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会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会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会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会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会地图的阅读和使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会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

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用图记忆就是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会地图的阅读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地理网希望就是可以回归课本,紧抓基础。

地图的识别与应用第一讲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表示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 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Mathematic Rules)产生的可测量性(下) 2.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下) 3.由实施制图综合所产生的一览性(右上) 地图的分类 地图的分类标志有很多,主要有地图内容(主题),比例尺制图区域范围,用途和使用方式等。 按内容分为 1.普通地图:该地图包括地形,水系,土壤,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 普通地图包括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 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2. 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基础着重表示制图区域内某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 ①专题内容。图上突出表示的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有关特征。 ②地理基础。用以标明专题要素空间位置与地理背景的普通地图内容,主要有经纬网、水系、境界、居民地 专题地图按制图对象内容的不同主要分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

按包含的区域范围分类

1.按自然区划分为世界地图,大洲地图,自然区域地图等。 世界洋流分布图 2.按政治行政区划分为国家地图,省图,市图等 3.可按经济区划分类 南京市全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示意图地图按比例尺分类: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5千、1:1万、1:2.5万、1:5万、 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 2.分类: 大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0万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 按用途方式分类: 1.军用地图:(下图) 2.民用地图(右上图)

(完整版)《地图的阅读》知识点

1.3《地图的阅读》知识总结 1、地图的语言(也称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也叫缩尺。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3、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即文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4、比例尺没有单位,它只是一个比值。 5、地图的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6、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确定方向。 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7、站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南;站在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北。 8、地图分为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气候图、导游图等许多种类。根据使用的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练习 ()1、在1:5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A.500千米B.2 500千米 C.50 000千米D.5 000千米 ()2、右图中,B位于D的什么方向? A.西北B.东北 C.西南D.东南 ()3、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湖”的是 A. B. C. D. ()4、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 600 000 B.二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D.1/5000000 ()5、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李红想知道芦山县位于什么地方,他最好选择使用 A.四川省土地资源分布图B.四川省政区图 C.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图D.四川省地形图 ()6、比较图幅相同的河南政区图和濮阳政区图,濮阳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C.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 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学看交通图

课题:第二课学习看《中国交通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中国交通图》上铁路、公路、航空线、航海线的一般表示方法;初 步了解如何利用交通图选择交通线。 2、技能目标:学会看《中国交通图》;学会在图上查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3、情感目标:学会看交通图,方便人们出行。 重点:学习看《中国交通图》 难点:利用交通图选择交通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点击出示[场景1]: 谈话,创设问题情境: 放假了,叔叔把虎森接到了沈阳,准备带他去青岛旅游。虎森可高兴了,虎森问叔叔怎么去?叔叔笑着递给他一张《中国交通图》说:你去问它吧!拿着图虎森想:它能告诉我什么呢? “《中国交通图》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帮帮虎森,一起来学一学怎样看《中国交通图》。 2、板书课题 (二)新课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交通图》告诉我们什么? 1、学习看《中国交通图(一)》 (1)点击出示[场景2] 组织看图,引导观察:这张交通图告诉我们什么? (中国哪些地方有铁路;各个城市的位置;1厘米等于480千米) (2)点击出示[场景2] 引导学生讲解: ◎你怎么知道这张图告诉我们的是我国的铁路? ◎你怎么知道这张图告诉我们“1厘米等于480千米”? (从图例上看出来的) (3)小结:看交通图要先阅读图例。 板书:阅读图例 2、学习看《中国交通图(二)》 (1)点击出示[场景3] 组织看图,引导观察:这张交通图告诉我们什么? (中国哪些地方有公路;各个城市的位置;1厘米等于480千米) (2)点击出示[场景3] 引导学生讲解: ◎你怎么知道这张图告诉我们的是我国的公路? ◎你怎么知道这张图告诉我们“1厘米等于480千米”?

