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处方-理论讲稿

运动处方-理论讲稿

运动处方-理论讲稿
运动处方-理论讲稿

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曾提出过这个概念。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确认。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可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应用的目的和对象可分为三类。

?竞技训练运动处方:运动员根据运动处方进行科学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

?预防保健运动处方:健康人和中老年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临床治疗运动处方:对成人病的患者应用运动处方,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医疗效果。

运动处方的优点

实践证明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可使人们获得多快好省的效益,并且既安全又可靠,又有计划性,达到健身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有多又快是指普及面广,收效快。可广泛适用于男女老少、不同体力水平的人,持续进行6~8周的锻炼,就能提高全身耐力水平。最长不出16周即可到到良好的效果。

?又好又省是指科学性强,省时间。按本人靶心率的强度锻炼12~30分钟,花费很少时间,就可获得最佳效果。

?安全可靠是指针对性强,效果好。可以科学的监控运动量和评价运动效果,并能有效的防止运动伤害。

?有计划性是指目的明确,易坚持。可使运动安排得当,锻炼得法,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运动兴趣,易与坚持。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上,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运动处方要个体化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各种情况的处方,即使可能,而个人的身体或客观条件也在经常变化,严格的说,今天的处方明天就不一定适合。所以,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个别对待。

?运动处方要修订调整

书刊杂志上所介绍的运动处方,应用于多数人时,有的人适应、也有的人不适应。即使从检验结果用计算机所谓科学算出的处方,也不一定就是此人在所有点上都是最适合的处方。因此,对于初定的处方在实行

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微调整,使之成为符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须知,一个安全、有效、愉快的运动处方,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制定的。

?按全身耐力为基础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体力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为重要。因此,即使不根据性别、年龄,而只以体力(全身耐力)情况作基础来制定运动处方时适宜的。

?保持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有效强度,这就是靶心率范围。如果运动超过这个上限,就可能有危险性,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为安全界限。而达到这个有最低效果的下限,称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如果身体条件差的人(年老、体弱、成人病者),容许的运动条件受限制多些,制定处方时必须严格规定运动内容;反之,身体的运动,而强健的壮年,从跑步到所有的运动都是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愈高,效果也愈大,但他有个最高和最低限度。具体地说,危险性少而且效果高的适宜强度是60%~85%HRmax相当于57%~78%的最大心率值(即靶心率)。

?体制基础和运动效果的特异性

锻炼前体质差的人,从事强度小的运动也能收到显著效果,而锻炼前体质强的人、则要求更高的运动强度的刺激,才能见效。

运动时身体的生理的适应,根据运动种类或方法有所不同,这称为运动效果的特异性。一般认为运动效果是有特异性的,因此根据目的而选择适合的运动种类很重要。例如,以自行车训练程序的效果,只在自行车运动时才又特异的发挥。仅一条腿进行训练时,只在训练的腿出现生理学变化等。故想进行增强体力运动的人,应自己知道要什么方法训练身体的那个部分。而不必盲从教练、指导者的指示。明确自己锻炼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这是坚持长期锻炼并收到效果的重要问题。

运动处方的原理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也称有氧运动(aerobictraining),因此,其健身作用的理论基础就是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超量恢复原理及全身心健康概念。

?有氧运动的价值

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而关键环节应该是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的输氧能力,这对增进健康至关重要。

耐力运动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因此,有氧运动对机体的影响有生理学的、生化学的、心理学的及社会学的多方面的运动效果。有氧运动是恒常运动。所谓恒常运动也称稳定运动,是人体活动时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运动强度的运动刺激使各种生理功能惰性逐渐被克服,呼吸、循环功能提高,人体需氧量与吸氧量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体内不发生乳酸堆积,心率、输出量和肺通气量等保持稳定状态,因此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

脂肪消耗的多,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性作业阈值、改善有氧能力等。简明地说,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而非恒常运动时5分钟以内便疲劳了的运动。

?超量恢复原理

人体对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刺激有个适应过程,一般分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三个阶段。在负荷阶段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物质代谢产物(乳酸、尿酸等)被蓄积起来,人体机能能力下降,产生疲劳。停止运动后,到了恢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热、酸碱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得到补充,并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此现象称为超量恢复。如果在超量恢复阶段内再进行下一次超负荷锻炼,肌肉物质和肌力就会逐步累积起来,就会逐步提高机体能力和训练水平。一般来说,超量恢复常在运动后1~2天内出现。

?全面身心健康概念

库珀博士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与研究,创造性地揭示了保持人体全面身心健康的奥秘。他认为这主要是保持人体生理、心理平衡。人体每天需要一定量的营养,以保证细胞生长和代谢的需求;需要适当时间的休息,以放松与工作造成的疲劳;还需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保持肌肉、筋骨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而有氧代谢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运动锻炼固然重要,但还应注意保持理想体重、合理膳食、戒烟及控制饮酒等。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一般包括下列六项,其中(2)至(5)项为四大要素。

?运动的目的

依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和身体健康状况各有不同。目的有:强身保健、防治疾病、健美减肥、消遣娱乐及提高运动成绩等。

?运动的种类

?运动的分类

对于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各有不同的含义,也有必要搞清运动处方领域内的运动概念。日本学者小川方德将模仿类的运动分为:日常运动、劳动运动、体育运动及表现运动4类。

表现运动是指人类相互传达信息、交流感情等为手段的运动。模仿类的体育运动又可分为5种:

?对外界,利用运动器官易懂的运动(如跑、走)。

?将对象物直接移动、以助自身运动的运动(如投掷、篮球)。

?利用工具、将对象物间接移动而助自身运动的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

?在固定的体操器械上的运动(如器械体操)。

?为移动运动而借助外力的运动(如冲浪、帆板)。

?运动的三个种类

从运动生理学氧的代谢程度来看,对健康有效的运动项目可分为三类:即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及混合运动。

在运动实践中,两者不规则而混合存在的也不少,而且也有同一项目,由于方法不同,成为有氧运动或无氧运动。例如长跑、轻松慢跑是有氧运动,而竞赛时全力跑即为无氧运动。按体力水平(尤其是有氧运动)也不一样,同样速度。例如,以200米/分的速度跑步,体力强的人为有氧运动,而体力差的人则成为无氧运动。这样只按运动项目不能一概判断是有氧运动或无氧运动还不少。

3、运动种类的选择

在运动处方中,对锻炼者提供最适宜的运动项目,以可以说是最终的目标。

(1)选择运动种类的条件:1经过医学检查已许可;2运动强度、运动量符合本人的体力;3过去的运动经验、本人喜爱的项目;4进行运动的环境、就近有场所;5运动设备、用具齐全;6有同伴;7有指导者。

但不一定所有条件都具备,1、2条是必须具备的,3~7条可不全具备但占多数,这样结果虽然有运动的意志,然而不能实践的情况也不少。从运动医学的立场来说,以增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运动应考虑以下三个条件:1是恒常运动;2有一定节奏的持续运动,无呼吸紊乱或憋气现象;3近于全身运动,不是局部运动。

(2)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现代新兴的运动处方要求包括三种运动种类,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性运动,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最佳效果。

第一类,有氧运动的耐力性运动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游泳、自行车、滑冰、越野滑雪、划船、跳绳、上下楼梯及室内功率自行车、步行车、活动平板(跑台)等。

第二类,伸展运动及健美操:广播体操、太极拳、太极功、气功、五禽戏、八段锦、健身迪斯科、跳舞及各种医疗体操和矫正体操等。

第三类,力量性锻炼:采取中等强度的,足以发展和维持去脂体重的力量训练,必须成为成人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力量训练,要由主要肌群参与,每次8~10组,每组重复

8~12次,每周至少2次。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实践的乘积。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而运动量也失去的锻炼效果与安全性的关键,而这时表示方法有多种,可根据需要分别使用

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

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可分为绝对的强度和相对的强度两种。绝对强度指物理的负荷强度,如每分钟60米速度步行、或自行车功率及每分钟2000kpm,每分钟334.8焦耳或能量代谢率的处方属于此类。

绝对强度的优点是表示处方的强度简单明了,并且是对体力的绝对评价。其缺点是忽视个人的能力,因为机体负担成都个人有很大差异。

与此相反,相对强度是适应个人能力的强度。例如,个人最大摄氧量为100%,以其80%、60%、40%Vo2max 这是优点。缺点是最大摄氧量的测定复杂,对中老年人,病人等实施困难。

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是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和制约,改变任何一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运动量的大小。

健身锻炼的运动量一般用运动强度与运动实践的乘积来表示。

?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

?年龄减算法

运动适宜心率=180(或170))—年龄

如果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则用170减年龄。此法适用于身体健康的人。

?净增心率计算法

按体质强、中、弱三组分别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60次/分为强组;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40次/分为中组;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20次/分为弱组;

此法适用于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病人。

?运动量百分比分级法

计算公式:(运动后心率—运动前心率)/运动前心率×100%

评定:运动后净增心率达到71%以上者为大运动强度;

运动后净增心率达到51%~70%者为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后净增心率达到50%以下者为小运动强度;

此法在运动疗法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年老体弱者。

?美国学者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提出如下标准:

心率16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80%

心率14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70%

心率12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60%

心率11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50%

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最适合的锻炼强度在65%~75%,即心率在130~150次/分之间。日本池上教授认为,运动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尿和心电图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为14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并达到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为150次/分时心脏每搏输出量最大、健身效果最好;心率在160~170次/分之间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但也未出现更好的健身效果;心率达到180次/分时,体内免疫蛋白减少,易感染疾病,并易产生疲劳或运动伤病。因此,运动最佳心率范围如下:

男31~40岁(女26~35岁):140~150次/分;

男41~50岁(女36~45岁):130~140次/分;

男51~60岁(女46~55岁):120~130次/分;

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100~120次/分;

?运动时间

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由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乘积决定运动量,因此,即使等量运动量,因运动目的不同而有运动强度和时间不同的处方。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以强度小而时间长的处方效果好(中老年人),对于青少年来说以短时间的激烈运动反复多次的处方,对增进健康有很好的作用。

根据研究每次进行20~60分钟的耐力性运动时比较适宜的。从运动生理来说,5分钟时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60分钟对于坚持正常工作的人是最大限度的时间,库珀研究认为,心率达到150次/分以上时,最少持续5分钟即可开始收到效果,如果心率在150次/分以下,那就需要5分钟以上才会有效果。

?必要的运动时间

一次必要的运动时间,也是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频度、运动目的、年龄及身体条件等而不同,不能一概而定。这要看某种强度的刺激对呼吸、循环功能,从运动开始到达到恒常运动所需的时间。为了给予呼吸、循环系统有效的刺激,使各种生理功能充分发动起来,达到恒常运动的时间轻运动时为5分钟左右,强运动时需3分钟左右。由此可见,5分钟以内的运动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刺激还是比充分的。因此,在达到恒常运动以后需要继续运动一些时间,这样合计运动时间则为10分钟以上。再加上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至少需要5~8分钟,所以,实际所需要的时间为15~20分钟。这是比较客观的最低限度。

一般可在持续有氧运动20~60分钟范围内,按运动强度及身体条件决定必要的运动时间,便是运动处方的要点。

?时间与强度的配合

每次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的配合,可明显的改变运动量。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宜采用中等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体力弱而时间充裕的人,可采用小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体力好但时间不富裕者,可采用大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日本体育科学中心建议人们采用三种中等运动量的锻炼,即15分钟,70%;30分钟,60%;60分钟,50%。

?运动频率

指每周的锻炼次数。每周锻炼几次为好?有人研究观察到:当每周锻炼多于3次试,最大摄氧量的增加逐渐趋向于平坦;当锻炼次数增加到5次以上时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就很小;二每周锻炼少于2次时,通常不引起改变。由此可见,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度。但由于运动效应和蓄积作用,间隔不宜超过3天。作为一般健身保健或出于退休和疗养条件者,坚持每天锻炼一次当然更好。

关于必要的运动频度,据日本池上的研究结果是:一周运动一次时,运动效果不蓄积,肌肉痛和疲劳每次都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且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一周运动2次,疼痛和疲劳减轻,效果一点一点蓄积,但不显著;一周运动3次,基本上是隔日运动,不仅效果可充分蓄积,也不产生疲劳,如果增加频率为每周4次或5次,效果也相应提高。

?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主要是注意三方面情况:一是指出禁忌的运动项目和某些易发生危险的动作;二是指出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指标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三是每次锻炼前后都要做好充分地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由于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各种场合的处方。接受运动处方的人,首先按处方锻炼,在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合自己条件的地方,可以自己进行微调整,以求适合自己的条件。如一次微调整不成功,便可从反复实践中进行修正,最终就可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最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这样有自己的加工,才会安全、有效而且愉快的运动。

1990年4月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对健康成年人发展并保持心肺与肌肉素质的运动量的建议,是以184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的。他们认为,运动处方的效果取决于锻炼得次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活动形式及锻炼者的身体素质水平,很值得参考,特意要介绍并作为本章运动处方内容的小结。

?锻炼次数:每周3~5次

?运动强度:60%~90%最大心率,50%~80%最大摄氧量或最大心率储备的60%~90%+安静心率

?运动持续时间:20~60分钟的有氧运动。若运动强度较低,则持续时间应长些,反之则短些。

?活动形式:任何使用大肌肉群,能持续进行的运动,并应具有节律性和有氧性,如步行、慢跑、自行车、越野滑雪、游泳、滑冰、跳绳、登楼梯以及各种耐力性游戏活动。

?力量锻炼:能充分发展和保持去脂体重的中强度的力量锻炼,使成人健身锻炼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周至少应锻炼2次。每次采用包括较大肌群的练习重复8~12次。训练活动应是动力性、向心性、有节奏的。锻炼计划中应包含柔韧性练习及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

为某个人制定运动处方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系统的检查,获得为制定运动处方所必需的全面资料,这样所制定的运动处方才能切实符合个人的身体条件。这个程序出一般的医学检查外,还有为从事运动而进行的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验,因此,可统称之为运动医学检查,最后再经过运动教育讲座(商谈、咨询)进入运动实施

?制定运动处方的步骤

第一步,一般体检:收集病史、运动史。1了解运动的目的,对运动的期望;2询问病史,如既往史、家族史;3运动史,如运动爱好,现在运动情况等;4社会环境条件,如职业、工作与劳动条件、生活环境、经济、营养等条件,周围能够利用的运动设施,有无指导等。

第二步,临床检查;这里所指的临床检查相当于所谓成人病的检查。检查的目的:1对现在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2判断能否进行运动、运动负荷试验;3有否潜在性疾病或危险因素,预防事故。总之,医学检查的基础目的在于掌握个人的状况,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

第三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运动试验是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依据之一。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很多,根据检查的目的,被测者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法。现在最普遍常用的方法是递增负荷运动试验。这是利用活动平板或功率自行车等,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指导受试者达到一定用力程度。

关于体力测验,是在运动负荷试验无异常的人,才能接受体力测验,即进行肌力、爆发力、柔韧性等运动能力和全身耐力测验。根据库珀和日本学者的实验研究,认为12分钟跑测验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系数最高。所以,库珀提出的有氧代谢运动的体力测验包括走、跑、游泳三种方式,你可以任选其中之一,用来检查和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由于是测验,他们的运动强度就比平常锻炼高,并要求尽全力而为之,因此,参加测验的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之一:1、35岁以下,身体健康;2、有半年以上运动经历;3、按库珀介绍的锻炼计划至少运动了6周。库珀认为,在定距离方面,跑2400米作为有氧代谢能力测验法最好。

第四步,制定运动处方,安排锻炼计划:通常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可以根据此人的健康状况,体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限度等,则按其具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处方中主要是规定出运动强度的安全一次必要运动量以及一周的运动频率等内容。

一般按照初定的运动处方试行锻炼,对不适当的地方可进行些微调整,待适合后要坚持锻炼3~6个月后,在做体力测验。重新制定长期的运动处方,以不断提高锻炼效果。

第五步,善后工作和复查:原则上医生要当面为病人制定运动处方,不宜只按体检资料或由别人代替办。首先要向病人说明医学检查结果的概要,要正确对待体检异常结果;其次指出注意事项,如何按运动处方锻炼进行运动教育,咨询指导;再次是隔一段时间要与被检查者接触,询问运动情况,判断有无副作用或疲劳。另外,有些人中间停止运动,故可要求作运动处方锻炼日记,并没12周来门诊咨询一次;最后是至少一年全面复查一次,总结一年的运动实施情况,评价这期间的运动效果,必要时进一步改善运动处方。

?一次训练课的安排

在一次运动中通常分三部分进行,即准备部分、训练部分和结束部分。在不同的锻炼阶段,这三个部分的时间划分各不相同。在早期阶段、准备部分时间要长些,一般为10~15分钟,训练部分20~25分钟,结束部分时间5~10分钟在中期和后期阶段,则准备部分5~10分钟。然后进入主项运动(即训练部分),最后5分钟整理活动。这样一次课表现为开始慢慢的、中间爽快地、终了微火似的运动过程。以健身为目的者合计运动时间,约30~45分钟。各部分训练内容的安排各有所侧重,并且运动负担量的分配也不同。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使机体组建“暖和”起来,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较大的训练,以免因心、肺等内脏器官和骨关节功能不能适应而导致意外。一般都采用活动强度小的步行、伸展性体操或太极拳等。

训练部分也称基本部分,其内容是运动处方的诸项运动与达到的目标,例如耐力运动项目要达到靶心率,并要求至少维持12分钟以上。主项运动的运动强度一般定为最大能力的40%~60%。同时还要求达到一定活

动范围的肌力训练,其训练强度为最大能力的80%左右。进行肌力训练,使用训练器械相当流行,而且效率高。

结束部分是指在训练结束后,要使高负荷的心肺和肢体活动,逐渐安静“冷却”下来,不要突然停止运动。因为此时血液仍大量集中于四肢,若突然停止不动,是回心血量锐减,可能会出现“重力性休克”,即由于搏出量不足,引起脑贫血而发生休克症状。通常作一些放松体操,散布或自我按摩等。

锻炼中运动量的监控

?一般感觉判断运动量

?运动量适宜的标志

一般是锻炼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虽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日觉得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适当。

