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桥梁施工的技术创新

浅议桥梁施工的技术创新

浅议桥梁施工的技术创新
浅议桥梁施工的技术创新

浅议桥梁施工的技术创新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速度也得以迅猛发展;然而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桥梁施工一直都是探索的焦点问题。本文根据知识经济时代桥梁工程建设的特征,提出桥梁施工技术创新应坚持的原则,并就加强桥梁施工技术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桥梁施工技术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以令世人惊叹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桥梁建设的成就和技术进步,是广大桥梁科技工作者才华、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总体上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虽然我国桥梁建设日新月异,设计、施工、科研单位的实力有所增强,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地区、单位之间并不平衡。我国桥梁技术的总体水平同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理念和设计、材料、工艺技术创新上。其中通过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可以实现在桥梁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同时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加强桥梁施工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1.知识经济时代桥梁建设的特征

21世纪以后,以信息为核心的知识产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实质上是一个智能化和高效率的社会。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从而也使家庭生活、办公室工作、工厂企业生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国家管理等活动都可利用可视通讯网络和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桥梁工程建设新的特征,具体有以下特征:

(1)在桥梁的规划和设计阶段,人们将运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的优化和仿真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业主可以十分逼真地事先看到桥梁建成后的外型、功能,在模拟地震和台风袭击下的表现,对环境的影响和昼夜的景观等以便于决策。

(2)在桥梁的制造和架设阶段,人们将运用智能化的制造系统在工厂完成部件的加工,然后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控技术,在离工地千里之外的总部管理和控制桥梁的施工。

(3)在桥梁建成交付使用后,将通过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一旦有故障或损伤,健康诊断和专家系统将自动报告损伤部位和养护对策。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将会和其他行业一样,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远距离自动控制的特征。受计算机软件管理的各种智能性建筑机器人将在总部控制人员的指挥下,完成野外条件下的水下和空中作业,精确地按计划保质量地完成桥梁工程建设。因此,在新时代,桥梁施工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

2.桥梁施工技术创新应坚持的原则

(1)桥梁施工技术创新只是手段

桥梁施工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在满足使用功能条件下,提高桥梁建设质量,节约建设费用,缩短建设工期,做到工期短、安全、耐久、美观。创新是根据桥梁建设实践的需要而提出来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弊病进行改造的过程,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2)桥梁施工技术创新不允许失败

科学研究可以数百次失败,只要取得一次成功即可,但桥梁建设不允许失败,因此用在桥梁建设上的技术创新也不允许失败。所以,在采用技术创新成果上必须十分慎重,尽量采用成熟技术;如果对一项技术不能精确评价,而又不得不用时,则要设大包围圈,要能框住它,也就是要加大安全储备,确保万无一失。

(3)超强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工作

一个待建的工程项目,受时间、经费的限制,一般不可能开展大的项目研究,但是针对一些重大工程,必须要提早安排研究工作。比如琼州海峡大桥工程,用现有技术还不能完全有把握建设,世界上还没有一座桥梁在这样大水深及土质床面上建墩和锚碇,这就需要提前研究,突破关键技术;海峡建桥需要更大跨径,因此对新材料的研究十分迫切,对特定目标的技术创新必须超前开展研究工作。

3.加强桥梁施工技术创新的建议

目前,国家对交通建设的大规模投入,为我国桥梁科技工作者从

事桥梁科技研究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又给桥梁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桥梁施工中存在施工质量、桥梁耐久性和桥梁美学上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桥梁施工的技术创新。

(1)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由于施工现场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员和机械设备,各类施工工种班组多且工作面交叉作业,管理难度大,这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技术准备。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要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同时考虑诸如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自身资源,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确保每一分项工程皆纳入受控范围。其次,要做好技术储备。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第三,要建立健全质检制度。从技术角度出发,要达到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的标准要求,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每一道工序以及每一个施工工艺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加大科技投入

建筑单位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实际,可以按照工程结算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技术开发基金,用于本单位技术开发,加大科技投入。同时改革现代自筹资金科研项目的管理办法,建立技术创新奖励机

制。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工效,以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确立技术攻关项目。

(3)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建立一支思想过硬、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至关重要。首先,应选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熟悉本职工作,有丰富施工和管理经验的人员来担当技术组成员的领导。在重要有经验、懂技术和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年轻人才的培养。其次,要注重专门的质量标准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要专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质量标准,以便在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够依据严格的质量标准来进行。第三,建筑单位应加强与高校合作,高校应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将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基本素质与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工程测绘能力、设计与施工能力、质量检实验能力、工程管理能力等方面,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相结合。

(4)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的有机结合

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关键在于施工技术的提高。只有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桥梁施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桥梁施工的现代关键技术是以确保工程质量为核心,综合考虑安全、进度和成本要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依靠信息技术这一载体来发展与应用的,具体关键技术表现:

第一,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在土木工程中主要

应用在结构计算、施工技术与管理领域。仿真技术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对于结构工程施工来说,内力仿真分析对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将提供直接的保证。

第二,优化与建模技术。应用优化原理进行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能够全面综合的考虑技术、经济和时间上的最优,实现最大的效益,建筑施工的系统模型包括基础模型、设计模型以及施工模型。其中施工模型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映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

第三,erp技术。erp,即企业资源规划,通过internet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集成起来进行管理,完成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转移与优化,以适应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市场对生产和管理过程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要求。桥梁施工应引入erp技术,全面规划管理整个施工过程,在有序的管理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从而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和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使得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目前,部分企业虽然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

