)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 (81)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 (82)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 (83)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 (87)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二) (89)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说课稿(一) (91)

92

94

94

9.1.2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00)

9.1.2 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 (103)

9.2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一) (106)

9.2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二) (109)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一) (111)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二) (113)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15)

10.1 统计调查说课稿(一) (115)

10.1 统计调查说课稿(二) (118)

10.2 直方图说课稿(一) (121)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说课稿(一) (127)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说课0801 (130)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 相交线说课稿(一)

说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5.1.1相交线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学科的特点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平行和异面,异面的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而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平面几何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最基本图形之一

——由两条直线相交构成的角。相交线、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同时它们也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了解了它们的性质,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在后续的学习中,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相似形、圆的知识中,都和相交线的知识息息相关,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主要是传递角相等。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是运用理性,以理服人。学习逻辑推理的顺序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

2.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提出,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发展空间观念中提出: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出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我讲的相交线这节课恰好是构成复杂图形的一个基本图形,是一个起始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补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我觉得有些低,在后续的学习知识中不断的会遇到对顶角的图形,所以我把它定位于“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材处理

教材从剪刀剪开布片过程中角的变化来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引出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对于“对顶角相等”,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讨论”栏目,让学生度量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探究发现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然后再对这个结论进行了说理,这样就将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相结合。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我在知识的引入上没有采用教材提供的

方法,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采用画一画,画出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即构成两条相交的直线,来探索4个角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对于例1的处理,则增加了两个变式练习,主要向学生渗透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然后增加了理解概念的识图题,和实际应用此知识的题目,感受学习相交线知识的必要性。

4.学情分析

(1)知识的储备:在小学,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初步接触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重点研究了线段和角,知道了互余、互补的角,等角的补角(余角)相等,能画出图形思考问题,初步掌握思考几何问题的方法,学会说点儿理。由于学生的来源复杂,掌握知识的程度各不相同,70%的学生能准确的画出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知道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但应用性质则只有30%的学生能有意识的用。

(2)能力的储备:学生初步具有探究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学习迁移能力,但对于几何知识的准确表达还存在着困难,尤其是由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换,还不能做到准确;

(3)心理特点:初一年级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它们积极、热情,喜欢探究活动,有一定的合作探究意识,学习的方式由偏重机械记忆向偏重理解记忆过渡,但他们热衷于口头表达,在笔头表达上70%的学生存在书写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二、教学目标:

1.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观察、推断、交流、归纳小结等数学活动, 初步感受学习

几何知识的方法,体会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3.通过探索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分析,我认为教学重点是对顶角性质与应用,教学难点是对顶角性质应用几何语言的表达.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

在初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认识、体会和内化;教学手段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以相交线的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的原则,突出多媒体这一教学技术手段在辅助知识产生和突破重难点的优势,基于这种理念,我把教学过程设成如下几个环节:

1. 回顾知识,感受必要;

2. 逐步探究,形成新知;

3. 理解概念,巩固新知;

4. 实际应用,体会必要;

5. 小结回顾,习惯反思;

6. 分层作业,获得进步。

下面就突出难点、突破难点作具体的说明:

5.1 回顾知识,感受必要用几何画板演示学习几何知识简单的过程:点——直线、

射线、线段——角,画出角的两边的延长线,引发新的知识——相交线。

意图是:回顾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重温角的概念,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构想新概念,寻求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5.2逐步探究,形成新知:

学生画出图形后,提出问题:

问题1:你能描述一下∠AOB与∠1有什么关系吗?你能给这对角起个新名字吗?问题2:回忆刚才的作图,∠2是怎样形成的?∠2和∠4在位置上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你能给∠4和∠2这对角起名吗?这两个角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呢?

即: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形,抓住两个角的特点,尝试给出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进一步观察,得到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训练学生由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再到符号语言的三种语言的转换,培养学生几何语言的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的准确性;

5.3理解概念,巩固新知;

(1)通过3个识图题,巩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1.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吗?为什么?

∠1和∠2是角;∠1和∠4互为角;∠2和∠3互为角;∠1和∠3互为角;∠2和∠4互为角. (2)通过两个例题的学习,体会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应用。例1 如图,

直线a、b相

交,∠1=40°,求∠2、∠3、

∠ 4的度数. 变式1: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变式2:若∠2比∠1大40度,求∠4的度数。

例2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A平分∠EOC,并且∠EOC=70°,求∠BOD的

度数. 例1的设置是要学生观察图形,应用知识,要求学生会表达,即:由什么,根据什么,得到什么。变式练习渗透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例2的设置是结合前面的角平分线的知识与新知识组合,再次体会新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

5.4实际应用,体会必要;做一做,试一试

1. 要测量两堵墙所成的∠ AOB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说明道理

2. 如图所示,有一个破损的扇形零件,利用图中的量角器可以量出这个扇形零件的圆心角的度数.你能说出所量角是多少度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会学习对顶角和邻补角的价值,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

5.5小结回顾,习惯反思

为了让学生学完知识后形成反思与小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从知识上、学习的方法上和后续知识的设想上进行了小结。内

容如下:

1.对比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它们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都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2都有一个公共顶点;○3都是成对出现的;

不同点:○

1邻补角要有公共边,而对顶角没有公共边;○

2两直线相交时,对顶角只有两对,邻补角有四对 2.今天主要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的知识,我们从哪几方面研究的?(1)从两个角位置和两个角数量关系,两方面进行了探究;

(2)从图形、文字、符号语言的转换;(3)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我们的研究由一个角到两个角,由一条直线到两条直线,图形由简单逐渐变复杂,根据你的学习经验,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哪些知识?说说你的想法?

