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质资料分析

煤质资料分析

煤质资料分析
煤质资料分析

煤质资料分析

1、煤炭的元素分析

硫是煤中常见主要有害杂质之一。也是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含硫等级如表8-1所示。

表8-1煤的硫分等级

硫分等级硫分S t,d,%

特低硫<0.5

低硫分0.51~1.00

低中硫 1.01~1.50

中硫分 1.51~2.00

中高硫 2.01~3.00

高硫分>3.0

一分层煤:硫分0.72%,低硫煤

二分层煤:硫分0.27%,特低硫煤

两层煤:硫分0.72*0.26+0.27*0.74=0.387%,特低硫煤

2、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指灰分,水分,固定碳,挥发分四项,但从广义上说还应包括煤中硫分和发热量测定。

根据煤的挥发分(结合粘结性指数)和丫值等可将煤炭分类,确定牌号,据此,决定这种煤的用途,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这在选煤厂设计时是十分重要的。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是评价动力煤煤质的主要指标,也是动力用商品煤计价依据。

灰分是煤炭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灰分也是评价煤质的主要指标和计价依据。根据灰分的高低,将煤划分为五级,如表8-2所示。

表8-2煤的灰分等级

一分层煤:灰分29.73%,中灰分

二分层煤:灰分12.56%,低中灰

两层煤:灰分17.02%,低中灰

3、煤炭大筛分试验资料分析

①看该煤炭的总灰分,总硫分,评价其属于那个灰分,硫分等级。

两层煤:硫分0.72*0.26+0.27*0.74=0.387%,特低硫煤

两层煤:灰分17.02%,低中灰

②含矸率,指大于50mm物料中,矸石的含量,含矸率等级如表8-3所示

表8-3入厂原煤含矸量等级

一分层煤:含矸量1.65%,中矸

二分层煤:含矸量1.83%,中矸

两层煤:总含矸量3.48%,中矸分选炼焦煤时,对于大于50mm物料中,设置检查性手选拣矸。

0从大筛分试验资料分析煤的筛分组成

各粒级分布均匀

0从大筛分试验资料分析粒度与灰分的变化关系一分层煤:灰分随粒度减小而减小,则说明煤脆易碎二分层煤:灰分随粒度变化不大,则说明煤和矸石脆碎性基本相同两层煤:灰分随粒度减小而减小,则说明煤脆易碎

0从小于0.5mm煤泥灰分看矸石泥化情况

两层煤:小于0.5mm粒级灰分比原煤或相邻近粗粒级灰分均高,说明矸石存在泥化现象,在煤泥水处理环节中要引起注意。

4、煤的浮沉资料分析

从煤的浮沉资料可以分析煤的很多性质。从煤的浮沉组成,总体上分析精煤理论回收率、可选性、中煤含量、矸石含量。要结合分析各粒度级的浮沉资料。

0各密度级的产率

两层煤:多分布于两头,中间物少说明煤和矸石分明,中间物少则有利于分选。主导密度级为-1.3Kg/L和1.3-1.4Kg/L密度级,说明精煤产率高,有利分选。有生产低灰精煤的可能。

0各密度级灰分分析

两层煤:-1.3Kg/L密度级灰分低,是4.05%,这部分煤接近纯煤。可以用重力选的方法获得超低灰煤。

0各粒级主导密度级的变化

两层煤:低密度级含量高,随着粒度降低,高密度含量减少

随着粒度降低,低密度级含量增加,说明低密度好煤易碎,也可能有解离现象的影响,但如明显增加则一般是煤易碎。

随着粒度降低,高密度含量减少,说明矸石较硬,不易碎。

随着粒度降低,密度组成无大变化,说明煤和矸石硬度相差不大。

④比较各粒级中间密度物含量的变化,判断煤的层理结构。

如各粒级中间密度物含量见表8-4所示,其含量在13mm和3mm处有明显的变化,说明煤层理结构的厚度为13和3mm,如图8-1所示。因此,在这个粒度上解理得最多,中间密度物明显减小,可依此大致判断中煤破碎解理的可能性。但最终的解离量还需根据中煤破碎试验来确定。

表8-4各粒级中煤量

粒级mm

3 1.4~1.8g/cm 产

率%

50~25 15 25~13 13 13~6 8 6~3 7 3~1 3

如随着粒度的降低,中煤量随之减少,这种煤一般属层状结构。破碎沿层理劈开后可以解离。随着粒度降低,主导密度级变小,同时中间密度级减小,说明粒度越细解离越好。

如随着粒度的降低,中煤量无多大变化,则中间密度物可能属均匀结构。

⑤从不同粒度级中间密度物含量的变化,可大致判断中煤破碎解离的可能性。如-13mm 级中间密度物含量明显减少,有可能在这一粒度上发生解离。但确切的结论还需通过中煤破碎解离试验资料的分析。

⑥从同一密度级的粒度分布,估计对分选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污染。因为不同粒度颗粒的分选行为是不同的。其分选效果也不尽相同。如在跳汰分选中,不同颗粒的运动规律和分选机理是不同有。如大块含量很少,跳汰床层很难形成,就要影响分选效果。