?运动量过大的表现

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晕眼花、胸闷、气喘、非常疲劳;倦怠、易激动、睡眠不佳、食欲减退;脉搏在运动后15分钟尚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缺乏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过大,应注意调整减量。

?运动量不足的表现

如果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而无微汗、脉搏也无任何变化或在2分钟内很快恢复,说明运动量不足,对身体心肺功能没有刺激作用,就不会产生运动效果。

此外,还要掌握好运动处方的速度,慢跑或急行以不紧张费劲、不面红耳赤、不太气喘、觉得轻松自如,达到边跑还能和同伴谈话为适宜速度。

二、心律监测运动量

首先要学会准确熟练地测定自己的心率。可在桡动脉或颈动脉处测得、但要数10秒*6较为准确。但在跑步获游泳时,通常是停下来看表约需15~20秒钟,这期间心率恢复很快。所以库珀建议在测得的心率上在加10%,例如停止运动测出10秒的脉搏数位25次,乘以6是150,再加上15,则运动后即刻心率就是165次/分。因此,必须客观正确的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晨醒时的静息心率。

其次,要学会计算自己的靶心率。国内外运动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这个有效心率范围是本人最大心率值的65%~85%之间,即(220—年龄)×65%为下限;(220—年龄)×85%为上限。但美国库珀认为,对普通锻炼者来说,最大心率的60%~85%是适宜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即它把下限定为60%最大心率

例如,年龄为40岁的人,他的最大运动心率为220—40=180次/分。其适宜的运动负荷:上限为153;下限为117,就是说,他锻炼时心率在153~117次/分之间,表明运动负荷是合理时,是安全而有效的。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就要适当减少或增加活动量,把活动心率调整到这个靶心率范围。

有氧运动项目保健运动处方举例

?步行运动处方:

对于中老年人,步行锻炼应以下列5点为基准:1速度以每分钟100米为限2距离为2000米;3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0分钟;4步行的姿势以上半身略前倾,大步流星地走;5为防止对头部的震荡,鞋后跟最好是橡胶底的。

运动处方

2012-12-25 16:05

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早在20 世纪50 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曾提出过这个概念。1969 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确认。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可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应用的目的和对象可分为三类。

竞技训练运动处方:运动员根据运动处方进行科学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预防保健运动处方:健康人和中老年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临床治疗运动处方:对成人病的患者应用运动处方,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医疗效果。

运动处方的优点

实践证明按照运动处方进行科学锻炼、可使人们获得多快好省的效益,并且既安全又可靠,又有计划性,达到健身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有多又快是指普及面广,收效快。可广泛适用于男女老少、不同体力水平的人,持续进行6~8 周的锻炼,就能提高全身耐力水平。最长不出16 周即可到到良好的效果。

又好又省是指科学性强,省时间。按本人靶心率的强度锻炼12~30 分钟,花费很少时间,就可获得最佳效果。

安全可靠是指针对性强,效果好。可以科学的监控运动量和评价运动效果,并能有效的防止运动伤害。

有计划性是指目的明确,易坚持。可使运动安排得当,锻炼得法,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运动兴趣,易与坚持。

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上,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运动处方要个体化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各种情况的处方,即使可能,而个人的身体或客观条件也在经常变化,严格的说,今天的处方明天就不一定适合。所以,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个别对待。

运动处方要修订调整

书刊杂志上所介绍的运动处方,应用于多数人时,有的人适应、也有的人不适应。即使从检验结果用计算机所谓科学算出的处方,也不一定就是此人在所有点上都是最适合的处方。因此,对于初定的处方在实行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微调整,使之成为符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须知,一个安全、有效、愉快的运动处方,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制定的。

按全身耐力为基础

在制定运动处方时,体力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为重要。因此,即使不根据性别、年龄,而只以体力(全身耐力)情况作基础来制定运动处方时适宜的。

保持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有效强度,这就是靶心率范围。如果运动超过这个上限,就可能有危险性,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为安全界限。而达到这个有最低效果的下限,称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如果身体条件差的人(年老、体弱、成人病者),容许的运动条件受限制多些,制定处方时必须严格规定运动内容;反之,身体的运动,而强健的壮年,从跑步到所有的运动都是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愈高,效果也愈大,但他有个最高和最低限度。具体地说,危险性少而且效果高的适宜强度是60%~85%HRmax 相当于57%~78% 的最大心率值(即靶心率)。

体制基础和运动效果的特异性

锻炼前体质差的人,从事强度小的运动也能收到显著效果,而锻炼前体质强的人、则要求更高的运动强度的刺激,才能见效。

运动时身体的生理的适应,根据运动种类或方法有所不同,这称为运动效果的特异性。一般认为运动效果是有特异性的,因此根据目的而选择适合的运动种类很重要。例如,以自行车训练程序的效果,只在自行车运动时才又特异的发挥。仅一条腿进行训练时,只在训练的腿出现生理学变化等。故想进行增强体力运动的人,应自己知道要什么方法训练身体的那个部分。而不必盲从教练、指导者的指示。明确自己锻炼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这是坚持长期锻炼并收到效果的重要问题。

运动处方的原理

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也称有氧运动(aerobictraining ),因此,其健身作用的理论基础就是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超量恢复原理及全身心健康概念。

有氧运动的价值

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而关键环节应该是提高心肺功能和心血管的输氧能力,这对增进健康至关重要。

耐力运动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因此,有氧运动对机体的影响有生理学的、生化学的、心理学的及社会学的多方面的运动效果。有氧运动是恒常运动。所谓恒常运动也称稳定运动,是人体活动时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运动强度的运动刺激使各种生理功能惰性逐渐被克服,呼吸、循环功能提高,人体需氧量与吸氧量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体内不发生乳酸堆积,心率、输出量和肺通气量等保持稳定状态,因此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

脂肪消耗的多,提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性作业阈值、改善有氧能力等。简明地说,恒常运动是持续5 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而非恒常运动时 5 分钟以内便疲劳了的运动。

超量恢复原理

人体对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刺激有个适应过程,一般分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三个阶段。在负荷阶段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物质代谢产物(乳酸、尿酸等)被蓄积起来,人体机能能力下降,产生疲劳。停止运动后,到了恢复和超量恢复阶段,机体内环境(热、酸碱和水)恢复平衡,肌肉内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得到补充,并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此现象称为超量恢复。如果在超量恢复阶段内再进行下一次超负荷锻炼,肌肉物质和肌力就会逐步累积起来,就会逐步提高机体能力和训练水平。一般来说,超量恢复常在运动后1~2 天内出现。

全面身心健康概念

库珀博士经过20 多年的艰苦探索与研究,创造性地揭示了保持人体全面身心健康的奥秘。他认为这主要是保持人体生理、心理平衡。人体每天需要一定量的营养,以保证细胞生长和代谢的需求;需要适当时间的休息,以放松与工作造成的疲劳;还需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保持肌肉、筋骨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而有氧代谢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运动锻炼固然重要,但还应注意保持理想体重、合理膳食、戒烟及控制饮酒等。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一般包括下列六项,其中(2 )至(5 )项为四大要素。

运动的目的

依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和身体健康状况各有不同。目的有:强身保健、防治疾病、健美减肥、消遣娱乐及提高运动成绩等。

运动的种类

运动的分类

对于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各有不同的含义,也有必要搞清运动处方领域内的运动概念。日本学者小川方德将模仿类的运动分为:日常运动、劳动运动、体育运动及表现运动 4 类。

表现运动是指人类相互传达信息、交流感情等为手段的运动。模仿类的体育运动又可分为 5 种:

对外界,利用运动器官易懂的运动(如跑、走)。

将对象物直接移动、以助自身运动的运动(如投掷、篮球)。

利用工具、将对象物间接移动而助自身运动的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

在固定的体操器械上的运动(如器械体操)。

为移动运动而借助外力的运动(如冲浪、帆板)。

运动的三个种类

从运动生理学氧的代谢程度来看,对健康有效的运动项目可分为三类:即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及混合运动。

在运动实践中,两者不规则而混合存在的也不少,而且也有同一项目,由于方法不同,成为有氧运动或无氧运动。例如长跑、轻松慢跑是有氧运动,而竞赛时全力跑即为无氧运动。按体力水平(尤其是有氧运动)也不一样,同样速度。例如,以200 米/ 分的速度跑步,体力强的人为有氧运动,而体力差的人则成为无氧运动。这样只按运动项目不能一概判断是有氧运动或无氧运动还不少。

3 、运动种类的选择

在运动处方中,对锻炼者提供最适宜的运动项目,以可以说是最终的目标。

(1 )选择运动种类的条件: 1 经过医学检查已许可; 2 运动强度、运动量符合本人的体力;3 过去的运动经验、本人喜爱的项目;4 进行运动的环境、就近有场所; 5 运动设备、用具齐全;6 有同伴;7 有指导者。

但不一定所有条件都具备, 1 、 2 条是必须具备的,3~7 条可不全具备但占多数,这样结果虽然有运动的意志,然而不能实践的情况也不少。从运动医学的立场来说,以增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运动应考虑以下三个条件:1 是恒常运动;2 有一定节奏的持续运动,无呼吸紊乱或憋气现象; 3 近于全身运动,不是局部运动。

(2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现代新兴的运动处方要求包括三种运动种类,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性运动,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最佳效果。

