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用药分析

新生儿用药分析

新生儿用药分析
新生儿用药分析

新生儿用药分析

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用药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并参考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的报道,对临床以及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分析、并作综述。本文总结了新生儿特殊的病理生理情况,分析了安全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从新生儿药物代谢的特点、常见药物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保证新生儿的用药安全进行了讨论,为更安全、有效、适量的使用药物提供了有关的参考依据。

标签:新生儿;安全用药;不良反应

新生儿期指出生后28 d内,其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过程处于从宫内到宫外生活急剧变化的适应过程,如肺呼吸的建立、消化及排泄功能的启动、血液循环的改变等,这些以迅速变化的生理过程为特征的新生儿期,决定了其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新生儿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多数酶系统不够健全。因此,新生儿的用药诸如给药的剂量、给药的间隔时间、给药的途径等,必须确切掌握新生儿的药动学特点和药效学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地用药,既使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而又不致出现毒性反应。

1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

1.1药物的吸收

1.1.1口服给药新生儿胃液接近中性,pH可达6~8,但在出生后24~48 h 内下降至1~3,生后10 d左右回升至6~8,接近中性,然后渐降,至2岁后才逐渐达成人水平。早产儿出生后pH没有下降的过程,而且出生后1w内几乎没有胃酸分泌。因此,新生儿对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类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受胃酸破坏少,血药浓度较成人高。新生儿胃排空时间长达6~8 h,因此,主要在胃部吸收的药物表现吸收完全,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地高辛等。

新生儿小肠液pH高,可影响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非离子态转运,肠道菌群量少,菌种特点不同且变化较大,由于细菌代谢类型不同,也可影响一些药物的吸收。新生儿肠蠕动不规则,使药物吸收无规律,难以预测,因此新生儿口服给药的吸收与成人不同,有些药物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增加,如半合成青霉素类,而有些药物则吸收减少,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对乙酰氨基酚等,有些药物的吸收量则与成人相仿,如地西泮、地高辛及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等。

1.1.2直肠给药新生儿直肠给药具有简便易行和避免服药呕吐的优点,如直肠灌注地西泮溶液,数分钟后即可达止惊的血药浓度,效果确切,但由于新生儿大便次数多,直肠黏膜受刺激易引起反射性排便,或因粪便的阻塞使药物的吸收不规则,因此宜在小儿排便后进行。使用栓剂应放置于括约肌以上,避免自行脱出。

婴幼儿用药原则

给宝宝喂药原则和10大误区 一、选好药剂 3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轻的父母喜欢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但是普通汤匙不易掌握药量,给的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疗效 二、掌握正确方法 1.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在喂奶前1小时左右给药为妥,把药水倒入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 2婴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也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 3.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4.由于一些药物实在太苦(如中药汤剂)宝宝拒绝服药时,可暂时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避免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 5.有些宝宝已能识别物品,当认出是药物拒绝服用时,家长应给孩子讲明药物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不吃药会耽搁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对3岁左右的幼儿尤为重要。这样做能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并积极参与药物治疗。 喂药的10大误区 误区一: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造成后果:宝宝容易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

儿童合理用药试题及答案

儿童合理用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药品儿童不能服用:() A氧氟沙星B红霉素C苯巴比妥D以上3项 2、下列哪些抗菌药不宜儿童使用:( ) A四环素类B庆大霉素C氟喹诺酮类药D氯霉素类E以上都是 3、对于儿童相对安全的眼用抗生素:( ) A庆大霉素B红霉素C氯霉素D以上都是 4、下列抗生素可造成儿童牙齿黄染,并影响骨骼发育的是:( ) A氯霉素B四环素C红霉素D青霉素 5、儿童用药剂量换算可根据:( ) A儿童年龄B体重C体表面积D成人剂量E以上都是 6、哪些药物可与血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导致新生儿核黄疸,甚至引起死亡:() A苯妥英钠B水杨酸盐C维生素K D以上都是 7、新生儿的酶系统尚不成熟和完备,某些药物代谢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不足。下面哪种药物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A 氯霉素B磺胺药C新生霉素D硝基呋喃药 8、氟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儿童,是因为 A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 B影响软骨发育,导致承重关节损伤 C引起呼吸抑制

D作用剧烈,在使用时有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 9、婴幼儿口服铁剂( )可引起严重中毒反应。 A 0.5g B 1g C 1.5g D 2g 10、新生儿卡那霉素易中毒,对听神经和肾功能造成影响的原因是:()A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皮肤角化层薄 B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重的80%,较成人高 C新生儿酶系统不健全 D新生儿的组织中脂肪含量低 11、婴幼儿给药途径的特点:() A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不用充分混匀 B注射给药:常用肌内注射 C口服给药:以糖浆剂为宜 D维生素AD滴剂可以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表现为患病后常有烦躁不安、高热、惊厥,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对镇静剂的用量,年龄越小,剂量越小 B由于新生儿胃排空时间较短,对磺胺药等主要在胃内吸收的药物吸收不完全C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排泄,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 D新生儿的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高,药物游离型比重小,浓度低 13、新生儿期是指:() A出生当天B出生后一周内C出生后28天内D出生后30天内