2017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2《学会使用地图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学会使用地图导学案 预习案 目标导航 1、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2、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基本特征。根据等高线能认识不同的地形部位。 3、能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进行比例尺的换算、辨别河流的存在位置和流向。 自主学习 1.在郊外不能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2.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下面关于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上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注记 C.任何一幅完整的地图都必须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D.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大 3.有一幅破损的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有一位聪明的同学选择了两个城市量了一下图上距离是2.5厘米,又从网上查出两城市实际相距约1 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A.1∶400 000 B.1∶4 000 000 C.1∶40 000 000 D.2.5∶1 000

4.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如果你是一名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下面有四幅比例尺不同的上海城市交通地图,请你把其中的一幅推荐给第一次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世界各国游客。你推荐的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应该是() A.1∶3 000 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千米 C.三十万分之一 D. 读下图,完成5、6题。 5.判断甲、乙两村庄之间的相对方位为() A.甲村在乙村的西南方 B.甲村在乙村的正东方 C.乙村在甲村的正北方 D.乙村在甲村的西北方 6.对此区域地势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西南高东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探究案 自主探究 1.某人到某城市的儿童医院看望病人,他乘坐飞机到达该城市的西苑机场,下飞机后,准备乘坐公交车去儿童医院。由于是初次到该城市,不知道乘车路线,他只好买了一份城市地图(见下图)。面对图中复杂的线条,他一下子懵了。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乘坐公交车到儿童医院的路线。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时)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难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确定方向。 2.根据需要选择详略得当的地图,并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百度地图浏览法、读图分析法、例题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百度地图体验法、地图观察法、例题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猜一个谜语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常用地理工具 导入2:“谜”你开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 教案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2.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教学准备】 地图册、课本中的相关插图、小黑板上的一幅指向标地图【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

城,浑身绚丽多彩。”打一事物。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活动] 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6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 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 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活动] 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第 1 页共 4 页 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启思]①比例尺的公式是什么?②表示比例尺的形式有哪

初中地理1.1 学会使用地图练习题

练习一学会使用地图 读右图,回答1~2题。 1. 怀宁路的大致走向为()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 2. 若要沿着怀宁路去往习友路,应该() A.往东走 B.往西走 C.往南走 D.往北走 3. 将“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改写数字式比例尺是()() A.1:2000 B. 1:20000 C.1:200000 D.1:2000000 4.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宿迁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5. 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正确的是 (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6.某学校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40米。如果在一张长1.1米,宽80厘米的纸上绘学校的平面图,要求边框各留5厘米,那么这张平面图应选择的比例尺是( ) A.1∶1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米 C. D.1∶50 7.甲、乙两图中,A、B、C、D代表的图例正确的是() A.A——沼泽 B.B——铁路 C.C——长城 D.D——公路 8. 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森林繁茂、湖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以“幽、静、秀、野”为特色,被誉为“江苏的西双版纳”。而五色斑斓的“衲田”花海更让众多游人流连忘返。家住泗洪的贝贝要去“衲田”游览,他应()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江苏省地图 D.宿迁市区旅游交通图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符号“”表示() A.河流 B.铁路 C.城市 D.湖泊 10.宿迁大致在连云港的方向。()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地图的阅读练习题

地图的阅读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图幅相同的地图中,表示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黑龙江省地图D.哈尔滨地图 2.在比例尺1:100000的地图中,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5千米B.50千米C.500千米D.0.5千米 3.将1:100000的某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制作形成一幅新图.新图与原图相比() A.新图图幅面积是原图的2倍 B.新图表示的内容比原图简略 C.原图上某河流长度为10厘米,新图上长20厘米 D.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 4.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国家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巴西地图B.法国地图C.俄罗斯地图D.埃及地图 5.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A.B. C. D. 6.乐乐在看新闻联播时,了解到美国在韩国布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应查阅()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政区图C.韩国政区图D.美国政区图 7.G20杭州峰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贝贝想在地图上查找各成员国的位置,最好查阅() A.世界气候图B.世界城市图C.世界地形图D.世界政区图 8.小明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他所在城市与北京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你认为,两城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应是()A.3千米B.30千米C.300千米D.3000千米 9.根据下列各幅地图比例尺判断,其中比例尺最大的地图是() A.甲图的比例尺是1:25000 B.乙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

C.丙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 D.丁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 10.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比例尺的地图内容最详细() A.1:5000 B.五万分之一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1.某地图比例尺为1:25000000,在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厘米,则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A.5千米B.50千米C.500千米D.5000千米 12.比较下列比例尺大小,以下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1:100 000 000 ②③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 13.实地距离为60千米的一段铁路,画在比例尺为1:3 000 000的地图上长()A.2厘米B.3厘米C.1.5 厘米D.4厘米 14.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直线距离为7.2厘米,两地间实地距离为144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2000 B.1:2000000 C.二十万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15.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l:5000 B.l:40000 C.图上厘米代表实际2000千米D.1:30000 16.地理活动小组为学校绘制一幅平面图,宜选用下列哪种比例尺()A.1:150000 B.两千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D.

