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管道脱脂施工方案

氧气管道脱脂施工方案

氧气管道脱脂施工方案
氧气管道脱脂施工方案

氧气管道脱脂施工方案

氧气管道脱脂方案

一、编制说明

工艺管道工程中,氧气管线按工艺要求在管道安装之前必须进行管道脱脂。为了保证管线的脱脂质量,特编制本方案,本方案仅供本工程管道脱脂使用。

二、编制依据

1、《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02-2000)

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管道工程安装手册》

5、四氯化碳安全使用规定

三、脱脂安全规定

1、脱脂应在晴天室外进行,应露天作业,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

2、脱脂现场应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及其他杂物,划分脱脂专责区域,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严禁烟火,并设置“严禁烟火~”、“有毒物品~”标示牌。

3、参加脱脂的工作人员应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和防护用品,当空气中的浓度超过50mg/m3应使用防毒面具。

4、脱脂剂存放应分别贮存于密闭的铁桶内,避光保存于通风良好、干燥、

凉爽的仓库中。

5、脱脂剂不得与强酸或强碱接触。

6、严禁不同的溶剂混合使用,或不按适用范围使用。

7、脱脂剂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8、脱脂应根据工作介质、管材、管径、脏污程度制定脱脂措施。

9、有明显油迹或严重锈蚀的管子,应先用蒸汽吹扫、酸洗或其他方法清除油迹、铁锈,然后再进行脱脂。

10、脱脂时,脱脂物件上不得含有水分。

11、脱脂后的脱脂件应在大气中自然通风干燥24小时。也可采用氮气或干燥的空气吹干。

12、脱脂件经脱脂后,由专职检查人员检查合格,并经监理签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3、脱脂合格的管子应及时封闭管口,保证以后的工序施工中不再被污染。

14、管道脱脂时应认真填写《管道系统脱脂记录》。

15、应防止脱脂剂溅出和溢到地面上。溢出的溶剂应立即用木屑、砂子等吸干并和脱脂用过的织物一起收集在专用的密闭金属容器内。

16、脱脂残液及污染物的排放,应按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17、脱脂完毕剩余的溶剂应退回仓库并妥善保管。

四、常用的脱脂溶剂

1、管道脱脂可采用有机溶剂(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工业酒精等)浓硝酸或碱液进行脱脂。

2、脱脂用有机溶剂应根据其含油量按下表的规定使用。

有机溶剂使用规定

五、常用的管道脱脂方法

1、槽浸法:

槽浸法是制作一个槽型的容器,将脱脂溶液加入槽内,把管子、管件放入槽内浸泡的一种脱脂方法。此法一般适用于中小口径的管道脱脂。

2、注灌法:

注灌法是用木塞或堵板把管一端堵上,将脱脂溶液从另一端注灌到管子内,然后再堵另一端,让管道平放停留10-15min,在此期间将管子翻转3-4次,这是在管内进行浸泡的一种脱脂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小口径的管道脱脂。

3、擦拭法:

擦拭法是采用白色的针织物蘸脱脂溶剂在管道的表面上进行擦拭,然后放在露天的地方干燥。本方法适合于较大口径的管道或容器脱脂。

4、烧烤法:

烧烤法是利用火的热能对脱脂件进行焙烧的一种脱脂方法,将脱脂件放在火旁进行温度为300oC的焙烧2-3min,使油污蒸发烤干,焙干后应涂以石墨粉。该方法适用于一些不宜接触脱脂剂的物品使用,例如石棉垫片、石棉密封填料等。

5、循环法:

循环法是采用溶液槽、耐酸泵、将管道串连起来进行打循环的一种机械循环脱脂法。此机械循环法适合用于已安装完毕的管道系统脱脂。

六、技术措施

1、脱脂溶液宜选用四氯化碳或碱液。

2、脱脂方法宜采用槽浸法或擦拭法。

3、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脱脂质量,可与擦拭法相结合进行。

七、槽浸法脱脂实施细则及步骤

1、管道脱脂

(1)用一根DN600的碳钢管道制作一个U型脱脂槽,即管道对半切割,两头焊半圆堵板,和两个支承座。槽长应比被脱脂管道长出1m(长度约为 7m)。槽的一端应设一个DN25排液阀。

(2)在U型槽的槽内下30?方位对称安装两对Ф40轴承,使脱脂管道放入槽内时不着底并能自由旋转,当溶液挥发的量少时溶液不能完全漫过脱脂管道即可旋转浸泡。

(3)把被脱脂的氧气管道与U型槽顺向摆放,在管槽的中心正上方设走线滑车一套,配挂2T手拉葫芦一台,利用手拉葫芦将管道吊入U型槽内进行脱脂,脱脂后再从U型槽内吊至槽的另一边放置。

