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检验原始记录

E检验原始记录

E检验原始记录
E检验原始记录

上海津力化工有限公司

成品检测记录

[性状]:本品为。

检验者:

[检查]:天平:旋光仪:干燥箱:

熔点仪:

1.干燥失重:取本品约1.0g,置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在40℃真空干燥至恒重,取出并将称量瓶盖好,移至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然后称定重量。

空称量瓶恒重:M0=

干燥前样品及称量瓶重:M1=

干燥后样品及称量瓶重:M2=

M1-M2

干燥失重=----------------×100%=

M1-M0

检验者:

2.比旋度:取本品约0.25g,精密称定,置250ml圆底带玻璃塞烧瓶中,加入50ml无水乙醇溶解后回流1min,当溶液沸腾时,通过冷凝器加入1g氢氧化钠小球(每次一个,以免过热;戴安全护目镜),继续回流20min,通过冷凝器逐滴加入2ml盐酸(滴入时无需冷却,可以防止氧化)。冷却后,转移所有溶液至500ml的分离器,分别用100ml水、100ml乙醚冲洗烧瓶且全部加入分离器中,剧烈摇动分离器,使之两相分离,分别收集两相于单独的分离器。水相用50ml乙醚抽提两次,将乙醚抽提液与乙醚相合并,用100ml水洗涤四次,加入40ml 10%的铁氰化钾(用1:125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溶剂配制)至乙醚溶液中,振荡3min,作100ml水洗涤四次,弃去洗液,在乙醚溶液中加入5g 无水硫酸钠,干燥30min。在减压下或在氮气气氛中水浴蒸发经干燥的乙醚溶液,直至剩余7~8ml,在不加热条件下继续完成蒸发以除去残余乙醚。迅速将剩余物用25ml异辛烷溶解,先用异辛烷将比旋管冲洗3次后,缓缓注入异辛烷,置于旋光仪内校正零点,再用供试液按上述方法注入比旋管内,置于旋光仪内,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比旋度。

样品称量:

а:测定管长度:

计算公式:[а]t D =100×а×1.2324/(l×C)=

式中:[а]为比旋度; t为测定时的温度;

D为钠光谱的D线;l为测定管长度,dm;

а为测得的旋光度; c为每100ml溶液中的含有被测物的含量,g

检验者:

3.熔点:取干燥失重项下的样品,研成细粉。分取细粉适量,置熔点测定用的毛细管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质物体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末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装入的样品的高度为3mm.待熔点仪温度稳定在63℃,将装有本品的毛细管浸入硅油,抵达熔点仪装样平台,升温速率开始升温,记录样品在初熔点至全熔时的温度,。

检验者:

4.重金属:取本品1.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加硫酸0.5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 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微热溶解后,移至纳氏比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即得;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试液1.0ml,再加水稀释成25ml,即得。再在样品管与对照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min,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样品管中显示的颜色对照管(10ppm)。

检验者:

5.松密度:称取本品约10.0g,轻轻倒入25ml量筒中,记录体积,按下式计算松密度应为0.45~0.60(g/ml)。

样品重

ρ松(g/ml)= =

体积

样品重

ρ松(g/ml)= =

体积

检验者:

6.酸度:取本品1.0g,精密称定,溶于25ml已中和的乙醇乙醚(1:1)混合溶液中,加入0.5ml 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微红色在30秒钟内不褪色为终点。按下式计算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应为18.0~19.3ml。

V×C

酸度(ml)=

M×0.1

式中:V————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浓度,mol/L

M————称样量,g。

检验者:

7.粒度:称取样品约20.0g,置20目分样筛(将20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筛叠在一起)中,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边筛动边拍打3分钟。分别称定各筛网上的颗粒重量,计算

其所占比例(%),应符合标准规定。 计算:

筛网上颗粒重量

所占比例(%)= *100%

检验者:____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仪: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V D )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用磷酸调pH 值为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nm ,流速为1.0ml/min 。

测定法:精密称定本品50mg ,置50ml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蜜量取20u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对照品50mg ,置50ml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A 样*M 对*X

含量=- ×100%

A 对*M 样

式中:A 样:样品色谱图中主峰的峰面积;

M 对:对照品称取量;mg X :对照品的含量;

A 对:对照品色谱图中主峰的峰面积; M 样:供试品色谱图称取量;mg

平均校正因子:

含量平均值

含量(按干燥品计)=------------------------------=

1—干燥失重值

检验者:

判定:本品经检验

复核者:

检验原始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

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化验:审批: 产品名称样品数量抽样基数 规格型号抽样地点生产日期 检验依据 检验项目实测数据检测仪器 酒精度,%(V/V) GB/T10345.3酒精计法 总酸(以乙酸计),g/L GB/T10345.4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GB/T10345.5 第一法 固形物/(g/L) 感官取100mL酒样经蒸馏后定容至100mL备用。 测定值: 测定温度:℃ 吸取50.00ml样液进行测定。 样品测定消耗氢氧化钠标液(ml):V= V’=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c= mol/L = ? ? = 0. 50 60 V c X ()() 0. 50 60 ? ? = = X ()() 2 + = 上述样品加入25.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100℃水浴锅上回流1h,用 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终点 测定时,消耗硫酸标液的体积(ml):V= V’= 硫酸标液的浓度:c= mol/L () 0. 50 88 V c ? - ? = V X= X ()() 2 + = 取50mL酒样注入恒重100mL瓷蒸发皿,置于水浴至干,在将蒸发皿放 入103℃干燥箱直至恒重。 1000 0. 50 1 ? - = m m X X1= X 2= 色泽和外观: 香气: 口味: 风格: 酒精计 电子天平

出厂检验报告 化验: 审批: 产品名称 抽样人员 生产日期 抽样数量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检验依据 项 目 检验标准值 检验结果 判定 感 官 色泽和外观 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 无沉淀; 香气 香气自然纯正清雅; 口味 酒体醇和、甘冽净爽; 风格 具有本品的典型风格。 酒精度/%vol 41-68 总酸/(g/L ) ≥0.3 总酯/(g/L ) ≥0.5 固形物/(g/L ) ≤0.5 甲醇/(g/L ) ≤0.6 结论 该批产品 □符合 □不符合 要求。 日期: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填写要求。 2 术语 2.1 测定值 测定时,从仪器仪表或量具上读取的数值。 2.2 给定值 为了得到测定值而按标准规定给出的标准试剂(或试样)特性的量值。 2.3 计算值 由给定值和测定值经计算公式,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 2.4 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2.5 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 基本要求 3.1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 录全过程。 3.2 每一样品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能够再现。 3.3 原始记录要格式化,每类样品应有固定的格式。 3.4 多个产品的同一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不准集中填写。

3.5 填写原始记录最好用钢笔(蓝色或黑色),也可使用碳素笔,禁止用铅笔。 3.6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 3.7 改正错误的时要用“杠改法”(在需要改正的地方用红色笔划一横杠,在其右上方进行修改),并加盖改正人本人印章或签字确认。 3.8 记录应卷面整齐、洁净。同一页中不准使用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墨水。 3.9 原始记录不允许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3.10 对因检测、填写或其他原因造成得失误,使原始记录出现多处错误或卷面不洁欲作废的原始记录,不准撕毁废弃,应加盖“作废”(红色)章,仍与重新填写的原始记录一起存档。 4 填写要求 4.1 样品编号 样品编号为样品唯一性标识号,由业务室负责编写,原始记录样品编号应与检验报告及送样单编号一致。 4.2 共页第页 4.2.1 原始记录总页数等于手填原始记录页数与仪器设备自动记录页数之和。 4.2.2 手填写的原始记录应采用A4幅面纸,并算为1页:仪器设备自动记录纸不小于32开为1页;如小于32开,要粘贴在A4幅面原始记录纸上。 4.2.3 从第1起,按顺序排列。 4.3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名称应与产品检验标准中规定的名称一致。如果一个检验项目需引用另一个检验项目的数据,在检验项目栏内应填写两个检验项目名称;本栏内还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原药材检验报告单

