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色彩》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色彩》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色彩》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色彩》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色彩》课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简介)

色彩这个迷人的光色现象。是绘画中最具表现价值的因素,也是美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主干课程的《色彩》课虽然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却同样担负着使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理论,提高色彩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完成实践需要的色彩设计能力,所以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色彩》课程中培养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敏锐的色彩感觉培养是色彩审美能力形成的前提

初学色彩绘画的同学,常常是埋怨自己“手笨”,画不出丰富的色彩,实际上,所谓“画不出来”大都是因为“看不出来”,也就是看不出色彩,当然就画不出色彩,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学生却很少埋怨自己的眼睛。

法国著名哲学家伯格森认为,“人们总以为耳朵能听到一切声音,眼睛能看到一切物象,事实上我们用心反省,那所听、所见,都只不过是为了某种实用为目的,在普通知觉中,凡是被认为无用的,一概被忽视。”的确,类似高光变化,阴影的色彩这种事物对一般人来说显得那样的平常和微不足道。这些景象落到人们视网膜上的时候是没有多少差别的,但未必都被看作有用的信息而被大脑解析出来。敏锐的色彩感觉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还是靠后天的锻炼,也就是锻炼大脑解析那些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光色现象,改变那种停留在物色表象上不作深究的视觉态度。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辨别色彩的习惯,我规定初步接触色彩绘画的学生每天辨别不少于二十种自己所见到的颜色,根据常用的水粉颜料品种,在头脑中进行模拟调配,对不能确定的再动手实际调配来验证,又如在辨别色相微妙差别的练习中,我让学生尝试用各种黄:淡黄、柠檬黄、土黄、中黄、桔黄、与群青,湖蓝、钴蓝、普蓝进行任意搭配,按不同比例混合,并结合明度、纯度的变化,调配出数以百计的各种面貌的绿色,扩大了学生对色相变化的认识,增强了辨色能力和对色彩感知的敏锐性。

二、注重良好情感因素的形成,构建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是色彩审美能力提高的基础

对于情感冷漠的人来说,任何艺术作品都不会引起他的兴趣,也谈不上审美享受,更不具备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良好情感因素的形成。

首先,应通过色彩绘画教学使学生产生美的情感。当代画家卡特林说:任何艺术表现形式的共同动力是“情”,如果在绘画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情感融入,那么表现出来的色彩作品就不会有打动观者而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当学生面对一组静物时,我首先引导他们产生情感,我把静物画同其它艺术形式作比较联系,特别是同影视艺术的类比:主体的花瓶陶罐如同影视剧中的主要角色,杯盘蔬果则是次要角色,衬布则是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在它们之间的位置、空间关系上有聚有散、有前有后、在光色交织中正演绎着或美丽动人,或忧伤惆怅,或豪迈激越的故事……通过引导,使学生体会到静物的生命力,开始由被动描摹转向融入自我对静物深切情感的主动表现,在色彩风景画教学中,我也反复向学生阐述,为什么取这样的景?要再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面对景物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完成写生作品?让学生知道:留心处一草一木皆有情,也让学生

谈自己的感受,听取他们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主观灵动性,以期在这种互动灵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容纳美的认识规律,使美感知觉自然形成。

其次,应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得失心态,以及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念,构建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为审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在作业画得好时非常高兴,画得不好时灰心丧气难以振作,也有的同学学得勤勤恳恳,态度很认真,却不见成绩有进步,这两种现象都有碍学生色彩学习的进步,也是色彩审美能力提高的障碍,教师应通过耐心的分析使他们懂得:一个人的收获大小,有时并不完全反映在作业上,因为作为色彩的基本写生练习只是锻炼眼睛的观察力与艺术表现力的一种手段,作业只是观察方法的验证及艺术技艺的试探,画面效果好时,说明观察与表现是成功的;画面效果差时,或是观察方法不对头,或是艺术表现欠妥,我们找出问题之所在,就会增长经验,“吃一堑”才能“长一智”,人的才能就是这样一步步提高的。达·芬奇曾说过:一个对他自己能力毫无怀疑的画家,获得的东西会很少,他的作品胜过他的判断力时,这个艺术家就学不到什么东西,然而当他的判断力优于他的作品时,他就会永不停留地进行改善……一个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往往也不知道什么是优点,对作品的分析、比较、研究,也是提高艺术审美判断力的实践过程。

三、开阔眼界,全面把握色彩本质。是提高色彩审美能力的关键

职校生毕业后要面临各种与色彩有关的设计实务,要想在设计中摆捝依靠模仿的方法,实现独立高品位的色彩应用设计,必须具备较强的色彩审美能力。围绕这个目标我在已具备一定色彩基础的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强化色彩画而设计意识的训练,首先将色彩在绘画中的形式即色彩的对比、调和、色调、节奏、均衡等原理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着重向学生介绍凡高、马蒂斯等印象派之后色彩大家的作品。在写生练习中要求学生既研究形体,又不依赖形体,摆脱精确写实主义的影响,运用色彩的自身变化来塑造空间关系和起到对光的表现,强调画面色彩的结构设计,而不是色彩的偶然感觉,在这种更为纯粹的色彩研究,探索中,发现色彩的表现价值和魅力,为学生以后运用色彩进行各种专业设计建立了一座过渡性桥梁,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们懂得了怎样运用色彩营造氛围,表达意境,有效把握色彩的种种个性和各种色彩组合所能达到的效果,具备了较强的色彩审美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要求教师自身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并要在实践中把握方法,寻求最佳的切入点,色彩现象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她的神秘难以捉摸,使得更多的人去研究探索。在色彩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究,以上体会,仅仅是我在实践中的一孔之见,希望在交流的同时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