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税收待遇分析表(2011年)
- 格式:doc
- 大小:396.50 KB
- 文档页数:37
股权转让所得税税政及税收筹划研究【摘要】目前,股权交易市场日趋活跃,股权转让所得税成为国家税收新的增长点。
文章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详尽阐述了居民纳税人股权转让的相关所得税政策,分析了两种纳税人股权转让的避税空间及具体计算方法,并对企业重组中股权收购业务的纳税筹划思路提出了见解。
文章不仅关注股权转让的具体避税方案,更注重对各方案所依据税政原理的深入剖析。
【关键词】股权转让所得税;税收政策;税收筹划;股权收购一、股权事项的所得税税收政策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受让人,使受让人成为公司股东的行为。
其中,无论是转让方还是受让方,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
本文仅研究作为居民纳税人的企业和个人,转让境内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情形。
股权事项涉及的所得税税收政策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股权计税成本的确认,表现在股权投资环节;二是股息,红利收入的征免税规定,表现在股权持有环节和清算环节;三是股权转让所得的确定,表现在股权转让环节。
股权转让环节的税收筹划有赖于另外三个环节的税收政策。
(一)股权投资计税成本的确认股权投资时计税成本的确认方法直接影响股权转让时的应税所得。
计税成本的确认有两种方法,一是以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适用于企业作为股东的情形;二是以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为计税成本,适用于个人作为股东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企业权益性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转让或处置时,准予扣除。
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股息、红利收入的征免税规定该方面的税收政策遵循的原则是:若投资方为企业,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相当于股息、红利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若投资方为个人,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相当于股息、红利的收入须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的财务报表与税务申报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股权转让中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事项,并提供合适的格式来书写这些报表。
一、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对于股权转让行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股权转让过程中需要编制的财务报表: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对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和负债的清晰展示。
股权转让前后,需要将转让股权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和披露。
2.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需要在利润表中对转让股权所涉及的成本和利润进行明确记录。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显示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需要将与转让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准确分类和披露。
以上是股权转让中需要编制的几个重要财务报表,每个报表都应按照相应格式进行准确填写,并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进行编制。
二、税务申报税务申报是股权转让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另一个方面。
根据当地税务法规,股权转让可能涉及以下税种:1. 增值税股权转让行为可能产生增值税的纳税义务。
股权转让方需要根据增值税法规,编制并提交相应的增值税申报表。
2. 企业所得税股权转让可能对企业所得税产生影响。
在股权转让完成后,企业需要及时计算并缴纳与股权转让相关的企业所得税。
3. 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涉及到个人或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也需要被考虑。
参与股权转让的个人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及时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税务申报过程中,需要准确填写所需表格,并按照税务法规的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结论股权转让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是保证交易准确完整的重要环节。
在编制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格式进行填写,确保无误并遵守相关法规。
正确编制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有助于确保双方交易的合法性和透明度,同时也保护了各方的权益。
关于股权转让的税收筹划一、股权转让涉及的主要税种1. 企业所得税◦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属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应计入企业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为 20%,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 15%。
2. 个人所得税◦个人转让股权,应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20%。
◦应纳税所得额=股权转让收入-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
3. 印花税◦股权转让合同属于产权转移书据,应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二、税收筹划方法1. 利用股权架构调整◦在股权转让前,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股权架构来降低税负。
例如,将自然人直接持股调整为通过法人企业间接持股。
◦好处:法人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且法人企业转让股权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 25%,如果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等条件,税率会更低。
同时,法人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成本费用列支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税负。
