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体与表面化学知识点整理1

胶体与表面化学知识点整理1

胶体与表面化学知识点整理1
胶体与表面化学知识点整理1

第一章绪论

1.胶体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分散直径1-100nm

2.胶体是具有高度分散性的分散体系。(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物质,不是物质的本性。)

3.胶体化学研究对象是胶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4.胶体的分类:按分散介质可分为:

气溶胶:云雾,青烟、高空灰尘

液溶胶:泡沫,乳状液,金溶胶、墨汁、牙膏

固溶胶:泡沫塑料、沸石、冰淇淋,珍珠、水凝胶、红宝石、合金

第二章胶体的制备

一.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1.溶胶制备的一般条件:(1)分散相在介质中的溶解度必须极小(2)必须有稳定剂存在

2.胶体的制备方法:凝聚法、分散法。

(1)凝聚法: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粒子,又包括①还原法②氧化法③水解法④复分解法。

(2)分散法:又分为①机械分散;②电分散法:用来制备金属(Au Hg Ag)水溶胶;③超声波分散:制备乳状液;④胶溶法:在某些新生成的沉淀中,加入电解质,或置于某温度下使沉淀重新分散成溶胶。

3.凝聚法的原理:形成晶核、晶核成长。

4.haber理论:凝结速度和饱和速度成正比,而定角速度取决于物质的极性大小,二者比较决定沉淀的有无定形。

5.溶液的净化分为:渗析、渗透和反渗透。

6.单分散溶胶的四种制备方式:⑴金属盐溶液水解法⑵金属络合物高温水解法⑶微乳液法(它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水4部分组成)⑷溶胶-凝胶转变法。

7.超细颗粒的特性及制备方法:

⑴①表面积大②易形成团聚体③熔点低④磁性强⑤光吸收强⑥热导性好。

⑵①物理方法:气象沉积法、机械粉碎法;②化学方法:化学气象沉积法、沉淀法、化学环境法、溶液-凝胶法、溶剂蒸发法。

二.溶胶的运动性质

1.溶胶的运动:扩散、布朗运动、沉降。

⑴扩散:过程为自发过程

d d d d m

c

D A t x =-,式中dm/dt 表示单位时间通过截面A 扩散的物质数量,D 为扩散

系数,单位为m2/s ,D 越大,质点的扩散能力越大

扩散系数D 与质点在介质中运动时阻力系数f 之间的关系为:A RT D N f =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R 为气体常数)

若颗粒为球形,阻力系数f =6r πη(式中,η为介质的黏度,r 为质点的半径) 故1

6RT

D NA r πη=?,此式即为Einstein 第一扩散公式

浓度梯度越大,质点扩散越快;就质点而言,半径越小,扩散能力越强,扩散速度越快。

⑵布朗运动:本质是分子的热运动

现象: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中

由于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因此就单个粒子而言,它们向各方向运动的几率是相等的。在浓度高的区域,单位体积的粒子较周围多,造成该区域“出多进少”,使浓度降低,这就表现为扩散。扩散是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而布朗运动是扩散的微观基础

Einstein认为,粒子的平均位移x与粒子半径r、介质黏度η、温度T和位移时

间t之间的关系:

1

2

3

A

RT t

x

N r

πη

??

= ?

??

,此式常称为Einstein-Brown位移方程。式

中x是在观察时间t内粒子沿x轴方向的平均位移;r为胶粒的半径;η为介质的粘度;A 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⑶沉降

①介质中的微粒受到两种力:重力和扩散力。

②溶胶是高度分散体系,胶粒一方面受到重力吸引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布朗运动促使浓度趋于均一。当这两种效应相反的力相等时,粒子的分布达到平衡,粒子的浓度随高度不同有一定的梯度,如图所示。这种平衡称为沉降平衡。

三、溶胶的光学性质

1.光散射

(1)丁达尔效应:以一束强光射入溶胶后,在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明亮的光带,被称为丁达尔效应

光本质是电磁波,当光波作用到介质中小于光波波长的粒子上时,粒子中的电子被迫振动(其振动频率与入射光波的频率相同),成为二次波源,向各个方向发射电磁波,这就是散射光波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散射光。

丁达尔效应可以认为是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的宏观表现。

(2)Rayleigh散射定律

c 为单位体积中质点数,v 为单个粒子的体积(其线 性大小应远小于入射光波长),λ为入射光波长, n 1、n 2分别为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的折射率

①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入射光波长愈短愈显著。,散射所以可见光中,蓝、紫色光散射作用强。

②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显著,则散射作用亦愈显著。若n1=n2 则无散射现象

③散射光强度与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成正比。

④散射光强度与粒子体积的平方成正比。在低分子溶液中,散射光极弱,因此利用丁道尔现象可以鉴别溶胶和真溶液。

(3)溶胶的颜色:溶胶产生各种颜色的主要原因是溶胶中的质点对可见光产生选择性吸收

若溶胶对可见光的各部分吸收很弱,且大致相同,则溶胶无色

若溶胶能较强的选择性吸收某一波长的光,则透过光该波长的光变弱,就会呈现该波长光的补色光

质点对光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构

每种分子都有其自己的特征吸收波长,若特征波长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则该物质显色

四.溶胶的电学性质和胶团结构

1.电动现象及其应用

(1)电泳:胶粒颗粒带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向正极移动,后来发现,任何溶胶中的胶粒都有这样的现象,带负电的胶粒向正极移动,带负电的胶粒向负极

22322241022

1224()2n n cV I I n n πλ-=+

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电泳。

(2)电渗析:水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黏土颗粒间的毛细通道向负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渗析。

