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语言蚂蚁和蒲公英

中班语言蚂蚁和蒲公英

中班语言蚂蚁和蒲公英
中班语言蚂蚁和蒲公英

中班语言:《小蚂蚁和蒲公英》

执教者: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爱,成为了爱的世界!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人物表情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讲述。

2、理解《小蚂蚁和蒲公英》的故事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3、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角色表演,体验角色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头饰、故事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小朋友们来跟老师做一个手指操,好吗?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白兔;三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狗;五只手指变变变,变成老虎……

(二)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是谁呀?(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名称:《小蚂蚁和蒲公英》

(三)欣赏故事《小蚂蚁和蒲公英》。

1、教师带有语言变化、动作来讲述故事内容。(播放视频)

讲述故事后提问小朋友: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呀?2)故事里讲到了谁和谁呀?

2、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分段讲述。

1)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猜猜小蚂蚁上了岸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的第二段:

提问:小蚂蚁上了岸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小蚂蚁是怎样对待蒲公英妈妈的?

蒲公英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小蚂蚁离开了家,那它是怎么回到家里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蚂蚁是如何回到家的。

3、欣赏故事的第三段:

提问:小蚂蚁是怎样回到家的啊?

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

4、幼儿自由交谈:幼儿交谈的过程中,老师四处巡查,到不同

小组去与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引导不说话、不讨论的小朋友开口谈论,想象丰富的讨论话题。

5、个别发言:老师邀请举手举得好听话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师幼共同讨论。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当你遇到困难你的好伙伴是怎样去帮助你的?

你们帮助了别人后,心里感觉是怎样的?开心、愉快……?

你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心里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2)老师请你们之间互相帮助他人的事情表演出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要请表现最棒、安静、坐的好的小朋友。

(五)教师总结:我们大家都有好朋友,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小伙伴。这样我们身边才会充满爱,到处都是爱。

(六)角色表演

(七)延伸活动:小朋友们下次告诉老师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去认识的,你们之间互相帮助过对方什么。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语言: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作者:心的生活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3)野地里有 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教师介绍。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群可爱的小蚂蚁。3)每个小蚂蚁都要按照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演得最好!最后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行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中有关心他人的事迹,要加以表扬。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激励幼儿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和集体。

大班散文欣赏《蒲公英》

大班散文欣赏《蒲公英》 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杨志群【设计意图】散文《蒲公英》篇幅短小,易于幼儿理解与朗诵。散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形象地比喻成“球、柳絮、雪花”,并借助“飞扬、轻盈”等优美词汇,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充分渲染出来,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情感。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汇,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在成人的逐步引导下,能够由浅入深地感知并体验到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儿文学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的生长过程。 2、物质准备:“蒲公英”、“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根据散文内容设计的PPT课件、 班德瑞的《山涧》(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赏“田野里的蒲公英”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蒲公英”的 形象美。 师:你知道这一种植物的名称叫什么?请你看一段关于“田野里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想:田野里的蒲公英到底长什么样?你感觉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2、交流与分享:欣赏“蒲公英”视频短片后的审美感受。 师:你觉得田野里的蒲公英美吗?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二、听赏教师诵读,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语言美。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蒲公英》。 师:有一篇很好听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你喜欢这篇散文吗?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2、交流与分享:听赏教师诵读散文《蒲公英》后的审美感受。 师: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最新整理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

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2 活动目标: 1、孩子能够安静地欣赏故事,对故事情节感兴趣。 2、在理解故事时孩子能够初步了解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和最宽的广场。 3、鼓励孩子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一本自制故事书“蒲公英旅行记”。 2、一跟长绳。 活动过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蚂蚁和蒲公英》理解故事内容教学活动【幼儿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蚂蚁和蒲公英》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2.学会准确、完整地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3.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蚂蚁和蒲公英》。 2、幼儿用书第18~20页。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理解故事《小蚂蚁和蒲公英》内容,通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在电视上出示小蚂蚁和蒲公英的图片,引出活动内容。在引出故事内容前先帮助幼儿认识蒲公英,通过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 1.“这是什么?(蒲公英)你会用它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这是什么?(小蚂蚁)如果小蚂蚁发现了蒲公英,他会用蒲公英做什么呢?”幼儿自由交谈,引出主题。 3.“小朋友们刚刚说了那么多,那小蚂蚁遇到蒲公英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引导幼儿观察,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画面内容。通过直观图片进行边观察边提问,帮助幼儿 地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 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 a、图上有什么? b、小蚂蚁在干什么? c、你猜猜它在想什么? 2.教师出示图2并提问:a、发生了什么特别愉快的事?

