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化学第二学期试题 (2)

大学物理化学第二学期试题 (2)

大学物理化学第二学期试题 (2)
大学物理化学第二学期试题 (2)

2004-2005第二学期物理化学(II)期末考试试题(B卷)

1)下列物理量对电解质的电离度没有显著影响的是:

(A) 溶剂的介电常数;(B) 溶液的稀释度;(C) 共存的其它电解

质;(D)压力。

2)下列电解质一般不用作盐桥溶液电解质的是:

(A) KCl;(B) NH4NO3;(C) HCl;(D) NH4Cl。

3)单分子反应的指前因子的数量级约为:

(A) 1013;(B) 1010;(C) 109;(D) 107。

4)欧洲电力资源比较丰富,可采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电解时采用的溶液通常是:

(A) KOH溶液;(B) Na2SO4溶液;(C) 盐酸溶液;(D) 纯水。

5)对一级反应,下列浓度~时间关系呈现直线的形式是:

(A) C ~ t;(B) lnC ~ t;(C) 1/C ~ t;(D) 1/C2 ~ t。

6)根据经验规则,下列反应活化能最低的是:

(A) Cl2→ 2Cl;(B) 2 CH3→ CH3CH3;(C) Cl + CH4→ CH3 + HCl;

(D) H + Br2→ HBr + H。

7)下列物质溶解在水中能够增大溶液的表面张力的是:

(A) 蔗糖;(B) 正丁酸;(C) 硬脂酸钠;(D)十二烷基磺酸钠。

8)25 o C时,0.1 m的NaCl溶液中Na+的迁移数(t1)与0.1 m的NaOH 溶液中Na+的迁移数(t2)的关系是:

(A) t1= t2;(B) t1> t2;(C) t1< t2;(D)无法判断。

9)水在某固体表面的润湿角> 90o,当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该角度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无法判断。10)

10)关于电极极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极化时电池对外做功的能力下降;(B) 发生极化时电解

池消耗更多的电功;(C) 极化时阳极电势正移;(D) 极化时阳极电势负移。

11)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接触时,液体接界电势最大的是:

(A) KCl-NaCl;(B) KCl-NH4Cl;(C) KCl-HCl;(D) NaCl-

NH4Cl。

12)下列电极不可能是可逆电极的是:

(A) Fe / Fe2+;(B) Pt / Sn4+, Sn2+;(C) Fe / H+;(D) Zn(Hg) / Zn2+。

13)由于离子水合,采用Hittorff法测量离子的迁移数与真实值相比:

(A) 偏高;(B) 偏低;(C) 一致;(D) 无法判断。

14)下列哪种振动方式会导致活化络合物的分解:

(A) 面内弯曲;(B)对称伸缩;(C) 不对称伸缩;(D) 面外弯曲。

15)肥皂泡内部的压力(P in)与外部压力(P ex)相比:

(A) P in < P ex;(B) P in > P ex;(C) P in = P ex;;(D) 无法判断。

2.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Hittorff法测量离子迁移数。采用银电极电解AgNO3,阴极区银离子浓度增加了x mol,而串联的银电量计析出y mol金属银,

那么,银离子的迁移数是_________________。

2)浓度为0.01 mol kg-1的K2SO4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为_________。

3)写出标准氢电极的电极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可能由哪种极化造成?1)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发热_____________;2)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压恢复____________。

5)Arrhenius给出的实验活化能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氢氧爆鸣气的爆炸属于________爆炸。器壁终止主要发生在_______压的时候,在器壁上涂石蜡会改变第_____爆炸限。

7)过渡态理论认为,简单碰撞理论中引入的空间因子与形成活化络合物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变化有关。

8)某液体能够在玻璃表面铺展,起作用的表面张力有___________,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对时间而言的反应级数比对浓度而言的反应级数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两个相同的铜板浸入盛有0.1 m和0.01 m的CuSO4溶液的烧杯中用盐桥连接而成的电池属于__________电池,该电池的可

逆电池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V(设活度系数为1)

3.简答题(20分)

1)如何测量两个不同浓度ZnSO4溶液的液体接界电势?能否据此计算Zn2+离子的迁移数?试说明原因。(5分)

2)已知氧气的标准电池电动势为1.229 V。试画出水介于pH = 0~14之间的pH-电势图,并注明各区域的稳定物种。写出在碱性条

件下,当电极电势位于氧线以上时的阴极反应。(7分)

3)设计可逆电池测量Ag 2O 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写出设计电池的表

达式并说明测量的原理。(4分)

4)反应A + B + C → P 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r = k [A]α[B]β[C]γ,试设

计2种方法分别确定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4分)

4. 论述题(15分)

1)碘化氢生成反应:H 2 + I 2 → 2HI 的速率方程为:r = k[H 2][I 2]。该

反应为几级反应?对氢气为几级反应?根据经验规则,其速率决

定步骤中包含哪些物质?已知其第一步基元反应为:I 2 → 2I ,通

常发生离解反应时会有1/2的级数出现,但此反应没有,试采用

近似处理的方法给出说明。(8分)