(3)沉降电位,在无外加电场作用下,若使分散相粒子在分散介质中迅速沉降时,使底层与表面层的粒子浓度悬殊,从而产生电势差,这就是沉降电势。这种现象是电泳的逆过程。

贮油罐中的油内常会有水滴,水滴的沉降会形成很高的电势差,有时会引发事故。通常在油中加入有机电解质,增加介质电导,降低沉降电势。

(4)流动电位若用压力将液体挤过毛细管网或由粉末压成的多孔塞,则在毛细管网或多孔塞的两端会产生电位差,此之谓流动电位,此现象为电渗析的逆过程。在用泵输送原油或易燃化工原料时,要使管道接地或加入油溶性电解质,增加介质电导,防止流动电势可能引发的事故。

2.质点表面的电荷的来源:电离、离子吸附、晶格取代、非水介质中质点带电的原因。

3.胶团结构

胶核、吸附层、胶粒、扩散层、胶团

胶核吸附离子是有选择性的,首先吸附与胶核中相同的某种离子,用同离子效应使胶核不易溶解,若无相同离子,则首先吸附水化能力较弱的负离子,所以自然界中的胶粒大多带负电,如泥浆水、豆浆等都是负溶胶。

胶粒= 胶核+被吸附离子+ 紧密层反离子

胶团= 胶粒+ 扩散层反离子

当KI过量做稳定剂,[(AgI)m n I–(n-x)K+]x–x K+

当AgNon 3过量作稳定剂,[(AgI)m n Ag +(n-x )NO 3–]x+x NO 3–

五.胶体的稳定性

(一)溶胶的稳定性与DLVO 理论

1.稳定性分为:

(1)热力学上为不稳定体系:胶体体系是多相分散体系,有巨大的界面能。

(2)动力学上的稳定体系:溶胶粒子较小,布朗运动激烈,因此在重力场中不易沉降,即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3)聚结稳定性:由于胶团双电层结构的存在,胶粒都带有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故不易聚沉。这是溶胶稳定存在的最重要原因

(4)水化膜:在胶团的双电层中反离子都是水化的,因此在胶粒外有一层水化膜,它阻止了胶粒的相互碰撞而导致胶粒结合变大。

2.DLVO 理论:溶胶在一定条件下是稳定存在还是聚沉,取决于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和静电斥力。若斥力大于吸引力则溶胶稳定,反之则不稳定。

(1) 质点间的范德华吸引能 胶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看作是分子作用的加和

若两个球形粒子体积相等 H: 两球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r : 胶粒半径

A :Hamaker 常数 (与物质有关 10-19~10-20 J) 在介质中, (2)双电层的排斥能

对球形粒子 n0 : 单位体积粒子数 ε: 介电常数

12a A r V H =-?2 () A A A =+

质点介质200264 exp() r n kT V H πγκκ=?-002021 1ze kT ze kT

e

e ψψγ-=+

ψ0:粒子表面电势κ: 离子氛半径的倒数

r : 粒子半径H : 离子之间的最近距离

溶胶稳定理论

胶粒之间有相互吸引的能量Va和相互排斥

的能量Vr,总作用能为Va+Vr。如图所示:

当粒子相距较大时,主要为吸力,总势能为

负值;当靠近到一定距离,双电层重叠,排

斥力起主要作用,

势能升高。要使粒子聚结必须克

服这个势垒。

3.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1)外加电解质的影响;(2)浓度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4)胶体体系的相互作用。

(二)溶胶的聚沉

聚沉值:使一定量的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小浓度。从已知的表值可见,对同一溶胶,外加电解质的离子价数越低,其聚沉值越大。

聚沉能力:是聚沉值的倒数。聚沉值越大的电解质,聚沉能力越小;反之,聚沉值越小的电解质,其聚沉能力越强。

1.电解质的聚沉作用: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浓度,还与离子价有关。在离子浓度相同时,离子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聚沉值越小。聚沉能力主要决定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价数。聚沉值与异电性离子价数的六次方成反比,这就是Schulze-Hardy规则。

2.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就是价数相同,其聚沉能力也有差异。

相同价数离子的聚沉能力不同:胶粒带负电的溶胶,一价阳离子硝酸盐的聚沉能力次序为:H+>Cs+>Rb+>NH4+>K+>Na+>Li+Li+半径最小,水化能力最强,水化半径最大,故聚成能力最小;带正电的胶粒,一价阴离子的钾盐的聚沉能力次序为:F->Cl->Br->NO3->I- >SCN-,种次序称为感胶离子序(lyotropic series)。

3.有机化合物的离子都有很强的聚沉能力,这可能与其具有强吸附能力有关。4.与胶体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同时,则另一同性离子的价数也会影响聚沉值,价数愈高,聚沉能力愈低。这可能与这些同性离子的吸附作用有关

5.溶胶的相互聚沉:将两种电性不同的溶胶混合,可以发生相互聚沉作用。但仅在这两种溶胶的数量达到某一比例时才发生完全聚沉,否则可能不发生聚沉或聚沉不完全。

第三章凝胶

一、概述

1.所有新形成的都含有大量的液体(液体含量通常在95%以上)

所含液体为水的凝胶称为水凝胶,所有水凝胶外表相似,呈半固体状,无流动性。一定浓度的溶胶或大分子化合物的真溶液在放置过程中自动形成凝胶的过程称为胶凝。

在新形成的水凝胶中,不仅分散相(搭成网结)是连续相,分散介质(水也是连续相),这是凝胶的主要特征。

2.凝胶的分类

(1)弹性凝胶:由柔性的线性大分子物质形成的凝胶。

这类凝胶的干胶在水中加热溶解后,在冷却过程中便胶凝成凝胶。此凝胶经脱水干燥又成干胶,并可如此反复下去,说明这一过程是完全可逆的,故又称为可逆凝胶。

(2)非弹性凝胶:由刚性质点溶胶所形成的凝胶。在吸收或脱除溶剂后刚性凝胶的骨架基本不变,所以体积也无明显变化

这类凝胶脱水干燥再置水中加热一般不形成原来的凝胶,更不能形成产生此凝胶的溶胶,因此,此类凝胶也称为不可逆凝胶。

二.凝胶的形成

1.凝胶形成的条件:(1)降低溶解度,使被分散相的物质从溶液中以“胶体分散状态”析出。(2)析出的质点既不沉降也不能自由行动,而是构成骨架,在整个溶液中形成连续的网状结构。