⑦同一密度级在不同粒级中的灰分变化,说明在不同粒级中有机质和灰分物质的夹杂情况,反映了不同粒级煤质本身的好坏。

在同一坐标图内作出不同粒级的基元灰分与密度(入一p )关系曲线,如图8-2 所示。在混合入选时,各粒级按同一密度分选,此时如基元灰分相近,则混合入选是符合等质量线切割原则,此时回收率是最大的。否则要考虑分级入选。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断不同煤层、不同矿煤混合入选是否合理。等基元灰分(等质量线)切割原则是选煤厂各环节中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组成最终精煤的各部分物料都应符合等基元灰分原则。

图8-2不同粒级入一p关系

⑧破碎级与自然级也可作上述比较,作入一p关系曲线,判断混合入选的合理性。

⑨判断大块煤破碎解离的可能性。将破碎级浮沉组成与大块煤手选分离(大筛分资料中有+50mm 手选分离为煤、夹矸、矸石的数,质量)各部分产率,灰分比较,根据其变化判断它的解离情况,如大块量大又无解离,无破碎的必要,可考虑大块煤排矸或分级分选的作业方式。

⑩中煤破碎资料的分析

大于13mm 级的中煤破碎至13mm 以下,比较前后密度组成的变化,可得出解离量。从解离的多少可以估计中煤的性质,是层理状还是致密状,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流程中要否设置中煤破碎作业。在没有中煤破碎资料时,按上述不同粒级中煤量的变化大致判断。

?浮沉煤泥产率和灰分的分析

两层煤:浮沉煤泥灰分高,说明矸石易泥化浮沉煤泥属没有筛尽粘附于颗粒表面的原生煤泥及浮沉过程中产生的次生煤泥。如果浮沉煤泥灰分高,说明矸石易泥化,如同时浮沉煤泥量又大,说明这种煤泥化比较严重。在选煤方法和工艺流程的制定时,注意对精煤的污染,尤其要注意煤泥水系统。

5、煤泥筛分资料分析煤泥筛分资料,分析主导粒级,可以部分说明煤的自然层理结构,煤在自然层理中还存在一些细的分层,这对选煤工艺是有意义的。

分析煤泥中随粒度变化灰分的变化规律。如果粒度细灰分相应低,说明脆而

易碎的是好煤(镜煤,亮煤)。在很多情况下,煤泥中很细粒级灰分明显升高,通常是煤中有易泥化矸石,这在煤泥水处理和洗水净化环节要引起注意。

6、煤泥浮沉资料分析煤泥浮沉资料分析与大粒级浮沉相同。分析主导密度级及隋粒

度变化主导密度级的变化。预测煤泥浮选的指标。

分析各粒级中各密度级灰分的变化规律,有时-1.3g/cm3密度级灰分反而高起来,在丝炭多时会出现这种现象。

分析各密度级的粒度分布(主要是低密度和高密度级),估计对浮选过程的影响。

一般情况,煤泥浮选结果都不及煤泥浮沉好,可以用浮沉结果来评定浮选效果。在设计时也可以作为制定浮选指标的参考。最可靠还是依据煤泥小浮选试验资料。

7、硫的分析

随着环保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对煤中含硫要进行分析

一分层煤:硫分0.72%,低硫煤

二分层煤:硫分0.27%,特低硫煤

两层煤:硫分0.72*0.26+0.27*0.74=0.387%,特低硫煤特低硫煤不必进行硫分测定和硫的分布分析。

工业分析检验专业培养计划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代码: 一、专业培养目标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及培养要求: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 能力要求: 1、培养从事工业分析与检验的工作能力 2、具备与同事合作共事、依靠团队力量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文献检索、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素质要求: 1、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 2、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 3、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思想品德。 4、具有敬业、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业方向: 1、化工、医药、轻工、环保及相关领域从事工业分析技术应用 2、产品分析检验 三、学制、学历及总学时:三年制、大专学历、2426学时

四、主干课程、课程简介、教材选用原则、实验实训条件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工业分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仪器分析、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等。 课程简介: 1、无机化学(代码:0210015、0210001) 课程内容有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和电化学、配位化合物、酸碱理论及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化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主编:袁亚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有机化学(代码:0210016、0210100) 课程内容: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问题的学科。工科类有机化学(包含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轻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主编:袁红兰化学工业出版社 3.分析化学(代码:0210017) 分析化学是环境与化工制药类、轻化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技术等各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科研、生产活动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和结构等信息的获得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科学。 建议使用教材: 《分析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主编:陶仙水化学工业出版社 4.物理化学(代码:0210020、021000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2008 代替GB/T 212-2001,GB/T 15334-1994,GB/T 18856.7-2002 1 范围 ) GB/T 18856.1 水煤浆试验方法第1部分:采样 3 水分的测定 本章规定了煤的三种水分测定方法。其中方法A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B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见附录A)适用于褐煤和烟煤水分的快速测定。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进行校正以及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 测定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 3.1 方法A(通氮干燥法) 3.1.1 方法提要 单位为毫米

φ 图1 玻璃称量瓶 3.1.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3.1.3.4 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3.1.3.5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 3.1.3.6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1.4 试验步骤 3.1. 4.1 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3.1. 4.2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3.1.3.1)中。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 h。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 开始通氮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为准。 3.1. 4.3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3.1. 4.4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当水分在 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3.2 方法B(空气干燥法) 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3.2.3.2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3.2.2.1)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 h。 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可将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就

