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庖丁巧解牛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1.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发展较快。

3.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1)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资金技术雄厚,生产规模大,主要生产军用品和奢侈品,产品多非常精美。

(2)民营手工业:私人经营,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

(3)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进入市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主要指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新的行业;有的则是在原有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部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如在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不断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为采矿、冶炼、铸造等部门。另外,原有手工业部门的创立与发展往往带动其他部门的出现与发展。如冶铁业的兴起,使农业制造和兵器制造应运而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如冶铁业的发展,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冶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炉温;北宋以后用焦炭作燃料。同时,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土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冶铁业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3)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原始社会晚期只能是简单协作的生产;奴隶社会规模有所扩大,已初步出现劳动分工,生产效率提高;封建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分工更加细密;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采用雇佣劳动,分工细致,进行扩大再生产,如矿冶、纺织、制瓷等部门,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吸收了大量雇佣劳动者。

(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一方面,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清时代,官营手工业衰落,民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一些手工业作坊扩大为工场手工业。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迁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宋代以前,中国的丝织生产,繁盛于黄河流域,河北地区最为突出;南宋时期,重心南移,尤以江南地区的苏州、杭州、南京、广州等地最为有名,不论官营丝织业还是民营丝织业都是这样;明代初年,政府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官府织染局,长江流域的南直隶(今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都有设置,而以浙江最多。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要点提示手工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青铜器的冶炼

(1)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2)夏朝:能够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

(3)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生产规模大,生产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代表作是司母戊鼎。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因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产品趋向生活化,日常器皿数量最多,这充分说明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铸造技艺向轻便方向发展,文饰简单,广泛采用鎏金、镶嵌等装饰工艺,精美华丽。

2.铁器的冶炼

(1)春秋晚期:铁器出现。我国在很长时期内,铁器的冶炼和炼钢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也是我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人掌握生铁液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500年,生铁液态冶炼技术适合于批量生产,尤其是在研究出固态退火脱碳技术后,中国人开始能够成批地制造各类质量上乘的铁器。这些铁器在农业生产领域及军事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更高的冶铁技术在当时就意味着更锋利、更坚硬的武器,也就意味着更强大的军事实力。

(2)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

(3)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使中国冶铁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3.炼钢技术

(1)战国后期已能制造钢剑。中国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的人工冶炼的最早铁器属于春秋时期,目前已知的有二十件左右,有凹形锄(臿)刃、梯形锛刃、削、刮刀、剑、鼎等,经金相核验,多数属固态还原的块炼铁(指不含炭的铁)。战国时期,掌握了块炼渗碳钢及其淬火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性能,为战国中期以后铁器大量应用于军事和农业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

(2)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产量及质量大幅度提高。

(3)16世纪之前,中国炼钢技术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瓷器的前身

瓷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2.商代

由于烧制工艺的改进,出现了原始瓷器。

3.东汉

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

4.唐代

瓷器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

5.宋代

制瓷技艺大大提高,瓷窑遍布全国,并出现一批名窑,如汝窑、定窑等。

6.元代

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生产的白地青花瓷最为有名。

7.明清

既有专为皇室贵族烧制瓷器的官窑,又有专为满足百姓需要而生产的民窑。官窑质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好。明代中期以后,出现彩瓷,其中的五彩瓷最佳;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同油画,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

明清时期,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明代还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的瓷器;清代还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中国成为“瓷器大国”。

难点剖析古瓷的外传

在唐朝,我国瓷器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远销国外,此后历代都有瓷器销往国外;11世纪,我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后来又传到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1470年又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欧洲各地才开始生产瓷器。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丝织业的产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蚕茧和丝织品残件。

2.西周时期

除了平纹织物外,还发明了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

丝织品种类增加,有锦、绢、罗、纱等,并且产量大、质量高。

4.汉朝时期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丝织品传到亚、非、欧各国,深受喜爱。

5.明清时期

(1)苏州和杭州成为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2)分为官营和民营两类:官营又称为官局,专门生产宫廷用品;民营在明中期后发展起来。

(3)技术的进步和新品种的增加:花楼机,妆花缎,“金宝地”(又称“妆花遍地金”)。

知识拓展中国养蚕的起源与养蚕业的发源地

对我国养蚕的起源和养蚕业的发源地,学术界存在不同的意见,周匡明认为“早在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已发现了蚕茧纤维利用的秘密,至迟在5000年前,蚕的家养时代已经开始了”。而魏东认为“家蚕形成于殷商时代”。考古发现商代不但有玉蚕和蚕形纹饰而且还有丝织品的痕迹,这说明商代蚕桑业已经很可观,在这之前必然有一个发展的阶段。

