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工作(我是搞统计的……)

统计资料(据统计……)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学(我学过统计)

二、统计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常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动态指标和统计指数等。)、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总体与样本

(一)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集合体,简称总体.具有大量性(基本要求)、同质性(前提条件)、变异性(重点)等特征。

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

注意: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对性: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在统计问题中,我们只是关心每个个体的某种数量指标,并不关心个体本身,所以通常把个体的这个数量指标值集合作为总体,即统计上的总体是一组观测数据。

注意:我们不能把总体看成是一群人或一些物品的集合,通常,统计上的总体是一

组观测数据。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寿命,则总体是这批灯泡寿命数据。若针对的

是一批特定的灯泡,总体是有限个实数;若针对的是全面的考察某企业的生产的灯

泡寿命,可能的寿命是[0,∞]这样一个区间。

统计总体的种类:有限总体(对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

查;)和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只能采取非全面调查)

(二)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单位称为样本单位.

抽取样本时应注意:

1.样本单位必须抽自总体,不允许以总体外部的单位作为该总体的样本.

2.一个总体可以抽取多个样本,样本个数的多少与抽样方法有关.

3.样本的抽取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与客观性.

二、标志和变量

标志:也称为标识,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性质可分为: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质的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示.)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用各种不同的数值表示)

标志表现: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即标志名称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

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品质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

标志表现:男,汉族,佛教,湖南大学,43岁,182cm,75kg 文字表述数量表述(标志值)

标志按变异情况可分为:可变标志(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完全相同,即标志表现有差别。) 可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差异性不变标志(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即标志表现无差别。) 不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同质性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数量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

变量的种类:确定性变量(确定性因素影响变量值变动)、随机变量(偶然性因素影响变量值变动)、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

二、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计算方法

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具体数值计量单位

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数量性:统计指标是数量范畴,“没有无数量的指标”。

具体性: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即统计指标“质的规定性”。

综合性:对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说明,是由个体数量综合而来的。

统计指标的分类:

按其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总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又称总量指标.数量指标的大小决定于总体单位数目的多少及其标志水平的高低,指标数值均有单位;

质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目的对比关系,或总体单位数之间、标志总量之间的对比关系。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常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统计指标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综合指标,即数量指标,

也称为绝对数或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指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指标,也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将同质总体内各总体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在具体条件下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按反映的事物性质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行为指标

实体指标:反映具有实物形态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特征,如:产品产量指标、职工人数指标等。

行为指标:反映某种行为的数量特征,如:工伤事故指标、犯罪行为指标等。

按功能不同可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预警指标

描述指标:用于描述现象基本情况的指标,如: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外汇储备数等评价指标:用于对客观现象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指标,如:资金周转速度、劳动生产率等。

预警指标: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并根据其指标数值的变化,对可能出现的总体失衡、突法异常状况作出预报的指标,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正确理解统计指标时应注意:

①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②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

成。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

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

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标志和指标的主要联系:

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例如:某地区工业增加值指标是由该地区每个工厂的工业增加值汇

总而来.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例如:在研究某厂职工情况时,该厂的全部职工是总体,该厂的工资总额为统计指标.而在研究该厂所属的某工业局职工工资情况时,该厂就是总体单位,该厂工资总额为数量标志,具体的工资总额数值为标志值.

统计指标体系: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

特点:1、统计指标体系不是指单个指标,而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2、统计指标体系具有适用性特点。统计指标体系应切合实际需要,与统计任务要求相适应。

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

(1)按指标体系反映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宏观指标体系:反映全国范围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体系.(例如:我国国家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微观指标体系:反映基层单位运行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指标体系.(例如:工业企业财务管理指标)

(2)按指标体系内容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例如:人口统计的指标体系。)、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例如:开展技术活动的人、材、物条件下,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等指标体系。)

(3)按指标体系作用不同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例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专题统计指标:反映某方面社会经济问题的指标体系。(例如:能源指标体系,运输指标体系等。)

指标体系的作用:全面、综合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分析。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建立符合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统计指标体系需要满足:

1.科学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

3.联系性原则

4.统一性原则

5.可比性原则

第三节统计学的应用

习题

⑴现在统称的统计包括三种不同的涵义,既统计资料、统计学和统计调查。()