2.凝胶形成的方法

(1)改变温度

(2)加入非溶剂

(3)加入盐类(4)化学反应

不溶物形成凝胶的条件是(1)在产生不溶物的同时生成大量的小晶体;(2)晶粒的形状以不对称的为好,这样有利于形成骨架。

三.凝胶的结构

1.结构分类

(1)球形质点相互联结,由质点联成的链排成三维的网架

(2)棒状或片状质点搭成的网架

(3)线性大分子构成的凝胶,在骨架中一部分分子链有序排列构成微晶区(4)线性大分子因化学交联而形成凝胶

2.凝胶结构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质点的形状、质点的刚性或柔性和质点之间联结的特殊方式。

(1)质点的形状:质点形状对形成凝胶所需的最低浓度值有明显的影响。形状越不对称,所需的浓度越低。

(2)质点的刚性或柔性:柔性大分子通常形成弹性凝胶,而刚性质点形成非弹性凝胶,这两类凝胶的许多性质都不一样。

(3)网状结构中质点联结的性质

①靠质点间的分子吸引力形成的结构,这类结构不稳定,往往具有触变性,在外里作用下结构遭到破坏,静置后又可复原。

②靠氢键形成结构,主要是蛋白质,结构较前类牢固些,比较稳定。

③靠化学键形成网状结构,这类结构非常稳定。这类凝胶在吸收液体后只能发生有限膨胀,加热后也不会变成无限膨胀。

四.胶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1.溶胶←?→凝胶转变是的现象

①转变温度:无恒定的转变温度,往往与冷却快慢有关。且凝点(胶凝的温度)常比熔点(液化温度)低

②热效应:大分子溶液形成凝胶时常常放热

③光学效应:溶胶转变为凝胶时,丁达尔效应增强,这是由于质点增大,水化程

度减弱。

④流动性质:溶胶转变为凝胶后流流动性质变化很大,溶胶失去流动性,凝胶获得了弹性、屈服值等。

⑤电导:溶胶胶凝后,体系的电导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凝胶中离子的迁移率未受到阻碍,从而说明水凝胶中必然含有连通的毛细管空间系统,其中充满这分散介质。

⑥溶胶中的质点表面若具有亲水集团,则胶凝后其表面人具有亲水性。

2.影响胶凝作用的因素

(一)明胶溶液

①溶液浓度:浓度越大,胶凝速度越快。

②温度: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不利于形成结构,故使胶凝速度减慢。

③电解质:盐类对明胶胶凝的影响主要是阴离子的作用:

SO42->C4H4O6->Ac->Cl->NO3->ClO3->Br->I->SCN-

Cl-以前的离子能加速胶凝,从Cl-开始及以后的能减慢胶凝,而I-和SCN-能阻止胶凝(他们有胶溶的能力)

(二)硅胶

①浓度:在一定温度和PH下,硅溶胶SiO2浓度大,胶凝快,反之,胶凝慢,小于浓度1%时,则难胶凝。

②温度:温度对胶凝时间的影响与硅溶胶的PH值有关。酸性硅溶胶随温度的升高胶凝速度加快,碱性硅溶胶常与此相反,温度升高,胶凝减慢。

③电解质:电解质存在对溶胶的稳定性不利,因此在浓硅溶胶的制备中必须除盐,否则将结成硅凝胶。

④水溶性有机物:与溶胶的PH有关,在酸性介质中,这些水溶性有机物能减慢胶凝;在碱性介质中,均加快胶凝;在中性介质中,影响很小。

⑤PH值,PH值对硅溶胶的胶凝时间影响最大。溶胶PH值在7附近时胶凝最

快,而显著的酸性或碱性范围内胶凝时间大为延长。

五.凝胶的性质

1.触变作用:振动时,网状结构受到破坏,线状粒子互相离散,系统出现流动性; 静置时,线状粒子又重新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2.离浆作用:溶胶胶凝后,在放置过程中,凝胶的性质还在不断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老化。离浆现象是水凝胶在基本上不改变原来形状的情况下,分离出所包含的一部分液体,使构成凝胶网络的颗粒相互收缩靠近,排列得更加有序。脱水收缩后,凝胶体积虽变小,但仍能保持最初的几何形状。

3.膨胀作用:凝胶在液体或蒸气中吸收液体和蒸气时,使自身质量,体积增加的作用,弹性凝胶的特性。

(1)形成溶剂化层。溶剂分子很快的进入凝胶,与溶剂形成溶剂化层。

(2)液体的渗透和吸收,液体需要长时间渗透到凝胶内部,这时凝胶表现出很大的压力,成为膨胀压。

凝胶对液体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琼脂和白明胶只在水和甘油中膨胀;橡胶只在有机液体中膨胀。

4.吸附作用:非弹性凝胶的干胶表面积较大,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弹性凝胶的干燥几乎无吸附能力。

5.凝胶中的扩散作用:低浓度凝胶中,低分子物质的扩散速度与纯液体的扩散速度无差别;高浓度凝胶中,物质扩散速度慢。

6.凝胶骨架空隙的大小对大分子有筛分作用,这是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许多半透膜(如火棉胶膜、醋酸纤维膜等)都是凝胶或干凝胶,这些膜对某些物质的渗析作用就是利用了凝胶骨架空隙大小的筛分作用。

第四章 界面现象与吸附

一.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一)

