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宝俯卧和仰卧

宝宝俯卧和仰卧

宝宝俯卧和仰卧
宝宝俯卧和仰卧

宝宝俯卧和仰卧

宝宝俯卧和仰卧

国外的婴儿生下来后,多是俯卧(趴着)睡;而在我国,家长们会让宝宝仰卧睡。其实,各种睡姿皆有利弊。

俯卧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宝宝有安全感。俯卧还可使宝宝抬头挺胸,从而锻炼颈部、胸部、背部、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于翻身和爬行的训练。但是,俯卧很容易引起窒息,不利于散热。仰卧不必担心窒息,但易发生呕吐,呕吐物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发生危险。宝宝胸腹部皮肤较薄易散热,如没采取适宜的保暖措施,仰卧容易使宝宝受凉。

怎样给宝宝选择合适的睡姿呢?

3个月以内的宝宝因为颈部肌肉力量不足,最易发生危险,因此选择仰卧最安全。在白天睡觉时,父母可让他侧卧或俯卧,但要不离其左右。

3个月以上的宝宝已会自己翻身,可由他自己选择睡姿,他觉得怎样舒服就怎样来。父母只需勤观察,发现被子、毛巾有碍宝宝呼吸时,及时拿开。

极易呕吐或咽喉部有杂音或较神经质的宝宝可俯卧。孩子不足3个月时,成人要高度警惕,防止其发生意外。

宝宝俯卧时,不用枕头,可在其头下垫一块干净的毛巾,防止床上的灰尘吸入肺中。

宝宝喜欢以何种姿势享受睡眠,妈妈们可能并不干预,但是有意识地让宝宝趴一趴,对他可有不少好处呦。

俯卧能力分阶段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处在仰卧状态,因此常常喜欢俯卧,这是机体调节的需要,也是一种锻炼。

2个月时,如果把宝宝放在一张稍硬的床上俯卧,多数婴儿能将头抬起来。

3个月时,颈背部肌肉力量比以前增强了,宝宝俯卧时,头能离开床面,脸部与床面的角度可达45゜-90゜,听到声音可以转头。

5个月时,多数宝宝掌握了翻身的本领,开始能从俯卧姿势翻成仰卧。

6个月时,宝宝便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俯卧锻炼的步骤

当宝宝满月后,妈妈可以在宝宝空腹、情绪好时,用以下方法锻炼宝宝的俯卧能力。

1-2个月,妈妈可以将宝宝从仰卧抱转成俯卧,让他体验趴着的滋味。每天2-4次,每次1分钟左右。

2-3个月,可有意识的锻炼宝宝的俯卧能力。在宝宝趴着时,妈妈可从侧面摇铃,或叫他的名字,诱导他两只手支撑、转颈、转身。

4-5个月,宝宝仰卧时,妈妈可在他身体的侧面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诱导他翻身去找。

6个月,让宝宝俯卧,在他前方用铃声、颜色鲜艳的玩具等宝宝感兴趣的东西,诱导他向前爬行。

爸爸妈妈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被动体操,发展宝宝的俯卧能力。锻炼时间长短因宝宝的心情而定。

宝宝仰卧的6大好处

1、宝宝有安全感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处在仰卧状态,因此常常喜欢俯卧,这是机体调节的需要,也是一种锻炼。新生儿俯卧有如下好处:(1)仰卧时背侧肺充血,血多气少,换气不充分;相反,俯卧时肺血流向腹侧,肺主体不会淤血,换气好。(2)人在仰卧时,喉头以下气管的走向不是水平的,而是以15°角倾斜,越向尾端越低。因此,在仰卧时气管内的分泌物不但不能向喉头方向引流,反而会流向肺的方向,导致咳痰困难,通气受阻。而俯卧时上述弊端就可以避免。(3)俯卧、侧头时,宝宝口鼻内的分泌物自然从口角流出,即使宝宝吐奶也不会吸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宝宝2个月时,如果把他放在一张稍硬的床上,让他趴着,多数婴儿能将头抬起来。3个月时,颈背部肌肉力量比以前增强了,趴着时,头能离开床面,面部与床面的角度可达45°~90°,听到声音可以转头。5个月的婴儿多数掌握了翻身的本领,开