儿童用药分析初晓艺共21页

儿童用药分析 初晓艺林彬 第一部分儿童用药特点 儿童是指14周岁以下的小儿,通常分为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后28天内)、婴儿期(infancy,出生后1个月~1周岁,亦称乳儿期)、幼儿期(toddlar’s age,1~3周岁)、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3~6/7周岁)、学龄期 (school age,女6、男7~女12、男13周岁,亦称青春期前)、青春期或少年期(adolescence,女11~12周岁至17~18周岁,男13~14周岁至18~20周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尚不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不断变化,如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均在逐步增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生化功能特点,对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等过程和药物敏感性均有影响。因此,儿童用药并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儿童用药应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过程处于从宫内到宫外生活急剧变化的适应过程,如肺呼吸的建立、消化及排泄功能的启动、血液循环的改变等,这些以迅速变化的生理过程为特征的新生儿期,决定了其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体内过程,不同于其他年龄组的小儿,更不同于成人,尤其是新生儿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多数酶系统不够健全。因此,新生儿的用药诸如给药的剂量、给药的间隔时间、给药的途径等,必须确切

掌握新生儿的药动学特点和药效学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地用药,既使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而又不致出现毒性反应。 (一)新生儿药动学的特点 1.药物的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经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转运过程,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性、机体的状况和给药途径。 (1)口服给药 新生儿胃液接近中性,pH可达6~8,但在出生后24~48h内下降至1 ~3,生后10 天左右回升至6~8,接近中性,然后渐降,至2岁后才逐渐达成人水平。早产儿出生后pH没有下降的过程,而且出生后1周内几乎没有胃酸分泌。因此,新生儿对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受胃酸破坏少,血药浓度较成人高。新生儿胃排空时间长达6~8h(出生6~8个月后才接近成人),因此,主要在胃部吸收的药物表现吸收完全,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地高辛等。 新生儿小肠液pH高,可影响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非离子态转运,肠道菌群量少,菌种特点不同且变化较大,由于细菌代谢类型不同,也可影响一些药物的吸收。新生儿肠蠕动不规则,使药物吸收无规律,难以预测,因此新生儿口服给药的吸收与成人不同,有些药物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增加,如半合成青霉素类,而有些药物则吸收减少,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对乙酰氨基酚等,有些药物的吸收量则与成人相仿,如地西泮、地高辛及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等。主要在十二指肠等部位吸收的药物表现吸收缓慢,达峰时间延长,如阿司匹林、红霉素等。

婴儿常用药

宝宝容易出现的小毛病:拉肚子,腹泻 家中常备的药品:妈咪爱、思必达、培菲康、金双歧、丁桂儿脐贴、必齐蒙脱石散 妈咪爱:平衡肠内菌群的,宝宝便秘或者拉肚子都可以用 思必达蒙脱石:治腹泻的,保护肠黏膜,可和妈咪爱配合使用 培菲康:效果不错 金双歧:调理肠胃的,一般不严重的腹泻是比较有效的 丁桂儿脐贴:适用于着凉或者或者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效果不错 必齐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效果很好,一般用个两三天就好了 二、宝宝容易出现的小毛病:消化不良、积食 家中常备的药品:王氏保赤丸、醒脾养儿颗粒、启脾丸、猴枣散、宝儿康口服液、婴儿健脾散、保婴丹、培菲康 王氏保赤丸:疗效特别明显,可混在辅食里 醒脾养儿颗粒:一般两三天就见效,没有副作用 启脾丸:宝宝脾胃虚弱,拉肚子、没胃口可以吃,效果不错 猴枣散:这个药可以说是万能药,什么感冒,发热,小咳嗽,脾胃不和,夜惊,盗汗都可以吃吃,非常管用!就是很苦 宝儿康口服液:一般服用一到两天拉肚症状就会好转,味甜,宝宝爱喝,没有副作用,见效快 婴儿健脾散:宝宝也不抗拒,见效快 保婴丹、培菲康:保婴丹和培菲康在腹胀、消化不良和轻微感冒都可用 三、宝宝容易出现的小毛病:发烧、感冒、流鼻涕 家中常备的药品: 退烧常备药:尼美舒利颗粒、小美林、小儿头孢、柴桂退热颗粒、退热贴、泰诺林、百服宁、同仁堂的羚羊角粉、退热栓 尼美舒利颗粒:退烧效果比较好,如果是低烧最好不用 美林:高于38以上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孩子退烧 小儿头孢:发烧低于38度就吃点消炎的药,或配合感冒药吃 柴桂退热颗粒:中成药吃了也很管用 退热贴:物理疗法退烧,贴在头部能有效的保护宝宝脑神经 泰诺林:高于38度以上按剂量服用可迅速退烧 百服宁:宝宝发烧超过38度再吃 同仁堂的羚羊角粉:退烧效果特别好,而且没有副作用,一定要煮水,不能直接吃粉 退热栓:效果不错,比口服药的伤害小一些 感冒常备药: A风寒感冒常备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好娃娃);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风寒感冒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好娃娃):治疗风寒感冒的,发热头痛 B风热感冒常备药: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珠珀猴枣散、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治疗宝宝热伤风的,对发烧在38°左右都是有效的 珠珀猴枣散:治疗风热感冒效果比较好,一般4-5天就好了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 C流鼻涕、鼻塞常备药:艾畅、臣功再欣、鼻喷 艾畅:对流鼻涕很有效果的小儿药品