但由于技术管理薄弱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少取得突出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施工技术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技术创新环境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技术组织机构,明确技术管理是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首要任务。

首先,应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其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负有全部责任。其次,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同时加强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定期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第三,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活动,通过循环技术措施,解决技术瓶颈。

从十八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桥梁都采用天然材料,如石料、木材以及由泥土烧成的砖所建造,石拱桥的跨度大都在30m以内;到20世纪以后,电气、汽车和飞机相继发明和投人使用,大大改善了生活方式,世界各国陆续开始桥梁施工的技术创新;再到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桥梁施工技术创新不断取得丰硕的果实,大大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质量,促进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然而桥梁施工技术创新又贯穿于施工工程实施全过程,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上述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与其它诸方面相辅相成、协调一致,譬如分项、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等,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刘金柱, 范峥, 白志礼, 林林. 技术创新在八里台立交工程结硕果[j]. 天津建设科技. 2002, (z1).

[2]郑建国. 浅谈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 山西建筑, 2006,

32(6).

[3]赵锁宏, 吴继东. 浅谈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 2009, (1).

[4]陈捷. 浅议如何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6).

[5]王新武.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9(3).

[6]郝婷.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注浆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 (14).

浅谈桥梁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桥梁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公路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作为公路桥 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的质量,因此提 高路桥工程中的路基施工技术水平对公路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 公路桥梁路基工程施工前的要点、公路桥梁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进行 了论述分析。 关键字:公路桥梁;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桥梁路基工程施 工的过程中,由于参建的施工单位众多,人员,机械以及材料都需要合理的规划,优化各项配置,为确保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提高公路桥梁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及 质量管理。以下就公路桥梁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进行探讨。 1.公路桥梁公路施工前的要点分析 1.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机械设备是公路桥梁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装备, 尤其是路基施工的特殊性。为了保证路桥工程的顺利进行,应该选择适宜的机械 设备,根据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特点以及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合理的选择施工机械。根据计划的工期进度,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时间,对于使用时间短、机械 成本高的机械可以根据实际状况租用。合理的机械设备的选择,是促进施工效率 和质量的基础保障,所以合理的选配,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 1.2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调查。调查研究施工沿线的地质状况以及周边的环 境非常重要,如果施工地为软性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经勘查后,制定合 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换填土的质量要严格选择,确定合理的施工工序。对于施工 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果在地下有管线的铺设,要了解具体状况,并且与相关 部门取得联系,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协商解决。 1.3对地质水文进行勘查。路基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地质水文状况的不同,要采取适宜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在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状况进行详细的勘查,使用先进的 仪器设备,制定科学的勘查方案,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为后期施工工 艺的选择提供有利的依据。 1.4施工场地及其他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保证场地的平整性,确保 人员车辆的畅通无阻。在路基的一侧要做好排水工程,防止地下水以及雨天对路 基施工造成影响。对于施工材料要做好保管工作,根据施工材料自身的特点,分 类存放,设置专人管理,并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阳光曝晒、雨林等而影响材料 的质量。 2.公路桥梁公路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素及安全措施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通常情况下,公路桥梁公路的施工质量都会受到原材料、施工工艺以及环境 等相关要素的影响,其中原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对工程的质量起着 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应先。例如,水泥强度发生变化将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也造成直 接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我们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原 材料质量的掌控,确保原材料在质量和规格上符合施工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在 施工的过程中骨料会产生相应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将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道路桥梁工程也随之增多,积累了很多施工经验与理论知识。下面文章就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人们更加关注道路和桥梁的施工质量,能否更方便人们的出行等等。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的大桥跨度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一、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 1、桥梁施工技术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要求 当前道路桥梁工程的结构强度、耐腐蚀性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具体来说,目前建筑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形成技术无法保证其结构的完整性,强度不够,一旦遇到高强度的压力或者及其恶劣的天气,就会出现坍塌。这种传统的钢筋结构抗拉强度低,耐腐蚀性差,长时间使用后一定要进行更换,造成经济损失。2、桥梁施工管理技术落后想要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就一定要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管理。但是现如今,各施工单位经常忽略这个问题,施工管理技术落后,管理人员只是在对施工过程进行简单的记录。另外,一些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和技术能力也不过硬,缺乏一整套正确的管理理念,甚至会出现普通员工代替管理者的情况,造成数据不准确,在施工管理中得不到真实的技术资料。 3、道路桥梁钢筋容易被腐蚀 钢筋是支撑道路桥梁的核心。一旦道路桥梁的钢筋出现锈蚀状况

