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神州谣

1-神州谣

1-神州谣
1-神州谣

1-神州谣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课题内容简说

神州谣

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谣,以“三字经”的样式让我们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作者内心的自豪

之情。

传统节日

这是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语言简洁,句型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了我国从春节到重阳节等所有主要节日及习俗。

“贝”

的故事

本课是一节识字课,通过“贝”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构造的奇妙,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同时,学会在汉字构造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加深刻地了解汉字。

中国美食

这是一篇讲述我国各地美食的课文,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美味佳肴,表现了我国美食文化的独具特色和博大精深。从衣食住行着手,使学生更加贴切深刻地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神州

1.神州谣

课题神州谣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谣,浓缩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本课的学习以课文为基础,同时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通过课件与课文的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壮丽的大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宝岛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等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前准备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和我国自然文化景观方面的知识。(师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称”“发”“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节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1.识生字,朗读。

2.认识我国主要的山河及历史遗迹的位置分布。

学前准备 1.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完整版)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

《神州谣》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shén bēn fèn xiáwān mín zúyìqí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 yǒng fēng sǒng géyǔlùnóng fán róng 谣涌峰耸隔与陆浓繁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识字1神州谣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识字1神州谣教案

识字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1 神州谣,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峡(三峡、海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勇—涌、夹—峡、眠—民、旅—族。 6、字理识记,“州”是象形字,可以先与“川”进行字形比较,再展示“州”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通――涌 减一减: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三、写字指导。 (1)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2)重点讲解。 州:第二笔是撇,中竖稍短,右竖要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湾:右上两竖较短,两点呈八字分开;右下“弓”三笔写成。 峡:“山”靠左上,“夹”的两点呈内八字形,最后撇、捺写舒展。 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呈弓形,写舒展。 族:“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右上部的撇、横不要漏掉,最后一笔为捺。 第二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神州谣》第一课时优质教案

人教二下 识字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读“州、谣”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州、湾”等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朗读中感悟神州的无穷魅力和祖国的伟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会读“州、谣”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州、湾”等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素材】 1.搜集有关祖国山河和民族习俗等图片资料。 2.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州、谣”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州、湾”等9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 图片展示美丽风光。(课件出示2)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课件出示3) 1.要求:朗读感悟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朗读本文的时候,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 读“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 振兴中华而努力。 指名读。 齐读。 师点评。 2.读课文,说说你从文字中想到了什么 ①当你读到“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时,请你说一说你对这些地方的了解。(课件出示4) 生: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生:长城全长一万三千多里,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生:珠穆朗玛简称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生:台湾是祖国的领土,我们和台湾人民是同胞兄弟姐妹。 …… ②请读下面的内容:(课件出示5)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设计意图 展示祖国各地美丽风光,以此导入新课,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印象。 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对文本更加熟悉,带着感情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由学生交流对祖国山川河流等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祖国的印象。 长江、黄河、长城……都

识字神州谣

1.神州谣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祖国的山河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来欣赏一下,要用心哟!谈谈自己的感受 1.播放《大中国》,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有人用口耳相传的歌谣的形式来赞美祖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一:神州谣(板书) 2.揭示课题,解释课题 师:你还知道我们中国还可以称作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歌谣《神州谣》。老师先来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正音,齐读两遍。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出示生字,齐读,交流识字方法:形声字、偏旁归类识字,利用熟字识记,字理识记等。讲解“州”字,出示“州”字形演变过程,结合图画猜“州”字含义,渗透汉字有趣的文化,组词,指导书写。

新编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神州谣2》 【市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doc