儿童用药剂量

儿科常用药物用使用剂量大全(人卫版) 1岁以内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kg)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kg) 2岁后小儿体重的推算公式是: 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 A 阿米卡星: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一日5-10mg/Kg,分2-3次 阿奇霉素:口服、静注:10mg/(kg?d),1次/日,连服3日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3个月-1岁,次,1-7岁,125mg/次;,7-12岁,次,>12岁,250mg/次,3次/日;静滴:30mg/kg?次,3-4次/日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10-20mg/(kg?d),1次/4h;静滴:口服:5-10mg/(kg?d),每日3次 氨曲南:肌注、静滴:50~100mg/(kg?d),分2~3次。 阿托品:解痉:口服、皮下注射,一次Kg,一次极量。抗休克:静脉注射,一次,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根据病情需要,隔15-30分钟用一次。 氨茶碱:口服,一次3-5mg/Kg,一日2-3次;静脉注射,一次2-4mg/Kg,以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浓度为),缓慢滴注。 阿司匹林:口服:解热:30-60mg/(kg?d),分4-6次或5-10mg/kg?次;抗风湿:80-100mg/(kg?d),分3-4次,后期减量 氨溴索:口服:一日,分3次服;静脉注射:一次15mg(6岁以下一次);慢速静脉滴注:6岁以下,一次,6岁以上,一次15mg。 安乃近:口服:10-20mg/kg?次,每日3次;肌注:5-10mg/kg?次 胺碘酮:口服:一日5-10mg/kg,分3次服,4-8次后改为一日5-6mg/kg 奥美拉唑:口服、静脉注射:一次,一日1-2次;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静脉滴注,一次,一日1-2次,一次滴注20分钟以上。

浅谈婴幼儿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婴幼儿临床合理用药 摘要:儿童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其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与成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儿童用药绝不能把它简单的看成是成人的缩影,用药稍有不慎,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婴幼儿临床合理用药,应当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婴幼儿、用药、合理 引言;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肝脏的解毒和肾脏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还不健全.药物在婴幼儿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差异很大,所以婴幼儿的合理用药问题就至关重要。据报道,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每年新增加聋哑儿3万左右,50%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做到婴幼儿用药的合理安全。 正文:婴幼儿期是指出生后28天至3岁的一段时间,分为婴儿期和幼儿期。自胎儿出生后28天至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此期生长发育比较快,但由于消化和吸收功能都未发育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从母体得到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很弱,易患感染性疾病。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是生长发育非常旺盛的时期。由于幼儿的牙齿处于生长过程,咀嚼功能又未发育完善,这个时期幼儿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呕吐以及某些营养缺乏病,例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等。 目前,婴幼儿药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滥用抗生素及抗菌类药感染性疾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药是不合理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目前这个问题非常普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 (许文娟 0454班 5号)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结果:避免应用禁用药物。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等。结论: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关键词:婴幼儿用药安全 婴幼儿是指从28天~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1婴幼儿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1.1 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胃酸浓度低,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律,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在成人胃内可被分解,但对新生儿则可很好地被吸收。新生儿肌肉量少,末梢神经不完善,肌肉给药则吸收不完全。经皮肤给药时,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比表面积大,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 1.2 药物的分布 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婴幼儿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①,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低,而细胞内液浓度较高。婴幼儿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较多,且体内存在较多的内源性蛋白结合物,如胆红素等,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如苯妥英钠、磺胺类药物等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型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此外,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不完善,多种药物均能通过,可以使之毒性增高。 1.3 药物的代谢 肝是人体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新生儿肝药酶系统不成熟,直到出生后8周,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常成人水平。新生儿在出生后8周内,对于靠微粒体代谢酶系统灭活的药物敏感。新生儿还原硝基和偶氮的能力以及进行葡萄糖醛酸、甘氨酸、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的能力很低,对依靠这些结合反应灭活的药物也特别敏感②。另外,新生儿若大量给予氯霉素有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导致灰婴综合征。 1.4 药物的排泄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儿童药物滥用抗菌药的严重后果 什么是药物滥用?“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6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采用的专用词汇,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激素”等滥用药物中的“滥用”概念截然不同。药物滥用的概念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它异常行为。 儿童药物滥用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各种器官和生理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及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及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敏感,主诉不明确,容易造成医生判断失误或漏诊,因而易引发药源性疾病,而如果滥用药物则更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滥用抗菌药 目前抗菌药的滥用问题非常普遍。首先,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现象非常普遍,对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因,先用抗菌药。据统计,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时,使用抗菌药者高达99%。90年代统计,我国已有180万聋哑儿童,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所致,并以每年2万~4万递增,主要原因是抗菌药致聋,其中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另外,对儿科的感染性腹泻,也存在不恰当地用抗菌药治疗的情况,事实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62.8%~63.4%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 喹诺酮类抗菌药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达60%~70%,而且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损伤。美国医学文献已明确提示:18岁以下的患者,妊娠、哺乳妇女不作推荐;国内的某些专著和药品说明书中也同样提示禁用于幼儿或未成年人。然而,我国临床的实际情况是18岁以下的患儿及孕妇中使用较为普遍,且用量偏大。 中检智慧持续为您的健康导航,一次检测,终身受益,安全用药,刻不容缓。

