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台湾历史高考题及答案

2015年台湾历史高考题及答案

2015年台湾历史高考题及答案(2015.7月考试)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其中选择题共38道,没有难度低于

0.3的,0.8以上有15题,接近四成。本套试卷均分68,基本保持

稳定。整体来看,台湾测量评价的水平远高于大陆。最重要的是,这

样的历史高考贴近教学实际,会给一线师生良好的导向作用,而不是

残酷打击,值得借鉴。养陶民工按。)

第壹部分:选择题(占80分)

一、单选题(占68分)

说明:第1题至34题,每题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选

项,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每题答对得2分,答

错、未作答、或多选一个选项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1.一位美国总统发表就职演说:「即便合众国不是个名符其实的政府,而是仅具契约性质的各州联合;但就算是一个契约,难道它可不经全体缔约者的同意,就被取消吗?……没有一个州可仅依自己的想法就合法脱离联邦,……从宪法和法律的观点,联邦是不可分裂的。」这应是哪位总统?

(A)华盛顿(B)杰佛逊(C)林肯(D)罗斯福

2.某一市场人潮川流不息,好不热闹。市场中货品分区买卖,应有尽有,如玉米、马铃薯、金银饰品、羽毛、棉衣、绣花斗蓬、巧克力,甚至奴隶。市场旁还搭有草棚,供人休息。这个市场最可能是在:

(A)公元六世纪的拜占庭(B)公元九世纪的巴格达

(C)公元十三世纪的马六甲(D)公元十六世纪的墨西哥

3.某书记述一位外国人的中国经历,书中提到该地使用纸币、繁忙的运河以及泉州港;提到当时南方人称北方为「契丹」,北方人则称南方人为「蛮子」;

也发现该地的主要道路一边铺有石头,一边不铺石头,因为「大汗的驿卒要骑在马上跑得迅速,不能走石头路」。这本书记述的最可能是谁的经历?

(A)佛僧鸠摩罗什(B)商人马可波罗(C)传教士利玛窦(D)使节马戛尔尼

4.1942年世界大战方殷,某国已经开始在擘化战后社会远景,并委托专家研究。专家提出报告,建议政府应改善人民生活,消灭「贫乏、无知、怠惰与病痛」,让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战后,这个建议也获得实现。这个国家及其推行的政策是:

(A)英国,福利国家制度(B)法国,自由法国运动

(C)美国,马歇尔计划(D)苏联,五年经济计划

5.清代官方文书记载:雍正年间,江苏某地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一向没有土地调查资料,「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台湾一般现象则是「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官方之所以会有这些记载,最可能的原因是:

(A)鼓励农业生产(B)关心粮食供应(C)重视政府税收(D)促进边地开垦

6.汉文帝因缇萦上书救父,感到残伤身体的肉刑至为不德,令大臣商议改进,遂改为鞭打身体的笞刑。《汉书.刑法志》记:「是后,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例如:斩左趾者,改笞五百;劓(割鼻)者,改笞三百,「率多死」。史书所记,从肉刑改为笞刑,可以得到怎样的理解?

(A)文帝慈爱百姓,理想得以实现(B)文帝刻薄寡恩,执法甚为严苛

(C)文帝仁慈恺切,实际不符期待(D)文帝个性刚愎,犯法者多冤死

7.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是司马昭,《晋书.韦曜传》的「注」记有:「曜本名昭,史为晋讳改之。」清代学者钱大昕说:「注家以为避晋为讳,予考书中段昭、董昭、胡昭、公孙昭、张昭、周昭辈皆未追改,何独于曜避之?」以下对钱大昕意见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A)同意注家,并举出证据(B)不同意注家,并举出反证

(C)同意注家,并详加解释(D)不同意注家,并略作解释

8.1950、60年代,欧美社会出现一种新风潮:中、上层阶级的年轻人,开始大量模仿、吸收都市低层社会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社会上,青年男女的品味,快速涌现平民风格。以下最能说明当时这种文化变迁现象的是:

(A)追逐明星成风、热衷选美活动(B)摇滚乐的兴起、牛仔裤的流行(C)电话取代书信、工作取代休闲(D)素食主义成风、节育观念普遍

9.日本统治时期,台湾总督府解散台湾某一结社,依据的理由是:「这种以民族运动为中心,附带采行阶级斗争的政治结社,若当局再予宽容,将违反我台湾统治的根本方针,并有妨碍内台融和,甚至严重影响到维持本岛统治之虞。」从理由内容来看,这最可能是解散下列哪个团体?

