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谈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张翠萍

初中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育最为显着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初中学生,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与依赖兼具,自觉与盲目同随,内心错综复杂,充满着各种矛盾。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产生许多的困惑和烦恼,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

一、初中学生的特点

初中学生成长过程的特殊性。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6岁,处于青少年早期,这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这个时期,是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所以,也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

初中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

从初中学生生活的环境来看,他们受着各方面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不健康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也在社会中漫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不健康信息和网络虚拟世界也侵蚀着初中学生稚嫩的心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另外,离异家庭的增多,造成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完善;沉重的升学压力,同学间过度的竞争,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等也会造成初中学生心理不适应,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重者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极少数学生因为走不出心理的困惑,出现自杀的倾向。

成长过程的特殊性和所处的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初中学生具有了一些明显的特征:

(一)生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由于生长素的作用,他们新陈代谢加强,身体内部各种器官机能迅速提高,逐步趋于成熟,身高体重急剧增长,体格趋于定型,形成了一生中迅猛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

初中学生性器官发育逐步加快,第二性征出现,男女差异明显,性功能已经具备,性心理变化激烈,这标志着人体发育的全面完成,初中学生可以说“长大了”。

(二)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比较快,其心理发展成熟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学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会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身体的急剧变化,给初中学生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由于初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现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些新的追求中,他们感到种种困惑。其次,由于性的成熟,初中学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

总起来看,初中阶段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的时期。所以,有的人认为这是个体发展史上的“危险”时期。

(三)思想特点

初中学生的生理处于人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心理处于成长的第二反抗期。他们的物质生活优越,缺少吃苦精神;面对家长要求成才的

强烈愿望,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思想充满困惑;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却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学习上精力充沛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专心投入;生活中敢做敢为,富于探索与冒险却分不清是非……所以,初中学生的思想中交织着各种矛盾,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帮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四)初中阶段各年级学生的特点

二、初中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意识高涨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是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初中学生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方面。在感知自己的体貌时,他们往往以新的方式,包含有更多新的内涵,注重自己的相貌,常常对此不安,因此,变得更加注重穿着打扮,留心自己的仪表风度。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体貌特征逐渐接近成人,而这种生理变化如暴风骤雨般突然时,也会感到惶惑不宁。于是,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在洞察身体变化的同时,开始洞察内心的变化,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

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还很不成熟,其内心的变化也存有许多矛盾。在自我评价方面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具体性与抽象性,原则性与批判性,随意性与稳定性并存;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成人感、自尊心的需要经常不能得到满足;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为自我鼓励、自

我命令、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机制还没有形成、稳定。因此初中学生常常会感到虽然自己长大了,但却生活在矛盾与困惑,苦闷与挫折中。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鼓励引导,以帮助他们渡过心理上的“断乳期”和“危险期”。

(二)逆反心理严重

自我意识的高涨,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使初中学生自尊心日益强烈,他们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而当他们的独立意识受到阻碍,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控制,个性伸展受到妨碍,或成人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观点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常常以批评的态度来对等待周围的人和事,由于他们阅历较浅,见识不广,缺少辨证思维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批判也往往带有盲目性。而当这种盲目不被理解和接受时,他们的心灵就会受挫,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他们有时候想入非非,要求有一种无拘无束的外界条件,以适应其心理的随意性。这种逆反心理的表现又各不相同,有时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有时又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有时也会把逆反的态度迁移到其它方面。

国内有关学者调查,因逆反心理而出现品行问题的学生,13岁年龄组为最高。这些品行问题多表现在: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抗性行为、说谎、偷窃、逃学或离家出走等。

出现对抗性行为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他们往往思想表现极端:过分自以为是,有时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没有礼貌;不肯服从父母的意愿,时常与父母发生顶撞;有时会用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对抗父母;喜欢作弄别人,故意招惹事非等。

(三)情绪焦虑不稳

初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受亲子关系、同学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影响,稍感不适,就可能造成心情压抑,产生焦虑情绪。受这种情绪困扰,初

中学生常常抱怨父母、抱怨周围环境,常常感到不高兴、不满意,感到精神紧张和无法放松。处于这种焦虑中,初中学生常会有一些担心,担心学业失败,担心没有朋友,担心被老师批评,担心被同学嘲笑等等。

在各种焦虑中,主要的是学习焦虑,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失去信心,害怕考试,出现考试焦虑等。还有过渡性焦虑,主要表现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在学校时心情焦虑不安,不能安心学习,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有安全感。

在这种焦虑状态下,一部分初中学生具有消极心境,常会有烦恼、压抑和孤独感;有的学生对人生倾向于悲观主义的态度,心情低落;有的倾向于看到人生、社会的阴暗面,常常感叹社会不公,看不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在这种心境下,许多初中学生渴望寻求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地方,充满阳光和幸福的地方,或多或少地想摆脱这种讨厌的生活,有些学生在冲动之下甚至会离家出走,有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抑郁心境,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引起失眠。有资料报道初中学生睡眠障碍占10-15%,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早醒等,同时由于失眠还可引起躯体不适,如头疼、头晕、精神不振和注意力涣散等。出现睡眠障碍的同学,感到异常痛苦,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跟小学和高中阶段相比,学生内心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在初中阶段比较多。有时候他们也会有一些积极的情绪,比如面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受到同学间真诚的友谊和帮助,憧憬美好的未来等。

