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常识:约旦的地理位置

高中地理常识:约旦的地理位置

高中地理常识:约旦的地理位置
高中地理常识:约旦的地理位置

高中地理常识:约旦的地理位置

一、地理常识:约旦的地理位置

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亚喀巴湾是唯一出海口。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首都安曼和西部山地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月为7-14℃,7月为26-33℃。

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见巴勒斯坦历史)。公元7世纪初属阿拉伯帝国版图。1516年被土耳其人占领,属奥斯曼帝国的大马士革省。1920年,圣雷莫会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同年 7月,法军占领大马士革。11月汉志王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伊本侯赛因奉其父之命,率军到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驻扎在安曼,遂成为该地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英国承认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阿卜杜拉则承认英国的委任统治权。1923年外约旦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一个半独立的埃米尔国。英国完全控制了外约旦的政治和经济。外约旦的阿拉伯军团由英国人指挥,王室的费用由英国政府资助,外交事务由英国总督掌管。1928年英国迫使外约旦接受为期20年的英约协定,使英国对外约旦的统治合法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外约旦人民反对英国委任统治的斗争迅速发展。

1946年 3月22日,外约旦同英国签订伦敦条约,废除了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承认外约旦的独立,但保留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特权。

同年5月25日,阿卜杜拉登极为王(1946~1951在位),改国名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由于伦敦条约遭到人民的反对,1948年又签订英约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成立联合防务委员会,英国在外约旦有驻军和使用基地的权利。同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阿以战争)爆发。在战争过程中,外约旦部队占领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耶路撒冷旧城所属的大约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50年4月,外约旦宣布把该地区纳入该国版图,国名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暗杀,王储塔拉勒伊本阿卜杜拉继位。1952年1月颁布新宪法,规定立法权属议会和国王。1952年8月,约旦议会废黜亲美的塔拉勒,立其长子侯赛因伊本塔拉勒为国王(1953年5月2日加冕)。侯赛因继位后,在国内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在人民运动的推动下,侯赛因于1956年 1月宣布约旦拒绝参加任何军事集团,3月初解除了英国人J.B.格拉布的约旦陆军参谋长和阿拉伯军团司令的职务。1957年 3月,约旦政府废除《英约同盟条约》。7月英军全部撤出约旦。从此,约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1958年2月,约旦与伊拉克组成阿拉伯联邦。

高中世界地理部分试题

英豪学校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文科地理(世界地理部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全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读图2?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2——4题: 2. 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_____。 图2 A. a、b、c B. c、d、e C. a、b、e D. a、c、d 3. 图示①一⑤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_____。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4. 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说明,正确的是_____。 A. 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B. 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C. 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 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5.有关加拿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密度低,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B.世界上重要的矿产、新闻纸、小麦、水产品等的出口国

C .大部分领土位于40°—60°之间,气候温和湿润 D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6.关于北美气候的正确分析是 ①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②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的进入,使北美降水稀少 ③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经过,造成夏季温差大④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图3“经纬简示图”,其中X 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 地在大陆西海岸。据图回答7-8题。 图3 7.X —Y 线位于 A 、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 、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 、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 、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8.下列四项中属于Y 地所在国的是 A 、富士山 B 、大分水岭 C 、安第斯山 D 、“硅谷” 图4是某国沿纬度30o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 图4 9.该国位于( ) A. 北半球 西半球 B. 南半球 西半球 C. 北半球 东半球 D. 南半球 东半球 10.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 A. 好望角 B. 桂林山水 C. 富士山 D. 大堡礁 1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处是地形平坦,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 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 西部为大分水岭 图5是大洋州局部图,读图回答12—15题。 12.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A .A 岛 B .B 岛 C .C 岛 D .D 岛 13.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草丰美 ②气候条件适合 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 求量大 ④没有食肉猛兽 A .①② B .①②④ 图5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高中世界地理笔记大全

世界地理复习笔记大全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⑴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七大洲地形特色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人种:黄、白、黑 [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4)宗教

世界地理概况练习题

世界地理概况练习题 一、选择题 (2019·齐鲁名校联考)“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1~3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 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1.B 2.C 3.A 第1题,中国古代商船为实现顺风顺水航行,一般选择冬季从南方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由于吹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鱼类饵料丰富,是捕鱼的好时机;从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新加坡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并不盛产棉花。

高中地理专题-高中地理常识

高中地理专题汇总 1.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 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高中世界地理区域地理填图

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世界地理 第一章亚洲 1.读图1-2—1回答: (1)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B,,,,。 (2)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2.读图1-2-2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3.读图1-2-3回答: (1)将岛屿和山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上: 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 D九州岛M富士山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城市名称填写在下列 横线上: E,, ,, ,, ,。 (3)将图中代号所在的工业区名称填写在下列 横线上: E,, ,, I 。 4.读图1-2-4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群岛、国家名称填写