2)玻璃电极的电极电势与溶液pH 的关系可表示为?GE =??GE -

0.05915 pH ,由于??GE 随时间发生改变,因此测试时通常采用

基准方法。试用公式表示测量未知溶液pH 值(pH x )的实验原理。

通常用何种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在选择标准溶液时通常遵循什

么原则?(7分)

5. 计算题(20分)

1)环丙烷异构化为丙烯的反应为一级。如果环丙烷消耗一半时所需

的时间为10分钟,那么反应99%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6分)

2)已知Kelvin 公式R RT M P p r

ρσ2ln *=,试计算水蒸汽在20 o C 管径0.01

μm 的毛细管中凝结为液态水所需要的空气湿度(即水的蒸气压

与该温度时的饱和蒸气与之比)为多少。假设毛细管可以被水完

全润湿,已知水在20 o C 的表面张力为72.88 mN m -1。(4分)

3)可逆电池Zn(s)∣ZnCl 2(0.55 m)∣AgCl(s)∣Ag(s)在273 K 时的电动

势为1.015 V ,电动势温度系数为 – 4.02 × 10-4 V K -1。如果有1

mol 金属锌反应,试计算该反应的?r H m 和可逆过程的热效应Q r 。

(10分)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 2004 级材化、化学、高工专业(类)

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

卷卷别 B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5275)

某一同位素的半衰期为 12 h,则 48 h 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

( )

(A) 1/16

(B) 1/8

(C) 1/4

(D) 1/2

2. 2 分 (6667)

设水在某玻璃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为h,若此毛细管被折断,露在

水面以上的长

度是h/2,则水在毛细管上升到h/2 以后,将:

( )

(A) 不断从管中流出

(B) 不从管中流出,管内液面曲率半径缩小到 1/2 倍

(C) 不从管中流出,管内液面曲率半径增大到 2 倍

(D) 不从管中流出,管内液面曲率半径不变

3. 2 分 (4374)

Zn(s)插在 ZnSO4[a(Zn2+)=1]溶液中,界面上的电势差为ε$,从电极

电势表中查得

φ$ (Zn2+,Zn)为-0.763 V, 则:

( )

(A) ε$=-0.763 V (B) ε$>-0.763 V

(C) ε$<-0.763 V (D) 无法比较

4. 2 分 (381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j/E=∑B│z B│F r B c B/E,式中z B、c B代表B

种离子的电荷数及

浓度。影响k值的下述分析哪个对?

()

(A) 迁移速率r B愈大,则k愈大

(B) 电场强度E愈大,则k愈小

(C) 电流密度j愈大,则k愈大

(D) r B、E及j的大小对k值无影响

5. 2 分 (7113)

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的吸附过程, 体系的焓如何变化? ( )

(A) ?H> 0 (B) ?H< 0

(C) ?H= 0 (D) ?H? 0

6 2 分 (6744)

用同一滴管分别滴下 1 cm3 NaOH 水溶液、水、乙醇水溶液, 各自

的滴数为: ( )

B–4–1

(A) 水 15 滴, NaOH 水溶液 18 滴, 乙醇水溶液 25 滴

(B) 水 18 滴, NaOH 水溶液 25 滴, 乙醇水溶液 15 滴

(C) 水 18 滴, NaOH 水溶液 15 滴, 乙醇水溶液 25 滴

(D) 三者的滴数皆为 18 滴

7. 2 分 (3881)

室温下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 ?La3+(B) ?Ca2+

(C) NH4+ (D) OH -

8. 2 分 (6601)

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普通不润湿性液体,当将毛细管右端用冰块

冷却时,管内

液体将:

(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左右来回移动

9. 2 分 (7119)

测得H2在洁净的金属 W 表面上吸附热为 150.6 kJ·mol-1, 而H2的解离能为

436 kJ·mol-1, 而用 H 原子在 W 表面上吸附时, 吸附热为 293 kJ·mol-1, 则H2

在 W表面上吸附性质为:

( )

(A) 原子态吸附, 生成吸附共价键 (B) 原子态吸附, 生成离子键

(C) 分子态吸附, 生成氢键 (D) 分子态吸附, 生成吸附配位键

10. 2 分 (7028)

Langmuir吸附等温式满足的条件下,下列哪点是不恰当的?

()

(A)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

(B) 吸附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

(C) 吸附是多分子层的

(D) 吸附热不随吸附量改变

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

11. 2 分 (7079)

从吸附的角度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 _____________ ,一个良好

的催化剂应是

___________ 。

12. 2 分 (4170)

电极AgNO3(m1)|Ag(s)与ZnCl2(m2)|Zn(s)组成自发电池的书面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 分 (4077)

同样浓度的NaCl,CaCl2,LaCl3,CuSO4四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其中离子平均活度

系数γ±最大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B–4–2

14. 2 分 (5657)

经验规则“温度每增加 10 K, 反应速率增加 2 倍”。在T1=298 K 和

T2= 308 K 时,

符合这规则的活化能值E a=___________________。

15. 2 分 (4685)

已知φ$ (Zn2+,Zn)=-0.763 V, φ$ (Fe2+,Fe)=-0.440 V 。这两

电极排成自发电

池时,E$=________V, 当有 2 mol 电子的电量输出时,电池反应的K$=

________。

16. 2 分 (3906)

