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418原理

G418原理

G418原理
G418原理

1.原理

分析转化的功能和表达需要DNA稳定转染至宿主细胞染色体。外源基因进入细胞后,部分能够通过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内,根据细胞类型,至多80%的进入核内的外源DNA得到瞬时表达。极少数情况下,进入细胞的外源DNA通过系列非同源性分子间重组核连接,形成巨大的***结构最终整合进细胞染色体。细胞基因组自由部分表达,所以整合并不一定意味着表达,只有整合到表达区的基因才会表达,而且整合到不同的染色体区段的外源基因的表达的量也是不同的。由于摄取、整合、表达外源基因是小概率事件,通常根据新表型筛选稳定转染体。一般情况下这种新表型由共转染的编码抗生素抗性基因提供。细菌Tn5转座子序列(neo抗性基因)携带的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可以将G418转变成无毒形式。G418是一种氨基糖类抗生素,其结构与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相似,它通过影响80S核糖体功能而阻断蛋白质合成,对原核和真核等细胞都有毒性,包括细菌、酵母、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也包括原生动物和蠕虫。是稳定转染最常用的选择试剂。当neo基因被整合进真核细胞基因组合适的地方后,则能启动neo 基因编码的序列转录为mRNA,从而获得抗性产物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的高效表达,使细胞获得抗性而能在含有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G418的这一选择特性,已在基因转移、基因敲除、抗性筛选以及转基因动物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

在进行转染时细胞膜受到影响,抗生素可能对细胞产生较大影响,加上G418有杀菌作用,所以有人主张转让时不加其它抗生素。其实G418本身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在用G418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很少会发生污染。但有一点,其实我觉得问题也不是很大,那就是:在老外的一本实验手册中提到,在脂质体转染时所用培养基中最好不加任何抗生素。我想他的想法可能是脂质体对细胞膜有影响,可能此时加抗生素对细胞损伤较大。因为庆大霉素、链霉素、G418均是氨基糖甙类药物,其药理作用完全一样。所以没有必要再用,而且由于另外抗生素的添加实际增加氨基糖甙类药物的浓度,剂量有误差,不利于各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培养液中有抗生素对细胞培养与筛选影响不大。有人认为用磷酸钙共沉淀转染法筛选稳定整合子较好,但这种观点是很多年以前的观点了,而且只是少数人的观点。我两种方法都用过,但没有特异的比较过,感觉都可以。

磷酸钙便宜,但对溶液配置和实验操作要求很高,尤其是溶液的PH值,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脂质体是现在主流的转染试剂,从没有人说这种方法做整合稳定表达不行。非脂质体是这几年发展很快的技术,转染效率低,细胞毒性小,价格也不贵,Qiagen就有一个系列。G418和筛选

2.筛选之前

由于每种细胞对G418的敏感性不同,而且不同的厂家生产的相同浓度的G418的活性不尽相同,所以在筛选之前,一定要确定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具体如下:将细胞稀释到1000个细胞/mL,在100ug/mL~1mg/mL的G418浓度范围内进行筛选,选择出在10~14天内使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G418浓度来进行下一步的筛选试验。

由于每种细胞对G418的敏感性不同,一般变动在100ug/ml~1000ug/ml范围。而且不同的厂家生产的相同浓度的G418的活性不尽相同,所以在筛选之前,一定要确定你的细胞对这一批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尽管如此,特性明确的细

《分子克隆》给出了几个常用细胞系所需G418胞系G418的最佳用量还是稳定的。

的最佳用量。

细胞系或机体G418浓度(ug/ml)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700~800

Madin-Darby犬肾细胞 500

人上皮A431细胞 400

猿CV-1细胞 500

盘基网柄菌属 10~35

植物 10

酵母

125~500

看下面的一个试验:3×106个细胞电转后,分别接种1/4000,1/1000,1/300细胞到24孔板中,48 h后加药筛选,此时1/300细胞孔内大约50%汇合度。理论上1/4000孔内应有4%的汇合度。筛选9天后,观察1/4000孔内有两三个克隆,按比例1/300孔内应该有几十个克隆,事实上,它们几乎全死光了,只有几个克隆。所以汇合度对G418筛选结果的影响很大,一般筛选时汇合度不宜超过

50%!

3.加药时间

由于基因转染到细胞内之后要一段时间才能表达出蛋白质。所以筛选不能太早;但是也不能太晚,因为转染了外源基因的细胞代谢负荷较大,增值较慢,时间长了就会被没有外源基因转入的细胞所淹没,最终导致筛选不出阳性克隆,一般要在转染24小时之后才开始加G418筛选。随着细胞的代谢G418的浓度和活性都回下降,所以每3~5天都要更换一次含有G418的筛选液。这时药物浓度可以降至200ug/ml。

4.培养液

加药筛选约6天左右,细胞会大量死亡,孔中只剩下的细胞寥寥无几。这时会出现两个问题:1.死亡的细胞会裂解释放出有害物质,导致那些有neo表达的阳性细胞死亡,即非选择性死亡。2.孔中细胞数目很少,细胞之间的信号会变得很弱,也会导致阳性细胞的状态不佳甚至死亡。这个时候需要一种特殊的培养液:假如你要转染3T3细胞,在3T3细胞汇合度达到80%的时候,换液,培养过夜之后收集培养液,通过滤器消毒,和新鲜的培养液按1:1混合备用。再转染后筛选过程中就可以应用这种培养基。

5.挑选单克隆的优化

为了尽量减少阴性克隆的死亡给阳性克隆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增加阳性克隆的得率,可以应用套环法或刮除法结合有限稀释法来筛选阳性克隆。加药后,在高倍镜下,阳性克隆和阴性克隆很容易辨认,在阳性克隆下用记号笔做个标记。然后刮除隐性克隆,消化阳性克隆后继续筛选培养;或则用套环套住阳性克隆,在套环内加胰蛋白酶或EDTA消化,把消化液吸到另外一个新的孔中培养。最后再用有限稀释法把阳性克隆在96孔板中筛选。

6.鉴定之后

一般经过4周左右的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都比较稳定。但是外源基因如果没有整合到基因组中的话,目的基因还是很容易丢失的。但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的概率太小了,而且是随机整合,会导致表达的目的蛋白的量产生很大差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那些丢失了外源基因的细胞和很少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会占据优势,强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会越来越少。这样再次筛选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经过2次以上的筛选之后才能找到那种我们想要的强分泌目的蛋白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克隆。

7.Protocal

1.G418的配制:取1g G418溶于1ml 1M的HEPES液中,加蒸馏水至10ml,过滤消毒,4度保存。

2.细胞培养:取待测培养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按等量接种入多孔培养板中,培养6小时左右开始加药。

3.制备筛选培养基:在100ug/ml~1000ug/ml范围内确定几个梯度,比如先做个100ug/ml、400ug/ml、800ug/ml、1000ug/ml,按梯度浓度用培养基稀释G418制成筛选培养基。

4.加G418筛选: 吸除培养孔中培养基,PBS洗涤一次,每孔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筛选培养基。

5.换液:根据培养基的颜色和细胞生长情况,每3~5天更换一次筛选培养基。方法同4。

6.确定最佳筛选浓度:在筛选10~14天内能够杀死所有细胞的最小G418浓度即为最佳筛选浓度。在第一轮就筛选出最佳G418浓度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出现这种情况:用某一浓度G418的量在筛选14天后还不能杀死细胞,而用下一个梯度的G418的量在10天前就看不到活细胞了。假如是400ug/ml不能杀死细胞,而800ug/ml在第5天就把所有细胞都杀死了,则可以再用500ug/ml、600ug/ml、700ug/ml进一步筛选,以确定最佳筛选浓度!心得:由于特性明确的细胞系G418的最佳用量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有时候不需要在这么大范围内进行筛选。比如说你要转染NIH3T3细胞,现在我告诉你我测试过NIH3T3细胞对G418的敏感性,我用的筛选浓度是200 ug/ml。这时你就可以做150ug/ml、200ug/ml、300ug/ml三个浓度进行筛选。

