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麻黄

中药——麻黄

中药——麻黄

【中药名】麻黄 mahuang

【别名】木麻黄、结力根、山麻黄、狗骨、卑柑。

【英文名】Ephedrae Herba。

【药用部位】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

【植物形态】小灌木,植株高70~100厘米,木质茎粗长,直立,上部多分枝;小枝较细,节间较短,通常为1.5~2.5厘米。叶膜质鞘状,大部分合生,仅上部约1/4分离,裂片2,钝三角形,长1.5~2毫米。雄球花单生或3~4集生于节上,较小,长2~3毫米,苞片3~4对,雄花的假花被窄倒卵形,基部1/3处合生,雄蕊6~8枚,花丝全部合生;雌球花1~2,也较窄小,窄长椭圆形,珠被管弯曲;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呈浆果状。种子常仅1粒成熟。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产地分布】生于干燥山地,多在悬岩峭壁之处。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药材性状】呈细长圆柱形,较多分枝,直径1~1.5毫米,无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1.5~3厘米。膜质鳞叶长1~2毫米,裂片2,稀3,先端锐尖。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气微香,味涩、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2~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多用治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药理研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拟肾上腺能神经作用,升血压作用可产生快速的耐受性;对呼吸系统有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可使汗腺分泌增加;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及一定

的抗炎作用;具有解热作用及不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可兴奋中枢,影响神经肌肉的传递。有利胆作用,可降低血尿素氮和升高血清胆固醇。可兴奋虹膜辐射肌而使瞳孔扩大;还可以兴奋离体子宫,而对正常妇女则可减少子宫的活动。麻黄碱对胃肠道分泌通常表现抑制。可引起血糖升高,但作用弱而不恒定。能抗过敏,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麻黄油乳剂有镇痛作用及引起肌肉瘫痪现象,对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麻黄定碱能降低血压。

【化学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及挥发性盐基苄基甲胺等。其中以麻黄碱为主要有效成分,占总生物碱量的40%~90%,另含大量微量元素、左旋麻黄碱、伪麻黄碱、左旋去甲基麻黄碱、麻黄恶唑酮等成分。

【使用禁忌】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

古籍记载: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去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2.《药品化义》:“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胸,为亡阳症。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彼时寒变为温病,量为减用,入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荣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腠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入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此二者乃刘河间《玄机》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时感暴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儿疹子,当解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3.《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病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观于《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去邪热气,除寒热之说,及后人并治风热斑疹,热痹不仁,温疟岚瘴,其旨可见.且仲景麻黄汤之专主太阳病寒伤营者,以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抑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

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要方》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疸,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咽哑;热邪窒肺,而为浊涕鼻渊;水饮渍肺,而为面浮喘促;火气灼肺,而为气热息粗,以及燥火内燔,新凉外束,干咳嗌燥等证,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较之杏、贝苦降,桑皮、杷叶等之遏抑闭塞者,功罪大是不侔。”

【配伍药方】

①治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心下悸动:半夏、麻黄各等分。末之,炼蜜成丸小豆大,饮服二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半夏麻黄丸)

②治人嗜眠喜睡方:麻黄、白术各1.5克,甘草0.9克。捣末,服一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③治内外障眼:麻黄30克,当归身3克。上二味,同为粗末炒黑色,入麝香、乳香少许,共为细末。(《兰室秘藏》)

④治眼目偏痛及头风:麻黄(烧灰)15克,盆硝7.5克,麝香脑子各少许为细末。(《普济方》如圣散)

⑤治流痰及一切阴疽,漫肿无头,平塌白陷:麻黄1.5克,熟地30克,白芥子6克(炒、研),炮姜炭1.5克,甘草3克,肉桂3克,鹿角胶9克。水煎服。(《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⑥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下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60克,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小青龙汤)

⑦治感冒风邪,鼻寒声重,语言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末,每服15克,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⑧治咳喘上气,喉中水鸡声者:射干十三枚,麻黄120克,生姜

120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0克,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