(四)人际关系障碍

据调查,有22.45%的中学生有人际关系障碍,大多表现在与同学、老师以及家人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合作。其中,有3.8%的初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相处。

初中学生将感情的重心逐渐偏向于关系密切的朋友,朋友关系在初中学生的心目中显得日益重要。由于初中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人

际交往能力较弱,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时封闭自我,有时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所以在跟同学交往中容易产生障碍。

初一年级学生在异性交往中无障碍和一般状态的占84%,轻度障碍的占13%,严重障碍的占3%,但同性同伴的交往障碍比较大。

初二年级学生在异性同伴交往中无障碍和一般状态的占67%,比初一年级的比例明显减少,而轻度障碍和严重障碍的较初一明显增加,男女生之间表现出极端的社会隔离,彼此之间抵触很大,这时更重视同性之间同伴的交往,同性同伴障碍降低到10%,比初一、初三、初四都低。

初三、初四年级的学生,对异性交往有了明显不同于初二的变化,他们的交往明显打破了性别的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明显更愿意与异性同伴在一起,愿意找异性同伴说些心里话,他们开始融洽相处,表达了更多的相互喜欢的情感,以及更多情感上的相互支持。异性同伴交往障碍比例较小,而同性同伴之间交往障碍比例较高。

初中学生对交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能够同甘苦、共患难,好朋友之间往往彼此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最秘密的事。有了朋友,他们会表现得更热情、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和勇气,更好地发展各种社会性能力。

初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状况,对他们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会影响他们的成才和品德,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会成为终生人际关系的阴影。因此,我们应积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五)早恋开始出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性生理的变化,性心理也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初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男女生之间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发生了兴趣,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初一、初二年级,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不太表露,看似互不接近,实际内心渴望接近。

到初中阶段的后期,初三、初四年级,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有的异性同学之间交往会比较密切,出现了一些早恋的同学。但初中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没有牢固的基础,很少能保持下来。

(六)厌学比较普遍

初中学生在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的现实中,面对父母的过高期望,自身往往具有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有的学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在父母“知识无用论”、“经商能致富”“学不学将来都能找着活干”等思想的影响下,扭曲了自身的价值,无心学习。有的学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没有目标,缺少前进动力,失去学习信心,出现应付学习的思想。部分学生把精力转向网吧,出现了患上网瘾的同学。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自尊心受挫,对学校、对老师怀有看法,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一)学校应采取的策略

近几年,在许多地区,学校教育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特点,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导致许多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改革现有教育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加强师资培养力度,改变一些老师落后的教育思想。

1、前提,扎实有效地做好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一是通过培训,让教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善于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遵循这些特点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二是通过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要用新的学生观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地对待学生,用心感受学

生的内心世界;接纳学生的一切,当学生需要时,给以积极热情的正面引导和支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机会,特别是能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具有了这样的学生观,教师才会走进学生心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健康心理的保健医生,才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的苦恼,并且依照心理健康的原则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教师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培养学生的阳光个性。

四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通过大面积的培训,才能使大部分教师迅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推开,迅速发展。

2、基础:创造氛围,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教育作用。

除了学校教育,家长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他人。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抓住家长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及论坛,促进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欢迎家长来学校进行心理咨询,改变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家长充分参与并体验,提高家长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能力。

通过心理小报、心理橱窗、心理展板、心理宣传等,提高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各学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制定明确的研究会章程,会员职责分明,根据章程开展工作。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委员会议,举办各种培训活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委员会,及时掌握各班学生心理现状,经常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沙龙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关键:贯穿全员育人理念,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事,而是全校教职工人人有责任的事,其中,心理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应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三者的关系为,心理教师负责对班主任、团队干部进行培训指导,班主任负责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团队干部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如心理剧、课桌文化、漫画比赛等。班主任要将在辅导中发现的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上交心理教师,由心理老师重点跟进辅导。心理教师要指导班主任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做好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心理沙龙活动,定期举办各种心理讲座,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保障: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操作体系。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成员由各年级组长,班主任骨干、团队干部、专兼职教师四部分组成。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框架,这个框架共分为两环节,八个方面,两个环节一个是创设氛围,一个是创新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创设氛围,心理小报、心理橱窗、心理展板、心理宣传。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创新思路:班级心理活动课、心理辅导、心理沙龙、心理讲座。框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由工作组成员专人负责,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及时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提高。

(二)班主任应采取的策略

班主任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打造出魅力人格。“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高尚的人格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在孩子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权威。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地对待每一个

学生,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善于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能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处理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纳学生的言行,给学生热情的正面支持;创造机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以真诚的爱赢得学生的接纳和认同,让学生对其产生无条件地依赖感和信任感,使自己的言行在班级管理中产生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

