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ercises for Chapter4

Exercises for Chapter4

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是对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过程:创造人:孔德(法国)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的。 实证主义者:孔德、斯宾塞(英国)、马克思、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者:韦伯(德国) 三、分类: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发展。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稳定。 迪尔凯姆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 五、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功能论视角: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以此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主要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2、冲突论视角: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斗争的生活现象。社会各部分是冲突的, 秩序是冲突的结果: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处在极其破坏之中,社会秩序源于社会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是力量与强制产物。 3、互动论视角:如何行为感兴趣,而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 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学与社会: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社会检测与描述五种类型。 参与社会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社会工作、行政、企业管理提供所需的知识,能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 第二章、社会结构 一、含义: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模式。 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二、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区、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 三、社会地位:先赋地位: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而获得的。 四、社会角色: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 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第三章、社会角色 一、内涵: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 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是一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行为模式。 3、是人们对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4、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角色集:一个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微机技术及应用习题(chapter2)

微机技术及应用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2.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那些主要功能? 3.16位微型机和32位微型机的内存容量最大时分别为多少? 4.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 总线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和数据? 第二章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 1. 8086的总线接口部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2. 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 向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 3. 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有何不同?程序是怎样利用这两种标志的?8086的状态标志和控 制标志分别有哪些? 4. 8086是怎样解决地址线和数据线的复用问题的?/ALE信号何时处于有效电平? 5. RESET信号来到后,CPU的状态有哪些特点? 6. 在中断响应过程中,8086往8259A发的两个/INTA信号分别起什么作用? 7. 在编写程序时,为什么通常要用开放中断指令来设置中断允许标志? 8. 画出8086最小模式时的读周期时序。 9. 8086最多可以有多少级中断?按照产生中断的方法分为哪两大类? 10. 什么叫中断向量?它放在哪里?对应于1CH的中断向量存放在哪里?如果1CH的中断 处理子程序从5110H:2030H开始,则中断向量应怎样存放? 11. 从8086/8088的中断向量表中可以看到,如果一个用户想定义某个中断,应该选择在什 么范围? 12. 非屏蔽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怎样寻找? 13. 叙述可屏蔽中断的响应过程,一个可屏蔽中断或者非屏蔽中断响应后,堆栈顶部4个 单元中是什么内容? 14. 软件中断有哪些特点?在中断处理子程序和主程序的关系上,软件中断和硬件中断有 什么不同之处? 每章讲完以后,会布置该章的作业,同时更新该文档,请大家注意下载时间。

Chapter4-工具变量法

第1章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在模型的基本假定中,解释变量与误差项正交保证了参数估计量的无偏性和一致性。当这一假定被违背时,称解释变量是内生的。常见的几种情况会导致内生问题:忽略重要的解释变量、变量的测量误差、变量的联立性。工具变量估计是解决解释变量内生问题的基本方法。本章介绍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模型内生性检验和过度识别约束检验等问题。 1.1 变量的内生性 如果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与误差项出现相关,即(')E =X u 0,称解释变量是内生的。导致 解释变量内生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几个原因包括:模型中忽略了重要的解释变量、变量因果关系的双向性、变量的测量误差等。 模型中出现内生解释变量时,OLS 估计量是不一致的。根据OLS 估计量: 11111?(')(')(')(')(')(')N N -----==+=+βX X X y βX X X u βX X X u (1.1) 由假定Rank(X)=K 和大数定律,样本均值的概率极限等于总体均值,可得: 1Plim(')E(')N -=≡X X X X A , 1Plim(')E(')N -=≠X u X u 0。 (1.2) 又由Slustky 定理, 111Plim(')N ---=X X A 1?Plim E(')-=+≠β βA X u β (1.3) 1.2 工具变量估计 1.2.1 工具变量 在如下模型中, y = X β+ u 第i 个解释变量x i 为内生解释变量。如果存在变量z ,z 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正交条件:与u 不相关,即cor(z, u) = 0 相关条件:与x 相关,即cor(z, x i ) ≠ 0,也称为识别约束条件。 那么,z 被称作x i 的工具变量。