(2)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3)所有的统计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4)指标说明总体,标志说明总体单位。()

(5)数量标志表现又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

1.对某工厂200名工人的工资水平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是()

①某工厂中每个工人的工资额②某工厂的200名工人

③某工厂200名工人的工资额④某工厂中的每个工人

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

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3.标志是()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

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4.一个统计总体( )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

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指标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

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

6.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 )

①连续变量②离散变量

③前者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④前者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

B.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C.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

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对调

E.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相互对调

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A.性别

B.工种

C.民族

D.工资

E.年龄

3.下列那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

A.产品合格率

B.废品量

C.单位产品成本

D. 资金利润率

E.上缴税利额

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

A.北京市总人口数

B.学生的体重

C.平均生活费收入

D.钢铁产值

E.设备台数

5.指标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分为()。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描述指标

E.评价指标

6.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下面定义正确的是( )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C.变异是可变标志的差异

D.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E.标志值是变量的数值表现

7.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口是指标

B.全部成年人口是总体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统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统计学导论 1.1统计学概述 一、什么是统计学 1、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2、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3、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①(客观)数量性;②总体性;③变异性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统计学是由管理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 2、作为一门科学的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始于十七世纪的欧洲 ①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18世纪中):分为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 ②近代统计学(18世纪末—19世纪末):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③现代统计学(20世纪以来):分为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经济统计 三、统计学的分类 1、理论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统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①描述统计学:收集、加工数据,并用图形、表格和数值方法来汇总数据的统计学 ②推断统计学: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估计和检验的统计学 2、应用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运用某一特定领域的统计问题 包括:社会统计学、人口统计学、卫生统计学、体育统计学…… 1.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个体与样本 1、统计总体(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具体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的全体。又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具有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相对性等特点) 2、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即每一个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认识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注意: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3、样本:从总体中抽取,并作为总体代表的一部分总体单位的集合体。 (样本取自总体,样本不唯一) 二、标志与指标 1、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 ①品质标志:表明事物“质”的特征的标志。如:国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 ②数量标志:表明事物“量”的特征的标志。如:年龄、身高、体重 ③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相同。 ④可变标志:总体单位的标志值不完全相同(是一个变量) 2、标志值 如:中国、男、汉、党员(文字表述) 如:21岁、192cm、70公斤 3、统计指标:是指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数值 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具体数值、计量单位 2020年末、南昌市、总人口、450 、万人

统计学第一章-大学统计

第一章 第一讲数据的图表展示 第一节定类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第二节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第三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统计数据的类型 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根据对研究对象计量的不同精确程度,按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到高、由粗略到精确分为两大层次: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可以再细分为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 定量数据可以再细分为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定性数据:常用文字表述,计量结果表现为类别 定类数据 (1)定类数据(Nominal Data)是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分类,所使用的数值只是作为各种分类的代码,并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 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和女,用“1”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 定类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在统计处理中,对于不同的类别,虽然可以计算单位数,但它不能表明第一类的一个单位可以相当于第二类的几个单位。 定序数据 (2)定序数据(Ordinal Data)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测度的数据。利用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例如,学生成绩可以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等五类。 定序尺度虽然无法表明一个优等于几个良,但却能确切地表明优高于良,良又高于中……。定序尺度的主要数学特征是“<”或“>”。

定量数据:计量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定距数据 (1)定距数据(Interval Data),又称间隔尺度数据,不仅能比较各类事物的优劣,还能确切计算出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例如,对于温度而言,每一度的温差都是相同的。 特点是没有绝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但不能做乘除运算 定比数据 (2)定比数据(Ratio Data),是数据的最高等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例如,学生人数、身高等。 注意 1. 对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主要是做分类整理 2. 对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则主要是做分组整理 3. 适合于低层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也适合于高层次的数据;但适合于高 层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于低层次的数据 第一节定类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一、◆基本过程: 1. 列出各类别 2. 计算各类别的频数 3. 制作频数(频率)分布表 4. 用图形显示数据 定类数据的整理——频数分布 二、◆频率的性质 (1)任何频率都是界于0和1之间的一个分数。 (2)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三、◆条形图 1.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 2. 在表示定类数据的分布时,是用条形图的长度来表示各类别数据的频数或 频率。