始能从趴着的姿势翻成仰卧。6个月时,宝宝便能从仰卧翻成俯卧。根据这些特点,可采取以下方法来锻炼宝宝的俯卧能力。1、1~2个月的宝宝,妈妈可以将他从仰卧抱转成俯卧(趴着),让他体验趴着的滋味。时间不宜长,每天2~4次,每次1分钟左右。2、2~3个月的宝宝,可有意识地锻炼他的俯卧能力。在宝宝趴着时,妈妈可从侧面摇铃,或叫他的名字,诱导他两手支撑、转颈、转身。3、4~5个月的宝宝,可在他仰卧时,从他身体的一侧下面给他信号,或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诱导他翻过身去找。4、6个月时,让宝宝俯卧,在他的前方用铃声、玩具或糖果,诱导他向前爬行。此外,爸爸妈妈还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被动体操,发展宝宝的俯卧能力。

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的说道

因为最好的方式是睡觉的时候每过一段时间就翻身。当然,也许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我说说各种睡眠姿势的缺点,哪朝下哪受压,这是不用说的。我只说如果单一该睡眠姿势容易诱发的疾病

仰卧,视神经疲劳,眼睛干涩,腰背痛,鼻窦炎

俯卧,剑突软骨炎,肋软骨炎,肺通气不畅,记忆力下降

左侧卧,心功能受限,呼吸异常

右侧卧,肺不张,肺积液

其实这些病症都是比较极端的,如果不是长期同一姿势睡眠的话,发病率很低,所以,睡觉姿势其实就是个习惯问题,如果有兴趣或者有毅力的话,建议练习一下各种姿势轮换。新生儿一天内至少有20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这表明睡眠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睡眠的姿势更是年轻父母关心的问题.仰卧有益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因而成为我国婴儿最普遍的睡姿。然而,婴儿睡眠时需转头,仰卧往往使婴儿头偏向一侧,容易造成后脑勺两侧不对称的“偏头”,从而影响成年后的颅骨轮廓。其次,小儿进食后胃部胀满,仰卧可使呕吐物易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而俯卧恰恰可使胃内气体沿消化道排出口腔,但许多人认为小儿俯卧会压迫胸部,引起呼吸困难。实际上,趴着睡不但不会影响胸廓和肺的发育,相反还有助于胸廓和肺的扩张。出生后的新生儿肺发育不完全,含气量相对少而含血多,加上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故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换气。俯睡时小儿的体重给床以压力,床的反作用力正好对胸廓起到按摩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小儿肺的扩张能力和呼吸肌的力量都会有一定的提高。俯卧时可能造成小儿呼吸道阻塞,因而需有专人看护,随时注意孩子的呼吸道是否畅通。从睡眠卫生的角度来说,侧卧更好。这种睡姿能使全身肌肉放松,从而得到充分休息,消除疲劳。同时,侧卧还有助于胃内食物朝十二指肠

方向推进,在发生呕吐时有利于呕吐物的排出。因此,从一岁左右起应培养孩子侧卧的良好睡姿,必要时可用枕头等作支撑,让孩子习惯侧卧。但有一点需注意,应左右两侧适当交替睡,以免造成脸型不对称。除此之外,由于小儿的骨骼很柔软,可塑性强,良好的睡姿可塑造颅骨优美的曲线。侧卧可使小儿的前额和枕骨不会受到挤压,成年后颅骨前后径大于左右径,前庭饱满,枕部圆凸.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奥特曼”–男孩的

英雄情结。对于男孩的英雄情结,父母首先要理解他们,不嘲笑他们的弱小无力,更不能责怪他们”惹是生非

”。其实,如果父母引导得当,男孩的这种英雄情结,不仅有利于他们男性气质的培养,更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方法一:满足男孩当英雄的心理

当孩子因为打抱不平与别人打架时,做家长的不要先忙着批评孩子的打架行为,要先表扬孩子的英勇行为,肯定孩子的打抱不平是正确的,满足孩子的英雄心理。然后再帮孩子分析,除了打架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弱小者脱离困境。方法二:让男孩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现实生活中,英雄不一定要像奥特曼那样去拯救世界、捍卫和平、从起火的房子里救出小孩,或者把抢钱的强盗赶跑。因此,家长必须让那些渴望做英雄的男孩们明白:英雄应该