社会学简答论述题

1. 什么是社会学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功能 答: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3.如何理解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的要素 答:1、价值观念2、语言和符号3、社会规范(包含制度)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5、物质产品 4.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答:1、社会整合功能—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2、社会导向功能—提供知识、协调社会管理工程、巩固社会导向成果。 3、社会区分功能(非物质文化要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会造成文化滞后现象。) 5.怎样理解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 答:文化传播:一种文化元素可能会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其邻近的群体中去,被他们采纳或接受,这就是文化传播。 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的群体由于长期密切接触而使各自的文化发生变迁的过程。 6.文化的象征性,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答: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狭小的范围。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可能互相转化。 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与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与对待亚文化。 对反文化的性质不可一概而论,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估。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六章 社会角色

第六章社会角色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 (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 第二节社会角色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多种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所谓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所谓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二)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这是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所做的区分。所谓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自觉的角色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经常体验到的。所谓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一般说来,当前述的、形成自觉角色的那些原因不存在时,人们就容易形成不自觉的角色。 (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这是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上所做的区分。所谓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属于这类角色的,如警察、法官、各级党政干部、党员、团员等等。所谓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例如,父母、夫妻、子女、亲戚、朋友、同学、顾客、乘客等大量日常生活中的角色都是开放性的。 (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这是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上所做的区分。所谓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

工具变量法~

工具变量法 一、工具变量法的主要思想 在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中,为了估计回归系数,通常的做法是对回归系数作一些限制,从而对受限的无限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估计。在这里,考伊克模型、适应性期望模型与部分调整模型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经过变换,新的模型中,随机扰动项的表达式为: 考伊克模型:1t t t v u u λ-=- (01λ<< ,λ为衰减率) (1.1); 适应性期望模型:1(1)t t t v u u λ-=--(01λ<< ,λ为期望系数)(1.2); 部分调整模型:(1)t t v u γ=-(01γ≤< , 1γ-为调整系数) (1.3)。 t u 为原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中的扰动项,t v 为变换后的扰动项。 在原模型中的随机扰动项满足经典假设的前提下,部分调整模型也满足经典假设,但是考伊克模型与适应性期望模型的随机扰动项由于存在原随机扰动项的滞后项,也就是说考伊克模型与适应性期望模型的解释变量1t Y - 势必与误差项t v 相关,因此,可能会出现上述两个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甚至是有偏的这样严重的问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与1t Y -高度相关但与t v 不相关的变量来替代 1t Y -?在这里,一个可行的估计方法就是工具变量法。 在讨论工具变量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一般来说:一个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有的与随机扰动项无关,我们称这样的解释变量为外生变量;而模型中有的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我们可称这样的解释变量为内生解释变量。内生解释变量的典型情况之一就是滞后应变量为解释变量的情形,如上述考伊克模型与适应性期望模型中的1t Y -。 外生解释变量: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 内生解释变量: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 了解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概念,我们接着讨论工具变量法的主要思想:工具变量法和普通最小二乘法是模型参数估计的两类重要方法,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出现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相关(即出现内生变量)时,其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是非一致的,这时就需要引入工具变量。 工具变量,顾名思义是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随机误差性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即内生变量)。 满足条件:1)总体无关:工具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 2)样本相关:工具变量必须与被它所代替的内生变量高度相关; 3)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以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 做了替代后,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即可得到原回归系数的一致估计量。 二、工具变量法的基本原理

社会学课件 社会角色

第二编第六章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之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义务、权利。 社会化的内容,就是培养社会角色,最后通过个人对社会角色的扮演表现出来。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美国社会学家米德首先将这一名词应用到社会心理学中,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来源 (1)美国芝加哥学派乔治. 米德(G. H. Mead) (2)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 林顿(R. Linton) (3)完形主义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 (4)拟剧论 米德: 米德用此概念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扮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扮演规定大致的范围。林顿: 林顿把角色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他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收和遵循这些规范。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完形主义心理学 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含义,角色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拟剧论(dramaturgical theory) 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第一观点 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拟剧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戈夫曼将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不仅包括用自己的行为去直接影响对方,也包括建造自己表演的舞台布景,这实际上是对互动情境的设计。 第二观点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即预想的方式)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即情况更加复杂或发生变化)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第三观点 戈夫曼提出,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前台和后台可以是,但又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对于工作组织的成员来说,工作场所是前台,人们要按照工作规则行事,但下班以后去聊天的地方就是后台了。有时,前台和后台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只是情境发生了变化,前台变成了后台。工作之后人们回到家里是进入了后台,在夫妻因为家务而唠叨甚至争吵时,如果有客人敲门进来,夫妻会停止争吵,向客人显示出和睦的样子,这时,后台已经变成了前台。戈夫曼认为,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为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该场合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的规范,即社会对角色行

