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员工处罚条例

公司员工处罚条例

公司员工处罚条例
公司员工处罚条例

惠丰公司员工处罚条例

(V1.0)

文件编号HF/HR 2015[23]

编制单位组织人事部

审核

二零一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一节基本原则 (3)

第二节适用范围 (3)

第三节处罚形式 (3)

第二章处罚分则 (4)

第一节通报批评 (5)

第二节警告、行政扣罚2分 (5)

第三节记过、行政扣罚5 分 (7)

第四节记大过、行政扣罚10 分 (10)

第五节降职降薪 (12)

第六节停职察看 (12)

第七节解雇 (13)

第三章管理者责任追究分则 (19)

第一节管理者责任追究原则 (19)

第二节处罚规定 (20)

第三节损失赔偿责任 (22)

第四章处罚说明及申诉 (23)

第一节处罚补充说明 (23)

第二节申诉规定 (24)

第三节审批流程说明 (24)

第五章附则 (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基本原则

第一条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条物质处罚与非物质处罚相结合。

第三条有错必纠,处罚分明。

第四条以事实为依据。

第五条处罚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奖励积分相抵。

第六条员工享有举报权和申诉权。

第七条各级单位只能在本单位授权内审核、审批处罚。

第八条超出本单位授权的处罚,需按授权报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下发。

第二节适用范围

第九条本条例适用对象为惠丰全员。

第十条本条例适用事项为内蒙古惠丰医药有限公司内部之日常处罚、年终评议等所

有涉罚之情形,已经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中的事项不再纳入本条例。

第三节处罚形式

第十一条行政罚分:根据处罚的不同档次,公司分别设定了四个不同的行政处罚分值(2分、5分、10分、20分)。

第十二条行政罚分具有累积效用,与员工薪酬升降及职位晋升相关,行政罚分直接默认附带经济处罚。在一定考核期内,处罚积分与奖励积分遵循“小奖不能抵大过”的原则可以相互抵消。

第十三条处罚的基本形式包括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停职察看、解雇。

第十四条通报批评,指因员工存在本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公司以发文通报的形式予以公开批评。

第十五条警告,指因员工存在本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公司对其进行警示并要求其纠正违纪行为,同时扣罚该员工行政分数2分。

第十六条记过,指因员工存在本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公司对其违纪行为进行记载

和处分,同时扣罚该员工行政分数5分。

第十七条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处罚的,最近12个月行政处罚分累计达到12分的,一年内不得晋升(累计行政处罚分系指净罚分部分,非系与行政奖励分相抵后得分)。

第十八条记大过,指因员工存在本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公司对其违纪行为进行记载和处分,同时扣罚该员工行政分数10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直接给予行政处罚20分。被记大过者,从处罚决定日起一年(连续12个月)内不得升职。

第十九条降职降薪,指受罚人职位、职级及薪酬将视违规违纪情节被降低1-3级。受到降职降薪处罚起一年(连续12个自然月)内不得升职;如一年内再次发生同样问题的,将直接给予解雇。

第二十条停职察看,指受罚人自处罚决定日(含)起至停职察看期满为止,暂停其任何职务,停职察看期一般为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在核算阶段性绩效奖金时,被停职的时间从核算时段中剔除。

第二十一条解除劳动合同(解雇),指由于受罚人达到公司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所协定之情形,而被单方面无条件解除劳动关系。

第二十二条以上处罚方式均备载于员工档案。

第二章处罚分则

条例中列示的违规违纪事项处罚,为针对该行为的标准处罚,如所列的违规违纪行为较为严重,视具体情节,公司可给予上一级或更高级别的处罚。

针对以下事项,除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外,凡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有权要求获得相应赔偿,由直接责任人负责追回或赔偿损失,公司同时保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追偿经济损失的权利,并向上级管理者追究责任、给予行政处罚和追究连带赔偿责任。

对违规违纪行为提供协助和配合的人员,按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和追究相应责任,并追究上级管理者责任。

对经核实任职期内无过错责任的可免予行政处罚和连带管理责任。

主动发现、查处或积极上报的可酌情减轻或免于处罚。

本分则规定的处罚种类为: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停职察看、解雇。

第一节通报批评

员工存在本节违纪行为的,给予通报批评,并给予200元以内的处罚。通报批评不影响员工的加薪升职。

第二十三条违反员工行为规范要求,情节较轻微者,给予通报批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事项:

1、违反公司着装要求或公司关于员工上班的仪容、仪态要求,未佩带、遗失及遮挡、涂改工牌的;

2、不爱护公物,使用公共资产处理私人事务的(未造成经济损失);

3、责任区卫生不符合要求;商品及物资(含个人物品)码放不规范;

4、日常工作中因服务不到位、态度恶劣等,受到员工投诉的;

5、收取各项费用不力,导致欠收的;