2.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区域性税收优惠:一些地区为了吸引投资,会出台股权转让的税收优惠政策。
例如,对特定行业或特定类型的企业股权转让给予所得税减免或财政返还等优惠。
◦行业性税收优惠:如果企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可能会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转让股权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可能有优惠税率。
3. 分期转让股权◦对于股权转让金额较大的情况,可以考虑分期转让股权。
这样可以将股权转让收入分散到不同的纳税年度,从而降低每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税负。
◦例如,将一笔大额股权转让分两到三年进行,每年转让一部分股权,避免一次性转让导致的高额税负。
4. 先分配利润再转让股权◦在股权转让前,如果被投资企业有未分配利润,可以先进行利润分配,然后再转让股权。
◦好处:对于个人股东来说,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按照 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也按 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如何核定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如何核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文件的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人申报股权转让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等)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对于哪种情况下属于“无正当理由”,可以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有哪些等,国税函[2009]285号并没有详细规定。
2010年12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以下简称《公告》),进一步明确相关执行问题。
本文就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政策准确理解和把握进行例解。
一、重申必须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个人转让股权的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按次征收。
股权转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收入-取得股权所支付的金额-转让过程中所支付的相关合理费用)×20%(关于原值及费用的确定,纳税人必须提供有关合法有效凭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投资行为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个人的股权转让也日渐增多。
据了解,我国一年发生的个人股权转让数量相当巨大。
目前,我国对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按“转让财产所得”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
但是,由于大多数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对个人股权转让的税收政策还比较陌生,不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现象比较常见。
而个人股权转让具有偶发性和隐蔽性,转让价格又带有主观性,税务机关在税收管理中存在一定难度。
公司股权转让交税计算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公司股权转让交税计算方法。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这当中的门道可多着呢!咱先来说说这股权转让到底要交啥税。
一般来讲啊,主要就是所得税和印花税。
所得税呢,就像是一个大关卡,得好好算一算。
比如说吧,你把自己在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别人,那这转让的价格和你当初取得股份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可就是要交税的部分啦!这就好比你买了个宝贝,花了 100 块,后来你 200 块卖给别人了,那这多出来的 100 块不就得交税嘛。
印花税呢,相对来说就简单点啦,就像给这笔交易盖个章一样。
它是按照股权转让的金额来算的,比例不大,但也不能忽视呀!那怎么算这个所得税呢?这里面可有讲究啦。
如果是个人转让股权,那就得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来算。
要是企业转让股权呢,就得按照企业所得税的要求来啦。
咱再打个比方啊,你想想,要是没有个清楚的计算方法,那不乱套啦?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没有个明确的价格标签,那还不得吵翻天呀!而且哦,这交税的计算还得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呢。
比如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呀,或者有没有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减免税呀。
这就像是走迷宫,得找对路才行。
你说,要是算错了交税金额,那可咋办?那税务部门不就找上门啦!所以啊,可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这交税计算就像是一场游戏,你得熟悉规则,才能玩得转。
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交税,交多少税,怎么交。
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坑里咯。
总之呢,公司股权转让交税计算方法可不能小瞧。
它关系到你的钱袋子,关系到你的利益。
所以呀,大家在进行股权转让的时候,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帮忙算算,别稀里糊涂地就把事情给办了。
可别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呀!记住啦,这可是很重要的哦!。
转让股权怎么交税转让股权怎么交税1. 引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转让股权是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
然而,转让股权涉及到税务问题,需要合理合规地处理。
本文将介绍转让股权时应该考虑的税务事项,并阐述如何合法合规地交纳相关税金。
2. 转让股权的税务层面转让股权涉及到的主要税务事项包括:增值税: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股权转让属于服务性行为,因此可能涉及增值税的征收。
根据增值税法的规定,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转让股权的代价,纳税人应根据代金支付所在地对应的税率缴纳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从转让股权中获得的收入应纳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转让股权的收入减除相关费用和成本后的净额。
企业所得税:如果转让股权的主体是公司或企业,涉及的税务问题还包括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转让股权的收入减除相关费用和成本后的净额。