对于养蚕业的发源地,魏东认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养蚕业发生阶段的中心地区,至先秦时期两次向中原地区转移,一次在夏末,中心地区迁至淮河流域下游;一次在商周时代,中心地区迁至中原地区,至西周时代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经典回顾

例 1 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迄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解析:我国考古发现的铁器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范围扩大。

答案:C

例2 在夏、商、周时代,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手工工场

解析:官营手工业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其统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答案:A

例3 中国出现铁器的时间是(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时期

C.春秋晚期

D.战国时期

解析:夏商时期我国的金属冶炼是青铜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而铁器出现是在春秋晚期。

答案:C

例4 宋代瓷器中最为著名的是( )

A.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B.五彩瓷

C.珐琅彩瓷器

D.带有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解析:五彩瓷、珐琅彩瓷器和梵文装饰的瓷器均出现于明清时期,是其代表性的成就。宋代最著名的是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答案:A

问题探究

问题1探究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探究思路:本题可以按照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时期依次列举其变化和影响。

探究结论:(1)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此后,生产范围、规模日益扩大,成为

手工业中日益重要的成分;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民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副业和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中后期,雇用众多工匠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

(3)影响:促使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加以调整,孕育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授值”的雇佣劳动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问题2你如何理解景德镇被称为“瓷都”?

探究思路:“China”有“中国”和“瓷器”两种解释,可见瓷器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而景德镇集众家之所长,最终成为中国瓷器的代名词。

探究结论:景德镇被誉为“中世纪世界瓷业中心”,“昌南”系景德镇的早期称号,“China”为英文译音,故“中国”与“瓷器”皆源于景德镇。

(1)这里出产优质高岭土,周围盛产松柴,为制瓷业提供廉价燃料;四周河流密布,南河流经城区,交通便捷。

(2)景德镇以开放的姿态,吸纳了各地的名师名匠。

(3)景德镇由于高超的陶瓷技艺,多为皇家烧制贡品,因此,备受朝廷的重视。

(4)宋代,以皇帝年号将昌南镇更名为景德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景德镇发展为“瓷都”,“至精至美的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

以上足以说明,景德镇不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瓷都”。

活学巧用

1.我国古代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春秋

解析: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答案:A

2.我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A.夏商周时期,私营手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C.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三种主要形态

D.官营手工业由孔府交由民间经营

解析: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故A、B项错,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故D项错。

答案:C

3.商周时代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①数量多②种类全③纹饰美④技艺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据所学内容分析可知,①②③④皆正确。

答案:D

4.我国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

解析: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

答案:A

5.关于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

A.春秋晚期已有铁器

B.铁器在汉代取代木、石、青铜农具

C.东汉时已发明灌钢法

D.16世纪以前,我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解析:据所学内容分析可知,C项表述错误。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C

6.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出现原始的陶瓷

B.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宋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D.明清时期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

解析:A项为新石器时代,B项在唐代,C项是元代,D项正确。

答案:D

7.被誉为“画必有意,意必吉祥”指的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五彩瓷

解析:明中后期烧制的五彩瓷图案装饰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的占多数,因此被誉为“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答案:D

8.为适应国外客户需要,明代烧制了()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解析:由题干要求“国外客户需要”可知答案D正确。

答案:D

9.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晚期的丝织品已出现了斜纹提花织物

B.战国时期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C.丝织之路治线有许多汉唐丝织品

D.明清时期的丝织中心是苏州和杭州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关键是审清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选出正确答案。A项错在时间上,应是“商代”时。

答案:A

习题详解

第一题: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为什么能在海外广受欢迎和赞誉?

1.解析思路:中国手工业品质量好是它广受欢迎的内因,顺畅的中外交通和封建政府支持是它受外国人欢迎的外因。

2.答案要点:

(1)中国古代手工业品集日用品与艺术品于一体,具有外形大方、色彩绚丽、经久耐

用等特点,备受外国人珍爱。

(2)丝绸之路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3)古代封建统治者利用馈赠手工业品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政治往来,扩大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品的知名度。

第二题: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

1.解析思路:从部门与分工、技术的提高、规模扩大、经营的形态与世界地位等方面分析。

2.答案要点: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不断出现;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第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第六,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形成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① 分散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 ②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但无革命性突破 ③脆弱性:规模小,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 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③小农经济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④随着农民战争爆发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 个新的轮回 ①灾荒瘟疫 ② 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 ③社会的动荡与土地兼并 地位和影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使中国古代农业发达, 这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萌发和发展的经济基 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无法 扩大再生产,它的牢固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中国封建 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小 农经济 有利因素 不利因 艰难成长