第一类,有氧运动的耐力性运动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游泳、自行车、滑冰、越野滑雪、划船、跳绳、上下楼梯及室内功率自行车、步行车、活动平板(跑台)等。

第二类,伸展运动及健美操:广播体操、太极拳、太极功、气功、五禽戏、八段锦、健身迪斯科、跳舞及各种医疗体操和矫正体操等。

第三类,力量性锻炼:采取中等强度的,足以发展和维持去脂体重的力量训练,必须成为成人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力量训练,要由主要肌群参与,每次8~10 组,每组重复8~12 次,每周至少 2 次。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实践的乘积。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而运动量也失去的锻炼效果与安全性的关键,而这时表示方法有多种,可根据需要分别使用

运动强度= 运动量/ 运动时间

运动量= 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可分为绝对的强度和相对的强度两种。绝对强度指物理的负荷强度,如每分钟60 米速度步行、或自行车功率及每分钟2000kpm ,每分钟334.8 焦耳或能量代谢率的处方属于此类。

绝对强度的优点是表示处方的强度简单明了,并且是对体力的绝对评价。其缺点是忽视个人的能力,因为机体负担成都个人有很大差异。

与此相反,相对强度是适应个人能力的强度。例如,个人最大摄氧量为100% ,以其80% 、60% 、40%Vo2max 这是优点。缺点是最大摄氧量的测定复杂,对中老年人,病人等实施困难。

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是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和制约,改变任何一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运动量的大小。

健身锻炼的运动量一般用运动强度与运动实践的乘积来表示。

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

年龄减算法

运动适宜心率=180 (或170 ))—年龄

如果60 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则用170 减年龄。此法适用于身体健康的人。

净增心率计算法

按体质强、中、弱三组分别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60 次/ 分为强组;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40 次/ 分为中组;

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20 次/ 分为弱组;

此法适用于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病人。

运动量百分比分级法

计算公式:(运动后心率—运动前心率)/ 运动前心率×100%

评定:运动后净增心率达到71% 以上者为大运动强度;

运动后净增心率达到51%~70% 者为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后净增心率达到50% 以下者为小运动强度;

此法在运动疗法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年老体弱者。

美国学者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提出如下标准:

心率160 次/ 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80%

心率140 次/ 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70%

心率120 次/ 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60%

心率110 次/ 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50%

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最适合的锻炼强度在65%~75% ,即心率在130~150 次/ 分之间。日本池上教授认为,运动心率在110 次/ 分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尿和心电图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为140 次/ 分时,每搏输出量接近并达到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为150 次/ 分时心脏每搏输出量最大、健身效果最好;心率在160~170 次/ 分之间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但也未出现更好的健身效果;心率达到180 次/ 分时,体内免疫蛋白减少,易感染疾病,并易产生疲劳或运动伤病。因此,运动最佳心率范围如下:

男31~40 岁(女26~35 岁):140~150 次/ 分;

男41~50 岁(女36~45 岁):130~140 次/ 分;

男51~60 岁(女46~55 岁):120~130 次/ 分;

男60 岁以上(女55 岁以上):100~120 次/ 分;

运动时间

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由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乘积决定运动量,因此,即使等量运动量,因运动目的不同而有运动强度和时间不同的处方。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以强度小而时间长的处方效果好(中老年人),对于青少年来说以短时间的激烈运动反复多次的处方,对增进健康有很好的作用。

根据研究每次进行20~60 分钟的耐力性运动时比较适宜的。从运动生理来说,5 分钟时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60 分钟对于坚持正常工作的人是最大限度的时间,库珀研究认为,心率达到150 次/ 分以上时,最少持续5 分钟即可开始收到效果,如果心率在150 次/ 分以下,那就需要 5 分钟以上才会有效果。

必要的运动时间

一次必要的运动时间,也是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频度、运动目的、年龄及身体条件等而不同,不能一概而定。这要看某种强度的刺激对呼吸、循环功能,从运动开始到达到恒常运动所需的时间。为了给予呼吸、循环系统有效的刺激,使各种生理功能充分发动起来,达到恒常运动的时间轻运动时为5 分钟左右,强运动时需3 分钟左右。由此可见,5 分钟以内的运

动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刺激还是比充分的。因此,在达到恒常运动以后需要继续运动一些时间,这样合计运动时间则为10 分钟以上。再加上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至少需要5~8 分钟,所以,实际所需要的时间为15~20 分钟。这是比较客观的最低限度。

一般可在持续有氧运动20~60 分钟范围内,按运动强度及身体条件决定必要的运动时间,便是运动处方的要点。

时间与强度的配合

每次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的配合,可明显的改变运动量。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宜采用中等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体力弱而时间充裕的人,可采用小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体力好但时间不富裕者,可采用大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日本体育科学中心建议人们采用三种中等运动量的锻炼,即15 分钟,70% ;30 分钟,60% ;60 分钟,50% 。

运动频率

指每周的锻炼次数。每周锻炼几次为好?有人研究观察到:当每周锻炼多于3 次试,最大摄氧量的增加逐渐趋向于平坦;当锻炼次数增加到5 次以上时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就很小;二每周锻炼少于2 次时,通常不引起改变。由此可见,每周锻炼3~4 次是最适宜的频度。但由于运动效应和蓄积作用,间隔不宜超过 3 天。作为一般健身保健或出于退休和疗养条件者,坚持每天锻炼一次当然更好。

关于必要的运动频度,据日本池上的研究结果是:一周运动一次时,运动效果不蓄积,肌肉痛和疲劳每次都发生。运动后1~3 天身体不适、且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一周运动 2 次,疼痛和疲劳减轻,效果一点一点蓄积,但不显著;一周运动3 次,基本上是隔日运动,不仅效果可充分蓄积,也不产生疲劳,如果增加频率为每周 4 次或 5 次,效果也相应提高。

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主要是注意三方面情况:一是指出禁忌的运动项目和某些易发生危险的动作;二是指出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指标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三是每次锻炼前后都要做好充分地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由于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应各种场合的处方。接受运动处方的人,首先按处方锻炼,在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合自己条件的地方,可以自己进行微调整,以求适合自己的条件。如一次微调整不成功,便可从反复实践中进行修正,最终就可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最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这样有自己的加工,才会安全、有效而且愉快的运动。

1990 年4 月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对健康成年人发展并保持心肺与肌肉素质的运动量的建议,是以184 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的。他们认为,运动处方的效果取决于锻炼得次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活动形式及锻炼者的身体素质水平,很值得参考,特意要介绍并作为本章运动处方内容的小结。

锻炼次数:每周3~5 次

运动强度:60%~90% 最大心率,50%~80% 最大摄氧量或最大心率储备的60%~90%+ 安静心率

运动持续时间:20~60 分钟的有氧运动。若运动强度较低,则持续时间应长些,反之则短些。

活动形式:任何使用大肌肉群,能持续进行的运动,并应具有节律性和有氧性,如步行、慢跑、自行车、越野滑雪、游泳、滑冰、跳绳、登楼梯以及各种耐力性游戏活动。

力量锻炼:能充分发展和保持去脂体重的中强度的力量锻炼,使成人健身锻炼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周至少应锻炼2 次。每次采用包括较大肌群的练习重复8~12 次。训练活动应是动力性、向心性、有节奏的。锻炼计划中应包含柔韧性练习及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制定运动处方的程序

为某个人制定运动处方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系统的检查,获得为制定运动处方所必需的全面资料,这样所制定的运动处方才能切实符合个人的身体条件。这个程序出一般的医学检查外,还有为从事运动而进行的运动负荷试验及体力测验,因此,可统称之为运动医学检查,最后再经过运动教育讲座(商谈、咨询)进入运动实施

制定运动处方的步骤

第一步,一般体检:收集病史、运动史。1 了解运动的目的,对运动的期望;2 询问病史,如既往史、家族史;3 运动史,如运动爱好,现在运动情况等;4 社会环境条件,如职业、工作与劳动条件、生活环境、经济、营养等条件,周围能够利用的运动设施,有无指导等。

第二步,临床检查;这里所指的临床检查相当于所谓成人病的检查。检查的目的:1 对现在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2 判断能否进行运动、运动负荷试验;3 有否潜在性疾病或危险因素,预防事故。总之,医学检查的基础目的在于掌握个人的状况,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

第三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运动试验是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依据之一。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很多,根据检查的目的,被测者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法。现在最普遍常用的方法是递增负荷运动试验。这是利用活动平板或功率自行车等,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指导受试者达到一定用力程度。

关于体力测验,是在运动负荷试验无异常的人,才能接受体力测验,即进行肌力、爆发力、柔韧性等运动能力和全身耐力测验。根据库珀和日本学者的实验研究,认为12 分钟跑测验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系数最高。所以,库珀提出的有氧代谢运动的体力测验包括走、跑、游泳三种方式,你可以任选其中之一,用来检查和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由于是测验,他们的运动强度就比平常锻炼高,并要求尽全力而为之,因此,参加测验的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之一:1 、35 岁以下,身体健康;2 、有半年以上运动经历;3 、按库珀介绍的锻炼计划至少运动了6 周。库珀认为,在定距离方面,跑2400 米作为有氧代谢能力测验法最好。