浅谈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 邹金芳

浅谈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邹金芳 发表时间:2018-09-10T14:48:37.1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邹金芳 [导读]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桥梁是一个关键的项目,其对于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也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影响环节,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来针对公路桥梁基础施工常见问题探讨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以提升公路桥梁基础质量。 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桥梁是一个关键的项目,其对于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也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影响环节,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来针对公路桥梁基础施工常见问题探讨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以提升公路桥梁基础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桥梁基础;施工技术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而在交通运输中公路运输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受到了诸多行业的青睐,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时整个公路系统正常运营的基础,所以,必须要强化对其桥梁基础施工质量。 1. 工程案例 云南省某公路桥梁工程设计桥梁全长为392.79m。桥梁的支撑桥墩有一部分使用的是圆柱形混凝土结构以及预应力桥梁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有些桥梁则主要是以沉井为基础形式,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效率,在规定时间完成,将这些桥梁的工程工艺改为明挖扩大基础。经过再次设计的桥墩基础底部,与原设计地面有8.5-10.2m间距,符合深基坑施工的标准。该桥梁工程中所处的地形条件非常复杂,主要为河谷地形条件,属于平地,并且其中含有了大量的茹土、碎石以及风化岩等等,还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本工程中主要具备了如下的特点:首先,开挖位置上面积与高度都比较大,但是所处环境的地质条件不是很好,并且因为存在大量地下水,工程中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地下水位的高度也会导致边坡发生疏松的情况,工程的稳定性也难以满足要求。 2. 公路桥梁基础施工常见问题 2.1 腐蚀 在开展路桥基础施工工作的时候出现几率较高的一个问题即承台腐蚀。承台的主要构成材料是混凝土,因此承台的品质高低和混凝土的品质有着极大的关联,承台通常处在水位变化明显的环境之中,在其接触区域会被水侵蚀,假如承台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的话必然会使得它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重度腐蚀,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稳定性,导致很多恶劣后果出现,因此施工中我们一定要确保承台的施工品质符合规定。 2.2 裂缝 在混凝土建设施工中,裂缝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以下将具体阐述裂缝问题的成因:第一,路面工程完工以后未正确养护。养护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只有合理的养护,才能够保证水泥正常水化反应,才能够防止其中的水分散失太快,换句话讲如果养护不合理的话,就会使得其中的水分快速散失,使得强度降低,最终导致裂缝出现。第二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温度和时节性要素导致的。混凝土的水化度以及强度的提升均和上述两者有紧密的关联,如果外在气温太低就会导致其强度受到影响,举例来看假如气温处在零度之下的话就会导致水分结冰,此时必然使得体积变大,最终同样会导致裂缝问题出现,严重影响到路桥项目的品质。 2.3 桩身不牢固 与桩有关的施工工作意义同样重大。身为路桥施工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桩的意义不容忽视。不过通过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可知,我们国家目前的路桥项目在进行桩体施工的过程中面对很多问题,比如桩身不牢固,而一旦出现此类问题的话就会使得项目的总体稳定性变差。而造成不稳定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打桩的时候桩身下方接触到质地坚硬的物体导致下桩有难度,此时假如强行打桩的话就会使得桩体受损,进而影响到桩身的稳定性,导致严重的后果。 3. 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 支护施工技术 该桥梁施工所在位置是河谷地形,所以该位置上非常开阔,根据这一具体情况,工程施工部门中制定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桥梁设计方案。根据本次工程的水文资料以及基坑深度要求,必须充分保证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不会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更不能导致塌方的存在,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制作围堰进行支护。根据设计要求,钢板桩选择使用的是U型桩,并且在基坑内部沿着四周逐渐形成一个封闭的挡水结构形式;因为支护悬臂已经达到了10.2m的高度,为了提升工程的安全性,所以需要在四周上设置一圈工字钢,从而可以保证该结构是一个整体;为了有效防止悬臂桩由于过长而导致其变形或者稳定性下降,此时可以选择使用锚杆来作为水平支撑,从而可以使用大型设备进行施工。 3.2 开挖施工技术 3.2.1 基础开挖准备工作 第一,对施工现场的清理。将施工区域内的杂质以及碎石等部分清理干净,同时还要设置必要的通信线路,通过各方的沟通之后,确定了线路的布置和架设。 第二,在工程开挖前制订有关的图表:其中包含了平面设计图、开挖施工图;确定基坑主要位置以及标高,开挖标高,设计排水设施,并且合理放置工程从中的土石方;明确基线、中轴、水准线等,并且通过确认,施工清理干净之后要布置网桩,并且进行高程测量,在开挖之后要合理地进行土方的预计,操作放线,同时在施工范围内设置一条宽5m、深5m的截水沟,有效防止雨水进人到施工区域,所有工作完成之后施工单位应该报请监理单位进行确认审核,将其作为主要的施工依据。 第三,生活区的搭建。根据工程施工人员来搭建工程的管理工作区域以及施工人员的休息场所,并且提供生活所必备的水、电、网络以及必要的通信设施,同时还应该合理的布置工程材料与设备的存放仓储,保证运输车辆可以顺利通行,不能有影响运输的障碍物,以保证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3.2.1桥梁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开挖施工应该连续进行,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可以分成两个阶段部分进行施工,首先要使用一台开挖设计在地表位置上进行施工,待深度达到了5m之后,应该将开挖部分所产生的土石方运输到堆放的位置上。然后再使用另一台施工机械对深度5m的位置上再次进行开挖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交底