通过预实验确定了最佳筛选浓度后,就可以做稳定转染了。

a 转染:转染后培养24小时或者更长,到细胞增长接近汇合时按1:4密度传代,继续培养,待细胞密度增至50%~70%汇合时;

b 加G418:去掉培养液,PBS洗一次,加入按最佳筛选浓度配制好的G418筛选培养基。

c 换液:根据培养基的颜色和细胞生长情况,每3~5天更换一次筛选培养基。当有大量细胞死亡时,可以把G418浓度减半维持筛选。筛选10~14天后,可见有抗性的克隆出现,停药培养,待其逐渐增大后;

d 挑单克隆:制备细胞悬液,细胞计数,用培养基稀释细胞到1个/10ul。在96孔板中加入培养基150ul/孔,再加入细胞悬液10ul/孔。待其逐渐增大后转入到48孔中增殖。

e 单克隆鉴定:细胞大量扩增后,提取总RNA,做RT-PCR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

8.常见问题:

1.转进去的重组质粒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内的?

无怪乎两种形式:整合在染色体中和存在于细胞质中。没有经过筛选前大部分转染进细胞的质粒是存在于胞质中的,但是这种质粒是不稳定的,基本上筛选不出这种单克隆,只有稳定整合入染色体的才是我们想要的稳定细胞系。

2.neo基因和目的基因是不是一定会整合在一起?

整合是随机发生的非同源性重组,neo基因表达而目的基因不一定都表达,所以在筛选之后还要用RT-PCR的方法进一步鉴定。

培养基处理的个人技巧

体内的任何细胞被置于体外培养后,对环境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期间细胞对培养液具有同化作用,即细胞从培养液中摄取营养的同时,也向培养液排出自己的代谢产物和其它一些物质,其中有排泄物也有促细胞生长因子。这个过程也是细胞同化培养基的过程。细胞越多则其同化作用越强,所以细胞数目多比数目少较易生长。在筛选后期,大批细胞死亡,不换液没有死亡的细胞就会受到死亡细胞的影响,换液后残留的少量细胞对培养基的同化作用不强,也不利于生长。我是用适应性培养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适应性培养基的配制

a 培养同源细胞至半汇合状态时,更换一次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48小时后,吸出所有培养液

b 离心:3000~4000rpm 10 min后,吸取上清液

c 虑过:再经直径0.22um滤器过滤,再加入2倍体积的新鲜培养基,低温冻存备用。

eeflying

1. G418筛选要做预试验确定最佳浓度,将细胞稀释至1000cell/mL,每孔100uL 加入有培养基的24孔板,将每孔中的G418浓度稀释至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ng/mL等12个级别。培养10-14天,以最低细胞全部死亡浓度为基准,一般400-800左右,筛选时比该浓度再高一个级别,维持使用筛选浓度的一半。

2. 我们掌握是传过10代以后用维持量,但不能不用,因为有时候抗性基因会丢失,如果没有G418,很快会形成优势的。

3. 即是有G418抗性,也不一定有目的基因,单克隆化操作是很重要的。

转染后,每个细胞内目的基因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状况是不同的,目的蛋白表达有的多,有的少,外源蛋白表达少的细胞由于代谢负荷较小,所以生长较快,在生长若干代之后,表达少的细胞会形成优势,长期之后,表达最弱的细胞会由于竞争优势占主要,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表达越来越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进行单克隆化操作,使得到的均来自于同一祖先细胞,遗传性状尽量一致,也是对高表达细胞的保护。

操作用96孔板法,每代细胞长满后,大多数冻存,留200cell左右就可以进行该操作了,该方法在很多关于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原代培养书中均有讲述。

1. 可以肯定的是,外源基因与宿主染色体之间的整合是随机的而且不是单拷贝的,这点我们做过FISH验证过,表达量与整合数目,上游序列特性,特定部位DNA立体结构都是相关的,装入了SV40只是增加了表达了数目,但并不能掩盖其它因素对表达的影响。按你的讲法,转染完GFP的细胞应该亮度一致,但实际上差别很大。neo基因也是这样,而且,同一细胞中不同基因的拷贝数不会相同,不同细胞同一基因的数目也不会相同,这点可以用数学关于泊松分布的观点理解。有时,neo表达了,但目的基因丢失了的情况也是有的。

2. 那为什么还要筛选基因?是这样,用概率论的思维来理解,某一细胞内随机含有一定数目拷贝数外源基因基因,那么,一种基因拷贝数为0的可能性,及所

有拷贝均为另一种基因的概率就很小,很大的概率为外源基因的不均质。打个比方,一个大口袋,抓100个红球,再抓100个黄球,然后以从中抓若干个,这些球均为红球的概率有多大呢?应该是很小的。红球就是neo,黄球就是你的目的基因。我们用neo,实际上是筛选的外源基因整合的数目,怎么说呢?用刚才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抓着5个红球,另一次抓着10个红球,可以肯定,第二次抓的球比较多,那么第二次黄球数目比第一次多的概率就很大了。因为二者出现的概率比是恒定的。

3. 维持就是只要养这种细胞,就要维持。可以再低些,但不能没有。或者隔一定时间从新使用筛选量压一下,我不知你是否干临床,想想抗生素的用药原则,反向思维一下,实际上我们在筛选耐药株呀。

4. neo的产物是酶,过高的G418浓度就要有更多的neo酶来支持,否则细胞也要被毒死的,而此时过多的酶要求会对细胞代谢造成太大负担,细胞可能因此无法完成分裂与增殖,我们曾试过,即使在同一转染阳性细胞,在不同浓度的G418液中生长速度也不同,严重形态也不同。这就是酶与底物的比例关系嘛,这回不用数论的,用米氏方程理解吧。

5. 胰酶的作用不必理会,有的细胞受影响,还有的细胞不受影响,由几代之后,不受影响的细胞会占优势的。

仅是我从临床抗生素和化疗药的使用原则中悟出的道理,实在是个人经验,而且在基础科学领域顶多算票友,我还是想听听诸位专业人士的理解和经验。

在第10天左右就手挑单克隆或者96孔板单克隆操作了

本帖开始我就讲了如何确定基准浓度,筛选浓度是基准浓度的高一级,维持用筛选浓度的一半。

Feynman_R

汇合度(confluence)也许是我们实验室的翻译,实际上就是指细胞占培养表面的比例,如果细胞铺满了整个容器,我们就认为它们100%汇合,也就是汇合度100%。最近的一个实验是:3×106细胞电转后,我把电激杯中的细胞分别接种1/4000和1/1000和1/300到24孔板中,48小时后加g418筛选,这个时候接种了1/300细胞的孔会大约50%汇合,而理论上接种了1/4000细胞的孔会4%左右汇合,今

天是筛选后第9天,观察到1/4000孔有两三个小克隆,按道理1/300孔会有20-30个克隆,但实际的情况是它们几乎全部死光了,仅有少数存活细胞!