浅谈婴幼儿合理用药

浅谈婴幼儿合理用药 【关键词】婴幼儿;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婴幼儿是指从28 d~3周岁的小儿,这一时期的小儿虽较新生儿明显成熟,但用药并不能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他们与成人在细胞通透性、蛋白结合率、体液分布上均有显著差异。而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1]。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婴幼儿合理用药,一定要掌握小儿用药特点。 1 婴幼儿合理用药原则 1.1 正确诊断选择合理药物用药之前必须进行正确诊断才能有针对性地的选择药物,避免婴幼儿药物的不良反应(ADR)的发生。通过血常规检查确定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对症治疗。 1.2 选择合适剂量剂量选择不当是婴幼儿ADR发生的另一主要因素。许多药品没有小儿专用剂量,通常用的方法是由成人剂量来换算,多数仍按年龄、体质量或体表面积来计算小儿剂量,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适当选用。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有无药物浓度较为单一及用药时的改变,要及时调整用量。 1.3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主要由病情轻重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性质决定。正确的给药途径对保证药物的吸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①能口服或经鼻饲给药的小儿,经胃肠道给药安全;②急重症考虑使用静脉给药;③有些药物(如地高辛),口服较肌内注射吸收快,应引起注意;④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比肌内注射吸收快,因而更适于迅速控制小儿惊厥;⑤由于儿童皮肤结构异于成人,皮肤黏膜用药很容易被吸收,甚至可引起中毒,体外用药时应注意[2]。 2 婴幼儿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2.1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目前已成为治疗婴幼儿多种疾病的首选。然而抗菌药物顾名思义是作用于细菌的药物,其药物对于病毒微生物感染作用甚微或根本没有作用。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一般均为病毒感染,偶有合并细菌感染。因此,经血常规检查,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者,一般只需要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休息,同时对症应用抗病毒药物经5~7 d即可恢复。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在继发细菌感染或小于6个月的小婴幼儿时,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80%的婴幼儿腹泻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在治疗婴幼儿腹泻时,特别是原因不明时,不要轻易使用抗菌药物。因抗菌药物的滥用易引起后果严重的真菌性肠道感染,对婴幼儿腹泻一般应使用吸附性止泻药及肠道益生菌制剂,但同时要对并发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予以重视及纠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结果(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等。结论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关键词婴幼儿用药安全 婴幼儿是指从28天~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通透性的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且小儿肝细胞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善,其肾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成人低,肾小管分泌,尿浓缩,钠离子交换和酸碱平衡功能也差,年龄愈小愈不完善[1]。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

药特点。以下笔者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1 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1.1 青霉素类常用的有青霉素、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2]。 1.2 头孢菌素类使用前应作皮试,阳性者禁用。头孢曲松偶可致婴幼儿胆结石,但停药后可消失。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2]。 1.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1.4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7天。奈替米星耳毒性较小,新生儿、婴幼儿均可使用,但应掌握好剂量[2]。 1.5 四环素类该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

婴幼儿用药大全

婴幼儿用药大全 感冒伴咳嗽: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效果明显;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神威药业),效果也可以; 感冒带流涕、咳嗽、喷嚏:小儿宝泰康;馥感琳口服液(儿研所常开),巨苦;效果都还可以; 病毒性感冒:新博林(儿童每次5~10ml/kg) 止咳、怯痰:神奇止咳露,对怯痰效果明显。但孩子每次怯痰的时候,都特别容易呕吐。 腹泻:轻微的用妈咪爱;严重的用思密达;非感染性腹泻:脾可欣,效果明显;既可治腹泻,也可调脾胃; 炎症:吃阿莫西林和希刻劳(苏州礼来药厂)。个人觉得,最好先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青霉素类(孕妇也可以用的),其次再用希刻劳,希刻劳是头苞类抗生素,级别比阿要高。吃药能好的,就不要用注射,打点滴。因为注射虽然见效快,但用药量大,药力强,副作用大。 湿疹:肤乐霜(儿研所的)、尤卓尔;效果都不错,且副作用小;个人觉得“尤”的疗效比“肤”还要好。其实湿疹不治,自然也会好的,就是孩子比较痛苦;当然,能不用就尽量不用,毕竟这些药都是激素类,有一定的副作用。轻微湿疹,可以用郁美净儿童霜,就是1元或者1.5元/袋的那种、粉红色包装。 咳嗽、咽喉炎:小儿咽扁冲剂(效果好,但特苦,孩子不爱吃,吃了容易拉稀); 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1、孩子的小感冒,打喷嚏、流清涕但不发热,不咳嗽可以不用去医院。在家吃点小中 药就成;当然也可以不吃药,反正感冒吃不吃药都要一个星期才能好,要是病毒性的感冒吃什么抗病毒的药都不管用(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发明什么特效药),吃药两星期好,不吃药没准12天也就好了。 2、孩子有时候是感冒好了,但咳嗽还要持续十天半个月才完全好利落。所以,妈妈们 也不用老犯嘀咕,怎么咳嗽这么长时间还没好,是不是药不管用。 3、个人觉得,现在的医生动不动就给孩子开抗生素的药。即便是查完血常规,白细胞 不高,医生也给孩子开抗生素。好象什么病都要抗生素开道才能好,所以,建议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立场坚定,能不吃抗生素的药尽量不吃。但如果真的有炎症,那该吃还是得吃;