地图的阅读(学案)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知识目标】 1.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知道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表示形式及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并能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3.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能举例说明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 2.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判断经纬度、确定方向,认识一些常用的图例。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性探究学习,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学会应用地图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1.掌握比例尺的运用。 2.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同学们,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的工具。俗话说:“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可见地 图的重要性。如何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已成了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今天我们大家一起 走进“地图大家族”,和它们来一次零距离地接触,相信我们都是成功者!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15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的“语言”包括、和。 阅读课本15页图1.22 台湾岛,完成下列要求。 2.比例尺表示。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3.指向标是。

如何使用地图

目标方位角:测量目标方位角时,必须现场的北方与地图的方格北平行,然後指北针之红色进行线对准目标地,读出目标与方格北的角度并校正地图的方位偏差角,即为目标方位角。实地定位运用地图与指北针的主要目地就是使用者要了解自己与目的地之间的相关位臵与地形变化并能标示於地图。此种方法是利用两个地图之已知点各自测量另一个地图之未知点的目标方位角,此两目标方位角之延伸线必交会於此未知点。 当我们看到远处一座不知名的山峰且欲了解山峰确切位臵,我们就可以利用此方法。1.我们优先在地图标示自己身处的位臵点(A点)同时测量此未知峰(C 点)的目标方位角。2.当我们行进一段路程到达另一处可标示於地图的已知点(B 点)并测量此未知峰的目标方位角。3.我们将两条目标方位角的延伸线绘制於地图就可以划出两线交会点即是未知峰(C点)。 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欲知自己於地图位臵点(C点),我们先环视周遭地形山峰,选择两个能明确标示於地图的目标点(A、B点),如此我们就可以测量已知点(A、B点)的目标方位角,同时此两方位角延伸线的交会点就是我们的位臵点(C点)。 野外作业必须学会辨别方向,我们都知道指北针的指向功能,下面介绍其他的野外辨向方法: 等高线:将地理海拔高度相同、相近的点,用线条人为的连接起来的线条,就是等高线。一般等高线的高度差都是相等的,视地图的比例大小而定,一般在50-200米之间。通过察看等高线的分布及密疏等可以想象出大致的地形。等高线的色块是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出现颜色的变化,海拔上升以浅棕色,深棕色到深褐色不断变化,有常年积雪的即出现白色(边有虚线)而海拔下降到一定程度常用绿色标注,不要以为那是树林或绿洲。如果是封闭并成一圈一圈的等高线,说明这是山峰或是洼地、漏斗地貌;如果等高线变密并合并在一起,即是陡崖、绝壁;如果等高线疏缓,说明地形是缓坡或平地;如果等高线出现丫字形就是山涧水沟。 地图方向:绝大多数地区的地图其方向都是图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认清这点很重要,这是计划活动行程所需要弄清的问题。所有的地图都有一些符号、线条等来表达某种地理地形的类型。如公路、湖泊、草原、河流、村镇、山峰等等。一般的地图上都有图例的说明。观察天象:观察天象最为常见的就是观察北极星,夜晚,在月暗星明的夜空下,我们总会找到形似勺子的北斗星座,在那勺端七倍距离处有一颗明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它的正下方就是正北方,顺时针即是东,南,西方。太阳与月亮:太阳东起西落,观察日出日落一般可以看出一个大致的方向。也可以用以下办法测定:在一平地上竖一根直棍(高1米以上),先在直棍影子的顶端作一个标记(如放一块石头),直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10-60分钟后,在棍子影子的顶端又作一标记,在两个标记间划一条直线,并在直线的中间垂直的划一条线,这个十字就是一个方向标,将第二个标记点标注上东,而后,顺时针依次标上南、西、北方。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学会阅读地图(含答案解析)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学会阅读地图 一、单选题 1.贝贝是天文爱好者,晴朗夜晚,贝贝面向北极星站立,他的前方是()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读某地区平面图,回答2-3题。 2. 住宅(B点)位于车站(C点)的()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3. 假如从学校到住宅(A点到 B点) 的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A. 400米 B. 40000米 C. 400千米 D. 40000千米 4.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象,下列哪要素不被称为是地图的“语言”() A.距离 B.方向 C.比例尺 D.图例 5.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比例尺缩小后的地图 A.表示的范围变大 B.表示的内容更简略 C.图幅的面积也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D.比例尺为1:4000000 6.在同样大小的两张图纸上,分别绘制一幅凉山州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地图选用比例尺的情况应是() A.凉山州地图的比例尺大于世界地图 B.两幅地图比例尺相同 C.凉山州地图的比例尺小于世界地图 D.无法确定 7.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河南省地图 D.孟津县地图 8.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A.常年河、湖B.铁路C.国界D.水库 9.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在任何地图上都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别方向 ②地形图上,等高线在陡崖处出现重合 ③有了地图,就可以知道图示范围内的地形高低起伏状况 ④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所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就不同.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0.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比例尺中,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A.1:500000 B.1:150000 C.1:200000 D.1:350000 11.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副地图,标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河北省地图 D. 鄄城县地图 12.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 1:5000 B. 1:40000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000千米 D. 13.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B. 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一定是山地 D. 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14.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张掖到兰州的直线距离为5cm,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00km,该图的比例尺是 A. 1:100 B. 1:1000 C. 1:100000 D. 1:10000000 15.图中从长城站前往中山站,沿最近线路,航行的方向是向