3. 转让股权交税的具体步骤下面是转让股权时交税的具体步骤:步骤一:确定交易类型在进行股权转让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转让的交易类型。
根据转让类型的不同,税务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股权出售与股权转让的税务处理方式可能不同。
步骤二:确认纳税义务根据税法和相关规定,确定纳税义务的具体范围。
对于个人转让股权来说,个人所得税是必须缴纳的。
对于公司或企业转让股权来说,则需要同时考虑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税种。
步骤三:确定计税依据根据相关法规,确定转让股权的计税依据。
通常,计税依据为转让股权的代价减去相关成本和费用后的净额。
步骤四:计算纳税金额根据计税依据和税率,计算纳税金额。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步骤五:申报纳税按照国家税务部门规定的时间节点,将纳税信息通过纳税申报系统进行申报。
个人或企业应填写相关表格和报表,并按指导进行缴税。
要注意申报期限,及时缴纳税款。
4. 纳税注意事项在交纳股权转让相关税金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合规纳税:转让股权时,要遵守相关税法法规,合规纳税。
同一控制下的关联企业之间无偿划转股权或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1、同一控制下的关联企业之间股权或资产无偿划转的会计处理在实践中,关联企业之间股权或资产无偿划转问题,一般只会发生在同一控制下的关联企业之间,即资产或股权无偿划转发生在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
因此,同一控制下的关联企业之间股权或资产无偿划转的会计核算的实质是同一控制下的股权支付对价的企业合并行为,其会计核算的依据是CAS2〔2014〕第五条的规定。
CAS2〔2014〕第五条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即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具体账务处理时,划入方按所享有的被划转企业划转日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集团总部对其增加的投资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在现实情况中,由于被划转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有为正数的情况,也有为负数的情况,因此,划入方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时,又有不同的确认方法。
(1)被划转企业所有者权益为正数时的账务处理。
被划转企业所有者权益为正数时,划入方应按所享有的被划转企业划转日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直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例1:A公司和B公司是甲集团所属的两家全资子公司,C公司是A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甲集团内所有企业均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
根据甲集团专业化重组需要,甲集团总部要求A 公司将所持C公司的全部股权无偿划转给B公司,划转基准日为2014年12月31日。
甲集团总部根据A公司所持C公司股份调整对A和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员工持股平台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员工持股平台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1. 引言员工持股平台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设立的一种激励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员工可以通过购买或获得公司股权来成为公司的股东。
然而,在员工将所持有的股权转让时,需要考虑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2.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是指员工在将所持有的股权转让给他人时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个人在取得财产性收入时都需要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3.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个人所得税 = 转让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这个公式中,转让所得是指员工通过股权转让所获得的收入金额。
适用税率是指根据员工获得的收入金额确定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置的一个数值。
4.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根据转让所得的金额确定的。
税率分为七个级别,分别为3%、10%、20%、25%、30%、35%和45%。
速算扣除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设置的一个数值,对应不同税率级别。
具体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以在税务部门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得到,或者咨询专业税务顾问。
5. 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对于员工来说,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员工需要在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向税务机关申报上一年度的个人所得税。
申报时,员工需要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应缴纳的税款金额。
然后,员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规定,员工可以选择一次性缴纳全部的个人所得税,也可以按照规定的时间分期缴纳。
6. 员工持股平台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在进行股权转让时,员工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纳税在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纳税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就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纳税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股权转让的纳税义务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属于一种资本利得行为,依法应纳税。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股权转让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 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股权转让产生的利得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方法和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具体计算方法为,股权转让所得 = 转让价款 - 受让成本 - 相关费用。