2、开展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加强沟通交流,消除思想障碍,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健康成长。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辩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没有班级活动,仅靠说教管理的班级,必如一潭死水,缺少生机与活力,没有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其发展可想而知。

3、做好个别心理辅导,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

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谈心,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可设立“悄悄话”信箱,鼓励学生与自己进行心灵对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档案,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心,跟踪教育。也可介绍给心理教师,取得家长的支持,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舒解学生的心理烦忧。

4、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提高团体辅导的技能和技巧。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可看作是班级团体辅导,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干预的一种有效方式,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比较了解,在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考虑到班主任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各班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不贪多,而重质,要求每学期每班不少于三至五节。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每位班主任只准备好一节课,但要在一个年级实施教学。一学期只准备一节课,对班主任来说,并没有增加过重的负担,同时也保证了课的质

量。学校可举行心理活动课评比,以提高大家的授课水平,提高心理课的教育实效性。班主任要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选取课题,使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5、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许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的缺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班主任要采取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助手。一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改变家长会班主任讲,家长听的模式,以体验式为主,选取一些典型的教育案例,让家长充当各种角色,参与其中,亲自感受,从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现自己教育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二是对一些问题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三是让一部分具有成功教育经验的家长,向大家介绍经验,这些来自身边的案例,对家长来说,往往更具有教育意义。

(三)任课教师应采取的策略

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生力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努力。

1、注重情感教学,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往往就喜欢这门学科,反之亦然。因此,学科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情感教学为切入点,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期待,会唤起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自身无穷的潜能。任课教师要充分信任

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各种激励手段,鼓舞,唤醒他们的学习动机。

知识的传授要以学生自主互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意识。讨论、提问、讲解,要重视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练习要给学生以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后检测,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教师要做到形象美、教态美、语言美和情感美,给学生如沐春风,和蔼可亲之感,在愉悦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学习中得到精神上享受,真正让学生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从师生情感中吸取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形成一个喜欢学习,积极上进的心理环境。

2、挖掘教材内容,渗透“三观”及理想教育。

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了远大理想,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时刻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态。而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正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内容。

3、把握学科魅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习的源动力。而只有具有魅力的,使人产生愉快体验的东西,才能使大脑产生兴奋,才能激发人的兴趣,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魅力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渗透这些魅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要让学生体会听说读写带来的愉悦,数学要让学生感受解出难题获得的快乐,音乐要让学生感受激发与表达情怀的舒畅,绘画要让学生感受作品完成的快活,物理、化学要让学生感受实际应用的收获……

4、抓住教学时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个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挫折、失败,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充满期望,鼓舞学

生充满信心,让他们继续努力。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时机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当学生知识理解有困难,遇到解不出的习题,成绩不好,考试失利,这时要给学生以鼓舞,增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时也可在教学中故意设置障碍,让学生遭受挫折,然后让学生探寻走出困境的途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真切地感受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困难是不可怕的。学生具有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造就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心理教师应采取的策略

1、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做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可以开展的讲座,《适应初中学习》《学会交往》《调控自己的情绪》《青春期教育》《克服考试焦虑》……这些讲座会使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做好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要做好这部分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工作:一是班主任在辅导中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二是自己来咨询室进行咨询的学生,三是家长代替咨询的学生,四是一些特殊的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心理老师要利用心理咨询的技巧与策略,结合科学的心理测量手段,进行准确的心理诊断,发现症结所在,跟踪进行心理辅导,建立辅导档案,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把学生从扭曲状态拯救出来。

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来自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自我个性等多个方面,由多种因素导致而成。心理教师要通过真诚的关注,平等的交流,

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通过一些心理治疗技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形成健全人格。

3、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讨论式、辩论式、座谈式、体验式、情景式、案例式……保证团体成员有共同的心理需求,是团体心理辅导取得显着成效的前提。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应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

一是学习心理辅导:各年级有所侧重,初一侧重于学习适应、学习习惯辅导,初二、初三侧重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辅导,初四侧重于考试技巧和考试焦虑辅导。初四的考前辅导要早着手,有计划地进行,做到每月一次,在学生参加中考之前,考前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是自我意识发展心理辅导:通过做情绪的主人、做自己的贵人,我就是我等有关自我意识内容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正确地评价他人,提高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善于认识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学会寻求帮助的能力。

三是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人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学会与家长沟通,与老师沟通,与同学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一些交往障碍,形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必备的心理品质。

四是青春期心理辅导:分别对男生和女生进行辅导,让学生认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性别差异,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欣然接受自己的身心变化,学会与异性交往,克服异性情感困扰。

4、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心理沙龙活动,排解学生困惑烦忧。

心理沙龙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围绕某种心理现象,让学生在这里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疑虑、困惑、烦忧、无奈,通过真诚助人,达到自助的目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发泄抑郁,舒解烦忧,净

