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化红色旅游优势

强化红色旅游优势

强化红色旅游优势
强化红色旅游优势

强化红色旅游优势,深入打造红色景点

[摘要]黎平作为贵州历史文化名城,因中共中央曾在此召开过政治局会议而声名远播。黎平会议所凝练出来的黎平会议精神,已成为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黎平红色旅游的核心所在。我们应强化红色黎平的旅游资源优势,努力将黎平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景点;黎平;旅游基地

改革开放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群众物质生活获得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完全是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1](P2)邓小平同志的话语表明,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仅仅有物质上的文明远远不够,还应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中,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觉悟是核心,是灵魂。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觉悟?强化理论上的宣传与教育,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除此之外,还应有多种方式与途径。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创造的诸多红色旅游资源也应是提高人们共产主义思想与觉悟的重要途径。贵州作为全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地处贵州省东南端的黎平县城,属贵州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年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城。75年之前著名的黎平会议,就是在古老而文明的黎平县城召开的。黎平会议的召开,大大提高了黎平县的知名度,更增加了黎平县的传奇色彩。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黎平因黎平会议的召开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黎平会议所凝练出来的会议精神已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史上诸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精神,不仅过去有用,现在有用,将来依然还有用。然而,从现实当中我们可以发现,黎平会议精神相比其他革命精神而言,其宣传与挖掘的力度明显不足。这一状况的存在,不仅对黎平会议精神的深入传播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对黎平红色旅游资源作用的发挥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强化红色黎平的旅游资源优势,努力将黎平打造成中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一、红色旅游资源及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界定

红色旅游主要依托的是特殊的文物遗迹类旅游资源———革命圣地和革命纪念地及其精神,在实际的红色旅游活动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红色旅游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定义指一切顺应历史潮流、发扬民族精神的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建设中所留下的革命精神和建筑遗迹[2](P192)。相对于绿色旅游而言,红色旅游更注重革命精神层面的影响与教育,绿色旅游更注重环保意识层面的宣传与教育。在我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后,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富裕,在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中,先后形成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各类革命精神与革命圣地。这些革命精神与革命圣地已成为当今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75年之前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黎平所召开的黎平会议以及由此而相关的会议精神、会议召开时所动用的场地、参会领导所居住过的房屋等同样属于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界定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范畴时,应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应有物质层

面的因素,还应有精神层面的东西。不仅包括有形的东西,还应囊括无形的元素。

1.物质层面:主要指黎平会议会址所在地。据历史学家史继忠先生的考证,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的二郎坡,它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两端有高大的封火墙房屋面宽五间。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当年是胡荣顺商号。走进门楼,里面是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3](P56)。目前,黎平会议会址已成为重要革命文物,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而外,物质层面的因素还应包括毛泽东同志的住处、中央红军教导师住处、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住处、福音堂等红色旅游景点。

2.精神层面:主要指黎平会议所凝练出来的精神。那么,黎平会议所凝练出来的精神内涵是什么?胡锦涛同志指出:“它(指黎平会议,笔者注)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行动方针,这是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在今天建设四化的历史时期也同样是这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4](P1)胡锦涛同志的总结向世人昭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是黎平会议的重要精神内涵,同时也是指导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改革开放新时期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思想武器。党的历史发展已经表明,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什么时候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就会从成功走向成功;什么时候我们违背这一基本原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出现倒退。因此,黎平会议所凝练出来的“实事求是”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学习与提倡。这是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核心与灵魂所在,也是我们努力打造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亮点所在。

3.人物层面:综合有关资料,涉及到与黎平会议有关的人物主要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博古、张闻天、李富春、邓发、刘少奇、彭德怀、李德等人[5]。这些人除李德为第三国际派来担任红军军事顾问之外,其余均为中共高层及红军内部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他们对黎平会议的召开及黎平会议决定的制定曾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推动作用。在黎平历史的天平上,由如此众多的精英分子聚集黎平来作出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决策,这是绝无仅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正是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从而奠定了黎平作为红色旅游基地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依笔者之见,凡属与黎平会议有关的人物,其生平事迹、文章书目、思想状况、社会影响等,均可列为黎平红色旅游基地所应展示的范围之内。

4、中共党史层面:75年之前的黎平会议是中共早期所召开的诸多会议当中的一次重要会议。那么,此次会议与其前后所召开的通道会议、遵义会议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与其他中共党史上所召开的会议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此次会议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战争史中居于何等地位?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共领导人是如何评价此次会议的?没有参加过此会议的中共领导人又是如何看待此次会议的?中共党史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共党史过程中是如何评价此次会议的?此次会议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有什么启示?所有这些层面的观点与成果,同样可以列为红色黎平旅游基地所应展示的重要范围。增加这一层面的内容,可以强化游客对中共党史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中共党史人物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加深对黎平会议所处历史地位及黎平会议精神的认识与了解。