298K时,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1增加到0.1 mol·kg-1时,其电导率κ和

摩尔电导率Λm将:κ__________________,Λm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增加、减少或不变)

17. 2 分 (5662)

N2和H2合成NH3, 在400℃下, 动力学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没有催化

剂时,

其活化能为334.9 kJ·mol-1,用Fe催化时, 活化能降至167.4 kJ·mol-1。

假定催化和非催化反应的指前因子相等, 则两种情况下,反应速率常数

之比值

k c a t / k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 分 (4435)

将 Ag(s) ─→ Ag - Au (合金,a(Ag)= 0.120)

设计成电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2 分 (3907)

298 K时,无限稀释的NH4Cl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t+=0.491。已知

0.0150 ,则Cl-离子的电迁移率

___________________。

20. 2 分 (5310)

反应a A → P,已知反应物消耗 5/9 所需时间是它消耗 1/3 所需

时间的 2 倍,

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9题 50分,其中21题、22题任选一题 )

21. 10 分 (4298)

电池 Zn│ZnCl2(0.05 mol·kg-1)│AgCl(s)│Ag(s) 的电动势与

温度的关系为:

E/V = 1.015 - 4.92×10-4(T/K - 298)

(1) 写出电池反应

(2) 计算 298 K 时上述电池可逆输出 2F 电量时,电池反应的

?r G m、?r S m、?r H m、?r U m、?r F m以及该电池的热效应;

(3) 若将该电池短路,上述各值为多少?

22. 10 分 (4698)

(1) 将反应Hg(l) + Hg2+(a1) = Hg22+(a2)设计成电池;

(2) 计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已知Hg22+|Hg(l)和Hg2+|Hg(l)的标准电极电势

分别为

0.798 V和0.854 V。

(3) 求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设T = 298 K)

23. 10 分 (4959)

在298 K时, 有一含有Zn2+和Cd2+的浓度均为0.1 mol·kg-1的溶液, 用

电解沉积的方

B–4–3

法把它们分离, 试问: (1) 哪种离子首先在阴极析出? 用光亮Pt作阴极, H2在Pt上的超

电势为0.6 V 。

(2) 第二种金属开始析出时, 前一种金属剩下的浓度为多少? 设活

度系数均为1,

已知:φ$ (Zn2+/ Zn) = -0.763 V, φ$ (Cd2+/ Cd) =-0.403 V

24. 5 分 (5487)

气相基元反应 2A == A2,若起始只有A,压力为p0,又测得不同时刻反应体系总压p t,请写出速率常数k之表示式。

25. 5 分 (6715)

373 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5.89×10-2 N·m-1,密度为 958.4 kg·m-3。问直径为 10-7 m 的球形凹面上,373 K时,水的蒸气压为多少?在 101325 Pa 的外压下,能否从 373 K 的水中蒸发出直径为 10-7 m 的水蒸气泡?

26. 5 分 (6707)

气泡法测表面张力,用一根圆柱玻璃管一端刚插到液面下,另一端慢慢吹入惰性

气体,使在液面下形成气泡,当气泡半径等于玻管半径时,气体压力达最大值。计算

298 K时,在与管子相连的水银压力计中汞高度差为 0.30 mm 时,被测液体的表面张力为多少?已知:玻管半径R′=10-3 m,汞密度 = 1.36×104 kg·m-3。

27. 5 分 (4644)

Ag+│Ag 和 Cl-│AgCl(s)│Ag 的标准电极电势分别为 0.7991V

0.2224 V (25℃),试用德拜-休克尔公式计算 AgCl 在 0.01 mol·kg-1 KNO3溶液中饱

和溶液的浓度。已知A= 0.509 (mol·kg-1)。

28. 5 分 (4018)

在 0.2 mol·kg-1 K2SO4溶液中,计算饱和 BaSO4的Ba2+和 SO离子的平均

活度系数。已知 BaSO4的K sp= 9.2×10-11。假定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成立。已知:

A = 0.509 (mol·kg-1)。

29. 5 分 (5518)

物质A的分解反应为二级反应,当反应进行到A消耗了三分之一时所需时间为2 min。若继续反应掉同样量的A,还需多长时间?

四、问答题 ( 共 2题 10分 )

30. 5 分 (5472)

反应 B+A—→P 为二级反应, a ,b分别为A ,B始浓度, 请求上述反应k之表达式 (a≠b)。

31. 5 分 (7478)

已知二氧化硅溶胶形成过程中存在下列反应:

SiO2+H2O ─→ H2SiO3─→ SiO32-+2H+

试写出胶团结构式(标明胶核,胶粒及胶团), 指出二氧化硅溶胶的电泳方向。当溶胶中分

别加入NaCl, MgCl2, K3PO4时, 哪种物质的聚沉值最小?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共15题30分)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A ) (A) A 杯高于B 杯(B) A 杯等于B 杯 (C) A 杯低于B 杯(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B) 2 种 (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A 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A 中,若加入B 可使A 的熔点提高,则B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A ) (A) 大于(B) 小于 (C) 等于(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C )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厦门大学2007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826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 招生专业: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纳米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化学工程(专业学位)、 物理与化学、软物质与功能材料、生物医学工程、能效工程、能源化工 考生须知:答案必须使用墨(蓝)色墨水(圆珠)笔;不得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 凡未按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 一、选择题 1.反应A+BC→AB+C的焓变△rHm>0,A,C是自由基,錋B,錌C是分子AB,BC的摩尔键焓。以下哪些关系式可以近似估算该反应的活化能Ea? (A)0.055錋B+△rH m(B)0.055錋B(C)0.055錌C(D)0.055錌C-△rH m 2.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等温吸附过程,熵如何变化? (A)△S>0 (B)△S<0 (C)△S=0 (D)△S≥0 3.银锌电池Zn|Zn2+||Ag+|Ag的骤(Zn2+/Zn)=-0.761V,骤(Ag+/Ag)=0.799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枋牵o (A)1.180V (B)2.359V (C)1.560V (D)0.038V 4.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出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AgCl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A)Ag|AgCl|HCl(aq)||Cl2(p)|Pt (B)Pt|Cl2|HCl(aq)||AgNO3(aq)|Ag (C)Ag|AgNO3(aq)||HCl(aq)|AgCl|Ag (D)Ag|AgCl|HCl(aq)||AgCl|Ag 5.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当在毛细管左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 (C)不移动(D)因失去平衡而左右来回移动 6.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溶液表面张力阌牖疃萢的关系为:1=10-Aln(1+ba),其中10为纯水表面张力,A,b为常数,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过剩糜牖疃萢的关系为: (A)1=-Aa/RT(1+ba)(B)1=-Aba/RT(1+ba) (C)1=-ba/RT(1+ba)(D)1=Aba/RT(1+ba) 7.假定某原子的电子态有两个主要能级,即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极差为1.38110-21J,其余能级可以忽略,基态是二重简并的,则在100K时,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上的原子数之比为:(A)3 (B)0.184 (C)1 (D)0.01 8.在298.15K和101.325kPa时,摩尔平动熵最大的气体是: (A)H2(B)CH4(C)NO (D)CO2 二、简答题 9.7分 若S是T和V的函数,证明:TdS=CVdT+T[輕/軹]VdV 10.7分 为了获得最大混合熵,试问正庚烷和正己烷以什么比例混合?(以物质的量分数计)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篇一:5.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ass=txt>目录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 质 ....................................................................................................... (2)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 律 ....................................................................................................... . (6)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 律 ....................................................................................................... .. (24)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 学 ....................................................................................................... . (51) 第五章化学平 衡 ....................................................................................................... .. (66) 第六章相平 衡 ....................................................................................................... (76) 第七章电化 学 ....................................................................................................... (85) 第八章量子力学基 础 ....................................................................................................... . (107)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 步 ....................................................................................................... ......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 学 ....................................................................................................... . (117)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 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近年真题考点归纳

表格中所写章节以傅献彩五版物理化学为准2007大题汇总 2008大题汇总

2009大题汇总 2010年大题汇总

2011年大题汇总

2012大题汇总 2013年大题汇总

以上列了近几年厦门大学物理化学考试科目大题的主要考点。厦门大学的物理化学不同于其他学校,他考察的题型比较单一。一般12~16分的选择题,然后剩下的大概十道左右的大题。 首先,复习过程中一般使用傅献彩的物理化学课本,据悉厦大本校上课也是使用这本教材。第一章气体的不用看,统计热力学一般就考一个选择,也可舍弃(明确说明只考概念),第十四章胶体近年来也只考选择,也可考虑舍弃。厦大的物化热力学考察并非重点,但热力学函数的关系、麦克斯韦关系要会熟练推导,并要求熟悉各个函数的意义,今年来有向热化学、能源方面考察的趋势。相图每年必考,且分值较大,考察的相图也较为常规,多进行几个典型相图的练习总结规律就行,步冷曲线也一般会要求绘制,杠杆规则的应用,并注意这部分可以和第四章结合考察。化学平衡也几乎年年考,这部分相对简单。电解质这一章本身就比较简单,一般是求电导率以及弱电解质平衡常数。第九十章电化学每年必考大题,能斯特方程要熟练运用,注意超电势的问题以及电解过程中离子浓度的改变。第十一十二章动力学每年考察的比重比较大,常用的反应级数求解、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的使用及其使用条件、过渡态理论中热力学函数与活化能的关系、重要的关系式的推导。第十三章也年年考大题,开尔文公式、毛细现象,都很简单,但要注意浸润与不浸润时方程中R的正负(14年考的汞和玻璃,非常遗憾做错了) 最后,厦大物化最重要的参考书是孙世刚编写的物理化学的学习指导以及物理化学题库,历年真题很多出自上面。要将上面的习题反复练习。