原药材检验记录 【性状】 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 横截面: 结果:粉末: 结果:(2)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 相对湿度:(%) 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 (6:1:1:0.1) 薄层板:硅胶G 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 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 展距:(cm)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T为样品 结果: 【检查】杂质不得过 XX % (附录IX A) 杂质称重: g 杂质计算结果为: % (标准规定不得过 XX %) 结果: 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 温度:(℃)相对湿度:(%)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 样品编号 1# 2# 3# 干燥品称重: g g g 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 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 结果: 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 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 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 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 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 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 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 结果: 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 温度:(℃)相对湿度:(%) 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坩锅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 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 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 结果: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 1.目的: 为了规范检测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格式及基本要求和填写要求,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承检检测的原始记录。 3.依据: 本公司《质量手册》 4.工作职责: 4.1检测人员对原始记录中的每一项进行填写。 4.2检测车间主任对原始记录进行审核。 4.3技术负责人对原始记录进行核对。 5.工作程序: 5.1基本要求: 5.1.1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测有关的一切资料、数 据和现象,完整地记录检测全过程。 5.1.2每一项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测能够再现。 5.1.3原始记录要表格化,并且各种检测应有固定格式。 5.1.4填写原始记录应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严禁使用铅笔。 5.1.5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应为仿宋体。

5.1.6改写错误的填写项目时要用“杠改法”,每份原始记录涂改处不得多于两处。 5.1.7原始记录卷面整齐、洁净。 5.1.8原始记录不准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5.2格式: 原始记录格式见《检测原始记录》。 5.3填写要求: 5.3.1基本信息项目应按照“委托、任务卡”的内容如实填写。 5.3.2检测项目应按照实际检测原始数据填写,并根据标准要 求进行数据处理,不书写计算过程,填写得出数据,但应 能够反映计算全过程。 5.3.3环境条件: 指检测时检测场所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5.3.4签字: 检测人员在“检测员”一栏内签字,检测车间主任在 “复核员” 一栏内签字。 5.3.5没有内容的空白格,应作统一标记“/”;但“检测员” 和“复核员” 一栏必须完整填写。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国标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国标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本原始记录样本作为检测人员填写记录规范文本,具体格式和必填项必须与此文本保持一致,否则作退回处理) 北京尧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原始记录

(数据页) 检测编号:共页第页 密闭性检测原始数据记录表 (油罐容积可取整数,例35000,50000)

(罐内汽油体积读取液位仪数据,如没有液位仪数据,了解具体情况后,填写不要为整数如2100,30000,正确写法:17967,5690) 数据页表格空白处均划斜线处理 上述计算方法为: 444= (44444?44444)×(444?444) 44444?44444+444(四舍五入取整数) 即套用公式为:4= (4?44)(44+4?44) 4 4+4? 44 +P n ( P :实际油气空间对应的最小剩余压力限值,P a ; V :实际油气空间数值,L ; V n :表1中小于且与实际油气空间数值V 相邻的值,L ; V n+1:表1中大于且与实际油气空间数值V 相邻的值,L ; P n :表1中与V n 对应的最小剩余压力限值,P a ; P n+1:表1中与V n+1对应的最小剩余压力限值,P a.。 具体计算参考国标内表格参数。 注:此页不在检测数据页内,只是作为计算剩余最小压力限值的依据及方法,供大家参考。具体数值还请与实际检测数值相符合。 (数据页) 检测编号: 共 页 第 页 液阻检测原始数据记录表

(数据页) 检测编号:共页第页 气液比检测原始数据记录表

2-B1:2为加油机编号,B1为油枪号检测数据填法如上,流速和气液比取小数点后三位,这里不需要四舍五入,直接从计算器读取。 (末页) 北京尧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原始记录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 原药材检验报告单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

原药材检验记录 【性状】 结果: 【鉴别】(1)显微鉴别 横截面: 结果: 粉末: 结果: (2)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

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 相对湿度:(%) 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 (6:1:1:0.1) 薄层板:硅胶G 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 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 展距:(cm)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T为样品 结果: 【检查】杂质不得过 XX % (附录IX A) 杂质称重: g 杂质计算结果为: % (标准规定不得过 XX %) 结果: 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 温度:(℃)相对湿度:(%)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 样品编号 1# 2# 3# 干燥品称重: g g g 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 (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 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

结果: 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 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 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 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 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 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 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 结果: 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 温度:(℃)相对湿度:(%) 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 1# 2# 第一次坩锅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 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 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 结果: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 温度:(℃)相对湿度:(%) 马福炉型号 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 CP214