二、目前历史教材与党史读物中纪录与研究黎平会议的现状

黎平会议作为中共党史中的重大事件,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影响在中国现代历史教材与党史读物中所占篇幅相对偏少,有的出版物甚至没有将其列入纪录与研究的范围。据笔者了解,目前相关历史教材与读物中涉及到黎平会议的大致情况是:由北京师范

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所编辑的《中国现代史》教材中,只是将遵义会议列为重点描述,对于黎平会议却只字未提,教材中仅仅提到:“部队在十二月占领通道城之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黎平。”[6](P390)至于红军在黎平开展了什么活动,读者却不得而知。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倒是将黎平会议的召开编入其中,但也仅仅是在“遵义会议”的条目下反映黎平会议的召开,内容仅寥寥数语。该书指出:“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他的主张得到许多人的赞同。部队占领湖南西南边境的通道城后,转入贵州。11月18日(注:此应为编辑上的错误,正确时间为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放弃向湘西前进计划,改向黔北挺进。”[7](P127)郑德荣、郭彬蔚主编的《中共党史教程》中同样是将黎平会议列到遵义会议的条目下阐述,但阐述的内容亦不多:“18日,中央政治局又在黎平举行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通过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决议》,放弃向湘西前进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8](P210)红冬、紫夏编著的《20世纪中国纪实》在涉及到黎平会议时,内容更为简短:“3天之后攻占了黎平。中共中央在黎平开会,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的构想。”[9](P79)由陈贵斌编著的《惊天动地的长征》一书,只是在该书的“引子”部分提到黎平会议:“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接受毛泽东的意见,并通过根据他的发言写成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肯定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建议,改向敌人防御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否定了博古、李德等坚决去湘西的错误主张。”[10](P3)相反,该书对遵义会议的全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却作了详尽的纪录,占据该书近十页篇幅。在《中国共产党80年历程80件大事》一书中,编者以“遵义光芒”为题,将遵义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中所发生的80件大事之一,却没有将黎平会议作为80件大事之一列入,只是在阐述遵义会议的过程中,将黎平会议作为背景材料列入:“12月中旬,红军攻克黎平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根据便于红军发展的原则,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地区。这在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正确决策地位。”[11](P51)在张树军、齐生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年重大会议实录》中,共收录了71次重大会议,其中自然包括遵义会议的实录概况,黎平会议同样没有作为重大会议而单列实录,但依然是作为遵义会议的背景材料来介绍:“同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于贵州黎平举行会议。据周恩来同志回忆,在黎平会议上争论得很激烈。军事顾问李德要在黔东北和敌人硬拼,毛泽东同志则主张向黔北走。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同志采纳了毛泽东同志的意见。这次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确定了新的战略行动方针。”[12](P107)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中,对于黎平会议的召开也只是简短几句话概括会议的过程及结果:“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毛泽东的这一建议(指到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笔者注)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13](P488)相比之下,由郭德宏等人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黎平会议召开的过程及历史作用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该书指出:“鉴于战略方针问题没有解决,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再次讨论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的进军方向问题。李德因病没有出席,但托人将他坚持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见带到会上。毛泽东则主张继续向贵州西北进军,坚持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双方争论十分激烈。……黎平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转变,使中央红军避免了覆灭的危险,并为以后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准备了条件。”[14](P242—243)在柯延主编的《毛泽东生平全纪录》(1893—1976)一书中,提到“黎平”两个字,但没有提及在黎平开会一事。该书指出:“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15](P245)但攻克黎平后,部队在黎平开展什么活动的问题,

书中依然没有涉及。由著名学者金冲及所著四卷本《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甚至“黎平”两个字都没有出现。在涉及红军长征达到贵州的历史事件时,该书指出:“坚持…左?倾错误的中共中央负责人原来准备到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而蒋介石已调重兵,布置好口袋,等候中央红军钻入。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去湘西的原定计划,改向国民党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个主张,得到周恩来等支持,改变了行动方向。”[16](P357)在专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在叙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时,同样没有提及黎平会议,甚至连“黎平”二字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该教材只是笼统指出:“在强渡湘江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他们开始产生对错误领导的怀疑、不满。一些支持过…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如张闻天、王稼祥等,也改变态度,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样,当中央红军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并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17](P104—105)