(A)台湾民众党(B)台湾文化协会

(C)台湾农民组合(D)台湾地方自治联盟

10.1916年起,台湾总督府陆续调查台湾民间信仰,并编写《寺庙台帐》、《寺庙调查书》、《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等资料。从时间点和资料内容判断,总督府进行这项调查的主要动机应当是:

(A)为防止辛亥革命的思潮影响台湾(B)为防止类似噍吧哖事件再度发生

(C)为推行内地延长主义政策作准备(D)为向台湾民间推行日本的神道教

11.交通工具往往也成为身分地位、权力和财富的表征。南宋以来,官员开始坐轿子,以示其身分的尊贵。从某一时期起,先是有举人坐轿子,后来连监生乃至秀才也都坐轿子,因为他们都是士大夫或富贵人家的子弟,显示他们资产丰厚。这种风气的出现应在何时?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什么景象?

(A)蒙元时期,安定已久,社会经济发达(B)明代初期,动乱之后,社会经济不发达

(C)明代中期,安定已久,社会经济发达(D)清代初期,动乱之后,社会经济不发达

12.

在中世纪欧洲,罗马教廷与世俗政权的关系历经变化,有合作也有冲突。当罗马教宗的声势高时,世俗君主常被迫向其屈服;但当世俗君主力量强大时,罗马教宗甚至沦为君主的阶下囚。从十世纪末到十五世纪末,罗马教宗相对于世俗君主,其权势变化的趋势,最符合下列哪个示意图?

13.印度在二次大战后独立建国,但建国初期内部仍面临许多挑战。当时一位

加尔各答律师感叹说:「假设欧洲可以经由某种方式统一在一个政府之下,只有一个议会和一位总理。现在剥夺她四分之三的财富,但留下全部人口。

让西班牙人讲西班牙语,保加利亚人讲保加利亚语;让意大利人不信任德国人,法国人怒冲冲对待英国人。你将得到什么呢?对了,老兄,一个同现代印度十分相似的东西。」从这位律师的角度,当时印度面临的最大困境为何?

(A)财富分配不均(B)国家认同缺乏(C)民族信心丧失(D)政府效率不足

14.矢内原忠雄在《日本帝国主义下之台湾》提及:台湾受限于自然条件,使西部沿海各港口在清代均单独与中国大陆对渡,形成各自独立之经济圈,台湾岛内市场被切割成若干区块。日本领台后积极推动「资本主义的基础工事」,强化台湾对外联繋能力和统一岛内市场。在此,「资本主义的基础工事」应指:

(A)统一货币(B)统一度量衡(C)兴建纵贯铁路(D)兴建嘉南大圳

15..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观察当时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礼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何者最恰当?

(A)追求神仙乃是士人普遍风气(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16.下表为民国40年到70年间的统计资料,从表内数字来看,甲、乙两项分别应为:

40年度50年度60年度70年度甲81.49%96.00%98.02%99.76%

乙38.60%53.79%80.85%96.77%

(A)学龄男、女就学率(B)稻米、蔗糖自给率

(C)电话、电视普及率(D)住宅、汽车普及率

17.十七世纪的欧洲宗教战争频仍,新旧教之间的对立严重。当时日耳曼新教牧师托玛修出版《论旅行利弊四十二点》,宣称旅行会带回外国的坏思想,腐化我们的宗教。他尤其劝告年轻人切莫到某些「危险的地区」去。托玛修所说「危险的地区」应是:

(A)瑞士、法国(B)法国、意大利(C)意大利、荷兰(D)荷兰、瑞士

18.某一个军事制度,军队由城邦公民组成。遇到外来侵略,城邦公民即放下犁头,拿出自备武器,穿上盔甲,由推举出来的领袖率领上战场。战事结束后军队随即解散,士兵回到各自工作岗位,耕田的耕田,牧羊的牧羊。公民执干戈以卫城邦,是义务也是权利。这支公民军队最初只是为保卫城邦,后来却成为向外扩张的武力。这是何者的军事制度?

(A)共和前期的罗马(B)隋唐时代的中国(C)中世纪的法兰西(D)德川时代的日本

19.《隋书.食货志》记:「梁初,……交州、广州之城全以金银为货。」又记:「(北)周时,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根据上述两段文字推断,下列说明何者最为恰当?