煤质分析的名称符号表示及换算

煤质分析的名称、符号表示及换算 煤质分析项目的名称及符号

煤质分析项目符号右下标不同基定义 煤质分析结果的不同基成分换算系数表 煤质分析中各种成分的表示方法

Moisture 水分,湿度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Received 收到基 AR 收到基水分 Mar free Moisture 外在水分Mf total Moisture 全水分Mt inherent moisture内在水分 Minh 最高内在水分 Wzn volatile 挥发分 V 挥发份 Q 发热量 A灰分 M 水分 空气干燥基(ad)干燥基(d) 收到基(ar)As received basis 干燥无灰基(daf)Dry ash-free basis 空气干燥基灰分 Aad 空气干燥基挥发分 Vad volatile dry ashfree basis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空气干燥基固定碳 Fcad 干燥无灰基(daf) 干燥无矿物质基(dmmf) 恒湿无灰基maf 恒湿无矿物质基M,mmf Roga index 罗加指数 R.I crucible swelling number坩埚膨胀序数GR.I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变形温度DT softenning temperature 软化温度 ST flower temperature 流动温度FT Thermal Stability 热稳定性TS crushing strength 抗碎强度SS clinkering property 结渣性 Clin carbon content of dry air空气干燥煤样元素分析碳含量Cad 空气干燥煤样元素分析氢含量 Had 空气干燥煤样元素分析氮含量 Nad 空气干燥煤样元素分析氧含量 Oad The dry air base tar production rate 空气干燥基焦油产率humic acid 腐植酸 无烟煤 WY 烟煤 YM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优势及特色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优势及特色 2009年3月,枣庄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对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转型战略,大力发展壮大煤化工产业。枣庄职业学院领导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政策,职业学院创办伊始就设立化工系,开设应用(煤)化工技术专业,专业当年招生106人。为构建适应性与超前性相统一的优势专业群,枣庄职业学院于2009年7月申报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该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目前,化工系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已可以为枣庄煤化工企业培养从技术到设备,从生产到检验的多方位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一、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行业背景优势 近几年来,枣庄工业生产持续平稳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4.65亿元,增长16.3%。煤炭、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增长势头迅猛。尤其是煤化工和水泥行业,据统计我市已建和在建的煤化工项目总投资170.4亿元,枣庄已成为我国最有潜力、最具竞争力的煤化工基地之一。 2011年我市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能凤凰能源二期、兖矿国泰三期、兖矿鲁化醋酐和甲酸多联产、葡诚水泥、丰源轮胎、昂立光伏太阳能等12个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179个过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围绕重大民生工

程、基础设施、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等方面,筛选申报一批项目,积极争取立项,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引进一批以内需市场为主的投资项目,承接产业转移,转化项目成果,这样就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分析检验人才为其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更需要工业分析人员为其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资料。 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优势及特色 为服务枣庄区域经济,服务本地煤化工企业,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枣庄职业学院化工系,在化工系筹建初期学院就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重点大学化工专家、教授担任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和有专业造诣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化工系系主任进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本着服务枣庄煤化工产业的办学宗旨,结合枣庄煤化工企业现状,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共建、定向培养与就业等方面进行定位和规划,提出了“重基本技能训练、重技术技能训练、重综合技能训练”的三重培养方案,制定了针对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一)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工业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学生 我们一直不断学习吸收一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对分析与检验、化验室管理、环境保护与监测及化工操

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 一、水分的测定(烟煤和无烟煤) 1、煤中水分以什么形态存在? 答:从水的不同结合状态来看,煤中水分存在形态一为游离水,一为化合水。 游离水是以吸附、附着等机械方式同煤结合。化合水是以化合方式同煤中的 矿物质结合,也叫结晶水,例好生石膏(C a SO 4 .2H 2 O)、高岭土(Al 2 O 3 .2SiO 2 .2H 2 O) 中的结晶水。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只测定游离水而不测定结晶水,因游离水在105~110℃的温度下经过1~2小时后即可全部除掉,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2、什么叫最高内在水分,有什么测定意义? 答:吸附和凝聚在煤的毛细孔中的饱和水分叫最高内在水分。由于煤的孔隙度同煤的煤化程度不一定规律,所以最高内在水分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能表征煤的煤化程度;尤其是能更好地区分低煤化度煤。如年轻褐煤最高内在水分多在25%以上,少数的如云南弥勒褐煤的最高内在水分达31.8%。最高内在水分含量小于2%的烟煤,几乎都是强粘结性和高发热量的肥煤和主焦煤。无烟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比烟煤的又有所增高,这是无烟煤的内部孔隙又增大的缘故。 3、煤的全水分和应用煤水分有没有区别? 答:煤的全水分的代表符号是W Q ,应用煤水分的代表符号是W Y,两者的数值和含义有时相同,只是应用煤水分指的是已准备好并即将使用的煤(如在送入锅炉燃烧之前或送入焦炉炼焦之前的煤)的全部水分。全水分通常是指煤从矿井或煤层中刚开采出来时的全部水分,或商品煤即将发运时的全部水分。 4、分析煤样水分(W f)和内水分(W NZ )的测定有何异同? 答:测定这两种水分的煤样都是空气干燥煤样,测定的温度相同(105~110℃),不同的是煤样粒度、重量和干燥时间。 测定分析煤样水分的试样粒度在0.2mm以下,试样量为1g,烟煤的干燥时间为1h,无烟煤为1~1.5h;测定内在水分的试样粒度小于3mm,试样量为10~15g,烟煤干燥时间为2h,无烟煤为2.5~3h。 5、测定全水分之前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要注意以下事项: 1)检查装煤样的铁筒或玻璃瓶的密封是否良好。 2)用干净的软布将铁筒或玻璃瓶表面擦拭干净,用精密度为0.1 克的工业天平称重,并与标签上所注明的重量对照,如果重量减少,这减少之量标作水分