经营形态演变发展过程及成就 夏商西周 官营手工业春秋战国 汉武以后中国古代手工业 产生并由官府垄断继续发展 盐铁及铸钱等官办经营方式 政府直 接经 营、集 中、大 作坊生 产 生产目的性质和特点 发展概况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出现发展 受摧残恢 复和发展 民间私 人经营 元朝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 纺织技术 明中叶后 民营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主导地位 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雇佣关 系),清继续发展 农户体 产,作为 副业 供军队和官 府贵族生 活使用,不 在市场流通 供民间消 费,作为商 品在市场流 通 供家庭消费 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 卖 国家垄断性质;它凭借国家权 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 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 品精美,取得诸多成就,世界 领先,享誉全球 美, 商品生产性质;在重本抑末的 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但后来 居上 属于自然经济组成部分;受小 农经济的束缚发展艰难,在自 然经济时代,占有相当的比 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 要因素 地域分布广、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②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③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④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于世界,享誉全球⑥ 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①地 美,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条 件:商人资金充足,自由劳动力增加标志—时间:地区:发展状况: —明朝中后期的棉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明 中后期江南地区 期后中朝明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 发期清 展有朝 所前 ①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雇佣机工。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 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生产者成为资本家②在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包买商雇佣居民生产 暑袜。这些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就实质而言,属于商业资本控制生产,商人成为资本家 ③广东罗定的冶铁和佛山铁器制造业也出现雇佣关系 原因:a、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继续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 手工业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b、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 表现: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实质: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机户雇佣机工、店主雇佣居民),这种雇佣关系的实质就是商品货币关系 特点:发展缓慢,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1、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展。其一是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购买力小,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市场小)。其特二是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少)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和实行闭关政策(妨碍市场扩大和资本积累)传统文化以孔孟之道、纲常名教为核心,斥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排斥西学等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竞争的限制货币制度的落后与混乱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明清社会生产力虽已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前提,但还不足以瓦解封建的自然经济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原因 2 、 3、 4、 5、 6、 1、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 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地位影响2 、发展缓慢,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为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特色教案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三合一”特色教案】 西汉时,巨鹿有位叫陈宝光的人,他家拥有一套织造上等丝织品的技术和工具。陈宝光之妻继承家传,身怀绝技,织出精美绝伦的丝织品。据说,她织一匹散花绫,费时两个月,价值上万钱。后来,她受到朝廷重臣霍光家重用,成为霍家专有织工。当时的官府手工业部门也从社会上征调大量的能工巧匠,为它们 服务。知识结构: 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教材分别从冶金、制瓷、丝织三方面分别介绍了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 1、官营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①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建议学生查词典了解铜、铁、钢各自成分。 学生自主学习,填写下表:冶金业的发展: 图片学习,介绍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战国编钟。 2、官营制瓷业: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②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学生自主学习,填写下表:制瓷业的发展: 时代 官营手工业概况 原始社会 已掌握冶铜技术 夏商周时期 青铜铸造为代表,官府垄断,供官府贵族用 春秋战国 春秋已有铁农具,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 西汉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 杜诗发明水力古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 灌钢法 阅读前言,问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你认为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些主要的经营形式?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突出的成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或者由成语“一言九鼎”“炉火纯青”导入。 什么事手工业?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生产的小规模的工业生产。 概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三代——青铜业,垄断;春秋战国——继续发展;汉代——官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此后——素称发达,一直领先。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的春天 1.时间:1912—1919年 2.背景: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反帝爱国运动(如1915年反对21条,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战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3. 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迅速,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3.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 1.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2. 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面粉业、纺织业、化工业,橡胶业都有发展 3.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民族企业遭受残酷打击。 沦陷区,遭日本摧毁和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全面控制。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4.内战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国民政府与美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取得特权,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产品滞销 前言:中国民族火柴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兴起与清末,发展于民国,在内忧外患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顽强成长。 总结: 1.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 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 3.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我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课分三小目描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辉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第一目“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讲述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第二目“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阐述了作为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手工业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三目“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概述了我国古代瓷器、丝绸远销国外的概况。教材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材料,对一些主要手工业品进行了详细介绍,这能加深学生对手工业品的形象认识。在教学中,要以一些图片为突破口,形象而又生动地向学生描述古代手工业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教学难点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涉及手工业部门较多,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料引入、情境设置、问题设计、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几个环节,引导