所以我认为汇合度对g418筛选影响很大,这耽误了我将一个多月。

jiangql 同意菊花与刀对你的建议。我的感觉G418筛选时间太长,到后来一般会对细胞生长有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

首先需要扩增细胞,冻存部分中间产物细胞后,再做克隆化比较合适,否则一旦污染就会全军覆没。

一般5~7天后G418就可以减半维持。

勤换液,去除死细胞,可以减少对存活细胞的影响。

血清浓度可以高到20%,质量要好。

进行真核转染的一般程序:

克隆目的基因(经测序验证)—准备真核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转染-筛选-鉴定

下面以pcDNA3为载体,p16为目的基因,介绍真核转染的实验操作。

一、试剂准备

1、HBS(Hepes-buffered saline):876mg NaCl溶于90ml ddH2O,加入1M Hepes,调pH到7.4,补ddH2O至100ml, pH7.4,滤过除菌。

2、核酸贮存液,过滤除菌。

3、培养基:含血清或不含血清的,用于转染细胞的正常培养。

二、操作步骤

(一)克隆目的基因

1、根据GenBank检索的目的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并在上、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酶切位点BamHⅠ和XhoⅠ,行RT-PCR。

2、回收特异性扩增片段,连入T载体。

3、转化DH5α,质粒制备。

4、酶切初步鉴定,测序证实。

(二)真核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pcDNA3载体带有在大肠杆菌中复制的原核序列、便于挑选带重组质粒细菌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以及表达外源DNA序列所必需的所有真核表达组件。

重组质粒与pcDNA3分别用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

回收插入片段和pcDNA3线性片段

T4连接酶连接

转化DH5α

质粒制备

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鉴定。

(三)重组pcDNA3转染SHG-44细胞:

1、G418筛选浓度测定:SHG-44培养于24孔培养板→G418 分别用100mg/L、200mg/L、300mg/L、400mg/L、500mg/L、600mg/L加入,各浓度3复孔,设正常对照3复孔。以10-14天细胞全部死亡的浓度为筛选浓度,结果为200mg/L。

2、在转染实验前天接种细胞,各种细胞的平板密度依据各种细胞的生长率和细胞形状而定。进行转染当天细胞应达到60%-80%覆盖。一般要求,6孔培养皿(35mm),每孔1-2ml培养基3×105细胞。依据不同大小培养板调整每平方厘米的细胞数量。

典型贴壁细胞平板密度

培养板大小生长面积(cm2)大约细胞数培养基容积(ml)

组织培养皿(φ60mm) 28 6.6×105 5-6

6孔培养板(φ35mm) 9.5 3×105 1-2

12孔培养板φ22.6mm) 4 1.3×105 0.5-1

24孔培养板(φ8mm) 0.5 0.6×105 0.25-0.5

3、SHG-44细胞的转染:

(1) 转染当天,加入脂质体/ DNA混合物之前的短时间内,更换1ml新鲜的有血清或无血清培养基。

(2) 准备不同比例的DOSPER/ DNA混合物,以确定每个细胞系的最佳比例。①溶液A:用HBS稀释DNA(pcDNA3、重组pcDNA3)各1.5μg 到总体积50μl (30μg/ml)。②溶液B:用HBS稀释6μl脂质体到终容积50μl(120μg/ml)。③混合溶液A和B,轻柔混合(不要振荡),室温孵育15min,以便脂质体/DNA 混合物形成。

(3) 不要移去培养基,逐滴加入100μl 脂质体/DNA混合物(从培养孔一边到另

一边),边加边轻摇培养板。

(4) 37℃孵育6hr。

(5) 6hr后更换转染培养基,加入2-3ml新鲜生长培养基。

转染24hr后施加筛选压力,改用含G418的培养基培养。

4、G418筛选:在G418筛选浓度下持续培养14天后,挑出单克隆,扩大培养,同时转染pcDNA3即SHG-44-vect,并设对照组细胞即SHG-44。

(一)筛选结果鉴定:

(1)基因组DNA提取→PCR鉴定外源基因

(2)SHG-44-重组pcDNA3阳性细胞、SHG-44-vect裂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鉴定P16蛋白表达(Western-blot)。

(3)测定外源性基因对SHG-44细胞增殖的影响

①流式细胞仪分析:SHG-44、SHG-44-vect、SHG-44-重组pcDNA3→单细胞悬液→70%酒精固定→裂解细胞→核糖核酸酶消化→碘化丙啶染色→上机分析G1期和G2/M、S期比例。

②细胞生长曲线测定:SHG-44、SHG-44-vect、SHG-44-重组pcDNA3→5×104/孔接种24孔培养板→24hr后各自用苔盼蓝染色计数细胞→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百分率。

③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分析:SHG-44、SHG-44-vect、SHG-44-重组pcDNA3→104 细胞→0.3%低熔点琼脂糖培养→1-2周后计数不可少于50个细胞的克隆数→计算克隆形成率抑制率。

三、注意事项

1、优化转染条件(脂质体的用量、DNA密度、细胞密度、脂质体和DNA混合孵育时间)每种细胞和质粒均须进行。用于转染的核酸应高度纯化。为避免微生物污染,所用溶液滤过灭菌,以及随后的使用应在无菌条件下,这是细胞惯常的做法。但是,脂质体以及脂质体/ DNA混合物无需滤过除菌。

2、预备脂质体/DNA混合物必须在无血清下进行。但是在随后的脂质体/ DNA 与被转染细胞共孵育的过程中,血清又是培养基的一部分。

3、在转染之前更换培养基,可提高转染效率,但所用培养基必须37℃预温。

4、脂质体/ DNA混合物应当逐滴加入,尽可能保持一致,从培养皿一边到另一

边,边加入边轻摇培养皿,以确保均匀分布和避免局部高浓度。

常见问题和解答:

Q:我觉得套环法操作不如96孔办法效率高。

A:也不一定.依据实验目的与要求而定. 如果克隆效率较低的细胞,套环可能更好.用96孔板法,如果不是每孔单个细胞,就不能保证是单克隆.即使是增加到每孔十几个细胞或上百个,一个96孔板也只能培养一万个细胞,十万个细胞就至少需要10个板,100万个细胞就需要100个板,对于转基因细胞筛选或基因打靶,工作量就太大了.且细胞在单独生长条件下,远远不如千万个细胞共同培养活力好. 因此还得看这位朋友使用的是什么细胞,有限细胞系还是无限细胞系,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筛选还是不筛选,需要的单细胞克隆株数量多少?

Q:请问一种细胞如果转染了稳定表达的,含neo抗性基因的质粒后,如何用G418筛选?我查看了国内、外50几篇文献后发现没有一个定论的说法。即使对于同一种细胞其筛选剂量和筛选时间也不一样。我自己认为,从理论上讲,如果稳定表达最好要一直筛选到细胞传代后。不知这种观点对不对。然而开始筛选的剂量、维持剂量以及筛选持续时间又该如何确定?维持剂量与开始筛选时的剂量是否有一定关系?

A:1. G418筛选要做预试验确定最佳浓度,将细胞稀释至1000cell/ml,每孔100ul 加入有培养基的24孔板,将每孔中的G418浓度稀释至0,100, 200,300, 400,500, 600,700, 800,900, 1000,1100ng/ml等12个级别, 培养10-14天,以最低细胞全部死亡浓度为基准,一般400-800左右,筛选时比该浓度再高一个级别,维持使用筛选浓度的一半。

2。我们掌握是传过10代以后用维持量,但不能不用,因为有时候抗性基因会丢失,如果没有G418,很快会形成优势的。

3。即是有G418抗性,也不一定有目的基因,单克隆化操作是很重要的。

Q:请问:能谈一谈单克隆化操作的步骤以及其与目的基因表达的关系吗?