桥梁技术交底 目前我标段桥梁已开始桩基施工,由于桩基深埋地表下,地质条件及及施工工艺比较复杂,难度大,特针对桩基施工需要注意事项进行技术交底: 1、挖孔桩桩孔护壁采用C30砼,和桩基砼标号一致,护设锁口梁,并高出地面30cm,如遇较松弱围岩时,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用钢筋砼护壁加强,保证施工安全;深水及河床为软土、淤泥层较厚时,尽可能深入到不透水层粘质土内。 3、桩基施工前要认真复核桩位,仔细校对,并打十字线设四角护桩,四周用砼保护,确保桩基施工时护桩不能扰动。 4、在桩基施工时,桩孔每进一米利用十字线及提升冲击锥钢丝绳检查桩孔的垂直度,保证桩位及垂直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桩基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坍孔时,视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若坍孔部位不深时,深埋护筒,并将护筒周围回填土夯实重新钻孔;若轻度坍孔时,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若发生严重坍孔时将粘土泥膏或水泥投入,待孔壁稳定后再低速钻进;若发生坍孔无法修复时,将钻进全部回填夯实稳定后重新钻孔。 6、桩基砼的配合比根据干桩和水下桩不同分别设计配合比,干桩坍落度一般宜为50-80mm,水下桩的坍落度一般宜为180-220mm,砼拌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减水剂;砼拌和站采用电子计量保证出料砼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及粘聚性能,使用专用砼运输车运输,将

砼的坍落度经时损失降到最低。水下砼灌注前,试验室派专人杜学龙对运输到现场的砼裹浆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砼一律不能用于桩基浇筑。 7、桩基钢筋骨架制作好后,必须经过质检部质检员自检合格后再报验现场监理,严格把关,做到钢筋报验一检合格,骨架每两米左右在四周安装四个保护层块,固定牢固,使骨架在下放过程中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骨架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保证骨架的整体性不受扰动。现场施工员在骨架运到钻孔现场吊装时,把各种准备工作就绪,及时、准确地吊装并焊接,使钢筋骨架就位准确并牢固定位。在灌注砼时要掌握好砼灌注速度,及砼拌和料的出场时间,避免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 8、在砼灌注前仔细对桩孔孔底进行检查,我标段设计全部是摩擦桩,沉渣厚度t≤0.2D(D为桩径,钻孔桩成孔后试验室派专人测定泥的相对密度和粘度,达到规范要求时才能灌注砼。干桩时把孔底涌水和积水清理干净再灌注砼。下料时导管安置尽量对准孔的中心。 9、挖孔桩浇筑砼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对输送导管或串管进行了充分湿润,避免水泥浆被导管或串筒内壁吸附,致砼离析堵管。第一盘砼提高水泥用量,保证水泥浆损耗后砼能达到设计强度,砼浇筑时派专人严格控制浇筑厚度,保证砼振捣的密实。水下桩灌注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性试验,合格后再使用灌注砼,灌注时,导管到孔底间距控制在40cm左右,首批砼灌注数量按孔径经计算后必须保证导管首次埋深的要求(导管埋深≥1m)。

浅谈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准备措施

浅谈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准备措施 工现场布置为桥梁工程的施工准备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条件,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如果出现差错势必要危及人身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因此,任何技术上的隐患即差错都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技术准备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27-02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在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研究所有技术文件和图样尽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从而能够发现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在施工开始之前顺利地进行施工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份齐全准确的设计图纸建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工程。 (1)审查内容: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设计图纸是否齐全,图样本身及相互之间有无错误和矛盾,图样和说明书是否一致。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条件。弄清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和特点,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单位的要求,各个单位工程配套投产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掌握设备数量及其交付日期。熟悉土层、地质、水文等勘查资料,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审查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的关系,熟悉建设地区的规划资料等。明确建设期限、分批分期建设及投产的要求。

(2)审查时的依据: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应是最新相关国家或行业规范,并与设计文件相协调。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总平面图等资料文件。审查施工图样和有关设计资料的程序通常分为自审、会审和现场签证三个阶段:①自审阶段。施工单位收到拟建工程的设计图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写出自审图样记录尽快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自审图样;②会审阶段。由监理单位主持,由业主单位、施工及设计单位参加并进行设计图样的会审。会审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施工单位根据自审记录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首先由设计单位的工程主设计师向与会者说明相关设计事宜提出对设计图样的疑问和建议最后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所探讨的问题逐一地做好记录,由施工单位正式行文,参加单位共同会签、盖章,和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作为与设计文件同时使用的技术文件的指导施工的依据;③现场签证阶段。在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的条件不符,或者发现图样中仍然有错误,需要对设计图样进行及时修订时,或者因为施工单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或者因为材料的规格、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图样的施工现场签证应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的签证制度,作为指导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在施工现场的图纸修改、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归入拟建工程施工档案。 1 桥梁施工现场签证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1)签证不及时:发生时没有及时办理签证特别是对于那些隐蔽工程,容易引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纠纷到竣工决算时再履行补签手