化心灵,发掘潜能、提升素质的好地方,学生往往会从这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5、加强学习与提高,不断创新,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自己不仅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有实施心理辅导的技巧与策略,有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较高水平,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举办好学生、教师及家长的心理讲座,才能培养好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才能科学构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引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心理教师要注重学习和研究,善于总结与反思,不断改进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王海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小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1)身体生长发育 6~9岁儿童体格发育基本上是平稳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年增长2~ 3.5公斤。10岁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体格发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时身高男孩一般每年可增长7~9厘米,个别可长10~12厘米;女孩一般每年可增长5~7厘米,多的可长9~10厘米;体重每年可增长4~5公斤,有的可增加8~10公斤。 这一时期儿童的骨骼有机物和水分多,钙、鳞等无机成分少,所以骨骼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但容易发生变形。肌肉虽然在逐渐发育,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比成人差,容易出现疲劳。 学龄儿童的心率约为80~85次/分,明显低于新生儿时的约140次/分和学龄前儿童时的90次/分左右;这时儿童的肺活量也明显增加,对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抵抗力也增强。 (2)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儿童到6岁时脑重约1200克,此时,左右大脑半球的一切传导通路几乎都已形成,所以当身体受外界刺激后,可以很快的速度准确地传到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间增加了暂时联系的可能性,条件反射也比较容易建立。7~8岁大脑继续发育,脑重约1400克,已接

近成人脑重。同时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基本完成,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出现。此时大脑额叶生长迅速,其运动的正确性、协调性得到发展;大脑的抑制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加强。9~14岁小学生脑的重量增加不多,主要进行着细胞内部结构与机能复杂化的过程。神经的联络纤维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胞结构机能在迅速发展和形成。这是联想的、推理的、抽象的和概括的思维过程的物质基础,也说明这一阶段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脑的发育在机能上进一步成熟。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头尾法则和远近法则,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小学生的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岁前后和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制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制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岁到7岁);具体运算时期(7岁到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到成年期)。年龄的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平均数,因此,阶段的划分会随着某些因素如儿童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对于每一主要的时期,他都概括了标志着该阶段儿童特点的认知活动,构成这些认知活动的形式,以及这些认知活动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具有实现某种逻辑行为的潜能的,这种潜能起源于人最初的动作图式,思想是动作的内化。皮亚杰强调智力发展的生物成熟基础,并认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严格确定的。在他看来,外部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主动反应,或者同化,或者顺应。但是外部刺激本身和智力发展并无关系。 2.智力发展理论 (1)斯滕伯格(S.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采用信息加工学说去解释与度量智力,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类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因此把智力分成三个子理论,即成分子理论(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mential Intelligence)、情境子理论(实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第一,组合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

身心发展计划的5个规律

心发展的5个规律,是大家在做题时容易搞混的,今天来偏长文帮大家梳理。静心来看: 一、顺序性 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教科书案例(此文所指教科书如无特别指明,均指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版的《教育学》): 个体动作的发展顺序: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 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 心理品质发展的顺序: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教育要求:循序渐进。 经典例题(本文所选题目均为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或资格证考试真题): 1.人的记忆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注】紫色选项为正确答案。 2.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_____的表现。(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3.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在教育工作中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即教育工作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A.个体差异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顺序性和阶段性 D.均衡性 6.“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规律 B.顺序性规律 C.不平衡规律 D.差异性规律 7.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注意:请各位童鞋比较下例5、例6和例7,从理论上说,“拔苗助长”、“凌节而施”既违背了顺序性的规律,又违背了阶段性的规律,这两方面都能解释的通。但在做题时,如果单选,则优先选择顺序性。我们认为,首先违背的是顺序性的规律 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主要决定于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二、阶段性 概念: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教科书案例: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身心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两方面:身体与心理两方面、 (一)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 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6、6厘米。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长为5、9厘米。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5、5千克。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重为4、4千克。从发育时间瞧,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高峰期与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与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因此,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 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就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就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就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因此,小学生能做比较用力与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她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也不 能提出太高的要求,特别就是手部活动,由于小学生的腕骨尚未完全

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与做手工劳动。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防止写太小的字。?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小学1~2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大脑重量达到1280克,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增强,并向平衡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条件反射比以前更容易形成,形成后也比较巩固,不易泛化,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习更多的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精确的辨别。 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小学视觉感受性增长速度最快,在体育学习活动中运用视觉的机会特别多,学生初步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观察事物与学前儿童相似,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都较差。 观察事物往往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就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刚入学的儿童擅长具体形象记忆,儿童的有意记忆、有意再现逐渐发展。儿童往往易于掌握具体、可感知事物的概念。 已经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概念,并能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但不能自觉地调节,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儿童想象力在幼儿的基础上,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知识的增长,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想象活动,其想象富于模仿性、再现性,想象往往就是事物的简单重现,儿童想象常常与现实不符,往往更容易被童话、动画等吸引。 以无意注意为主,既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往往就是只注意新奇有趣、吸引人的事物与学习材料,注意力也易于分散与转移。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确如此,尊重树木的本性、天性每一粒树种每一棵树苗都有发展成参天大树的潜力,正所谓无为而有为,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应顺应学生的天性,在规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只有顺应其发展,潜能才能得以挖掘。《学记》中记载过:“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因此顺应规律的发展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祥,庄稼的快速生长只是表面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根源已经遭受到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庄稼必将荒芜。学生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果违背了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只会浮在表面,而没有看到根源,必定不能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其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现教育刻意而为、教育刻痕过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跳楼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我们反念一想,是否可以让教育像农业一样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知识本身成为一种吸引,一种魅力,这样一来,教育的悲剧会不会因此而减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顺应学生的天性,激发内在动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青少年的发展牵动着国家的发展,因此教育要顺应规律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不断为国家注