工具变量法

工具变量法 一、工具变量法得主要思想 在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中,为了估计回归系数,通常得做法就是对回归系数作一些限制,从而对受限得无限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估计。在这里,考伊克模型、适应性期望模型与部分调整模型给出了很好得解决此类问题得思路。经过变换,新得模型中,随机扰动项得表达式为: 考伊克模型: ( ,为衰减率) (1、1); 适应性期望模型:(,为期望系数)(1、2); 部分调整模型:( ,为调整系数) (1、3)。 为原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中得扰动项,为变换后得扰动项。 在原模型中得随机扰动项满足经典假设得前提下,部分调整模型也满足经典假设,但就是考伊克模型与适应性期望模型得随机扰动项由于存在原随机扰动项得滞后项,也就就是说考伊克模型与适应性期望模型得解释变量势必与误差项相关,因此,可能会出现上述两个模型得最小二乘估计甚至就是有偏得这样严重得问题。那么,我们就是否可以找到一个与高度相关但与不相关得变量来替代?在这里,一个可行得估计方法就就是工具变量法。 在讨论工具变量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 一般来说:一个回归模型中得解释变量有得与随机扰动项无关,我们称这样得解释变量为外生变量;而模型中有得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我们可称这样得解释变量为内生解释变量。内生解释变量得典型情况之一就就是滞后应变量为解释变量得情形,如上述考伊克模型与适应性期望模型中得。 外生解释变量:回归模型中得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 内生解释变量:回归模型中得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 了解了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得概念,我们接着讨论工具变量法得主要思想:工具变量法与普通最小二乘法就是模型参数估计得两类重要方法,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出现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相关(即出现内生变量)时,其回归系数得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就是非一致得,这时就需要引入工具变量。 工具变量,顾名思义就是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随机误差性相关得随机解释变量(即内生变量)。 满足条件:1)总体无关:工具变量与随机扰动项无关; 2)样本相关:工具变量必须与被它所代替得内生变量高度相关; 3)与模型中其她解释变量不相关,以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 做了替代后,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即可得到原回归系数得一致估计量。 二、工具变量法得基本原理 我们分别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两方面来具体分析工具变量法得基本原理: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考虑简单线性回归模型(2、1)其中为内生变量。 则其正规方程为:(2、2) 设回归模型中得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则如前所述,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就是非一致得。现用一个工具变量来代替正规方程中得解释变量,其残差表达式不变。

社会学名词解释汇总

导论 1.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 第一章社会学的视野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 第三章文化 1.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指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它通常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最小的单位。 4.文化结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相关文化结丛的总称。 6.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7.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8.反文化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上相对立的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不能评价和比较。“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1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12.边际文化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13.文化规即社会规,规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 14.习俗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规,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15.恩格斯:“一切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16.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 17.法规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调整社会和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第五章社会化 1.社会化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的文化规化的过程,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2.预期社会化也称初级社会化,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为承担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

工具变量法的Stata命令及实例

工具变量法的Stata命令及实例 ●本实例使用数据集“grilic.dta”。 ●先看一下数据集的统计特征: . sum Variable Obs Mean Std. Dev. Min Max rns 758 .2691293 .4438001 0 1 rns80 758 .292876 .4553825 0 1 mrt 758 .5145119 .5001194 0 1 mrt80 758 .8984169 .3022988 0 1 smsa 758 .7044855 .456575 0 1 smsa80 758 .7124011 .452942 0 1 med 758 10.91029 2.74112 0 18 iq 758 103.8562 13.61867 54 145 kww 758 36.57388 7.302247 12 56 year 758 69.03166 2.631794 66 73 age 758 21.83509 2.981756 16 30 age80 758 33.01187 3.085504 28 38 s 758 13.40501 2.231828 9 18 s80 758 13.70712 2.214693 9 18 expr 758 1.735429 2.105542 0 11.444 expr80 758 11.39426 4.210745 .692 22.045 tenure 758 1.831135 1.67363 0 10 tenure80 758 7.362797 5.05024 0 22 lw 758 5.686739 .4289494 4.605 7.051 lw80 758 6.826555 .4099268 4.749 8.032 ●考察智商与受教育年限的相关关系: . corr iq s (obs=758) iq s iq 1.0000 s 0.5131 1.0000 上表显示,智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能力的代理变量)与受教育年限具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1)。 ●作为一个参考系,先进行OLS回归,并使用稳健标准差:

社会学含答案

一、单选题 (共5题,80.0分) 1、 在文化分析中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必须根据文化的自身标准来评判它。这一原则就是__________。 1.文化普遍性 2.文化多样性 3.文化相对性 4.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2、 以下不属于社会互动的维度的是__________。 1.向度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5.强度 6.情感取向 标准答案:F 3、 把自我的发展分成八个心理阶段,提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认同危机”,一个稳定的自我认同源于对这些认同危机的积极解决,这位学者是___________。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乔治?H?米德 3.埃里克?埃里克森 4.查尔斯?H?库利 标准答案:C 4、 以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1.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 式,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2.义务是该角色有权要求别人进行某种活动;权利是别人有权要求该角色进行某 种活动 3.行为期待或期望指的是,这个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应当符合什么规范,这些 是社会赋予的,是想象出来的,角色扮演者需要学习和领会这些规范 4.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标准答案:B 5、 __________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1.社会类属 2.集群 3.社会群体 4.集合

标准答案:C 二、多选题 (共1题,20.0分) 1、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 1.内化社会文化 2.学习角色知识 3.生活的技能 4.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B,C 1、 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1.社会分工 2.社会不平等 3.社会流动 4.社会分配 5.社会实验 标准答案:B 2、 社会学家指出,我们的行为会受到_____的影响。 1..社会环境 2.周围人的影响 3.社会地位的制约 4.以上都是 标准答案:D 3、 以下不属于社会互动的维度的是__________。 1.向度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5.强度

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一次作业 1.运用教材中有关“社会化”知识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

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觉得自己受歧视,%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社会角色失调的理解 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前面在讲到角色集时,曾提到角色集的两种情况,即一组由不同人承担的角色和多种角色集于一人之身,从这两种情况中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冲突: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另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

社会学课件社会角色

第二编第六章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LI的,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之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 特定的责任、义务、权利。 社会化的内容,就是培养社会角色,最后通过个人对社会角色的扮演表现出来。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 笫一节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美国社会学家米德首先将这一名词应用到社会心理学中,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来源 (1)美国芝加哥学派乔治.米德(GH.Mead) (2)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 Linton) (3)完形主义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 (4)拟剧论 米德: 米德用此概念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扮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扮演规定大致的范围。林顿:林顿把角色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他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收和遵循这些规范。角色是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完形主义心理学 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含义,角色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拟剧论(dramaturgical

theory) 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Goffman),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第一观点 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主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拟剧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LI中创造印象,戈夫曼将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不仅包括用自己的行为去直接影响对方,也包括建造自己表演的舞台布景,这实际上是对互动情境的设计。 第二观点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即预想的方式)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即情况更加复杂或发生变化)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第三观点 戈夫曼提出,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询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 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前台和后台可以是,但乂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对于工作组织的成员来说,工作场所是前台,人们要按照工作规则行事,但下班以后去聊天的地方就是后台了。有时,前台和后台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只是悄境发生了变化,前台变成了后台。工作之后人们回到家里是进入了后台,在夫妻因为家务而唠叨甚至争吵时,如果有客人敲门进来,夫妻会停止争吵,向客人显示出和睦的样子,这时,后台已经变成了前台。戈夫曼认为,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为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该场合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的规范,即社会对角色行为的规定。一个成功的社会成员就

社会角色理论

2.1.3 社会角色理论 1.社会角色及相关概念 (1)角色 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始于“角色”一词,“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这个要领其中以G.H.米德的研究最为突出。米德使用此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存在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便于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 角色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有人甚至认为角色理论是经由林顿创立的人类学而进入到社会学中来的。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还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因而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成了角色集。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表现出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社会角色包括三种含义:1.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2.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3.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反映出角色扮演者的社会地位及其身份,而且体现出个体心理、行为与群体心理、行为及社会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反映了

社会学名词解释试题

名词解释 1?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的一套行为模式。 2?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 4?文化中心主义:又叫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现象。 5?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6?社会阶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的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 7?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也称为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化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另一个社会位置的移动。 简答题 1?社会的含义 社会是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 的体系。1社会是由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使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2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3社会是有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 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 2?社会实在论的观点 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并不简单地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3?社会唯名论的观点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 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为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观点,即要研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 4?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 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 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 4、具有超生理性、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与反哺、融合-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滞后) 5?合作的条件 1?合作者有一致的目标;2?参与合作者不能单独的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相互依赖;3?参与合作者有能力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做出贡献,能力是多样化的,对各方来说是互补的;4?参与合作者相互之间要有基本的信任,这种信任可能基于以往共同活动的经验也可能产生于外在规则的约束。 6?社会流动的因素 1?社会结构的性质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4?家庭背景5?社会网络资源 案例分析

chapter2习题解答(2011)