《神州谣》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和识记“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产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产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通过《神州谣》初步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节课让我们深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整齐洪亮的声音读一遍课题——第1课《神州谣》。二、新授 1、识记和书写“州”。 (1)课题中有一个四会字“州”,请你先和同桌讨论识记它的好办法。 预设1:熟字加偏旁,“川”加三点就是“州”。指名答。(2)书写“州”。 写字有“三看”法宝,一看结构,二看关键笔画,三看起笔位置。请你和同桌讨论,要想写好“州”,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3)指名答,小老师带领学生书空。 (4)老师范写,学生描红一个,写一个。同桌互相评价,老师巡视指导。 2.齐读第1、2小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一句?指名答。请你读给大家听。(总起句: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4. 看图片,谈感受(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1)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文中的那些句子?(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你的感受是什么?(壮观、壮丽、气势宏大……)(2)指名答。请你把感受带入朗读中,读给大家听。 5. 想象画面,朗读1-2小节 (1)齐读:让我们向这位同学那样读出自己的感受,再把第1-2小节齐读一遍。 (2)现在让我们回忆刚才的图片,尝试背诵1-2小节。 6.那么3-4小节又是讲什么内容呢?请你自由朗读3-4节,认真思考。 7.指名答,齐读3-4小节。 8.配乐诵读全文:出示课件,红色字体读两遍。你对祖国生出怎样的感情?请你读出你的感受。 9.想象画面,诵读全文。(配乐)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深入感受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回家之后,请你查阅资料,去了解神州大地更多的美景吧!

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word教案 (7)

神州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孩子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对祖国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把复杂的字形形象化、简单化的记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方法: 引导法谈话法朗读法讲解法自主探究学习等 课型、课时: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让学生诵读《三字经》。 2、我们都知道,三字经是古代的一种蒙学读本,语言简练,有韵律感。有个作家也采用三字经的形式,三个字三个字一块儿写成了一篇现代三字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神州谣。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字 师:瞧,这是什么? 生:(中国地图) 师:它像什么? 生:(一只大公鸡) 师:我们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 课件出示:(“神州”“华夏”) 4、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其他名字的由来:神州、九州、华夏、中华 华夏:早在公元前21世纪时,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逐渐形成华夏民族。后来,人们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禹治水以后,曾把中国划为九州,并指点名山、大川作为各州疆界,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九州”,又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物

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1《神州谣》教案说课材料

识字1《神州谣》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熟记8个四字词语。 2.体会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记词;朗读课文。 2.体会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 3.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祖国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州、湾、岛、峡”4个生字。 2.体会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州、湾、岛、峡”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体会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 2.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三、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是啊,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童谣。 2.板书课题,齐读。 四、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读准。 2.出示字卡,检查生字的字音,相机正音。 3.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 神州谣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卡)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介

二年级语文下教案-识字1神州谣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 4篇课文,分别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 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神州谣 2 1. 认识6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漂、炸”,会写 36个字,正确读 写35个词语。 2. 能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以及图片来识字。 3.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字词的表达效果;能 说出用“炒、烤、烧”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 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 5. 朗读《神州谣》,能背诵《传统节日》,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和 中华文化的悠久。 6. 能讲述“贝”的故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传统节日 2 “贝”的故事 2 中国美食 2 口语交际 1 1. 能把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说清楚,并简单说明理由。 2. 能听明白同学说的内容,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语文园地三 2 1. 认识“津、溜”等9个生字。 2. 认读“甜津津、酸溜溜”等词语,能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想到的食物, 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3. 能借助形旁猜测字义,正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

4. 知道“鹿、金”等字可以作为部首,记住这些部首,能用这些部首查 字典。 5. 能发现“火”与“灬”,“心”与“忄”,“刀”与“刂”等偏旁之 间的联系及表示的意思。 6. 能按顺序背诵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7. 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了解小柳树想法的变化,能明白事物各有 长处的道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 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 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 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 吗? 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 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sh?n bēn fan xiáwān mín zúyìqí 神奔 奋峡湾民族谊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 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 yǒng fēng sǒng g? yǔlùn?ng fán r?ng 谣 涌 峰 耸隔与陆浓繁 荣 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 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