20201109_婴幼儿用药安全注意事项

婴幼儿安全用药—关于一起误给婴儿喂服10倍剂量药物的思考 文章导读 婴幼儿用药安全,是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话题。本文结合身边发生的一起因一位妈妈失误误给自己宝宝喂服10倍剂量退热药的事件,结合自身的经历,在宝宝用药安全方面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2020年10月26日,在XX社区家庭医生微信群里,通过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家庭医生的对话可知,这位妈妈给自己的宝宝用药剂量严重错误,将本该给宝宝喂服量为0.7粒/次的退热药,错用成7粒/次量的退热药,该药一天之内喂服2次。目前,宝宝已经住院观察治疗,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尚不可知,一起为这个小宝宝祈福,唯愿小宝宝:平安无恙,一切吉祥。微信群里能够感受这位年轻妈妈的自责、不安、懊恼,也触动了群里父母们敏感的神经。 父母是一种选择,是一种角色,意味着爱、责任、担当。宝宝出生后难免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黄疸、湿疹、痱子、咳嗽、发热.....你都面临着必须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作为宝宝的第一监护人,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天起,更应主动的学习适应角色。 作为一名晋升爸爸达10个月之久,结合期间经历过自己宝宝高烧39.5度和退烧应对的经历,分享一下婴幼儿安全用药的三点思考。 一、正确用药 宝宝在出现各种疾病后,当牵涉到用药物治疗时,以下3点需要提醒到作为父母的我们: 1. 严格遵医嘱用药。取药时仔细看一遍用药剂量说明,实际用药时必须再次确认剂量。 2. 积极主动。当你基于常识的判断,对用药剂量存有一定疑问时,你需要积极主动的联系医生再次确认,毕竟药物是作用给你的孩子的,你必须在乎。 3. 具备常识。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没有知识可以学习,没有常识比较可怕。从小到大,

宝宝安全用药指南

宝宝安全用药指南 给宝宝用药的五大原则 0?3岁的宝宝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分泌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如果宝宝生病了,宝宝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症,做父母的又着急又心疼,希望宝宝赶快好起来。可是,有的父母缺乏医学保健常识,错误地给宝宝 吃药;或者给宝宝服药时把握不准药量一一甚至有一些父母认为,给宝宝多吃点药,病好得 快;片面依赖广告,盲目服用非处方药等等,这些用药误区都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险。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掌握宝宝安全用药的原则,使您的宝宝早日康复,远离疾病。 药品选择需慎重 由于宝宝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新代谢旺盛,血液循环时间较短,肝肾功能尚不成熟,一般对药物排泄较快,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药物的转运、分布、解毒、排泄等功能日趋完善,各期的用药特点是不同的: 新生儿用药特点:新生儿皮肤薄,皮肤局部用药吸收较多,应注意引起中毒。药物经口服 后,胃肠道吸收的差别很大,如氯霉素吸收慢,磺胺药可全部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由于周围血液循环不足往往影响药物吸收和分布,静脉吸收最快,药效可靠。有些药物如磺胺药应 用后,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甚至侵入脑组织造成核黄疸,因此磺胺药不宜用于新生儿。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某些酶类缺乏,某些药物应用后可引起生命危险,如氯霉素可引 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全,对巴比妥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排泄缓慢,直到满月后,肾功能才逐渐完善。因此,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 用药间隔应适当延长,同时用药也不宜过久,否则易发生中毒。 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出生后28天至满3岁,叫婴幼儿期。婴幼儿期的吞咽能力差,大多数不会自服药品, 口服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特别是石蜡油等药物,误入后会引起吸入性肺炎。婴幼儿期的腹泻,不要过早应用止泻剂,以免肠毒素吸收增加,病情加重;便秘时应从改善饮食着手,适当加些含有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蜂蜜等,不要一便秘就用泻药。吗啡、杜冷丁等药物容易引起中毒,抑制呼吸,一般不宜用;但该期对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耐受性都较大,年龄愈大,剂量也相对偏大。 三、联合用药(几类药同时服用)要控制 由于药物之间产生物理吸附或化学络合作用形成配位化合物,联合用药不当时会影响药 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例如部分抗生素与钙、镁、铝等无机盐类抗酸药 或含铁的抗贫血药合用,会生成配位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因而在服用抗菌素期间,应暂停服用钙片等药品。 所以,给宝宝用药应尽量少而精,尤其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能用一种药物治疗的,就不用两种或更多的药,一般合用药品种以不超过3?4种为宜。同时用药时要考虑到宝宝