A:转染后,每个细胞内目的基因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状况是不同的,目的蛋白

表达有的多,有的少,外源蛋白表达少的细胞由于代谢负荷较小,所以生长较快,在生长若干代之后,表达少的细胞会形成优势,长期之后,表达最弱的细胞会由于竞争优势占主要,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表达越来越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进行单克隆化操作,使得到的均来自于同一祖先细胞,遗传性状尽量一致,也是对高表达细胞的保护。操作用96孔板法,每代细胞长满后,大多数冻存,留200cell左右就可以进行该操作了,该方法在很多关于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原代培养书中均有讲述,我就不赘述了。

必须指出,单克隆化要做几遍,一遍是不够的,我前十代都是这样的,结果绿色荧光蛋白不但没减弱,反而增强了很多。现在很多代了,很稳定。

Q:1。我的质粒中含有SV40与neo基因,好像就不存在外源蛋白表达少的细胞形成优势这个问题了吧。

2。按您的讲法,筛选要进行10代,那么维持剂量要进行多长时间?如果我使用对照组,在对照组细胞全部死亡后就用维持剂量进行培养行吗?

3。在细胞用胰酶进行传代时,此时细胞膜受到一定影响,如果培养基中存在G418对细胞是否有影响?

4。既然细胞表达neo,从理论上讲是否无论多大浓度的G418对之都无影响?A:1.可以肯定的是,外源基因与宿主染色体之间的整合是随机的而且不是单拷贝的,这点我们做过FISH验证过,表达量与整合数目,上游序列特性,特定部位DNA立体结构都是相关的,装入了SV40只是增加了表达了数目,但并不能掩盖其它因素对表达的影响。按你的讲法,转染完GFP的细胞应该亮度一致,但实际上差别很大。neo基因也是这样,而且,同一细胞中不同基因的拷贝数不会相同,不同细胞同一基因的数目也不会相同,这点可以用数学关于泊松分布的观点理解。有时,neo表达了,但目的基因丢失了的情况也是有的。

2。那为什么还要筛选基因?是这样,用概率论的思维来理解,某一细胞内随机含有一定数目拷贝数外源基因基因,那么,一种基因拷贝数为0的可能性,及所有拷贝均为另一种基因的概率就很小,很大的概率为外源基因的不均质。打个比方,一个大口袋,抓100个红球,再抓100个黄球,然后以从中抓若干个,这些球均为红球的概率有多大呢?应该是很小的。红球就是neo,黄球就是你的目

的基因。我们用neo,实际上是筛选的外源基因整合的数目,怎么说呢?用刚才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抓着5个红球,另一次抓着10个红球,可以肯定,的二次抓的球比较多,那么第二次黄球数目比第一次多的概率就很大了。因为二者出现的概率比是恒定的。

3。维持就是只要养这种细胞,就要维持。可以再低些,但不能没有。或者隔一定时间从新使用筛选量压一下,我不知你是否干临床,想想抗生素的用药原则,反向思维一下,实际上我们在筛选耐药株呀。

4。neo的产物是酶,过高的G418浓度就要有更多的neo酶来支持,否则细胞也要被毒死的,而此时过多的酶要求会对细胞代谢造成太大负担,细胞可能因此无法完成分裂与增殖,我们曾试过,即使在同一转染阳性细胞,在不同浓度的G418液中生长速度也不同,严重形态也不同。这就是酶与底物的比例关系嘛,这回不用数论的,用米氏方程理解吧。

5。胰酶的作用不必理会,有的细胞受影响,还有的细胞不受影响,由几代之后,不受影响的细胞会占优势的。

仅是我从临床抗生素和化疗药的使用原则中悟出的道理,实在是个人经验,而且在基础科学领域顶多算票友,我还是想听听诸位专业人士的理解和经验。Another answer:

1.外源基因整合后的基因表达量与整合的位置高度相关,如果整合发生在活性转录染色质区,则有利于表达。通常用的载体是靠非同源重组随机整合的,所以为了获得高表达细胞株,需要对重组克隆进行筛选。某些载体如pcDNA3包含SV40的复制起始位点,可以是质粒在反式提供大T抗原的细胞系中复制,增强瞬时表达,有利于提高质粒的随机整合几率。对普通的表达载体来说,即使抗性基因表达也无法保证外源基因的整合,表达载体随机整合的结果常常导致目的基因的损坏甚至丢失。

2。关于概率论的思维,我认为红球和黄球的比喻很形象,但未必准确。因为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有一定的联锁,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

Q:G418怎么配制?

A:我觉得不能用水配,因为这样PH会变化很大,至少要用PBS。我是配在HEPES 溶液中的,具体方法如下:1g包装的G418瓶子中,加入10ml HEPES溶液,浓

度为100 mg/ml完全溶解后,0.22 um过滤,-20度保存。HEPES缓冲液配方如下:90 ml 水中,0.8 g NaCl, 0.037 g KCl, 0.0135 g Na2HPO4.2H2O, 0.1 g 葡萄糖,0.5 g HEPES,溶解,NaOH调PH至7.05,定容至100ml。

Good answer:

推荐用HEPES。特别是当细胞对G418不敏感,G418使用浓度高时,如果用水、PBS配置,会极大的改变细胞培养基的pH值,影响细胞的生长。1mol/L HEPES 的简单配置:HEPES 11.91g,溶解于40ml的ddH2O,用10mol/L的NaOH调节pH至7.5-8.0,定容至50ml,0.22um小滤器过滤。HEPES最终使用浓度15-20mM。

Q: 我想一步筛选出高拷贝整合的高表达的细胞克隆,如果我用很高浓度的G418直接加进培养瓶直接筛选,这样做可以吗?我做过G418杀伤曲线,300ug\ml就基本上可以杀死细胞,我想直接用1000ug\ml来筛选,不知是否可行?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A: G418筛选要做预试验确定最佳浓度,将细胞稀释至1000cell/ml,每孔100ul 加入有培养基的24孔板,将每孔中的G418浓度稀释至0,,100, 200,300, 400,500, 600,700, 800,900, 1000,11 .00ng/ml等12个级别, 培养10-14天,以最低细胞全部死亡浓度为基准,一般400-800左右,筛选时比该浓度再高一个级别,维持使用筛选浓度的一半。

G418浓度太高也不好,会对细胞的损伤太大,影响增殖。我用过Zeocin,为了加速筛选,用了最低剂量的两倍浓度,结果一个阳性克隆都没筛到,欲速则不达。

Q: 我用24孔板做了G418筛选的浓度梯度,确定最低致死浓度为600mg/l。我现在用这个浓度筛选我转染后的细胞,我应该保持这个浓度多少天才能确保我筛选完成呢?在这期间可以换液吗?筛选完了之后存活的细胞再培养传代的话,培养基中是否还应该加一定浓度的G418?如果要加的话什么浓度比较合适?

A: 应该保持这个浓度9天以上,每3天换液一次。筛选完了之后存活的细胞再培养传代的话,培养基中应该加一定浓度的G418,一般在最低致死浓度的60%左右。

Q: 在6孔板里进行NIH3T3细胞转染后的G418筛选,2周后单克隆形成,于是就挑取单克隆,之前6孔板里的细胞很多,用0.125%typsin+0.25%EDTA消化,1000转/分离心10分钟,肉眼可以看到细胞沉淀,接种至25ml塑料培养瓶中,镜下看密度可以,但是细胞形态成多态性:少量是圆形,大多数是梭形。第2天一看没有细胞贴壁!做了2次都这样,请问我的操作步骤有问题吗?