b、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蚂蚁的表情,知道小蚂蚁很快乐。 3.教师出示图3并提问: a、小蚂蚁飞呀飞,发现了谁? b、小蝴蝶为什么哭? c、小蚂蚁做了什么? 4.教师出示图4并提问: a、小蚂蚁为什么要这么做? b、小蝴蝶心里有什么感受?小蝴蝶。 c、小蝴蝶一边飞一边在想些什么? (三)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图片自由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图开始看。 师: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怎么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相互交流,看图讲述故事。 3.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教师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的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师:我们能不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 引导幼儿按顺序进行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梦想、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等。 (四)幼儿自己看小书,尝试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小书,自己讲故事。 1、请幼儿看小书自由讲述,与旁边的同伴相互交流,看图讲述故事。 2、请个别小朋友按顺序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梦想,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等。 3、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按照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讲评并小结。

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

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

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来源教案网]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蒲公英旅行记》 【设计意图】 中班上学期的孩子,他们开始关心身边的生活环境,对我国各类传统的节假日逐步产生“想要了解、好奇好问”的探究兴趣。但是,他们对自己是中国人、国庆节、五星红旗之类的词语还是感到比较陌生,不熟悉也不了解。教师借助讲述“蒲公英旅行记”的故事形式导入活动,通过帮助“蒲公英”找家这样一种童话故事的 形式,引导孩子们循序渐进地感知、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地域宽广、物产丰富的国家,知道我们的祖国有最长(最古老)的城墙、最高的山脉、最宽的广场等名胜古迹,有的放矢地萌发了中班幼儿“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顺势 培养了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社会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祖国母亲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以及值得全国人民骄傲的四个“祖国之最”。 2.大胆地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对童话故事的感受与理解,为自己是一个中 国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经验铺垫: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收集关于“中国”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2.物质准备:《蒲公英旅行记》PPT教学课件;轻柔的MP3音乐《雪的梦幻》。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故事,初步感知故事中的语言美。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提醒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 师: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呢?你听到故事里有谁?她们都在干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依次出示相应的PPT图片。 PPT图片:蒲公英、月亮、仙女、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 二、分段欣赏故事,逐步理解故事情节与内容。 1.欣赏第一段故事:蒲公英遇到仙女。 ①猜测并理解:蒲公英的家会在哪里呢?谁知道,东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②集体复述蒲公英的话: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脉,那儿有最长的城墙,那儿有最宽的广场。 2.欣赏第二段故事:仙女送蒲公英回家。 ①感知并理解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四个“祖国之最”: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

幼儿园:中班语言《蒲公英》

幼儿园语言新课程标准教材语言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班语言《蒲公英》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语言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锻炼大脑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增加自信心、提升自身魅力,并增加就业中的竞争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语言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

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2、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3、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幼儿语言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幼儿语言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ldren's language teaching plan-dandelion mother and little ant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幼儿语言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知道别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帮助。 2、通过表演故事,幼儿(幼儿食品)初步体验到关心、帮助别人以后,自己会感到很高兴。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蚂蚁律动进场,谈话引出课题。 1、刚才你们做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动作? 2、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3、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妈妈食品)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 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 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 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蒲公英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蒲公英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蒲公英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蒲公英教案吧。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