由上可知,与遵义会议相比,目前历史教材与党史读物中关于黎平会议的纪录内容相对偏少,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提及“黎平”二字。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黎平会议的认识与了解,有时甚至导致人们对黎平会议在认知上的盲点,以至于有的人只知遵义会议的召开,而对此之前所召开的黎平会议却不甚了解。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在打造黎平红色旅游基地的过程中,更应全方位、多层次地扩大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外宣工作,同时更应加强对黎平会议及其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题材的学术研究工作,以弥补历史教材与党史读物中对黎平会议纪录偏弱的缺陷。

三、努力打造好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对策

根据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打造好红色黎平旅游基地,我们应着力在“红色”二字上下功夫。具体对策有:

首先,应加强红色黎平物质层面的保护工作。物质层面的东西属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因素。我们着力保护黎平会议会址及其相关建筑,其实质在于确保历史性的因素不被人们所遗忘,同时也是为了更形象地让历史性的因素展现到人们的眼前,从而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沉思,对历史的回忆,对历史的感受,最终让人们真正接受历史的再教育,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其次,应加强红色黎平精神层面的研究工作。黎平会议的精神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之下,我们党就是凭着这种精神而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成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加强红色黎平精神层面的研究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一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更好地利用这一精神为我们的现实服务。

第三,应加强红色黎平人物层面的研究工作。当年参加黎平会议的人物大都是中共高层领导,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加强对这些人物的研究,可以拓展红色黎平的历史空间,丰富红色黎平的历史内容。此外,加强对红军军事顾问李德本人及其所犯错误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更好地利用外来因素搞好本国事务提供历史借鉴。

第四,应加强红色黎平整体历史的研究。黎平会议是红色黎平的核心所在。鉴于现有历史教材及党史读物中对黎平会议纪录偏弱的状况,可考虑重新编写相关党史读物,不仅将黎平会议的前前后后详加叙述,更应将黎平会议作为重大历史事件加以阐述。同时,也可考虑单独编写黎平会议史,既可用作宣传黎平会议的历史素材,也可向游人发售。还可考虑编写向本地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在乡土教材中将黎平会议作为重点内容列入

其中。

第五,应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黎平会议在中共党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已愈来愈被更多的党史专家与学者所认可。在这一前提下,可以考虑成立黎平会议学术研究会之类的社团组织。通过该组织,将贵州全省乃至于全国致力于中共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凝聚在该组织的周围,不仅开展对黎平会议的研究活动,同时,定期召开与黎平及黎平会议有关的学术研讨活动,从而在全省乃至于全国铸成一股黎平热,为扩大黎平会议的外宣工作推波助澜。

第六,应发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黎平会议会址作为红色旅游基地,在地方党委与政府的努力下,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与省级荣誉称号,其中包括“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但笔者认为,仅有这些称号还很不够。关键要将这些荣誉称号落到实处。那么,如何落到实处?可考虑发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应鼓励省内高校尤其是黔东南州的高校将黎平会议会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还可考虑发展省外其他高校将黎平会议会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高校通过这一途径,不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同时,黎平可借助全国各地大学生们在黎平开展的各类活动,将红色黎平的会议精神传布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第七,应发挥红色后代的重要作用。当年参加过黎平会议的高层领导,其后人对前辈所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情均怀有一种特殊的、深厚的感情。如果我们能将他们邀请到黎平会议会址观瞻,其感受较之常人将更为深刻、震撼。同时,红色后代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历史感受,而且还可向红色黎平旅游基地提供他们对前辈们的多种研究成果。其社会影响不可低估。

第八,应加强与省内外红色景区之间的交流活动。如何扩大黎平会议的影响,如何加强黎平会议会址及相关建筑的管理与开发工作,这是每一个黎平人所应思考的问题。当然也是我们党史研究工作者所应思考的问题。其中,加强与省内外红色景区之间的交流活动,以开放的心态来管理好、建设好、保护好、宣传好黎平会议会址及相关红色建筑,当属诸多方式当中的重要一种。交流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宣传效应。通过交流,为进一步打造好红色黎平旅游基地提供有益的借鉴。

总之,努力打造好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对策很多。以上仅为笔者的一管之见。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强化黎平会议的红色旅游优势,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大对红色黎平旅游基地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那么,红色黎平将变得更红!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老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了红色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现状问题发展策略

Abstract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the " Red Tourist" developed so fast and made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tourist market. Through the“Red Tourist”,We can offectivety protect and make us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 cutural heritage and make tourist brand, and combine enviromental resources with historic resources of human. Developing the "Red Tourist"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olopment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s “Red Tourist”and bring up som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the Red Trip; Status; Problem; Development Strategy

