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摘要:高压输电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

的应用优势,为全面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对电

力能源的相关需求,应当充分做好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本文主要阐述高

压输电的原理和优势,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电力

系统实际情况,对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引言

近年来,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给电力系统的发展带

来了契机与挑战,因此提高输电过程的安全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安全都

有着重大的意义,而规划设计工作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必

须要保证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建设服务。

1进行电力系统规划的意义

由于电力系统的规划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影响的因素较多并且涉及

的领域较广,因此增加了规划工作的难度,然而,能够准确做出电力系统规划的

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运行,从而能够保证工业生产和市民用电的可

靠性以及稳定性,不会因为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或者经

济损失。

2高压电力系统

高压输电是指在110-220kV传输电压之间的输电方式,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

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的一种远距离输电方式,能够通过电压的提高来降低电能,

减轻输电线路损耗,实现电力能源的优化利用,最大程度上满足工业生产以及社

会生活的电力能源需求,并对电力运行成本进行科学化控制,电力系统主要包含

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供电五个环节,高压供电系统则具有一定复杂性,

还包含细化的换流系统、变压系统以及滤波系统等诸多环节和设备,变电系统以

变压器为核心器件,按照其在输电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升压和降压两种功能,当电源输出电能在 110kV 以上并加载于高压线上,应当基于升压变压器实现

升压处理,而高压电线上的高压电能资源需要基于降压变压器实现降压处理,方

能够输出220kV 的民用电,当前我国高压输电线路主要有电缆输电线路和架空输

电线路两种类型,所谓电缆输电线路就是通过埋在地下的电缆进行输电,这种输

电线路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但是要将电缆埋在地下,所以施工和

维护很不方便,大多用于城市和跨江河线路,而架空输电线路是指通过电线杆塔

将输电线和地线架设起来悬挂在空中,同时保证各导线之间、导线和地线之间、

导线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安全范围之内进行输电,这种输电线路最为常见,其

优点是易于施工和维护,其缺点为占用空间较大。

3对高压电缆的规划设计

3.1 对高压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对高压系统的规划设计工作,都是在具体工作开始建设之前完成的,规划设

计工作的准确与否对于后期工程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输电系统的特殊性,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且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对于人们的生

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开始投入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规划设

计工作。

3.2 系统规划设计时遵循的原则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流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 流分析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力系统第一次实验报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流分析实验

实验1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潮流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力系统主接线电路的建立方法 2、掌握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 3、比较计算机潮流计算与手算潮流的差异; 4、掌握不同运行方式下潮流分布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 2、不同运行方式下潮流分布的比较分析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辐射形网络主接线系统的建立 输入参数(系统图如下): G1:300+j180MVA(平衡节点) 变压器B1:Sn=360MVA,变比=18/121,Uk%=%,Pk=230KW,P0=150KW,I0/In=1%; 变压器B2、B3:Sn=15MVA,变比=110/11 KV,Uk%=%,Pk=128KW, P0=,I0/In=%; 负荷F1:20+j15MVA;负荷F2:28+j10MVA; 线路L1、L2:长度:80km,电阻:Ω/km,电抗:Ω/km,电纳:×10-6S/km。 辐射形网络主接线图 (1)在DDRTS中绘出辐射形网络主接线图如下所示: (2)设置各项设备参数: G1:300+j180MVA(平衡节点) 变压器B1:Sn=360MVA,变比=18/121,Uk%=%,Pk=230KW,P0=150KW,I0/In=1%;

变压器B2、B3:Sn=15MVA,变比=110/11 KV,Uk%=%,Pk=128KW, P0=,I0/In=%; 负荷F1:20+j15MVA;负荷F2:28+j10MVA; 线路L1、L2:长度:80km,电阻:Ω/km,电抗:Ω/km,电纳:×10-6S/km。2.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 (1)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使母线A的电压为115KV,运行DDRTS进行系统潮流计算,在监控图页上观察计算结果 项目DDRTS潮流计算结果 变压器B2输入功率+ 变压器B2输出功率+ 变压器B3输入功率+ 变压器B3输出功率+ 线路L1输入功率+ 线路L1输出功率+ 线路L2输入功率+ 线路L2输出功率+ (2)手算潮流: (3)计算比较误差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手算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相差不大。产生误差原因:手算时是已知首端电压、末端功率的潮流计算,计算过程中要将输电线路对地电容吸收的功率以及变压器励磁回路吸收的功率归算到运算负荷中,并且在每一轮的潮流计算中都用上一轮的电压或功率的值(第一轮电压用额定电压)。 3.不同运行方式下潮流比较分析 (1)实验网络结构图如上。由线路上的断路器切换以下实验运行方式: ①双回线运行(L1、L2均投入运行) ②单回线运行(L1投入运行,L2退出)将断路器断开 对上述两种运行方式分别运行潮流计算功能,将潮流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分析示范文本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分 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合理的协调建筑物 的各部分能耗问题,以此种方式消除建筑物中多余的耗能 部分,最终达成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本文笔者从加强建 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建筑电气节能的有 效措施两方面对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 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 前言: 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是以科学为依据,节能为前提的 将建筑设计进而优化的措施。将节能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 和分析,不断进行改革,将能源的消耗不断降低,使节能 技术不断提升。设计符合各种地域和情况的节能措施,实