具备什么品质。

俯卧睡眠

目录

什么是俯卧睡眠

俯卧睡眠的危害

良好的睡姿

宝宝俯卧睡眠有害

什么是俯卧睡眠。睡眠过程中的一种人体姿势,也就是趴着睡。

俯卧睡眠的危害

有不少男性朋友喜欢趴着睡。这种俯卧位的睡眠方式不但容易压迫内脏、使呼吸不畅,对生殖系统也有一定影响。尤其对年轻人来说,危害更大。

首先,长期趴着睡会压迫阴囊,刺激阴茎,容易造成频繁遗精。频繁遗精会导致头晕、背痛、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话还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年轻人本来就对阴茎刺激反应敏感,更不要采取这种睡姿。还有,频繁遗精的人也要当心这种睡姿加重病情。

另外,阴囊是男人的“小冰箱”,它需要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才有利于精子的生成。趴着睡会使阴囊温度

升高,又不容易及时散热,所以对精子生长也有一定影响。尚未生育的年轻人尤其要当心。

采取什么样的睡姿比较好呢?一般来说,原则是不压迫内脏器官,有利于休息。我建议男士采取仰卧位或右侧位睡姿,这样既不压迫精囊,也不压迫心脏(左侧位会压迫心脏),对身体最好。

良好的睡姿

良好的睡姿可以使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休息,改善睡眠,让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去。一般来说,睡眠的姿势有三种,即俯卧,仰卧和侧卧。哪种睡眠的姿势最好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白亚平主任医师指出,从医学的角度说,右侧卧位比较好。这是因为在仰卧时,身体是伸直的,全身肌肉不能得到放松,如果双手伸过头则全身肌肉会更加紧张,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同时仰睡时,舌根容易压住咽部,引起打呼,口水又容易流入气管,而引起咳嗽。俯卧睡眠时,胸部和腹部受到压迫,会影响心肺的功能,甚至呼吸都会感到困难,同时因为俯卧时面部受压而使面部血液循环不畅,日久则会使面部暗黄,影响美观,侧卧就避免了这样的情况,而且右侧卧位时,还可使心脏免受压迫,从而保持良好的血液供给。

但所谓好睡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符合每个人不同的具体情况。白亚平主任介绍,例如有肺气肿的病人,应该仰卧,并且要抬高头部,这样就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有“烧心”症状者,在睡眠时也应该略抬高头部,以减轻症状;对有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就应该将患侧的耳朵向下,便于脓性分泌物排出。总的来说,一般情况下应选用右侧卧,而有特殊情况则应随机应变。

拥有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标志,除了选择适合的睡姿外,医生提醒,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提升睡眠质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减少熬夜,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方法,只要坚持,便能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聚沙成塔,积少为多,其实健康的来临,就在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

宝宝俯卧睡眠有害

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有1/5的儿童看护中心夜间婴儿俯卧入睡,而这样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发生率。儿童夜间看护中心是为非朝9晚5上班的父母亲或者需要夜间看护的婴儿设立的。据2001年的数据显示,全美国约有550万孩子在6岁以下的妇女不是朝9晚5上班,有45个州允许夜间儿童看护中心注册。

华盛顿特区国立儿童医学中心的Rachel Y. Moon博士及其

同事对美国27个州110家夜间儿童看护中心的调查显示,中心接收6个月以下婴儿,约1/3的中心24小时开放,46

个中心开放到午夜或更晚,平均在晚10点关门。20%的中

心承认婴儿睡眠时采取俯卧姿势,或至少有时采取俯卧姿势。1992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已经警告父母和保姆让婴儿

仰卧位睡眠以减少SIDS危险,并于1994年开展了“仰卧睡眠”教育活动。约39%的中心知道这一活动,59%的中心在书面规则上提到了婴儿的睡眠姿势,但超过

1/3的情况看护人员忽略了相关规则。

AAP还告诫父母亲不要使用毛绒床上用品,婴儿睡眠区不要有填充动物玩具和枕头,同时应避免被动吸烟。而调查显示仅18%的中心能达到上述要求,54%的中心让婴儿在小床中睡觉,约86%的中心禁止吸烟。