入新鲜的血液。一个种族的灭亡便伴随一个种族的崛起,一个朝代的灭亡伴随的是另一个朝代的诞生。规律是客观的,没有人可以也不可能去阻挡规律的发展与变化。违背规律其结果只会和“反清复明”一样最终落得一个失败的下场。以大见小,如果教师在教育中一味的逾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会是治标不治本,看似光鲜的背后缺乏生长的动力,最终只会自食其果。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少年,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国家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加班人。 鱼的生长,狼的生存与期望效应给了教师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启示。一个人因顺应天性潜质才得以发掘、一所学校因规律而有条不紊的运行,一个国家因顺应规律而生生不息。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顺应规律施以教学,促进学生个体、学校国家集体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确如此,尊重树木的本性、天性每一粒树种每一棵树苗都有发展成参天大树的潜力,正所谓无为而有为,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应顺应学生的天性,在规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只有顺应其发展,潜能才能得以挖掘。《学记》中记载过:“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因此顺应规律的发展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祥,庄稼的快速生长只是表面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根源已经遭受到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庄稼必将荒芜。学生的发展亦是如此,如果违背了学生的发展其教学效果只会浮在表面,而没有看到根源,必定不能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其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现教育刻意而为、教育刻痕过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跳楼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我们反念一想,是否可以让教育像农业一样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知识本身成为一种吸引,一种魅力,这样一来,教育的悲剧会不会因此而减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顺应学生的天性,激发内在动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青少年的发展牵动着国家的发展,因此教育要顺应规律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不断为国家注

入新鲜的血液。一个种族的灭亡便伴随一个种族的崛起,一个朝代的灭亡伴随的是另一个朝代的诞生。规律是客观的,没有人可以也不可能去阻挡规律的发展与变化。违背规律其结果只会和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及特点 沛县三里小学赵晓文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六、七岁至十一、二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一、学龄儿童生理方面的特点 学龄儿童生理方面处在继续生长发育中,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机能,即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6~7岁时的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速的。身高每年约增4~7分分,体重每年约增加4公斤。新陈代谢旺盛,但学龄儿童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如学龄儿童肺的弹性较差,气体的交换量较小,所以呼吸频率较快。成人要注意培养学龄儿童用鼻子呼吸的习惯,以预防感冒及肺炎的发生;再有学龄儿童皮肤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差,不能适应外界温度的骤然变化,容易着凉或受热,成人要注意提醒和帮助孩子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在刚开始上学时要注意培养正确的坐姿,因为学龄儿童骨骼的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如果长期姿势不正或受外伤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学龄儿童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善,表现为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特别是手,还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心肺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心脏收缩力差,脉博每分钟90~

110次左右。因此要注意不要让学龄儿童长时间的连续地跳跃、跑步、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发育,体育锻炼时要教会他休息。游泳时要注意孩子的耳鼻卫生,因为儿童的咽鼓管即鼻咽腔与鼓室之间的通道较成人粗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 这个时期的儿童膀胱肌肉层较薄,弹性较差,贮尿机能相对差,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排尿习惯,以防在精神极度兴奋或疲劳时发生遗尿现象。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要告诉他:“在学校,下课时,第一件事要先上厕所。”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人的发育是从出生到少年期先快后慢地进行的。七岁幼儿的脑有重量已基本接近成人脑的重量,从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度看,到幼儿末期,大脑皮质各区都已接近成人水平。 二、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特点 鉴于学龄期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和坚持性不够,自制力差,还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违反纪律,同时,由于生活范围和社会交往的扩大,又有一个对集体生活适应的问题,心理发育面临着一个转折,掌握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因此显得非常重要,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学习知识为基础而展开,其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具体运算性,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而转向朋友志向,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着重以同伴以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在同伴交往中,促进社会化的发展。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 规律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童年期的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小学生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从发育时间上来看,女生身体发育的高峰期均比男生提早1?2年。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1)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在小学生入学之初,小学生的感知觉已充分发展,具体表现在: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味觉、嗅觉和触觉也较为发达。感知觉的发展为个体的进行学习提供了保障。在儿童期,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迅速,其感知的准确性和系统性都不断提高。 (2)注意的发展特点 核心考点 ①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②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③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④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3)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①观察的目的性较差②观察缺乏精确性③观察缺乏顺序性④观察缺乏深刻性 (4)记忆的发展特点

①有意记忆逐渐增强②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5)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想象增强②想象更富于现实性③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6)思维发展的特点 ①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②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2.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2)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教育工作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广义儿童期:0-18岁) 1、顺序性 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 教育启示: 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 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教育启示:注意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的特点(发挥优势,弱势也能转化成优势); 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 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孩子。