A: 看了你的操作步骤,个人观点认为你挑出来的不能称之为单克隆,在6 孔板里用G418筛选两周后只是大部分细胞死亡,少数细胞存活并逐渐生长,只能叫作克隆形成。

我们一般在转染后24h将细胞消化下来(0.25%trypsin + 0.02%EDTA),以1:10或更高的比例传代,贴壁24h后加选择性培养基开始筛选。待大部分细胞死亡,极少数细胞渐形成克隆。再把这些克隆经24孔板、6孔板放大后再进行单克隆化的操作(具体操作方法见附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单克隆化的操作一般要进行2-3次,经此操作后长起来的才能称之为单克隆。另外,在把克隆或单克隆放大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很容易出现你所说的细胞不贴壁死亡的现象,也可以在消化完用正常培养基,待细胞贴壁后再换为含G418的培养基。还有,在多克隆形成后一定要及时冻存,以备后续试验。

你挑选的克隆,不能贴壁原因可能有二;一、细胞很少,那么你接种后,由于密度较低,细胞是接触生长,所以密度太低,细胞难以生存。二、拟消化下来可能用G418筛选液筛选,这样也会死亡。消化后先用无G418的培养液培养,贴壁后,再换取G418 培养液。

Q:我想问怎样的方法可以把阳性克隆从培养瓶中取下来,书上说用弯头吸管,我试了,不好用,根本就不能完整的吸取总个阳性克隆细胞下来,我想着用刮勺,但进口的特别贵,所需又不多,你看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吗?谢谢了!

A: 如何挑选克隆。你可以按以下操作方法进行:

【操作方法】

(1)将已形成克隆的培养皿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克隆位置,并将各个克隆位置用标记笔标记准确;

(2)在超净台内,弃去培养皿内的培养液;

(3)用镊子夹取一块滤纸块,用0.25%Trypsin消化液浸湿,置于所标记克隆位置处,5-20秒;(有人可提前在一孔中装入0.02%EDTA PBS)

(4)将24孔培养板每孔加G418 选择培养基2ml,用镊子取出已黏附克隆细胞的滤纸快,置于一个孔中的培养基中,涮洗滤纸块数次,以使黏附的细胞脱落下。镜下观察确认细胞已经脱落后,将滤纸块取出弃掉,其它克隆方法转移同上;(有人在细胞贴壁后再选用培养基)

(5)将移有克隆细胞的24孔培养板,继续置37℃5%CO2培养箱培养,2-5天;(6)待细胞长满后,0.25%Trypsin消化液消化,并将细胞转移至6孔板继续培养,或转入多瓶中扩增,此后可做进一步鉴定工作。

Q: 用G418做HEp-2细胞的建系已经有2个月了,已经在细胞瓶中扩大培养,但发现与正常HEp-2细胞相比,建系的细胞生长得很慢,细胞间的边界也不是很清楚,而且细胞长得不均匀,这样正常吗?为改变这一状态,我该怎么做呢?谢谢!

A: 基本算正常吧。稳定转染的细胞据细胞种类不同其形态都较正常细胞有变化,有的很明显,比如说细胞变大,生长缓慢,细胞界限不明显及细胞爱成堆生长等等;有的则变化不明显。对于稳定转染的细胞,建议筛出单克隆后大量冻存。一方面防止细胞回复,因为你转入的质粒对于细胞而言毕竟是个负担,细胞较倾向于甩掉负担轻装前进,这一点对于肿瘤细胞尤甚;另一方面,如果插入的质粒明显和细胞周期有关的话,这种稳定转染的细胞传不了几代就会死亡。在传代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正常培养基,但过一段时间一定要用维持剂量的含G418的培养基压一压,以除去回复的细胞。

稳定表达是个小概率事件,而且是偶然事件。

上述帖子已经解释了,最终稳定表达细胞数为:原始细胞数x A% x B% X C% 这个得数小于一的时候,当然就不一定亮了。

维持指的是稳定表达传代10代以上并经历一次以上冻存复苏过程以后。

单克隆化操作越早越好,在试验初期可采用不严格的单克隆化操作,如果用化学

方法转染,其实转染后当时就可以直接放在96孔板里养。这样在96孔板里在挑选较好的孔继续操作,包括组化和单克隆化操作。

摄像头接口分类及

摄像头接口分类及基础知识

一、Camera 工作原理介绍 1.结构 2.工作原理 外部光线穿过 lens 后,经过 color filter 滤波后照射到 Sensor 面上, Sensor 将从 le 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 AD 转换为数字信号。如果 Sensor 没有集成 DSP,则通过 DVP 的方式传输到 baseband,此时的数据格式是 RAW DATA。如果集成了 DS P, RAW DATA 数据经过 AWB、则 color matr ix、 lens shading、 gamma、 sharpness、 A E 和 de-noise 处理,后输出 YUV 或者 RGB 格式的数据。 最后会由 CPU 送到 framebuffer 中进行显示,这样我们就看到 camera 拍摄到的景象了。3. YUV 与 YCbCr . 一般来说,camera 主要是由lens 和 senso r IC 两部分组成,其中有的 sensor IC 集成了 DSP,有的没有集成,但也需要外部 DSP 处

理。细分的来讲,camera 设备由下边几部分构成: 1) lens(镜头)一般 camera 的镜头结构是有几片透镜组成,分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 ,通常镜头结构有:1P,2 P,1G1P,1G3P,2G2P,4G 等。 2) sensor(图像传感器) Senor 是一种半导体芯片,有两种类型: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和 CMOS(Co 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ensor 将从 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AD 转换为数字信号。由于 Sensor 的每个 pi xel 只能感光 R 光或者 B 光或者 G 光,因此每个像素此时存贮的是单色的,我们称之为 R AW DATA 数据。要想将每个像素的 RAW DATA 数据还原成三基色,就需要 ISP 来处理。 注:

常用摄像机的分类

常用摄像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感光芯片划分 我们知道感光芯片是摄像机的核心部件,目前摄像机常用的感光芯片有ccd和cmos 两种: 1.ccd摄像机,ccd称为电荷耦合器件,ccd实际上只是一个把从图像半导体中出来的电子有组织地储存起来的方法。 2.cmos摄像机,cmos称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实际上只是将晶体管放在硅块上的技术,没有更多的含义。 尽管ccd表示“电荷耦合器件”而cmos表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但是不论ccd或者cmos对于图像感应都没有用,真正感应的传感器称做“图像半导体”,ccd和cmos传感器实际使用的都是同一种传感器“图像半导体”,图像半导体是一个p n结合半导体,能够转换光线的光子爆炸结合处成为成比例数量的电子。电子的数量被计算信号的电压,光线进入图像半导体得越多,电子产生的也越多,从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也越高。 因为人眼能看到1lux照度(满月的夜晚)以下的目标,ccd传感器通常能看到的照度范围在0.1~3lux,是cmos传感器感光度的3到10倍,所以目前一般ccd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要优于cmos摄像机。 cmos可以将光敏元件、放大器、a/d转换器、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计算机接口控制电路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具有结构简单、处理功能多、速度快、耗电低、成本低等特点。cmos摄像机存在成像质量差、像敏单元尺寸小、填充率低等问题,1989年后出现了“有源像敏单元”结构,不仅有光敏元件和像敏单元的寻址开关,而且还有信号放大和处理等电路,提高了光电灵敏度、减小了噪声,扩大了动态范围,使得一些参数与ccd摄像机相近,而在功能、功耗、尺寸和价格方面要优于ccd,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cmos传感器可以做得非常大并有和ccd传感器同样的感光度,因此非常适用于特殊应用。cmos传感器不需要复杂的处理过程,直接将图像半导体产生的电子转变成电压信号,因此就非常快,这个优点使得cmos传感器对于高帧摄像机非常有用,高帧速度能达到400到100000帧/秒。 按输出图像信号格式划分 模拟摄像机 模拟摄像机所输出的信号形式为标准的模拟量视频信号,需要配专用的图像采集卡才能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息。模拟摄像机一般用于电视摄像和监控领域,具有通