1.净吸力:表面的某个分子受力如图所示: 液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力可以彼此抵销,但表面分子受到体相分子的拉力大,受到气相分子的拉力小(因为气相密度低),所以表面分子受到被拉入体相的作用力。 故M 受到一个垂直于液体表面、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吸力,通常称为“净吸力”。所以任何表面都有自发缩小的倾向。

摇动(发生触变作用)静止(发生胶凝作用)

凝胶溶胶

M b a c e d f

2.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可定义为增加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σ=-δW可/dA,单位N/m 分子间力可以引起净吸力,而净吸力因其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永远和液体表面相切,而和净吸力相互垂直。

1.物质的本性2相界面性质3温度4压力

(三)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

1.毛细管上升法

2.环法

3.气泡最大压力法

第六章表面活性剂

两个重要性质:一是在各种界面上的定向吸附,另一个是在溶液内部能形成胶束. 一.表面活性剂定义:

表面张力在稀溶液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表面张力降至一定程度后(此时溶液浓度仍很稀)便下降很慢,或基本不再下降,这种物质被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表面活性,但不是有表面活性的就是表面活性剂

三.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应用

1.分类

(1)按离子类型分类

阴离子型:RCOONa羧酸盐、ROSO3Na硫酸酯盐、RSO3Na磺酸盐、ROPO3Na磷酸酯盐

离子型阳离子型RNH2HCl、RN(CH3)HHCl、RN(CH3)2HCl、RN+(CH3)3Cl`两性RNHCH2CH2COOH、RN+(CH3)2CH2COO-

非离子型RO(CH2CH20)n H、RCOOCH2C(CH2OH)3

(2)按溶解性分类

可分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3)按分子量分类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在10000—∞

中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在1000—10000

低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在100—1000

(4)按用途分类

2.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当水溶液偏碱性,则显示出阴离子活性剂的特性,

若溶液偏酸性则显示出阳离子的特性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是离子状态,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无机盐的影响,不易受酸碱性的影响。

四.表面活性剂在表面上的吸附

1.LB 膜特点:(1)膜的厚度可以从零点几纳米至几纳米(2)有高度各向异性的层状结构(3)具有几乎没有缺陷的单分子层膜。

2.LB

膜的结构

X 型沉积(基片—尾—头—尾—头… )基片只在下降时挂上单分子膜,而在上升时不挂膜.所得膜特点是每层膜的疏水面与相邻的亲水面接触.所用基片表面应是疏水性的.

Y 型沉积(基片—尾—头—头—尾… )基片在上升和下降时均可挂膜.所得 LB 膜的层与层之间是亲水面与亲水面,疏水面与疏水面相接触.这种形式最为常见. Z 型沉积(基片—头—尾—头—尾… )与x —型膜相反,基片上升时挂膜,下降时不挂.要求基片表面为亲水性的

3.适宜于LB 膜的物质分以下三类

(1)各种两亲分子(2)高聚物(3)芳香族大环化合物

五.胶束理论

1.胶束:达到一定浓度时其疏水基相互缔合成有序组合体,这种缔合结构称为胶束

2.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大量形成胶束的浓度

3.胶束的结构

球形胶束:浓度为CMC 或略大于CMC

棒状胶束:在浓度为CMC 的10倍或更大的浓度

层状胶束:浓度更大,就形成巨大的层状胶束

六.亲水亲油平衡HLB:以石蜡的HLB 为0,以油酸的HLB 为1,以油酸钾的HLB 为20,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40

Y 累积 X 累积 Z 累积

七.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应用

1.增溶作用:指难溶和不难溶有机物在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发生增溶作用时,被增溶物的蒸气压下降。增溶作用是一个可逆的平衡过程,无论用什么方法,达到平衡后的增容作用都是一样的。

增溶作用对依数性影响很少,这表明增溶时溶质并未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而很可能是“整团”地溶解在肥皂溶液中,因为只有这样,质点的数目才不致有显著的增加。

实验证明,在低于临界胶束时基本上无增溶作用,只有高于CMC以后增溶作用才明显地表现出来。

2.影响增溶作用的因素

(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同系的钾皂中碳氢链越长,増溶能力越大;

对于烃类,2价金属烷基硫酸盐较之相应的钠盐有较大的增溶能力,因为前者具有较大的胶束聚集数和体积;

但直链的表面活性剂较相同的碳原子数的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増溶能力大,因为后者的有效链长较短;

极稀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CMC,故较之粒子性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増溶能力。

当表面活性剂具有相同的亲油链长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增溶烃类和极性化合物的顺序: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

(2)被增溶物的结构:一般情况极性化合物比非极性化合物易于增溶;芳香族化合物比脂肪族化合物易于增溶;有支链的化合物比直链化合物易于增溶。(3)电解质:往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加入无机盐,能降低其CMC,有利于加大表面活性剂的増溶能力;往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加入电解质,能增加烃类的增溶量,这主要是加入电解质后胶束的聚集数增加。

(4)温度:升温能增加极性和非极性物质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增溶作用量,这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后热扰动增强,从而增大了胶束中提供增溶的空间。

第七章乳状液

一.概述

1.乳状液是一种多分散相体系,它是一种液体以极小的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其不相混融的液体中所构成的,其分散度比典型的憎液溶胶低得多,分散相粒子直径一般在0.1-10μm

2.乳化:凡由水和“油”(广义的油)混和生成乳状液的过程

3.破乳:将乳状液破坏使油水分离

4.分类:(1)油/水型(O/W)即水包油型。分散相(也叫内相)为由,分散介质(也称为外相)为水。

(2)水/油型(W/O)即油包水型。内相为水,外相为油

5.乳化剂:为得到稳定的乳状液,必须设法降低分散体系的表面自由能,不让液滴互碰后聚结,于是主要的是要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也被称为乳化剂。

6.乳化剂的作用:

(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剂吸附在油水界面上,亲水的极性基团浸在水中,亲油的非极性基团伸向油中,形成定向的界面膜,降低了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使乳状液变得较为稳定。

