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试卷分析.

高中地理试卷分析.

高中地理试卷分析.
高中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是高三年级行进中的一次考试。源于双基、趋于高考的一次考试,既是对前一阶段高三复习的检测,又是对下一阶段复习的指导,其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试卷分析

这套试卷总体上来说: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重点,强化主干

必修1中的一至三章内容,特别是第一章、第二章内容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三复习的重点、难点。如这次试卷中,涉及到的第一单元中的地方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第二单元中的大气运动、天气和气候、气温的时空分布,第三单元中的水循环、水资源问题、洋流等都是我们高中地理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本试卷充分地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

2.难度适中,符合要求

必修1中第一第二章难度是较大的章节,为了降低难度,但又不降低质量,我们对这次试卷中难度较大的几道题都尽可能给足条件,改变问法,使门槛降低。通过对100份试卷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难度是比较适中的,二卷的平均难度为0.63。:

3.特色突出,角度新颖

本试卷最大的特色是图量多,共有图19组、31幅,有运动轨迹图、坐标统计图、中国和世界轮廓图、剖面图、经纬网图、各种光照图、人物素描图、等高线、等压线和等温线等多种等值线图等,其图幅多,类型多是历来考试中少见的,这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此外,图形的设计比较新颖,如图4降水量的日变化柱状图,改变了柱状垂直分布的常规;图18地球上的昼夜分布图,既不是以极点为中心,也不是地球的侧面图、展开图;图19更是将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光照的侧面图、展开图组合在一起,多角度考查学生的识别能力。

4.显现热点,联系生活

1-3题以“嫦娥二号”发射为素材,考查地球公转、自转相关知识;第29题以中国第四次科学考察北极为材料,考查大洋分布、盛行风、全球变暖等问题;第27题关注我国冬季“菜篮子”;17-19题将学生经常参加的长跑比赛中遇到的影子问题、比赛时间等问题地理化,用所知识解决身边问题,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试题灵巧,考查能力

本次命题虽注重地理基本知识考查,但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少,绝大部分试题需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或图表,去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选择题中第9、10题,图4中给出了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的变化,可以得出山顶降水主要

在白天,河谷盆地在晚上,再结合降水的形成条件,就不难归纳出降水的变化与大气环流(山谷风)有关的信息。

二、答题简析

1.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思维定势”影响大。第26题看似简单的冷、暖锋判断,不能根据锋面气旋中锋面的形成原理去判断;第(3)问中北京的风向,不去根据等压线状况来判定,而是根据季节去判断,导致失分。据抽查的一本(40份)试卷看,有13名同学回答为“西北风”。第27题第(2)小题8℃等温线分布本应为曲折,但以前经常做题都是密集或稀疏,而导致失分;第(3)、(4)题的成因,本该答的是自然原因,但有不少学生还答出了人为原因等。

2.基本概念不清、原理不明。如第26 题气候特征与气候成因混淆,气候特征不能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来回答问题。第27题第(1)小题影响因素中,答距冬季风远近、季风影响、气候、降水、天气、大气环流、太阳辐射者较多。第28题省区和行政中心不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不分等。

3.审题能力不强。第28题中京、津地区地下水资源较少的原因,不少学生答成了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第29题学生没有看懂“先后”、“水循环环节”这些关键词,答题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本试卷简答题中第26题(4)、第29题(2)都需回答二个问题,部分同学却没有看清题,而只回答了一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