现供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最佳经济运行,从而达到真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目的。 1.加强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1.1. 建筑电气高效性的需求 真正实现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进而提升工作效率的。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因此,对建筑电气的高效性应格外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以忽略建筑电气设计效率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电气节能能力的做法是不对的。由于建筑电气设计的涉及面较广,因此不能对节能设计进行盲目的追求,而忽视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其他指标要求。 1.2对建筑电气环保因素的考虑 一个好的建筑节能设计体现在能够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在保证质量过关的情况下,也应该将环保

水电站经济运行

水电站经济运行 1水电站经济运行的意义和要求 水电站经济运行不仅是缓解能源紧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要求,还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需要。如何提高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以下要求: 1.1安全生产是水电站经济运行的前提 经济效益以安全生产为基础,没有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就失去意义。经常事故停运的机组谈不上经济运行,较高的设备健康水平及检修质量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 1.2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是水电站经济运行的保证 设置专门的权威的技术管理机构,全权负责跟踪研究全厂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全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现状,分析经济指标变化原因,及时出台有效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并严格执行,保证水电站始终处于良好的经济运行状况。 1.3 高素质职工队伍是水电站经济运行的关键 职工是提高水电站经济运行的主体。建立公正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对于发电企业提高经济性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水电站经济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水电站的经济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根据桥巩水电站近三年来的运行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影响水电站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及应对措施,主要有水库调度优化、机组工况优化及设备管理运行优化三方面: 2.1水库调度优化 桥巩水电站水库库容小,为日调节水电站,作为贯流式机组运行水头低,流量大。因此,电站发电量在很大程度上由河水的径流量决定的。如何使径流水发挥最高效益,这就要求对水库进行优化调度。 2.1.1 扎实基础,加强管理 a复核修正水文特性曲线。注重水文基础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比对上年水库运行资料,不断修正机组水头-综合出力关系曲线,入库流量-综合出力关系曲线等,使曲线更能反映水库真实运行工况; b制定和出台水库优化调度有关管理制度。发电运行部详细制定了洪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水库调度预案,出台了水库水位控制相关规定,通过制度强化加强水库调度管理。 2.1.2 善于沟通,灵活调度 a 加强与上游电厂沟通,水文人员及时获取实时水情,包括上游电厂上下游水位、机组出力、进出库流量、闸门运行情况等; b 加强与中调沟通,运行人员根据实际水情及时与中调联系沟通,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减少机组空转和低负荷运行时段,灵活主动地调整机组负荷曲线,充分利用水库有限库容和水头多发电。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分析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合理的协调建筑物的各部分能耗问题,以此种方式消除建筑物中多余的耗能部分,最终达成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本文笔者从加强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措施两方面对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 前言: 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是以科学为依据,节能为前提的将建筑设计进而优化的措施。将节能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进行改革,将能源的消耗不断降低,使节能技术不断提升。设计符合各种地域和情况的节能措施,实现供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最佳经济运行,从而达到真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目的。 1.加强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1.1. 建筑电气高效性的需求 真正实现建筑节能主要是通过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进而提升工作效率的。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因此,对建筑电气的高效性应格外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以忽略建筑电气设计效率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电气节能能力的做法是不对的。由于建筑电气设计的涉及面较广,因此不能对节能设计进行盲目的追求,而忽视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其他指标要求。 1.2对建筑电气环保因素的考虑 一个好的建筑节能设计体现在能够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因此,我们在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在保证质量过关的情况下,也应该将环保问题纳入设计范围之内。尤其是在选材和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环保问题,体现出绿色生态环保意识,从而达到建筑电气设计环保理念的实现。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不难总结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要对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衡量。不能只是一味追求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完美,还要考虑到建筑电气的质量问题。要对建筑的实际效益进行整体分析,对建筑设计的各方面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2.加强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措施 在对建筑电气节能进行设计时,由于供配电系统设计较于照明设计、设备系统设计等设计方案具有更加鲜明的高技术性和复杂性,因此加强对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电气的建筑效果,提高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的试验分析