(A)南北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达(B)南北朝时期,中国金银产量可观

(C)五代之时,中国对外贸易甚发达(D)五代之时,中国金银产量很可观

20.马基维利《君王论》论及一则时事:1502年,公爵鲍吉亚占领罗马纳一地,委任亲信倭柯以高压手段统治该地。一年后,罗马纳果然从混乱状态变得井然有序。但倭柯的残酷手段却激起人民的憎恨,罗马纳再度陷入混乱,公爵的统治权岌岌可危。鲍吉亚遂断然处决倭柯,并弃尸于公共广场,民怨遂得平息。根据马基维利的理念,他会如何论断此事?

(A)赞叹鲍吉亚行事果断,能以非常之手段维系政权

(B)谴责鲍吉亚忘恩负义,竟为讨好平民而杀害功臣

(C)表扬倭柯的爱国情操,愿意牺牲小我以完成大我

(D)惋惜倭柯的盲目愚诚,忠心事主却惹来杀身之祸

21.有位人士回忆:「国际局势逆转,我们担忧国家前途,因此我们办杂志、集结党外力量,壮大声势,期望藉由选举,跟执政者要求自由、民主、人权,虽然最后我们失败被逮捕,但经由公开审判,国际及台湾社会更了解台湾的困境,加速日后台湾的政治民主化。」这段回忆所指为何?

(A)二二八事件(B)保钓运动(C)退出联合国(D)美丽岛事件

22.十三世纪以后,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人民,经由阿拉伯人、波斯人与印度人的媒介,逐渐接受了伊斯兰信仰。阿拉伯人、波斯人与印度人等最主要是以何种方式传播伊斯兰教?

(A)透过贸易接触(B)藉由军事征服(C)倚赖外交压力(D)利用物质引诱

23.史家比较两支清军──绿营与淮军,认为各有利弊。如曰:(甲)「营官皆选补,士皆土著,兵非将有,为国家之军队。」(乙)「上下一体,有如父兄之与子弟,委任专而事权一,形成一利害团体,人人肯出死力。」(丙)「国家的武力变为私人的武力。」(丁)「官不久任,兵为世业,训练不施,心志不固,每遇征调,临时抽选,临时命将,团结不坚,指挥不灵。」请选出正确的配对:

(A)绿营的利为甲,弊为丙(B)绿营的利为乙,弊为丁

(C)淮军的利为甲,弊为丁(D)淮军的利为乙,弊为丙

24.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常被列为十八世纪的「开明专制」君主,但他的政策并非都符合启蒙精神。以下是他的四项政策:(甲)裁示「从今以后,每个人都将依照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乙)制订「犹太人基础条例」,将犹太人列为社会最底层。(丙)废除刑求、放宽严刑峻罚。(丁)耗费巨资、扩充军队。这些政策中,哪两项最能展现「启蒙运动」的精神?

(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

25.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布鲁尼在给学生的一封信中,如此劝诫:「你应当致力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语言……其次,要熟悉人情世故,这是人文学的含意,因为它使人完美,能赢得赞美。为此,你的知识要广,要内容多样,并且有丰富的切身经验。凡能有助于你成名的,一样也不要遗漏。」这段话呈现的人文主义者的人生理想是:

(A)进入学院之中,努力钻研语言学(B)退居山林与自然为伍,不问世事

(C)知所进退,认清现实利害以保身(D)通情达理,学而能用以追求声名

26.「在清朝,『熟番』的定义是『归附纳饷』,饷是丁饷,也就是人头税;还要负担很多公差。『熟番』的收入有限,丁饷、公差往往难以负荷,为了纾解困境,往往就把草埔、鹿场卖给汉人。」这段文字主要在说明:

(A)清廷对台湾「熟番」的定义(B)清廷对「熟番」的治理政策

(C)「熟番」差役及税赋的变迁(D)「熟番」土地权流失的原因

27.中国历史上「县」最早出现于何时?请依所列资料加以判定。

资料一、《汉书.地理志》:「(秦)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资料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师破白狄,胥臣有功,「襄公命(令)先茅之县赏胥臣。」杜预注:「先茅绝后(嗣),故取其县以赏胥

臣。」

(A)春秋之时(B)战国之时(C)秦灭六国之后(D)汉帝国建立时

28.十六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家称之为「物价革命」。时人分析其原因,多认为是商人独占物资、政府大量发行劣质钱币所造成。但法国学者波丁(1530-96)考察经济情况,反驳上述看法。他主张欧洲物价上涨有一更重要因素,而他的见解也获得后世很多史家认同。波丁主张的更重要因素应是:

(A)资本主义景气循环的自然现象(B)欧洲气候异常导致农产品歉收(C)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市场(D)君王与中产阶级以此对抗贵族