(2)在分散相(内相)周围形成坚固的保护膜;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定向排列,形成一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界面膜,可以将分散相液滴相互隔开,防止其在碰撞过程中聚结变大,从而得到稳定的乳状液。

(3)液滴双电层的排斥作用由于同性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阻碍了液滴之间的相互聚结,从而使乳状液稳定。

(4)固体粉末的稳定作用:固体粉末作乳化剂时,粉末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保护膜而使乳状液稳定。亲水性固体如二氧化硅、蒙脱土等可作为制备O/W型乳化液的乳化剂;亲油性固体如石墨可作为W/O型乳化剂。

二.乳状液的制备和物理性质

1.混合方式(1)机械搅拌(2)胶体磨(3)超声波乳化器(4)均化器

2.乳化剂的加入方式(1)转相乳化法(2)瞬间成皂法(3)自然乳化法(4)界面复合物生成法(5)轮流加液法

3.影响分散度的因素:(1)分散方法(2)分散时间(3)乳化剂浓度

4.乳状液的物理性质

(1)液滴的大小和外观(2)光学性质(3)黏度(4)电导

三.乳状液类型的鉴别和影响类型的因素

1.乳状液类型的鉴别

(1)稀释法:将数滴乳状液滴入蒸馏水中,若在水中立即散开则为O/W型乳状液,否则为W/O型乳状液。

(2)染色法:向乳状液滴入水溶性染料(如亚基蓝溶液)若被染成蓝色为O/W 类型乳状液,如内相变为蓝色则为W/O型乳状液

(3)导电法:O/W类型乳状液导电性好,而W/O型乳状液导电性能差。但使

用离子型乳化剂时,即使是W/O型乳状液,或水相体积分数很大的W/O型乳状液,其导电性也颇为可观。

2.决定和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1)相体积与乳状液类型:相体积分数在0.26-0.72之间,W/O型乳状液和O/W 型乳状液均可形成

(2)几何因素(或定向楔)与乳状液类型:若其亲水基和疏水基体积相差很大,大的一端亲和的液相将构成乳状液的外相,另一液相为内相。如1价金属皂为乳状液时,则得O/W型乳状液;若为高价金属皂,则得W/O型乳状液

(3)液滴聚结速度与乳状液类型

(4)乳化剂的溶解度与乳状液的类型:在形成乳状液的油和水两相中,乳化剂溶解度大的一相构成乳状液的外相,形成相应的类型。,此经验规则称为Bancroft 规则。

四.影响乳状液的稳定性因素

1.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2.油-水间届面的形成

3.界面电荷

4.乳状液的黏度

5.液滴大小剂其分布

6.粉末乳化剂的稳定作用

五.乳化剂的分类与选择

1.分类:(1)合成表面活性剂(2)高聚物乳化剂(3)天然产物(4)固体粉末

2.乳化剂的选择

(1)选择的一般原则:

①大多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降低表面张力,在欲形成的乳状液外相中有良好的溶解能力

②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能形成稳定的和紧密排列凝聚膜

③水溶性和油溶性乳化剂的混合使用有更好的乳化效果

④乳化剂应能适当增大外相黏度,以减小液滴的聚集速度

⑤满足乳化体系的特殊要求

⑥要能用最小的浓度和最低的成本达到乳化效果;乳化工艺简单。

(2)选择乳化剂的常用方法:

①HLB法

②PIT法

六.乳状液的变型和破乳

1.乳状液的变型

变型也叫反相,是指O/W型(W/O型)乳状液变成W/O型(O/W型)乳状液的现象。

2.影响乳状液变型的因素

(1)乳化剂的类型:1价金属皂为乳状液时,则得O/W型乳状液;若为高价金属皂,则得W/O型乳状液。

(2)相体积比在某些体系中,当内相体积在74%以下时体系是稳定的,当超过74%时则内相转变成外相,乳状液发生变型。

(3)温度

(4)电解质

3.乳状液的破坏

(1)乳状液不稳定的三种表现:

分层、聚集、破坏

(2)破乳的方法

①化学法

②顶替法

③电破乳法

④加热法

⑤机械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一、反义词 大——小多——少来——回高——矮上——下里——外早——晚 远——近来——去黑——白笑——哭出——入天——地水——火 开——关东——西来——去长——短好——坏冷——热前——后 黑——白左——右东——西南——北高——低是——非远——近 外——内无——有慢——快老——少爱——恨有——无弯——直 降——胜圆——扁死——生反——正外——内古——今私——公 熟——生歪——正虚心——骄傲 诚实——虚伪冷淡——热情黑暗——光明失败——成功安全——危险 二、多音字组词 长zhǎnɡ(长大) 乐yuè(音乐) 行xínɡ(飞行) chánɡ(长江) lè(快乐) hánɡ(行业) 少shǎo(多少) 着zhe (看着) 都dōu(都是) 只zhī(一只) Shào(少年) zháo(着急) dū (首都) zhǐ(只要)

三、同音字练习 1、公,工 ( )园( )人( )正手( ) ( )开 (1)我家有只大( )鸡。(2 )小明的爸爸是木( ) 。 2、升,生,声 ( )日( )旗上( ) 花( ) 笑( ) 大( ) (1) 在走廊(lánɡ)上要小( )说话。(2) 今天是妈妈的( )日。 3、做,坐,座,作 工( ) ( ) 业( )下( ) 位事( ) 让( ) (1) 我家门前有一( ) 桥。(2)我在家里写( ) 业。 (3) 我( ) 汽车时给老爷爷让( ) 位。 4、木,目 耳( ) ( )光( )头( )耳树( ) (1 )妈妈让我吃( )耳。(2)老师的( )光很慈祥(cí xiánɡ )。 5、字,子,自 写( ) ( )己孩( ) 舍( ) 为人汉( ) 猴( ) 爸爸说:“儿( ),你要学会自( ) 写( ) 。” 6、金,今,巾,进,近 毛( ) ( )天远( ) ( )入黄( ) 纸( ) (1).妈妈给我买了一条( ) 黄色的头( ) 。 (2). ( )年我在离(lí)家很( )的学校上学。 (3)、我最( ) ( ) 步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专题总结典型例题分析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 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 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 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 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 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B A B C 图1-1