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势利导,从学生感兴趣的陶瓷、丝织品着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的手工业成就,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古代冶金、陶瓷、纺织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并注意归纳鉴赏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古代手工业的兴趣。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概括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什么被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图片和数据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一战”期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因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方法。 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民族工业成长的艰辛和不屈,发掘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难点:概括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板书设计 一、结晶——近代民族企业及其特点 1.工业结构: 2.分布地区: 3.经济地位: 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三、精神——民族资本家的精神遗产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卢作孚像。说明他们是近代中国的精英企业家,我们追寻他们一生的事业,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的发展。新课: 一、结晶——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及其特点

在地图上展示上述企业家的重要企业并作简介。 张謇:张謇的事业在南通。1896,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大生后来发展成为一个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包括纺织、面粉、造纸、火柴、电气、航运、金融的综合性企业。 荣氏兄弟:荣氏兄弟以面粉业起家,又衍生出纺织业,成为近代中国的纺织大王和面粉大王,其企业主要分布于上海、无锡等地。 范旭东:范旭东的心血倾洒在化学上。1917年他开始开始创办天津永利碱厂,1926年终于成功生产。1937年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投入生产。毛泽东誉其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卢作孚:卢作孚是近代中国航运业巨子。企业在重庆,起名“民生”。 ▲据地图、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民族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二、历程——“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根据预习作业,学生按时间叙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教师画示意图并改正预习题中的普遍错误。 1.初步发展: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给了中国极大的震撼。《马关条约》2亿两白银的赔款也迫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以求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在这种情况下,1896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舆论极为轰动。轰动的原因在于他是1894年的状元。 材料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物理),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1895年) ▲张謇认为西方强大的根本在哪里?中国发展工业能达到什么目的?由此可见张謇办实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短暂的春天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题doc资料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 题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器物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器②铜器③铁器④钢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4.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A.丝绸 B.白瓷 C.铜钱 D.珐琅瓷瓶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6.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政府经营 B.产品精美享誉世界 C.其产品是不计成本的 D.清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8.明朝时,浙江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种生产方式的新特点在于 A.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下层 B.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物物交换成为市场交换的主要形式 D.小生产者开始丧失生产独立性 9.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 10.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日工资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6: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练习题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办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解析』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间段得以发展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暂时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答案』 A 2.(2018·四川德阳高一下学期期中)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并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暂拟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清政府此举意在() A.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B.完善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 C.抵制外国商业资本的入侵 D.使政府直接控制经济活动 『答案』 A 3.(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据统计,1872~1894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是53家,资本共4 697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9.6%,而1895~1913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高达463家,资本达90 801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41%,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 C.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经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C 4.(2018·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20世纪初,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被誉为“国货奇迹”。产生“国货奇迹”的客观因素是() A.实业救国思潮 B.抵制洋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巴黎和会 『解析』材料中20世纪初“国货奇迹”是指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繁荣,实业救国思潮是其主观因素,故A项错误;抵制洋货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是“国货奇迹”产生的主观因素,故B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是“国货奇迹”产生的客观因素,故C项正确;1919年巴黎和会时,随着西方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陷入萧条,与“国货奇迹”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山西晋中高一下学期期中)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厄矣。”由此可以看出() A.争尝异味乃国人之普遍心理 B.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C.反映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D.不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民族企业的陈述,以倡导国货来争取利权,故C项正确。 『答案』 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

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一) 前几天分享的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家学习的如何? 知道期末将至,现在记忆有点晚了,但历史君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通读一遍,做到心理有数。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1第四单元 第10课学案

第10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掌握1840~1860年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 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 2.初步掌握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 影响。 一、虎门销烟 1.背景 (1)西方发展: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中国衰落: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鸦片走私: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概况: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英国政府决定借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深化理解鸦片战争前中英社会比较 英国中国 政治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阶级矛盾激化,危 机四伏

经济完成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思想思想文化活跃,近代科技领先世界文化专制,闭目塞听,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外交推行殖民扩张政策闭关锁国,封建保守 军事船坚炮利,战斗力强装备陈旧,军备废弛,战斗力弱 综合国力世界工业强国落后的农业国 概念辨析出超、入超、贸易顺差、贸易逆差 出超即贸易顺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入超即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贸易总额。 判断正误 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 ) 解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其资本主义发展而要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禁烟只是其直接原因即导火线。 二、鸦片战争 1.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2.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3.影响: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概念辨析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内涵。 2.片面最惠国待遇 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利益。最惠国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 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3.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 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7.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奴隶制生产关系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9. 2010年12月24日至26 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 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 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 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 10.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金属制品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A) 【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掌握古代中国冶金、制瓷和丝织方面主要的生产技术,从中概括、归纳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3.理解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重点难点】1.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问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 【新课推进】一、自主预习: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完成填充,了解知识结构、基本线索。