麻黄功效与作用

麻黄功效与作用 麻黄,又名麻黄草,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草药,其功效与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麻黄作为中药材,以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和研究。下面将详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一、麻黄的基本信息 麻黄,其学名为麻黄叶。麻黄属于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柏科、麻黄属。麻黄原产于亚洲和北美洲,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洲等地。麻黄呈直立灌木状或小乔木状,茎呈角质状,叶卵形或长圆形,花小,集合成圆柱状穗生于枝上。麻黄多年生,生长在干旱的山地、山坡、干燥河谷和沙漠地区。而且麻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主要收集茎段,即麻黄茎。 二、麻黄的主要功效 麻黄具有多种药理学功能,主要功效如下: 1.发汗散寒:麻黄性质辛温,主要功效是散寒解表,发汗宣肺。中医认为麻黄能通过激发人体的发汗作用来散寒,适用于感冒、风寒感冒、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此外,麻黄还有降低体温和解热的作用。 2.祛风解痉:麻黄有一定的祛风和解痉作用。在中医领域中, 麻黄常用来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痛、抽搐等症状。麻黄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3.解痛舒筋:麻黄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能够缓解各种因寒湿 引起的痛感。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神农本草经》中,就 记载了麻黄能够缓解肌肉痛和风湿痛的功效。中医将麻黄与其他草药结合,像鸡内金、忍冬藤等常用的配伍,用来治疗痉挛性头痛、肌肉痛、四肢麻木等症状。 4.利尿排湿:麻黄具有利尿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 水分和湿气。中医认为麻黄可以通过增加尿液的分泌,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从而起到消除湿气、利水消肿的作用。麻黄可以用于治疗长期水肿、尿液潴留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5.化痰平喘:麻黄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和支气 管炎等症状。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它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麻黄能够通过扩张支气管,减少肺部痉挛和炎症反应,缓解哮喘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和喘息。 三、麻黄的主要作用 麻黄的主要作用是温中发散和扩张气管。以下是麻黄的主要作用: 1.温中发散:麻黄具有温中作用,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从而改善体内气血循环,增加机体代谢,促进体内热量的生成。这个作用对于治疗风寒感冒、寒性疼痛等症状非常有效。 2.扩张气管:麻黄能够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和血管扩张,从而扩张气管,改善呼吸道通畅。这个作用对于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等症状非常有效。

麻黄_中草药麻黄_中草药大全_911查询

麻黄_中草药麻黄_中草药大全_911查询 麻黄 (《本经》) 【异名】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狗骨(《广雅》)。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植物形态】①草麻黄,又名:华麻黄。 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高30~70厘米。木质茎匍匐卧于土中;草质茎直立,黄绿色,节间细长,长2~6厘米,直径1~2毫米。鳞叶膜质,鞘状,长3~4毫米,下部1/3~2/3合生,围绕茎节,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中央有2脉。花成鳞球花序,雌雄异株,少有同株者;雄花序阔卵形,通常3~5个成复穗状,顶生及侧枝顶生,稀为单生;苞片3~5对,革质,边缘膜质,每苞片内各有1雄花;雄花具无色膜质倒卵形筒状假花被;雄蕊6~8,伸出假花被外,花药长方形或倒卵形,聚成一团,花丝合生1束;雌花序多单生枝瑞,卵圆形;苞片4~5对,绿色,革质,边缘膜质,最上1对合生部分占1/2以上,苞片内各有1雌花;雌花有厚壳状假花被,包围胚珠之外,珠被先端延长成细长筒状直立的珠被管,长1~1.5毫米。雌花序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枚,卵形。花期5月。种子成熟期7月。 生长于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或山田中。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②木贼麻黄 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粗大,直立;草质茎节间纤细而短,通常长1.5~2.5厘米,直径1~1.5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3/4合生,上部通常2裂,钝三角形。雄花序多单生,或3~4集生于节上,有苞片3~4对,基部约1/3合生;假花被窄倒卵形,雄蕊6~8;雌花序单生,常在节上成对,花序窄椭圆形,苞片3对,最上1对约2/3合生,胚珠1~2,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略弯曲。雌花序