第四步,制定运动处方,安排锻炼计划:通常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可以根据此人的健康状况,体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限度等,则按其具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处方中主要是规定出运动强度的安全一次必要运动量以及一周的运动频率等内容。

一般按照初定的运动处方试行锻炼,对不适当的地方可进行些微调整,待适合后要坚持锻炼

3~6 个月后,在做体力测验。重新制定长期的运动处方,以不断提高锻炼效果。

第五步,善后工作和复查:原则上医生要当面为病人制定运动处方,不宜只按体检资料或由别人代替办。首先要向病人说明医学检查结果的概要,要正确对待体检异常结果;其次指出注意事项,如何按运动处方锻炼进行运动教育,咨询指导;再次是隔一段时间要与被检查者接触,询问运动情况,判断有无副作用或疲劳。另外,有些人中间停止运动,故可要求作运动处方锻炼日记,并没12 周来门诊咨询一次;最后是至少一年全面复查一次,总结一年的运动实施情况,评价这期间的运动效果,必要时进一步改善运动处方。

一次训练课的安排

在一次运动中通常分三部分进行,即准备部分、训练部分和结束部分。在不同的锻炼阶段,这三个部分的时间划分各不相同。在早期阶段、准备部分时间要长些,一般为10~15 分钟,训练部分20~25 分钟,结束部分时间5~10 分钟在中期和后期阶段,则准备部分5~10 分钟。然后进入主项运动(即训练部分),最后 5 分钟整理活动。这样一次课表现为开始慢慢的、中间爽快地、终了微火似的运动过程。以健身为目的者合计运动时间,约30~45 分钟。各部分训练内容的安排各有所侧重,并且运动负担量的分配也不同。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使机体组建“暖和”起来,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较大的训练,以免因心、肺等内脏器官和骨关节功能不能适应而导致意外。一般都采用活动强度小的步行、伸展性体操或太极拳等。

训练部分也称基本部分,其内容是运动处方的诸项运动与达到的目标,例如耐力运动项目要达到靶心率,并要求至少维持12 分钟以上。主项运动的运动强度一般定为最大能力的40%~60% 。同时还要求达到一定活动范围的肌力训练,其训练强度为最大能力的80% 左右。进行肌力训练,使用训练器械相当流行,而且效率高。

结束部分是指在训练结束后,要使高负荷的心肺和肢体活动,逐渐安静“冷却”下来,不要突然停止运动。因为此时血液仍大量集中于四肢,若突然停止不动,是回心血量锐减,可能会出现“重力性休克”,即由于搏出量不足,引起脑贫血而发生休克症状。通常作一些放松体操,散布或自我按摩等。

锻炼中运动量的监控

一般感觉判断运动量

运动量适宜的标志

一般是锻炼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虽然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日觉得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适当。

运动量过大的表现

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晕眼花、胸闷、气喘、非常疲劳;倦怠、易激动、睡眠不佳、食欲减退;脉搏在运动后15 分钟尚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缺乏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过大,应注意调整减量。

运动量不足的表现

如果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感而无微汗、脉搏也无任何变化或在 2 分钟内很快恢复,说明运动量不足,对身体心肺功能没有刺激作用,就不会产生运动效果。

此外,还要掌握好运动处方的速度,慢跑或急行以不紧张费劲、不面红耳赤、不太气喘、觉得轻松自如,达到边跑还能和同伴谈话为适宜速度。

二、心律监测运动量

首先要学会准确熟练地测定自己的心率。可在桡动脉或颈动脉处测得、但要数10 秒*6 较为准确。但在跑步获游泳时,通常是停下来看表约需15~20 秒钟,这期间心率恢复很快。所以库珀建议在测得的心率上在加10% ,例如停止运动测出10 秒的脉搏数位25 次,乘以6 是150 ,再加上15 ,则运动后即刻心率就是165 次/ 分。因此,必须客观正确的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晨醒时的静息心率。

其次,要学会计算自己的靶心率。国内外运动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这个有效心率范围是本人最大心率值的65%~85% 之间,即(220 —年龄)×65% 为下限;(220 —年龄)×85% 为上限。但美国库珀认为,对普通锻炼者来说,最大心率的60%~85% 是适宜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即它把下限定为60% 最大心率

例如,年龄为40 岁的人,他的最大运动心率为220 —40=180 次/ 分。其适宜的运动负荷:上限为153 ;下限为117 ,就是说,他锻炼时心率在153~117 次/ 分之间,表明运动负荷是合理时,是安全而有效的。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就要适当减少或增加活动量,把活动心率调整到这个靶心率范围。

有氧运动项目保健运动处方举例

步行运动处方:

对于中老年人,步行锻炼应以下列 5 点为基准: 1 速度以每分钟100 米为限 2 距离为2000 米;3 每日或隔日1 次,每次20 分钟;4 步行的姿势以上半身略前倾,大步流星地走;5 为防止对头部的震荡,鞋后跟最好是橡胶底的。

体育保健康复练习法的内容和方式

体育医疗练习法常采取三种方法:即体操练习、实用运动练习和游戏活动。同时,结合适宜的体育运动,利用自然环境因素:如阳光照射和日光浴,通气和空气浴,局部和全身的冲洗、擦身、卫生浴、沐足等都是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水疗法

水疗法的医用价值主要是利用水的温度机械性质、化学成分的刺激、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水疗法的种类繁多,按温度划分有冷水浴、凉水浴、温水浴、热水浴。按成分划分有淡水浴、药物浴。按作用不为划分有全身浴、局部浴。

水疗法的作用原理及影响

温度:人类是恒温动物,必须随着外界的变化时刻进行调解,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因此,温度的数量变化,温热和寒冷的刺激可使人产生性质完全不同的反应,对寒冷的刺激反应迅

速、激烈,对温热的刺激反应缓慢,这样对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反射有起到良好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治疗某些慢性病。如冷水浴可提高心肌功能,改善心肌营养,增进食欲,增加肌力。热水浴可提高代谢率,消除疲劳。

水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水的温度来实现的,其影响几乎波及身体各部。

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机械刺激包括压力、浮力和冲击作用。静水压力壳加强呼吸运动和气体的代谢,调节体液代谢,加强血液循环,尤其是静脉和淋巴管的回流。浮力可治疗强直性关节炎。水流的冲击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对肌肉其按摩作用。

化学刺激主要是指水中的矿物质或人工加入的某些矿物质、盐类及药物对机体的刺激

水疗方法

擦浴:用微温的水,浸湿毛巾,用力摩擦皮肤,按经络的走行方向施术,也可按头、躯干、四肢的顺序进行。其作用是人精神愉快,强身健体。一般每天或隔日 1 次,每次20 分钟左右,直到皮肤潮红有温热感为止。

局部浸浴:

手盆浴:冷水浴用于肌肉扭伤、血肿、急性炎症;热水浴用于关节炎,神经痛;冷热交替浴用于多汗症和血管神经疾患。手盆热水浴用半盆40~45 度的水,将手与手腕,前臂置于盆内浸泡半个小时,每日 1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冷水浴利用冷水,其他同上。也可以先热浴,后冷浴,再热浴。

足盆浴:多用头部充血、头痛、失眠、鼻炎、哮喘、心绞痛、关节炎或关节扭伤等。一般急性病和热性病,实证用冷水浴。慢性病和虚寒病用热水浴。

坐浴:热坐浴多用于痛经、闭经、前列腺炎、盆腔炎、肾结石等。冷坐浴多用于张力性便秘,膀胱无力症等。

渐加温浴:从36~45 度逐渐加温,适用于神经衰弱,早期动脉硬化、心及脑血管功能失调、心肌疾病及痛风体质等。

浸浴:冷水浸浴有兴奋神经作用,提高肌肉张力。热水浸浴有发汗、解痉、镇痛作用,用于关节炎,肌痉挛、肌炎、运动系统疾病。34~36 度的水浴有镇静作用,主要用于神经衰弱、皮肤瘙痒、肌肉及关节痛。盐水浸浴可治疗慢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神经炎。

水疗除重症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代偿不全、活动型肺结核、癌瘤及身体极度虚弱、出血倾向等疾患外,可用于各种疾患。

日光浴

日光浴即太阳辐射或“晒太阳”。他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条件,是防病保健和治病的自然因素。但不可用之过度,以免引起体热调节障碍、日射病、光照性皮炎、结膜炎、白内障等。

日光浴的作用

太阳辐射的光谱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

日光浴对机体的作用,随着太阳辐射的光谱波长不同而异,主要表现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糖代谢,调整钙磷代谢、抗佝偻病、改善神经功能,刺激血液再生等作用,另外可见光线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线有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的作用