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的试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28T15:19:30.040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4期作者:牛思伟 [导读] 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高压电气的试验必不少。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摘要: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高压电气的试验必不少。但是在检测过程中,环境、时间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误差现象。为提升高压电气试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文主要就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的试验问题做一番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 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高压电气的试验工作,通过试验,及时找出系统运行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我们所说的高压电气的试验指的是对电气设备进行的绝缘预防性试验,属于电气设备绝缘监督中的重要组成,在试验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试验时间、地点、具体电压等多项因素,如果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下文将从试验内容、对策等结果方面谈谈高压电气的试验。 1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的试验内容分析 1.1介损试验 在一定的运行环境下,变压器内部的介质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当老化现象严重时,绝缘介质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变压器的正常使用,也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1】。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介损试验,以此判断介质的老化程度,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潜在隐患。在进行介损试验时,选择合适的接线,将变压器的端口与高压线屏蔽芯线相连接,将测试用的芯线于低压信号端接入,之后检测反接线时的高压芯线的接入方式,获得设备的运行状态。介损试验是电力系统建设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试验内容,通过介损试验,能有效预防绝缘介质的老化现象,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1.2电阻试验 电阻试验又称为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试验,该项实验内容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试验时,将试验的重点集中在线路的接头处,并根据测验的结果判断开关以及引线的运行状态,及时找到开关以及引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2】。除此之外,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开关分解处的实验中,利用此方法分析判断开关的分解处是否存在短路故障。或者是使用电桥法也能获得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通常情况下,利用电桥法进行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阻值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具体如:当电阻值高于100时,应当使用双臂电桥法进行检测;当显示电阻值低于100时,建议使用单臂电桥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才能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信息。 1.3直流耐压试验 当想要判断线路接头等部位是否存在运行故障时,就可以利用直流耐压试验法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组织两名专业的电气工作人员,一名负责接线,一人负责查对,在合理分工后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根据具体的电容量选择相应的电容器,当被试验物的电容量较小时,建议采用波电容器进行;在试验过程中应当使用屏蔽罩屏蔽微安表,减少客观因素对试验过程以及结果的影响【3】。 2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试验中的不足 现阶段,社会各领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已经离不开电力,人们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电力供应的要求也就更高,为满足人们的高要求,近年来,电力系统的建设也越加完善,但是在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的试验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2.1引线方面 在引线方面,当前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绝缘带的问题;二是避雷器引线的问题。首先,引线上如果残留有绝缘带,将直接导致介质的电阻增加,进而给高压电气的试验造成影响;其次,在避雷器引线方面,主要是引线的断开给高压电气的试验会造成影响【4】。当引线断开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漏电,不仅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保证,试验的安全性也将得不到保证。这里以75%的直流电压为例进行说明:当避雷器中有引线时,其的漏电量为20μA;当避雷器中无引线时,其的漏电量为80μA。由此可见,有引线与无引线时的漏电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有引线与无引线状态下得到的试验结果也会有明显的差距。为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在进行电气试验时,将引线完全拆除,使引线安全脱离接头,这样才能确保试验结果的统一性、一致性。 2.2电压方面 通常情况下,介质的损耗情况受电压影响,如果电压较高,介质的损耗值会相对较小,如果电压较低,那么介质的损耗值也会相应上升。因此,在进行电气试验时,电压是一个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试验之前,对电容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明确,根据具体的测量结果,深入分析电气试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误差。但是在实际的电气试验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会忽视这一分析环节,进而导致电压的实际状况出现问题,使得介质的损耗值上升,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准。 2.3高压电气设备的接地问题 为实现静电以及电流的顺利泄放,就要保证电气设备接地,如果电气设备接地不完全或是在接地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出现连接不良的情况,就会造成电解作用,进而造成电气设备的严重损耗【5】。一般情况下,为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变电站内的电线与电压互感器均是直接接于电气开关,但是也不排除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连接不良的情况,如果连接不良,那么电气设备的工作参数就会出现紊乱,介质的损耗程度也会上升,电气试验也将更加难以顺利开展。 3完善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试验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就完善高压电气试验的几点策略做简要分析。 3.1全面解决参数问题 在进行高压电气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参数、国家技术规范进行操作,这有这样才能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例如在测试介质损失量时,就应当高度重视电压参数问题,根据具体的情况,科学设置电压参数,综合考虑不同参数给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避免出现应参数不准而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电压较低时,电离层完好,电阻值、介质损失均较大;电压较大时,电离层受到破