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用药禁忌

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用药禁忌 1、镇静、催眠与抗癫痫药 哌醋甲酯:6岁以下避免使用 氨甲丙二酯:6岁以下不用 苯妥英钠:癫痫持续状态,小儿不作首选 地西泮:6月以内的婴儿慎用 苯海索:4岁以下儿童不用或慎用 2、麻醉药相关 丙泊酚:诱导麻醉2~2.5mg/kg;维持麻醉0.1~0.2mg/kg;3岁以下不宜使用 利多卡因:早产儿半衰期延长慎用 泮库溴铵:对新生儿、未成熟儿作用时间长,使用警惕过量 吗啡:1岁以内不用 氨酚待因:7岁以下不宜使用

3、呼吸系统 溴己新:多用于年长儿(>6岁) 喷托维林:一般用于5岁以上 右美沙芬:2岁以下要遵医嘱 福莫特罗:<4岁要遵医嘱 丙卡特罗:早产儿、新生儿、年幼儿慎用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4岁应慎用,遵医嘱 孟鲁司特钠:2岁国外有颗粒剂,但需遵医嘱4、消化系统用药 胶体次枸橼酸铋:年幼儿一般不宜服用本品雷尼替丁:8岁以下禁用 奥美拉唑:婴儿慎用 比沙可啶:6岁以下禁用 酚酞:婴幼儿禁用 活性炭:小于3岁如伴长期腹泻腹胀禁用

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月以下儿童使用 东莨菪碱:乳幼儿、婴儿慎用 多潘立酮:1岁以内应特别慎用 西沙比利:早产新生儿不建议使用 磷脂酰胆碱: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注射液 柳氮磺吡啶:2岁以下小儿禁用 5、泌尿系统 螺内酯:小于2岁应用应遵医嘱 6、内分泌系统 二甲双胍: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7、抗微生物药物 头孢呋辛酯:药品不可嚼碎服用,5岁以下不宜用头孢孟多: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丙烯:小于6月婴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哌酮: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

头孢泊肟酯: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未确立 头孢吡肟: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及疗效未确定 美罗培南:小于3月暂不推荐使用 氯霉素: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 乙酰螺旋霉素:小于6月安全性尚不清楚 克拉霉素:小于6月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清楚 阿奇霉素:6月以下小儿口服用药安全性及小于16岁儿童静脉注射安全性均不清楚(新增 加) 氨基糖苷类:药典小于6岁慎用,浙江省版抗生素应用指导为禁用 多粘菌素B:不推荐小于2岁小儿使用 克林霉素:小于1月新生儿不宜应用,(某些药品说明书中为4岁以下慎用) 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禁用 磺胺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哺乳期安全用药指南

哺乳期安全用药指南 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转运到乳汁中,若连续地通过乳汁摄取药物,可能会对宝宝产生影响和危害,尤其是新生儿的肝脏代谢功能、肾脏排泄功能均未完善,且缺少与代谢相关的酶,故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易产生毒性作用。 那么,妈妈们在哺乳期万一生病了,为啥去医院医生还会让打吊瓶开药方呢?医生给开的药会对宝宝有影响吗?下面给大家详细列出各种药品安全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生素、磺胺类、抗真菌类】 安全用药:青霉素V钾、羟氨苄青霉素、头孢拉定、红霉素 慎用药物:艾罗迪(氨苄青霉素+丙磺舒)、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 禁用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四环素、土霉素、美满霉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盐酸多西环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和替硝唑、呋喃妥因 1、青霉素族:如青霉素V钾、羟氨苄青霉素等,毒性较小,乳汁中含量中等,不经代谢由尿排出,对宝宝基本无影响,可用(但要排除过敏体质)。艾罗迪(氨苄青霉素+丙磺舒)则应慎用,因为丙磺舒可提高氨苄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延长其半衰期,而新生儿排泄青霉素的速度很慢,更易发生过敏反应。 2、头孢菌素族:头孢拉定极性低,极少进入血脑屏障,对宝宝安全,可用。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对宝宝的作用未知,慎用。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毒性低,可用。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在乳汁中浓度高,有肝、肾毒性,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慎用。 4、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对新生儿的第八对脑神经和肾脏都有损害,禁用。 5、磺胺类:在乳汁中含量多少不等,可使宝宝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黄疸。此外,对缺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宝宝,还可导致溶血性贫血,禁用(尤其是长效制剂)。 6、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美满霉素等脂溶性强,易向乳汁转运,沉积在乳儿牙齿和骨骼中,使其牙齿永久性着色,牙釉质发育不良并抑制其骨骼生长,禁用。 7 其它: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盐酸多西环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因毒性大,禁用。甲硝唑和替硝唑在乳汁中含量较多,长期应用可使新生儿血液障碍、恶心、呕吐并可致癌,禁用。呋喃妥因可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乳儿发生溶血性贫血,禁用。