摄像机类型与功能

摄像机类型与功能 电视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主要包括了: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支架、控制解码器、射灯等; 1:摄像机的选择 如果监视目标照度不高,对监视图像清晰度要求较高时,宜选用黑白CCD摄像机; 如果要求彩色监视时,因考虑加辅助照明装置或选用彩色�;黑白自动转换的CCD摄像机,这种摄像机当监视目标照度不能满足彩色摄像机要求时自动转化黑白摄像。 1>彩色摄像机:适用于景物细部辨别,信息量一般是黑白摄像机的10倍 2>黑白摄像机:适用于管线不住地区及夜间无法安装照明设备的地区 2:摄像机功能和工作原理 1>分辨率:表示摄像机分配率图像细节的能力,通常用电视线TVL表示,黑白摄像机水平清晰度一般选择450TVL左右; (1)25万像素左右,彩色分辨率为330线、黑白分配率420线左右的低档型; (2)25~38万像素之间,彩色分配率为420线,黑白分配率在500线上下的中档型 (3)38万以上,彩色分配率大于或者等于480线、黑白分配率,570线以上的高分配率2>灵敏度:在镜头光圈大小一定的情况下,获取规定信号电平所需要的最低靶面照度。 (1)普通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1~31 ux (2)月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 0.1 lux左右 (3)星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0.01 lux以下 (4)红外照明型:原则上可以为零照度,采用红外光源成像 3>信噪比:视频信号电平与噪声平之比,衡量摄像机质量的重要指标; 信噪比越高,图像越干净,质量就越高,通常在45~55dB之间; 4>工作温度:-10~+50dB是绝大多数摄像机生产厂家的温度指标 5>电源电压:国外摄像机交流电压适应范围是198~264V抗电源电压变化能力较强,国内摄像机交流电压适应范围一般是200~240,抗电源电压变化能力较弱;

扫盲7--安防摄像头6mm与3mm镜头的差异

安防摄像头6mm与3mm镜头的差异 差异肯定是有的,具体如下: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 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1 ” 25mm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手动变焦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固定焦距xx 鱼眼镜头 (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 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 17.526mm。CS安装座: 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 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 即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iris)和自动光圈(autoiris)之分,配合摄象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 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象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象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C 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换画面。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

摄像头接口分类及基础知识

摄像头接口分类及基础 知识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Camera 工作原理介绍 1.结构 2.工作原理 外部光线穿过 lens 后,经过 color filter 滤波后照射到 Sensor 面上, S ensor 将从 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 AD 转换为数字信号。如果 Sensor 没有集成 DSP,则通过 DVP 的方式传输到 baseban d,此时的数据格式是 RAW DATA。如果集成了 DSP, RAW DATA 数据经过 AW B、则 color matrix、 lens shading、 gamma、 sharpness、 AE 和 de-noi se 处理,后输出 YUV 或者 RGB 格式的数据。 最后会由 CPU 送到 framebuffer 中进行显示,这样我们就看到 camera 拍摄到的景象了。 3. YUV 与 YCbCr . 一般来说,camera主要是由lens 和 sensor IC 两部分组成,其中有的 senso r IC 集成了 DSP,有的没有集成,但也需要外部 DSP 处理。细分的来讲,ca mera 设备由下边几部分构成: 1) lens(镜头)一般 camera 的镜头结构是有几片透镜组成,分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 ,通常镜头结构有:1P,2P,1G1P,1G3P,2G2P,4 G 等。 2) sensor(图像传感器) Senor 是一种半导体芯片,有两种类型:CCD(Cha 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和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ensor 将从 lens 上传导过

摄像机分类

摄像机分类 1.按质量档级分类: 防水数码摄象机 (1) 广播级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一般用于电视台和节目制作中心,其质量要求较高,如清晰度700-800线,信噪比60dB以上,从镜头到摄像器件,电路等都是优等的,当然其价格相当惊人,一般在10万元以上,如BVP-70P,D V-700P等。 (2) 业务级摄像机:业务级摄像机一般常用于教育部门的电化教育及工业监视等系统中。其性能指标也比较优良,开始采用单管(如DXC-1640),双管(DXC-1800),现在多为三管(DXC-M3A)或三片CCD(如DXC-3000P,DXC-6000P,DXC-M7,DXC-537)价格相对较低,教育部门能承受,一般在10万元以下。 (3) 家用级摄像机:这个档级的摄像机种类繁多,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使用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一般在1万元左右。其质量等级比不上广播级或业务级,多为单片CCD摄录一体机。在教学中也常使用此档级的摄象机制作节目或开展微格教学等。 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四种记录格式: VHS-C NV-G200 NV-G300 ①VHS S-VHS M8000 M9000 S-VHS-C NV-S700

VHS(VIDEO HOME SYSTEM)是1976年由日本JVC公司等联合发表的。代表机型有 家用级摄像机 M5,M7,M1000,M3000等。1982年又发表了VHS-C型摄录一体机,由于所用录象带体积减小,使得设想摄象机整体体积减小,更便于旅游携带。198 7年发表S-VHS型高带摄录一体机,清晰度达400线。随后还发表了S-VHS -C摄录一体机,即小型高带摄录一体机。 ②β→ED-β(500线) β型摄象机和录象机是由日本SONY公司等研制,由于其录象机在竞争中被VHS击败,在中国并未得到推广和发展。 ③8mm→Hi8 8mm摄录一体机由日本SONY公司,在1984年发表。磁带的宽度为8m m(1/3英寸),由于磁带体积减小,与录音带尺寸相差无几,因而摄录一体机的体积大大减小,称为掌中宝。在1989年又发表了Hi8型,即高带8mm,称为“超8”。 ④DV格式 最初是由日本和世界55个厂家制定的“消费用数字录象机规格”,简称“DV 格式”。采用6 mm(1/4英寸)宽度的录象带,利用数字压缩的方法,将亮度和色度信号分别记录。清晰度达500线。价格一般在2万元左右。 目前这种格式又发展了两种专业档级的录象格式。即以松下公司为代表的DVC-PRO格式和以SONY公司为代表的DVCAM格式。摄录一体机的价格大约在10万元左右。 2.按使用分类:

监控摄像头全参数详细介绍大全

监控摄像头参数详细介绍大全 一、不可小瞧的镜头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1、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镜头的主要参数 视场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 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 按视角的大小分类 按光圈分类 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1、感光元件的作用 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

完美的监控摄像头分类

目前道路监控摄像头种类繁多,监控摄像头分类1/2英寸CCD监控摄像头应用的较多,主要有日本JVC、Ikegami池上、松下、索尼、英国贝克尔、三星等国际品牌和一些国内品牌。一些大中城市道路监控系统选用的监控摄像头还是以国外知名品牌为主,其中JVCTK-C14811/2彩色监控摄像头在道路监控市场上一直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被广大的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甲方所认可。然而日本池上公司的ICD-828道路监控摄像头凭借着高品质、色彩还原真实、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成为目前性价比最好的道路监控摄像头。 日本池上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监控摄像头制造商,其广播电视监控摄像头一直名列世界第一,并于1961年开设生产监控摄像头。池上公司将广播电视监控摄像头中的低垂直光斑技术、背光补偿中黑伽玛、拐点自动最佳调整技术及针对道路钠蒸汽灯自动白平衡调整等技术应用到道路监控摄像头中,加上池上一贯的高品质、高可靠性等特色,使这款道路监控摄像头成为道路监控摄像头中的精品。 ICD-8281/2英寸彩色道路监控摄像头,具有水平分辨率530线,垂直光斑指标为-126dB(池上广播级监控摄像机为-135dB)。在监控摄像头中很少看到垂直光斑这项指标,其实光斑是CCD传感器的一个特性,在传感器中没有任何东西阻止强光穿射的曝光和在CCD上产生更多的电子,结果是在图像中强烈的光出现时通常垂直斑纹也出现,在图像中遮盖了相关的细节。该款监控摄像头的最低照度是0.15Lux/F1.4/50IRE/AGCON,信噪比大于52dB。在公安部安全与警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的2台产品最低照度为 0.11Lux/F1.4/50IRE/AGCON和0.09Lux,信噪比为57dB和59dB,而专业广播电视监控摄像头信噪比在60~65dB。为便于工程商安装调试监控摄像头,池上