长辈们说:“睡得好、吃得饱,孩子自然长得好。

”对于一岁前的宝宝来说,吃和睡可以说是他们生活

的大部分,因为他们一天的睡眠时间可长达12~15小时。

那么,仰卧、侧卧、俯卧哪种睡姿才能让孩子睡得香甜、健康又安全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吴清副主任介

绍说,各种睡姿各有利弊。据介绍,仰睡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宝宝的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各脏腑器官最不易造成压迫,也不容易被外物遮掩口鼻而导致窒息,安全性高。

但对新生儿来说,仰睡时容易溢奶,回流、阻塞口鼻,严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而且长期仰睡头型会变得扁平。

侧卧是目前最多专家建议父母给宝宝实行的睡眠姿势。侧睡,分左侧睡及右侧睡,这种睡眠姿势有助消化,宝宝呼吸较顺畅,减少溢奶或呕吐时被呛到。唯一不足的是宝宝不容易长时间维持此姿势,对于还不会翻身的宝宝来说,父母需要经常协助宝宝变换姿势。而俯卧是争论最多的睡姿,有学者

曾大力提倡让新生儿采取趴睡,理由是采取这种姿势可以增加新生儿头、颈及四肢的活动;轻微的内脏压迫又能增进心肺等器官活跃。但是,宝宝因趴睡而让被褥掩住口鼻而致死的猝死新闻时有耳闻。“其实俯卧姿势是最接近婴儿在母体内的自然状态,所以对婴儿的神经发育、心理安全感都有好处,也有研究认为俯卧的宝宝更聪明。但对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由于其不会转头,因此不建议俯卧姿势。

在宝宝2个月时是学习仰卧的最佳时期,如果把他放在一张稍硬的床上,让他趴着,多数婴儿能将头抬起来。3个月时,颈背部肌肉力量比以前增强了,趴着时,头能离开床面,面部与床面的角度可达45度;听到声音可以转头。5个月的婴儿多数掌握了翻身的本领,开始能从趴着的姿势翻成仰卧。6个月时,宝宝便能从仰卧翻成俯卧。根据这些特点,可采取以下方法来锻炼宝宝的俯卧能力。1~2个月的宝宝,妈妈

可以将他从仰卧抱转成俯卧(趴着),让他体验趴着的滋味。时间不宜长,每天2~4次,每次1分钟左右。

2~3个月的宝宝,可有意识地锻炼他的俯卧能力。在宝宝趴着时,妈妈可从侧面摇铃,或叫他的名字,诱导他两手支撑、转颈、转身。

4~5个月的宝宝,可在他仰卧时,从他身体的一侧下面给他信号,或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诱导他翻过身去找。

6个月时,让宝宝俯卧,在他的前方用铃声、玩具或糖果,诱导他向前爬行。此外,爸爸妈妈还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做一些被动体操,发展宝宝的俯卧能力。