二年级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 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shén bēn fèn xiáwān mín zúyìqí 神奔奋峡湾民族谊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yáo yǒng fēng sǒng géyǔlùnóng fán róng 谣涌峰耸隔与陆浓繁荣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识字一神州谣

识字一神州谣 教学目标: 1、学习“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岛”等9个生字。 2、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课文的节奏,初步了解识字一的主要内容。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三题的四字词语,初步体会这些词语的大概意思。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初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了解识字一的主要内容。 2、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初步朗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祖国山河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祖国的地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祖国版图的形状。

2、教师引导:同学们,我国的版图就像一只雄鸡,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无数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一——神州谣。 3、板书课题:识字一神州谣 4、指导学习生字“州”。 “州”翘舌音,韵母是ou,注意朗读时口型的变化。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朗读诗歌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识字一,提出要求:大声朗读识字一,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识字一,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朗读的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2、出示本课的15个生字,指生读一读,相机正音。 “涌、峰、耸、浓、荣”都是后鼻音,注意读准后鼻韵母。 “情谊”的“谊”读第四声。 “繁荣”的“荣”声母是r,卷舌音。 抽读生字词语卡片,引导学生练习朗读生字,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学习。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句子的停顿,教师相机出示标好停顿符号的课文。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01.识字1神州谣1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同学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同学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神州谣》教案【三篇】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识字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方块字的独特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三字经的韵律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 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本课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华儿女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字经的形式已不陌生,但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清楚,特别是一些地方,学生可能不知道在哪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文中的内容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感悟。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2、会写“州”“奔”“湾”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9个生字的书写 2、感受汉字的鲜活生命,准确领悟字义。 五、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学生)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想听听吗? 播放《三字经》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 (1)从课题上看,你知道了什么? (2)你怎么理解课题中的“谣”字? (通过组词,理解“谣”的意思,歌谣) 3、齐读课题《神州谣》 二、随文识字,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本课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州) 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主意能记住“州”字? 给“州”字组词

1-神州谣

1-神州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教材简析 1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 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 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 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 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 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 TpmL 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 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课题 内容简说 神州谣 忖’这是一首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谣, 以“-字经” 的样式让 我们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与作者内心的自豪 之情。 传统节日 这是 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歌,语言简洁, 句型工整, 读起来朗朗上口,描绘了我国从春节到重 阳节等所有主要节日及习俗。 “贝”的故事 本课是 节识字课,通过“贝”让我们感受到汉 字构造的奇妙,让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同时,学会在汉 字构造规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更加深刻地了解汉 字。 第三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 学习旦标"二 *、7占〃" 1. 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 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遂.5?英〕 1. 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神州 课时分配: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神州谣》教案

识字1 神州谣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文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学习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说: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同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识字1神州谣

识字1、神州谣 教学目标: 1、会认“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导入 1、教师展示长城等图片,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师:多么美丽的祖国呀!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的三字歌。(板书课题) 3、认读“州”,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它们有什么关系?(“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个“州”吗? 4、读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4、出示课件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小老师带读,学生拼读。注意正音。(注意正音,读准平翘舌音的字“州、耸、荣”及后鼻音的“涌、峰、耸、浓”。) (2)出示去拼音的字,指名读,齐读。 (3)同桌合作学习,你指我认。 (4)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5、游戏巩固识字。(开小汽车、走迷宫)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读完课文,你们有什么发现?(每句话都有3个字;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州、湾、岛、峡、民、族 2、口头组词。出示词语读一读。 3、生观察后说说写字的重点。 4、师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州、岛、民”。 5、强调写字姿势后,生在书上描一个仿一个默一个。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6、同位评议。 板书设计:识字1 神州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本课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揭题。 2、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1、学生练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看课件图片,逐句理解。 (1)第一句: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学生读第一句,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师:“神州、中华”都指的是中国。山川美,指的是()美,()也美。 “川”什么意思?你能告诉大家我们祖国有哪些名山吗?(五岳)河流呢?(长江、黄河)