电气化铁道节能技术探讨

电气化铁道节能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7-12-28T15:35:09.4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作者:李明许志万 [导读] 自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以来,地球整体环境污染和有限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 摘要:自科学家发现全球变暖以来,地球整体环境污染和有限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最早我国在“十一五”计划当中提到了节能减排,之后的几年中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文件来要推动在“十二五”计划中制定的具体工作,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损耗大国也在为节能减排,建设节能环保资源节约新型社会而努力。铁道铁路这项行业在我国交通比例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同时也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资源。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节能;变电所牵引;接触网技术 1. 电气化铁道概述 电气化铁路,是指以电能作为牵引动力的一种轨道交通运输形式,主要由牵引变电所、牵引网和电力机车三大元件组成。其中牵引变电所从地方电力系统引入的 110 kV 或220 kV高压,通过牵引变压器降至适合电力机车运行的 27. 5kV 电压,送至接触网,供给电力机车运行。其作用是接收、分配、输送电能。牵引网主要包括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回流线和大地回路,接触网是其核心,是电气化铁道的主要供电设施,其功能是全天候不间断地向电力机车供电。由于电气化铁路采用的是电力二次能源,较其他牵引方式,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率,属于节能型交通运输方式。参照日本新干线及法国 TGV 和国内有关资料,按人km 标准能耗算,内燃机车牵引铁路为 2.86,电力牵引铁路为1.93,高速公路为 22. 05,飞机为 44. 1 。显然,电气化铁路的能耗最低。因此,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在 2008 年新修订的《中长期铁路规划》指出,到2020 年底我国铁路的电气化率要达到 60% 以上,截止 2013 年底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已突破 5.6 万 km,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其用电量也在不断攀升,作为节能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其能耗量还是比较高的。因此,若能进一步提高其能源利用率,将产生可观的节能减排效益。 2. 变电所牵引节能技术 2.1 采用节能型变压器。现今我国大部分 地区都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在选用变压器之前要考虑当前地区铁道运行的实际能源损耗情况综合判断。以此依据来选择参数适合的变压器,选择电能负荷和容量都合适的变压器,这样就基本可以满足设施的告诉正常运转。 2.2 采用换接相序的方式来减少负序电流带来的电能损耗 把变电所相邻的变压器的原边的各个端子与电力系统中不同的相相接,叫做换接相序。在机车运行中变电所牵引超负荷运行时会出现点能系统不对称运转从而产生负序电流,一旦出现负序电流就会对机车的变压器,电机等等设备形成能源的过量损耗。负序电流会造成变压器容量使用率的降低,并且增加能源的损耗还会增加整个电力网的损耗。所以来通过换接相序的方法来减少负序电流对电气化铁路节能是必须的措施和手段。 2.3 减少谐波和低功率因数带来的损耗 变压器牵引过程中的低功率因数会造成电机设备的工作能效的较少,增加了变输电及发电的成本,与此同时还会增加整个电力网络的能源损耗。还会出现电力谐波,其对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都会造成过量的能源消耗。现今我们主要针对这两种损耗情况基本采取在牵引变电所的牵引一侧并联安装电容补偿装置。只是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当中存在着无功效补偿不高,投放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诸如此类情况又可采取性能良好的动态型无功效补偿设备。该装置的特点是能够及时高速的调整无功功率来实行快速的电压调配及动态补偿,应该说这种装置是基本可以满足电气化铁道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的要求。 3.牵引变电所节能技术 3.1 牵引变压器节能 在电力火车上以前利用传统的变压器,这类变压器本身需要消耗一定能源,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是主要损耗,利用牵引变压器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对于提高其应用的现实有一定的意义,改善了电气化铁道技术,发挥了其现实意义,对于提高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一定作用,牵引变压器使用,对于提高电气化技术中能源消耗起到技术保障作用。 3.2 降低负序电流引起的损失 单相牵引负荷会引起三相电力系统的不对称运行,在电力系统中产生负序电流,负序电流由于其对电机、变压器等的影响造成了电能的损失。对发电机来说,负序电流的出现会导致发电机转子产生附加损耗和过热,同时还会限制发电机的出力,降低发电效率,造成电能损失;对电力变压器,负序电流的出现会使其容量利用率下降,同时产生附加的电能损失; 负序电流还会增大电网损耗。 3.3 降低谐波及低功率因数造成的损失 谐波的出现同样会造成发电机、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的附加损耗;而低功率因数则会导致电气设备的效率降低,提高了发电和输变电的成本,同时还会造成输电网络的电能损失。目前,减少谐波影响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主要是在牵引变电所牵引侧装设并联电容补偿装置,这也是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案。但是由于并联电容补偿模式,大都采用手工投切,存在投切不及时、无功补偿效果不好等问题,且投切时易出现很高的过电压,导致严重的供电故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性能优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 能够快速、平滑地调节无功功率,以实现动态补偿和快速电压调整,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基本符合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特点和要求的无功补偿装置,但 SVC 不可能做到瞬时无功控制。 4. 触网节能技术 4.1供电方式与能耗 电气化铁道的供电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供电方式、吸流变压器(Booster-Transformer,BT)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供电方式和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CC)供电方式。不同的供电方式能耗不同。直接供电方式结构简单、回路阻抗低,电压水平好,电能损失小;BT 供电方式由于在线路上装设了吸流变压器,导致接触网阻抗增加,电能损失也随之增大;AT 供电方式由于其电压等级提高了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 引言:建筑电气节能作为建筑节能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关的节能设计要合理地运用到工程设计中,做到电气系统不但安全性高,而且能够减少能耗和投资成本。 1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 1.1 实际需求性 所谓实际需求性就是要发挥好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包括建筑电气,它们的最终用途都是用于人,给人带来服务的。因此,在一个住宅区中,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要满足住宅小区中居民的要求,如要保证小区的运输管道畅通无阻;满足电灯、电视等电力设施的用电量;保证小区中路灯的照明度、色温以及显色的指数;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舒适卫生、美观大方等一些工艺要求。电气节能设计要在满足这些功能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建筑并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大大增加能源利用率,避免能源消耗。切不可为了节能效果而限制使用电气,导致建筑物由于电气的缺乏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 1.2 经济适用性 所谓的经济适用性,即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是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工程投资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因素就是经济效益,