29.某国一位官员纪录他在中国的见闻时,写下了许多评语,包括:「中国士兵对机械工艺一无所知」、「中国民众听见船上的炮声,吓得魂飞魄散,令人怀疑火药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他后来历任该国开普敦总督府秘书长及海军部次长,也曾派人前往北极,企图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路。这位官员最可能是:

(A)十四世纪波斯派往中国的官员(B)十六世纪鄂图曼帝国派遣官员

(C)十八世纪英国派遣的特使团员(D)二十世纪德国在中国军事顾问

30.八世纪时,拜占庭帝国内部发生「圣像崇拜」的争议,支持和反对崇拜圣像

者各持立场,双方相持不下。以下是两种观点:

甲:「我们供奉圣像,让人民可以透过圣像学习基督教精神,并且激发他们的宗教热情。」

乙:「许多未受教育者把圣像当成神圣本身,他们混淆了形象与形象所代表事物的差别。」

比较两则引文内容,可以推断两者对圣像崇拜的立场是:

(A)甲、乙皆支持(B)甲、乙皆反对(C)甲支持、乙反对(D)甲反对、乙支持

31.1914年,欧战爆发,中国与「某国」发生外交冲突,为解决冲突,1915年,「某国」提出若干要求,诸如:山东及其沿海土地与各岛屿,不得租借割让与他国;旅顺、大连湾,南满、安奉两铁路租借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将来汉冶萍公司,作为合办事业,属于该公司各矿附近矿山,未经公司同意,不得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这里的「某国」应指:

(A)德国(B)俄国(C)英国(D)日本

32.右图显示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

古代非洲某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图中长线条与箭头表示此一发展的路径与方向。证诸史实,这一幅地图应是在说明:

(A)基督教的传播(B)班图人的迁徙

(C)农业起源与扩散(D)迦纳帝国的扩张

33.1920年代初,第三国际派曾在爪哇从事共产活动的马林到中国。马林在桂林会见孙中山,相谈甚欢。适逢香港发生反帝国主义的海员大罢工,孙中山表明支持,马林认为双方有合作基础。他也理解中共当时只有党员数百人,而国民党有徒众数十万,但组织松散,容易操控。不过,孙中山已表明不容许国民党之外另造革命中心。根据这些观察,马林向当时中共总书记陈独秀,提出怎样的建议?

(A)联合东南亚共产党,在莫斯科的指挥下,夺取香港

(B)游说国民党,共同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国际反帝联盟

(C)与国民党合作,以对等的地位,组成抗日统一战线

(D)中共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认同反帝反军阀

34.1945年7月,同盟国领袖在柏林近郊举行波茨坦会议。在会议期间,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出现了,英国参谋部长因此记下:「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苏联参与对日战争了……因为我们手里已握有筹码,足以替代苏联的力量了。」文中所说的「我们」以及「筹码」分别是指:

(A)英、美两国;坦克(B)英、中两国;原子弹

(C)英、法两国;坦克(D)英、美两国;原子弹

二、多选题(占12分)说明:第35题至第38题,每题各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的,选出正确选项,将答案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上。各题的选项独立判定,所有选项均答对者,得3分;答错1个选项者,得1.8分;答错2个选项者,得0.6分;答错多余2个选项或所有选项均未作答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35.以下两段资料是学界对清代台湾社会发展的辩论:

资料一:清代台湾移民心态上仍认同中国大陆祖籍,台湾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延伸。但随着时间推移,移民在地缘意识上逐渐认同台湾本土,社

会群体也产生改变,新的血缘和地缘团体形成。

资料二:清代台湾社会的发展,在政策上倾向于以学习中国各省的社会形态为目标,期能转变成与中国本部完全相同的社会,并强调中华民族

向边陲地区扩展融合、趋于一体的过程。

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两者都是在讨论台湾社会变迁的模式

(B)两者都认为清代台湾社会是土著化的过程

(C)两者都认为清代台湾社会是内地化的过程

(D)资料一是土著化过程,资料二是内地化过程

(E)资料一是内地化过程,资料二是土著化过程

36.下列两段资料论及某一时代的政治运作:

资料一:「艺(太)祖有约,藏于太庙: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故七帝相袭未尝辄易。」

资料二:「太祖不杀大臣及言官之密约所造成之家法,于有一代历史影响甚巨。」

请仔细阅读,选出妥当的选项:

(A)两段资料所述是关于有「宋」一代(B)两段资料所述是关于有「明」一代(C)两段资料均为该时代的史家所写(D)影响之一是家法严,士人不敢议政(E)影响之一是培养士人批评时政的精神

37.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盟军占领日本,占领策略是「非军事化」与「民主化」。1945年10月起,盟军最高司令部发起一波波改造运动,目的是粉碎日本原来的权威式统治,将其改造为民主社会。下列盟军最高司令部发布的措施中,哪些与推动日本社会的「民主化」最为相关?