煤的工业分析论文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煤的工业分析 学院名称: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指导老师:李继萍白艳红刘晋民 姓名:张怡 专业名称:煤质分析09-2班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化学工程系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与全面素质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1、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做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为就业做好准备。 2、熟悉实习工厂的实验室设备及检测项目具体情况,根据工作具体内容确定论文研究方向和企业指导教师,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结合毕业论文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为以后的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打印及装订要求: 1.毕业论文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打印,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上、下各空20mm,左25mm,右空15mm,装订线5mm。页眉12mm页脚15mm。 2.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下发的统一封面装订成册,装订的论文应整洁、美观。 3.论文纸页眉一律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和页脚为“第页”,小五号宋体,居中。 毕业论文具体内容包括:1.封面:2.任务书、毕业论文或专题实验选题申请单;3.中文摘要;4.目录;5.符号说明:6.论文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致谢。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毕业作品相关要求及评分细则 一、毕业作品类型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作品包括以下5类: 1.分析测试报告 ①样品来源、样品名称和分析检验的目的; ②检验的项目; ③分析方法(尽量用国家标准)和原理; ④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如果不是带有工作站的仪器分析以及化学分析项目一律要有手写的原始记录为准,有图表的不可缺少图表; ⑤检测结果及评价; ⑥实习后的体会与收获。重点写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2.分析检验方法的改进报告 ①原来分析方法及原理; 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③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完成技术工作的具体过程; ④解决时具体写出涉及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⑤改进方法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改进前后都要有数据对比加以说明; ⑥自己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3.实验室质量管理报告 ①质量管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调研;

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③改进的方法; ④在某些方法有什么提高; ⑤自己和收获和体会。 4.生产工艺的调研和改进报告 ①生产的产品和工艺流程; 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存在的问题; ④改进的建议和创新点; ⑤改进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 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类作品 二、毕业作品要求 1. 学生毕业前,均应完成毕业作品一件; 2. 学生毕业作品的主题,须与本专业课程体系相关,不能用原有的专业综合实训报告代替毕业作品,作品最后需附有相关原始记录; 3. 毕业作品的制作,需个人独立完成; 4. 学生毕业作品均需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和一名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按系部的统一安排,校外指导教师一般为实习项目的现场负责人。 5.指导教师在2015年3月31日前依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情况确定学生的毕业作品选题范围,与所指导学生沟通后确定最终毕业作品选题,并制定毕业作品指导工作任务书。 6.学生需在确定选题后的半个月内(2015年4月17日前)向

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 一、煤的化学成分和工艺性质 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的用途很广泛,除作燃料用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了合理的利用煤炭资源,必须对煤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进行研究,以便综合利用。 (一)煤的元素组成 煤主要是由碳C、氢H、氧O、氮N、硫S、磷P等元素构成的有机质,以及一些矿物杂质、水分等无机质组成。其中,有机质主要是由碳、氢、氧组成,它们占有机质的95%以上;此外,还有氮、硫、少量的磷及金属元素等。 对煤的元素组成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元素分析进行的。 1.碳 碳是煤中有机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每公斤纯碳完全燃烧时能放出34080.6KJ的热量。煤中碳元素的含量是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加。泥炭的含碳量为50~60%,褐煤为60-77%,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 2.氢 氢是煤中有机质的重要元素。每公斤氢完全燃烧时能产生143138.3KJ的热量,约为碳的4.2倍。煤中含氢量的多少

与成煤原始物质有直接关系。腐泥煤的氢含量比腐植煤高,一般在6%以上,有时可达11%;而腐植煤的氢含量一般不超过6%.最低为1%左右。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氢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3.氧 煤中氧的含量变化很大,并随变质程度加深而降低。泥炭中氧含量为30-40%,褐煤中氧含量高达15~30%,烟煤为1~16%,无烟煤更不,一般小于2%。当煤氧化时,氧含量迅速增高,碳、氢含量明显降低。因此,氧含量是确定煤层风、氧化带深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4.氮 氮在煤中含量较少,它主要来自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碳含量小于75%的某些褐煤,氮含量可达2~2.7%,无烟煤为0.5~1.5%。氮含量随变质程度增高稍有降低。 在高温加工时,一部分氮转化为氨及吡啶类等有机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学产品可回收制成硫酸铵、尿素、氨水等氮肥。 5.硫 硫是煤的有害物质。它在煤中常以三种形式出现,第一种为硫化物硫,绝大部分是以黄铁矿FeS2和少量白铁矿FeS2硫形态存在;第二种为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时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蛋白质;第三种为硫酸盐硫,主要是石膏CaS04·2H20中的硫。煤中硫的含量一般在0.5~3.0%之间,我国煤中硫含