力学基本概念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梳理 阅读课本理解和完善下列知识要点 (一)、力的概念 1.力是。 2.力的物质性是指。 3.力的相互性是,施力物体必然是受力物体,力总是成对的。 4.力的矢量性是指,形象描述力用。 5.力的作用效果是或。 6.力可以按其和分类。 举例说明: (二)、重力 1.概念: 2.产生条件: 3.大小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数值在地球上的最大,最小;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值。一般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认为重力是恒力。 4.方向: 。 5.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分布、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物体的重心物体上(填一定或不一定)。 质量分布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采用粗略确定。 (三)、弹力 1.概念: 2.产生条件(1); (2)。 3.大小:(1)与形变有关,一般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出。 (2 式中的k被称为,它的单位是,它由决定; 式中的x是弹簧的。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方向沿绳子且指向的方向; (2)坚硬物体的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接触面(若是曲面则是指其切面),且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球面与球面之间的弹力沿半径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②两物体间存在; (2)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 2.方向:(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和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2)静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的相反。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断。 3.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是指,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式中的μ被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由决定。 (2)静摩擦力的大小除最大静摩擦力以外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比;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 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计算。 针对训练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一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悬挂在天花板上的轻质弹簧在挂上重2N的物体后伸长2cm静止,那么这根弹簧伸长1cm后静止时,它的两端各受到1N的拉力 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物体A和B,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拉力F拉A,但A、B仍保持静止,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物体A与地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零

1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

1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 小考是大多数家长都关心的事情,在这里整理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英语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01 名词 名词单复数、名词的格 1.名词单复数 一般情况,直接加s,如book-books,bag-bags。 以s、x、sh、ch结尾,加es,如bus-buses,box-boxes。 以辅音字母+y结尾,变y为i,再加es,如family-families,strawberry-strawberries。 以f或fe结尾,变f或fe为v,再加es,如knife-knives。 不规则名词复数 man-men, woman-women, policeman-policemen, mouse-mice 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fish-fish, people-people, Chinese-Chinese. 不可数名词的复数就是原型,如paper、juice、water、milk、rice、tea。 2.名词的格 (1)有生命的东西的名词所有格 ①单数后加s,如Lucys ruler。

②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后加,如his friends bags。 ③不以s结尾的复数后加s,如childrens shoes。 并列名词中,如果把s加在最后一个名词后,表示共有。如Tom and Mikes car(汤姆和迈克共有的小汽车);要表示所有物不是共有的,应分别在并列名词后加s。如Toms and Mikes cars(汤姆和麦克各自的小汽车)。 (2)表示无生命东西的名词通常用of +名词来表示所有关系。如a picture of the classroom a map of China。 02 冠词 不定冠词、定冠词种类 1.不定冠词:a / an 元音开头的可数名词前用an。 an egg / an apple / an orange / an eraser / an answer / an ID card / an alarm clock / an actor / an actress / an e-mail / an address / an event / an example / an opera 2.定冠词:the 用法: 特指某(些)人或某(些)物:The ruler is on the desk。 复述上文提到的人或物:He has a sweater。 谈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物:The boys arent at school。 在序数词前:Johns birthday is February the second。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详细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数10以内的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一一对应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 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认识5以内数的顺序: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5以内数的分与合: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5以内数的加法的含义与计算: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5以内数的减法的含义与计算: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0的意义:表示一个也没有。 0与5以内数的加减: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第四单元: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体的特征是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正方体的特征是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圆柱的特征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球的特征是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知识点总结 本章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性质与分类 1、常见几何体:圆柱、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棱锥、圆锥、球体。 2、性质:底面的个数与形状、侧面的个数与形状、是否含有曲面。 3、分类依据:底面数(柱体、椎体、球体);是否含有曲面;是否含有顶点等。总结时注意类比与对比。 4、棱体(棱锥)的命名以及N棱柱棱数、面数、顶点数求法(尝试总结N棱锥的棱数、面数、顶点数)。简单逆向思维应用,根据棱数、面数、顶点数判断是何种几何体(注意数学思想之分类讨论)。 第二大板块常见几何体的组成与形成 1、组成:点、线、面。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能说出常见几何体中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几条线,分别是什么形状。顶点处有几条棱,几个面。 2、形成:面的旋转。常见几何体可以看作哪些平面图形旋转得到。 第三大板块体与面之间的转化关系(体会数学思想之转化化归思想)。 1、展开与折叠: 一般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展开时注重动手操作到空间想象的转变,折叠时注意结合几何体的性质来判断。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对展开图的观察总结,掌握对面、邻面以及有共同顶点的几个面在展开图中的关系,并能利用逆向思维还原。 截面:截面的形成(面截体),截面的本质(面截面所得线围成的平面)。 正方体、圆柱、圆锥等所能得到的截面类型并能通过空间想象做出截面,逆向思维通过截面判断是由什么几何体截得。 2、三视图:主视图(长与高)、左视图(宽与高)、俯视图(长与宽) 会画单独几何体和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简单应用之求组合体面积。 根据数字俯视图画出主视图与俯视图(答案唯一),体会三视图之间的联系。 逆向思维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理解答案不唯一),从而得到简单应用之根据三视图推测组合体中小方块数目。 本章贯穿的几大思维: 逆向思维 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转化的思维 学习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空间想象‘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75618

初中力学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1)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2)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功 1、力学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1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doc