运动处方知识点

第一章 1. 率先提出“运动处方”:卡波维奇 2. 首先使用运动处方:猪祠道夫 3. 库珀:“有氧代谢之父”、“12分钟跑步测试法” 4.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 5. 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提出自觉疲劳分级 6. 体育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含病人),有康复医师、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能测试,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或训练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对身体锻炼者制定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健身和康复身体的目的。 7.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区别: 运动处方药物处方 运动内容药物名称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剂量/次 次/日 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1)目的不同: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药物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 2)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8.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目的分类:1)健身运动处方2)竞技运动处方3)康复运动处方 按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1)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2)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3)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4)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5)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1)心血管系统的运动处方2)呼吸系统的运动处方3)神经系统的运动处方4)消化系统的运动处方5)运动系统的运动处方 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类:1)社区运动处方2)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3)家庭健身运动处方4)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9.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10. 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11. 运动处方的目的: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2)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 12. 有氧运动的特点:1)低强度2)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3)周期性运动4)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13. 有氧运动的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等 14.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客观:心率(HR)吸氧量(VO2) 梅脱(MET) 主观:自觉用力程度分级(RPE) 15.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的最大数值 16. 靶心率(THR):是指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17. 预期心率(PTHR):通过年龄推算出来的最大心率 18. 梅脱(MET):是指运动时的能耗量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的比值 19. 1MET是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表示为3.5ml.kg/分钟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疾病的转归,养生 同学们,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疾病的传变规律,传变最终的结果,用咱们规范的术语叫疾病的转归。我们现在讲第六讲,疾病的转归。 第六节疾病的转归 第一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概念。什么叫转归?疾病的转归是疾病后期阶段的变化状态和结局,是邪正交争的趋势及其盛衰的表现。后面这个定义,是讲它的机制。那么简单地说来,转归,就是疾病的最后期阶段的变化和结局。也可以用这两个字,就是结局。但是,咱们这里的转归,可以理解为结局。转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所以定义加上后期的变化、状态和结局,它是邪正交争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形式。疾病转归的形式,一、痊愈,又称病愈,是指疾病状态下的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失调,重新恢复到阴阳气血的平衡状态,是机体从疾病状态重新转化为健康状态。体现了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转化,由疾病转化为健康,把这个叫做痊愈。大家注意,咱们定义是重新恢复阴阳气血平衡状态。它的意义,是疾病转归的最佳的结局。大家注意,按照我们现行的对疾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有痊愈,有基本治愈,有好转,有无效,那么这里面这个痊愈是最佳的结局。这个和将来同学们学习疾病的疗效判定标准不完全一样。我们是从定义,学习定义,什么是痊愈,从这儿来说的。痊愈是通过若干指标来确定的,现在要求对疾病的疗效判定如痊愈的这个疗效判定,疾病好转,就是有效、没效,就是有效没效的治疗方法,它是有特定标准的。讲到这里,综合疗效判定标准不是单纯从一

个脉,也不是单纯从一个证,还要包括生命质量。诸多参数来确定是不是痊 愈,是不是基本治愈,是不是无效,参照我们行业的标准,用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这里就是学一个概念,我们期望的最佳结局,这是第一。 再看一个最坏的结局,转归的形式,死亡属于生命伦理学一个重大概念。从疾病转归来看,什么叫死亡呢?按照中医理论,死亡是机体的阴阳离决,整体生理功能永久终止的一种病理过程,或者叫结局。 (一)这个定义的一个要素,定义死亡,按照中医讲,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根据中医的阴阳学说,揭示它的内涵,阴阳离决状态下,意味着死亡。那么表现形式如何呢?表现什么样呢?就是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发生永久性的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定义这个转归一一死亡,中医学强调形和神的统一、形神的统一、就是中医学的生命观。那么中医学的死亡观也是从形和神两方面来考虑,中医强调,“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那么用什么判定形谢呢?就是人体的脏腑经络系统发生永久性的生理功能的终止,看形是 否谢?所以中医学把亡神作为判断死亡的重要标志。将来同学们学习 《诊断学》的时候,望神,老师会进一步讲,特别是望眼神,作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关于死亡的概念,大家注意,科学概念是动态的。我们国家现在正在进一步来建立死亡定义,特别是脑死亡的概念。大家知道,现在 国际上有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是生命伦理学的 一个的重大课题,牵涉到如何鉴定死的概念,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应该怎么讲?从医疗行为上你应该怎么处理?将来这个概念进一步规范的时候,我们以哪个为主?现在教材是按照中医的阴阳学说来界定它的概念。如何来判断?按照中医判断死与没死,中医有自己的判断指标,其中望神是最主要的,这是根据形神统一的观点来看的。既要考虑形,又要考虑神,重要是看神。生命机能没有了,停止了,发生永久性的终止,意味着死亡。按照中医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17 讲 五脏:脾的生理功能 脾的生理特性(一)

第17 讲五脏:脾的生理功能脾的生理特性(一) 三、脾 上一节我们讲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这一节我们接着往下讲,讲脾 的生理功能。 脾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叫脾主运化,运即是转运、输送,化有消化、 吸收的含义。所谓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 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这个定义包括两个要素,一、将水谷转化为精微;二、吸收精微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的 作用。脾主运化的功能可以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我们首先讲 它的运化水谷的功能,什么叫做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所谓 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脾 运化水谷的具体作用,饮食水谷经口摄入以后,经过胃的受纳和腐 熟作用,在此基础上靠脾的运化作用,将水谷化为精微,通过脾的 升清、转输和温煦作用完成化和运的过程,化是指将水谷转化为精微,脾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具体的地点是在小肠,为什么在小肠? 我们后面在讲六腑的时候再进一步讲,在完成了在把水谷化为精微 之后,通过它的转输作用——运,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将精微物 质通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输给心肺化为气血而后输布全身,这就是 脾运化水谷的具体机制和作用。通过脾运化水谷的作用和机制,我 们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来:一、脾为后天之本;二、脾为气血生 化之源。这是中医学著名的两个原理,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 之源,这两个原理就是根据脾主运化的功能推理出来的。第一、我 们讲脾为后天之本,这个原理涉及到的概念:一、脾;二、后天;三、水谷精微;四、气血。通过这些概念经过逻辑推理后得出的结 论为后天之本。我们来看中医学是怎样推理得出这个结论的呢?首

先,我们(看)后天,后天是指人从出生之后到死亡这一段生命历程。人出生以后,必须摄取食物,通过食物转化为精微,由水谷精微转化为生命必须的物质气和血,这是第一。第一点讲的就是后天必须有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精微,一个是气血。精微是指水谷精微。后天,他生存的必要条件:一、要有水谷;二、水谷必须转化为精微;三、精微转化为气血,才能构成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脾主运化,水谷只有通过脾的运化作用才能转化成精微。在脾运化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水谷不断地转化为精微,为化生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以维持后天的生命历程。第三、将水谷化为精微,这个过程是由脾来完成的。就这个意义讲,脾称之为后天之本。这就是中医学一个著名的原理,脾为后天之本。这样一个原理不仅有它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它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前面在讲绪论的时候,讲到了李东垣称之为补土派,也叫补脾派,他有一个著名的著作叫做《脾胃论》,强调“脾胃一伤,百病由生”。那么脾为后天之本,在后天的生命历程当中,脾在维持正常的生命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脾的功能一旦异常,就会使后天的生命历程从正常过程转化为异常过程,就是说从生理转化为病理。正因为这样,李东垣才提出来“脾胃一伤,百病由生”的著名论断。这一原理对指导我们在临床实践、养生、防病、治疗疾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比如,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运用中医中药来延缓衰老,期望人们能够永保青春。调理脾胃,从古到今,都是一个重要的延缓衰老的手段,它的根本原因,脾为后天之本。第一个问题讲脾为后天之本这样一个原理是怎样得出来的。第二个原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论证这样一个命题,论证这样一个原理,它所涉及到的概念,

大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 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 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 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 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 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 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 B、提高心力储备 C、促进胃肠蠕动 1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心身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是本门课程最后一个单元,在前面系统讲述了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作为本科学生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最终,学习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在这里面,再作一次解释,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至于在讲述过程中曾经提到某一个问题,有多种学术观点、有多种学说,作为本科教学,只提供一个目前学术界共识的一个学说,其余的一律不要求,仅供同学们今后学习的时候去思考、去探索。 首先说一说,作为本科生进入高等学校,第一门中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每位同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就是在原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我们讲授这门课程,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无论在哲学和科学,乃至人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密切相关。特别是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认真去学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推荐给同学们一本我认为不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是给哲学系学生上公共课的,叫《中国古代哲学史》。希望大家认真去阅读。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大致的发展过程。我们前面讲过气、阴阳五行,那里面都做了解释,这个