江南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两份题)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 )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 )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 )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 )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 A. 0.3569S ·m 2 ·mol -1 B. 0.0003569S ·m 2 ·mol -1 C. 356.9S ·m 2 ·mol -1 D. 0.01428S ·m 2 ·mol -1 ( )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 )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 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及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7章电化学 一、填空题 1.有一酸式氢氧燃料电池Pt,H 2(p 1)?H 2SO 4(a)?O 2(p 2),Pt,已知氧气电极在酸性条件下的标准电极电势+2(H /O ,Pt) 1.229 V E θ =。若氢气、氧气的分压均为标准大气压, 在298.15K、H 2SO 4的活度a=0.89时,则此电池电动势为()。[北京科技大学2012 研] 【答案】1.229V 【解析】根据电极电势附表可知,+ 2 θ H /H 0V E =,由于氢气、氧气的分压均为标准大气压,推得 22++++++22222 2H θθθθθθH /O H /H H /O H /H H /O H /H ()-()-ln --ln =-1229V O p p RT RT E E E E E E E .zF p zF p ???? === ? ????? 右左2.已知某电解质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与负离子的运动速率的关系是:0.6v v -+=,则负离子的迁移数t -等于(),正离子的迁移数t +等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研] 【答案】0.625;0.375【解析】离子的迁移数公式为: ,v v t t v v v v +- +-+-+- = =++

故t +=0.625,t -=0.375。 3.电池Ag(s)|Ag +(a 1=0.090)||Ag +(a 2=0.072)|Ag(s)在25℃时的电动势 E =()V。[北京科技大学2011研] 【答案】-0.00573 【解析】电池反应为:+ + Ag+Ag (0.072)Ag+Ag (0.090)a a ===此电池为浓差电池,故其标准电动势E θ=0,根据电池的能斯特方程 B θB B ln RT E E a zF ν=- ∏得8.3142980.090 ln 0.00573V 1964850.072 E ?=- =-?。 二、选择题 1.银锌电池Zn│Zn 2+‖Ag +│Ag 的φ$(Zn 2+/Zn)=-0.761V,φ$(Ag +/Ag)=0.799V, 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 A.1.180V B.2.359V C.1.560V D.0.038V 【答案】D 【解析】E $=E $右-E $左=0.799V-0.761V=0.038V。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 20 ℃下,含25.6%O2 、4.4%CO2和70%N2 ( 质量百分比) 的混合气体的压力为200 kPa ,则O2的分压为kPa. 2. 在300 K下2 mol理想气体从300 kPa不可逆地压缩至1.66 dm ,并放热10 kJ,此过程的ΔS = J.K . 3.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反应: C6H6C2H5(g) C6H5C2H3(g) + H2(g). 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或 . 4. 将1摩尔的H2(g) 与1摩尔的I2(g) 放在真空容器中, 发生反应H2(g)+I2(g) =2HI(g) , 达到平衡时, 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 = , 自由度数f = . 5. 质量摩尔浓度为1 mol·kg 的Na2SO4水溶液, 平均活度系数 为γ ,该溶液的平均活度a = γ . 6. 已知25 ℃时下列物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 /(S.cm .mol ): 氯化铵=149.8、氢氧化钠=248.11、氯化钠=26.5,则氢氧化氨的Λ = S.cm .mol . 7. 在一定温度下,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 成正比, 与 成反比。 二.选择题(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4分,每题2分) 1. 下列过程中, ΔU = 0 的是 .

A. 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B. 封闭系统的任何可逆过程 C. 封闭系统的任何循环过程 D. 在密闭的刚性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2. 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用Ky和K 表示,温度和压力对Ky和K 的影响为 . A. 温度和压力对Ky, K 均有影响 B. 温度和压力对Ky, K 均无影响 C. 温度对Ky, K 有影响, 压力对Ky无影响而对K 有影响 D. 温度对Ky, K 有影响, 压力对Ky有影响而对K 无影响 3. 以下定律中不属于稀溶液依数性的是 . A.亨利定律 B.沸点升高定律 C.凝固点下降定律 D.渗透压定律. 4. 用等体积、等摩尔浓度的LiCl, NaCl, CaCl2和AlCl3电解质溶液使As2S3溶胶聚沉, 加入AlCl3溶液聚沉得最快, 此溶胶的电性为 . A. 正 B. 负 C. 中性 D 不确定 5. 用96485 C电量最多可从CuSO4溶液中电解出Cu 克(Cu的摩尔质量为63.54 g/mol). A. 16 B. 32 C. 64 D. 128. 6.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3.0 mol .dm .min , 此反应为 级反应. A. 2 B. 1.5 C. 0.5 D. 零 7. 固体糖可以溶解在水中, 这说明固体糖的化学势 于水溶液中糖的化学势. A.等 B. 高 C. 低 D. 无法判断.

厦门大学生物化学试题汇编

2004年 一、填空 1、纤维素分子是由( )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键相连。 2、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III转录的是( )。 3、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单体的活性形式是(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氨基酸的活性形式是形成( )。 4、糖肽键的主要连接键有( )和( )两种。 5、卵磷脂是由( )、( )、( )和( )组成。 6、snRNA主要参与( )的加工成熟,真核生物tRNA的加工,成熟过程包括( )、( )、( )和( )等。 7、用碱水解核酸,产物主要是( )和( )混合物。 8、DEAE-纤维素是一种( )交换剂,CM-纤维素是一种( )交换剂。 9、蛋白质分子中的生色氨基酸是指( )、( )和( )三种。 10、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各自的调空酶协调作用,防止了( )是形成。 11、酶活力是指( ),一般用( )来表示。 12、DNA测序的解决得益于哪两种技术的应用:( )和( )。 13、羽田杀菌素是( )的结构类似物,可以强烈地一直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了腺苷酸的合成。 14、常用3.613-螺旋(n=3)来表示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其中的3.6指( ),13表示( )。 1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每增加一个氨基酸残基要消耗( )个高能键。 二、选择题