婴幼儿生病与用药大全

婴幼儿生病与用药大全 这是近年婴幼儿生病的常用药,建议参考。 轻微感冒、消化不良:珠珀猴枣散(香港保和堂),效果真的不错。但因为我在网上见过一篇关于“猴枣散”的文章,说“猴枣散”的凉性大,副作用强,伤脾胃,所以也就不敢给儿子吃了,但我这的儿保医生都推荐这产品。现在孩子得轻微感冒,我就给他多喝葱白水、吃牛磺酸颗粒(儿研所的)、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消化不良、积食、舌苔厚,就吃王氏保赤丸(常备药)。这个药的疗效也特别明显。丸粒非常小,混在辅食里,很容易就吃下去了。我一般将它作为祺祺的常备药。每个月的月初和月中吃,连续吃三天(建议:连续吃不要超过三天),每天吃一次。一般孩子六个月前,每次吃5粒,六个月以后,每增加一个月就多增加1粒。 感冒伴咳嗽: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效果明显;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神威药业),效果也可以;感冒带流涕、咳嗽、喷嚏:小儿宝泰康;馥感琳口服液(儿研所常开),巨苦;效果都还可以; 病毒性感冒:新博林;具体效果怎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止咳、怯痰:神奇止咳露,对怯痰效果明显。但孩子每次怯痰的时候,都特别容易呕吐。 发烧:恬倩(38.3度以上用),效果明显;38.3度以下,用物理方法退烧:如酒精擦拭;退烧贴;个人觉得贝亲的不错,就是有时侯,贴不住,小孩不老实,总将它从额头上扯下来。 腹泻:轻微的用妈咪爱;严重的用思密达;非感染性腹泻:脾可欣,效果明显;既可治腹泻,也可调脾胃;有些父母给孩子买法国合生元,个人觉得效果一般;此产品性价比太高,不实惠。如果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吃药,也可以适当喂点酸奶,效果蛮好的。如果孩子以前没喝过酸奶,那就得每次少量的添加,慢慢来,看孩子有无不良反应;若没有,再继续添加。『孩子9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的喝点酸奶(书本上却经常讲,孩子一岁以前不能喝酸奶』 炎症:吃阿莫西林和希刻劳(苏州礼来药厂)。个人觉得,最好先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青霉素类(孕妇也可以用的),其次再用希刻劳,希刻劳是头苞类抗生素,级别比阿要高。吃药能好的,就不要用注射,打点滴。因为注射虽然见效快,但用药量大,药力强,副作用大。 湿疹:肤乐霜(儿研所的)、尤卓尔;效果都不错,且副作用小;个人觉得“尤”的疗效比“肤”还要好。其实湿疹不治,自然也会好的,就是孩子比较痛苦;当然,能不用就尽量不用,毕竟这些药都是激素类,有一定的副作用。轻微湿疹,可以用郁美净儿童霜,就是1元或者1.5元/袋的那种、粉红色包装。 咳嗽、咽喉炎:小儿咽扁冲剂(效果好,但特苦,孩子不爱吃,吃了容易拉稀);金果饮(儿研所自配的) 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1、孩子的小感冒,打喷嚏、流清涕但不发热,不咳嗽可以不用去医院。在家吃点小中药就成;当然也可以不吃药,反正感冒吃不吃药都要一个星期才能好,要是病毒性的感冒吃什么抗病毒的药都不管用(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发明什么特效药),吃药两星期好,不吃药没准12天也就好了。 2、孩子有时候是感冒好了,但咳嗽还要持续十天半个月才完全好利落。所以,妈妈们也不用老犯嘀咕,怎么咳嗽这么长时间还没好,是不是药不管用。 3、个人觉得,现在的医生动不动就给孩子开抗生素的药。即便是查完血常规,白细胞不高,医生也给孩子开抗生素。好象什么病都要抗生素开道才能好,所以,建议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立场坚定,能不吃抗生素的药尽量不吃。但如果真的有炎症,那该吃还是得吃; 4、咳嗽长时间不好,容易导致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外部特征,但做胸透后,会发现,肺部纹理粗重。

儿童用药安全指南

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差,会经常生病。所以很多家长都会给儿童吃各种各样的药物。但是,专家提醒大家,很多药物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家长们应该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 一、儿童用药安全指南 1、小儿体内各组织器管未完全发育好,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也较差,所以用药时要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勿将大人的药给小儿服用; 2、家长要知道正确计算用药的剂量,即按照体表面积或体重来计算用药剂量,或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给孩子增加或减少药剂量; 3、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向医生反映孩子曾有哪些药物过敏或其它不良反应史,以提醒医生用药; 4、在孩子服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若发现有与原疾病无关的表现时,应引起警惕,立即停药,并尽快请医生诊治; 5、能用一种药尽量不再加另一种药,尤其是新生儿,以防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6、儿童用药需要注意的除了剂量之外,还有服药时间。哪些药物需要饭前吃,哪些药物适合饭后吃,哪些药之间不适于一起吃,都要向医生咨询清楚。 二、常见儿童疾病的用药 轻微感冒(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 严重鼻塞、脓涕:鼻渊舒、滴宁 退烧: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 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婴儿健脾散(婴儿素)、脾可欣、小儿七星茶 腹泻:妈咪爱、乳酸菌素、丽珠肠乐 睡眠不宁:婴儿素、保婴丹、猴枣散 1、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退烧药,恐怕是大多家庭常备的药物之一了,那么哪种退烧药最安全?怎么用呢? 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次,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平均控制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它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故安全性高。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临床上,对2岁以下的孩子习惯用这种药物。 但要注意,该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应用此药引起肝脏损害。 布洛芬商品名有: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该药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儿童用的两种退热药。特点:退热平稳且持久,退热持续时间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高热(39℃以上)的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强,持续时间长。主要副作用:轻度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增高,偶可影响凝血功能等。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所以,临床上该药多用于3岁以上的高热的孩子。 通常,当孩子体温超过38.5℃的时候,医生才建议用退烧药物,因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适当的发热可以帮助人体消灭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另外,应注意退烧只是对症处理,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用退烧药,才是相对安全的 2、宝宝腹泻应怎么用药 一般来讲,腹泻严重的患儿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这里我们只探讨口服治疗。通常口服治疗腹泻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抗生素类、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中药类等。让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 A、抗生素类这类药主要针对细菌性肠炎,品种很多,这类药在临床上的问题比较突出,滥用现象诸多,如家长心急,擅自加大药量;一种药不行,再加一种,盲目联合用药;医生开的药不管用,去药店买广告宣传的药或别人推荐的药,造成重复应用;不规律用药,时服时