2017年第二季度煤质分析报告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华润电力(XX )有限公司 2017年度第二季度化学专业考试试题 (煤质分析部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___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遵守考场纪律,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答案: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2、一般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是___ __,按下压把,对住火焰_______喷射。 答案:拔下销子,根部 3、我司量热仪标定现用苯甲酸热值是___________J/g ;SDC5015型量热仪用点火丝热值是________J ;氧弹充氧压力为___________Mpa,充氧时间为____ _s 。 答案:26473,25,2.8—3.0,30—45 4、现行的“数字修约规则”是__ _ __。使用该规则时,该测量值中被修约的那个数字等于或小于4时,该数字__ _ __;20.03含 位有效数字;0.30712含 位有效数字。 答案:四舍六入五成双,应舍去,4,5 5、国标中规定水分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法作为仲裁方法。 答案:空气干燥法,通氮干燥法,微波干燥法,通氮干燥法 6、称量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杠杆平衡原理 7、煤的分析基高位热值表示为 ,收到基低位热值表示为 。

答案:Q gr,ad ,Q net,ar 8、在制样时,如果煤样水分大,影响进一步破碎、缩分时,应适当地进行__ ____。 答案:干燥 9、以挥发分为例,请写出常用煤的分析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答案:Var,Vad,Vd,Vdaf 10、煤的挥发分大小与___ ___和___ ___有关,挥发分测定前应预先将炉 温升至_____ ℃;在挥发分质量分数为20.00%~40.00%时,对其精密度的要 求为:重复性限Vad%________ __,再现性临界差Vd%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时间,920℃,0.5,1 11、发热量测定结果以_______或_______表示。 答案:J/g,MJ/kg 12、我司化验室现用7t标煤干基高位热值及不确定度范围为_________,单位为 _______。 答案:31.29±0.2,MJ/Kg 13、化验室分析用煤样的粒度为__________,留存煤样的粒度为__________。 答案:0.2mm,3mm 14、干燥箱装有鼓风装置,目的是使箱内的________ ______和_____ __________。 答案:温度更加均匀,加速水分的蒸发 15、目前我司环保数据要求中,净烟气SO 2及NO x 不允许超过_________mg/m3,其 中,对烟气流量的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 _____________;净烟气氧量双机运行时一般在_______________之间,净烟气氧量单机运行时,引风机停运,氧量为______ ______,引风机运行,氧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0,净烟气烟气流量≥(#1机组原烟气流量+#2机组原烟气流量),净烟气烟气流量≤1.1×(#1机组原烟气流量+#2机组原烟气流量),6%-8%,6%-9%,10%-12%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空气干燥法测定全水时采用的煤粒度是≤13mm。() 答案:×

煤质分析习题测验

一.填充题。 1.煤是由有机物、矿物质和水组成。 2煤中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四项。 4.煤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5.制样的目的是将采集的煤样,经过破碎、混合和缩分等程序制备成能代表原 来煤样的分析用煤样。 6.根据水分的结合状态煤种水分可分为游离水和结晶水两大类。 7.煤中的硫通常以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状态存在。 8.艾士卡试剂的成分是 Na 2CO 3 和MgO的混合物。 9.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二.问答题 1.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项目和任务有什么不同? 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3.进行煤中全水分测定时,在什么情况下测得的水分是实验室收到煤基样的全水分? 4.有机溶剂蒸馏法测定煤中水分的原理是什么? 5.什么是煤的灰分?煤的灰分来自矿物质有哪几种情况?煤的灰分测定有几种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 6.什么是煤的挥发分?如何测定煤的挥发分? 7.如何获得煤的固定碳数据? 8.煤中硫含量的测定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9.简诉库伦滴定法和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煤中硫的基本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 10.什么是煤的发热量?其滴定意义是什么? 三.计算题 1.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0000 g ,测定其水分时失去质量为0.0600 g ,求空气干燥煤样水分含量。 2.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2000 g,测定其挥发分时失去质量为0.1420g,测定灰分时残渣的质量是0.1125g,如已知此煤中Mad为4.00%,求试样中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的质量分数。 3.称取空气干燥煤样 1.2000g,灼烧后残余物的质量是0.1000g,已知该空气干燥煤样水分为1.50℅,收到基水分为2.45℅,求收到基和干燥基的灰分质量分数。 4.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0000g,测定挥发分时,失去质量为0.2842g,已知空气干燥煤样水分为0.25℅,灰分为9.00℅,收到基水分为 5.40℅,求以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收到基表示的挥发分和固定碳的质量分数。

(完整版)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 适用班:级

一、培养方案制定依据 (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三)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 (四)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 二、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学制 三年制。 (三)招生对象 参加全国统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四)毕业生服务面向 1.能在化工、环保、石油、轻工、医药、冶金、地质、建材等部门进行分析检验工作及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 2.能参与对分析方法的选择、改进和制订等科研工作;

3.能到各类质量管理部门、中心实验室及技术监督部门从事产品测试、检验等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 4.能从事企业的清洁生产; 5.能从事企业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 (五)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 1.职业岗位知识构成 ●掌握必须够用的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足够的工业分析、化工工艺基础、有机分析、环境 微生物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 能。 ●掌握环境监测仪器分析设备的操作及使用方法,掌握分 析、监测操作技能。 ●了解环境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参与 企业管理和企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作业能力。 ●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有较广泛的技术、管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有较良好 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