摄像头接口分类及基础知识

一、Camera 工作原理介绍 1.结构? 2.工作原理 外部光线穿过 lens 后,经过 color filter 滤波后照射到 Sensor 面上, Sensor 将从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 AD 转换为数字信号。如果 Sensor 没有集成 DSP,则通过 DVP 的方式传输到 baseband,此时的数据格式是 RAW DATA。如果集成了 DSP, RAW DATA 数据经过 AWB、则 color matrix、 lens shading、 gamma、sharpness、 AE 和 de-noise 处理,后输出 YUV 或者 RGB 格式的数据。 最后会由 CPU 送到 framebuffer 中进行显示,这样我们就看到 camera 拍摄到的景象了。 3. YUV 与 YCbCr . 一般来说,camera主要是由lens 和 sensor IC 两部分组成,其中有的 sensor IC 集成了 DSP,有的没有集成,但也需要外部 DSP 处理。细分的来讲,camera 设备由下边几部分构成: 1) lens(镜头)一般 camera 的镜头结构是有几片透镜组成,分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 ,通常镜头结构有:1P,2P,1G1P,1G3P,2G2P,4G 等。 2) sensor(图像传感器) Senor 是一种半导体芯片,有两种类型:CCD(Charge Couple 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和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 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ensor 将从 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 AD 转换为数字信号。由于 Sensor 的每个 pixel 只能感光 R 光或者 B 光或者 G 光,因此每个像素此时存贮的是单色的,我们称之为 RAW DATA 数据。要想将每个像素的 RAW DATA 数据还原成三基色,就需要 ISP 来处理。 注: CCD传感器,电荷信号先传送,后放大,再A/D,成像质量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噪声小;处理速度慢;造价高,工艺复杂。 CMOS传感器,电荷信号先放大,后A/D,再传送;成像质量灵敏度低、噪声明显;处理速度快;造价低,工艺简单。

监控摄像头参数详解

监控摄像头参数详解 一、不可小瞧的镜头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1、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视场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

按视角的大小分类 按光圈分类 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1、感光元件的作用 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 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大形成视频信号输出。接受到的光信号越强,视频信号的幅值就越大。视频信号连接到监视器或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便可以看到视频图像。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就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2、镜头与CCD感光元件的配置 在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CCD传感器上形成的图像比原始图像小,CCD芯片成像面的尺寸规格不同,形成的图像大小也不同。 CCD的成像尺寸常用的有1/2英寸、1/3英寸,CCD的尺寸规格决定了摄像机的规格。 CCD的成像尺寸,也就是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与电视机画面宽度和高度比例一样,通常为4:3。这样保证了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在显示器上的图像不变形。镜头的规格也分为1/2英寸、1/3英寸等,1/2英寸的镜头可用于1/2英寸、1/3英寸的摄像机;而1/3英寸的镜头只能用于1/3英寸的摄像机,不能用于1/2英寸的摄像机,这是因为1/3英寸镜头光通量只有1/2英寸镜头光通量的44%,不能满足1/2英寸的摄像机的光通量要求。

摄像机镜头的分类和详细介绍

摄像机镜头的分类和详细介绍 镜头是电视监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镜头与CCD摄像机配合,可以将远距离目标成像在摄像机的CCD靶面上。 镜头的种类繁多,从焦距上分类,可分为短焦距、中焦距、和焦距和变焦距镜头;从视场的大小分类,可分为广角、标准、远摄镜头;从结构上分类,还可分为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光圈定焦镜头、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电动三可变镜头(指光圈、焦距、聚焦这三者均可变)等类型。由于镜头选择得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摄像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合理选择镜头。 镜头的种类有许多种,每一种镜头都有其特点。根据功能与结构的不同,这些镜头的价格相差非常大,如电动变焦镜头要比普通定焦镜头的价格高约10倍,因此,只有正确了解各种镜头的特性,才能更加灵活地选择镜头。 A、固定光圈定焦镜头 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是相对较为简单的一种镜头,该镜头上只有一个可手动调整的对焦调整环(环上标有若干距离参考值),左右旋转该环可使成在 CCD靶面上的像最为清晰,此时在监视器屏幕上得到图像也最为清晰。 由于是固定光圈镜头,因此在镜头上没有光圈调整环,也就是说该镜头的光圈是不可调整的,因而进入镜头的光通量是不能通过简单地改变镜头因素而改变,而只

能通过改变被摄现场的光照度来调整,如增减被摄现场的照明灯光等。这种镜头一般应用于光照度比较均匀的场合,如室内全天以灯光照明为主的场合,在其他场合则需与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的CCD摄像机合用(当然,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CCD 摄像机均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通过电子快门的调整来模拟光通量的改变。 B、手动光圈定焦镜头 手动光圈定焦镜头比固定光圈定焦镜头增加了光圈调整环,其光圈调整范围一般可从F1. 2或F1. 4到全关闭,能很方便地适应被摄现场的光照度,然而由于光圈的调整是通过手动人为地进行的,一旦摄像机安装完毕,位置固定下来,再频繁地调整光圈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这种镜头一般也是应用于光照度比较均匀的场合,而在其他场合则也需与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的CCD摄像机合用,如早晚与中午、晴天与阴天等光照度变化比较大的场合,通过电子快门的调整来模拟光通量的改变。 C、自动光圈定焦镜头 自动光圈定焦镜头在结构上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它相当于在手动光圈定焦镜头的光圈调整环上增加一个由齿轮啮合传动的微型电动机,并从其驱动电路上引出3芯或4芯线传送给自动光圈镜头,至使镜头内的微型电动机相应做正向或反向转动,从而高速光圈的大小。自动光圈镜头又分为含放大器(视频驱动型)与不含放大器(直流驱动型)两种规格。 D、手动变焦镜头 顾名思义,手动变焦镜头的焦距是可变的,它有一个焦距调整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镜头的焦距,其变比一般为2~3倍,焦距一般在3. 6~8 mm。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手动调节镜头的变焦环,可以方便地选择监视现场的视场角,如:可选择对整个房间的监视或是选择对房间内某个局部区域的监视。当对于监视现场的环境情况不十分了解时,采用这种镜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了。 对于大多数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来说,当摄像机安装位置固定下来后,再频繁地手

摄像头接口分类与基础知识

一、Camera 工作原理介绍 1.结构 2.工作原理 外部光线穿过 lens 后,经过 color filter 滤波后照射到 Sensor 面上, Sensor 将从 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部的AD 转换为数字信号。如果Sensor 没有集成 DSP,则通过 DVP 的方式传输到 baseband,此时的数据格式是 RAW DATA。如果集成了 DSP, RAW DATA 数据经过 AWB、则 color matrix、 lens shading、 gamma、 sharpness、 AE 和 de-noise 处理,后输出 YUV 或者 RGB 格式的数据。 最后会由CPU 送到framebuffer 中进行显示,这样我们就看到camera 拍摄到的景象了。 3. YUV 与 YCbCr . 一般来说,camera 主要是由lens 和 sensor IC 两部分组成,其中有的 sensor IC 集成了 DSP,有的没有集成,但也需要外部 DSP 处理。细分的来讲,camera 设备由下边几部分构成: 1) lens(镜头)一般 camera 的镜头结构是有几片透镜组成,分有塑胶透镜(Plasti c)和玻璃透镜(Glass) ,通常镜头结构有:1P,2P,1G1P,1G3P,2G2P,4G 等。 2) sensor(图像传感器) Senor 是一种半导体芯片,有两种类型:CCD(Charge Coup 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和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 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ensor 将从 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部的 AD 转换为数字信号。由于 Sensor 的每个 pixel 只能感光 R 光或者 B 光或者 G 光,因此每个像素此时存贮的是单色的,我们称之为 RAW DATA 数据。要想将每个像素的 RAW DATA 数据还原成三基色,就需要 ISP 来处理。 注: CCD传感器,电荷信号先传送,后放大,再A/D,成像质量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噪声小;处理速度慢;造价高,工艺复杂。 CMOS传感器,电荷信号先放大,后A/D,再传送;成像质量灵敏度低、噪声明显;处理速度快;造价低,工艺简单。