统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统计学是一门(C) A.自然科学 B.新兴科学 C.方法论科学 D.实质性科学 2.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 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3.在下列叙述中,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是(B) A.用饼图描述某企业职工的学历构成 B.从一个果园中采摘果36个橘子,利用这36个橘子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C.一个城市在1月的平均汽油价格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4.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C) A.收入 B.身高 C.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D.在校大学生数量 5.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6.一项民意调查的目的是确定年轻人愿意与父母讨论的话题。调查结果表明,4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家庭财务状况,38%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有关教育的问题,1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爱情问题。该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是(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实验数据 7.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生产情况,个体是(A) A.每个工业企业 B.统计阶段的连续性 C.每一件商品 D.全部工业产品 8.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D) A.参数 B.总体 C.样本 D.统计量 9.为了估计某城市拥有汽车的家庭的比例,抽取500个家庭作为一个样本,得到拥有汽车的家庭比例为35%,这里的35%是指(B) A.参数值 B.统计量的值 C.样本量 D.变量 10.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由150部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该结论属于(D) A.对样本的描述 B.对样本的推断 C.对总体的描述 D.对总体的推断 11.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中(B) A.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是毫无关系的 B.统计指标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C.若干个统计指标组成了统计指标体系 D.统计指标可以决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大小 二,思考题 1.请解释下列统计术语.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 统计学B .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 .统计资料 2. 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30名职工 C. 每一名职工 3.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某人的年龄 C. 某人的体重 4. 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 连续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B. 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B. 某人的性别 D. 某人的收入 ) B •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 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 .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 C. 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 二、多项选择题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C. 总体性 E. 社会性 2.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模型法 E. 直接观察法 3. 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 教师职称 4. 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 年龄 B 机器台数 C 人口数 D 学生成绩 5.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 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 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 B .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D .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 B .同质性 D .具体性 B .归纳推断法 D .综合分析法 ) C 企业规模 D 企业产值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1-11章 1.下列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是() [单选题] A.血压(正确答案) B.职业 C.性别 D.民族 E.尿中蛋白量 2.下列关于同质与变异的叙述不正确是() [单选题] A.各观察个体具有相同的观察值称为同质(正确答案) B.各观察个体具有相同的背景、条件、属性称为同质 C.同一性质的事物,各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D.同一性质的事物,各个体背景、条件、属性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E.医学统计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以同质为基础,并具有变异的事物或现象 3.某研究用X表示儿童在一年中患感冒的次数,共收集了1000人,请问:儿童在一年中患感冒次数的资料属于() [单选题] A.连续型定量资料 B.有序分类资料 C.不具有分类的离散型资料 D.离散型定量资料(正确答案) 4.用某药治疗某病患者100例,治愈95例,好转3例,无效2例,该资料为()[单选题] A.有序资料(正确答案)

B.计量资料 C.定量资料 D.多分类资料 选项487 5.测量了120名男性成人的身高(cm),该资料为(D) [单选题] A.名义性定量资料 B.等级资料 C.有序资料 D.定量资料(正确答案) E.定性资料 6.某高校欲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机选取了1000例大学新生调查,这1000例大学新生是() [单选题] A.一份随机样本(正确答案) B.研究总体 C.目标总体 D.个体 7.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之间存在差异 B.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一般不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C.总体中的个体在同质的基础上有变异 D.如果个体间有差异,那它们肯定不是来自同一总体(正确答案) 8.关于概率,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取值在0~1之间

统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统计这个专有名词的产生产生在17世纪后期,此时才形成一个学科来进行专门研究。 从统计学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 一、古典统计学 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中期,统计学的理论刚刚萌芽,当时分为记述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 1、国势学派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由于该学派主要以文字记述国家的显著事项,故称记述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曼·康令和阿亨华尔。因在外文中“国势”与“统计”词义相通,后来正式命名为“统计学”。该学派在进行国势比较分析中,偏重事物性质的解释,而不注重数量对比和数量计算,但却为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经济理论基础。 2、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创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其代表作是他于1676年完成的《政治算术》一书。这里的“政治”是指政治经济学,“算术”是指统计方法。在这部书中,他利用实际资料,运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统计方法对英国、法国和荷