中药麻黄

麻黄 别名 汉语拼音ma huang gen 英文名 药材基原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和根茎。动植物形态 1. 草本状灌木,高20-40cm。木质茎匍匐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绿色,长圆柱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节间长2.5-5.5cm,径1.5-2mm。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雌球花单生,有梗,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包子苞片内,不露出,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4.5-6mm,直径约4mm,表面有细皱纹。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2.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质茎粗长,直立,基径1-1.5cm;小枝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cm,直径1-1.5mm,纵槽纹细浅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mm。雄球花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多或卵圆形。种子通常1,窄长卵形,长5-7mm,直径2-3mm,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3.灌木,高20-100cm。木质茎直立或匍匐斜上,较粗壮,基部多分枝,圆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绿色,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节间长3-6cm,直径1-3mm,有细浅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钝,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稀2-3个对生或轮生于节上;雌球花2-3,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有长约1mm的短柄。种子包于肉质红色苞片内,不外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6mm,直径约3mm。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涤拔1400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 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 生态环境 1.生于干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生。2.生于干旱荒漠、多砂石的山脊、山顶或草地。3.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000m的干旱荒漠、沙漠、戈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立秋后采挖,去尽须根及茎苗,晒千。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根多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表面均呈红棕色或灰综色,有纵皱及支根痕,外皮业糙,易成片状剥落;上端较粗,偶有膨大的根头,下部较细,常扭曲。根茎粗细均匀,具突起的节,节间长0.7-2cm。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排列,根茎中部有髓。无臭,味微苦。以质硬、外皮色红棕色、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及根芭横切面:根的最外面有落皮层,基间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有纤维和纤维束散在。木质部发达,所轮明显,由导管、管胞及木纤维组成,射线宽广,无髓。根茎射线较窄,髓部明显,散有纤维,薄壁细胞有纹孔。皮层及射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粉末特征:棕红色或棕黄色。木栓细胞长方形,棕色,含草酸钙砂晶。纤维多单个散在,直径20-25μm,壁厚,木化,斜纹孔明显。螺纹、网纹导管直径30-50μm,导管分子穿孔板上

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学名麻黄科麻黄属植物,中药学上的名字是Ephedra sinica Stapf。它是一种多年生半灌木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我 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高寒地区的草地、山坡和沙漠地带。麻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而且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有大量论述和应用。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麻黄碱,它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显著刺激效果。而与之相对的,麻黄根则是指麻黄科植物麻黄属的根茎,它同样具有许多非常有用的功效与作用。本文将对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进行全面的探讨。 一、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麻黄通过其主要活性成分麻黄碱的作用,对呼吸系统具有明显刺激作用。麻黄碱能够扩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促进呼吸道的舒张。麻黄还能够润肺止咳,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麻黄碱能够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得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律增快,从而起到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此外,麻黄还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因此,在一定剂量下,麻黄可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麻黄碱能够刺激神经元,促进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使人神经兴奋。这一作用使得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提神醒脑的功效。此外,麻黄还能够减轻疲劳,增强运动能力,改善记忆力。因此,麻黄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疲劳倦怠等症状。 4. 对于呕吐、腹泻的作用 麻黄具有一定的抗胆碱能作用,可减少肠道的蠕动,从而减缓腹泻。同时,麻黄还能够刺激催吐中枢,有助于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5. 对于体温调节的作用 麻黄具有较强的风寒解表作用,能够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血流,增强出汗排热。因此,在感冒发热、风寒感冒等症状中,麻黄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6. 对于体重控制的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能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燃烧,从而减少体重。因此,麻黄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减肥的药物使用。 7. 对于利尿和抗过敏的作用 麻黄具有利尿作用,能够促进体内尿液的排出。此外,麻黄还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二、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1. 对于泌尿系统的作用 麻黄根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麻黄根还可以治疗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

中药---麻黄

中药---麻黄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

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与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如阳和汤。 【用量用法】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 注古人说:煎麻黄时应去沫,近代研究证实麻黄的医疗效用部分尚在沫里。 中医经验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候(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

生麻黄的作用与功效

生麻黄的作用与功效 生麻黄是一种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它具有辛温发散、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被认为是治疗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之一。同时,生麻黄还有许多其他的药用价值和功效,下面将详细介绍生麻黄的作用与功效。 一、麻黄的简介 麻黄,学名为麻黄属的植物,中药又称为“生麻黄”。它是一种常绿小灌木,高度约1至3米,茎干呈麻状,故而得名。麻黄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通常生长在山坡、沟壑和干燥的河谷。 二、麻黄的化学成分 麻黄植物的茎干是使用最广泛的部位,这部分含有大量的有效化学成分。麻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麻黄素、麻黄碱、麻黄油、麻黄甙、麻黄多酚、麻黄酚等。其中,麻黄素和麻黄碱是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也是麻黄的主要药理成分。 三、麻黄的药理作用 1. 发散风寒:麻黄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它能够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达到祛除风寒、散零气的效果。这一作用主要归功于麻黄中的活性成分麻黄素和麻黄碱。 2. 宣肺止咳:麻黄具有宣肺止咳的作用。它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肺部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咳嗽的程度。这一作用主要得益于麻黄中的麻黄素。