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广元市元坝区 旅游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从组织领导、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专项规划等多方面配套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全区上下抓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我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6亿元,门票收入220万元。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理念创新是先导。 我区是传统农业经济区,而比较优势也在于传统农业社会保育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优良生态文化资源。以昭化古城、剑昭古驿道为代表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以射箭提阳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嘉陵江水域、栖凤峡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资源,以太公红军山、柳桥红军石牌坊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梅岭老街、柏林古镇、昭化民居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资源,以平乐寺、云台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我区唯有这些资源最具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国家、省、市近年来关于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方针、政策和规划也让我们敏锐的认识到,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成长性很

高、综合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长远布局的战略支柱产业培育,作为产业兴区、统筹城乡的先导产业来抓,先后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从组织领导与考核机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园区专项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优化、主管部门及人才队伍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诸方面系统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穷县区办大事、全区上下抓旅游、社会各界投资旅游的良好格局。 (二)规划编制是根本。 以旅游资源转化为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先后邀请了四川农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制订了平乐现代农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平乐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核心区建设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太公红军山景区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核心区建设性详细规划;旅游、林业等部门联合完成了栖凤峡创建省级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和柏林沟湿地公园初步规划。栖凤峡森林公园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公园。切实遵循“旅游开发,规划先行”的原则,进一步抓好元坝区旅游资源的普查和旅游规划的编制及修编工作。以《广元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揽,重点编制好《元坝区旅游发展总体

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文章来自方圆水木规划设计院转载请注明 一.红色旅游的意义2004年以来,红色旅游项目在我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蓬勃升起。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游客学习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增加旅游阅历;同时红色旅游也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途径;更是有助于打破老区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 二.红色旅游的现状 1.红色旅游景区多为橱窗展示类,展品多为革命时期的文件和工作、生活等有纪念意义的用品。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普遍缺少娱乐性和消遣性,对旅客吸引力不足,旅客参与程度极为有限。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且游客群单一,多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群体,其消费购买能力有限,影响红色旅游地区的受益效果。 2. 很多红色旅游的景区开发,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专注突出其政治色彩和以往的政治因素。这使游客难免会产生脱

离感,难以融入其中。应在景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到,要把当地的历史、文化融入景区的建设,使景区拥有浓重的文化氛围。这样不仅丰富了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也对当地文化、艺术的传承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3.红色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个景区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景区是否能够拥有大量客源以及良好口碑的决定因素。红色旅游景区多在甘肃、延安等较为偏远的山区,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的顺畅,便成为了这些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必要条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一大“瓶颈”,直接影响到了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快、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任务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如何保持红色旅游长远发展 1.多方合作,规范红色旅游产业格局。在全国红色旅游兴起的大势下,各地方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联系起来,做到整体的统筹规划,避免各地方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竞争力。使各地区的红色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特色,和特立品牌,获得长远发展。 2.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目前,我国国内的红色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内容单一、乏味,景区观赏价值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促使经济效益低,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想要改变红色旅游景区的现状,就要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要在景区建设中更多的体现当地历史、文化价值,着重突出当地特色、民俗,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3.加强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以及今后发展思路

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以及今后发展思路 (一)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奋斗目标根据盐、同旅游源资禀赋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加快发展旅游业,应坚持“政府指导, 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发展战略,着眼于改善基础设施,着眼于完善旅游 配套设施,着眼于开拓一级客源市场,集中力量建设精品景区,走典型引 路、滚动发展,渐成规模的路子。 (二)加快红色旅游景区规划编制争取资金,加快红色旅游景区规划编制,指导完善相关设施,增强红色旅游的参与性,达到寓教于乐的 目的。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各种旅游资源,杜绝盲目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防止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要突出革命历史、大漠风光、草原风景等独特 优势,着力在新、秀、特、古、美等方面做文章,重点打造精品名牌,提 升整体形象。 (三)积极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为了进一步保护革命历史遗址,科学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纪念园旅游功能,提高纪念园 对外知名度,增加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经济、社会效益,2009年计划实施 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二期工程。争取资金,在纪念园建设边区一条街和回 汉支队驻地旧址、高崾岘炮楼、《王贵与李香香》文化墙等项目啊,进一步 丰富纪念馆的旅游内容,完善功能,提升品位。 同心红军西征纪念园完善设施,争取资金增设“斯诺展览馆”,积极创建国家3A级景区,并将盐池县、同心县旅游纳入全市旅游大规划中,全 力打造宁夏东大门旅游形象。 (四)加大红色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继续加大对两处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宣传促销,将红色旅游活动开展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紧密 结合起来,促使红色旅游接待再上新台阶。 同时,积极利用新闻媒体、旅行社、旅游网站和各类活动,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底蕴,将红色旅游景点同各知名 景点连成一线,积极开拓客源市场。 (五)加快红色旅游纪念品开发工作依托老区红色旅游文化,开发制作反映红色旅游基地为题材的红色纪念品,使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