同时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居民的实际需求。不能因为单纯地节能而在工程中盲目使用节能的高科技和高端设备,这样不仅在投资上造成了浪费,而且建出来的工程未必符合老百姓的需要。目前适用于我国的节能措施是在保证所投入的资金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能回收的节能。 1.3节约性 节约性,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要注意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因此,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对于那些无关建筑物功能的能量,尽量避免消耗,同时,通过高科技的控制手段,将照明、变压器功率功能的损耗降到最低。另外,在选用节能设备时,应在经济技术的基础之上,熟悉其原理、性能、效果,再确定节能设备。 2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2.1合理选择变压器变压器负载率偏低,将造成一次投资偏大,还增加二次运行费用,十分不利节能。设计中应根据负荷情况,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合理分配负荷,力求三相负荷平衡。大量的实践证明,负载率宜取在70%~85%左右最经济节能,同时应重视选用新型节能低损耗变压器(如非晶合金变压器)。合理安排变压器

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问题的重要性探究 李伟涛

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问题的重要性探究李伟涛 发表时间:2019-03-04T10:21:26.0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李伟涛 [导读] 与目前的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相结合,对其进行全面优化,能够使电力行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电力资源。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高压电气试验技术是反应电力系统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其能够有效保护电力设备以及确保电力系统的合理运行。电气试验技术的调节、保护、测量等功能不仅提供了优质电能,也有效确保了用户的基本用电安全。进行电气试验的时候,通常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试验失败,乃至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重要性 前言:技术人员进行试验任务,必然会涉及到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检测,根据最后的试验结果来对供电系统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保证电气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广泛普及的形势下,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所采取的试验方法、技术和设备等也更加先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影响因素的干扰,降低了试验结果的误差。 1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问题的重要性 1.1电力应用率 开展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是以电力输送保障为基础的,良好的绝缘能够避免传输过程中造成干扰,能够有效降低传输外部干扰,使得传输时更加稳定。除此之外,通过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还能够根据电力系统设备绝缘特性,提升电流输送空间,为后续的电流输送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大大提升了整体系统输送的效率。 1.2确保高压电气设备具有好的绝缘效果 目前,在进行电力系统的高压电气试验的过程中,其核心内容在于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特性展开检验和测试,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效果得到最佳。如果保证了最佳的绝缘效果,就可以降低漏电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其电力能源的使用率,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运行故障的发生,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1]。 1.3电力运行结构 随着电力系统资源向现代化方面前进,将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落实好,也是电力结构重要的组成环节,能够进一步规范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的流程。对电力系统进行检验时,传统方法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调试工作开展时也缺少依据,工作人员仅仅依靠工作经验进行判断,导致电力系统在试验时容易出现事故。进行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要重视前期的系统规划,对试验进行评价时,要有一定的标准参考,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内部结构;随着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越来越专业化,使得安全管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真正的作用。比如,对于电力系统资源来说,提升了电力传输、继电器保护的功能,在试验时,检修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够及时处理,解决电流系统中的各项隐患,在技术层面上,落实好电力配送等。 1.4提高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科学化水平 检修人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时,为了保证高压电力设备性能的最大化发挥,还要对电气试验方法进行改进创新。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测试顺利进行,确保检测的高效率、高标准。一旦在进行检测工作时没有做好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工作,就会留下很多安全漏洞,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严重时,甚至还会直接引起电气设备损坏,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对试验检测的结果精确性造成影响,难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1.5技术层面 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为电力输送系统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正在向现代化的电力输送方面发展,检查绝缘鞋时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对试验的开展具备更加宏观的意义;其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绝缘性试验也向着相对应用技术转变,增加了电力系统绝缘性的专业程度[2]。例如,通过红外照射形式对电流输送线路进行绝缘检查,在检查继电器外部绝缘时则不需要使用红外照射形式,对继电器进行氧化分析,使得电力系统传输更加安全与可靠,专业性也得到显著提高,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现状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下,一些新的技术和工艺方法开始被应用到高压电气试验工作中,并且也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电气试验新的发展。例如,现阶段电力技术人员采用GIS工具的局部放电超声波来实现对频带的检测,进而可以准确确定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位置,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提高了故障检修效率,而且有的技术人员也充分借鉴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原油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法来完成简单的电气试验任务,并配合选择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结论来起到优化供电电路的作用,使检测测试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为电力供电系统的运行创造安全良好环境[3]。在电气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方面,很多技术人员是通过对频率0.1Hz的超低频试验电源的利用来强化电气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的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无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减小了试验误差,误差的允许范围也会大大缩小。除此之外,电力技术人员还充分借鉴红外线技术,将其应用在电气试验工作中。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电气试验过程中,高压电气设备是处于稳定、可靠环境中的。这就降低了结果误差,为后续电力系统检测维修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3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改进措施 3.1建立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是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技术改进的关键措施之一,在高压电气设备的检测中,数据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全面有效地分析和对比原始数据,进而获取设备的具体变化状况,进一步保证高压电气设备检测的可靠性和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有效对档案进行分类,确保检测结果足够精确,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3.2在线监测技术 电力系统从计划检修的方式逐渐迈向更优化更先进的状态检修的关键技术方法还在于电力设备的绝缘在线诊断和检测。当下电网呈现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1级电气1班 学号: 2 2 姓名:杨玉豪潘鸣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2015-01-05

0、课程设计题目A3: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和计算 姓名: 指导教师: 一、 一个220kV 分网结构和参数如下: #1 500kV 变电站G 220kV 变电站 火电厂 #2 #3 #4#5 #6 11km 11km 30km 20km 9km 16km 25km 500kV 站(#1)的220kV 母线视为无穷大母线,电压恒定在230kV 。 图中,各变电站参数如下表: 编号 类型 220kV 最大负荷,MV A #1 500kV 站 平衡节点 #2 220kV 站 230+j40 #3 220kV 站 210+j25 #4 220kV 站 300+j85 #5 220kV 站 410+j110 #6 220kV 站 220+j30 各变电站负荷曲线基本一致。日负荷曲线主要参数为: 日负荷率:0.85,日最小负荷系数:0.64