婴幼儿用药常识集锦

宝宝用药常识 妈妈们可以借鉴这个准备小药箱 轻微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珠珀猴枣散(保和堂)牛磺酸感冒颗粒小儿金丹(中药)、 板兰根小儿宝泰康馥感琳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 风寒引起的感冒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臣功再欣好娃娃羚羊感冒口服液护彤感冒好后流鼻涕:香菊颗粒博宁冲剂 如果老流鼻涕,总是不好,吃药并没有太大作用,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穿得太多或者睡觉盖得太厚。平时不能让他出汗,穿的越多流的越多 刚感冒,用姜末炒干,包在孩子脚心,晚上睡觉,孩子鼻子通窍,好得快。 感冒初期:健儿清解液、泰瑞宁牛黄酸颗粒 小宝宝鼻塞用KARVOL清鼻塞药水最好拉。不是滴鼻剂,是滴在枕头或手帕上让宝宝闻着通气的。非常好用 感冒带喷嚏:小儿新感冒颗粒小儿宝泰康馥感林口服液 感冒伴咳嗽: 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库克煮梨喝水吃梨安奇七厘散小儿止咳糖浆清宣止咳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枇杷糖浆(苏州),沐舒坦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小儿羚贝止咳糖浆小儿喧肺止咳颗粒 重度咳嗽:小儿平喘止咳露(医院自配的)中药+猴枣散沐舒坦 轻度咳嗽:罗汉果泡开水喝汁咳克止咳糖浆甘草合剂 感冒发烧: 羚羊角粉(退烧)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 退热贴(贝亲)贝贝降温贴(物理降温)宝宝发烧先要保护大脑 小儿泰诺林(38.5度以上)、小儿新,功臣在欣(38。5度以下) 美林。注射鱼腥草(39-40度)安瑞克 先锋五号、双黄连鱼腥草、病毒唑 双黄连口服液1岁以下的宝宝1/3支,一天3次,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1/2支,一天3次,3岁以上就可以1支,一天3支。 最主要还是多喝水!!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小孩精神好,建议不吃退烧药,其它药也可以不吃,只需多喝水,补充点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注意保暖和休息,耐心等两天,自已会好的。 物理退烧,用解热贴敷额头,温水擦身一贴凉 发热、扁桃体炎: 小儿咽扁冲剂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答案.pdf

儿童用药特点及安全用药 1.儿童与安全用药 1、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易出现酸碱及电解质失衡 A、青霉素 B、水杨酸制剂 C、抗癫痫药 D、茶碱 2、下面关于婴幼儿药物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新生儿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接近成人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患儿使用氯霉素易患灰婴综合征 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患儿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溶血 D、婴幼儿及儿童药物代谢速度低于成人 3、婴幼儿()个月时肾功能接近成人水平 A、2-4 B、4-6 C、6-12 D、24 4、新生儿给药应采用() A、静脉给药 B、口服 C、外用 D、肌肉注射 5、1~6个月小儿体重等于() A、3+月龄×0.7 B、7.2+(月龄-6)×0.4 C、年龄×2+4 D、年龄×2+8 2. 儿童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1、快速的病毒诊断,主要采用胶体金法和mRT-PCR检测方法,其中胶体金法可

以在()内得到结果 A、10min B、20min C、30min D、60min 2、关于施保利通的安全性,说法错误的是() A、施保利通是一种安全性非常高的药品 B、在小鼠的动物实验中,LD50高达5000毫克每公斤,仍没有小鼠死亡 C、慢性毒性实验显示长期服用不会导致任何可能的风险 D、德国最新更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到百万分之一 3、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是() A、严重感染 B、儿童肺炎 C、腹泻 D、意外伤害 4、人体感染病毒的第一道防线是() A、适应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先天免疫 D、细胞免疫 5、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细菌 B、衣原体 C、病毒 D、支原体 3.儿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与细菌耐药 1、我国儿科抗生素细菌耐药研究的主要价值有() A、填补了国内儿科重要致病菌耐药及耐药机制资料 B、获得我国儿科多中心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全面、准确的首次基准数据 C、在国际上较早进行抗生素使用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