食品检验原始记录模板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检验原始记录 实验环境:a、温度:℃b、干湿度:%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产品批号: 样品状态:状态完好,符合检验要求取样数量:执行标准:————————————————————————————————————————————————— 感官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GB/T 14454.2 色泽:□正常□异常气味:□正常□异常 形态:□正常□异常滋味:□正常□异常 结论————————————————————————————————————————————————— 干燥失重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GB/T 5009.3—2010 序号检验 方法 检验用仪器设 备 测试 温度 称量瓶质 量 称量瓶+ 样品质量 称量瓶+样品 干燥后的质量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平均值 报出值直接 干燥 法 分析天平、称 量瓶、恒温干 燥箱等 (℃)(g)(g)(g)(%)(%)(%) 1 2 ————————————————————————————————————————————————— 氯化物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QB/T 1500—1992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 0.1 ]/(mol/L) 序号检验 方法 检验用仪器设 备 样品 质量 样品定容 总体积 测定用样 品溶液体 积 标准滴定溶液 消耗量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平均值 报出值 直接 沉淀 滴定 法 分析天平、酸 式滴定管等 (g)(ml)(ml)(ml)(g/100g) (g/100g ) (g/100 g) 1 2 空 白 mL ————————————————————————————————————————————————— 酸价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GB/T 5009.37—2003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 0.050 ]/(mol/L) 序号检验 方法 检验用仪器设备样品质量 标准滴定溶液消 耗量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平 均值 报出值 滴定 法 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 恒温水浴锅等 (g)(ml) (mgKOH/ 100g) (mgKOH/ 100g) (mgK OH/100 g) 1 2 —————————————————————————————————————————————————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h i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1. 《检验原始记录》要求 1.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1.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1.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 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 “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1.4 单项结论为“合格”的项目,填写“√”。 1.5 单项结论为“不合格”的项目,填写“×”,并对不合格的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如“缺 少……标志”、“……损坏”等。当检验项目出现部分“不合格”的分项目,还应在其编号上画 “×”,如“(1)……:a. ……;b.……。”中“b.……”项不合格,应标识为“(1)……:a. ……;×b.……。”。 1.6 无此项或者不进行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 1.7 有数据填写要求的项目,除填写上述符号外还需填写相应数据。需要填写多个数据的,数据中间用“/”隔开,必要时用文字或者图示予以区别。 1.8 对需要计算、统计的项目,应当将计算、统计等过程记录在空白处。 2.《检验报告》要求 2.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2.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2.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 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 “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2.4 对于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实际测量或者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 2.5 对于无量值要求的定性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做简要说明。如:合格的项目,填 写“符合”、“有效”、“完好”;不合格的项目,应进行简要描述,填写“缺少……标志”、“…… 损坏”等。 2.6 对于不适用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 2.7 “结论”栏目中只填写“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自检不合格”和“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注:当在《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答题过程中发生划改时,所有划改人的签名均填写为“王一”!

质量检验记录表大全16

1目的 为证明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及体系及其过程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为实现可追溯性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适用围 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质量记录。 3职责和权限 质量记录编制:由各责任单位执行。 4术语 记录: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质量记录:质量活动的真实记载。 5作业程序 5.1 质量记录分类 按质量记录的容进行分类。具体参考《质量记录清单》。 5.2 质量记录标识 按表头进行标识,具体参考《质量记录清单》及《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5.3 质量记录收集 由各部门自行收集,按质量记录类别、日期、名称等进行归类保存。质量记录必须按要求填写,保证字迹清晰、数据准确。 5.4 质量记录编目 各责任单位在质量记录保存一年后,交由质量管理部按记录类别、日期、名称等进行编目,建立索引表。 5.5 质量记录归档 各权责单位每年6月15日以前将前一期之质量记录进行归档集中管理。 5.6 质量记录查阅 需经部门经理批准的人员,才可查阅质量记录。 5.7 质量记录保管 质量记录一般保存3年,对于特别的记录,按实际需要规定保存期限。具体参考《质量记录清单》。保管人必须注意储存环境,避免记录受潮、污损、变质、遗失。