第二章习题答案 2.2 完成下列逻辑运算 (1)101+1.01 = 110.01 (2)1010.001-10.1 = 111.101 (3)-1011.0110 1-1.1001 = -1100.1111 1 (4)10.1101-1.1001 = 1.01 (5)110011/11 = 10001 (6)(-101.01)/(-0.1) = 1010.1 2.3 完成下列逻辑运算 (1)1011 0101∨1111 0000 = 1111 0101 (2)1101 0001∧1010 1011 = 1000 0001 (3)1010 1011⊕0001 1100 = 1011 0111 2.4 选择题 (1)下列无符号数中最小的数是( A )。 A.H (01A5)B.B (1,1011,0101) C.D (3764) (2590)D.O (2)下列无符号数中最大的数是( B )。 A.B (227) (10010101)B.O C.H (143) (96)D.D (3)在机器数( A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补码B.原码 C.补码和反码D.原码和反码

(4)单纯从理论出发,计算机的所有功能都可以交给硬件实现。而事实上,硬件只实现比较简单的功能,复杂的功能则交给软件完成。这样做的理由是( BCD )。 A.提高解题速度 B.降低成本 C.增强计算机的适应性,扩大应用面 D.易于制造 (5)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相比,编译程序的优点是( D ),解释程序的优点是( C )。 A.编译过程(解释并执行过程)花费时间短 B.占用内存少 C.比较容易发现和排除源程序错误 D.编译结果(目标程序)执行速度快 2.5通常使用逻辑运算代替数值运算是非常方便的。例如,逻辑运算AND将两个位组合的方法同乘法运算一样。哪一种逻辑运算和两个位的加法几乎相同?这样情况下会导致什么错误发生? 逻辑运算OR和两个位的加法几乎相同。问题在于多个bit的乘或加运算无法用AND或OR运算替代,因为逻辑运算没有相应的进位机制。 2.6 假设一台数码相机的存储容量是256MB,如果每个像素需要3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且一张照片包括每行1024个像素和每列1024个像素,那么这台数码相机可以存放多少张照片? 每张照片所需空间为:1024*1024*3=3MB 则256M可存照片数为:256MB/3MB≈85张。

社会学概论作业总

社会学概论作业 答题说明: 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 A.面子 B.同心圆 C.团体格局 D.差序格局 2、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 A.理念系统 B.规范系统 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3、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为主。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混合关系 4、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社会角色?() A.角色实践

B.角色期待 C.角色领悟 D.布景与道具 5、交换理论研究的主题是() A.合作关系 B.冲突关系 C.强制关系 D.交换关系 6、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A.霍曼斯 B.米德 C.库利 D.默顿 7、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8、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社会角色的确定 B.社会角色的表现

C.社会角色的扮演 D.社会角色的失调 9、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是根据()而进行的划分。 A.地域型社区划分法 B.功能型社区划分法 C.区位体系划分法 D.历史划分法 10、根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D.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1、严格限制农村农业户口居民迁入城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在()年开始实施的。 A.1951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58年 12、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 A.滕尼斯 B.帕克 C.费孝通

社会学概论1

一、单选题 1、“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时期的特征。 A.婴儿 B.学龄 C.青年 D.中年 2、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鲁思·本尼迪克特 B.塞缪尔·亨廷顿 C.玛格丽特·米德 D.博厄斯 3、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 A.文化特质 B.文化特质丛 C.文化丛 D.文化模式 4、社会学正式出现于()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5、“镜中我”这一概念是由()提出的。 A.G·米德 B.C·库利 C.布鲁默 D.戈夫曼 6、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客观存在的实体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聚集到一起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8、文化往往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这主要是指文化的() A.象征性 B.复合性 C.传递性 D.变迁性 9、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大同社会 B.小康社会 C.理想国 D.和谐社会 10、“性善论”是由()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1、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12、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3、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 A.文化的冲突 B.文化相对论 C.文化的融合 D.文化暴力 14、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 A.鲁思·本尼迪克特 B.塞缪尔·亨廷顿 C.玛格丽特·米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