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所有线路型号均为LGJ-2*300,基本电气参数为: 正序参数:r = 0.054Ω/km, x = 0.308Ω/km, C = 0.0116 μF/km; 零序参数:r0 = 0.204Ω/km, x0 = 0.968Ω/km, C0 = 0.0078 μF/km; 40oC长期运行允许的最大电流:1190A。 燃煤发电厂G有三台机组,均采用单元接线。电厂220kV侧采用双母接线。发电机组主要参数如下表(在PowerWorld中选择GENTRA模型): 机组台数 单台 容量 (M W) 额定电 压 (EV ) 功 率 因 数 升 压 变 容 量 MV A Xd Xd’Xq Td0’TJ= 2H a i,2 t/(MW2? h) a i,1 t/(MW ?h) a i,0 t/h Pmax (MW) Pmin (MW) 1 300 10.5 0.85 350 1.8 0.18 1.2 8 7 0.00004 0.298 10.22 300 120 1 300 10.5 0.85 350 1.8 0.18 1.2 8 7 0.00003 0.305 10.32 300 120 1 250 10.5 0.85 300 2.1 0.2 1.5 7 6 0.00003 0.321 9.38 250 100 升压变参数均为Vs%=10.5%,变比10.5kV/242kV。不计内阻和空载损耗。 稳定仿真中发电机采用无阻尼绕组的凸极机模型。不考虑调速器和原动机模型。不考虑 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励磁系统模型为: 该模型在PowerWorld中为BPA_EG模型,主要参数如下: KA=40 TA=0.1 TA1=0.1 KF=0.05 TF=0.7 VRmax=3.7 VRmin=0.0 发电厂按PV方式运行,高压母线电压定值为1.05V N。考虑两种有功出力安排方式: ?满发方式:开机三台,所有发电机保留10%的功率裕度; ?轻载方式:仅开250MW机组,且保留10%的功率裕度; ?发电厂厂用电均按出力的7%考虑。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

节能降耗中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探讨 尚成

节能降耗中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探讨尚成 发表时间:2018-10-22T15:52:39.9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作者:尚成 [导读] 摘要:电能计量是电力生产、销售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都需要对电能进行准确测量。 (国网陵川县供电公司山西晋城 048300) 摘要:电能计量是电力生产、销售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都需要对电能进行准确测量。通过电能计量技术不仅可以为我国的电力企业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而且还可以准确了解当地城市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了有效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电量的损失,科学的电力计量新技术成为很多电力企业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节能降耗中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节能;电力;计量;策略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节能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而电力节能技术的优化利用已成为社会研究的核心课题以及方向,关乎供电质量的提高、耗损的降低等。当前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技术在取得一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显示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电力计量设备投入,不断的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建立完善的电力计量系统,定期开展质量、技术监督与校验等方面,对电力计量技术提出了几点思考。 1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电力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节能降耗是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必须实现电力计量技术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情况和电力企业实际运营需求,制定完善的节能降耗管理制度,充分认识到电力计量技术节能降耗的重要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电力计量工作,始终牢记节能降耗,在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引进现代化节能技术,推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充分发挥电力计量节能降耗的重要作用。 2加大电力计量设备投入 电力计量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基础设施,市场上电力计量设备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电压互感器、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等。电压互感器主要用于采集电力系统中的线路电压,电能表在电力计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结合电力系统中相位、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之间的关系,转换为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采集电力系统中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的电流,通常情况下,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可有效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相关电力企业应适当加大电力计量设备投入,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电力计量设备。