(A)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B)释放监狱中所有的政治犯

(C)解除日本的军事武装力量(D)鼓励工会组织与罢工活动

(E)开放各种公民权利给女性

38.甲:「发生在1871年的『统一』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或

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对非普鲁士地区实行殖民化、

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形式。」

乙:「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他心里明白,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

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对俾斯麦而言,德国统一其实只

是普鲁士在欧洲立足的前提。」

以上是两位史家对于德国统一的看法。下列哪些说法为宜?

(A)甲认为不应把民族主义当作德国统一的最主要因素

(B)乙认为俾斯麦的统一德国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

(C)甲和乙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国统一之说法

(D)就「德国统一与普鲁士利益无法分开」这点,两种看法互相支持

(E)就「德国统一与普鲁士利益无法分开」这点,两种看法相互冲突

第贰部分:非选择题(占20分)

一、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每与诸将言及五省沿海人民移徙内地,叹曰:『吾欲留此数茎(根)发,累及桑梓人民!且以数千里膏腴鱼盐之地、百万亿众生灵,一旦委而弃之,将以为得计乎?徒殃民而已!吾若不决志东征,苟徇(顺从)诸将意,株守各岛,岂不笑吾英雄为其束缚?今当驰令各处,收沿海之残民,移我东土,开辟草莱,以相助耕种,养精蓄锐。俟有衅隙(等其发生内变),整甲而西,恢复迎驾,未为晚也。』」

1.文献中的「吾」应是指谁?(2分)

2.文中提及「五省沿海人民移徙内地」,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府颁布了什么命

令所致?(2分)

3.「收沿海之残民,移我东土」,对当时东土的发展有何意义?(2分)

二、下文是学者有关明清法律发展的叙述:清代法律基本上沿袭明律,律文一成

不变,亦不再修订。但两朝因时制宜,随时加上「例」,以应需要:有的是皇帝下旨为条例,有的是官员条奏,经议决纂为条例。明成化元年(1465)

辽东巡抚曾上奏:「大明律乃一代定法,而决断(判案的)武臣独舍律用例,武臣益纵荡不检(随意判决,难以约束),请一切用律。」但此建议始终未

能实行。至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部议更明确规定:「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遂成为定制。

仔细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这位明代巡抚,对「律」与「例」的主张为何?(2分)

2.从明到清在法律运作上,「例」的援用是增加或减少?(1分)如何判断?

(请根据文中资料指出一项具体证据)(1分)

3.明清时代既有「律」作为「定法」,何以又出现使用「例」的现象?(2

分)

三、以下两则有关1832年英国改革法案的评论,分别出自当时两份报纸:

资料一:「人民的胜利得到确保……由于这个法案,一套古老、强韧而腐败的制度受到致命一击。」

资料二:「惠格党人知道旧的制度无法再延续,遂希望建立另一套尽可能与旧法相似的制度。他们制订法案,只在为贵族和乡绅

阶级,赢得另一个强大新兴阶级的支持,作为自己的奥援。」

根据资料内容和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份资料评论的「改革法案」,其主要内容为何?(2分)

2.资料二「另一个强大新兴阶级」,所指为何?(2分)

四、公元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帝国会议中,对某事件申明

他的立场,以防止此一事件继续延烧,冲击帝国内部的安宁。他以坚决的语气宣示:「很明显,当一位孤立的兄弟发表与整个基督教相反的言论时,他的话是谬论,否则千年、甚至更久以来的基督教就成了谬误。因此,我决心以我的王国、领地、朋友,以及我的身体、鲜血和灵魂去斗争。」请问:

1.文中这位遭到指责的「孤立的兄弟」最可能是谁?(2分)

2.这位兄弟发表了什么「谬论」而受到谴责?(2分)

(试题中未显示图片请参考——二零一五年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试题历史考科_我的大学_天涯论坛

https://www.doczj.com/doc/dc9439447.html,/post-university-624223-1.shtml)

(0705公告之參考答案)

1. 2. 3. 4. 5. 6.7.8.9.10.

C D B A C C B B A B

11.12.13.14.15.16.17.18.19.20.

C B B C B A B A A A

21.22.23.24.25.26.27.28.29.30.

D A D C D D A C C C

31.32.33.34.35.36.37.38.

D B D D AD A

E BDE A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