转让价款指的是受让方支付给转让方的款项,受让成本是指受让方在购买股权时支付的费用,包括购买价格、印花税等费用。
相应的,转让方在股权转让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可以抵扣。
企业应在股权转让完成后的15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并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
2. 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股权转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方法和税率进行计算,并在收到转让价款后的15日内,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的计算方法与企业所得税有所不同。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人股权转让所得 = 转让价款 - 受让成本 -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从以下三项中选择最低的一项扣除:1) 转让价款的20%;2) 受让成本的剩余部分;3) 转让价款减去30万元的差额部分。
二、纳税细则与风险防范在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纳税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的细则与风险防范。
1. Tax Due Diligence(税务尽职调查)在股权转让前,购买方应进行充分的税务尽职调查,了解转让方的纳税情况。
这可以帮助购买方确定合理的购买价格,并预防因纳税问题引起的潜在风险。
2. Overpayment Risk(缴税过多风险)在进行股权转让纳税时,如果缴纳的所得税额超过实际应纳税额,购买方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退税申请。
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税务分析班级:注会1004 姓名:张单单学号:2010113004内容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个人和公司企业投资行为的多样化,股权转让是产权易主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如何进行税务处理、税务筹划、规避税收风险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税收法规及相关文件,对股权转让所得征收所得税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分析了一些股权转让中的税收问题。
关键词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税收一、股权转让的定义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股权转让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税种几乎每一种经济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纳税项目,一个理性的经济行为实施者有时也会因纳税问题而做出错误的决断。
为了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首先要明晰每一种经济行为所涉及到的税种及其纳税。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税种有印花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一)印花税1.税目、税率及计税依据现行印花税法规定,股份制试点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股权转让书据,均依书立时证券市场当日实际成交价格计算的金额,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印花税。
企业股权转让所立书据属于财产转移书据,按照合同金额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同一应税凭证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各方都应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
2.执行中存在的一些税务筹划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1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当企业股权转让一方在境外时,双方的合同签订人选择在境外签订合同,认为“境外”签订合同不属于应税行为。
但是,《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14条规定“如果合同在国外签订的,应在国内使用时贴花”。
此处涉及到税务筹划的问题,即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当考虑到此合同是否会在境内使用,然后再采取相应的避税手段。
法⼈股东转让股权税收包括哪些在公司和企业的发展中,占有股份的法⼈是可以依法转让股权的,但是在转让股权的时候要注意相关税收的问题,即使股权转让了,但是该交纳的税务还是要依法交纳的,这是法律规定的。
那么法⼈股东转让股权税收包括哪些?下⾯就让店铺⼩编为⼤家详细的讲解吧。
法⼈股东转让股权税收的相关知识1、企业所得税企业法⼈股东: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按我国现⾏税法规定: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是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
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被投资企业对投资⽅的分配⽀付额,如果超过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低于投资⽅的投资成本的,视为投资回收,应冲减投资成本;超过投资成本的部分视为投资⽅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应并⼊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2、印花税⾮上市公司不以股票形式发⽣的企业股权转让⾏为,属于财产所有权转让⾏为,应按照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税⽬税率表第⼗⼀项规定,产权转移书据应按所载⾦额的万分之五贴花。
3、⼟地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为征收⼟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687号)规定:如果转让的股权,其表现形式主是⼟地使⽤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的,要征收⼟地增值税。
法⼈股东转让股权的税务处理(⼀)法⼈转让股权存在的涉税风险《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12个⽉取得的投资收益。