6、为其他违规违纪人员请托求情的;

7、其他违反员工行为规范化要求,情节较轻微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未履行岗位职责,不符合工作规范性要求,工作懈怠、不认真,未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给予通报批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事项:

1、未按公司制度及流程召开、主持、组织、参加各类会议的;

2、未按公司规定进行盘点、对账等工作,经查未造成账实不符的;

3、其他未履行岗位职责,不符合工作规范性要求,未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其他违反公司规定,情节轻微或相当于以上内容的过失行为,将被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节警告、行政扣罚2分

员工若发生本节“一般违纪行为”,给予警告处分,行政扣罚2分,并给予200元(含)-1000元(不含)的处罚。警告处分的有效期为一年(自处罚生效之日起连续12 个月),有效期内不影响员工的加薪升职。

第二十六条违反员工行为规范要求,性质较为严重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事项:

1、着装或仪容、仪态违反公司规定且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

2、不按考勤制度办理各项考勤手续的;

3、对同事、来访者、顾客不礼貌,在接待、服务工作中出现冷(态度冷漠)、硬(语言生硬)、顶(顶撞顾客)、推(推卸责任)等现象的;

4、无事生非,挑拨离间,损害员工之间团结的;

5、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及扰乱正常工作秩序的。如:在办公室阅读与工作无关的书籍/报纸/杂志等、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上网聊天、炒股、购物,打瞌睡,嬉戏,串岗、空岗、大声喧哗、争吵,谩骂、侮辱、威胁、恐吓员工等;

6、违反公司禁烟规定,在禁烟区吸烟的;

7、服务态度恶劣、行为举止或承诺不兑现等直接引发顾客投诉的;

8、其他违反员工行为规范,性质较为严重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未履行岗位职责,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影响公司工作的进展,或给公

司带来负面影响,或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金额0.5万元(含)以下)或负面影响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事项:

1、未按公司制度要求完成岗位职责内工作或上级安排的各项其他工作任务的;

2、无正当理由,不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的;

3、工作中出现纰漏、错误,月度超过3次或致使员工、客户投诉的;

4、未按文件流转要求流转文件,发生延迟、缺漏、超范围流转的;

5、未按公司制度、流程审批文件,对文件内容审核不严或发现问题未及时更正,造成下级无法执行的;

6、文件及资料(含邮件、影像等)管理混乱,造成原始档案、工作记录等丢失、损毁,无法恢复的;

7、不配合部门间工作,互相推诿的;

8、赠品未按规定在促销活动前配发到门店的;

9、赠品、物资、物料等采购未执行三方询价的;

10、赠品不入库、不执行系统发放的;

11、门店美化布置、广告宣传、赠品等未合理验收,存在数量差异的;

12、未审核签约资质签订协议或合同的,以及合同终止后,违规合作的;

13、未按照公司文件要求按时按量收取合作商各种保证金、风险抵押金的;

14、办理退换货或入库不及时的;

15、管理人员推诿导致顾客投诉的,或因管理不到位,门店内产生集中顾客投诉的;

16、因工作疏忽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或核算工资,给公司造成损失且金额在0.5万元

以下的;

17、采购不及时造成办公物资短缺,影响公司正常工作的;

18、违反公司安全和消防管理规定的;

19、相关人员未严格审核,造成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的;

20、账目管理混乱,造成账实不符,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带来经营风险或负面影响的;

21、未按规定将各类印鉴分开由专人保管、使用的;

22、违反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未按时归还及收回公司借款、赊款的;

23、相关部门未尽职责,造成超批复金额、超实际发生额支付款项,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0.5万元(含)以下的;

24、其他未履行岗位职责,不符合工作规范性要求,给公司造成损失或导致公司名誉及信用受到损失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漏计漏收各种收入的,金额在1万元(含)以下的。

第二十九条其他违反公司规定情节较严重的或相当于以上内容的过失行为。

第三十条上述违规行为凡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按规定予以处罚并赔偿,公司保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追偿经济损失的权利。

第三节记过、行政扣罚5 分

员工若发生本节“中度违纪行为”,给予记过处分,行政扣罚5 分,并给予1000元(含)-3000元(不含)的处罚。记大过的有效期为一年(自处罚生效之日起连续12个月),员工在有效期内取消当年的评优资格、不能升职。

第三十一条违反员工行为规范要求,性质较为严重且造成较恶劣影响的。包括但不

仅限于以下事项:

1、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公司设备、设施、车辆或公司商品、赠品及其他物资的;

2、无故不服从公司人事安排或未按公司人事安排按时进行原岗交接、及未按时到新

岗报到的;

3、旷工 1天及以上,3天(不含)以内;

4、顾客首次客诉未接待或未解决问题,导致顾客投诉升级的;

5、唆使顾客投诉的;

6、错报漏报统计资料,给统计工作带来不便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