兰三国的国情国力,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分析,从而为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是现代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又被称为统计学之父。 二、近代统计学 1、数理统计学派 19世纪中叶,把概率论引进统计学而形成数理学派。其奠基人是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勒(1796-1874),他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古典概率论引进统计学,使统计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凯特勒在研究过程中混淆了自然现象和本质区别,对犯罪、道德等社会问题,用研究自然现象的观点和方法作出一些机械的、庸俗化的解释。但是,他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学在“政治算术”所建立的“算术”方法的基础上,在准确化道路上大大跨进了一步,为数理统计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机械论:能量和速度) 2、社会统计学派 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尼斯(1821-1889),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尔(1821- 1896)、梅尔(1841-1925)等人。社会统计学派仍然强调在统计研究中必须以事物的质为前提和认识事物质的重要性,这同数理统计学派的计量不计质的方法论性质是有本质区别的。 现代统计学 20世纪初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统计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记述统计向推断统计发展。记述统计是对所搜集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综合概括,通过图示、列表和数字,如编制次数分布表、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工作(我是搞统计的……) 统计资料(据统计……)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学(我学过统计) 二、统计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常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动态指标和统计指数等。)、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总体与样本 (一)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所构成的集合体,简称总体.具有大量性(基本要求)、同质性(前提条件)、变异性(重点)等特征。 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 注意: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对性: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在统计问题中,我们只是关心每个个体的某种数量指标,并不关心个体本身,所以通常把个体的这个数量指标值集合作为总体,即统计上的总体是一组观测数据。 注意:我们不能把总体看成是一群人或一些物品的集合,通常,统计上的总体是一 组观测数据。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寿命,则总体是这批灯泡寿命数据。若针对的

是一批特定的灯泡,总体是有限个实数;若针对的是全面的考察某企业的生产的灯 泡寿命,可能的寿命是[0,∞]这样一个区间。 统计总体的种类:有限总体(对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 查;)和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只能采取非全面调查) (二)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单位称为样本单位. 抽取样本时应注意: 1.样本单位必须抽自总体,不允许以总体外部的单位作为该总体的样本. 2.一个总体可以抽取多个样本,样本个数的多少与抽样方法有关. 3.样本的抽取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与客观性. 二、标志和变量 标志:也称为标识,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性质可分为: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质的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示.)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用各种不同的数值表示) 标志表现: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即标志名称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 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品质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 标志表现:男,汉族,佛教,湖南大学,43岁,182cm,75kg 文字表述数量表述(标志值)

《统计学》教案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 教学内容: 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2.统计的涵义、统计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统计的研究方法 3.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学习重点: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对统计学中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授课学时:4学时 前言 现代社会是广泛应用着统计数据的社会,我们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和看到许许多多由统计数据表达的信息,不但广播,报纸,书刊,文件中大量应用着统计资料,就是一般的会议,日常交谈中也不时看到和听到一些统计数据,统计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如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7亿吨,比2000年(1.63)增长0.24吨,增长速度为14.72%,预计到2010年原油产量要增加到2亿吨左右等。由此看来,统计数据不仅可以告诉我们事物的现状,并且告诉我们事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不仅可以从统计数据中得到信息,认识世界,还可以运用统计方法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例如,某个企业新上产了一种产品,要了解这种产品是否有系统性偏误,产品的合格率怎样,产品的质量是否稳定;一种现象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有多高,如何根据一种现象的数量变化推测另一种相关现象的数量变化等也需要统计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 由此看来,统计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但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需要