3. 祛风散寒:麻黄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它能够通过舒张血管、增加皮肤的血液供应,改善组织的营养供氧情况,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这一作用主要归功于麻黄中的麻黄碱和麻黄酚。 四、麻黄的主要功效 1. 治疗感冒:麻黄能够发散风寒、宣肺止咳,尤其对于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麻黄可以促进汗液排出,加速病毒和细菌的排出,从而缩短病程。 2. 缓解咳嗽:麻黄具有宣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尤其对于寒咳、痰多、气促等咳嗽类型的患者效果更佳。 3. 镇痛消肿:麻黄具有镇痛消肿的作用。它能够通过扩张毛细血管,增加组织的血液供应,缓解炎症、减轻肿胀,从而起到镇痛和消肿的效果。 4. 提神醒脑: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大脑供血量,促进大脑的代谢活动,从而提神醒脑,增加注意力。 5. 抗过敏反应:麻黄具有一定的抗过敏反应作用,能够减轻过敏引起的症状,如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 6. 祛湿化痰:麻黄具有祛湿化痰的功效,对于湿气重的体质和湿气阻塞引起的病症有一定疗效。尤其在湿邪阻肺引起的痰多、咳嗽、胸闷等症状治疗上效果更佳。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又称麻蕊、麻草、小青茅,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松柏科麻黄属。麻黄生长在中国、日本、蒙古、韩国等地,以中国的产量最高。 麻黄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它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解表发汗:麻黄性温解表,具有发汗作用。中医认为风寒表邪入侵人体后,会引起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状。麻黄能够通过发汗作用帮助人体排除寒邪,达到解表发散的效果。 2. 扩张支气管:麻黄含有活性成分麻黄碱,能够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促进支气管的舒张。因此,麻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3. 利尿通淋:麻黄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中医认为,麻黄能够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帮助排除体内湿邪,达到利尿通淋的效果。因此,麻黄也常被用于治疗浮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4. 镇咳祛痰:麻黄中的麻黄碱能够刺激呼吸中枢,促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起到祛痰的作用。同时,麻黄还能够舒张气道,缓解支气管痉挛,从而减轻咳嗽症状。 5. 收敛止汗:麻黄有收敛止汗的作用。中医认为,麻黄性温而味辛、苦,能够通过收敛体表毛孔,减少出汗,达到止汗的效

果。因此,麻黄也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症状。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与作用外,麻黄还具有一些辅助作用,如镇痛、抗菌、抗炎等。然而,虽然麻黄有着诸多功效与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 首先,由于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忌服麻黄或谨慎使用。 其次,长期大量使用麻黄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神经兴奋、失眠、心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因此,在使用麻黄前应遵循医生指导,控制剂量和使用周期。 最后,麻黄不宜与某些药物一同使用。麻黄碱与一些其他药物,如抗抑郁药物、咖啡因、乙酰胆碱等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麻黄时,应与医生沟通并告知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综上,麻黄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发汗、扩张支气管、利尿通淋、镇咳祛痰、收敛止汗等功效与作用。然而,麻黄也存在一些禁忌,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与某些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麻黄前应遵循医生指导,合理使用。为了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麻黄,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专业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中药麻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中药麻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麻黄(Ephedrae Herba)的概述 麻黄,又称麻黄草,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它是由麻黄科植物麻黄的干燥茎叶制得,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麻黄性平、味辛微苦,具有温阳、宣肺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麻黄的主要成分 麻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素、伪麻黄碱和麻黄次碱等。其中,麻黄素是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促进心脏收缩力增加、血管收缩和支气管扩张。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中的麻黄素可以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起 到兴奋作用,促进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增强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2.扩张支气管:麻黄中的麻黄素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以缓解哮 喘和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有助于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3.镇痛止血:麻黄有一定的镇痛和止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疼痛和出 血等症状。 4.抗菌消炎:麻黄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等症状。 麻黄的功能主治 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因,麻黄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主治: 1.发汗解表:麻黄具有辛温发散的特性,可以通过促进出汗来解表发 热,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 2.祛风散寒:麻黄的作用类似于风寒解郁药,可以祛除体内的风邪和 寒邪,适用于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 3.温通阳气:麻黄具有温阳宣肺的作用,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心 脏收缩力等方式,提高机体的阳气水平,适用于阳气不足、寒邪入侵等症状。