期待学生能回答:

(1)垂直(两条相交直线的特殊位置);(2)添加一条直线,研究三线八角;两直线平行……

5.6分层作业,获得进步。

必做题:第8页习题5.1第1题和第2题,第9页8题写书上;第9页第7题,写本上.

选作题:如图,直线AB、CD交EF

于点G、H,∠2=∠3,∠1=70 °,求∠4的度数. 必做题要求所有的学生完成,选做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目的是初步体会对顶角相等在后续知识中怎样应用。

说课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5.1.1 相交线说课稿(二)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2)掌握

“对顶角相等的性质”。(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

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操做。(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性交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四)例题解析

例如图,直线a, 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习题反馈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我适当增加些练习,

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对于趣味题和拓展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寻找规律,让他们进一步感觉“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七)布置作业

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

5.1.2 垂线说课稿(一)

初一C段22班庄亚花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垂线》。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过程”这四个部分来汇报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的重点是会用两直线垂直的定义判定两条直线垂直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两直线垂直的定义中虽然强调“有一个角是直角”,但实际上由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可以得到其他三个角也都是直角,因此不指定哪一个角是直角,实际上无论哪一个角是直角,都可以判定两直线垂直.反过来,已知两直线垂直,那么它们的四个交角中无论哪一个角都是直角.对于点到直线的距离,一定要给学

生强调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而不能误认为是垂线段本身.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垂线的性质、画法、垂线段的性质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都是重点。

二、教学目标

理解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垂线的性质,会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经历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归纳理解垂线的两个性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和意识,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相交线:两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的两条直线叫相交线。

展示教具:把两根细木条看作是两条直线,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 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α =90°时,其他三个角有什么变化?这时a与b有什么关系呢?

2、垂线的定义:当直线a与直线b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为直角时,其它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

此时,直线a,b互相垂直,记作“a⊥b”,它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

3、垂直的表示方法:符号表示

(二)讲授新课 1、垂线的性质

经过直线a上(外)一点P画a的垂线,可以画几条?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垂线的画法

①.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提示利用垂直定义)。

分别用直角三角板作垂线和用量角器作垂线

②.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点与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③.图形演示,总结画法。

总结画垂线的方法:“一靠、二过、三画”

一靠: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垂直定义的运用,有90°角就有垂直)二过: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的点;三画:沿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画直线。”

3、垂线段

思考:有人不慎掉入有鳄鱼的湖中。如图,他在P点,应选择什么样的路线尽快游到岸边m呢?

概念: 作线段PB⊥直线m,如图,垂足为B,我们就把线段PB叫做点P到直线m 的垂线段。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垂线段。

提出问题:垂线与垂线段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垂线是直线,垂线段是线段联系:垂线和垂线段都有垂直关系。

4、垂线段的性质

如图:线段PA, PB, PC , PD谁最短?请你用直尺量一量,和你的同伴一起检验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各点连结的线段中,线段最短。

5、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线段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知识应用

例1、如下图,已知AB⊥CD,垂足为O,OE是一条射线,且∠AOE=35°,求∠BOE、∠COE的度数。

解:∵ AB⊥CD ∴∠AOC=90°

∵∠AOE=35°

∴∠COE=55°,∠BOE=∠BOC+∠COE=145°

(三)课堂练习:课本P137 练习1 、2

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B平分EOD,9021,问:图中的线是否存在互相垂直的关系,若有,请写出哪些线互相垂直,并说明理由;若无,直接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课本P139 习题 1 。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说课稿(一)

一、预习提示

指出下图中哪些互为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哪些是同旁内角?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⒈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⒉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能力目标

⒈通过变式图形的识图训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⒉通过例题口答“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⒈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⒉通过“三线八角”基本图形,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 (四)学习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五)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辩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教学时数:1课时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指出下列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新课讲授

像上图中的∠1与∠2这样的位置的一对角我们称它们为同位角,你认为同位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2、想一想,像下图中的∠8与∠2这样的位置的一对角我们称它们为内错角你认为内错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像下图中的∠5与∠2这样位置的一对角我们称它们为同旁内角你认为同旁内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三)拓展延伸

1、请辩别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做一做

将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各组成一个角,两食指相对成一条直线,两个大拇指反向的时候,组成内错角

两食指相对成一条直线,两个大拇指同向的时候组成同旁内角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如何组合得到同位角?(四)小结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三线八角”中,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三个步骤:

一看角的顶点二看角的两边三看角的方位

但这“三看”又离不开主线“截线”的确定(五)反馈测试

四条直线两两相交可得到多少个角?

在这些角中分别有多少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六)板书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概念

内错角概念学生练习同旁内角概念练习

1如图,∠1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2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5.2.1 平行线说课稿(一)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2节的第1小节《平行线》。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