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电力计量设备不断涌现,电力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电力计量设备,一方面提高电力计量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电力计量的综合效益,减少维护检修费用,减少电力计量误差,为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电力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不断的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性 电力计量设备是电力企业重要的设施之一,计量设备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电流互感器、电度表、电压互感器等等。在电力计费系统中,电流互感器负责采集一次回路中的电流,而线路中的电压采集由电压互感器负责。电度表(电能表)是计量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根据电压、电流信号以及相位关系,将其转换为无功与有功电量。但是为了保证电能便有效的运行,需要有一定电流支持,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因此,需要科学的选择电力计量设备,在线路正常运行状态下选择设备,提高计量设备的科学合理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计量设备应用到电力计量检测中,有效的提升了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减少了计量的误差,为电力企业重大决策以及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4建立完善的电力计量系统 在电力市场的发展中,电量考核系统是通过各企业电力交易合同的执行状况来进行考核的,发电厂发电计划的执行情况需要依据各计量点电能数据来进行考核,还要计算出过发电量与欠发电量,以实现对各时间段发电执行状况的把握,计算出奖惩电量。利用电力计量的准确数据,对电力企业下属的供电企业执行情况进行相应额考核,同时对补偿电量以及奖罚实施计算。在电力企业中,还不可缺少的是远程计量系统的运用。这一系统的结构多为分布及分层式的结构,组成部分包括主站、配变及变电站和通信网络。在远程计量系统中,主站结构是分布式的局域网,可运用不同的通信模块配置来实现电量数据的采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网络、模拟、通信等方式,实现电力计量系统终端的通信功能,对电力计量装置信息进行采集与管理。 5定期开展质量、技术监督与校验 为了确保电力企业所开展的一系列计量活动的合法、科学、有效性,国家相关计量管理部门以及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企业相关计量活动的质量、技术监督,通过技术监督检查,促使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计量法律法规来开展相关计量检定工作,确保电力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相关计量标准的溯源工作,从而确保计量标准量值传递科学有效。计量人员应根据检定规程制定出相应的周期检根据我国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电力企业应该结合实际管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的电力设备进行周期检定或抽检,确保电力计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电能计量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对相关的电能计量活动进行周密计划,加大对电力企业电能计量工作的业绩考核,确保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6实现标准化的电力计量服务 电力企业开展电力计量工作,首先应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组织专业的电力计量技能培训,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学习电力计量的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全面提高电力计量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同时,加强电力计量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创新新方法、新技术,严格按照电力计量工作标准,熟练、准确地操作电力计量系统,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节约电力计量能耗。 7积极应用智能电表 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应积极应用智能电表,其具有多种高级应用功能,如时段和费率的多选择性,传统电表在设定时段和调整费率时很不方便,而智能电表含有两套费率时段表,工作人员可结合用电企业的实际情况自动设定费率,提高电力计费的准确性,并且智能电表可明确显示时区和费率,提醒电力用户节约电力资源,减少能源浪费。如果说电力计量设备是电力计量准确性的前提,而作为计量设备的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措施探讨(通用版)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措施探 讨(通用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24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措施探讨(通用版) 摘要:将电气节能技术用到建筑电气设计中,精心思考,反复斟酌,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现状,提出了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措施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如何节约能源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建筑电气节能的空间还很大。因此,将电气节能技术用到建筑电气设计中,精心思考,反复斟酌,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建筑电气设计应充分考虑选择高效率的节能设备,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达到电气节能最大化的目