江西的红色文化

江西的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 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 心、 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 晶。自1999 年我省提出“红色 旅游”概念以来,红色旅游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成为国内旅游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点。 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指示精 神,进一步把我省红色旅游打造成具有震撼力的品牌,把红色旅游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把红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持续、快 速、 健康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特制订本纲 要。 一、重大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 容,更是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工程,还是展示时代风貌的重要途径。 (一)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 体。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 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 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 化” 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 事 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二)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 项 重要的任务。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 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 革命 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 效。 (三)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 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色、绿色、古 色旅 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线路互连,城乡旅游市场互动,海内外客源互流,实现地区间经 济效 益再分配,符合科学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 协调 发展。 (四)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 擎。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 后。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 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发展红 色旅 游,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扶贫扶智结合,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五)红色旅游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彰现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 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我省正在广泛开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主题学习教 育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既可让人们了解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又能向世人展示江西崭 新的时代风貌。

红色旅游策划方案

红色旅游策划方案 红色旅游策划方案 活动时间: 201X年11月26日-201X年11月28日活动场景: 以黄州区为主会场,红安为分会场活动参与者: 各盛市级领导及红安旅游局活动目的: 了解黄冈红色文化,传播黄冈文明活动流程: 1、各地嘉宾在11月26日下午到达黄州区,并到指定房间休息,晚上7:00准时进行迎宾宴会。 2、11月27日随列车到红安旅游局。具体安排如下: 早餐时间: 6:30,7:30准时乘相应列车前往红安旅游局,9:30各地嘉宾随导游参观红安革命烈士陵园、李先念纪念馆。 3、中餐12: 00,下午活动自由安排。晚上7: 00乘车相应列车回***宾馆。 4、11月28日,早餐6: 30,8: 00乘车前往遗爱湖参加红色文化旅游节闭幕式。 5、活动结束。附件: 1、各地嘉宾房间安排表 2、活动安排细节表 3、各地嘉宾乘车安排表

4、红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地图。这个定位出来后,熊大寻策划机构围绕定位展开了一系列的旅游产品策划和旅游项目规划: 一、伟人之路、成功之路 1、安源的历史性机会: 红色大观园,伟人农家乐!伟人足迹的大观园。将中国主要红色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及景物搬到安源来,形成震撼性景观工程。分几期进行: 第一期就是伟人之路、成功之路,可以集中展现七个红色景点;第二期就是城郊和五陂两个生态旅游区,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革命年代居住过的农家房原型复制,搬到安源来。讲述伟人生在农家、长在农家、立在农家、成在农家的历史内涵,解答伟人与农家不可分割的关系。先后两期工程造价极低,但新闻效应却是全国性的、爆炸性的! 2、伟人之路安源的五色旅游只能是一种设想,真正要打响,只能是红色旅游。安源旅游主要是红色旅游,但安源红色旅游资源局限于纪念馆和遗址,其开发经营都受较大限制,加之红色旅游免费的政策,红色旅游品牌要想对安源社会经济有所拉动,实在太难了!安源旅游现状是令人堪忧的。常规的策划和规划和规划,在全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在各大红色旅游圣地如日中天的形势下,根本无济于事。因此,我们不想做一个常规的无用的方案,而是发挥我们策划和规划机构的核心优势: 我们想别人想不到的思路,让城市走别人走不出的速度。即通过超常规的策划和规划思路,实现城市旅游跨越式的发展。为此,我们为安源旅游规划创意了一个大手笔、大创意的项目: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就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与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 中国红色旅游旅游旅游文化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就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就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就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就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就是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就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瞧,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就是高尚而积极的。但就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就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与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与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与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与“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与通讯的畅通与发达就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

光山县红色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 光山是红色的土地、革命的摇篮,是大别山革命的重要发祥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也是红25军长征的决策地。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我县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县共有革命纪念地500多处,以革命旧址、遗迹为主体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红色景区有:王大湾会议会址,邓颖超祖居,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徐畈革命旧址群,尤太忠、万海峰将军旧居,花山寨会议旧址,殷区起义纪念地,五虎岔羊战斗纪念馆,“决定中原突围”会议会址等。2010年河南省将我县邓颖超祖居推荐到全国二期红色景区名录之中。开发利用好光山红色文化资源,把现有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既是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打造光山红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光山红色旅游服务于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光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业,紧紧抓住“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理念,围绕“千里跃进、红色摇篮”的红色品牌主题,准确定位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提升红色景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拓宽红色旅游产业市场,加强红色景区旅游业服务管理,使光山红色旅游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呈现出良性增长的发展态势。光山发展红色旅游业的思维超前,善于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接头续尾”完整展现红色文化