接纳:以孩子的生命状态为准,而不是以父母的眼光。 二、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 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 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 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 (教育启示: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就是游戏和玩,幼儿不要过多开发智力,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教育特点: 1、无意学习。(例:爸爸教孩子打扑克牌,就教会了孩子认数和加减法) 2、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对象: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 (启示:应该让孩子与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课本上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从生活中获得的是直接经验。) 3、不顺序性。(并非一定要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启示:兴趣——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习什么,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学习方式:玩中学、做中学、游戏中学 (启示:正确理解学习,学习是个大概念,无所不包,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鼓励孩子多动手。) 三、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6-12岁) 从三个方面穿插讲的:1、注意力,2、记忆力,3、思维方式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 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谈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初中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初中学生,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与依赖兼具,自觉与盲目同随,内心错综复杂,充满着各种矛盾。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产生许多的困惑和烦恼,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 一、初中学生的特点 1、初中学生成长过程的特殊性。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6岁,处于青少年早期,这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这个时期,是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所以,也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 2、初中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 从初中学生生活的环境来看,他们受着各方面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不健康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也在社会中漫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不健康信息和网络虚拟世界也侵蚀着初中学生稚嫩的心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另外,离异家庭的增多,造成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完善;沉重的升学压力,同学间过度的竞争,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等也会造成初中学生心理不适应,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重者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极少数学生因为走不出心理的困惑,出现自杀的倾向。 成长过程的特殊性和所处的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初中学生具有了一些明显的特征: (一)生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由于生长素的作用,他们新陈代谢加强,身体内部各种器官机能迅速提高,逐步趋于成熟,身高体重急剧增长,体格趋于定型,形成了一生中迅猛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 初中学生性器官发育逐步加快,第二性征出现,男女差异明显,性功能已经具备,性心理变化激烈,这标志着人体发育的全面完成,初中学生可以说“长大了”。 (二)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比较快,其心理发展成熟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学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会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身体的急剧变化,给初中学生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由于初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现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些新的追求中,他们感到种种困惑。其次,由于性的成熟,初中学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 总起来看,初中阶段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相互交错,充满矛盾的时期。所以,有的人认为这是个体发展史上的“危险”时期。 (三)思想特点 初中学生的生理处于人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心理处于成长的第二反抗期。他们的物质生活优越,缺少吃苦精神;面对家长要求成才的强烈愿望,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思想充满困惑;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却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学习上

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

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六七岁到十二三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在小学低年级,他们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发展显著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继续从自我中心时期向客观时期发展,这是一个逐步学习并获得社会角色的重要时期。而低年级小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是非常显著的,他们在入学后受到各种学习活动及其评价的影响,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在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能力方面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但在自我概念的认识方面,他们还比较模糊,总是注重从自己的具体的外貌特征上进行描述,不太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情绪多变而冲动 低年级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我们经常能见到。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易形于色。一些在我们看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能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情绪体验。考试考好了,被老师表扬了,他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呱呱乱叫;相反,如果学习不好,或是被老师批评了,则可能因此产生挫折感,体会到痛苦、羞愧等各种情绪而痛哭流涕。 意志力较差 小学低年级的意志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要求,并且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施教时,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主从关系。尽管学生有依赖性,但决不能包办代替,要尽可能让他们主动去探索新知,掌握知识要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以后独立学习做好铺垫。 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应当注重正面引导。由于低年级孩子易受暗示,喜欢模仿,我们家长也好,老师也罢,要尽可能提供一些好的行为榜样供孩子学习。