概念是怎样?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怎么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读这本书之外,建议同学们读一点中国的小学,现在叫蒙学,中国文化的蒙学,推荐一本,读一读《幼学琼林》。那里包括天文、自然、地理、文化、哲学、伦理,全都有了,是中国传统教育第一名七门课程。至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书,读这一本,我看就能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的概貌,从哲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天文、地理、气候,那里面都有。再推荐一本书,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现在教育部为全国的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就有三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可以。因为本科生不需要了解更多,掌握更多,三十二开本,也就是一百多页,又都是全国统编教材,是教育部统编的,读一本《中国传统文化》。读三本书,达到什么目的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通过这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特别是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史。它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的特征,它与西方文化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学,在理论上,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这些书,掌握这些知识,解决了初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掌握了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科学思维方式,按照这个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 第二点讲,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一定按照中国人的科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三因制宜 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接着,我们讲第五个原则——调和气血。从气血基本病理机制、气血失调这个角度看,气血失调以后,调整气血的原则是什么呢? 第一讲气病的治疗原则。我们在病机中讲过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脱、气闭。我们前面讲过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虚者补之、滞者疏之、陷者升之、逆者降之、脱者固之、闭者开之。至于这个原则,具体还有好多处理方法,将来同学们在《方剂学》和《中药学》以及在临床课进一步学习。这些就是逆其证的性质而治,都属于正治。 第二、血病的治疗原则,我们讲过基本病理机制:虚、脱、瘀、寒、热、出血。它的原则:虚者补之,脱者固之、血脱就固脱,瘀者行之,活血化瘀,寒者温之,热者凉之。同样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特殊提到的出血,止之。止血,中医学有一条原则,习惯上叫“见血休治血”。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要根据辨证论治,确定出血的阴阳寒热虚实而治,而不是一味地单纯止血。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出血性疾患的时候,要进一步来学习出血性疾病的治疗规律。特别是注意止血,正确地把握应用止血的药物、止血的方法。这是单纯气病、单纯血病。一般情况下,都是气血同病。气血同病怎么治疗呢?一、气病治血,有气病而治血病。气病治血,所以,中医说“治气不治血,非其治也”。 二、血病治气。因血病而治气,也必须治气。所以,还有一句话,“治

血不治气,非其治也。”这两句话合到一起,正确调整气血之间的关系。根据阴阳之间的关系,前面讲阴阳,强调的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疾病乃起。但是,强调阳气和阴气的关系,意思是强调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什么意思呢?阳气和阴气,这两者相比较,始终规定阳气是占主导地位的。那么气为阳、血为阴。同样气和血之间的关系,强调气为主,血为次。所以,调整气血,中医理论有一个基本原则——气血俱要。气和血两者都非常重要。这两者关系强调什么呢?治气在治血之先。将来学习《方剂学》当归补血汤的时候,老师会进一步讲。血脱益气,为什么强调治气呢?就是根据“气血俱要,治气在治血之先。”李中梓在《医宗必读》里面还有一句话,说“阴阳并需,滋阴在养阴之上”。这两句话,体现一个共同的思想:强调阳气的作用。这也是辨证的,同时又规定了某一方为主。 调整脏腑。我们讲脏腑病机、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正确地处理脏腑的阴阳失调,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脏系统,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体。所以调整脏腑,脏腑功能失调,必须遵循这样一个整体观点来考察。最基本的: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首先要考虑这个点,首先来调整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这是第一条原则。 第二条原则,任何一脏发病,我们讲脏腑病机的时候,重在强调,一旦某一脏有病,按照它自身规律,应该怎么发展;按照脏腑之间的关系,它应该怎么发展。所以,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第二个重要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 和道德良好。 2.肌适能主要包括和。 3.体适能由和组成。 4.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等。 10.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和。 14.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及。 15.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复。 (二)判断题 1.()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官。 3.()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 (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完整版)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 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六淫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六淫 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六淫的基本概念,讲了六淫与六气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是同学们记住六淫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邪正交争的观点来理解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从邪正两个方面来分析。 下面我们从总体上讲一下,(二)六淫致病的一般特征,讲第二个问题。注意这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的共同的属性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将来我们具体讲六淫当中每一种致病因素,它们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外感性。所谓六淫致病的外感性,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机体的途径,是由表入里,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我们在前面讲经络学说的应用的时候讲到,经络是外邪入侵的通道,六淫侵袭肌表,然后沿着络脉、经脉、腑脏,由表入里,层层深入。就这个意义说,六淫侵袭机体的特征,它致病特征表现为外感性。也正因为这样,将六淫所致的疾病,称之为外感疾病;也正因为是这样,前面我们定义六淫的时候,说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强调其外感性。 (二)季节性。是指六淫致病所表现出来的病理变化形成的疾病,具有鲜明的时尚性,表现为季节的时相性。将风、寒、暑、湿、燥、火,大家回忆一下,在讲五行学说,对于自然现象的分类,有个五气。每一种气,气和六气的变化与五行相类,归成一系统。而五行和四季,

按照五行的规律转化为五时,和它相适应。根据这样一种思想,体现了六淫致病的鲜明的季节性。比如,春季的时候,春属木,它们是一个系统,而六气变化,风属木,所以说春季的时候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这是一般规律。注意这里面强调是一般规律,并不等于在其他季节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风、寒、暑、湿、燥、火,冬季照样可以出风病;秋季照样可以出寒(病)、出湿(病)。就是一般的规律,六淫致病有个特点,表现为鲜明的季节性。 (三)地域性。因为地域是指地理环境来说的,还指工作环境说的。比如地理环境不同,常常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表现为六气的变化有所区别,所以六淫致病,又和地理环境有关。例如南方,长江以南,多阴雨、多潮湿,那么生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的人得病,易于感受湿邪;到北方,多寒冷、多干燥,在这个地理环境下的人,那么感受六淫邪气,多感受寒邪,是讲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生活工作环境,就是人们在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下,感受六淫之邪,也有它的特殊性。比如炼钢工人、铸造工人,在高温作业的这个环境里进行工作,他就容易感受火邪和暑邪。这是生活工作环境,体现出来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所以产生这种变化,它体现了地域性,六淫致病的地域性。 (四)相兼性。是指六淫致病,风、寒、暑、湿、燥、火,常常是互相结合起来,同时侵袭机体,很少有仅仅是一种六淫侵袭机体,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侵袭机体,有这样一个规律。所以我们在探索病因、辨证求因的时候,要全面考察六淫侵袭到机体以后,通过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体育锻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运动处方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例如,对冠心病康复训练),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所谓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康复患者,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或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一种方法。 1 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可以有效增进身体健康。其一,可以预防疾病,例如由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冠心病等;其二,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采用合理良好的运动处方,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例如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水平,进而提高锻炼者的综合运动能力。 3 运动处方最初是为康复医疗服务的,因此在康复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制定并实施运动处方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伤害事故,大大提高康复治疗的安全性。 第一节体能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 一运动处方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4大类。 表1 运动处方类型及其特点 运动处方类型特点 预防健身类 此类运动处方适合大部分人群,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为主要目的的处方。 竞技运动类 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特别适合于希望努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的广大青少年。竞技运动列运动处方具有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的特点,需要特别注重锻炼后的恢复活动。 医疗康复类 用于康复患者以及残障人士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此类运动处方更加注重康复锻炼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注重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康复医疗类运动处方其练习手段以及练习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化,个体针对性更强。 塑身健美类 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适合于为健美身材而持续锻炼的人群。以塑身为目的的运动处方具有练习时间较长,体能消耗较大的特点,更需要练习者有坚韧的意志力,同时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起居等。 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发展趋势在广度上,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在深度上,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最新技术和成就,解决运动生理的实际问题。如应用有关受体、递质、细胞水平氧化代谢等技术,研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现在上课,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讲了气的定义;讲气的生成、生理功能,重点是气的生理功能;其次讲了气的运动,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我们上一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接下来我们讲人体之气的分类。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只讲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其他的气暂时不讲。同学们有兴趣专门去阅读中医关于气血理论一些专著,同学们可以进一步来扩大自己知识领域,来加深对气的认识。按照本科生的教学大纲,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这里面我们只讲授四个气。 在现行《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目前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共识。一、气分类的依据。大家注意听,中医人体之气是怎么分类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一)主要组成部分;(二)主要生理功能:(三)主要分布部位。根据这三者对人体之气进行大致的分类。请同学们注意,从逻辑学来说,分类学的要求,每次分类只能用一个标准,而我们上述讲的用三个标准来对气进行分类。所以气的分类,我们讲是大致的分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分类。 人体之气总称真气。真气在现行的术语上又称原气,就是原来之气的那个原气,它俩是同义语,人体之气的统称。从先、后天分,可以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定名为元气,元旦的那个元;而后天之气,称之为宗气。这是元气和宗气它俩属于同一范畴,在一个逻辑层次上。而真气再进一步分,根据在脉中还在脉外分,相比较

而言,那么行于脉中就叫做营气;行于脉外就叫卫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统称为真气。这个真气,具体的通过脏腑、经络的功能体现出来,构成了脏腑之气,运行于脏腑之中,称之为脏腑之气;在经络之中称为经络之气,目前学术界比较共识的就是这样一种分类方法。在现行的教材当中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请大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体之气进行分类,就是每一个作者,他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出现不同的分类方法,并不是说中医学对气的分类是混乱的,不能这样认识。这里面涉及到这个真气的定义,传统文献上,曾经把真气、元气和原气,作为同义语来说的,这是一种方法;第二、把它定之为最大的一个概念,而元气派生于真气,此为不同的学说。我们在这里,大家注意,真气在人体气学体系当中,它是一个最大的概念,而元气和宗气应该是真气的下位概念,营气和卫气又是宗气的下位概念。这个人体之气的真气,作为一种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体现出来生命的功能,它的生命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而表现出来的。这个真气通过脏腑经络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大家注意,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我反复强调讲定义的时候,一定从物质和功能统一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中医学重在强调功能。一提五脏之气,既有物质基础,更重要这个概念的内涵主要是指功能而言。为什么强调这句话呢?我们举个例子,心,你说心气。你强调仅仅理解这个真气是物质。那么你就会追究心气是什么物质?你就会舍去心的功能状态去考察这个心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样的思维方法是什么呢?确切点是近代医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会单纯去