1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梳理 01 名词 名词单复数、名词的格 1.名词单复数 一般情况,直接加s,如book-books,bag-bags。 以s、x、sh、ch结尾,加es,如bus-buses,box-boxes。 以辅音字母+y 结尾,变y为i,再加es,如family-families,strawberry-strawberries。 以f或fe 结尾,变f或fe为v,再加es,如knife-knives。 不规则名词复数 man-men, woman-women, policeman-policemen, mouse-mice 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fish-fish, people-people, Chinese-Chinese. 不可数名词的复数就是原型,如paper、juice、water、milk、rice、tea。 2.名词的格 (1)有生命的东西的名词所有格 ①单数后加s,如Lucy s ruler。 ②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后加,如his friends bags。 ③不以s结尾的复数后加s,如children s shoes。 并列名词中,如果把s加在最后一个名词后,表示共有。

如Tom and Mike s car(汤姆和迈克共有的小汽车);要表示所有物不是共有的,应分别在并列名词后加s。如Tom s and Mike s cars(汤姆和麦克各自的小汽车)。 (2)表示无生命东西的名词通常用of +名词来表示所有关系。如a picture of the classroom a map of China。 02 冠词 不定冠词、定冠词种类 1.不定冠词:a / an 元音开头的可数名词前用an。 an egg / an apple / an orange / an eraser / an answer / an ID card / an alarm clock / an actor / an actress / an e-mail / an address / an event / an example / an opera 2.定冠词:the 用法: 特指某(些)人或某(些)物:The ruler is on the desk。 复述上文提到的人或物:He has a sweater。 谈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物:The boys aren t at school。 在序数词前:John s birthday is February the second。 用于固定词组中:in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不用冠词的情况: 专有名词前:China is a big country。 名词前有定语:this、that、my、your、some、any、no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11、13、15、17、19 双数:2、4、6、8、10 、12、14、16、18、20 2、两位数 (1)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 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 第二位是什么位?(十位)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0 2 、任意取 以内的两个数 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读作:16大于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读作:9小于13(开口朝左> 是“大于”,开口朝右是“小于”) 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 比4多3的数是(7)。 4、几和第几 △▲▲★△☆☆△△△▲★★★☆★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乂高* 2。公式S= a xh *2 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公式S= a x a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公式S= a x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乂高公式S= a x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公式S=(a+b)h十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x n公式:L= n d = 2冗r 圆的面积=半径x半径x n公式:S=冗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 n dh = 2 冗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 冗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二1/3底面X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 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 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 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 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口:(2+4 )X5 = 2 X5+4 X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平舌音z c s 翘舌音zh ch sh r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河沙)日日字旁(明晚)讠言字旁(语认识)忄竖心旁(快慢) 雨雨字头(雪霜)冫两点水(次冷) 犭反犬旁(猪狗猫)扌提手旁(打把拉)鸟鸟字旁(鸭鸡鹅) 竹字头(笑笔笛) 彳双人旁( 往)目目字旁(眼睛)

足足字旁(跳跑)亻单人旁(休体住)口口字旁(唱听叶)月月字旁(肚朋腿)人人字头(会合全)门门字框(闪问闻)宀宝盖头(字家宁)土提土旁(地场城)王王字旁(球玩)石石字旁(砍码)火火字旁(炒烧)口方框(国园圆)辶走之底(过远近)禾禾字旁(秋秒)八八字头(谷分公)饣食字旁(饱饭馒)女女字旁(好妈奶)心心字底(想思念)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一条路一条毛巾一条小河 一条尾巴一条(架)彩虹一座桥一座山一座房一座城市一座天安门一只猫 一只猴子一只鹅一只耳朵一只鸡 一个家一个果子一个人一个故事 一个影子一个西瓜一个肚子一个朋友 一颗星星一颗宝石一颗心一群人 一群鹅一群猴子一块田一块面包一块草地一块西瓜一本书一本作业本一朵白云一朵花一片叶子一片风光一双手一双耳朵一双鞋一把尺子 一把扇子一头牛一匹马一阵风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 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作A B(或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运算 类型 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 于B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A,B的 交集.记作A B (读作‘A交B’), 即A B={x|x∈A, 且x∈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 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 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并B’), 即A B ={x|x∈A, 或x∈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 S的一个子集,由S中 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 子集A的补集(或余 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 , |{A x S x x? ∈且 韦恩图示A B 图1 A B 图2 S A

材料力学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总结一、基本变形

二、还有: (1)外力偶矩:)(9549 m N n N m ?= N —千瓦;n —转/分 (2)薄壁圆管扭转剪应力:t r T 22πτ= (3)矩形截面杆扭转剪应力:h b G T h b T 32max ;β?ατ= =

三、截面几何性质 (1)平行移轴公式:;2A a I I ZC Z += abA I I c c Y Z YZ += (2)组合截面: 1.形 心:∑∑=== n i i n i ci i c A y A y 1 1 ; ∑∑=== n i i n i ci i c A z A z 1 1 2.静 矩:∑=ci i Z y A S ; ∑=ci i y z A S 3. 惯性矩:∑=i Z Z I I )( ;∑=i y y I I )( 四、应力分析: (1)二向应力状态(解析法、图解法) a . 解析法: b.应力圆: σ:拉为“+”,压为“-” τ:使单元体顺时针转动为“+” α:从x 轴逆时针转到截面的 法线为“+” α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 y x y x --+ += 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 y x +-= y x x tg σστα-- =220 22 min max 22 x y x y x τσσσσσ+??? ? ? ?-±+= c :适用条件:平衡状态 (2)三向应力圆: 1max σσ=; 3min σσ=;2 3 1max σστ-= x