让使用地图成为一种习惯

让使用地图成为一种习惯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1、新课改的需要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色。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看,基础地理教学承担着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任务,要求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专题研究,让学生具有终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学习对生活生产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个理念,就像一座宝库,指导着学生应该学些什么。那么,开启这把宝库的钥匙,就是地图。 为了强调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我对我的学生说:“请随意翻开地理课本的一节内容,找出没有地图出现的一节课?”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我想,同学们在翻看课本的同时,也会明白一个道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学习一定是建立在使用地图的基础之上的。 2.缺乏地图的地理学习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一次复习课上,当我复习到世界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时,好多学生一问三不知,对所学知识没有一点印象,我开玩笑说:“没学过吗?”学生们告诉我:“老师,忘得差不多了。”我对孩子们的表现既困惑又震惊,明明是之前学

过的,而且,八九十分的成绩相当普遍,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呢?这些孩子学习都很刻苦,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思前想后,终于明白了:在每次考试前,许多孩子都会来找我要地理知识点。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孩子们总会习惯性地把地理当做历史、政治一样的科目来对待,依赖于对知识点的背诵。学习中没有科学地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相关的地图上,一到考试就着急背知识点,由于地理知识琐碎复杂,知识间往往无规律可循,虽然考试得了高分,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样的学习方法明显违背了地理学科的认知特点,其效果也是不能持久的。 3.使用地图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需要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工具。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关系十分密切。使用了地图的地理课堂才是真正的地理课堂,才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的魅力和价值。地图很容易使人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依然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看图习文,文图活动,讲图解题,用地图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使地理课堂更具科学性,实用性,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知与能的关系,“地图法”的课堂教学会引起学生学习方式和过程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化;学生面对地图,乐于观察,积极思考,踊跃交流,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地理课堂由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的课堂,从而启发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提高认