复习资料-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复习提纲 考核方式 平时占40%(考勤占50%、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各占25%) 期末考试占60%(卷面50分,处方的制定50分) 成绩以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专题一运动处方概述 一、运动处方的定义 Exericise Prescription----由康复医师、体疗师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其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服务对象分为:康复治疗性、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按作用分为:耐力性、力量性、柔韧性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1、锻炼目标:近期和远期目标 2、锻炼内容:有氧运动、力量、柔韧练习、医疗体操、功能练习、生物反馈训练 3、运动量: --运动强度:心率、MET、%RM --持续时间:分钟 --重复次数、完成组数、间隔时间 --运动频率:次/周 4、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七大要素: F:频率I:强度T:运动项目T:时间V:运动量P:运动形态P:运动进程 四、运动处方的目的: 1、促進健康(减少疾病危险因素) 2、增进体能 3、确保运动安全 4、养成規律运动习惯

专题二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 一、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一)健康筛查: 1、健康自我筛查: 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AR-Q 适用于15-69岁) 是否 □□1、医生是否告诉你患有心脏病并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2、当你进行体力活动时,是否感觉胸痛? □□3、自上个月以来,你是否在没做体力活动时有胸痛? □□4、你是否曾因为头晕跌倒或曾失去知觉? □□5、你是否有因体力活动变化而加重的骨或关节问题(例如背部、膝关节或臀部)?□□6、近来医生是否因为你的血压或心脏问题给你开药? □□7、你是否知道一些你不应进行体力活动的其它原因? 2、健康检查: ---体格检查 个人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 基本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指标(身高、体重、脉搏、血压体测量) ---临床检查 血液、尿液生化检验 肺功能、心脏功能 其他:X线检查、视力、听力、眼底等 3、体力活动专业指导筛查: --更详细的健康回顾及特殊的危险分层 --对体力活动、医学检查、运动测试细节提出建议 (二)运动试验 1、目的 ---评定心脏功能,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确认是否能参加运动锻炼; ---测得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和最大心率 2、方法:台阶试验、功率自行车、跑台试验 (三)体质测试: 常用的体质评价方法: 心肺耐力、肌力和肌耐力、柔韧性、体成分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基础理论答案

基础理论考试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C_活动。A、生产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C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C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A、经济B、体育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A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A、体

育训练B、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A、运动训练B、理论教学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 A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 。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 A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 B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内伤病因——七情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内伤病因——七情 七情这一概念是指病因而言,规范的表达在病因学里面就叫七情内伤,习称七情。其他两个含义,那么第一个含义,生理学的意义,七情和五志的关系;最后药物学七情仅作一个了解就可以了,重点掌握病因学的意义。我们又讲了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回忆我们在讲脏腑学说、中医神志学说,强调五脏皆藏神,是以心为主导,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把脑为元神之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隶属于心之下。所以我们在这里讲七情的时候,重在讲七情和五脏的关系,而不讲与脑的关系。那么如何来理解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呢?我们前面讲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人体结构说的理论核心,中医理论的核心,尤其脏象学说是中医结构学的理论。那么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脏腑整体调节的结果。神也是如此,七情也是如此,是从整体来说的。那么就将神一分为五,将七情一分为五。就这个意义讲,喜、怒、忧、思、悲、恐、惊与某一个脏腑系统相对应。从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就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言的。这里面的气血应该理解为是生命物质系统的所有物质的代称,不能仅仅理解为气血精津液物质系统中的气和血。这是从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言的。前者从哪些脏腑参与这个调节?从生命的活动的表现,从执行神的功能的五脏,而它们必须(有)物质基础,把这两个联系起来理解七情就是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七情和心神的关系。上一节我们提到中医的

神志学说,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主导,又强调五脏皆藏神。这里已表述了心神和七情的关系。用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七情属于神志活动的一种表现,它们分别生于五脏,五脏皆藏神,靠五脏的功能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物质基础维持神的正常生理活动。按照五行分类,这个神产生以后又分别舍于五脏,五脏藏神。那么心的神和五脏神是什么关系呢?换言之心和七情什么关系呢?是神主导于心,是心神统帅七情。所以我们得出一结论,情志是心神对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心神统帅七情,这就是七情和心神的关系。它也体现了中医神志学说,如我们前面讲的,既有整体观念,又强调某一个脏腑系统在执行这样一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它的特殊作用。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将这一个观点告诉我们七情内伤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疾病,一和五脏系统都有密切关系,其中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二在病理情况下来治疗情志性疾病:从整体角度来调节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重在调节心神。用这样一个观点来理解七情和心神的关系。 在讲述七情致病的特点之前,我们再简单地说一下,七情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第一、讲七情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七情是神的活动的外在表现。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根据形神合一的观点。神,神志活动,其中情志活动必须处于正常状态下,意味着健康。就七情而言,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状态,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条件下,神反馈于形,有利于形体的功能的协调,有利于五脏系统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表现为机

大学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库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无氧运动的锻炼方式有()。 A、短距离疾跑 B、慢跑 C、游泳 D、健身操参考答案:A 2、心率作为反映人体()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 A、心血管系统 B、身体形态 C、身体素质 D、耐力素质参考答案:A 3、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6%--7% B、7%--8% C、8%--9% D、9%--10%参考答案:B 4、人体肌肉的发育在()岁左右完成。 A、35 B、25 C、30 D、20参考答案:B 5、如果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每周()次以上为适宜。 A、2 B、3 C、4 D、5参考答案:B 8、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是:() A、心理咨询 B、健身运动 C、音乐治疗 D、社会交往参考答案:B 9、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A、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B、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C、社会体育,娱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D、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参考答案:A 10、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 A、谋生与防卫需要中 B、宗教与祭奠需要中 C、娱乐与游戏需要中 D、战争与掠夺需要中参考答案:A 11、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是复杂的,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为了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的不健康因素,宜采用下列哪种积极措施?()A、采取睡眠疗法缓解精神疲劳B、参加社交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C、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 D、广交知心朋友解除内心烦恼 参考答案:C 12、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所引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 A、积极参加社会体育 B、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 C、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D、树立个人奋斗目标参考答案:A 13、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 A、生存和发展需要 B、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C、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增强体质的需要参考答案:C 14、体育之所以具有军事功能,主要由于下列何种需要() A、娱乐与游戏 B、战争和训练士兵 C、保健和养生 D、竞技和运动 参考答案:B 15、体育的经济功能,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B、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C、国民经济对体育的合理投资 D、体育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提高 参考答案:B 16、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体育本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最终转化为() A、精神意志力 B、社会感染力 C、劳动生产力 D、政治鼓动力 参考答案:C 17、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知识,提高技能 B、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C、培养品德,提高素质 D、造就骨干,指导普及参考答案:B 18、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各高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有体育专长的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 A、学习过程 B、教育过程 C、比赛过程 D、交流过程参考答案:B 19、《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是大学生接受同样教育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大学生能否毕业的一项必备条件。为了综合评定学生的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概说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外感病因概说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这一节我们讲第六章,病因。这一章的目的要求:一、掌握病因的概念、分类和病因学的特点;二、掌握六淫和疠气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三、掌握七情、劳逸、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四、掌握痰饮、瘀血的致病特点;五,熟悉胎传、毒邪的致病特点;六,了解环境因素、外伤、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首先我讲概说,只介绍病因学里面几个基本概念,以及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医的病因学与同学们将来学习的西医病原学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讲病因和病因学说的概念。 (一)病因,讲病因的概念。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又称作病邪。把病字去掉,又称之为邪气;把气还去掉,用一个单音词来表述,叫邪。在中医历代文献当中,通过上述的术语来表述病因。什么叫做病因呢?病因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就中医病因学而言,病因包括了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毒邪等等。我们在病因学讲具体内容的时候还进一步来讲它。在这里同学们只需要记住什么是病因?注意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这是一。同学们还需要明确,中医所说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有的是引起疾病的真正原因,如后面我们讲的疠气,有的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条件。注意中医学病因学所说这个原因,包括了真正的原因,也包括了疾病发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条件。不能将西医的病原学这个

观点,用这个观点来理解中医的病因。这是学习中医病因学的概念的时候应注意的。实际上中医确定这个因,后面我们讲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是从因果关系来分析,判定何者为因的? (二)什么叫做病因学说?这个同学们是必须得记住的。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大家注意,我们定义病因学说:其一、研究病因的,就(是)邪气,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 其二、这个特点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就是说,如果说性质和特点算作因的话,那么临床表现就是这个因所导致的果。将因和果统一起来,确定何者为因?就是从因果相统一的观点来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探讨疾病这个原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各自起什么作用?这是同学们记忆病因学说的定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这个定义也体现了中医病因学的方法论,将因和果统一起来考虑,那么这也进一步地加深同学们对病因定义理解。我解释病因,它与将来同学们学习的病原微生物学、西医的病原学有本质差别的道理所在。 前面提到中医病因学是从因果的关系来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讲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这就是中医学的病因学说的方法论,也是中医的特色、特点。中医理论体系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探求病因这个环节上也体现出来。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同学们先记住叫由果导因,记四个字,叫由果导因。我们前面定义病因学说这四个字,指出来了因果关系,病因的性质、致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