1、环状结构的己醛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有几个? A、4 B、16 C、32 D、64 2、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联接,联接方式是 A2’-5 B3’-5 ’C3’-3’ D5’-5’ 3、下列哪种糖不能形成糖砂?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 4、下列物质中,不是高能化合物的是: A、琥珀酰CoA B、1,3-二磷酸甘油酸 C、SAM D1,6-二磷酸果酸 5、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属于脂类化合物? A、甘油三丁酸酯 B、胆固醇硬脂酸酯 C、羊毛蜡 D、石蜡 6、每分子血红蛋白所含铁离子数为几个? A、1 B、2 C、4 D、8 7、煤气中毒主要是因为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的什么作用? A、抑制琉基酶,使失活琉基酶 B、抑制胆碱酯酶,只乙酰胆碱堆积,引起神经中毒 C、抑制其它酶的作用,导致代谢紊乱 D、抑制血红蛋白的功能,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8、反密码子UG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ACU B、ACT C、UCA D、TCA 9、在判断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时,认为最适的底物应该是: A、Km值最小 B 、Km值最大C、Vm/ Km值最小D、Vm /Km值最大 10、哪一种抑制剂存在时,酶反应的Vmax和Km都下降? A、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B、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C、反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D、不可逆抑制剂 11、下列突变中,哪一种致死性最大? A、胞嘧啶取代腺嘌呤 B、腺嘧啶取代鸟嘌呤 C、插入三个核苷酸 D、插入一个核苷酸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天津大学)

第七章电化学 7.1用铂电极电解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 ?C,100 kPa下的? 解:电极反应为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因此: 7.2在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电量计,一为氢电量计,另一为银电量计。当电路中 通电1 h后,在氢电量计中收集到19 ?C、99.19 kPa的;在银电量 计中沉积。用两个电量计的数据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解:两个电量计的阴极反应分别为 电量计中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对银电量计 对氢电量计

7.3用银电极电解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 ,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求溶液中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 7.4用银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阳极溶解下来的银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其反应可表示 为 总反应为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沉积了,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 ,其中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先计算是方便的。注意到电解前后阳极区中水的量不变,量的改变为 该量由两部分组成(1)与阳极溶解的生成,(2)从阴极迁移到阳极

7.5用铜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析出,并测知阳极区溶 液重,其中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同7.4。电解前后量的改变 从铜电极溶解的的量为 从阳极区迁移出去的的量为 因此, 7.6在一个细管中,于的溶液的上面放入 的溶液,使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令的电流直上而下通过该管,界面不断向下移动,并且一直是很清晰的。以后,界面在管内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的溶液在管中所占的长度。计算在实验温度25 ?C下,溶液中的和。 解:此为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

物理化学试验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实验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目的和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所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它与物理化学课程紧密配合,但又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 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能根据所学的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其次是锻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第三是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灵活应用的创新能力。 为实现厦门大学达到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应该改革旧的、不适于生产力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减少验证性实验,把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技术引入教学中来,让科研成果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同时也为培养科研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进行曲线模拟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内容包括实验讲座、实验和考试三个部分。 实验讲座除了绪论及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内容在实验前专门集中讲解外,其余部分均结合在每个实验中穿插进行,例如在“金属相图”中讲解热电偶的焊接与校正;在“饱和蒸气压测定”及“碳酸钙热分解”实验中讲解真空技术等,一般每个实验前都要讲解近一个小时,把一些相关技术进行讲解和示范。 考试对于化学系学生是笔试为主,笔试与实验成绩比例为3:7。平时实验成绩分配如下:预习15%、态度5%、卫生5%、操作35%、实验报告15%、实验结果与讨论25%。 实验讲座由绪论、误差与数据处理作为基本知识,安排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讲完,学时为4,其他讲座内容是结合各个实验内容,把知识点、仪器的使用等相关知识在每个实验前讲解,每次讲座学时为1。 一、基本知识讲座内容: 1. 绪论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课程的具体安排 课程的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要求 物化实验课程的评分标准及考试、考核办法 物理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2. 误差和数据处理 系统误差的判断和消除法 函数的算术平均误差和标准误差,曲线拟合误差的计算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 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B ;B + D k 2 ? →?Z 则 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 d B c t 是:( )。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总复习(含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 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 4157J 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 (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 (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 互相抵消 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 (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 (A )0)(=??V T U (B )0)V U (T =??(C )0)P U (T =??(D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 (A ) Q=0 ;H ?=0;P ?<0 (B ) Q=0 ;H ?= 0;P ?>0 (C ) Q>0 ;H ?=0;P ?<0 (D ) Q<0 ;H ?= 0;P ?<0 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 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 Q=3741J 、W=-3741J 、U ?=0、H ?=0。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 T 2,压力从p 1升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0。 10.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答案:D (A )焓总是不变(B )内能总是增加(C )总是增加(D )内能总是减少 11.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答案: B (A )H )P T (??=μ <0 (B )H )P T (??=μ>0 (C )H )P T (??=μ=0 (D )不必考虑μ的数值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2(07级动力学练习)+答案

