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牛郎织女》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牛郎织女》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牛郎织女》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牛郎织女》学案

牛郎织女(一)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个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本文是牛郎和织女故事的前半部分,以牛郎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并穿插了织女和众仙女在天宫没有自由、没有欢乐的生活情景及下凡的经过。本文是阅读课文,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读自悟,针对学生的疑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体会出牛郎的诚实、勤劳、善良的品格。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还体现在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不仅组织学生选读内容,还请学生谈谈选择这部分内容的理由。通过交流,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感悟。

探究活动

——怎样回信

一天,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收到一封询问有关语法方面问题的读者来信。吕先生很快地把回信写好,待要寄信时,却把他难住了。

原来,那位写信人在信后面留下的签名写得龙飞凤舞,潦草得无法辩认,吕先生费尽心思,还是没有想出好办法。最后又拿起信端详一番,突然心里一亮,高兴地喊道:“有办法啦!”

试问,这是个什么办法?

答案:

吕先生把信上的签名剪下,贴在信封上,然后根据来信人的地址把信寄出去。

部编版语文小学各学段阅读要求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小学各学段阅读要求新课标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部编版语文小学各学段阅读要求(新课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 第二学段(3~4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 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 第三学段(5~6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 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 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 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 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

《 牛郎织女(一)》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20 牛郎织女(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原来”造句。 4.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重点: 1、学会“原来”造句。 2、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 牛很亲密。 教学难点: 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2、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的。板书课题:牛郎织女(一) 3、同学们看到课题,会想到这篇课文写哪些内容呢?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三、精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2、从第一段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吃剩饭、穿破衣裳、天不亮就赶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体味牛郎的孤苦伶仃。 四、精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1)讨论:第二段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2)牛郎在放牛时是怎样照顾老牛的?平时、夏天、冬天,牛郎又是怎样照顾老牛的? (3)完成板书: 2、牛郎这么周到地照看老牛,老牛对牛郎怎么样? (1)理解“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这句话的意思。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 3、指导咸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和老牛的善解人意。 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书写指导: 本课生字,除了“棚”是左中右结构外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 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⑤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⑦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 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③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④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⑤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3、习作教学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案精选版

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8 将相和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 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 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预习导航】Array 一、学习字词。 1.能给带点的字注音吗 允诺.()召.集( 渑.池()削.弱()击缶.() 胆怯.()将相 ..和() 2.读读下列词语。 蔺相如廉颇和氏璧胆怯鼓瑟侮辱 荆条躲避击缶抵御渑池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诸位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二、预习课文内容。 1. 读一读“资料袋”,批画知识点。填一填。 这篇文章选自,作者是。 2.《将相和》是根据,主要是和的 故事。文题中的“将”指“相”又是指; “和”的意思是;“将相和”的意思是: 。 3. 这篇课文共讲了个小故事,分别给故事加上小标题是: 【课堂探究】 三、合作探究。 1.课文题目为“将相和”既然有了“和”,就说明他们曾经“不 和”,“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

2.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大王,这块璧有点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1)这块和氏璧是稀世珍宝,真的有“小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样 说 (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特点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从 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4.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品读全文,完成填空。 《将相和》这篇课文,讲了( )件事。分别是 ( )、 ( )、( )和( )。第一件事的起因 ( ),结果是( )。第二件事 的起因是( ),结果是( )。第三 件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 三件事的总起因是( ) 五、学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交流交流。 【达标训练】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答.(dā dá)应 便. (pián biàn)宜 病假. (ji ǎ jià) 回答. (dā dá) 方便. (pián biàn) 真假. (ji ǎ jià)

牛郎织女时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时教学设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哪些(板书:牛郎织女老牛王母) 3、昨天我们已经学过课文第一小节,谁能说说在文字里你感受到什么让我们一齐带着这种感受读好第1小节。 二、感受人物形象 1、自读课文2—5小节,思考:牛郎织女走到一起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 交流: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亲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老牛是他的亲人,亲人变成了媒人,撮合一对姻缘。第三小节牛郎——心眼儿好(板书:心地善良)、能吃苦(板书:吃苦耐劳)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最好,最干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2)坦白,诚实,不隐瞒。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坦白诚实正是织女所欣赏的。 2、我们来看前文“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是什么样的人什么身份(王母娘娘的外孙女,高贵的公主)牛郎又有什么遭遇(父母早逝,贫穷困苦) 3、一个高贵的公主嫁给一个身份卑微、穷困潦倒的放牛郎意味着什么会有什么后果(贫穷、劳苦、卑微、惩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冒着很大的风险,她应该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顾,因为自由、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自由价更高。” (相机板书:渴望真情、向往幸福自由的生活) 4、织女下定决心留在凡间,可是,她的姐妹肯定会劝她,同学们想象一下她们之间会怎样对话呢(练习说话) (1)织女啊,我们私自下凡,已经违反了天规,你若私嫁凡人那可是死罪,王母娘娘可是心狠手辣呀,她决不会饶你,说不定还会丢了性命呢,还是跟我们回去吧。 (2)你看牛郎那么穷那么苦,没爹没娘,哥哥嫂嫂待他又不好,你嫁给她会过上好日子吗我们还是回天庭享受荣华富贵吧!