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蚂蚁和蒲公英》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蚂蚁和蒲公英》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 容。 2.学会准确、完整地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3.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小蚂蚁和蒲公英》。 2、电脑、音乐光碟。 3、幼儿用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故事《小蚂蚁和蒲公英》内容,通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演示法、情感体验法、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随音乐做小蚂蚁律动进场,找位置坐好教师在电脑上出示小蚂蚁和蒲公英的图片,引出活动内容。在引出故事内容前先帮助幼儿认识蒲公英,通过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 1.“这是什么?(蒲公英)你会用它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这是什么?(小蚂蚁)如果小蚂蚁发现了蒲公英,他会用蒲公英做什么呢?”幼儿自由交谈,引出主题。 3.“小朋友们刚刚说了那么多,那小蚂蚁遇到蒲公英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引导幼儿观察,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 儿感 知、理解画面内容。通过直观图片进行边观察边提问,帮助幼儿 地初步理解故事的 内容。 1. 2. 教师出示图 2 并提问: a 发生了什么特别愉快的事? b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蚂蚁的表 情, 知道小蚂蚁很快乐。 3. 教师出示图 3 并提问: a 小蚂蚁飞呀飞,发现了谁? b 小蝴蝶为什么哭? C 、小蚂蚁做了什么? 4. 教师出示图 4 并提问: a 小蚂蚁为什么要这么做? b 小蝴蝶心里有什么感受?小蝴蝶。 C 、小蝴蝶一边飞一边在想些什么? 三、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 察图 片并讲述。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故事 图片自由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图开始看。 师: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怎么看 ? 2. 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相互交流,看图讲述故事。 3. 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 想 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教师出示图 1 并提问: 图上有什么 ? 小蚂蚁在干什么 ? 你猜猜它在想什么 ? a 、 b 、 c 、

幼儿园中班歌曲:蒲公英

幼儿园中班歌曲:蒲公英 教学目标: 1、在“春天来了”情境中,熟悉歌曲旋律,有表情地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春天》歌曲、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 ·(材料准备)媒体、音乐磁带。 重点难点:·熟悉歌词、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春天来了 1、复习歌曲《春天》 2、歌表演春天“春天真美呀!让我们用动作把美丽的春天表演出来吧。” 二、蒲公英 1、猜猜 “春天除了有迎春花、樱花,还有一种花儿可有趣了,是什么?来猜一猜。”(音乐伴奏播放) 谜语:小小伞兵穿白衣,风儿一吹去旅行,飞到东、飞到西,开出朵朵小黄花。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进一步认识蒲公英,ppt)。 小结:小小白色蒲公英,是开在春天的花。” 2、听听歌曲 “蒲公英到底长在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看一看。“(ppt) 小结:小小白色蒲公英,长在大树旁。 “蒲公英种子宝宝,快到树妈妈身边来吧。”(律动,进一步熟悉旋律)

“这么多蒲公英长在大树旁,会把谁给引来了呢?一起去看看”(幼儿猜想、ppt) 小结:蒲公英你看见吗?蜜蜂嗡嗡唱。 “蜜蜂发出嗡嗡的声音会在说些什么呢?” 小结:可能是在说有花蜜了来采蜜、可能是说春天可真美丽呀,还可能是说蒲公英呀真美丽。 3、学唱歌曲 “这么美丽的蒲公英,被一个可爱的小朋友看见了,她可要来唱一唱。” 提问:你听见她唱了什么? 小结:小朋友唱的就是我们看见了事情呀。小小白色蒲公英,长在大树旁。蒲公英你看见吗?蜜蜂嗡嗡唱。蒲公英呀真美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小蒲公英,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活动延伸 音乐区角中继续巩固学习。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语言故事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语言故事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 蚁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语言故事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 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3)野地里有 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 (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教师介绍。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群可爱的小蚂蚁。3)每个小蚂蚁都要按照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演得最好!最后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行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中班语言活动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中班语言活动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情况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明白得乐于关怀、关心不人的人,才能生存、进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预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爱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观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咨询: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咨询: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如何了?3)野地里有 什么?它是什么模样的?4)蒲公英是如何样对待小蚂蚁的?5)小蚂蚁讲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讲了些什么?6)蒲公英妈妈什么缘故专门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是如何样回到自己家的?8)那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什么缘故会成为好朋友?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什么缘故她(他)是你的好朋友?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