5.8 质量记录的销毁 5.8.1由质量管理部每年6月15日指定人员对将超过保存期的质量的记录进行统一销毁。5.8.2质量记录在销毁前,责任单位必须提供清单交管理代表确认后方可执行。 5.9质量记录事项 5.9.1检验或作业人员于填写质量记录时,须依据相关填写说明或单位主管指导填写,但注意 不得潦草或不清楚。 5.9.2如欲修改时,原则上避免使用修正液,应将修正部分画线删掉,并将资料 更正后签注修改人员及修改日期以示负责。 5.10签章 5.10.1可使用亲笔签字或盖章两种方式,但两者都需注明签章日期。 5.10.2若因职务代理关系需签章时,应于签章旁边注明(代)字样。 6相关文件 序号名称编号 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WAYOUT-QP-22 7相关记录 序号名称模板编号 1 质量记录清单WAYOUT-QF-46

IQC品质检验记录表

IQC品质检验记录表 摘要:IQC即进货检验,指对供应商提供过来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并最后做出判断该批产品是接收还是拒收,在这过程中,我们作为品质检测人员就需要对检测的内容进行记录,下面主要分享几个IQC记录表给大家。 IQC的重要性 IQC的工作主要是控制公司所有的外购物料和外协加工物料的质量,保证不满足公司相关技术标准的产品不进入公司库房和生产线,确保生产使用产品都是合格品。IQC是公司整个供应链的前端,是构建公司质量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和闸门。如果不能把关或是把关不严,让不合格物料进入库房和生产线,将把质量问题在后工序中成指数放大,如果把质量隐患带到市场,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IQC检验员的岗位责任非常重大,工作质量非常重要.IQC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要严格按标准按要求办事,质量管理不要受其他因素干扰。下图是IQC检验的一般流程: 作为一名IQC检验人员,除了严格按照IQC检验流程进行操作时,还需根据在检测的过程,把相关信息记录下来,下面提供几个IQC操作人员常用的几个品质检验记录表: 1、进料检验记录表

2、进料检验报告表 进料检验专员依据检验结果判定物料合格与否,若检验物料不合格,数量未达到拒收数量上限,则判定物料验收结果为“合格”;若检验物料的不合格数量达到或超过企业规定的数量,则判定物料验收结果为“不合格” 3、进料检验日统计报表

以上是IQC来料检验中常用到的几个记录表格,IQC除了要负责对购进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外,还要做各种数据统计分析等,这里的分析报表非常多,在这也介绍款IQC分析系统给大家,此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在做IQC统计报表时用的,无需人工记录数据,该系统可自动采集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可直接导出各种IQC统计报表,如月统计报表跟日统计报表等

化验室各类原始记录表格

检测任务通知单 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检验性质要求完成时间月日原料组成执行标准样品室负责人 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养分含量%承检者任务完成时间承检者签字 样品制备要求 备注 经办人:任务通知日期:年月日

样品领取、返还登记表 表07 编号样品名称领样人领用日期样品用量返还人返还时间样品保管人备注注:一律用签字笔或钢笔黑体字填写。

试剂使用台帐 表08 试剂名称(纯 度) 试剂 用途领用人时间保管人备注领用量返还量 说明:一律用签字笔或钢笔黑体字填写。

称量瓶.坩埚恒重原始记录 表10 恒重日期天平编 号 干燥时 间 烘干温 度℃ 容器编号 测定次数 12345

标准溶液标定原始记录 表11 被标定溶液名称及配制浓度基准物(液)名称 及浓度 标定方法依据计算公式 标定日期年月日温度℃湿度%天平(基准液滴定管)编号被标定溶液滴定管编号 简要标定操作 过程 重复测定次数基准物质 量m (g) 或基准液 体积ml 起 始 读 数 ml 最 后 读 数 ml 滴定 管补 正 ml 空 白 补 正 ml 温度 补正 ml 真实 体积 V ml 被 标 液 浓 度 mol/L 平 均 值 mol/L 最 后 定 值 mol/L 标定1 2 3 4 复标1 2 3 4 标定质量控制方法允差实标误差结论 备注 标定人:复标人:审核人:

水分含量测定原始记录 (烘箱法) 表14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验性质 检验依据检验日期年月日 天平编号烘箱编号室内温度℃,湿度% 真空度MP a烘箱温度干燥时间分 测定次数 项目 1234干燥前称量瓶+试样m2g 干燥前称量瓶m3g 干燥前试样质量m=m2-m3g 干燥后称量瓶+试样m4g 干燥后试样的质量m1=m4-m0 g 计算结果H2O % 平均值H2O % 计算公式:H2O%=m-m1 ×100 m 空称量瓶恒重记录1234 平均重m0 检验人:复合人: 日期:日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