产生的历史进程,把红色旅游的文章做的很深、很细,实现了做大做精做旺红色旅游业的目的。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开发以来,我们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红色旅游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多次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掌握和澄清了全县红色旅游 资源的底子,为保护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共有革命纪念地500 多处,以革命旧址、遗迹为主体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国家和省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筹资征收了徐畈革命旧址群房屋50余间,邓颖超 祖居房屋30余间,王大湾会议会址房屋150余间。 近几年,利用上级文物保护经费和多方筹集资金维修了王大湾会议会址、徐畈革命旧址群、邓颖超祖居、五虎岔羊战斗纪念馆、尤太忠、万海峰 将军旧居等,并征集了一大批革命文物,分别进行了陈列布展。红色旅游资 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二)争取了国家红色旅游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自2005年至今,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这一有利时机,通过不懈努力将王大湾会议会址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确定的12个重要红色旅游景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争取到国家、省配套资金和老

2021年红色旅游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将以建党9周年为契机,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大力宣扬湖南深厚的红色文化,系统展示湘潭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全国人民进行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的重要举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了高质量、高水平地办好212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决定向全国征集212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及子活动方案,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靠建党9周年,挖掘湖南红色文化,放大湘潭红色旅游资源,热情讴歌湖南人民团结合作、勤劳勇敢、奋发向上的精神,歌颂湖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展示湖南旅游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面貌,弘扬湘潭优秀红色文化,体现湘潭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主题精准、特点鲜明的时代烙印,将红色文化和旅游元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富有创新性与互动性的活动形式,以新构思、新形式、新技术表达湖南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憧憬,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性的统一。 二、设计要求 (一)应征方案必须健康、向上、热烈,尤其应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做到主题积极、场面恢宏、构思独特、形式新颖,使整场节目耳目一新。具体要求包括 1、为此次红色旅游文化节拟定一个时代性强、传播度高、辐射力大的活动主题; 2、策划系列活动方案,要求形式新颖,各子活动环节连贯性强、参与性广、炒作点多、具有可执行性,真正体现此次活动规模大、档次高的特点; (二)开幕式的应征方案必须有较完整的创意文本、舞美构思及红色旅游节新闻点的设想。要求附有效果图、三维设计、附经费概算。 (三)应征方案应适合湘潭市韶山毛泽东广场的内外环境和硬件要求。 (四)设计白天、晚上各一套方案。 (五)时间长度晚上9分钟左右、白天6分钟左右。 三、征集对象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同胞,均有权以个人、团体或单位名义应征投稿。 四、截稿时间 自本方案公布之日起,至212年2月28日收到为止 五、评审及奖励办法 由212年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筹委会聘请国内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应征方案进行评选,一等奖1名,奖金6万元;二等奖1名,奖金2万元;三等奖2名,奖金各1万元。一等奖作者有开幕式活动的优先执导权。对符合征集要求但未获奖的作品,筹委会将赠送精美纪念品,恕不退稿。评选结果将在红网、湖南旅游网和湘潭旅游网公布。 六、其它

红色旅游的目的与意义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意义 摘要: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也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努力改进落后文化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活动,随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本文通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意义、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浅谈红色旅游发展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红色旅游;目的;现状;意义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形式,是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所凭借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我国从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开始。就开展了一些具有红色旅游性质的瞻仰革命圣地,参观革命先烈遗址遗迹的活动。8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一些重点革命老区和革命纪念地旅游设施建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一些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重大节庆活动和纪念活动。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规模。1999年江西省首次提出了红色旅游这个概念,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红色旅游开始走俏市场,成为旅游的新亮点。 二、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活动。近年来,每逢重大节假日,大量游客前往红色旅游景区参观游览。红色旅游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并带动贸工、农、交通、电信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1、各级政府重视

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概要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生中期论文题目: 研究 学生姓名:王云峰 指导教师:武传表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学号 : 三班四号 20071112010047 日期:二 O 一 0年十月 _ 月二十一 __日 _ 摘要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中, 红色旅游有着特殊的意义。红色旅游可以增加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情结, 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本文通过以江西省红色旅游为例, 分析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绵薄之力。关键词:红色旅游策略问题爱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daily life, which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red tourism. Red tourism can increase the people's patriotic sentiment, to improve the people's revolutionary history complex, thus promoting the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In this paper, Jiangxi red tourism,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our country play a humble red.