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教学规律

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教 学规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体育教学过程要遵循人体活动和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特殊规律。 首先是“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形成有一个粗略掌握动作,改进提高动作,巩固动作、运用自如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严格明显的界限。它既反映了学生认识事物,掌握动作技能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也反映了学生身体机能和体质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性变化,去确定教学任务、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有阶段性特征,作为身体素质基础的生理机能阶段性变化,又决定了身体素质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心的发展依赖于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对学生来说,只有在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自觉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锻炼中,才能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形成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同样,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因为身心发展是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条件。任何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都要以相应的体质为条件。学生身体发展水平越高,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就越快、越好;而体质较差的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就越困难。 体育教学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其生理和心理的自身发育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也要关注其可塑性。教学过程需要依据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的特征,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 另外还有“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以及“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 体育教学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是因为体育活动能增强学生机体机能的活动能力。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的提高,有其适应性变化规律。在练习开始的时候,机能活动能力缓慢上升,随着活动加强,机能的活动能力逐渐达到最高水平,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这个水平,然后逐渐下降。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学生的机能水平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而由于年龄特点、身体健康状况、体育基础水平、教材的性质、教学组织教法以及气候条件等不同,学生机能活动能力上升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最高阶段的高度、稳定的时间,以及承担急剧变化负荷的能力均有所不同。学生的年龄不同,机能活动能力的特点也不同。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组织与安排教学,循序渐进,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机体适应性的波浪形曲线变化规律,和与此相适应的学生的情绪、注意、意志等心理活动所呈现的高低起伏的曲线。这种波浪形曲线变化规律,决定了体育教学过程也具有明显的节奏性,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 小学阶段的时间跨度约六年之久,儿童的具体成长过程在不同的年级及年龄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就是三个具有相对独立特征的阶段。 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经步入学校,却不可避免地延续着幼儿时期的一些心理发展特征,她们依然很喜欢游戏,同伴交往、社会性发展都在游戏中继续发展着。此时的儿童对就是非、善恶的判断还处在以成人标准为标准的阶段,对成人的依赖开始从对父母的同一转向对教师的同一,明显地表现为对老师权威的服从,最典型的特色就就是“打小报告”。教师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加以引导,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的入学教育工作。 低年级的儿童还保留着幼儿期“口语时代”自我中心的特征,她们在倾听或与别人对话时,总会拼命地讲自己想说的话,却不大关心对方所讲的内容。她们的思维有时显得很散,回答问题常会答非所问,或者说许多不相关的话,课堂上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大约二年级时起,儿童自我中心言语在逐渐减少、弱化。刚入学的儿童正经历着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的转化,最初在进行书写训练时常费劲而又没有把握,因此学龄之初的孩子会有一段“橡皮时代”。如果教育者能深刻地理解儿童的这些内心世界,就不会觉得孩子的这些行为令人费解、“无聊”与“徒劳”了。 (二)小学中年级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小学中年级的儿童已经完全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发展特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她们一边继续服从着教师的权威,一边开始重视伙伴之间的真诚与法则,伙伴规则时代悄然而至。

这一时期的儿童对成人的意见或命令不再那么唯命就是从,而就是试图发表自己的瞧法,在家里她们总就是试图摆脱父母的管束,开始讨厌保护与命令,喜欢独立,进入了“不听话时代”、“歪理时代”。其实这正就是儿童“见解形成期”的典型特征,这种“见解”并不像青春期那样完全独立,而主要就是情感方面的独立。对这一时期儿童的教育指导,要关注她们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而不能简单地滥用权威;应允许儿童适当地坚持自己合理性的“见解”,当然也不能让不合理的“见解”肆意扩张,毕竟此阶段孩子的“见解”还不够成熟。 小学中年级儿童正处在对成人的认同向对朋友的认同的转化期,进入了伙伴规则时代,她们内心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开始形成小团体,团体内的人际关系既凝聚又排她,在某些情况下同伙的规则比父母与教师更有控制力。在此阶段,学校应不断增加集体生活,鼓励同伴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强团体气氛,为儿童今后社会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年级小学生从发展的总体上瞧还处于儿童期,但其中一些年龄偏高的儿童已处于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有了向更高层次学习的认识基础,有些孩子生理发育开始趋于成熟,尤其性成熟,使她们开始关注男女之间的差异,社会化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状态。 高年级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怀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带着开放、探究的心态显示出她们广泛的爱好。在这种求知的心理状态下,她们的判断力开始理智地发展,对成人尤其就是老师的批判精神开始萌生。与中年级充满反抗、逆反情绪的“见解”不同的就是,她们相对显示出一些稳定与成熟,批判的目的更多就是想弄清就是非,或表明她们的公正。 对性别角色差异的认识,其实早在中年级就已经步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如男生会时常对女生恶作剧,会在女生游戏时滋事扰乱,而女生则喜欢频频向老师告状,男女同桌时会画出分界线。到了高年级,由于青春期的开始,男女儿童对各自所属的性别意识在强化,有些儿童会出现疏远异性的现象,她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心理发展正开始一个崭新的质的飞跃。这些情况会一直延续到青年初期。

川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备考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015四川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备考: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 规律 一、考点精讲 (一)顺序性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例如,儿童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的发展而言,其顺序是头部首先得到发展,而后是躯干和四肢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小,其头部在身高中比例越大的原因。在骨骼与肌肉的协调发展中,首先得到发展的是大骨骼与大肌肉,而后才是小骨骼与小肌肉群的发展与协调。所以,儿童行动能力的发展中,依照着翻身、坐、站、走和跑,然后才有可能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出现这样一种不变的顺序。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秩序。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儿童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答题技巧】在判断是顺序性时,我们遵循两点:1.是题中描述学生的身心发展按规律进行;2.是不超前、不可逆;看这两点这两点是否遵循或违背来判断是否是顺序性。而且还可以运用一个技巧就是题中描述的是连续二字,即是顺序性。 (二)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岁~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不平衡性,是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协调、统一的现象。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但就某个具体方面而言,也有可能表现心理能力不受生理成熟条件控制