牛郎织女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牛郎织女二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时 一、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偎依(wēi yī)衰老(āi lǎo) B.泰山(tài shān)珊瑚(shān hú) C.一筐(yì kuāng)拗不过(niú bú guò)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 3.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第二课时 一、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富()堂()怒气()()日()天() 1.只要你坚持练习,,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2. 不知是谁惹恼了他,他地走进了教室。 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气势磅礴。 二、读句子,体会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1.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2.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上坡上。 3.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4.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B 二、1.喜鹊搭起桥。 2.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正是紧急事。 3.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4.王母娘娘到底知道了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 第二课时 一、丽皇冲冲久长 1.日久天长 2.富丽堂皇 3.怒气冲冲 二、1.牛郎织女婚后生活美满,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的夫妻。 2.夫妻二人失去老牛,悲痛欲绝。 3.王母娘娘对织女的行为十分气恼。 4.牛郎织女被迫生生分离,无比遗憾。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级段主要教学任务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试谈谈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级段主要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各个学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语文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提出要求,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小学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是: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

第一章教案文本的构成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间是2001年。(√)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有时会是一致的。(√) 4. 教学重点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应着重指导的内容,它多受教学目标的制约。(√) 5.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它主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6.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 7.教学方法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不必考虑师生的特点。(×) 8.教学目标应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但这三方面不必分列。(√). 9. 片断教学就是将40分钟的课的教学内容浓缩成短课(×) 10. 片断教学时间短,故不必设置导入与结课环节。(×) 第二章:识字写字教学 1.小学拼音教学不需教的韵母是() A.en B.iu C.enɡ D. iɑo 正确答案:D 3.关于拼音教学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示范模仿法、口诀法、手势演示法、局限法等,都是常见的拼读教学方法 B.歌谣是辨记声母、韵母的常用方法 C.应要求所有的小学生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 D.动画演示法一般用于学习单韵母 正确答案:B 4.“书写规范”中“规范”二字的意思是() A.笔画、笔顺正确,不写错字、别字、异体字等 B.握笔的姿势 C.整篇中每个字的大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和距离 D.写字的坐姿、站姿 正确答案:A 5.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资源,一般不包括() A.插图与注释 B.语文园地 C.单元导读与目录 D.课文 正确答案:C 6.标对了调号的音节是() A.qiū B.bīe C.tūi D.dūo 正确答案:A 7.“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 )

10《牛郎织女(一)》优秀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 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经过大众千百年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这个 故事所蕴含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与达到的艺术标准,都堪称民间 故事的经典,成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学创作的代表作。 本课节选了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到哥 嫂虐待,与家里唯一的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 识并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以 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成人——成家”展开情节。第1—2自然 段概括介绍了牛郎凄苦的身世;第3~8自然段讲述了牛郎和和老牛 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第9自然段到课文结尾,讲述了牛 郎得到老牛相助,与织女相依为命的经过。 课文情节曲折动人,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和织女是怎么 认识的,课文做了重点叙述。牛郎和织女相识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首先是老牛突然会说话,并且给牛郎泄露天机。然后是牛郎按照老 牛的话,捡起纱衣,和织女相识。而织女逃离天庭,想追求自由, 才遇到了忠厚老实的牛郎。课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通俗、浅 显易懂,适合以讲故事的形式了解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上一单元已 学过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因此要阅读并了解故事的内容对学 生而言不会太困难。但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对学生而言有 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嫂、恳”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落”,会写“郎、爹”等14个字,会写“嫂子、剩饭”等14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展开想象,能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演一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展开想象编演故事。 教学建议: 教学时,先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以课文两处生动的情 节“牛郎与老牛相处”和“牛郎与织女相识”为例练习讲故事,揣 摩如何把情节讲具体;接着选择故事中有想象空间的地方,如,牛郎 如何与老牛聊天,仙女们如何逃离天庭,练习把简略的内容说具体; 最后可以组织讨论故事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文学 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导入 1.出示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诗歌《乞巧》,学生自由读 古诗。 2.补充“乞巧”“七夕”的知识。“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 这一天女孩子会向织女星祈求智巧,所以这一天被称作“乞巧节”。 3.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 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 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就