会宁县红色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发挥优势打造品牌 全力推进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会宁县红色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中共会宁县委 会宁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旅游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充分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会宁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效益。 一、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会宁境内旅游资源类型较多,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红军会师期间,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在会宁战斗休整近一月,留下了20多处战斗遗址、1000多件革命文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有革命遗址遗迹大墩梁烈士陵园、慢牛坡烈士陵园、东山烈士陵园和河畔红园以及6处战斗遗址。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牛门洞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彩陶、磨制石器等文物,是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见证;有古城遗址和以汉墓群为代表的古人类墓葬20多处,筑于金代的郭哈蟆城和宋代的西宁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铁木山,集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现存多处石窟和庙宇古建筑,地貌独特,森林葱郁,有“旱塬秀峰”之称;位于铁木山下的马明心教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伊斯兰哲赫忍耶门宦创始人马明心的创道传教遗址,是全国各地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圣地之一,有“小 。 源上下功夫。有机整合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的重要举措。我们把红色革命特色与地方传统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红色主题,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绿色资源和金色教育资源联动发展。一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了县级馆藏一级文物数量最多的全国重点历史博物馆,开发保护了筑于金代的郭蛤蟆城、筑于宋代的西宁城以及马明心创道传教遗址等历史古迹,不断加大对历史文化文物景区开发力度,用红色旅游带动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二是充分挖掘金色教育资源。发挥会宁金色教育的品牌优势,积极搭建会宁教育考察旅游平台,以“金色教育”映衬“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带动“金色教育”,达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充分挖掘绿色生态资源。发挥“中国肉羊之乡”和“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绿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特色旅游,让游客真切感受浓郁的农家风情、体验勤劳朴实的农家生活。通过整合旅游资源,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娱乐型旅游转变。 (三)强化宣传,在扩大品牌影响上下功夫。全方位进行品牌宣传是扩大红色旅游影响的有效途径。我们先后成功举办了红军会师五十、六十、六十五、七十周年、甘肃·会宁红色旅游节等大型纪念和节庆活动,宣传介绍了会宁,极大地提高了会宁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特别是在红军会师七十周年大庆期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规模、高规格的纪念活动。2009年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之际,会宁和华池两县联合举办了“2009会宁—六盘山—华池—延安红色旅游线路推介”活动,首次实现了庆阳、白银、平凉、陕西延安、宁夏固原三省五地联合推介,开创了会宁红色旅游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我县参加了延安市主办的长征路上四大聚焦点《联合宣言》活动,四川省主办的《陕鄂渝甘红色旅游圈合作协议》活动,省旅游局主办的甘肃省“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周暨观世博·游丝路”主题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并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书记来了”访谈栏目、迎

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创新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情景化体验旅游--瑞金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创新 2006年4月初,江西省瑞金市旅游局、瑞金市规划局联合发表《瑞金市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设计招标公告》,就瑞金市红色旅游项目,提出策划、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全国招标。 据后来了解的情况,有三十多家旅游规划机构,参加了该次竞标;经过对各家《项目建议书》的比选,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以情境化打造手法及体验旅游的模式,获得第一名,成为本次中标者。以下就本项目的策划思路,简要归纳,以飨读者。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孕育了"苏区传统"和"红都"精神,至今还保存着叶坪、沙洲坝、云石山等革命旧居旧址18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 我们认为,瑞金,作为红色政权的首都,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在全国红色旅游中,具有“起点”和“龙头”的地位与作用。 一. 瑞金红色旅游市场――紧抓“公家人”,实施跨区域联动 瑞金红色旅游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市场:即由全国各国有和非国有单位及机构公费支出的政治学习游团体。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一市场的特点,是以公费学习为由头,达到学习、游乐、观光,交游的集体组织旅游的目标。这一市场最主要的单位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团行政院校学员、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教师、各类会议培训等等。面对该项公费消费市场,我们认为,必需在项目核心吸引力上下工夫,以红色文物保护为基础,在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动性、鲜活性和深刻性的同时,又避免红色旅游产品的单一性,通过丰富绿色景点、民俗文化景点、游乐性项目等等,形成综合性旅游区概念,实现吸引游客的功能配套。 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全力捆绑周边旅游目的地,形成大旅游目的地构架,并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安排多条游程线路,达到红色与绿色整合,以此公费支付,游览几个目的地的旅游效果。其中,瑞金与永安土楼、厦门、井冈山、武夷山、庐山之间的捆绑销售,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二. 农耕文化保护区――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绿维创景认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产生于广大的偏僻乡村,是瑞金这片土地,滋养了她。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是她生存的基础。因此,必须革命旧址周边的保护田园环境和农耕文化。 绿维创景提出,不仅要保护革命旧址本身,还必须保护革命旧址的环境。因此,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了――“农耕文化保护区”。我们要求,对瑞金的革命旧址,实施田园环境与农耕文化保护,坚决反对在革命旧址的可视范围内,建设现代化的建筑,保护革命旧址的原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红色政权的生存基础。 三. 从“文物旅游”到“文化旅游”,以“情境模式”打造“体验产品” 瑞金红色旅游区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度假旅游产品、会议旅游和其它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都比较缓慢。在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类别下,以博物馆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来表现红色旅游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项目和内