国税函[2010]79号明确转让股权收⼊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股权(票)转让涉税政策发布时间:2019-05-20 11:42:00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一、企业所得税(一)居民企业1、一般性税务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三、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取得财产转让等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9号)规定:“企业取得财产(包括各类资产、股权、债权等)转让收入、债务重组收入、接受捐赠收入、无法偿付的应付款收入等,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非货币形式体现,除另有规定外,均应一次性计入确认收入的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四、……(三)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相关交易应按以下规定处理:1.被收购方应确认股权、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收购方取得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3.被收购企业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7号)规定:“二、依法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取得的转让股权(股票)收入等转让财产收入,应全额计入应税收入额,按照主营项目(业务)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征税;若主营项目(业务)发生变化,应在当年汇算清缴时,按照变化后的主营项目(业务)重新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计算征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81号)规定:一、关于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的所得税问题……(二)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的转让差价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税务工商合作实现股权转让信息共享的通知(2011年12月22日国税发[2011]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推进税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强化股权转让税收征管,提升企业登记管理信息服务国家税收征管的能力,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现就加强税务、工商股权转让信息共享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信息共享的内容(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向税务部门提供的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完成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的股权转让相关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注册号、公司名称、住所、股东姓名或者名称、股东证件类型、股东证件号码、股东出资额、出资比例、登记日期。
(二)税务部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1.企业因股东转让股权在税务部门办理的涉税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注册号、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股东姓名或者名称、股东证件类型、股东证件号码。
2.税务部门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获取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变更登记信息后征收税款的有关信息,包括:营业执照注册号、纳税人姓名或者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税种、税款所属期、税款数额。
二、信息共享的方式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交换机制,开展股权变更登记信息共享工作。
省及省以下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分别与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同)协商进行信息交换。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交换信息,逐步确立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交换机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税务、工商信息共享平台,或者利用政府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信息集中交换。
暂不能通过网络交换信息的,税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采用光盘等介质交换。
三、信息共享的时限从2012年1月1日起,各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将每月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当月终了15日内完成交换。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交换。
无形资产股权转让税收优惠无形资产股权转让税收优惠1. 引言无形资产是指无形的资产价值,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
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人的行为。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涉及到无形资产的转让,涉及到相关的税收政策。
本文将介绍无形资产股权转让的税收优惠政策。
2. 无形资产股权转让的税收优惠政策2.1 免征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无形资产转让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无形资产股权转让不再征收增值税。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转让方的税负,促进了无形资产股权的流动和转让。
2.2 优惠征收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无形资产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无形资产股权转让的所得可以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具体优惠政策包括:转让无形资产股权所得在法定税率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从事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企业,转让无形资产股权所得在法定税率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减免企业所得税;对特定领域的转让无形资产股权所得,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减免企业所得税。
通过优惠征收企业所得税,可以鼓励无形资产的培育和流动,推动创新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3 免征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转让无形资产股权印花税的通知》,无形资产股权转让不再征收印花税。