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价值工程 0引言 桥梁深水基础的修建是跨海跨江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基础的修建关键在于如何摆脱水深的影响。因为在深水环境下建造基础不仅是施工难题,更是设计难题。在近代,我国主要采用沉箱、沉井技术进行施工;随着桩基础以及钢板桩围堰技术的发展,现代跨海大桥主要采用桩基进行施工;发展到当代,双承台钢管桩基础得到广泛的采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于解决深水施工的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逐步获得工程人员的青睐,取得十足的发展。 1工程概况 某桥梁深水承台双壁钢围堰,水深8m ,承台为正方形,尺寸10m ×10m ,厚3m ,河床为密实细砂。本设计承台基础平面图如图1所示,钢围堰平面图如图2所示。 2双壁钢围堰优点分析 双壁钢围堰是一个带有单斜面刃脚的圆形双壁全焊水密钢结构圆筒,有自浮力,有强度更高的双壁钢壳,筒的内、外壁形成的空间称之钢壳。内、外壁由钢板围焊而成,圆筒上、下均不设底板或盖板,钢壳下口以环形单斜面刃脚封闭,钢壳上口敞开,以方便施工时往钢壳内灌注混凝土或注水。 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①双壁钢围堰具有高强的双壁钢壳,从而可以承受较大的内外水压。②双壁钢围堰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封底后,排水不受施工水位的限制,从而摆脱了施工的季节限制。③墩位处水深对双壁钢围堰施工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双壁钢围堰施工法进行施工时,如果能够配合使用空气幕下沉技术还可以将围堰下沉到更深的水域,从而扩大了双壁钢围堰施工法的应用范围。④双壁钢围堰下沉就位后,可以直接充当钻孔桩基的施工辅助设施。 3围堰结构选择 根据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双壁钢围堰宜制作成圆形,这样不仅制作简便而且下沉时也容易控制。但是当考虑承台结构的尺寸限制时,必须将围堰尺寸加大数倍,从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同时,围堰作为承台和墩(塔)身施工的先决条件,围堰平面形状的选择也必须受到承台尺寸的限制。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双壁钢围堰多设计成矩 形、圆形和扇形。在双壁钢围堰法应用早期,一般采用圆形结构。但 是随着桥梁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它结构形式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进行围堰结构设计时,必须在综合考虑围堰工程造价、受力特性以及施工难易程度基础上进行选型。 本设计中深水承台尺寸为10m ×10m ,围堰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外壁尺寸为15.6m ×15.6m ,内壁尺寸为13m ×13m ,内外壁板均为6mm ,壁腔厚1.3m 。围堰本身实际上是个浮式钢沉井,井壁钢壳是由有加劲肋的内外壁板和若干层水平钢桁架组成,中空的井壁提供的浮力可使围堰在水中自浮,使双壁钢围堰在自浮状态下分层接高下沉。围堰内外壁间设置8个隔舱板,在平面上将围堰分为8块,隔舱板将围堰分为8个互不连通的密封隔舱,利用向隔舱不等高灌水来控制双钢围堰下沉及调整下沉时的倾斜。围堰竖向总高22.5m ,考虑到浪高最大为1.5m ,围堰高出水面部分为2m ,围堰竖向分为5节(4.5m+5m+5m+4m+4m),井壁底部设置刃脚有利于切土下沉。 由于水深较大,为了保证围堰的整体刚度和稳定,在围堰内部设置两层截面形式为工字型内支撑。由于刃脚承受土压力及水压力较大,故刃脚段适当加密水平桁架的竖向间距(0.5m),其余部分水平桁架竖向间距为1m 。面板竖向加劲肋采用L50×5角钢,角钢与面板共同承受外荷载。水平环板采用准200mm ×10mm 钢板,钢板也与面板共同承受外荷载,同时在进行受力计算时,环板与参与受力面板作为桁架的弦杆进行受力计算。 4围堰施工工艺 4.1围堰加工工艺在本次工程中,钢围堰的制作流程如下:①胎架的设置。为了获得满足尺寸要求的围堰,在车间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设置恰当合适的胎架。组装用的胎架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刚度,从而避免在组装过程中胎架发生过大的变形。同时,胎架的尺寸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从而确保围堰尺寸的正确性。②钢围堰下料。在进行钢围堰构件下料前,必须对构件进行样本的制作。如果构件中存在无法确定具体尺寸的构件或者连接件时,必须通过实样的制作来确定尺寸。③分块组装。钢围堰主要由环板、壁板以及水平桁架等构件组成,当各构件制作完备后要将这些构件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组装。④焊接加工。双壁钢围堰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焊缝处理,焊接前必须对所有焊缝分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为了双壁钢围堰的整体焊接变形,双壁钢围堰中的内外壁板采用两面自动焊进行。⑤试拼出厂。当围堰的分块加工完毕后,运送到试拼场进行出厂前的试拼,然后再用于施工。 4.2双壁钢围堰的锚碇系统布置根据施工水域水文条件和通航要求,围堰锚碇系统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布置方式。本工程的锚碇布置系统主要如图3所示。 4.3围堰接高当双壁钢围堰的锚碇系统布置妥当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围堰接高。围堰接高的方式主要有: ①利用起重的船只将“钢堰”进行吊装接高;②当首节吊装完毕后,将围堰分块用导向船上的起重设备进行接高;③首节采用吊装 ————————————————————— —作者简介:王剑亮(1977-),男,陕西周至人,硕士学历,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 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 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eepwater Foundations of Bridge 王剑亮Wang Jianliang ;赵建刚Zhao Jian'gang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咸阳712000)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f C.R.E.C ,Xianyang 712000,China )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横跨长江大河的桥梁不断涌现。桥梁的深水基础施工是大跨度桥梁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深水基 础施工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在工程实际中一般采用围堰和钢吊箱进行施工。本文以***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为背景,详细的阐述了双壁钢围堰 法在深水基础施工中的应用,并做了简单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双壁钢围堰法的可用性。 Abstract:With the rising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across the river emerge.The deep water foundations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arge span bridge construction.Bridge construction in deep water foundations always starts in complex environment,cofferdam and steel construction hanging box are gener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ep water foundations bridge of***in the background,the double-wall steel cofferdams in the deep water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implify,finally ge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of double steel cofferdam. 关键词: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有限元分析;施工方案Key words:deep water foundations ;double-wall steel cofferda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nstruc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92-02 图1承台平面图(单位:m )图2钢围堰平面图(单位:mm ) ·92·