比较小学语文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比较小学语文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 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 活实际了解词语 的意思,借助读 物中的图画阅 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语的意思, 借助字典、词典和 生活积累,理解生 词的意义。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 的意义,能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推 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 意思,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体会其表达 效果。 朗读学习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默读学习默读。学会默读。(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快速默读。(每分钟不 少于300字,把握文 章要义) 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 不同语气。 体会句号与逗号 的不同用法,了解 冒号、引号的一般 用法。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 号与句号的不同用 法。 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 成语和格言警 句。 积累课文中的优 美词语、精彩句 段,以及在课外阅

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诵读儿歌、童谣 和浅近的故事, 展开想象,获得 初步的情感体 验,感受语言的 优美。背诵优秀 诗文50篇(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 意在诵读过程中 体验情感,展开想 象,领悟内容。背 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 通过诗文的声调、节 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 和情感。背诵优秀诗 文60篇(段)。 课内阅读向往美好的情 景,关心自然和 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 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并乐于与人 交流。 能初步把握文章 主要内容,体会文 章表达的思想感 情。能对课文中不 理解的地方提出 疑问。能复述叙事 性作品的大意,初 步感受作品中生 动的形象和优美 的语言,关心作品 中人物的命运和 喜怒哀乐,与他人 交流自己的阅读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 序,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初步领悟文章 基本的表达方法。在 交流和讨论中,敢于 提出自己的看法,作 出自己的判断。阅读 叙事性作品,了解事 件梗概,能简单描述 自己印象最深的场 景、人物、细节,说 出自己的喜欢、憎恶、 崇敬、向往、同情等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之一 佚名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

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牛郎织女(一)教案第二课时(详案)

牛郎织女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文章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牛郎、织女、老牛的优秀品质。 2.体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牛郎,织女及老牛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板书课题)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没有同学可以来复述一下课文? 预设生:主要讲述了牛郎从小生活孤苦,与老牛相依为命,后被哥嫂赶出家门,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结婚的故事。 师:看来大家对着这篇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个民间故事中人物形象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你们对其中哪个人物有着最深的印象?——牛郎,好,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牛郎的句子,哪句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你觉得牛郎是个怎样的人?(生阅读,师巡视) 预设生1:“哥哥嫂嫂……在牛棚里睡”写出了他生活艰苦,表现出牛郎的孤苦伶仃,身世凄惨。 预设生2:“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牛舒服自己也舒服”写出牛郎对老牛无微不至的关心,表现出牛郎的心地善良。 师:尽管是一头牛,但牛郎还是把它当作是家人一样悉心照顾,他们是十分亲密呀。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体会一下牛郎对老牛的关心照顾,他的心地善良。(生读课文)还有同学有其他看法么?你还觉得牛郎是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生3:“他白天上山打柴……这就算安了家。”写出牛郎努力干活,是个吃苦耐劳的人师:他辛勤劳动很快就安了家,是多么勤劳能干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生读第八自然段)。通过描写我们能看出牛郎就是这么一个孤苦伶仃却心地善良,勤劳能干的人。(板书)师:这样善良的一个牛郎之后有什么传奇的经历呀?——他在老牛的引导下找到了妻子织女。(生答)你们觉得这是一头怎么样的牛呀? 预设生1:善解人意,帮助牛郎找到了妻子。 预设生2:忠心耿耿,为牛郎着想……。 师:正是因为牛郎对老牛之前的悉心照顾,让老牛也对牛郎产生了感激,然后想要报答他,于是把织女下凡的消息透入给了他,这里我们是不是也能看出老牛的知恩图报呀,这是一个善解人意,忠心耿耿还知恩图报的老牛。(板书) 师:在老牛的帮助下让牛郎与织女相识了,从之后的这些片段的描写中,大家觉得这个织女是个怎么样的仙女呀? 预设生1:“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看出这个织女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 预设生2:“原来姑娘……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写出织女织彩锦技术高超,表现织女的心灵手巧,勤劳能干。 师:虽然织女心灵手巧织工了得,但是织女每天都在织,没有休息,等于在关监狱,“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说明织女的内心其实是——渴望自由的(生一齐说)。一起来朗读第十八自然段,再体会一下。(生读十八自然段)由这些描写我们又知道织女是如此地富有同情心,心灵手巧,渴望自由。 师:从这个故事中,从这些人物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10 牛郎织女(一)(教案)