标。 一、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现状分析 1、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类能源供不应求,能源的浪费却较为普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兴建了一大批规模庞大的各类大型、特大型公共建筑以及规模日益扩大的住宅小区,其中的不少建筑,都没有把建筑节能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特别是没有把电气节能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新的、巨大的能源浪费。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深刻意识到节能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筑节能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断完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公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节能的理念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其实建筑节能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它甚至比某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更为困难,因为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和领域更

水电站经济运行研究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水电站经济运行研究 学习中心:贵州黔南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年级: 2007 年秋季 学号: 101410017762 学生:王平武 指导教师:张静 完成日期: 2010年2月1日

内容摘要 水电站经济运行是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的一项增产措施,也是减少水能消耗的一项节能措施。但水电站经济运行涉及影响因素多,约束条件复杂,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水电站特征千差万别,加大了水电站经济运行的实施难度。本文分六个部分对水电站经济运行进行研究。第一概述了水电站经济运行;第二阐述了水电站经济运行的目的和意义;第三分析了其任务及内容;第四探讨了水电站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及实施;第五以东北地区某流域为例,分析了水电站经济运行。最后总结全文。 关键词:水电站经济运行运行方式优化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1) 1 水电站经济运行概述 (2) 2 水电站经济运行的目的和意义 (4) 3 水电站经济运行的任务及内容 (5) 4 水电站经济运行基本内容及实施 (7) 4.1 水库优化调度及水情自动化系统 (7) 4.2 水、火电日负荷分配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7) 4.3 厂内机组间负荷分配及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 (9) 5 水电站经济运行实例分析 (10) 5.1 水库调度的基本规律 (10) 5.1.1 水库调度的基本原理 (10) 5.1.2 水库调度的特点 (10) 5.1.3 水库调度的方法和方式 (11) 5.2 某水电站水位控制方式 (11) 5.2.1 控制水位及水位控制方式 (11) 5.2.2 水位控制方式分析 (11) 5.3 某水电站经济运行方式 (12) 5.3.1 长期运行方式 (12) 5.3.2 短期运行方式 (12) 5.3.3 厂内运行方式 (13) 6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