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10万吨二甲醚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10万吨二甲醚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化学工程与工艺

年产10万吨二甲醚装置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甲醚又称甲醚、木醚氧、二甲,是最简单的脂肪醚重要的甲醇下游产品之一。二甲醚的理化性质比较独特,热植高,无毒、无害,具有潜在的广泛用途,除作为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料、农药等,还用于替代氟里昂用作汽溶胶喷射剂和制冷剂,由于其良好的燃料性能,具有实用、通用、环保、安全、质优价廉的优点,最近作为民用代用燃料和柴油代用燃料,二甲醚受到人民的日益重视。

20世纪70年代,二甲醚开始被用作气雾剂,以取代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近几年来,在各国寻求清洁燃料的过程中,二甲醚的良好燃烧性能和低污染排放的特性使其日益受到重视。二甲醚作为清洁燃料具备如下特征:(1)资源量丰富,来源广;(2)环境友好,其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很小;(3)技术可行、成熟,可在大范围内使用;(4)经济可行,其成本有竞争力;(5)易于实现,其运行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现有基础设施基本相容,不需要另装一套装置。

根据国内研究表明,在柴油中添加10%的二甲醚可以改变柴油的性能。西安交通大学已经研制出使用二甲醚的柴油样车。目前全国柴油的年耗量约为80Mt,如按上述比例添加二甲醚,用量十分可观。用二甲醚作家庭燃料,是远离天然气管道和炼厂城镇居民的理想燃料。在产煤大区附近,用坑口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层气等产生的合成气生产二甲醚,装瓶代替液化气,比液化气还优越。在天然气管道附近,用转化法得到合成气生产二甲醚,可以形成强大的乙烯及其后加工工业。在海外气田,天然气制成二甲醚后运回国内,比天然气液化方便得多。

作为一种新兴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如高纯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气溶胶喷射剂和致冷剂,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油溶性,使得其应用范围大大优于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学品。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产的新原料,可以明显降低甲醛生产成本,在大型甲醛装置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

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汽车冷启动问题。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甲醚作为新型能源,总体来看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可以从其三方面的用途来分析和预测二甲醚的市场前景:

一、从工业方面来看,二甲醚主要应用于轻工、制药、燃料、农药等工业,如替代乙炔作为切割燃料,用于气雾推进剂、有机溶剂、制冷剂、烷基化剂等。而目前我国烯烃产品长期短缺,聚乙烯2006年至2010年年均需求增长率为5.9%,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454万吨;我国聚丙烯2006年至2010年期间年均需求增长率为7.2%,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260万吨,二甲醚作为烯烃产品的上游原料,其潜在市场不可小视。

从民用燃料方面来看,中国有巨大的石油液化气市场,二甲醚的价格优势比较明显。与液化石油气相比,二甲醚每吨能便宜七八百元,应用前景非常广阔。2008年1月建设部通过《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标准》,指定二甲醚混掺标准为20%。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人均液化石油气消费量较前两年有较大提高,2007年我国液化气年需用量为2160吨,预计到2010年约为2800吨,按20%的混掺比2010年二甲醚替代量为560万吨。2007年我国液化气的进口量为600万吨,由于中国陆上大型LPG冷冻库陆续建成投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LPG进口量将持续大幅增长。仅取代进口LPG一项,2010年需950万吨。

从车用燃料方面来看,二甲醚的价格是诸多新能源中最低的,目前二甲醚市场价格:≥99%精二甲醚在4800~6200元/吨,08年6月20日燃油调价后,液化石油气价格在5500-7000元/吨,柴油平均价格为7000-7600元/吨,基本上二甲醚价格平均比柴油低300-1000元/吨,比液化气低800-1500元/吨。相对于液化气、天然气、乙醇等车用替代燃料,二甲醚有着不可比拟的综合优势。预计2010年国内柴油消费量将达到14000万吨。按照二甲醚对柴油替代率3%计算,2020年我国车用市场约需二甲醚1330万吨。目前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二甲醚公交车,并建有二甲醚加气站。

具有关部门保守预测,中国2008年二甲醚的总需求量为120万吨,到2010年二甲醚的总需求量为500万吨,2020年将达到2000万吨。

总体来看,二甲醚具有广泛的用途,较低的价格,从而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精细化工产品的快速发展,二甲醚将具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前景。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工艺条件确定及催化剂选择。

2.二甲醚生产装置各反应器及其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型,根据工艺流程逐步设计各反应器,参考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以及相关文献进行设计。

3.绘制二甲醚工艺流程图。

4.根据设计参数绘制精馏塔装配图。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通过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确定选题范围及论文题目。

2.通过指导老师指导,结合调研和资料整理分析、撰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

3.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完成论文初稿。

4.根据论文初稿,收集的资料,修改成稿。

四、参考文献

[1] 杨立新,徐红燕.二甲醚生产技术及应用前景,《化工进展》2003,22(2):204-206.

[2] 李世勤,崔凤水.二甲醚生产技术(上),《上海化工》2000,25(22),24-26.

[3] 宋怀俊,张海涛,应卫勇,房鼎业. 二甲醚-甲醇-水三元体系汽液平衡的测

定与计算[J].工学报,2006,(8).

[4] 刘志坚,廖建军,谭经品,等.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的沸石催化剂[J].石油化

工,1999,28(4):236-239.

[5] 逄进马亮.二甲醚的制造及其燃烧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2,22(3):235-238.

[6] 广宏.二甲醚作为城市燃气的可行性分析[J].煤气与热力,2006,26(3):17-18.

[7] 赵彦巧,陈吉祥,张建祥,等.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

沉淀次序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2006(31):6.

[8] 李环玉.新型清洁能源二甲醚的开发和应用[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10):23-25.

[9] 慈志敏,储伟,戴晓雁,等.气相催化法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的工艺和催化剂

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36(1):28-31.

[10] 房鼎业,薛从军.甲醇在CM-3-1催化剂上脱水生成二甲醚的本征动力学,《燃料化

学学报》1997,25(3):271-274.

[11] 朱志渊,李淑芳.工业装置精馏高纯二甲醚最佳条件《天然气化工》2000,25(6):29.

技术进展[J].河北化工,2007,30(11):9-11.

[12] 林荆,王小勤,李淑芳,等.CM-3-1催化剂上甲醇脱水生产二甲醚的动力学

研究[J].天然气化工,1996, 21(5): 26-28.

[13] 冯钰安,蒋立文,徐红斌.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纯度二甲醚中的微量甲醇[J].

石油化工,1997,26(8):545-547.

[14] 郭秀兰,黄鹤,周强,等.合成气液相一步法制备二甲醚[J].化工技术与开

发,2003,32(4):16-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