正确掌握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就是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应该懂得一些统计的基本方法,以便运用统计知识来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统计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是分析、认识问题的基本工具。 哪么,究竟什么是统计呢?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一节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的产生及发展 统计实践活动先于统计学而产生。统计工作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的一般计数活动蕴藏着统计的萌芽。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统治阶级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需要征兵、赋税,很早就开始了人口、土地、财产和天文等统计工作。根据“尚书”记载,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我国所进行的天文测试和居民生活调查中,就有“四极”调查点的选择和年月日“二分二至”的划分,上中下三等九级贡赋标准,数量和分组的概念已逐步形成。封建社会初期,社会经济统计已略具规模,我国在公元前300多年前已经有了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登记制度及国民经济调查中的各种数量对比分析。到了封建社会未期,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时,不仅政府需要有关国情国力等方面的统计信息,各类企业主和商人为了经营管理和争夺市场,也需要各种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统计逐步扩展到各行各业,十七世纪中期,统计一词已经约定成俗。 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人口和居民财产统计,古代巴比伦,埃及和罗马帝国政府都有人口和资源的详细记录。十五世纪,由于都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病役流行,英国、法国都开展生命统计(定期登记死亡出生、结婚人数、公布人口变动数字),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等资本主义国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的含义与本质:用数字说明现象的本质 1•统计活动2•统计数据3•统计学 厂政府统计统计的含义及关系 单位统计 经营性统计 匕其他原始数据:未加工价值更大 -次级数据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古典统计学时期(萌芽——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描述为主 国势学派:德国的康令和阿亨瓦尔偏重事物性质的解释而不注重数量分析有名无实 政治算数学派:英国的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主张以数字、重量和尺度来研究社会经济 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有实无名 2•近代统计学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统计推断方法体系基本确立 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的凯特莱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概 率论引入统计学,并最先用大数定律论证了社会生活中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还提出了“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奠定统计学理论基础 社会统计学派:德国的克尼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 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其显著特点是强调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德国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英国经济 学家斯通等人研究的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3•现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末到现在)统计方法与应用全面发展 显著特点:数理统计学由于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获得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推断统计理论与方法得以大量涌现。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数量性(用数字说明现象本质,包括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规律)、总

体性(统计只研究总体不研究个体)、差异性(构成总体的个体必须存在差异) 2•学科范畴: 方法性、层次性、通用性 3•研究方式: 描述性、推断性 统计学的作用 ――统计学的职能:信息职能(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咨询职能(提供信息整理)、监督职能 (监督经济运行状况)、服务职能(服务社会) 1•统计学为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提供了必须的方法和途径 2•统计学在指导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为显著 4•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1•计量尺度不同: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型数据: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 —定类数据:对事物属性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 特点:只测度量事物类别差异,各类别地位 相等。 注意:分类必须符合 穷尽和互斥要求 —定序数据:对事物按照一定的排序进行分类的结果, 表现为有顺序的类别,由定序尺度计 量而成。 ——定量数据: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定距数据:对事物类别或次序间距离的测度,能区分类型、排序、并计算数量差距 —定比数据:不仅能体现事物之间数量差距, 还能通过对比运算, 即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 比值来体现相对程度的数据,由定比尺度计量而成 、、、...类别 功能、、、 疋类数据 定序数据 定距数据 定比数据 功 能 递 增 区分性质 V V V 排列顺序 V V V 绝对差量 V V 相对比值 V 统计分析的所有方法都只适 用于定量数据 疋类V 疋序V 疋距V 疋比 2•表现形式不同: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 ――绝对数: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以最直观、最基本的形式体现现象 或事物的外在数量特征,有明确的计量单位。绝对数是表现直接数量标志或总量指标的形式。 ――相对数: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 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 来体现现象(事物)内部或现象(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相对数是表现相对指标的形式。 ――平均数: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 体现现象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平均数是表现平均指标的形式。 统计数据类型与研究方法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一.判断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质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说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当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统计学课后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导论 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颗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的总体是() A、250颗成年松树 B、公园中25000颗成年松树 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 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 2、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成年松树的高度。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所感兴趣的变量是() A、森林公园中松树的年龄B、森林公园中松树的数量 C、森林公园中松树的高度D、森林公园中数目的种类 3、推断统计的主要功能是() A、应用总体的信息描述样本 B、描述样本中包含的信息 C、描述总体中包含的信息 D、应用样本信息描述总体4、对高中生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85%的高中生愿意接受大学教育.这一叙述是()的结果 A、定性变量B、试验 C、描述统计 D、推断统计 5、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学作业,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参考书中包含美国50个州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在该生的作业中,他应