4.止咳平喘:麻黄的麻黄素可以通过扩张支气管来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适用于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5.止血退黄:麻黄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适用于咯血、衄血等症状, 并可退黄、利水。 6.化湿利水:麻黄具有一定的利水作用,可以排出体内寒湿积聚,适 用于水肿、膀胱激烈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麻黄作为一味药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 异进行合理配伍和用量控制,遵医嘱使用。 麻黄的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 由于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存在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在使 用麻黄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与降血压药物的配伍:麻黄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与降血压药物同 时使用有可能降低降血压药物的疗效。 2.儿童和孕妇禁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儿童和 孕妇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不宜使用。 3.与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慎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 作用,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慎用。 4.与镇静催眠药等药物相互作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与镇静催眠药等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麻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 以上是关于中药麻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麻黄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 广泛的临床应用,但使用时需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应,请及时咨询医生。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麻黄,又称麻黄子,为松科麻黄属植物的种子,是中药常用一味草药。自古以来,麻黄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被誉为“百草之王”。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功效与作用,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尽管其好处众多,麻黄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我们在使用时注意。本文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同时对其禁忌进行详细说明。 一、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汗解表:麻黄具有发散风寒,解表发汗的作用。在感冒、流感等病症中,人体往往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麻黄能够促使毛孔扩张,通过排汗从而排除体内的风寒邪气,有效缓解发热、寒战等不适症状。 2. 祛痰止咳:麻黄具有祛痰的功效。痰液在体内的积聚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如感冒、支气管炎等。麻黄可以促进支气管的黏液排出,减少痰液积聚,从而达到止咳祛痰的作用。 3. 利尿通淋:麻黄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可以刺激肾小管排尿,从而增加尿量,减少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滞留,有助于排毒养颜。 4. 消肿止痛:麻黄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在一些炎症性疾病中,往往伴随有组织水肿、疼痛等症状。麻黄中的麻黄素具有舒张

血管、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所致的疼痛和水肿。 5. 提神醒脑:麻黄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它中的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改善认知能力和工作效率。 以上是麻黄的几种主要功效与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麻黄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使用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指导。 二、麻黄的禁忌 尽管麻黄具有众多的功效与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以下是麻黄的禁忌: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麻黄。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兴奋作用,可能对胎儿和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潜在的危害。 2.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麻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兴奋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慎用。麻黄中的成分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 3. 高血压患者:麻黄具有刺激性作用,能够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麻黄。 4. 抑郁症患者: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加重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麻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麻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一、麻黄的概述 麻黄,又名麻黄树,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药用部分为麻黄的茎。麻黄自古 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被称为“百草之王”。麻黄富含麻黄碱等生物碱,具有一 定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 二、麻黄的主要作用 麻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 1.祛风散寒:麻黄具有辛温发散的特性,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 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风湿疼痛等疾病。 2.发汗解表:麻黄能够刺激汗腺的分泌,促进人体出汗,发散表里寒 邪,有助于疏通经络、舒展筋骨。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不退、身体寒冷等症状。 3.利水消肿:麻黄具有利尿的作用,对于水肿、肾炎等疾病有一定的 缓解作用。 4.止咳化痰:麻黄含有麻黄素,具有平喘、祛痰的作用。常被用于治 疗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麻黄的功能主治 根据麻黄的主要作用,它具有以下一些功能主治: 1.治疗感冒:麻黄能够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 寒战、鼻塞、咳嗽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缓解风湿疼痛:麻黄具有温通经络、祛除寒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导 致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治疗哮喘:麻黄含有麻黄素,具有平喘的作用,对于哮喘引起的气 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改善水肿症状:麻黄具有利尿的作用,对于水肿引起的肿胀、浮肿 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缓解气喘:麻黄可以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引起的气喘、呼吸困难 等症状。 除了上述功能主治外,麻黄在中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如治疗中风、肾炎、肠炎等疾病,具有长期的临床运用经验。