10 牛郎织女(一) 1.会认“嫂、恳”等11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嫂子、剩饭”等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4.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 ●难点 抓住人物描写,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1.字词教学。 边读课文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对学生自读的情况,教师应认真检查。检查自读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检查生字是否读准。要提醒学生注意“嫂”是平舌音,“纱、筛”是翘舌音;“罕、婚、恳”是前鼻音,“郎、辆、趟、酿、泳”是后鼻音。第二步:指导学生写字,“嫂、郎、辆、纱、酿、泳、婚、挨”是左右结构的字;“爹、罕、妻、辈”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狱”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阅读理解。 初读课文,可以先从课题入手,提示课题后,要让学生读准“牛郎”这两个字。然后设问:读课题时我们会想到课文写了些什么呢? 然后按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对读得不符合要求的,应再给一些时间,进行练习。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发现字音读得不准、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应及时纠正。学生再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边默读课文边理清课文脉络,在抓住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精读课文。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表达运用。 复述课文时,首先要熟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然后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据

牛郎织女一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牛郎织女一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孟姜女哭长城(节选) 秦朝的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zàng cáng)了一个人,吓得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他俩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忽然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坐在家里干着急,()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她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跋山涉水,孟姜女终于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她找啊找,始终不见丈夫。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人叫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孟姜女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听到这个噩耗,孟姜女大哭起来。她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 (选自《民间故事快读》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1.解释词语。 张灯结彩: 跋山涉水: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排序。 分别相遇生死相离成亲 正确的排序是:—————— 4.孟姜女哭长城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参考答案】 1.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指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2.与其不如 3.相遇成亲分别生死相离 4.示例:我感受到了秦始皇的残暴,秦朝官兵的凶狠,以及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六和填江(节选) 原先,住在钱塘江里的龙王性情暴躁,把潮水弄得涨落没有个一定时刻,沿江两岸的田地常常被淹没,人们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江边住着一户穷苦的渔民,夫妻俩带着个儿子六和过日子。六和五岁那年,他爸在江上打鱼翻了船,淹死啦。娘儿俩失去了依靠,只能每天趁涨潮的时候去捞潮头鱼。干这行当太危险了,六和娘也被浪头卷进漩涡里去啦。

小学语文三个学段把握的教学重点[1]

小学语文三个学段把握的教学重点 一、低段教学的重点是: 1、在语言环境中指导识字、理解词语。(生字的指导与词语的理解) 2、重在指导朗读,培养语感,而不要把功夫下在分析理解文章的内容上。(分析、理解就拔高要求了。) 3、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水乳交融,融为一体。达到正确、流利。 4、识字、写字分配在两课时完成。每节课留足至少五分钟时间写字上抄本。 (一课时完成识字任务的教师是在误人子弟。腾出时间在第二课时空讲空说的教师是拔高到中段教学。) 4、二年级能自由地写一、二句话或几句话。 二、中段教学的重点是: 1、继续巩固识字成果,理解词语。(传承低段的基础知识) 2、以段的训练为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习得构段方式。 3、在朗读中重点指导“有感情”。初步培养想象与联想的意境效果。(读一段文,展一幅画,悟一段情。) 4、在读写迁移、习得构段方式中,三年级能写好一个段(落)的文章。四年级能写好文章的主要(重点)内容。

5、四年级(下)渗透暗示分段。 三、高段教学的重点: 1、延续中段教学的基础知识。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后(学习分段、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不要一入文就学习生字、理解词义等中段的套路。)直奔重点段落,进行“立体教学”。第二课时同样按照第一课时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2、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重点,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为难点,在理解、感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中揣摩(揣摩表达顺序)、领悟(领悟表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会感情与揣摩、领悟表达方法)一定要水乳交融、融为一体。 3、学生朗读以指导精读为主,不要面面俱到;思考问题以默读为主,一般不采用朗读。 4、学生在迁移读写中,学会完整而有序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好写人或记事的文体。 5、设计主问题教学,一以贯之。不要出现课堂教学“三碎”现象。(读得碎、问得碎、讲得碎) 四、这样看来,三个学段的重点可提炼为以下重点: 低段——1识字、写字;2理解词语的意思。 中段——1段的训练;2理解主要内容。 高段——1体会思想感情;2、揣摩、领悟方法。