物理化学(二)练习(化学动力学)2007级 一、选择题 ( 共12题 24分 ) 1.对于气相基元反应,按过渡态理论,不正确的关系式是: C (A)E a =?≠U m $+RT (B)E a =?≠H m $+nRT (C)E a =E 0+ RT (D)E a =E 0+mRT 2.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C (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 c (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 c (C) 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 c (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 c 3.溶液中扩散控制反应速率与溶剂粘度有关,当溶剂粘度增大时,反应速率应: B (A)提高 (B)降低 (C)相等 (D)不一定 4.溶液中扩散控制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以mol -1·dm 3·s -1计约为: C (A)1013 (B)105 (C)1010 (D)108 5.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 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 B (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 (B) 空间的位阻效应 (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 (D) 分子间的作用力 6.某反应具有一个有助于反应进行的活化熵,使反应速率常数比?≠S m $= 0时大1000倍,则反应的实际?≠S m $为: A (A) 57.43 J ·K -1·mol -1 (B) 25.34 J ·K -1·mol -1 (C) 120.2 J ·K -1·mol -1 (D) 无法求解 7.设气体A 和B 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 ,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f t = 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 f r = 10。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 T 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A (A) 10-22k B T /h (B) 10-21k B T /h (C) 10-23k B T /h (D) 1023k B T /h 8.光化学反应A2+h ν →2A的反应历程为: A2+h ν →A2* A2*k 12A A2*+A2k 22A2 可得:r =k 1I a /(k 1+k 2[A2])则该反应之量子产率Φ为 C (A) 1 (B) 2 (C) k 1/(k 1+k 2[A2]) (D) k 2/(k 1+k 2[A2])·2 9.相同分子B 反应, 其单位时间, 单位体积内的碰撞数为: C (A) 2d B 2(πRT /M B )1/2 (B) 12 d B 2(πRT /M B )1/2 (C) 2N B 2d B 2(πRT /M B )1/2 (D) 4LN B 2d B 2(πRT /M B )1/2 式中L 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 B 是B 分子的数密度。 10.对于摩尔熵,用统计力学方法建立了各种运动形式的典型值,m ()S 平$ =150 J ·K -1·mol -1, 转动及振动每个自由度的值为m ()S 转$=30 J ·K -1·mol -1,m ()S 振$=1 J ·K -1·mol -1,对于

厦门大学物化考研试题分析研究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考研试题分析研究一、历年考题所考查各章节的分数分布情况: 气体0 热力学第一定律 6 热力学第二定律 6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5 相平衡 18 化学平衡15 统计热力学基础 4 电化学 34 界面现象10 化学动力学38 胶体化学 2 其他7 二、2005-2011期间各章节所考查知识点的统计: ⑴气体:范德华方程 ⑵热力学第一定律:绝热可逆膨胀过程、节流膨胀过程,对系统温度的影响;两者的P-T图的区别及在冷冻机的制冷过程中是如何应用的。。由生成焓求反应热;热量计算的综合知识运用;若已知臭氧催化分解主要是在冰晶或固体水合物表面进行,试根据有关热力学原理说明为什么南极上的臭氧层空洞较其他地方多。。节流膨胀过程中的转换温度;当温度与转换温度满足不同关系时,对节流膨胀过程温差正负的影响。。相变焓、相变过程中的熵变;两者能否应用于过程方向的判断。。三种获得低温的方法,比较优缺点;对确定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变判断;热力学函数之间的计算;卡诺热机的应用-燃烧热转化为有用功的计算; ⑶热力学第二定律:理想气体PVT过程焓变的计算,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标准摩尔生成焓变计算。。相变焓;等效过程设计;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函变;吉布斯判据;亥姆霍兹判据。。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与温度的关系图,及与反应方程式存在的对应关系;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标准摩尔生成焓变、熵变的求法。。恒温条件下,可逆过程中系统对环境做最大功;最大功与吸收热的关系;体系经过一个不可逆过程对体系、环境熵的影响。。TdS=CvdT+T[δp/δT]dV;试问两物质应以什么比例,能获得最大混合熵;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的求法;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求法。。水在真空容器中汽化的热力学函变;热力学函变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对反应方向的判断;确定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变计算。。 ⑷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稀溶液的依数性;活度,真实液态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势;理想液体混合物;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拉乌尔定律;蒸气是理想气体与否,对溶剂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影响。。用调节化学势的方法定性描述稀溶液的三种依数性,可借助图形。。活度系数;蒸汽压下降;溶剂活度系数与稀溶液依数性间的关系;亨利常数的求法,已知PH。。 ⑸相平衡: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等压相图中各相区的相态、自由度,绘制步冷曲线,指出步冷曲线上各段的自由度,水合物能否和水溶液及冰共存需满足的条件。。各区的相态、自由度;绘制步冷曲线,并指出步冷曲线上各段的自由度;相图的应用。。绘制合金相图,绘制步冷曲线,指出各段的相变情况,计算在其中某一段时液相固相的物质的量之比。。系统组分数;T、p 时,系统中各相平衡共存;系统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的求法;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式;液态混合物冷却时能得到多少某种纯组分。。各相区稳定时存在的相;绘三相线;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及相平衡间的关系;绘步冷曲线,注明各阶段的相变化和自由度。。绘制二元相图;指出各平衡区的相态;绘制步冷曲线,