桥梁桩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桥梁桩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桥梁桩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一般规定 1.1钻机安装就位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 程操作规程施工。 1.2、电器设备要设置漏电开关,并保证接地有效可 靠。 1.3、登高检修与保养的操作人员,必须穿软底鞋,并 将鞋底淤泥清除干净。 1.4、作业区要严加安全管理,任何人不准进入,主钢 丝绳要经常检查,三股中发现断丝数大于10丝时,应立即 更换。 1.5、使用钻杆作业时,要经常检查限位结构,严防脱 落伤人或落入孔洞中;检查时避免用手指伸入探摸,严防

轧伤。 1.6、钻杆与钻头的连接要勤检查,防止松动脱落伤人。 1.7、采用泥浆护壁时,对泥浆循环系统要认真管理,及时清扫场地上的浆液,做好现场防滑工作。 1.8、钻孔后,混凝土浇灌顶标高比地面低时,应在孔口加盖板封挡,以免人或工具掉落孔中。 1.9、吊置钢筋笼时,要合理选择捆绑吊点,并应拉好尾绳,保证平稳起吊,准确入孔,严防伤人。 2.钻机操作、钻孔安全、文明措施 2.1、安装钻孔机前,应掌握地质勘探资料,并确认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该钻机的要求,地下无埋设物,作业范围内无障碍物,施工现场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2.2、安装钻孔机时,钻机钻架基础应夯实、平整。钻

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7-11-22T16:39:36.3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作者:谭斌[导读]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朝着一个较高的层次发展,人们对于道路和桥梁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与水平,与当前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基于我国在新时期道桥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施工经验,因此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施工水平,为构筑高质量的桥梁工程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但是,与此同时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们应当向前看,还应当继续努力,继续前进。正视这些不足之处并且加以研究,推动施工技术获得新的发展,便成为我国广大桥梁施工技术研究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当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1.1 我国中小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当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朝着一个较高的层次发展,人们对于道路和桥梁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由于我国在新时期道桥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施工经验,使得桥梁建设工作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技术的瓶颈,为桥梁的建设质量的提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1.1.1 地基加固工程桥梁建设中最为基础的部位就是地基加固工程,其在目前的建设已实现了对复合地基加固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此项技术是通过渣土夯填桩、碎石桩等复合方法的运用,综合选择优质适用的施工材料及适当的工艺条件,来增强桥梁地基的稳固性,而地基的稳固性直接决定了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 1.1.2 防水技术 道路桥梁建设的防水工作不可忽视,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对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步伐,新型的防水材料开始为桥梁工程建设的防水工程提供显著的技术帮助。其中沥青防水卷材因其具有低温柔性好,达到-25℃不裂纹;耐热性能高,90℃不流淌;延伸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污染小等优点且其良好的效果,受到施工界普遍的认可,而这些都是我国新时期道路桥梁建设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成果。 1.1.3 钢筋与混凝土桥梁工程建设中极其普遍其较为基础的部分就是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用到最关键的三个技术,分别是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连接技术和预应力技术。在现在的建设过程之中,“预应力”这三个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道理就是在混凝土构建的预制过程对其预先施加应力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因碳纤维材料具备轻质、高强、耐老化的特点,加固后几乎不增加自重和体积,是非常理想的梁板加固解决方案,为桥梁建设提供了诸多助益,成为桥梁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 1.2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1. 2.1 施工技术当中的结构问题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环境愈来愈复杂,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以及各种施工技术的不断增多,各项新型材料无法保证不了其结构的完整性,强度也达不到要求,如果遇到了相当恶劣的天气或者是强度很大的压力,就会出现一定的坍塌现象。甚至在一些工程上面,还存在着技术的差异性,致使桥梁建设在整体强度、使用寿命等方面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1.2.2 相对落后的桥梁施工的管理技术确保施工桥梁工程的高质量需要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这项工程进行科学正确的管理。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的施工单位常常会忽略这样的问题,施工管理技术相对的落后。当前的管理技术依然只能对桥梁施工中的各种步骤进行简单技术,而无法做到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完整性、系统性的动态监管与记录。因此,我国的管理水平在完整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有待于提高。此外,一部分的施工管理者的基本技术的能力以及素质水平不高,缺乏一套正确完整的管理的理念,这就导致其无法及时地针对桥梁施工提出高质量的技术应用提议。 1.2.3 钢结构防腐问题亟待解决如果道路桥梁的支撑钢筋出现一定的锈蚀状况以后,就会很容易的缩减桥梁的正常使用寿命,从而使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尽管采用了较先进的防腐技术,但是导致钢结构腐蚀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对钢箱梁的防腐仍然要比较重视,而且在实际的养护和维修中也要加强对钢箱梁防腐技术的研究。 2.我国中小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2.1 施工技术智能化在未来社会前进与发展过程当中,道路桥梁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安全性。但是由于道路施工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它拥有设计的知识范围广、环节多、环境复杂以及工作艰苦等特点,使完成道路施工工程变得更加艰难。所以对于桥梁工程负责人员来讲,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要将现代化通信技术灵活运用在其中,并且采用高科技设备来完成人为很难完成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使道路桥梁施工工程进入智能化的道路。应当在桥梁的内部设置安全防范预警系统等装备,这样就能够对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状况进行智能化监督与管理,为施工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支撑,使测控的精准度、便捷度等皆迅速提高。 2.2 施工技术节能化目前由于人口众多,人均不足等特点,要想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必须施工技术节能化,因此国家也在极力的倡导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因此,在建设道路桥梁工程过程中需要承担起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节能环保,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开发新理念和技术。而只有采取节能型的新兴材料和科学的施工方法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桥梁结构多元化