【优质课教案】第10课《牛郎织女(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第10课《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嫂、恳”等 11个生字,会写“爹、嫂”等 14 个字,会写“嫂子、床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3.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4.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5.体会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的感情,了解牛郎和织女认识的缘由。 6.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不难发现天上有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我们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课文《牛郎织女(一)》。

出示课题:牛郎织女(一)(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课文链接 (1)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牛郎 牛郎织女是流传在中国民间最优秀的爱情传说之一,那牛郎与织女纯朴的爱情,是人们对爱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而忠厚、勤奋的牛儿,又代表着人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和平生活的期望。 (3)织女 织女别名天孙、天仙娘娘,又与七仙女姊妹合称七星娘娘。织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代表织女星的女神,编织云雾的女神,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3.读准字音 sǎo kěn shāi dǎi hǎn suō yù niàng kē jùlà 嫂恳筛歹罕梭狱酿磕拘落 4.朗读词语 牛郎嫂子勤恳筛子牛虻 咧嘴好歹稀罕洗澡晚霞

《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案例推荐

《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案例推荐 句容市黄梅中心小学谢美根 教学思路: 利用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助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中的写作特色;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中的意义主题。 教学形式及教学重难点: 小说《西游记》中记载着一个个基于民间故事又超越现实的神怪故事,《三打白骨精》就是一例。以往,我们习惯于把课文当作种种大道理的载体,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出“故事”的情趣和意味。跟学生说故事,可以通过“聊”的方式,即对话。因此,承接上学期教学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经验——我们期待着继续以“聊”的方式,超越“讲”,教学中努力做到,比“讲”更轻松、更幽默、更开放、更亲密。这种“聊”不仅是“说说”、“读读”,而是以儿童为主体,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故事因素,站在平等对话高度上的教学形式。因此,“聊故事”应该是语文课堂的风景之一。当然,聊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看似轻松,实则不轻松的“举重若轻”,那些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应当在师生不着痕迹的尽情对话中得以落实。 教学过程: 一、聊小说的要素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为了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而创设的的特定场所和背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小说中,除了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还有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在这里我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打白骨精》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为例说明。) 师: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名著)。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 师: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师:那我们就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学生笑) 师:那咱再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今天他将看出的是什么妖精呢? 师:把你看到的送到词中,再读——生:白骨精(读出“吓人”的感觉)师:《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师: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生:情节。 师: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场所就叫——生:地点。 师:要说地点专指具体的地方,这活动场所也指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教师手势比划,提示学生。)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小学各学段阅读要求(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小学各学段阅读要求(新课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 第二学段(3~4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 第三学段(5~6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虞大明《牛郎织女》公开课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阅读交流课 一、聊一聊讲故事 1、喜欢听故事吗?讲故事有什么好处? 2、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预设:脱稿、语气、语调) 二、梳理情节、概括大意 1、牛郎织女是一个“传说故事”,什么是传说故事?(口口相传、津津乐道) 2、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就要抓住有意思、重要的情节讲清楚。你们认为哪些情节要讲得特别好?(生自主梳理,拟小标题)板书:抓重点 3、预设:老牛点迷津、王母抓织女,王母划天河 4、明确,把小标题串起来就是故事内容。 三、聚焦精彩,感受幻想 【情节一】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1、思考,有意思在哪儿?(老牛会说话) 2、生活中有这样的牛吗?你见过会说话的牛吗?——这就是“幻想”,这是民间故事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幻想奇” 3、这是一头“神牛”,谁来学学神牛开口说话? 4、生试讲,教师示范,比照发现。生模仿回声说话。 5、民间传说故事中语言也很有特色,你发现了吗?(1、顶针2、设悬念) 6、小结,讲故事就应该这样设好悬念,娓娓道来。板书:娓娓道 文中还有那句在设悬念呢? 【情节二】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1、这个情节为什么要讲好?(悬念,对下面故事发展有影响)板书:悬念巧 2、老牛为什么这样竭尽全力帮牛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老牛?(忠心耿耿) 3、老牛这个角色换成别的动物行不行?马、羊、猪……(农耕社会,男耕女织,象征意义) 4、故事中还有一个情节象征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一儿一女:“好”字) 5、生试讲 事实证明老牛临死前的预言成真了。 【情节三】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1、这个情节为什么好讲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