四、注意事项 尽管麻黄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但在使用麻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剂量控制:麻黄富含麻黄碱等生物碱,过量使用容易造成中毒。因 此,在使用麻黄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控制。 2.禁忌症:麻黄具有发散之性,对于阳虚者和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 哺乳期妇女以及婴幼儿禁用麻黄。 3.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麻黄过敏,使用后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 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五、总结 麻黄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包括 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化痰等,主要功能主治涵盖了感冒、风湿疼痛、哮喘、水肿等多个领域。然而,在使用麻黄时仍需注意剂量控制、禁忌症和过敏反应等问题,以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使用麻黄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从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案。 以上就是麻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的一些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麻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干燥而成的茎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麻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一些禁忌事项,以供读者参考。 1.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是一种能够发汗、解表、散寒的药物,因此被广泛用于感冒、头痛、流感等病症的治疗。以下是麻黄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1.1 排痰止咳:麻黄可以扩张支气管,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 起到止咳的作用。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症状,麻黄常被用于制剂中,如小儿止咳糖浆。 1.2 发汗解表:麻黄具有发汗功效,能够增加汗腺分泌和扩张 毛孔,从而帮助体内热量和湿气排出。因此,麻黄被广泛用于感冒、发热等病症的治疗。 1.3 利尿消肿:麻黄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体内水肿的症状。对于一些水肿引起的疼痛、不适等症状,麻黄常被用于制剂中,如利尿胶囊。 1.4 温阳壮阳:麻黄被认为具有温阳壮阳的功效,可以增强人 体阳气,提高性功能。因此,麻黄常被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中药制剂中。

1.5 治疗哮喘:麻黄具有扩张支气管、减轻哮喘症状的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治疗。尤其是麻黄碱是治疗哮喘的一种重要成分,能够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减少痰液积聚。 1.6 抗感染:麻黄中的麻黄素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可以 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各类感染。 2. 麻黄的禁忌 尽管麻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禁忌事项: 2.1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麻黄属于辛温发散药物,过量使用可 能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心悸、失眠、恶心等。因此,在使用麻黄药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药物剂量和疗程的要求,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2.2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由于麻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麻黄制剂。如果需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剂量。 2.3 心脏病患者慎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脏的作用,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过度刺激可能导致心悸、心绞痛等症状加重。因此,心脏病患者在使用麻黄制剂时应慎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4 高血压患者慎用:麻黄具有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对于高血

中草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又称麻黄草、麻黄子、麻托、麻通、麻通子等,是中草药中的一种,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麻黄的主要功效是发散风寒,解表散寒,除寒湿,通窍,止咳,平喘,温阳,除湿,青阳,利尿,祛寒,养气,开窍,脱衣,解毒等。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详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发散风寒 麻黄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发散型药物,其性质味辛甘温,有发散风寒,宣浊散寒的作用。它可以通络散寒,使体内的寒湿得以排出,达到发散风寒,能够迅速止痛的功效。在中药中,麻黄可以用来治疗感冒、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症状。 二、解表散寒 麻黄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主要是因为其解表散寒的特性。当人体感受到风寒时,会出现寒冷、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麻黄可以发汗散寒,迅速解除症状,恢复人体正常的温度。所以,在感冒初起时,将麻黄与其他适当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祛寒驱寒作用。 三、除寒湿 寒湿是中医中常见的病因之一。寒湿通常会导致身体出现湿重、四肢发麻、关节疼痛等症状。而麻黄具有宣浊散寒、排除湿邪的作用。所以,中医常会在治疗湿重症状时加入麻黄,帮助排除体内湿邪,改善症状,恢复健康。 四、通窍

麻黄又被称为通窍药,它具有疏通肺脏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肺部的气机畅通,改善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因此,在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时,中医方剂中一般会加入麻黄。 五、止咳平喘 麻黄还可以止咳平喘。在中药中,麻黄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它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的兴奋,缓解气喘、平喘。 六、温阳 麻黄能够温阳,使阳气得以上升。在中医理论中,阳气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当人体阳气不足时,会出现寒冷、疲倦、气喘等症状。而麻黄具有温阳作用,可以增强阳气,改善体内阳气不足的症状。 七、除湿 麻黄具有除湿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除湿气。湿气是人体内的一种病邪,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而麻黄能够除湿,可以改善湿重症状,多用于湿气重之症状。 八、青阳 麻黄可以用来治疗青阳病。青阳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归类,是指由风邪引发的病症。治疗青阳时,麻黄可以起到散风祛邪的作用,帮助恢复健康。 九、利尿