他(她)是如何办的?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有关心的情况表演出来吗?(请个不幼儿表演)5)你们得到不人关心高不快乐?6)你们关心了不人以后,内心感受如何样? 5、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怀、关心不人的人,才会得到不人的关心,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如此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爱。 (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教师介绍。 1)那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那个故事?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群可爱的小蚂蚁。3)每个小蚂蚁都要按照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演得最好!最后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行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发觉幼儿中有关怀他人的事迹,要加以夸奖。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鼓舞幼儿主动关怀关心他人和集体。 附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飘来飘去,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长着一棵蒲公英,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漂亮极了。夜里,她听到邻近传来哭声,认真一看,是十几只又冷又饿的小蚂蚁。蒲公英呼唤小蚂蚁来到周围,她用叶子为他们搭起小房子,用奶一样的叶汁喂饱他们,哄他们睡觉。天亮了,小蚂蚁们欢乐地喊:“感谢您救了我们,蒲公英妈妈。”蒲公英妈妈笑莹莹地讲,“我会想方法送你们回家的。”它们在蒲公英的叶子下快乐地生活着。

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情况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明白得乐于关怀、关心别人的人,才能生存、进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预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 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爱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观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如何了?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模样的?4)蒲公英是如何样对待小蚂蚁的?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6)蒲公英妈妈什么缘故专门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是如何样回到自己家的?8)那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什么缘故会成为好朋友?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什么缘故她(他)是你的好朋友?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如何办的?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关心的情况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5)你们得到别人关心高不快乐?6)你们关心了别人以后,内心感受如何样? 5、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怀、关心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如此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爱。 (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教师介绍。 1)那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那个故事?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群可爱的小蚂蚁。3)每个小蚂蚁都要按照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演得最好!最后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行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发觉幼儿中有关怀他人的事迹,要加以夸奖。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鼓舞幼儿主动关怀关心他人和集体。 附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飘来飘去,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岸。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学设计2篇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dandelion in middle class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学设计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中班语言《蒲公英》教学设计 2、篇章2:中班语言: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教学设计 篇章1:中班语言《蒲公英》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2、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3、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语言《蒲公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小百科: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 中班教案《蒲公英》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发展的趣味性,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发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基本部分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发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好奇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测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感知猜想。(教师用孩子的回答,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说:那是ⅩⅩ。)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测。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究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勇敢,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测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 (5)仿编诗歌:(ⅩⅩ说:那是怎样的ⅩⅩ)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ⅩⅩ说:那是ⅩⅩ)自信的来说一说。 2.播放课件,完整欣赏诗歌,提问并展示诗歌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

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蒲公英教案2 活动目标: 1、孩子能够安静地欣赏故事,对故事情节感兴趣。 2、在理解故事时孩子能够初步了解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和最宽的广场。 3、鼓励孩子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

中班教案《蒲公英》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发展的趣味性,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发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基本部分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发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好奇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测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感知猜想。(教师用孩子的回答,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说:那是ⅩⅩ。)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测。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究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勇敢,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测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5)仿编诗歌:(ⅩⅩ说:那是怎样的ⅩⅩ)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ⅩⅩ说:那是ⅩⅩ)自信的来说

中班语言: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doc

中班语言: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 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满爱,成为了爱的世界!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蒲公英和小蚂蚁的兴趣。 2、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 帮助他人的人,才可以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好伙伴。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同伴谈话的习 惯以及与人交谈的习惯。 4、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角色,体验角 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张;磁性的教具:四只小蚂蚁、树叶、小船、 一条大虫、四个小伞兵士;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妈妈和大虫的头饰各一个;配上故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几呀? (二)热身:小朋友们来跟老师做一个手指操,好吗?一只 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白兔;三只

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狗;五只手指变变变,变成老虎 (三)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是谁呀? (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名称: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四)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 、教师带有语言变化、动作来讲述故事内容。 讲述故事后提问小朋友:1 )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呀?2)故事里 讲到了谁和谁呀? 2、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分段讲述。 1 )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猜猜小蚂蚁上了岸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的第二段: 提问:小蚂蚁上了岸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提醒幼儿用故事中好听的词来说说蒲公英妈妈。 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小蚂蚁是怎样对待蒲公英妈妈的?蒲公英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解释笑盈盈、快活等词语。 小蚂蚁离开了家,那它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