识字1 神州谣 优秀教案

《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州、涌”等 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 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认识“州、涌”等 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 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泱泱华夏三万里河山,煌煌先哲五千年文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祖国的美丽山河。 2.相关链接: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发展。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2)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

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是中国的标志景点。 (3)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4)珠峰: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练一练,巩固学生字音的识记情况; 3.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4.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5.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1 神州谣

2018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下识字1 《神州谣》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个字“民、族”。 2.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读记课后的八个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 2.会写2个字“民、族”。 教具准备: 多媒体、学生准备图片、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音乐欣赏:《大中国》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学习“州”字。 (1)猜字谜“州”,“细雨分落一川里”。 (2)播放自制视频“州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它象形字的特点和中国汉字的魅力。 (“州”原指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仔细观察“州”的甲骨

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现它象形字的特点,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认真观察和联想的能力。) (3)联系生活经验给“州”字扩词。 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带州字的城市名? 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复习上节课会认的生字。 1.带拼音读。 zhōu yáo yǒng fēng sǒng wān 神州谣长江涌珠峰耸台湾长城长 géxiáyǔlùyìnóng qífán róng 隔海峡与大陆情谊浓齐奋发繁荣 2.去拼音开火车读。 3.读韵文,巩固生字。 (设计意图:把生字藏在一首新编的韵文里,看学生是否还认识?)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男生读。 2.全班自由读。思考:这一小节讲了什么?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1.神州谣

1.神州谣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要求会认的15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朗读课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祖国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体会祖国的壮美和各民族的团结一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我们的祖国美不美?是啊,我们的祖国非常美丽、非常广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亲如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祖国的童谣《神州谣》。 2.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 1.自读童谣,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指名读童谣。 3.学生听范读录音。 4.课件出示含会认字的词和短语: 神州谣长江涌珠峰耸台湾隔海峡 与大陆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1)指名读生词和短语。 (2)轮读。 (3)单独出示会认字: 州涌峰耸湾隔峡与陆谊浓齐奋繁荣 ①生字离开了词语,你还会读吗? ②小组互读,给生字组词。 三、品读感悟。 1.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最喜欢的小节反复读,想想:读了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你的收获。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小节? 你读懂了什么? (1)读了第1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祖国的山川美丽如画) (2)读了第2小节,你懂得了什么? (我明白了黄河、长江、长城、珠峰非常壮丽) (3)读了第3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 (我明白了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读了第4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各民族团结一家,共创繁荣) 4.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繁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写在本子上。 2.给爸爸妈妈读一读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五、安全警示教育。 1.注意交通安全。 2.注意饮食卫生。 3.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练习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写字。 难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给要求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品读领悟,体悟情感。 1.齐读课文。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文中提到了我国的哪些地方? (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台湾岛) 5.谁来说说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第1小节总说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第2小节主要讲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第3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人;第4小节讲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繁荣) 三、指导写字。 1.认读会写字,练习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它们的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你发现了什么? (比如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些部首你认识,哪些部首是

1 神州谣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意在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神州谣》让我们感悟祖国的伟大,《传统节日》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贝”的故事》这一课通过讲述“贝”让我们体会到汉字构造的奇妙,《中国美食》则通过讲述我国菜肴来揭示我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四课分别以壮丽河山、传统节日、汉字、美食为题来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学生将收获更多有关我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并体会作为华夏子孙深深的自豪之情。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传统节日》。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1.认识71个字,会写36个字。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锻炼学生的信息搜索和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神州谣》.......................................................................................................................................2课时 2.《传统节日》....................................................................................................................................2课时 3.《“贝”的故事》.........................................................................................................................2课时 4.《中国美食》..........................................................................................................................2课时 语文园地三.................................................................................................................................... ..... 2课时 本单元课文以我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主,而基于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