厦门大学2004年物理化学课考研重点笔记_secret

2004年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课考研重点笔记 物理化学重点:厦门大学理科的物理化学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从2003年开始试题量基本稳定在 10道大题左右。其中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三个部分是重点,大约占到8道题120分左右!剩 余的30分基本上会出一道相图题,还有一道在统计热力学,多组分体系,化学平衡,界面现象 中分布,胶体不考!但界面现象也只有04年辅导班上课时老师点名要考,以往都没有考过,也 就是说今年考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共济网 1,热力学重点:按照南京大学主编的教材,热力学包括第一与第二章节,多数备考的人都觉得 热力学相对比容易,因此只在这里提一下难点部分。热力学中的所有偏微分关系要求会熟练推 倒,包括焦耳汤姆生系数,等压热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都应该写得出他们的形式,有时 候热力学的题目书上没有现成公式,要求能够通过这些偏微分关系推出题目所需的公式!另外 ,答题的时候一定写明体系经历了几个变化状态,这样即使你做错了改卷老师也会给比较高的 分数! 2,统计热力学部分:本章至多考一道题,10分左右!其实本章难度并不大,只是化学系的考生 不需要考数学,看到这章有这么多偏微分关系头都大了,呵呵,以下我提一些重点部分供参考 。 首先不用掌握用统计的方法推倒出的F,A,S,G等函数,呵呵,这就省去了很多公式! 其次掌握简并度的概念,会使用配分函数,即公式(3.50~3.52),很简单! 最后注意可以配分函数的分离后,可以计算的配分函数,即平动配分函数(3.82),转动配分 函数(3.99),振动配分函数(3.104),另外再加上沙克尔特鲁德公式足以!

有空的话再看看221页与224页的两道例题! 3,电化学重点:电化学应该来说也相对比较容易,而且重点明确!考察部分有六:第一,电 导关系与离子迁移数。第二,离子活度,溶液活度等概念之间的换算,另外留意一下休克尔极 限公式。第三,离子独立运动定律与稀释定律解离度(再简单不过了)第四,电池的热力学公 式,大家一定都比我清楚了,当然三类电池的电池符号要会书写。第五,浓差电势,液间电势 ,这个部分不要小看,俺去年就在吃了哑巴亏!第六:极化与超电势(H超电势),再简单不过 了,只要知道阳极加阴极减就搞定! 4,动力学重点:个人感觉动力学应当是难点,考察的题目可以比较灵活。每年大概会出三道题 。只能根据个人的经验给予归纳了。 第一类:确定反应级数。目前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参考书,个人觉得最好能看看厦门大学出版的 物理化学书下册动力学章节,上面有三种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好象基本上隔一年轮流考。第二类:复杂反应(考的可能性好象不是很大) 第三类:稳态近似法和平衡态法,个人感觉很重要,今年考的可能性极大,千万小心。 第四类:阿仑尼乌斯公式,注意几种变形,包括指前因子A等。 第五类:动力学的统计理论。两大理论(SCT与TST)尤其是TST理论,个人感觉今年考的可能性 也非常大,最好能做个归纳小结,将两种理论对比一下。最低要求也应该掌握公式 (11.48~11.50) 第六类:快反应的测试,学会推倒驰郁时间的表达式。这一点厦大版的书上写的很清楚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2分) 1、用Ag电极电解AgNO容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量减少了0.605g,阴极析出Ag为1.15g,则Ag 的迁移数为:()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电极电解CuSO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经过15min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a 5.9 克 b 2.95 克 c 11.8 克 d 8.2 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a欧姆(Ohm定律b法拉第(Faraday)定律 c离子独立运动定律d能斯特(Nernst)定律 3 3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和0.1 mol.m的不同电解质溶液, 电阻分别为1000Q及500Q ,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a 5:1 b 1:5 c 1 : 20 d 20 : 1 _1 -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为0.107min_ ,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_1变到0.7 mol.L- 和浓度从0.01mol丄-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a 10 b 100 c 1 d 0.01 & 0.1mol/kg 的CaC b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丫=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a 为()

a 3.476 104 b 6.964 10 2 c 3.476 102 d 1.386 102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a零级b三级c二级d 一级 8、已知25 C时NHCI、NaOH NaCl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499 10 2> 2.487 10 2、1.265 10 2 1m2mol 1。则NHOH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 a 0.277 10 2 1m2mol 1 b 5.251 10 2 1m2mol 1 c 2.253 10 2 1m2mol 1 d 2.721 10 2 1m2mol 1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a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b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d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 c不动;d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 x 10-2min-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1, 则反应的半衰期t1/2为()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 mol-1,则反应温度由20E增加到30C时,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a必然为零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d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A B ;B + D Z则B的浓度随时间 dc B 的变化率dt是:()。 a k1c A —k2c D c B ; b k1C A—k-1 C B—k2 c D c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