这一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无形资产股权转让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活跃度。
3. 如何享受税收优惠要享受无形资产股权转让税收优惠政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具体包括:1.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确定所转让的无形资产股权是否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定义和要求;2. 缴纳相应的申报材料,包括资产评估报告、股权转让协议等;3. 向税务机关申报,并进行备案;4. 根据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相应的减免或优惠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需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报和备案。
1 “股权转让”税收待遇分析表 张伟
序号 税种 主要政策归纳 1 个人所得税 (一)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个人所得税; (二)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股票。 限售股转让。上市公司股东,如果是限售股转让,根据财税【2009】167号、财税【2010】70号文件规定,征收20%个人所得税。由于2010年1月1日以前,即使转让非限售股股权也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出现了沸沸扬扬的“陈发树资金矿业避税“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财税【2009】167号文件规定自2010年1月1日开始,对大小非解禁转让以及其他限售股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 专题:大小非解禁。 大非的含义是大的非流通股股东,小非的含义是小的非流通股股东,以占股权比例5%为限。 ST广博控股的税务危机公关技巧。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采取了股权分臵的运作模式,即一部分股份为流通股,另一部分股份为非流通股,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因此2006年国家开始股权分臵改革,目标是全流通,根据财税【2005】103号文件规定,为了支持股权分臵改革,在股权分臵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发生的股权转让,免印花税,流通股股东接受非流通股股东的股份后现金对价免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但是部分公司股权分臵改革中支付了重组式对价,即:由非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赠送现金或者债务豁免,形成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该项资本公积属于全体股东所有,此种方式称之为重组式对价。由于这种支付对价方式财税【2005】103号文件没有界定,因此成都市武侯区地税局要求对ST广博控股接受重组式对价按照接受捐赠征收企业所得税,ST广博不服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对该项政策进行明确,最终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函【2008】375号文件的形式明确重组式对价也不征收企业所得税,ST广博的危机关公技巧得到了完全的成功,而在此之前重组式对价已经征税的甘肃靖远煤电等公司也享受到了ST广博抗争的胜利果实。 陈发树避税引发财税【2009】167号文件。根据财税字【1998】61号文件规定,我国二级市场转让股票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大小非解禁后,大小非股东为了少缴个人所得税,费尽心机。从紫金矿业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查到,紫金矿业股份公司成立时,与陈发树有关的3家公司持有紫金矿业的股份,即新华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602.15万元,持有1729万股,占紫金矿业股份的18.2%,是第二大股东。上杭县华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出资1000.83万元,持有665万股,占紫金矿业股份的7%,是第4大股东。新华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出资246.35万元,持有163.69万股,占紫金矿业股份的1.72%。从招股说明书看,紫金矿业成立之初陈发树个人并没有直接持有紫金矿业的股份。 随着紫金矿业谋划A股上市,陈发树等人也谋划直接持有紫金矿业的股份。紫金矿业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2007年2月5日,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华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以每股面值0.1元的价格合计转让给陈发树35888.16万股紫金矿业股份,陈发树总计支付转让款3588.82万元。于是,经过股份转让,紫金矿业股份就从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法人名下转移到陈发树个人名下。 新华都工程以0.1元的面值无偿转让给陈发树3.5亿股紫金矿业,同样以0.1元的面值转让给柯希平2.6亿股,新华都工程没有赚到一分钱,明知紫金矿业上市必然产生大幅溢价收益,赚取超额利润,新华都工程为何如此慷慨转让给陈发树和柯希平一个巨大的馅饼呢? 陈发树通过自己控制的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新华都工程51%的股权;而柯希平是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家公司持有新华都工程49%的股权。紫金矿业于2008年4月25日在A股上市,发行价为7.13元/股,陈发树等自然人股东持有的原始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至2009年4月27日,紫金矿业49.2亿股解禁在A股上市流通,当日最低的交易价格也高达9.18元/股。从今年4月至今,陈发树几次减持紫金矿业股份,总计套现已接近40亿元。而仅在4月-7月,陈发树前后两次减持紫金矿业股份总计约2.94亿股,套现27.3亿元,而成本仅仅是2940万元,利润达27亿元。 2