中药麻黄功效与作用

中药麻黄功效与作用 麻黄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的学名为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 Stapf),又名黄麻、补麻。它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山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麻黄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发汗解表、祛寒止痛、安神、止业本、健胃、止尿、利水消肿、止疼镇痛、收敛止泻等。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发汗解表 麻黄具有发汗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热量的排出,从而起到退热的效果。因此,麻黄常被用来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它能够打开毛孔,增加出汗量,从而缓解一些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身痛症状。麻黄的发汗作用不仅可以消除体内湿气,还可以排除体内毒素,起到了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二、祛寒止痛 麻黄具有祛寒止痛的功效,对于风寒感冒、关节痛、痛经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麻黄可以打开气血运行通畅,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此外,麻黄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灶的恢复,对于一些慢性风寒疼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安神 麻黄有着一定的安神作用,可以缓解一些神经性焦虑、失眠等症状。麻黄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传导,从而改善人的睡眠质量,使人放松、安心。

四、止咳化痰 麻黄在中医中一直被视为最好的止咳化痰药,它含有丰富的麻黄碱,具有促进支气管扩张、抑制支气管平滑肌减少分泌物的作用。麻黄碱可以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气量,从而改善咳嗽的症状。此外,麻黄还含有一些挥发油,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 五、健胃止呕 麻黄有着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消化功能,从而改善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症状。此外,麻黄还可以缓解胃肠道痉挛,减少饱胀感,缓解呕吐感。 六、利水消肿 麻黄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通过刺激尿液生成,增加尿液排出来实现排尿。它不仅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还可以清除体内的湿气,从而起到消肿的效果。麻黄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水肿的消退。 七、止疼镇痛 麻黄有着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痛觉的传导过程,从而减轻疼痛感。麻黄可以促进机体内镇痛物质的生成,抑制痛觉传导介质的释放,起到止痛的作用。 八、收敛止泻 麻黄有着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通过收敛肠黏膜、减少肠壁的蠕动来缓解腹泻的症状。麻黄中的麻黄碱可以抑制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少粪便的排出。

中药材介绍麻黄

中药材介绍麻黄 麻黄,学名为麻黄叶,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介绍麻黄的植物学特征、药用性能以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一、麻黄的植物学特征 麻黄是一种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或直立灌木,属于裸子植物门、松柏纲、麻黄目、麻黄科、麻黄属下的植物。其主要特征包括:茎呈圆柱形,直立,长约40-100cm,通常有灰白色或灰绿色的质地;叶子为鳞 片状,密集排列在茎的四周,青绿色,长约2-4mm;花为小型的裸子花,雄花呈长圆柱形穗状排列,雌花较小,4-6枚成短圆柱状;果实为 球形或卵圆形的球果,初为绿色,后转为红褐色。 二、麻黄的药用性能 麻黄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具有多种药用性能。其主要有效成分 为麻黄碱,同时还含有麻黄素、麻黄酸、麻黄醇等多种生物碱。麻黄 碱具有扩张支气管、消除痰液、抑制炎症等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治疗 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此外,麻黄还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兴奋作用,常被用于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等目的。 三、麻黄在中医中的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麻黄被认为具有温阳解表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 等病症。根据中医经典著作《本草纲目》记载,麻黄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寒痰咳嗽、水肿等病症。临床上,麻黄常配伍其他药材使用,以