初一数学第一讲_丰富地图形世界

第一讲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知识梳理 一.几种常见的几何体 1.柱体 ①棱柱体:〔如图(1)(2)〕,图中上下两个面称棱柱的底面,周围的面称棱柱的侧面,面与面的交线是棱柱的棱.其中侧面与侧面的交线是侧棱,棱与棱的交点是顶点. 点拨: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特殊的棱柱,它们都是四棱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②圆柱:图(3)中上下两个圆面是圆柱的底面,这两个底面是半径相同的圆,周围是圆柱的侧面. 点拨:棱柱和圆柱统称柱体. 2.锥体 ①圆锥:〔如图(4)〕图中的圆面是圆锥的一个底面,中间曲面是圆锥的侧面,圆锥只有一个顶点. ②棱锥:〔如图(5)〕图中下面多边形面是棱锥的一个底面,其余各三角形面是棱锥的侧面. 点拨:棱锥和圆锥统称锥体. 3.台体 ①圆台:〔如图(6)〕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面是圆台的底面,中间曲面是圆台的侧面. ②棱台:〔如图(7)〕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多边形是棱台的底面,其余四边形是棱台的侧面. 4.球体:〔如图(8)〕图中半圆绕其直径旋转而成的几何体,球体表面是曲面. 二.几何体的展开图 1. 圆柱、圆锥、正三棱锥、正四棱锥、正五棱锥、正三棱柱的展开图:

2.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 三.用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出现的截面形状 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点拨:用平面去截几何体,所得的截面就是这个平面与几何体每个面相交的线所围成的图形.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2.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的截面: 几何体截面形状 正方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圆柱圆、长方形、正方形、…… 圆锥圆、三角形、…… 球圆 点拨:用平面去截圆柱体,可以与圆柱的三个面(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同时相交,由于圆柱侧面为曲面,相交得到是曲线,无法截出三角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练习题 地图的阅读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地图的要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地图反映地面景物时,对它们进行选择和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答案:比例尺方向图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值,也叫缩尺 B.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地图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等 C.地图上,总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地图是平面的,所以没法表示高度和深度 思路解析: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是一种缩小的程度,所以也叫缩尺。在没有注明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 答案:B 3.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________;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等高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等高线的条数越多,高度差别越大,所以坡度越大;反之,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答案:大小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______________,用蓝色表示______________,用黄色和橙色表示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正确解读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是最基本的一环。一般地,用绿色表示陆地,而不仅是草原和森林等;用蓝色表示海洋,这倒是符合基本的生活常识;用黄色和橙色表示高原,有时也用紫色表示极高的高原。 答案:平原海洋高原 2.在野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______________,背朝______________,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思路解析:一般地图上的方向的判别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如果面朝北,背朝南,这样看图的姿势正好符合上面所说的规律,容易辨识地物。 答案:北南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1∶100 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思路解析:比例尺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应该学会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从厘米到千米,小数点左移5位。从千米到厘米,小数点右移5位,不足的加“0”。答案:

初一数学第一讲_丰富地图形世界

第一讲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知识梳理 一.几种常见的几何体 1.柱体 ①棱柱体:〔如图(1)(2)〕,图中上下两个面称棱柱的底面,周围的面称棱柱的侧面,面与面的交线是棱柱的棱.其中侧面与侧面的交线是侧棱,棱与棱的交点是顶点. 点拨: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特殊的棱柱,它们都是四棱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②圆柱:图(3)中上下两个圆面是圆柱的底面,这两个底面是半径相同的圆,周围是圆柱的侧面. 点拨:棱柱和圆柱统称柱体. 2.锥体 ①圆锥:〔如图(4)〕图中的圆面是圆锥的一个底面,中间曲面是圆锥的侧面,圆锥只有一个顶点. ②棱锥:〔如图(5)〕图中下面多边形面是棱锥的一个底面,其余各三角形面是棱锥的侧面. 点拨:棱锥和圆锥统称锥体. 3.台体 ①圆台:〔如图(6)〕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面是圆台的底面,中间曲面是圆台的侧面. ②棱台:〔如图(7)〕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多边形是棱台的底面,其余四边形是棱台的侧面. 4.球体:〔如图(8)〕图中半圆绕其直径旋转而成的几何体,球体表面是曲面. 二.几何体的展开图 1. 圆柱、圆锥、正三棱锥、正四棱锥、正五棱锥、正三棱柱的展开图: 2.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 三.用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出现的截面形状 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点拨:用平面去截几何体,所得的截面就是这个平面与几何体每个面相交的线所围成的图形.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2.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的截面: 几何体截面形状 正方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圆柱圆、长方形、正方形、…… 圆锥圆、三角形、…… 球圆 点拨:用平面去截圆柱体,可以与圆柱的三个面(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同时相交,由于圆柱侧面为曲面,相交得到是曲线,无法截出三角形. 四.识别物体的三视图 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从正面看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图叫做俯视图.2.几种几何体的三视图 (1)正方体:三视图都是正方形. (2)球体:三视图都是圆. (3)圆柱体: (4)圆锥体: 点拨:圆锥的主视图、左视图都是三角形,而俯视图的图中有一个点表示圆锥的顶点,因为从上往下看圆锥时先看到圆锥的顶点,再看到底面的圆. 3.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几何体的三视图 如图:从正面看2列每列1层;从左面看2列每列1层;从上面看2列左列2层右列1层.则三视图是:

《地图的阅读》(人教) (3)

《地图的阅读》 一、选择题 1.以下地图的选择,最不适用的是() A. 李明去济南看望外婆,他选择的是济南市地图 B. 王华去生态园旅游,他选择了生态园导游图 C. 习主席去美国访问,张强想知道美国的位置,选择了亚洲地图 D. 吴彬想了解首都北京的位置,他选择了中国政区图 2.比例尺1﹕400000表示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是() A. 400m B. 40m C. 4m D. 4Km 3.在南极点,周围方向都朝向() A. 东 B. 南 C. 北 D. 南 4.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甲图比例尺是二千万分之一,乙图比例尺是二百万分之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比例尺比乙图比例尺大 B. 甲图表示的地理事物内容较详细 C. 乙图表示的地理事物内容较简略 D. 甲图表示的地理范围比乙图大 5.家住孝感的初中学生小明暑假期间去杭州去看望外婆。下火车后他顺利地找到了外婆家。 第二天,他浏览了杭州名胜西湖。整个过程中,地图为小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共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南方地区铁路分布图;③杭州市交通图;④杭州西湖导游图。对小明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玲玲从一张不完整的地图上量得从山东省省会到青岛13厘米,从网上找到两地实地距 离是390千米,那么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3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C. D. 7.用同样大小的纸画以下地图,则比例尺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 古田、中国政区图 B. 世界、福建政区图 C. 古田、世界政区图 D. 福建、中国政区图 8.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50 000 B. 十万分之一 C. 1:25 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9.图为某学校平面示意图,据图回答18-19题。 10. 11.在该学校平面图上,量得办公楼至教学楼间的直线距离约为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200米,则该平面图的比例尺为() A. 1:200 B. 1:500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 D. 二、综合题 12.请把下列符号与其名称连线: 13.

学会使用电子地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设计

3、到北京后,选择旅游景点,比如颐和园 4、确定后可获得颐和园的相关信息 在查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方向键来改变视野的范围,也可以通过左右键来放大和缩小对某些地区,还可以看到相应的简介。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本上介绍的上海豫园 设问:另外,在电子地图上还可以查到我国的地形图、政区图、降水图、气温分布图……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地图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展示方式灵活多样,而且可以附加多种智能化服务功能。 (承转)除了这种光盘电子地图外,还有一种网络电子地图,那么网络电子地图又是怎样利用的呢?我们以图行天下网络地图为例(https://www.doczj.com/doc/dd16180539.html,/),来学习一下网络地图的使用。 师生共同探究三:网络电子地图的基本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进入网站首页 我们选择本市上饶市广丰区为例,点击打开上饶市广丰区图(如下图) 通过放大和缩小按钮,可以选择你想要范围,还可以通过测距按钮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如图中的蓝色线段为鼔楼到新街口的距离为1797Km,如果想去某个地方而又不知道路线的话,可以直接点最上面一

排的行车路线超链接。如下图 只要在上面的文本框内输入起止点(如草场门到新街口),那么在图上就会自动显示路线 (见图中两红点间的蓝线),另外右边还有公交车站的站点,所以运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同样在网络电子地图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我国的任何地方,比如下图的仪征市,甚至连镇的位置也能找到: (承转)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地图的功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电子地图能够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呢? 师生共同探究四:电子地图应用领域 1、公众信息服务 ?可以查到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信息。 ?可以充当“导游”,显示出旅游区的主要景点,并介绍有关内容。 ?装有语音识别系统的电子地图,可以为盲人指路。 ?在GPS技术辅助下,还实施对老人、小孩等移动目标的跟踪和保护。 2、智能交通管理 电子地图一方面存储了有关道路的基本信息,例如道路状况、危险警告,收费地点、停车场所等;另一方面又实时接收相关的最新信息,例如交通事故发生地点、道路拥堵路段等。据此,人们可以准确选择最佳路径,节省交通时间。 比如将电子地图和GPS结合起来还可以实现对汽车的导航