监控摄像头全参数详细介绍大全.doc

介 绍 大全 监 细 参数详 控 摄 像头 头 一、不可小瞧的镜 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 镜头 不同的监控环 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 是摄 行清晰且大视 ,要进 像捕捉,得 场角度的图 视 头 规格的镜 。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 部, 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 ;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 配置广角镜 头 的监 。 、海防线 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境线 头,在边 这时 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 1、镜头的主要参数 镜头 的焦距, 的距离,通过改变 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 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 拍摄 头的距离很远 的时 的放大倍数,改变 可以改变 镜头 头的焦距, 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 候,我们 节看得更清楚了; 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 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 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 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如果减少镜 的主要参数 镜头 。 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 范围 视场 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 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 越大。 越小,视 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 镜头 的光量就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 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 镜头 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 像机的技术指标 中, 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在摄 头的焦距为 6mm,光通量为 样的参数,它表示镜 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 我们 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 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 角的大小分类 按视 按光圈分类 像机的感光能力 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 1、感光元件的作用 际上就是光电转换 目前,主流监 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 控摄 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

监控摄像头的种类分析

监控摄像头分类 路监控摄像头种类繁多,监控摄像头分类1/2英寸CCD监控摄像头应用的较多,主要有日本JVC、Ikegami池上、松下、索尼、英国贝克尔、三星等国际品牌和一些国内品牌。一些大中城市道路监控系统选用的监控摄像头还是以国外知名品牌为主,其中JVCTK-C14811/2彩色监控摄像头在道路监控市场上一直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被广大的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甲方所认可。然而日本池上公司的ICD-828道路监控摄像头凭借着高品质、色彩还原真实、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成为目前性价比最好的道路监控摄像头。 日本池上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监控摄像头制造商,其广播电视监控摄像头一直名列世界第一,并于1961年开设生产监控摄像头。池上公司将广播电视监控摄像头中的低垂直光斑技术、背光补偿中黑伽玛、拐点自动最佳调整技术及针对道路钠蒸汽灯自动白平衡调整等技术应用到道路监控摄像头中,加上池上一贯的高品质、高可靠性等特色,使这款道路监控摄像头成为道路监控摄像头中的精品。 ICD-8281/2英寸彩色道路监控摄像头,具有水平分辨率530线,垂直光斑指标为-126dB(池上广播级监控摄像机为-135dB)。在监控摄像头中很少看到垂直光斑这项指标,其实光斑是CCD传感器的一个特性,在传感器中没有任何东西阻止强光穿射的曝光和在CCD上产生更多的电子,结果是在图像中强烈的光出现时通常垂直斑纹也出现,在图像中遮盖了相关的细节。该款监控摄像头的最低照度是 0.15Lux/F1.4/50IRE/AGCON,信噪比大于52dB。在公安部安全与警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的2台产品最低照度为0.11Lux/F1.4/50IRE/AGCON和0.09Lux,信噪比为57dB和59dB,而专业广播电视监控摄像头信噪比在60~65dB。为便于工程商安装调试监控摄像头,池上特有的远程遥控器RCU-701可使调试人员无需高空作业,在施工现场很方便地调试监控摄像头参数。无论从技术指标还是实际应用的效果看,池上道路监控像机都可以称得上是精品。 尽管监控网络摄像机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占据的比例很小,但其重要性是不用置疑的。在需要视频采集的关键的位置应选用较高性能的监控摄像机,在一般位置上只要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即可,但可靠性还是主要考虑因素。这样既可以降低系统造价,又可以满足系统对前端监控摄像头指标的要求。 监控技术的发展是全数字化的智能数字监控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前端监控摄像头智能化,在几乎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监控摄像头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来对动态场景中的目标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从而做到既能完成日常管理又能在异常情况发生的时候及时做出反应,取代了监控任务中人的大部分工作,是新一代的具有高度智能的监控技术。从2006全球数字论坛上看,像英特尔这样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研发数字监控芯片,智能数字监控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已经为期不远了。

摄像头接口分类及基础知识

1.结构 2.工作原理 外部光线穿过 lens 后,经过 color filter 滤波后照射到 Sensor 面上, Sensor 将从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 AD 转换为数字信号。如果 Sensor 没有集成 DSP,则通过 DVP 的方式传输到 baseband,此时的数据格式是 RAW DATA。如果集成了 DSP, RAW DATA 数据经过 AWB、则 color matrix、 lens shading、 gamma、sharpness、 AE 和 de-noise 处理,后输出 YUV 或者 RGB 格式的数据。 最后会由 CPU 送到 framebuffer 中进行显示,这样我们就看到 camera 拍摄到的景象了。3. YUV 与 YCbCr . 一般来说,camera 主要是由lens 和 sensor IC 两部分组成,其中有的 sensor IC 集成了 DSP,有的没有集成,但也需要外部 DSP 处理。细分的来讲,camera 设备由下边几部分构成: 1) lens(镜头)一般 camera 的镜头结构是有几片透镜组成,分有塑胶透镜(Plasti c)和玻璃透镜(Glass) ,通常镜头结构有:1P,2P,1G1P,1G3P,2G2P,4G 等。 2) sensor(图像传感器) Senor 是一种半导体芯片,有两种类型:CCD(Charge Coup 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和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 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ensor 将从 lens 上传导过来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内部的 AD 转换为数字信号。由于 Sensor 的每个 pixel 只能感光 R 光或者 B 光或者 G 光,因此每个像素此时存贮的是单色的,我们称之为 RAW DATA 数据。要想将每个像素的 RAW DATA 数据还原成三基色,就需要 ISP 来处理。 注: CCD传感器,电荷信号先传送,后放大,再A/D,成像质量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噪声小;处理速度慢;造价高,工艺复杂。 CMOS传感器,电荷信号先放大,后A/D,再传送;成像质量灵敏度低、噪声明显;处理速度快;造价低,工艺简单。 3)ISP(图像信号处理)主要完成数字图像的处理工作,把 sensor 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显示支持的格式。 4)CAMIF(camera 控制器)芯片上的 camera 接口电路,对设备进行控制,接收 sensor 采集的数据交给 CPU,并送入 LCD 进行显示。

摄像机镜头的分类与介绍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 球面镜头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 鱼眼镜头2/3” 17mm (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 17.526mm。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象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象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象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C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的种类及参数释义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的种类及参数释义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的种类及参数释义 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 设被摄物体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H、W,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D,镜头的焦 距为f。靶面成像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h、w,则计算公式如下:f=h×D/H f=w× D/W

根据上述公式,也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视场角,下表为靶面尺寸和成像大小 对照表靶面规格1" 2/3" 1/2" 1/3" h 9.6mm 6.6mm 4.8mm 3.6mm w 12.8mm 8.8mm 6.4mm 4.8mm 3.相对孔径 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圈。假定光圈的有 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头实际的有效孔径为D,比d大,D与焦距f 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 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一般习惯上用F=f/D,即相对光径的倒数来表 示镜头光圈的大小。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所以在 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4.镜头的焦距

1) 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根据环境光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 小。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 ;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主要用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 快门的情况。 2) 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倍变焦。 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自动光圈。 5.选配镜头原则 为了获得预期的摄像效果,在选配镜头时,应着重注意六个基本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