增强疗效。例如,与桂枝、杏仁等搭配使用,可以治疗风寒感冒;与 甘草搭配使用,可以缓解麻黄的刺激性,减少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 麻黄不仅仅在中医领域有应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麻黄能够通过 扩张支气管、抑制炎症等作用改善气道阻塞症状。因此,麻黄也广泛 应用于西医药领域,被用来制造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综上所述,麻黄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性能和广 泛的应用价值。在中医领域,麻黄常用于辛温解表,适用于风寒病症;而在现代医学中,麻黄则应用于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对于使用麻黄 药材,需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不必要的副 作用。麻黄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发挥。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麻黄是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那么为什么叫做“麻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一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许多方剂和中成药中都含有麻黄,但含麻黄的中药不能自己乱用,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由于麻黄中含有麻黄碱,而麻黄碱又是一种传统的兴奋剂,所以,运动员选用药物时,要格外小心、慎重。虚喘、高血压及失眠患者也要慎用麻黄。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二 相传,从前有一个卖药的老人,收了一个徒弟。刚学了一年半载,徒弟就骄傲自满起来,言行狂妄,有时还把卖药的钱偷偷地花掉。师傅三番五次地劝说,却终究无济于事。后来,师傅就对徒弟说:“你现在可以另立门户了,收拾一下行李,走吧。”徒弟听了,傲慢地说:“如果师傅再没有什么可教的,我马上就走,保证在江湖上闯出个名堂来。”师傅难过地提醒道:“还有一种草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病情辨别不清,吃了就会出问题的。” 徒弟听了,不以为然地问道:“什么草药?” 师傅说:“是无叶草。” 徒弟满不在乎地问:“这药怎么啦?” 师傅语重心长地说:“这种草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有四句话你要牢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千万记住。” 徒弟不耐烦地点点头,全当成耳边风,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此后,徒弟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跟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认识的虽不多,却什么药都敢用,没过几天,就忘记了师傅的叮嘱,

麻黄的名词解释

麻黄的名词解释 麻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名为麻黄叶,属于裸子植物门麻黄科。在中医药学中,麻黄具有辛温散寒、宣肺止咳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哮喘等疾病。 1. 麻黄的植物特征及产地分布 麻黄植物为灌木状或小乔木状,高约1~3米,茎干直立,分枝较多。其叶子呈 针状,排列整齐,表面光滑,叶片较细长。麻黄花小而无明显色泽,内含含草酸草黄素。麻黄多生长于我国北方温带和寒带的山地、河谷、较湿润的河滩等地区。在我国的燕山、大兴安岭、准噶尔盆地等地均有分布。 2. 麻黄的化学成分 麻黄主要含有麻黄碱、麻黄素、硫酸麻黄碱等化学成分。其中,麻黄碱是麻黄 最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强烈的刺激神经中枢、扩张支气管、抗炎等作用。麻黄素具有促进心肌收缩和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硫酸麻黄碱则是麻黄的稳定性生物碱,能够改善麻黄的药效。 3. 麻黄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麻黄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经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病症。麻黄具有发 散表达、宣肺止咳、除寒解热等功效。它常被与桂枝、甘草、杏仁等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形成具有综合疗效的方剂。麻黄主要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扩张支气管、促进新陈代谢等途径产生治疗作用。 4. 麻黄的药用注意事项 尽管麻黄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但仍需谨慎使用。中医药学认为,麻黄多用于 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哮喘等疾病,但对于阴虚火旺、咳嗽有痰、高血压等病症,

则不宜使用。此外,由于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碱,对儿童、孕妇和老年人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麻黄或减少使用剂量,以降低潜在的不良反应。 5. 麻黄的现代医学研究 近年来,关于麻黄的现代医学研究也逐渐增多。科学家们对麻黄的药理作用、 药效机制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因为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目前已有研究探讨将麻黄在治疗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此外,也有研究发现麻黄中的麻黄素可以改善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症状。 总结: 麻黄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辛温散寒、宣肺止咳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 医药领域。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麻黄碱、麻黄素和硫酸麻黄碱等,并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扩张支气管等途径发挥药效。然而,在使用时仍需注意适应症、禁忌症等因素,特别是对儿童、孕妇和老年人需慎重。当前,麻黄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越来越多,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指导,为人们的健康保障作出更大的贡献。

麻黄(中药)

麻黄(中药) 带你了解麻黄 1.44万播放 01:19 麻黄 麻黄,中药名。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 别称龙沙、狗骨、卑相 分布区域华北、东北、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采收时间8-10月 用量2-10g 毒性无毒 性味辛,微苦,温 科麻黄科 中文学名麻黄 种草麻黄

属麻黄属 目麻黄目 纲盖子植物纲 门裸子植物门 界植物界 更多 生理特性 麻黄①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②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ra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③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 产地分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