学会阅读地图教学流程

《学会阅读地图》教学导线 〈教学重点〉识记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综合能力训练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教学手段〉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皮尺、指南针等工具,本市地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它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学生活动)阅读P19有关内容,然后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活动1:要求,每位同学做出一张图 1.按顺序写出你家步行到下列地点所经过的街道、公路的名称:小学、百货商店、菜市场、电影院、公园、邮局、银行、医院。 2.上一题中的街道和公共场所,试做一副简单的街道平面图 活动2: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用皮尺、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对校园内的校舍、操场(校园设施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自己定出比例尺,绘制几幅不同比例尺的校园平面简图(可以是局部的)。 活动3: 假如你家来了客人,你要做一个导游,陪同他们到你生活的城市参观游览,首先,要为来到你家的客人设计一条"一日游"路线。路线中应包括旅游景点至少2个、商业中心、,博物馆、著名的风味餐厅(吃一顿饭)、自己的学校。 把学生分为五组,每组拿到一份本市交通地图,以一位同学的家为起点,请画一幅"一日游"路线示意图,并注出主要的大街,重要建筑物和你们所到的地方。

活动4,画一条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绘出你所走的街道的名字,上下车的(包括转乘车)的车名和站名。绘出方向标,说明学校位于你家的什么方位? 探究活动:"暑假的一天" 根据暑假某一天自己的外出活动(可以是去某地或某景点旅游、去亲戚家、去同学家外出办事等)画一张暑假一天的行程图 目的:1.通过创设一定教学情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有关地图方面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2.通过实践,使学生增强对所学地图知识的理解,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体验到了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今后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3.探究活动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空间。 要求:1.图的图幅一样大,都用A4纸,自己定出比例尺。 2.以某一点(家或某建筑物)为中心点,确定方向 3.按时间顺序,画出自己的走过的路线图,并注明街道、主要建筑物,主要交通站点。 4.根据所看到的景物不同,自己设计图例 方法 1.确定自己的外出路线(外地、本地、附近街道),估算外出某点距出发点的最长的距离,确定比例尺。(可查阅有关地图,在图上量测两点的直线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2.确定方向时,可参照地图上的方向,确定所去的不同地点的相互关系。 3.可参照地图,根据自己的活动范围,进行取舍、概括,变成自己的行程图。

高中地理 学会应用地图 精品导学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34单元活动学 会应用地图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缓坡、陡坡;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学会判读较为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学会判读与绘制地形剖面图。 3.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一些问题。 4.增强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的能力。 【课前预习】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按照一定的方法、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 2.缓坡与陡坡: (1)缓坡:等高线分布,单位水平距离内的较小; (2)陡坡:等高线分布,单位水平距离内的较大。 3.山脊与山谷: (1)山脊:等高线由向凸出,海拔较两侧; (2)山谷:等高线由向凸出,海拔较两侧。 4.鞍部:两侧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 5.陡崖:若干条等高线于一起。 (二)地形图的判读 1.盆地:等高线闭合,高,低。 2.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坡度又比较。 3.沙丘: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较平坦,小圆弧指示沙丘的。 4.岭谷相间地形:等高线向处凸和向处凸相间分布。 (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作用:能直观显示某一方向上的地势状况和地面。 2.判读:要抓住剖面线的、终点,经过的最高点、最低点、等。 3.绘制步骤 (1)绘剖面图的; (2)确定适宜的,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标出相应的点; (4)将这些点地连接起来。 【问题与例题】 【问题1】海拔(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的区别是什么? 【例1】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甲乙两山的海拔高度分别为、。 【问题】看图回答你认为攀登图中的山 选择哪一条路线比较省力?理由是什 么? 【例2】读右图,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 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 【问题3】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凸出方向有什么不同?山脊(谷)线的海拔与两侧的海拔数值有何不同?它们哪一个容易发育成河流? 【例3】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问题4】鞍部与陡崖的等高线分布有何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