学生的身心发展五大规律

学生的身心发展五大规律 一、顺序性 顺序性是指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即强调一定的方向性。故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做到盈科而后进,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二、阶段性 阶段性指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任务,故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故书本上有很多的插图帮助理解;而到了中学时期,学生思维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故书本内容大多以大篇幅文字出现。 三、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平衡,时快时慢。所以把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称作关键期,因此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如狼孩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回到人群中之后难以融入。 四、互补性 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理和生理的互补,如盲人的听力比较好;另一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互补,如身残志坚;故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五、差异性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群体和群体的差异,如男女老少的区别;另一方面是个体和个体的差异,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故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考察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古语俗语推原则 第二:举例反选原则 第三:教学启示反选原则 这部分知识点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更易出错,下面来看这样几个题: 1、王阳明4岁还不会说话,但却能默背祖父家众多藏书,表明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解析】C。本题就强调王阳明的书面语和口头语发展速度不平衡,口头语发展的要比书面语慢,故选C。不平衡性就强调同一个人内部不同方面作比较,其速度有快有慢。 2、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说明人身心发展具有( )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 小学阶段的时间跨度约六年之久,儿童的具体成长过程在不同的年级及年龄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是三个具有相对独立特征的阶段。 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经步入学校,却不可避免地延续着幼儿时期的一些心理发展特征,他们依然很喜欢游戏,同伴交往、社会性发展都在游戏中继续发展着。此时的儿童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处在以成人标准为标准的阶段,对成人的依赖开始从对父母的同一转向对教师的同一,明显地表现为对老师权威的服从,最典型的特色就是“打小报告”。教师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加以引导,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的入学教育工作。 低年级的儿童还保留着幼儿期“口语时代”自我中心的特征,他们在倾听或与别人对话时,总会拼命地讲自己想说的话,却不大关心对方所讲的内容。他们的思维有时显得很散,回答问题常会答非所问,或者说许多不相关的话,课堂上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大约二年级时起,儿童自我中心言语在逐渐减少、弱化。刚入学的儿童正经历着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的转化,最初在进行书写训练时常费劲而又没有把握,因此学龄之初的孩子会有一段“橡皮时代”。如果教育者能深刻地理解儿童的这些内心世界,就不会觉得孩子的这些行为令人费解、“无聊”和“徒劳”了。 (二)小学中年级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小学中年级的儿童已经完全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发展特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他们一边继续服从着教师的权威,一边开始重视伙伴之间的真诚与法则,伙伴规则时代悄然而至。 这一时期的儿童对成人的意见或命令不再那么唯命是从,而是试图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家里他们总是试图摆脱父母的管束,开始讨厌保护和命令,喜欢独立,进入了“不听话时代”、“歪理时代”。其实这正是儿童“见解形成期”的典型特征,这种“见解”并不像青春期那样完全独立,而主要是情感方面的独立。对这一时期儿童的教育指导,要关注他们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而不能简单地滥用权威;应允许儿童适当地坚持自己合理性的“见解”,当然也不能让不合理的“见解”肆意扩张,毕竟此阶段孩子的“见解”还不够成熟。 小学中年级儿童正处在对成人的认同向对朋友的认同的转化期,进入了伙伴规则时代,他们内心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开始形成小团体,团体内的人际关系既凝聚又排他,在某些情况下同伙的规则比父母和教师更有控制力。在此阶段,学校应不断增加集体生活,鼓励同伴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强团体气氛,为儿童今后社会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年级小学生从发展的总体上看还处于儿童期,但其中一些年龄偏高的儿童已处于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儿童有了向更高层次学习的认识基础,有些孩子生理发育开始趋于成熟,尤其性成熟,使他们开始关注男女之间的差异,社会化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状态。 高年级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怀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着开放、探究的心态显示出他们广泛的爱好。在这种求知的心理状态下,他们的判断力开始理智地发展,对成人尤其是老师的批判精神开始萌生。与中年级充满反抗、逆反情绪的“见解”不同的是,他们相对显示出一些稳定与成熟,批判的目的更多是想弄清是非,或表明他们的公正。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启示上课讲义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 启示

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的做好教育工作。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是指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发展前进的过程,比如,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期,那么教师在这个阶段就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补偿的,比如,学生在某方面有缺陷,他可能通过其他方面来补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树立信心,充分相信每位学生,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发现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是每位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不顾学生特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新的数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为目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中要提供好的素材,以促进学生的这种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要充分适应和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因此,数学课程内容应该选取那些对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与生活、与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学生一旦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总体上具有阶段性,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在课程种应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一次抽象完成不了的课题,可以通过反复出现,多次抽象来完成。教材中应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学生未达到较高境界时,为他们提供形像支持的素材,以帮助他们理解。教学中则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重视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像的认识支柱。第三,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且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发生了争论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课程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提出挑战并不意味着要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成功的问题解决者和失败者相比,在态度方面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心,更重视认真思考和推理,精力更集中,更有耐心和毅力,随时愿意抛弃已有的思路和答案,积极寻找更佳的思路和答案。因此,课程内容应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旅程,以保证学生不会因过多的失败而放弃他们的努力,失去发展的机会。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的知识。然而,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按公理化的体系,用成人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呈给学生,必然造成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贮存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在于教材的形态。新的课程一定要在呈现方式上有大胆的突破,把教师的“教”材变为学生的“学”材。另一方面,教师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各种观点之间真诚的交锋,使学生从经验中、从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