(3)广义虎克定律: [])(13211σσνσε+-=E [] )(1 z y x x E σσνσε+-= [])(11322σσνσε+-=E [] )(1 x z y y E σσνσε+-= [])(12133σσνσε+-=E [] )(1 y x z z E σσνσε+-= *适用条件:各向同性材料;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4)常用的二向应力状态 1.纯剪切应力状态: τσ=1 ,02=σ,τσ-=3 2.一种常见的二向应力状态: 22 3122τσσ σ+?? ? ??±= 2234τσσ+=r 2243τσσ+=r 五、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r σ 11σσ=r ,313σσσ-=r ,()()()][2 12 132322214σσσσσσσ-+-+-= r σx σ

小学一到六年级知识点汇总

一、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 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二、查字典的方法 1、音序查字法。 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在“难检字索引”中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理解词语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 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环”是“不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物理选修3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kQ1Q2/r2, 静电力常量k=9.0×109N ·m2/C2。 (二)电场强度 1.定义式:E=F/q ,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与 F 、q 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与密度ρ类似,密度ρ定义为V m =ρ ,而ρ与m 和V 均无关,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1)场强E 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E 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2)场强的合成:场强E 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力:F=qE ,F 与q 、E 都有关。 2.决定式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E 的大小与Q 成正比, 与r2成反比。 (2)E=U/d ,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或初末两个位置等势面 间的距离。 3.电场强度是矢量,其大小等于F 与q 的比值,反映电场的强弱; 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矢量的叠加 空间中若存在着几个电荷,它们在P 点都激发电场,则P 点的电场为这几个电荷单独 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的矢量合. (三)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关,Wab=qUab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的 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 来确定。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电势与电势差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两个):U AB =W AB /q ;U AB = 2、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公式: =W A ∞/q = E A (电势能)/ q (五)静电平衡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当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 '与原场强E0叠加后合场强E 为零时,即E= E0 +E '=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B A ??-A ?A ?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全)

力学 一、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推、拉、提、举、压、吸引、排斥都是力作用的一种体现;科学归纳法 让我们想一下,是不是都有两个物体呢? 二、力的概念: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通常用字母F表示;(F还表示什么) 2.其中施加作用力的叫施力物体;受到作用力的物理叫受力物体;P101 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机械运动的定义是什么,单个物体是否能确定在运动) 4.力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在早些年亚里士多的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后来牛顿给推翻了。 5.思考问题: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单个物体不存在力;单个物体是否会有力的产生? B.不接触的物体也是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重力,磁铁的磁力; C.彼此接触的物体,如果没有推、拉、提、举、压、吸引、排斥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接触无力 D.注意:除了不接出的力以外,其余的力都是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作用发生的; 经典例题,电灯吊在天花板上,施力物体是谁?天花板,灯绳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一个巴掌拍不响、用力压桌子等会感到力彼此相互作用; 2.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同时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4.根据这个原理,受力物体是否而是施力物体; 重点: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一个反作用力,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在指明该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的,必须指明对哪一个力而言。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两种状态,其一是速度发生改变,其二是方向发生改变;踢足球,打篮球,骑自行车,刹车,跑步等 2.可以改变物理的形状,简称形变;捏橡皮泥,拉皮筋,掐皮肤等;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可以反推是否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骑车越来越慢。足球越滚越慢等,汽车加速; 五、力的三要素: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力气大的能提起更重的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弹簧用力下压与上拉效果明显不同;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推木块,推上部容易翻到,推下 部可以做滑动; 总结: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问题:如果要使两个力完全相同,则需要什么条件? 4.力的示意图:指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 标记出力的作用点。 a)明确研究对象; b)找准并画出力的作用点;在题干中,我们要把多个力的作用点 给并点 c)从力的作用点起,画一条长度适当的线,并标记好箭头 d)在箭头旁边注明力的符号,数值大小和单位;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6.牛顿苹果掉脑袋上的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散射、运动三大定律等;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三. (sān √ shān )月 四. (sì √ shì)个 上. (shàng √ sàng ) 天 小手.(shǒu √ sǒu ) 足. (zú √ zhú)球 站. (zhàn √ zàn ) 立 坐. (zuò √ zhuò)下 水. (shuǐ √ suǐ)火 虫. (chón ɡ √ cónɡ)子 二、易写错的字 口:第二笔是横折。 耳:第三笔是竖。 手:第一笔是撇,第四笔是弯钩。 火:注意笔顺是点、撇、撇、捺,先写两边后写中间,中间是“人”。 云: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一点。 禾:最后一笔是捺。 虫:第五笔是提。 三、会写的词语 一二 三人 上下 人口 耳目 小手 日光 田地 禾苗 大火 虫子 云朵 山上 八十 四、形近字 ? ????一(一人)(一个)(一只)二(二十)(二月)(二人)?????三(三个)(三月)(三天)王(大王)(帝王)(王府) ?????上(上天)(上去)(上来)土(土地)(泥土)(尘土)?????口(人口)(入口)(出口)日(日子)(日月)(生日)

?????虫(虫子)(小虫)(飞虫)中(中国)(中间)(中午)?????田(水田)(田地)(田里)四(四方)(四个)(四年) ?????手(双手)(小手)(大手)毛(毛衣)(毛皮)(毛发)?????人(大人)(人们)(三人)天(白天)(天上)(一天) ? ????耳(耳目)(耳朵)(耳边)目(目光)(目的)(双目)?????禾(禾苗)(锄禾)木(木头)(树木)(木桌) ?????火(水火)(大火)(火苗)头(头目)(头上)(低头)?????云(云朵)(白云)(云彩)去(去年)(过去)(来去) ? ????山(上山)(小山)(山头)凶(凶手)(凶恶)(行凶) 五、多音字 地?????d ì(土地)de (轻轻地) 行? ????x íng (行人)h áng (银行) 六、近义词 站—立 行—走 卧—躺 七、反义词 上—下 大—小 今—古 天—地 分—合 八、佳句积累 1.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2.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3.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4.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雪花) 5.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