如果陈发树出售的2.94亿股股票没有转让到其名下,变为自然人股票,仍然通过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转让,27亿元的利润需要按照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超过6.75亿元。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税后利润分配给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陈发树把法人股票转让为自然人股票后出售,不仅6亿多元企业所得税可以分文不缴,潜在的个人所得税也免去了。 随着以上避税模式愈演愈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2月31日发布财税【2009】167号文件,对限售股开始征收20%个人所得税,对证券公司技术完备之前的股票,按早15%的所得征税,技术完备以后的股票则据实由证券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 ETF避税与财税【2010】70号文件。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个人限售股征税,大小非个人股东纷纷寻求新的避税方式。一是,在大小非解禁后,如果大盘低迷,投资者想继续持有以获利,但是当股票价格上升后却要缴纳更多的个人所得税,个人股东采取的方式是赶快卖出,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然后再买入的方法。二是,利用ETF避税。ETF基金属于开放式基金的一种,又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又可以像封闭式基金那样在证券市场上按市场价格购买。但是向基金公司申购时只能通过该品种ETF基金所涉及的一揽子股票换取基金份额,赎回时以持有基金份额换取一揽子股票。 “财税【2009】167号文件只说售限售股获利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并未说明用股票换基金,卖出基金获利需要缴税,这就为那些持有限售成份股的个人大小非提供了一个避税通道。”以中国平安为例,持有中国平安的个人大小非可以通过购买上证50除平安外的其他49只股票,然后将包括中国平安在内的一揽子50只股票拿去申购上证50ETF基金,再将这些基金售出,其成本大约在千分之三左右,售出后获利部分则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目前沪深两市共计有9只ETF基金,其中沪市6只,深市3只,涉及的成份股数百只之多,而这些成份股中很多都涉及机构、个人大小非,合计持有市值超过1000亿元。依据上述模式,这些大小非都可以通过这种“借道”ETF的方式实现避税。 这种避税方式又引起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注意,2010年11月1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09】70号文件),规定:限售股在解禁前被多次转让的,转让方对每一次转让所得均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或大宗交易系统转让限售股,个人用限售股认购或申购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份额均属于纳税的范围。从而将ETF避税模式彻底堵死。 “鹰潭模式”限售股自然人股东同国家税收政策的博弈还在继续,这一次出面助阵的是地方政府。由于限售股解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证券公司代扣代缴,而国家法律并没有限制必须在哪一个证券公司进行交易,因此各地财政部门盯上了这个所谓的“可流动财源”,纷纷出台财政返还政策,以吸引限售股到本地解禁,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所谓“鹰潭模式”,根据税法的规定,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的个人所得税,60%要上缴中央财政,40%归地方财政。而江西省鹰潭市政府2010年7月出台的《鼓励个人在鹰潭市辖区证券机构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的奖励办法》规定,如果个人限售股东愿意来本地营业部减持,政府可将限售股东减持个税的地方实得部分的80%作为奖励再返还给纳税人。纳税人如果愿意将奖励全部留在鹰潭投资臵业的话,还可按个税地方实得部分的10%再奖励。其运作模式如下:第一步,办理销户手续,即大小非持有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深沪股东账户卡原件,到原开户证券营业部填写《撤销指定交易申请表》,办理股票转托管和撤销指定交易手续;第二步,在鹰潭市辖区内证券营业部开设新的营业部资金账户及第三方存管银行账户。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8月份以后,江西鹰潭市证券营业部突然崛起,从2010年初至2010年11月24日,该营业部共计发生138笔大宗交易减持,涉及总成交金额超过34亿元,分属国盛证券鹰潭胜利西路营业部和国泰君安证券鹰潭环城西路营业部。 上述事实被媒体披露后,“鹰潭模式”声名鹊起,并迅速在江西省内被效法,萍乡、新余、景德镇、吉州等地区也开始对限售股转让实行优惠政策。此外,现在这一模式还复制到了其他省市,江苏、福建、西藏等地方政府和营业部也纷纷加入进来,抢食这块税源大“蛋糕”。 鹰潭市财税系统的知情人士最近向媒体透露,引进个人限售股东是鹰潭市政府2010年年初就定好的招商硬指标,打算在当年招徕楼宇、总部企业以及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35家,争取纳税额上2 3
亿元。任务下达后,政府专门抽调人员成立了办公室,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在双休日都会出去跑,到上海、北京、江浙一带找客会商,推广鹰潭对限售股转让的财政奖励政策。 在莆田市城厢区政府网站上有这么一条报道,形象的说明了地方政府在争抢唐僧肉过程中的所作所为:2010年10月9日上午,受区委郑春洪书记委托,常务副区长陈仁川同志主持召开财税工作专题会议,就我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限售股解禁转让个人所得税入库及奖励补助比例等有关事宜达成共识:一是根据国家税法及我市招商引税的政策规定,同意引进众和股份有限公司限售股转让个人所得税。二是针对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按该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市区所得财力(32%)奖励该企业,扶持该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同意由区财政按31.5%予以奖励。三是奖励金额中市级所得财力部分,请区政府提出申请报告请求市政府全额返还我区。 平安保险解禁引发税收争议。2007年平安保险上市之前,由于个人不能成为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东,所以将员工受益计划设计为法人持股,即:由新豪时公司和景傲实业这两家员工投资集合相关公司代表员工持股,股权架构为:平安保险员工—(新豪时公司、景傲实业公司)—平安保险上市公司。2010年4月,首批平安保险限售股解禁,根据计算1.9万名平安保险员工平均每个人出售所持股票获利为200万元,但是出售股票的主体是新豪时公司和景傲公司,200万元按照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只剩下150万元,分给员工的时候尚需要扣缴20%的个人所得税30万元,因此以出售股票获利为200万元为例,员工需要负担80万的个人所得税,财富大幅缩水,受益打了六折。 此举引起而来平安保险员工的极大不满,他们高举着“我的股票我做主”的气质,在平安保险总部静坐,但是平安保险公司的说法却是,如果不是目前的股权结构,由于个人不能做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东,员工连120万的利润都得不到,真是由于公司的架构设计,才使得员工享受到公司上市的红利。 那么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合理方式解决该问题呢?根据财税【2008】159号文件规定,合伙企业是税收透明体,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即:如果新豪时公司是合伙企业的话,只需要就200万利润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40万元即可,25%的企业所得税不需要缴纳,即:财富打八折,这一点员工是可以满意的。 海螺水泥限售股谜团待解。在限售股解禁问题上,有着重重迷雾的还有海螺水泥事件等待我们去研究探讨。 目前,鹰潭模式是大小非解禁相对较好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其实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税收政策在目前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