二、合作探究:生生师生讨论,理解历史、见解历史 探究1:(1)列表比较三种主要手工业经营形态的特征和地位 点拨方法:在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概括。参考答案:见表 (2)完成下表 点拨方法:按时代在书上找出知识点并学会概括。参考答案:见表 探究2:(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 点拨方法:结合各朝代、各行业的特点找相似点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民营、家庭)两种形态并存;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 (2)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原因。 点拨方法:运用上一题的答案,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找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5: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2)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地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3)运用: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本课的图表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景再现”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产生?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由此导入新课。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筑路权,开采矿山和竞相建厂。列强在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3、表现:(1)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 1、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二笔记

.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1

.
第一部分:中国史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经济结构:(考试说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生产力水平低下。
商周 青铜农具出现,因造价高昂,使用量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的出现,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汉代 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二牛抬杠(西汉) → 一牛挽犁(东汉)
唐朝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耕犁基本定型。
(2)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期:实行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私田出现
各诸侯国税制改革,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过程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水利工程:
战国:秦国李冰父子主持的都江堰;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 经济构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② 生产力发展: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③ 生产方式:以家庭为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
农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
式的小农经济。(小农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小农是封建国家
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④ 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
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
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1、形成时期:春秋战国
2、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铁犁牛耕的出现);
直接原因: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典型:秦国商鞅变法)
3、基本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男耕
女织”、④自给自足、 ⑤精耕细作、 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生产的主
要目的是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弱点:
①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教案(1)(1)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独学指导 (一)、知识指导 家庭手工业 经营形态田庄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私营手工业 纺织业 主要成就冶金业 陶瓷业 (二)、独立学习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类型 1、家庭手工业 (1)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基础之上的,___________是其显著特点。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长期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和 紧密结合的“”的经济形式。 2、田庄手工业: (1)随着的集中,代出现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_____。 (2)生产经营活动 ①农业生产: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栽培,作业、禽畜养殖、采集等。 ②手工业生产:酒、醋、酱、等的酿造加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 也是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③魏晋南北朝:农家以为主,兼营,一般日用能够做到“ ”,仍是自然经济。 3、官营手工业 (1)“工官”制度:工官是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 从时代起,、、、等行业都收归,由政府。由中央机构所属各“工官”主办的工场,专门负责制造专用和私用的物品。 (2)“匠户”制度 ①概况:代已有工匠在手工业作坊内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 被官府以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的户籍,由直接管理,世代承担。 ②影响: A、对国家:“”制度使得统治者可以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

B、对匠户:没有自由,他们的受到严重的束缚。(3) (3)评价:A、积极:皇室对手工业产品的较高要求有利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它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________________。 B、局限:增大了政府的开支;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__________,行业之间相互隔绝,________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为“匠户”,人身自由受到限制,____________受到严重的束缚。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1、织女的劳绩---纺织业 (1)新石器时代:早期纺织技术已经;最初的纺织原料是和,出现了 _______和丝织技术。 (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 (3)周代: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4)汉代:纺织业产品的增多,纺织技术提高;汉代的丝织品,经过 远销到以为中心的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5)唐代:唐代中期以后,也有相当大的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___________作坊兴起。 (6)宋代: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7)元代:棉纺织家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推广传授织造技术,推动了_______业的发展。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8)明代:、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手工工场和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开始产生。 2、攻金之工——高超的冶炼技术 (1)青铜冶炼: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早期铜器。②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相当大。③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的象征,代表着和秩序。 (2)冶铁技术 ①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和工艺已经有所发展。②汉代:汉武帝时推行制度;冶铁开始使用作燃料;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东汉南阳太守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先进的法。④北宋时期:已出现以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夺得千峰翠色来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制陶业:原始时代的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山东龙山文化的___________;“”曾风行一时。 (2)制瓷业:①早期的瓷器又称作原始瓷。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的。 ②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制瓷业已经成为的生产部门,窑的青瓷享有盛名,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江西和四川的白瓷也都是瓷器中的精品;唐代晚期,长沙窑首创釉下彩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