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韦晓平

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韦晓平 发表时间:2017-12-11T15:14:17.2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9期作者:韦晓平 [导读]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道路桥梁建设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道路与桥梁的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施工技术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我国道路桥梁事业得到快速地发展。道路桥梁施工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还是桥梁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性问题非常多,必须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如在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及安全。因此,加强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认识,对工程建设非常重要。 1.道路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1.1 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的道路工程的基础,其贯穿于道路建设的全过程,可与沿线桥梁、隧道等进行连接。路基是在地表上根据道路设计的路线及断面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其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建设的基础。路基工程具有工期长、土石方多、分布混乱、受天气影响较大等特点。其不仅与路基工程中的排水、防护、加固等基础设施相互制约,还与工程中的路面、桥涵、隧道及相关设施相互交错。因此,路基工程在施工中的管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道路工程施工来说,路基施工就是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准确把握好基层松铺的厚度、碾压遍数及含水率。在进行路基回填前,按要求做好路基试验段,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及最佳含水率等指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以保证路基压实度。在初步碾压后可采取人工修整,尤其是要适当加强其边缘立模部位的压实度,对碾压不到位的,必须采用工人锤或振动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分层夯实,从而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2)要控制基层的平整度。在铺筑的面层前,先采用3m直尺检测基层的平整度,对于存在较大平整度差的路段应先进行整平。同时,在摊铺面层前还要将基层表面仔细清扫干净,以保证面层的平整度。 1.2 路面工程 路面是采用各种材料铺筑在路基上的层状构造物,其作用是为汽车提供全天候、快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平台。在路面工程施工中,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桥墩盖梁浇筑及桥涵的施工。 1.2.1 沥青混凝土施工 沥青路面是指采用沥青为主的主要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对面层、基层及垫层进行修筑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其具有平整、耐磨、无接缝、可分期修建、行车舒适、工期短、后期养护简便等优点,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道路路面上最为常见的就是沥青混凝土,其次是沥青碎石。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其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主要材料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所决定。对于沥青混合料而言,要控制好其混合质量,就必须要控制好矿料级配与沥青比例,且要控制好各搅拌环节的温度,对于混合物搅拌过程中的问题必须要及时处理。对于底基层、半刚性基层混合物而言,要想控制好其质量,必须要将水泥、石灰等材料的用量控制好,才能有效保证其强度,且在配制的过程中,坚决不能减料,对材料的使用必须要足量。另外,就是保证生石灰的充分溶解,且筛选要严格,避免出现溶解不全的石灰块,以免造成路面的拱起。同时,必须要有适当的含水量,才能更好将其压实。若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缺乏科学性,其油石比较大时,就会导致路面出现泛油与壅包等情况;当油石比较小时,路面就容易产生松散现象;若矿料质量较差、集料压碎值较差、石料抗压强度较差及石料细长扁平颗粒较多时,都会降低混合料的稳定度,从而导致路面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1.2.2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采用水泥为主的混合材料修筑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其是一种高级路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几点: (1)必须要严格按照试验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配料,尤其是水泥用量,必须要进行精确称量,以保证良好的配合比,其误差值应小于 1% ; (2)要快速了集料的含水量,以便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并保持水灰比的准确性;同时要减少用水量,在改善与易性中应采用一定的外掺剂,但用水量的误差应控制在1% 以内,且外掺剂的误差应小于 2%。 (3)在配料的过程中,应采用配料机械设备进行准确配料,绝不允许出现随意配料的现象,对集料称量的误差应小于3%。 2.桥梁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刚性扩大基础 作为桥梁实体式墩台的基本形式,刚性扩大基础的主要特点为基础外伸的长度和高度的比值应在材料刚性正切角 tanα的范围内。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如果能满足该条件,桥梁基础则具有较强的刚性。在公路桥梁中,基础材料往往只承受压力,不会出现弯曲、变形等。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非常简单,具有取材方便、稳定性高及能承受的荷载较大等优点。 2.2 明挖基础 在桥梁基础施工中,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浅基础与深基础。其中,浅基础的施工主要为敞坑开挖,也就是明挖基础。同时,为了使地基的承载力提高,通常分层设置基础,且逐层扩大。作为明挖扩大基础的基本施工,基坑的开挖可通过人工、机械等进行开挖。 2.2.1 坑壁不加固的基坑对这类基坑可采用垂直、放坡的方式进行开挖。其中,垂直开挖的前提是:土质湿度较好,且结构均匀,基坑的深度应小于 2m,在达到设计的高度后,要及时砌筑基础,在砌筑好基础后,要立即填好基坑,并进行分层夯实。 2.2.2 坑壁加固的基坑 在基坑较深或放坡开挖受场地受限制,如土质含水率过高,土质松软,坡度难以保持时,应采用护壁加固的方式进行施工。加固方法可采用混凝土围圈、档板支撑护壁。在明挖基础施工中,通常都是采取排降水措施,以采用汇水井排水与井点法降水法居多。