工业分析绪论思考题答案

工业分析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工业分析就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任务是:对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三废”进行测定,从而达到评定原料,产品的质量,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指导和促进生产,改善环境。 作用:通过工业分析,可以评定其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判断工艺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从而正确地组织生产,如原料的合理利用,新配方的研制,工艺条件的调整,产品质量的严格定级等。具体表现在指导作用,监督作用,仲裁作用,参谋作用 2.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1)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组成不均匀。 (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3)分析任务广 (4)分析试样的处理复杂 (5)分析方法的实践性强 (6)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 3.工业分析方法按照完成时间和所起作用是如何分类的?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前者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后者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但是对其准确度要求较低 4.什么是允许差? 分析结果可以允许的误差值,它是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间的绝对偏差。 5.标准物质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特点:组成均匀,性质稳定,化学成分已经被准确确定,附有标准物质证书,在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可按规定精度成批生产,并有足够的产量。 作用: 作为参照物质 用于定标仪器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 作为已知试样用以发展新的测量技术和新的仪器 在仲裁分析和进行实验室考查审核中,经常采用标准物质 采用标准试剂消除基体效应 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6.用艾氏卡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当硫含量为1%-4%时,允许误差为±0.1%,实验测得的数据,第一组为2.56%,2.80%,第二组为2.56%,2.74%,请用允差来判断哪一组为有效数据。 第一组的数据之差为0.24 %,第二组为0.18 %,按照规定,结果不能大于0.2%,故第二组为有效数据。

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1煤的工业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2. 了解煤的使用性能及煤种的判断方法。 3. 学会用经验公式计算煤的低发热量。 二、实验原理 固体燃料煤是由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通常包含碳(C)、氢(H)、氧(0)、氮(N)、 硫(S)五种元素及部分矿物杂质(灰分A)和水分M。对煤进行成分分析,常采用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两种方法。其中元素分析可参照GB476—79《煤的元素分析方法》进行;而工业分析则是我国工矿企业中采用的一种简易分析方法,即通过对实验室中的空气干燥基煤样所含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和水分M进行测定以得到煤的工业分析成分的方法。若分别以Vad、FCad、Aad和Mad,表示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则有: Vad+ Fcad+Aad + Mad = 100 工业分析方法由于比较简单,一般工厂都可进行,且对于了解固体燃料的使用性能已能满足要求,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中所遵循的原理为热解重量法,即根据煤样中各组分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控制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使其中的某种组分发生分解或完全燃烧,并以失去的重量占原试样重量的百分比作为该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其中对水分的分析采用常规测定的方法进行。鉴于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的水分为内在水分较难蒸发,故置于105?的鼓风干燥箱中干 燥,并进行检查,直至重量变化小于土0. 001g为止;对煤的灰分的,分析采用快速灰化法,即将煤样置于815C的马弗炉中灼烧40分钟,并检查其燃烧完全程度,直至重量变化小于土0. 001g为止;而对于挥发分,由于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且是煤样在特定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的产物,故采取将煤样放入带盖的瓷坩埚中,置于900± 10C的马弗炉中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冷却后称重,以失重减去水分即为挥发分重量。 上述各组分的计算式为: 水分:Mad =(失重/样品重)X 100 灰分:Aad=(灰重/样品重)X 100 挥发分:Vad=(失重/样品重)X 100- Mad

煤质分析标准

煤质分析报告、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 煤质分析资料 - 煤质分 析标准 煤质分析报告、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质分析资料-煤质分析标准 在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煤质分析都应当符合煤质分析标准GB 3715-91 煤中水分(1 )外在水分(Wwz )外在水分是指煤在开采、运输和洗选过程中润湿在煤的外表以及大毛细孔(直径>10-5 厘米)中的水。它以机械方式与煤相连结着,较易蒸发,其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相等。在空气中放置时,外在水分不断蒸发,直至煤中水分的蒸汽压与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平衡时为止,此时失去的水分就是外在水分。含有外在水分的煤称为应用煤,失去外在水分的煤称为风干煤。外在水分的多少与煤粒度等有关,而与煤质无直接关系。 (2 )内在水分(Wnz )吸附或凝聚在煤粒内部的毛细孔(直径<10-5 厘米)中的水,称为内在水分。内在水分指将风干煤加热到105-110 时所失去的水分,它主要以物理化学方式(吸附等)与煤相连结着,较难蒸发,故蒸气压小于纯水的蒸汽压。失去内在水分的煤称为绝对干燥或干煤。 灰分一.灰分的来源和种类煤灰几乎全部源于煤中的矿物质,但煤在燃烧时,矿物质大部分被氧化,分解,并失去结晶水,因此,煤杰的组成和含量与煤中矿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很大。我们一般说的煤的灰分实际上就是煤灰产率,煤中矿物质和灰分来源,一般可分三种。 (1 )原生矿物质它是原来存在于成煤植物中的矿物质,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难用机械的方法将其分开。它燃烧后形成母体灰分,这部分数量很小。 (2 )次生矿物质当死亡植质堆积和菌解时,由风和水带来的细粘土,沙粒或由水中钙,镁,铁等离子生成的腐植酸盐及FeS2 等混入而成,在煤中成包裹体存在。用显微镜观察煤的光片或薄片时,如它们均匀分布在煤中,并且颗粒很细,则很难与煤分离;如它们颗粒较大,比重与差很大,并在煤中分布不均,则把煤破啐后尚可能将它们洗选掉。 煤中的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合称为内在矿物质,来自于内在矿物质的灰分,称为内在灰分。一般次生矿物质在煤中的含量也不多,仅有少数煤层中次生矿物质较多,如迁移堆积抽形成的煤层即如此。 (3)外来矿物质这种矿物质原来不含于煤层中,它是由在采煤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和夹矸层中