该将此数据报告来源于() A、试验B、实际观察 C、随机抽样D、已发表的资料 6、某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任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他注意到,雇员的午饭要么从家里带来,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这种数据的收集方式可以认为是() A、观察研究 B、设计的试验 C、随机抽样D、全面调查 7、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感兴趣的总体或样本 C、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 D、了解数据分布特征8、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A、该大学的所有学生B、所有的大学生 C、该大学所有的一年级新生 D、样本中的200名新生 9、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 A、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费用 B、该大学的学生数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第一章 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事物数量表现及其数量关系的 ( )。 A. 社会科学 B. 自然科学 C. 方法论科学(正确答案) D. 实质性科学 2.指出下面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 )。 A. 收入 B. 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 现金、信用卡、银行卡等 ) C. 身高 D. 在校大学生对教学改革效果的态度 ( 满意、般、不满意 )(正确答案) 3. 指出下面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 ( )。 A. 收入(正确答案) B. 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 ( 现金、信用卡、银行卡等 ) C. 性别 D. 在校大学生对教学改革效果的态度 ( 满意、一般、不满意 ) 4.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 )。 A. 1 000个家庭 B. 500万个家庭(正确答案) C. 1 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 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个体是 ( )。 A. 100个家庭 B. 500 万个家庭中的每个家庭(正确答案)

C. 1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 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6.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人。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 )。 A. 1000个家庭(正确答案) B. 500万个家庭 C. 1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 500万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7.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该市500万个家庭中随机抽取1 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变量是 ( )。 A. 1 000个家庭 B. 500万个家庭 C. 1 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正确答案) D. 500万个家庭中的每个家庭 8. 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 )。 A. 连续型变量 B. 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C. 离散型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正确答案) 9.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上,50%的人问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这里的“消费支付方式”是 ( )。 A. 分类变量(正确答案) B. 顺序变量 C. 数值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LT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统计学起源并发展于统计实践活动,是对统计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的概括,同时又用于指导统计实践工作。 二、统计学的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是随着统计实践活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计学初创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当时有两派,即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国势学派是一门记述关于国家重要事项,如国家组织、人口、军队、居民以及资源财产等方面的学科,它偏重事件的记述,而忽略数量的分析,故又称为记述学派。政治算术学派不仅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进行登记、列表、汇总、记述,还第一次用可度量的方法,以数据来说明和解释社会、经济和人口现象,这不仅为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也为统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末和19世纪末,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从而使统计学逐渐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统计实践活动的丰富,统计学也不断发展和演变。近几十年来,统计学的发展具有一些明显的

趋势:随着数学的发展,统计学吸收的数学方法越来越多;随着统计学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借助计算机的普及和运用,统计学所发挥的功效日益增强。 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可知,统计学最初是作为一门实质性科学而建立起来的,即记述和反映关于国家的重要事项。但是,随着统计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以及统计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有效应用,加之统计方法体系本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也发生了变化。统计学已从实质性学科中分离出来,转而研究统计方法,成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本教材所讨论的统计学,是关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的统计方法,这些方法既可以应用于社会经济现象方面的研究,也可用于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它是应用统计学的基础。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 (一)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所谓大量观察法,是指对所研究事物的全部单位或足够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答案

1、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D)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2、指出下列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C) A、企业的销售收入 B、员工的工资 C、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D、汽车产量 3、指出下面的变量中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A) A、生活费指出 B、产品的等级 C、企业类型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 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总体是(B)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以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样本是(A)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总体是(A)A、IT业的全部从业者B、IT业的500个从业者 C、IT从业者的总收入 D、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 7、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消费支付方式”是(A)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连续变量 8、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是(C)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离散变量 9、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总体是(D) A、1000个消费者 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总花费 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 10、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举例说明二者的关系?P15-16 2.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P16 3.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P17 4.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2008.10)P17 5.什么是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有何意义?P20 6.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P18-19 7.什么是变量?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P19-20 8.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举例说明。P20 9.什么是流量、存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21 10.从计量的层次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分类及内容。(2009.01)P18 1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2009.10)P21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科学命名的是()。P5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P9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 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P16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4.一个总体单位()。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第一章緖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一个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 B、统计资料 C、统计工作 D、统计方法 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只能有一个指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志 4、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 5、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 A、100个学生 B、1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6、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7、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某工人月工资90元,则工资是( )。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数量标志 D、变量值 9、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A、该市每个职工 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 10、刘老师的月工资为480元,则480元是( ).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质量指标 1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 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1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生的年龄 D、工业企业数

(完整版)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一•判断题部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X )2: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 进行调查。(X )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X)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X) 5: 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X)质量标志 6: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 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V ) 7: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 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V) 8: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 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X ) 9: 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 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V) 10: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V )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 、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 、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 、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 异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