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王扫六合(含答案)

秦王扫六合(含答案)

秦王扫六合(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 从统治时间的长短来看,与西晋相似的王朝是()

A. 夏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

2.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秦王最后“扫”的是()

A. 楚国

B. 燕国

C. 齐国

D. 魏国

3.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4.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古用今,表达了依法用权的决心。寻古问今,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5. 秦统一文字后简化的标准字体是()

A. 隶书

B. 草书

C. 小篆

D. 楷书

6. 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间是()

A. 公元前230年

B. 公元前221年

C. 公元220年

D. 公元221年

7. 某导演正在拍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以下哪一场景不宜入选?()

A. 老百姓普遍使用刀币购买东西

B. 咸阳正在焚书、坑儒

C. 青壮年男子被征发去戍守长城

D. 皇帝用小篆批阅奏折

8. 秦长城是著名的防御工程,蜿蜒万里,它的东西端点是()

A. 鸭绿江、陇西

B. 辽东、临洮

C. 辽东、陇西

D. 鸭绿江、嘉峪关

9. 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我国历来就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秦朝时,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刺史

D. 御史大夫

10.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 统一货币

B. 焚书坑儒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文字

11. 秦朝的疆域广大,西至()

A. 南海

B. 东海

C. 长城一带

D. 陇西

12.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三公”,指的是:()

①丞相②县令③太尉④御史大夫。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记功石刻记录了秦始皇的统一伟业。秦统一的原因不包括()

A.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

B. 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C. 嬴政坚持开放进取政策

D.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4. 秦统一六国后,我国全国通行使用的货币是下列中的哪一种()

A. B. C.

D.

15. 七年级学生王明和爸爸在古钱币市场发现一枚铜钱(如图).摊

主说是秦代货币半两钱,但王明运用所学知识断定这是假币,那么他

判断的依据是这枚铜钱①币形不是圆形方孔②币形不是铲形③字

体不是大篆④字体不是小篆()

A. ①

B. ④

C. ①④

D. ②③

16. 下列王朝,其统治与西晋最为相似的是()

A. 西周

B. 秦

C. 西汉

D. 东汉

17.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焚书坑儒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8.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9. 秦朝疆域辽阔,东到东海,南到海南,西到临洮,北到长城。成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______ (判断对错)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1)材料中李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秦朝巩固“大一统”国家在文化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以什么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吗?

【答案】

1. C

2. C

3. D

4. B

5. C

6. B

7. A

8. B

9. D

10. D

11. D 12. C 13. D 14. D

15. C

16. B 17. D 18. B

19. ×

20. (1)由材料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可以看出李斯认为造成天下混乱的原因是西周的分封制,应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因此材料中李斯的核心观点是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2)由材料“廷尉议是”可以看出,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3)依据所学,秦始皇在文化推行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故答案为:

(1)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2)废分封,立郡县

(3)统一文字;小篆或隶书.

【解析】

1.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内迁各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之后东晋建立.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灭亡,仅存在15年.从统治时间的长短来看,秦朝与西晋王朝相似,都是短命王朝.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统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灭六国和秦的统一.

2.

公元前221年,秦国最后灭掉了齐国,统一了全国.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秦统一中国的知识点.

本题以秦统一中国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灭六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3.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选D.

本题考查秦统一中国.

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4.

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御史大夫的职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相关史实.

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文化方面,秦朝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小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相关史实.

6.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间.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秦的统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灭六国和秦的统一的相关史实.

7.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老百姓普遍使用刀币购买东西在拍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不宜入选.BCD符合史实,可以入选秦朝的电视剧.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反映秦朝的史实.区别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本题以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8.

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的“万里长城”.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秦长城的东西端点.题干的关键信息是“秦长城”“东西端点”.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

本题以秦长城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9.

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刺史具有监察职能,但刺史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本题难度一般,解答时要注意御史大夫与刺史的区别.

10.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因为文字不统一,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颁行天下,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BC.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秦统一六国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要准确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基础上顺利解答.

11.

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选D.

本题考查秦朝的疆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朝疆域四至.

1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题“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中央官制.

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和影响.

13.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统一后,这不是秦统一的原因.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14.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圆形方孔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5.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通令全国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规范字体通令全国使用.王明判断的依据是这枚铜钱币形不是圆形方孔,字体不是小篆.

故选C.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相关知识.

16.

西晋建立于265年,灭亡于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时间比较短暂的王朝.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灭亡于公元前206年,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的存在时间比较短暂的王朝.

故选B.

本题以西晋王朝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历史特征的知识.

本题以西晋王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晋和秦朝相似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17.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政治上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故选D.

本题考查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8.

据“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御史大夫.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故题干中这个政府高官应是御史大夫.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以秦朝的政府高官每天的工作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19.

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达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答案为:×.

本题以秦朝的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疆域的知识.

本题以秦朝的历史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疆域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20.

本题以秦始皇与大臣对话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