工业分析知识总结

工业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工业分析的特点:首先是分析对象的复杂性,其次是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第三是显著的实践性,第四是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 2.工业分析方法的评价:①准确度,一般用误差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②灵敏度,灵敏度表示方法可以测定某组分的最小量,该量越小表示方法的灵敏度越高③选择性,即专属性,特效性④速度⑤成本⑥环境保护。①-④最主要被喻为海上采油平台的四根支柱。 3.在规定的采样点采集的规定量物料称为子样(小样、分样)。合并所有的子样得到原始平均试样或被称为送检样,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试样的物料总量,称为分析化验单位(基本批量)。能代表研究对象整体的样品最小量称为样品最低可靠质量。 4.试样采集方法(工厂实验室):固态物料的采样:①物料堆中采样②物料流中采样③运输工具中采样,液态物料的采样:①自大贮存容器中采样②自小贮存容器中采样③自槽车中采样④自输送管道中采样,气态物料的采样:①常压状态气体的采样,通常使用封闭液采样法 ②正压状态气体的采样③负压状态气体的采样。 5.试样制备的流程一般要经过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四个程序。泰勒标准筛是以200网目筛(孔径0.074mm)为基础,称为零位筛,筛比为42。我国地矿部门规定:样品经过制样,累计损失率不得超过原始样品的5%;缩分样品时,每次缩分误差不得超过2%。 6.试样分解法: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优缺点,湿法分解特别是酸分解法的优点主要是: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以外

的阳离子;除磷酸外,过量的酸也较易用加热法除去;一般的酸分解法温度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便,便于成批生产。其缺点是湿法分解法的分解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干法分解,特别是全熔分解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只要溶剂及处理方法选择恰当,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但是,由于熔融温度高,操作不如湿法方便。 7.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一般原则如下:①要求所选溶(熔)剂能将样品中待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宜于测定的形态。②避免引入有碍分析的组分,即使引入亦应易于设法除去或消除其影响。③应尽可能与后续的分离、富集及测定的方法结合起来,以便简化操作。④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少。 8.湿法分解法:盐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硫酸分解法、氢氟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高氯酸分解法。 干法分解法:碱金属碳酸盐分解法、苛性碱熔融分解法、过氧化钠分解法、硫酸氢钾分解法、硼酸和硼酸盐分解法、铵盐分解法。 9.岩石全分析:工业分析工作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全面测定称为全分析。一份称样中测定一、二个项目称为单项分析;若将一份称样分解后,通过分离或掩蔽的方法,消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之后,系统地、连贯地进行数个项目的依次测定,称为系统分析。 10.在系统分析中从试样分解、组分分离到依次测定的程序安排称为分析系统。一个好的分析系统必须具备下述条件:①称样次数少②尽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煤的工业分析实验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 __________ 班级:热能—1004班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性特征。通过本实验使同学们了解煤工业分析的原理、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知识。 煤的工业分析采用空气干燥试样,其成分重量百分数在右下角用空气干燥基 “ ad”表示。 二、实验类型 综合型。 三、实验仪器 箱式电炉、鼓风干燥箱、灰皿、称量瓶、坩埚及坩埚钳,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原理取一定量经空气干燥过的煤粉试样,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使煤中的水分、挥发分依次逸出,按试样减轻的重量求出空气干燥基的水分和挥发分,然后将固定碳烧出,残余的重量即为灰分。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水分的测定 1. 方法要点 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置于105?110OC的烘箱中,干燥到恒重,其失去的重量占试样原重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水分。 2. 实验设备仪器 1 )电热干燥箱 1 台,带自动调温装置,内附鼓风机,并能维持 105? 110oC。 2)玻璃称量瓶,带有磨口盖,直径为 40mm高为25mm 3)干燥器 1 个,并装有干燥剂(变色硅胶)。 4)分析天平 1 台,可精确到 0.0002 克。 5)小勺一把 6)煤样若干,粒度为 0.2 毫米以下。 3. 实验步骤 1)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 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 0.2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1g (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将称量瓶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 105?110 oC 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 1 小时,褐煤和无烟煤干燥 1?1.5 小时。 3)干燥完毕,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加盖,在空气中冷却2?3 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 20分钟),称重。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 30 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 0.001g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 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4. 结果计算与允许误差