2017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俯卧位的摆放指引

俯卧位的摆放指引 俯卧位_________ r 是患者俯卧于床面、面部朝下、背部朝上、保证胸 适用手术:头颈部、背部、脊柱后路、盆腔后路、四肢背侧等 用物准备:根据手术部位、种类以及患者情况准备不同类型和形状的体位用具。如:俯卧 t位支架或弓形体位架或俯卧位体位垫、外科头托、头架、托手架、腿架、会阴保护垫、约 架 、 摆放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体型、选择适宜的体位支撑用物、并置于手术床上相应位置。 麻醉成功,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医护人员共同配合,采用轴线翻身法将患者安置于俯卧位支撑用物 上,妥善约束,避免坠床。 检查头面部,根据患者脸型调整头部支撑物的宽度,将头部置于头托上,保持颈椎呈中立位,维持人体 正常的生理弯曲;选择前额、两颊及下颌为支撑点,避免压迫眼部眶上神经、眶上动脉、眼球、颧骨、 鼻及口唇等。 将前胸、肋骨两侧、髂前上棘、趾骨联合作为支撑点,胸腹部悬空,避免受压,避开腋窝。保护男性患 者会阴部以及女性患者乳房部。 将双腿置于腿架上或软枕上,保持功能位,避免双膝部悬空,给予体位垫保护,双下肢略分开,足踝部 垫软枕,踝关节自然弯曲,足尖自然下垂,约束带置于膝关节上5cm处。 将双上肢沿关节生理旋转方向,自然向前放于头部两侧或置于托手架上,高度适中,避免指端下垂,用 约束带固定。肘关节处垫防压疮体位垫,避免尺神经损伤;或根据手术需要双上肢自然紧靠身体两侧, 掌心向内,用布巾包裹固定。 注意事项: 轴线翻身时需要至少四名医护人员配合完成,步调一致。麻醉医生位于患者头部,负责保护头颈部及气管导管;一名手术医生位于患者转运床一侧,负责翻转患者;另一名手术医生位于患者手术床一侧,负责接住被翻转患者;巡回护士位于患者足部,负责翻转患者双下肢。 眼部保护时应确保双眼眼睑闭合,避免角膜损伤,受压部位避开眼眶、眼球。(用3M敷料贴贴住双眼) 患者头部摆放合适后,应处于中立位,避免颈部过伸或过屈;下颌部支撑应避开口唇部,并防止舌外伸后造成舌损伤,头面部支撑应避开两侧颧骨。 摆放双上肢时,应遵循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的原则;约束腿部时应避开腘窝部。妥善固定各类管道,粘贴心电监护电极片的位置应避开俯卧时的受压部位。 摆放体位后,应逐一检查各受压部位及重要器官,尽量分散各部位承受的压力,并妥善固定。术中应定时检查患者眼镜、面部等受压部位情况,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各管道是否通畅。 若术中唤醒或体位发生变化时,应检查体位有无改变,支撑物有无移动,并按上述要求重新检查患者体位保护及受压情况。 肛门、直肠手术时,双腿分别置于左右腿板上,腿下垫体位垫,双腿分开,中间以可站一人为宜,角度小于90°。 枕部入路手术、后颅凹手术可选用专用脑科头架固定头部,各关节固定牢靠,避免松动。

俯卧位通气实施流程

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机械通气流程 评估神智情况,镇静评分管路(胃管、输液管道、动静脉导管、胸腔/腹腔引流管、尿管…)适应症 严重低氧血症,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纠正 促进塌陷肺泡复张、促进气道分泌物引流 相对禁忌症 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颅内压增高 急性出血性疾病 颈椎脊柱损伤 骨科手术 近期腹部手术需要限制体位妊娠不能耐受俯卧位的姿势等情 况 操作前准备1.在实施俯卧位通气前,使用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相对镇静状态,以减低患者的不安(建议Rasmay5分) 2.实施实施俯卧位通气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窒息。(操作前先吸痰) 3. 暂停饮食,撕开电极贴,并准备新电极5个。 4.用物准备:凹形枕、软枕2-3个或啫喱垫 操作步骤翻身床俯卧位:按翻身床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 普通监护床俯卧位: 1.位置与分工 第一人位于床头,负责呼吸机管道和人工气道的固定、头部的安置和发口令 第二人位于左侧床头,负责固定该侧管道、胃管 第三人位于左侧床尾,负责尿管、及该侧管道 第四人位于右侧床头,负责固定该侧管道 第五人位于右侧床尾,负责其他 第六人位于患者稍后侧卧转俯卧的方向,负责放软枕或啫喱垫。 2.操作步骤 第一人发出口令,其余四人同时将患者托起,先移向床的一侧,然后将患者转为侧卧,再在患者双肩部、胸部、髂骨、膝部、小腿部及骨隆突处垫上柔软的枕头或敷料,左右做好交接(管道和体位)。 3.翻身后处理 把头部垫高20°-30°,头下垫凹形枕或马蹄形枕,使颜面部悬空,可避免人工气道的受压,患者的双手可平行置于身体的两侧或头的两侧。检查管道通畅及保证换能器位置正确。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皮肤粘膜压迫受损 2.人工气道、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的压迫、扭曲、移位、脱出 3.注意患者气道的引流,防止气道阻塞 4.颜面部水肿 5.手臂位置不正确导致神经麻痹 俯卧位通气结束翻身床俯卧位:按翻身床使用和操作方法进行 普通监护床俯卧位: 操作步骤: 1.俯卧位结束后,先由第一人安排人员管理好患者的管路,并且发出口令,其余人员同时将患者托起,先移向床的一侧,然后将患者转为侧卧,撤出床垫上的软枕和敷料,整理好床铺,然后将患者摆放至需要的体位。 2.俯卧位治疗结束后,积极做好气道管理,加强气道引流