在下列横线上: ,, ,, ,, ,,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岛屿、海峡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5.读图1-2-5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海峡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岛屿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6.读图1-2-6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国家及其首都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和括号内: ( ), ( ), ( ), ( ), ( ), (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海域名称填写在下 列横线上: , 。 7.读图1-2-7回答: (1)在横线和括号内填出图中代号所表 示的城市名称及其职能特点:( ), ( ), ( ), ( ), (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 在下列横线上: , 。 (3)南亚地区的地形分布是: 北部; 中部; 南部, 其中西边有山脉, 东边有山脉。 9.读图1-2-9回答: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2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概况》检测题 一.选择题(2×1.5=45分) 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据此回答1~3题: 1.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79%是海洋,2l%是陆地 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欧洲 D.世界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 2.四大洋中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火山爆发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D.地球的运动 地图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据此回答4~8题: 4.地图的基本三要素是 A.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B.比例尺、大小和方向 C.比例尺、大小和注记 D.方向、大小和图例 5.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二者比例尺相比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二者一样大 D.无法判断 6.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的地形为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7.下图是四副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a B.b C.c D.d 8.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黄兴公园的面积约为

A.6000m2 B. 60000m2 C. 600000m2 D. 6000000m2 下图为世界四个重要的海峡图。读图回答9~11题。 9.判断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10.图中四个海峡中,是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有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③ D.④ 11.2004年我国石油净进口已超过1亿吨。若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循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 A.④ B.①③ C.④③② D.②④ 读下列地形剖面图。回答12~14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全总结

必修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习题亚洲部分

. . word版本 世界地理复习题1 读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 A.东部B.西部C.北部D.南部 2.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②地形③太阳辐射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中南半岛的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河南北纵列②山河东西横列③山环水绕④山河相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中南半岛的城市 A.大多沿河流分布B.大多沿海洋分布 C.大多集中分布在南部平原D.大多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 5.缅甸首都从仰光迁到内比都的原因可能是为了 A.缓解内比都城市化问题B.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C.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D.促进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农业开发 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下图为马来西亚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①位于低纬地区,热量充足②多台风,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④割胶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P城的是 A.轮胎制造工业B.煤化工业C.冶金工业D.制糖工业 8.下列有关该国M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风浪较小,适于航行 D.经济落后,航运船只少 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D.气候成因均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10.下列关于甲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众多,以黄色人种为主B.水旱灾害少,农业生产稳定

最新最全面(完整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恒星特点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行发光发热;球状 3、星云的特点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成云雾状 (和恒星比较,星云由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4、行星的特点是:绕恒星运动;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清除其轨道周围 物体 5、天体系统的层次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6、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8、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 包括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特点 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平均密度小,由氢氦氖等组成 离太阳远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9、太阳的外部结构 太阳活动 周期 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黑子和耀斑增多时,抛出的大量高能带点粒子流影响无 线电短波通讯②使全球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异常③扰乱地球 的磁场,产生“磁暴”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黑子 耀斑、日珥 太阳风 11 年 10、地球上由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表面的温度适中 地球的质量与 体积适中——地球由大气层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和季节轮回的节奏适中 地球处于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11、月球表面的特征 月球的体积质量小——吸引力小——基本没有大气——漆黑、寂静、温差大、荒凉 12、月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相同( 日)——地球上永远看到同一个月面 27.32 13、月相(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29.32 日) 日地月位置 大致一条直线,月球在中间 日地连线和月地连线垂直 大致在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 日地连线和月地连线垂直 时间 初一(朔) 初七、初八 十五(望)十六 廿二、廿三 潮汐 大潮 小潮 大潮 小潮 天文现象 日食 月食 14、潮汐的影响:顶托河流如海,沿海水资源盐度上升;加剧海岸的侵蚀;潮汐能,发电; 利用涨潮巨轮进港;利用潮汐捕鱼和晒盐;旅游。 15、太空强资源:空间资源; 强辐射,超低温) 16、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概念 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氦— 3);环境资源 (微重力,高真空,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

2011-201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文科地理(世界地理部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全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读图2?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2——4题: 2. 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_____。 图2 A. a、b、c B. c、d、e C. a、b、e D. a、c、d 3. 图示①一⑤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_____。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4. 关于美国工业和城市的说明,正确的是_____。 A. 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B. 城市①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C. 城市⑤附近有美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 城市③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5.有关加拿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密度低,是地广人稀的国家 B.世界上重要的矿产、新闻纸、小麦、水产品等的出口国

C .大部分领土位于40°—60°之间,气候温和湿润 D .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6.关于北美气候的正确分析是 ①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②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的进入,使北美降水稀少 ③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经过,造成夏季温差大④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图3“经纬简示图”,其中X 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 地在大陆西海岸。据图回答7-8题。 图3 7.X —Y 线位于 A 、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 、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 、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 、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8.下列四项中属于Y 地所在国的是 A 、富士山 B 、大分水岭 C 、安第斯山 D 、“硅谷” 图4是某国沿纬度30o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 图4 9.该国位于( ) A. 北半球 西半球 B. 南半球 西半球 C. 北半球 东半球 D. 南半球 东半球 10.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 A. 好望角 B. 桂林山水 C. 富士山 D. 大堡礁 1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处是地形平坦,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 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 西部为大分水岭 图5是大洋州局部图,读图回答12—15题。 12.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A .A 岛 B .B 岛 C .C 岛 D .D 岛 13.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草丰美 ②气候条件适合 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 求量大 ④没有食肉猛兽 A .①② B .①②④ 图5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初中高中地理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知识大全(上次打印到了第20页)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第 1 页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 理概况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

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 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