煤的工业分析

返回 实验1 煤得工业分析 一、实验目得 1.掌握煤得工业分析方法。 2.了解煤得使用性能及煤种得判断方法。 3.学会用经验公式计算煤得低发热量。 二、实验原理 固体燃料煤就是由极其复杂得有机化合物组成得,通常包含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及部分矿物杂质(灰分A)与水分M。对煤进行成分分析,常采用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两种方法。其中元素分析可参照GB476—79《煤得元素分析方法》进行;而工业分析则就是我国工矿企业中采用得一种简易分析方法,即通过对实验室中得空气干燥基煤样所含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与水分M进行测定以得到煤得工业分析成分得方法。若分别以Vad、FCad、Aad与Mad,表示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挥发分、固定碳、灰分与水分得重量百分含量,则有: Vad+Fcad+Aad+Mad=100 工业分析方法由于比较简单,一般工厂都可进行,且对于了解固体燃料得使用性能已能满足要求,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中所遵循得原理为热解重量法,即根据煤样中各组分得不同物理化学性质控制不同得温度与时间,使其中得某种组分发生分解或完全燃烧,并以失去得重量占原试样重量得百分比作为该组分得重量百分含量。其中对水分得分析采用常规测定得方法进行。鉴于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得水分为内在水分较难蒸发,故置于105~110℃得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并进行检查,直至重量变化小于±0.001g为止;对煤得灰分得,分析采用快速灰化法,即将煤样置于815℃得马弗炉中灼烧40分钟,并检查其燃烧完全程度,直至重量变化小于±0.001g为止;而对于挥发分,由于它就是煤炭分类得重要指标之一,且就是煤样在特定得条件下受热分解得产物,故采取将煤样放入带盖得瓷坩埚中,置于900±10℃得马弗炉中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冷却后称重,以失重减去水分即为挥发分重量。 上述各组分得计算式为: 水分:Mad=(失重/样品重)×100 灰分:Aad=(灰重/样品重)×100 挥发分:Vad=(失重/样品重)×100-Mad 各组分得测定允许误差列于附录中。 三、实验设备

工业分析与检验技术专业介绍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介绍 一、专业亮点 工业分析与检验素有工业生产的“眼睛”和科学研究的“参谋”之称,其行业覆盖面宽,应用领域广。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学院的重点专业。 二、培养目标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原料、产品、中间品、产品、“三废”的检验、分析,环境监测部门从事环境监测与分析操作的基本技能,并能进行常见分析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常见故障的检修与性能检定,对分析实验室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职业能力强”“三实一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应用人才。 三、就业情况 工业分析与检验技术毕业生就业面向为钒钛钢铁、冶金、环保、化工等企业的分析检验、环境监测、三废治理、工艺操作等岗位,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阴联合铁钢中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安宁铁钛、立宇矿业、东方钛业等数十家大型企业,入职起薪每月超过3000元,工作3年以上,保持在每月5000元左右,部分优秀毕业生更是接近每月10000元。如:05级毕业生刘某,现就职于攀钢环境监测站,年薪超过7万元;又如,06级毕业生肖某,就职于旺苍焦化生产科,年薪超过9万元。 四、升学深造 1.脱产本科 第三学年下半年,可报考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攀枝花学院等,脱产学习两年,取得全日制本科文凭。 2.套读本科 在校学习期间,报考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套读本科”,毕业可获得我校专科文凭和本科院校相关文凭。 五、教学资源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校内专任教师15人,校外兼职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人,“双师素质”教师11人,国家级考评员4人,鞍钢劳动模范1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人。本专业具有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有化学分析实验实训室、工业分析实验实训室、环境监测实验实训室、仪器分析实验实训室等12个校内实训基地,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性特征。通过本实验使同学们了解煤工业分析的原理、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知识。煤的工业分析采用分析试样,其成分重量百分数在上角用分析基“?”表示。 二、煤工业分析的基本原理 取一定量经空气干燥过的煤粉试样,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使煤中的水分、挥发分依次逸出,按试样减轻的重量求出分析水分和挥发分,然后将固定碳烧出,残余的重量即为灰分。 三、水分的测定 1、方法要点 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置于105~110oC的烘箱中,干燥到恒重,其失去的质量占试样原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水分。 2、实验设备仪器 1)电热干燥箱1台,带自动调温装置,附鼓风机,并能维持105~110oC。 2)玻璃称量瓶,带有磨口盖,直径为40mm,高为25mm,如图1-1。3)干燥器1个,并装有干燥剂(变色硅胶)。 4)分析天平1台,可精确到0.0002克。 5)小勺一把

6)煤样若干,粒度为0.2毫米以下。 3、实验步骤 用预先烘干和称量(称准到0.0002克)的玻璃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毫米以下的分析煤样,平行称取两份1±0.1克(称准到0.0002克)分析试样,然后开启盖子将称量瓶和盖子同时放入预先通风并加热到105~110 oC 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在一直通风的条件下,烟煤1小时,褐煤和无烟煤干燥1~1.5小时,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并加盖,在空气中冷却2~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5分钟)称量。 然后进行检查性的干燥,每次干燥30分钟,直到煤样的重量变化小于0.001克或重量增加为止。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增量前一次质量为计算依据,对于水分在2%以下的试样,不进行检查性干燥。至此,试样失去的质量占试样原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 ; 烘干后的煤样质量,;分析煤样的原有质量,g m g m m m m W f --?-= 11 %100 W f —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 如此,煤的应用基水分即可由下式求得: )%100 100( y w f y w y W W W W -+= 式中:W f —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 W f w —分析试样的应用基外在水分,%; W y —分析试样的应用基水分,%。 上述两个平行试样测定的结果其误差不超过下表所列的数值时,可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