红色目的及意义

二、“红色”旅游展览会活动目的及意义: 目的: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也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努力改进落后文化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活动,随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红色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发展红色旅游是我国对国家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要求,同时为了警戒后代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 (一)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对游客而言,不仅可以欣赏祖国的山川美景,更能让英烈们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心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二)红色旅游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国际经济学界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统计,旅游业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特征与对策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对策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较好地反映和体现了旅游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对于讴歌党的光辉奋斗历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加快中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后劲、进一步促进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根据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批示精神,国家旅游局在《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的报告》中,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 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目前,这项工作已得到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作。 一、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历程 红色旅游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密不可分。它由此孕育兴起,并受其推动而加速发展。 (一)红色旅游的萌芽阶段 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阵地,如嘉兴、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等,作为革命教育基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由于这种形象和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就有组织地前往参观学习,主要目的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大多数情况是由公家支付费用,接待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模式操作;参观者不是一般旅游者的身份,也不愿被冠以“旅游者”的称呼;接待单位不是按照旅游的概念去经营,更明显的是政治任务或事业接待,甚至不计投入和产出,开支大多由国家拨款。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甚至目前仍有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采取这种接待方式。显然,对于这类的参观学习,是不能以旅游的标准去衡量的,也不能称之为“红色旅游”,充其量它只是红色旅游的初期阶段。这个时间段在全国是不统一的。 (二)红色旅游的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崛起。以革命圣地、纪念地和参观点为主要旅游资源的一些地方,凭借多年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条件,开始探索采用旅游接待的方式经营。他们所依托的旅游资源、接待条件、组织机构,基本上都是“现成的”和“原有的”,发展旅游所必需的“六要素”大致配套,加上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这些地方比经济条件类似的其他地方获得了不少发展的先机。在这个阶段,率先由参观教育转变为“红色旅游”的,并不是最为知名和重要的革命圣地,而是相对级别较低的一些纪念地、参观点,后者所受的体制和级别限制相对较弱,比较容易进行运作体制的变革,即由事业接待、政治接待向旅游接待、旅游经营转变。 (三)红色旅游的加快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地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各种旅游资源都被纳入研究开发的视线,红色旅游也面临着空前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这一时期,隔几年一次的重大纪念活动,如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庆祝建国50周年等,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排浪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国家宣传机构为主导,各种媒体以很大的提前量、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形成了对革命圣地、纪念地、参观点的空前宣传;政府财政拨款对革命文物、遗址的投资维修,对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交通条件、城市环境的大规模投资改造,使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举办的纪念活动、文艺演出,以及各部门组织的参观学习,形成了创历史纪录的参观接待高峰,滚滚不尽的客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红色旅游”的口号和称谓就此产生。这一时期,红色旅游明显登上了新的台阶,当地政府也看到了其发展潜力,坚定和增强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 (四)红色旅游的市场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受人均GDP突破800美元、黄金周等因素的影响,大众旅游和假日旅游蓬勃发展,带火了不少旅游温冷地带,促红了很多个性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也明显受益。这说明,除了在革命纪念日“走红”以外,红色旅游平时也有它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很多地方把红色旅游列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推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一大优势。例如,井冈山在研究当地旅游业定位和形象时,就提出“一红一绿”的战略发展思路,红就是红色旅游,绿就是秀美山水和绿色生态。延安、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办学理念:以爱育人,以礼立人,以乐成人 校训:爱人,守礼,修乐 2019年,宁乡县百灵鸟小学受宁乡县委、县政府的委托,创办了全县第一所寄宿制“民办公助”小学。学校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招生对象,学生在学校享受免费入学等国家助学政策的同时,还享受民办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三年的探索和研究,学校已形成了一套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科学管理体系。到目前为止,学校吸引了25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前来就读。 1.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关爱工作检查考核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了考评;建立了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交流感情,摸索方法,总结经验。 2. 党员教师、学校领导、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学

生结对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从日常家事、身边小事、生活琐事、学习难事管起,培养其良好习惯,和他们多沟通、多谈心,鼓励他们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关心辅导他们的学习。 3. 建立自我成长机制,通过“十好五爱”的习惯养成教育和“阳光男孩”和“魅力女孩”的评比活动,教育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4.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周二至周四的课外活动、每月一次的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星期三的主题班会,以及书画展、演讲比赛、读书比赛、文艺演出、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红色旅游等系列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5. 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学校成立了学生身体健康咨询医务工作室,每天为身体不适的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