俯卧位通气的相关常识和操作指导

俯卧位通气的原理 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策略的一种手段在ICU内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为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及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俯卧位通气的适应症 1.早期ARDS顽固性低氧血症的患者 2.机械通气的患者,在积极肺复张及适当的PEEP水平的基础上。仍 不能将吸氧浓度降至60%以下(PaO2/FiO2≥0.6.PEEP≥5),可考虑俯卧位通气。 3.气道引流困难患者,机械通气可促进塌陷肺泡复张,促进气道分 泌物引流。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1.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颅内压增高 3.急性出血性疾病 4.颈椎脊柱损伤 5.骨科手术 6.近期腹部手术需要限制体位 7.妊娠不能耐受俯卧位姿势等 俯卧位通气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1.皮肤黏膜压迫受损

2.人工气道、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的压迫、扭曲、移位、脱出。 3.注意患者气道的引流,防止气道阻塞。 4.颜面部水肿。 5.手臂位置不正确导致神经麻痹。 俯卧位通气操作步骤 1、操作前: (1)气道准备:吸尽口腔、鼻腔、咽喉和气管内的分泌物。 胃肠道准备:泵入肠内营养者暂停肠内营养,抽吸胃管查看有 无胃潴留。(体位翻转前0.5-1h暂停肠内营养避免翻动时反流、呕吐导致误吸、窒息等并发症)。 (2)管道准备:查看并加固各级管路防止脱出,从上至下依 次检查。 (3)皮肤准备:骨隆突及受压部位给予减压敷料保护(例如:额头、鼻梁、下颌、肩胛、乳房、肋缘、髂嵴、膝盖、脚趾),头部可采用U型硅胶枕。 (4)患者准备:评估患者配合程度,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与肌松药物,以减低患者的不安,建议RASS 为-4至-5分。意识清楚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提前取得信任和配合。 (5)监护准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适当提高吸氧浓度,待患

俯卧位摆放评分标准

俯卧位摆放评分标准 科室:考核日期:考核老师: 项 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扣分及原因分 值 扣分/姓名 备 注 准备质量标准15分1、环境清洁、安静,衣帽整齐,戴口罩 用 2、用物准备:面部保护垫1个、防压疮软垫3个、足部保护垫2个、托手板2个、大方垫2个、必要时另备小方垫1个、约束带1条、纱布2块、(5× 10cm)手术保护巾(护皮膜)2块、眼膏1支用 3、用物按使用顺序合理摆放一项不合格扣1分 少一项扣1分 摆放不合理扣2分 5 5 5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70 分1、安置体位前再次核对手术患者信息及手术部位 2、放面部保护垫于头侧,垫上铺治疗巾;放置俯卧位架,架上铺防压疮方垫和中单(上至肩部、下至髂骨) 3、患者在平车上建立静脉通道 4、待麻醉插管后给患者眼部涂眼膏,以纱布覆盖并固定 5、顺患者身体轴线,将患者移至手术床上取俯卧位,面部置于保护垫上,注意眼睛勿受压 6、用俯卧位架支撑使胸腹部悬空,拉平中单、 固定俯卧位架 7、双髋、双膝关节屈曲20°,膝关节及小腿下垫软垫,使踝部背曲,足趾悬空 8、双手臂置于托手架上,肩肘呈90° 9、肘部、膝部分别垫保护垫,腘窝部用约束带固定 10、臀裂部覆盖纱布一块,并固定 11、整理用物,物归原处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未整理、不归位不得分 10 10 5 5 10 5 5 5 5 5 5 全程质量15 分1、手术患者体位摆放合理,安全、舒适,术野暴 露充分 2、头面、胸部保护垫放置正确,腹部悬空 3、腿垫放置正确,踝关节自然下垂,足趾悬空 4、操作熟练,关心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4 3 4 4 得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