浅议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技术难点处理

浅议复杂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的技术难点处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国道路建设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桩基工程作为桥梁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施工过程中,桥梁桩基都埋在地表下,并且桩基所在的地区,地下水丰富。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要加强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管,确保桩基施工完成后质量过关。文章结合了惠州范和港大桥主桥桩基施工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对今后架桥技术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地质条件;桥梁桩基;技术难点处理 1 惠州范和港大桥工程简介 惠州范和港大桥总长度是2741M,桥跨组合为:(40+2×50+40+20×50)mPC 连续箱梁+(152+300+152)mPC斜拉桥+(19×50)mPC连续箱梁。其中主桥长度为604m,主桥2个主墩共有桩基32根,直径2.8m;2个辅助墩共有桩基12根,设计为变截面桩,直径φ2.8-2.5m。主桥桩基设计为摩擦桩,但入中、微风化岩层深度均大于6m,是传统意义上的嵌岩桩。主桥桩基均设有φ3000*22mm 永久钢护筒,一般穿过淤泥层,少部分到达全风化或强风化岩层。 2 惠州范和港地域的地质情况 根据勘探报告,该大桥的主墩施工区域主要是由微风化灰岩、砾砂夹卵石、粉土、粉质粘土夹碎石、微风化大理岩等组成的地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同时,地勘方共完成钻孔55个,其中在21个钻孔中遇见溶洞,3个钻孔见土洞,一般溶洞多发育于微风化灰岩及微风化大理岩中,洞高约0.4~9.5m,大部分有粉质粘土或粉土及砂卵石充填,一般1个钻孔见1~2层溶洞,个别钻孔见有3~4个溶洞呈串珠状分布,见洞率约为35%,属岩溶强发育区;土洞多见于基岩与第四系覆盖接触部位,洞高2.7~4.5m,充填流塑粘土。 3 惠州范和港大桥主桥桩基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惠州范和港大桥的桩基建设,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技术难点: (1)嵌入岩层强度硬度高,影响钻进速度。全桥基岩品质指标RQD值从0至90%,分布范围很宽,岩体质量等级从Ⅱ至Ⅴ级不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41~116.6Mpa,最大值达198MPa。 (2)基岩岩溶发育,溶洞密布,溶槽、溶隙纵横交错,增加了成孔风险。溶洞高度最大达8m,部分溶洞竖向呈串珠状排列,横向、前后或左右互相连通,

浅谈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中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重视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科学合理运用施工技术,文章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标签:市政工程;路桥建设;技术措施 1 运用好路桥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路桥施工技术能否较好应用于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工期的长短、成本的高低以及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得以最大的发挥。因此,我们可以将正确应用施工技术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为确保整体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现场各个环节布置的合理性,应对工程的施工程序、工艺流程以及对兼顾工艺选择的经济性与科学性进行认真分析,使之在最大限度上的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桥路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当中的每个环节,是工程建设的灵魂点所在。 2 由施工技术原因产生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由于施工技术原因而导致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展和经济利益的发挥。由施工技术原因产生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路桥施工的过渡段是连接桥涵、通道、路堤等构造物的重点部位,对路桥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然而由于施工技术选用不当而导致的桥涵、路堤的不均匀沉降,不仅严重干扰了交通的正常通行,更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由于车辆本身具有一定的荷载量,在道路上长期运行的车辆会加重道路的荷载程受度,从而致使道路路面出现中间凹陷的现象,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对于车速具体降低了多少,则需要结合路面的凹陷度、车辆种类以及路面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同时,公路的建设等级越高其相关的各种构造物的设置也随之会不断加大,如此一来将会致使桥头台阶出现数量过多或高度不一的问题,从而对车辆的行驶速度及安全行车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高级公路上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显著。桥头台阶的出现回致使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减速后加速的现象,如此一来便打破了车辆预先规定的行驶速度,降低了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甚至会导致交通堵塞出现。 另外,引导距离过长、路堤过高等问题同样也是目前高等道路建设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道路裂缝、路面变形、道路积水、基础沉降和桥台错台等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使得车辆在通过该段路面时,容易产生跳车、颠簸的现象,从而给车辆的通行安全和驾驶的舒适度带来了

浅谈我国当代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d10354323.html, 浅谈我国当代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作者:宋钰珉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1期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对道路桥梁工程的需求量也逐渐的增加。针对这一发展趋势,如何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并探讨了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路桥施工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的交通事业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交通运输业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也在进行着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高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依旧存在着技术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于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 1、地基加固 作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最为基础的部位,在地基加固工程的建设中,通常采用的是复合地基加固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是以施工场地的实际土质作为基础,对施工材料要求优质适用,并且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条件,组织开展工程的建设工作。复合地基加固技术涉及到石灰桩、粉煤灰桩、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渣土夯填桩和水泥碎石桩等多个方面,而且已经开始使用预应力管桩来替代预应力混凝土材质的方桩。 2、钢筋与混凝土 作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基础部分,钢筋工程在施工中多采用连接技术与预应力技术,而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也应用了混凝土技术,为这两部分施工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连接技术的实施应用的是冷轧带肋的螺纹钢筋,以及对钢绞线以及高强度钢丝等的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除了采用预应力技术工艺,还使用了锚夹具等设备辅助施工,为道路桥梁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防水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