(4)手拉葫芦吊管时,吊点可选用一对吊卡挂在管子两端进行吊运,以便操作。管子在槽内脱脂旋转时可采用F型扳手轻轻扳动旋转,减少手与溶剂的接触。

(5)U型槽制作好,初次添加溶液时,应将被脱脂的管子放在槽内后添加溶液,以防溶液加多,放管时外溢。溶液加至漫过被脱脂管子约20-30mm 即可,不宜太多,液位应距溶器的边口100-150以下。

(6)被脱脂管子在入槽出槽时应以手拉葫芦控制升降速度,轻起轻落,以防溶液外溢。

-15min。 (7)管道在槽内浸泡时间视污染程度而定,一般为10

(8)浸泡槽注入碱液后,不得用金属物品、手锤等敲击槽体或管道。

(9)脱脂后的管道风干后用聚氯乙烯塑料布密封存放.

、管件脱脂 2

(1)将管件放入U型槽内浸泡,可在浸泡期间将管件翻动3-4次。

(2)对于浸泡不到的地方可使用白绸布进行擦拭,既浸泡法擦拭法结合脱脂。

3、阀门脱脂

(1)阀门脱脂应在水压严密性试验及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

(2)阀门应解体脱脂,脱脂前应将阀门拆成零件清除铁锈等杂物,浸入溶液内5-10min,不宜太久。螺栓与金属垫片可采用同样方法脱脂。

(3)当阀件上有轻微油污时,先采用白绸布浸蘸脱脂剂擦洗。然后在放入槽内浸泡。

(4)当阀件上有明显的油渍污垢时,先用其他溶剂或方法清除油渍和污垢,然后再用脱脂剂脱脂。

(5)若阀门的密封垫片为非金属垫片只许用四氯化碳进行脱脂,应将垫片浸入脱脂剂内1.5-2h,取出后用铁丝分开悬挂在空气流通处自然干燥,直至无脱脂剂气味为止,时间不宜小于24h。

(6)脱脂后的阀门和零部件不宜立即组装,要用氮气或干燥的压缩空气吹

干后组装,否则宜生锈。

(7)脱脂后的阀门、管道不得使用含油的介质进行压力试验及吹扫。

八、合格检验标准

1、用清洁干燥的白色滤纸擦拭脱脂件表面,纸上无油脂痕迹为合格。

2、检查合格的脱脂件,由专人负责封闭,并加标志。零件应采用塑料布包好,妥善存放,防止污染。合格的脱脂件应与不合格的脱脂件或未脱脂的零部件隔离存放,严禁相混。

九、安全、环保措施

管道和设备的脱脂最常用的溶剂是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又名四氯甲烷、为无色、透明、具有醚味的油状液体,有似氯仿的微甜与欣快味。不易燃烧,易挥发。四氯化碳对人体有毒害,具有轻度的麻醉作用,最易被皮肤吸收。在频度接触浓度高的四氯化碳,吸入后能引起四氯化碳中毒的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液体眼及皮肤有刺激,大量吞服后对肝肾等实质的器官导致严重损害。常温下四氯化碳与酸作用生成光气,光气属于剧毒气体,极其微量也能中毒。四氯化碳原本是常用的灭火剂,不易燃,但在高温下(500?С以上)能分解而成高度有毒和腐蚀性气体

及蒸汽,四氯化碳蒸汽与水蒸汽化合也可生成光气。此外,四氯化碳与碱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因此在使用四氯化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脱脂应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2、脱脂现场严禁烟火,四氯化碳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加热,使用温度控制在40?С以下,应远离热源、火源。

3、四氯化碳与火焰或灼热轻金属(如钾、镁、钠、铝等)及其他化学物品(如电石、乙烯、二硫化碳等)接触,能引起强烈分解,甚至发生爆炸。因此在贮存和使用四氯化碳时,严禁烟火,不得与上述物质接触。

4、溶剂应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内,不得与碱接触,以防变质、失效。

5、工作人员脱脂时要加强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长袖胶皮手套。

6、把溶剂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时,应穿戴好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具后,在露天进行操作。

7、要求防锈的脱脂件经脱脂防锈处理后,采取气相防锈纸、气相防锈塑料薄膜密封等措施予以保护。

8、脱脂施工中,脱脂人员认真执行工序交接,交接班和原始记录制度。

9、加强脱脂现场的管理和保卫工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10、脱脂现场应配备干粉灭火器2只。

11、施工现场应备有可用的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12、意外吸入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接触者眼及皮肤用水冲洗。

13、应急处理:立即脱离现场,按一般急救常规处理,并早期给氧,中毒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注意早期肝肾损害征象。

14、溶剂严禁与强酸接触,清洗过程结束后不能随便排放,不可造成污染。

15、本着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剩余的四氯化碳必须及时回收。

十、人力配备计划

十一、脱脂作业用品配备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