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土勘察安全规范课件

岩土勘察安全规范课件

岩土勘察安全规范课件
岩土勘察安全规范课件

1 总则

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保障勘察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国家和勘察单位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建设工程勘察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管理。

1.0.3勘察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勘察安全生产责任制。

1.0.4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1 ?

? 2 ? 2 术语和符号

2.1术 语

2.1.1 危险品 dangerous goods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的产品。

2.1.2 危险源 hazard source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破坏环境等其他损失的 根源或状态。

2.1.3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safe operat1on regulat1on 在生产活动中,为消除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职业危害、设 备损毁、财产损失和破坏环境等危险源而制定的具体技术要求和 实施程序的统一规定。

2.1.4 安全生产防护设施 safety protect1on fac1l1t1es 用于预防作业场所的不安全因素或职业有害因素,避免安全 生产事故或职业病发生的装置。

2.1.5 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secur1ty measures for safe work 为保护生产活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职业危害和 环境破坏而采取的一系列包含防护用品、防护装置以及人的行为 规定。

2.1.6 安全标志 safety s1gns

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的用于表达 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

2.1.7 高原作业区 jobs1te 1n plateau reg1on

海拔2000m 以上的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区。

2.1.8 高寒作业区 jobs1te 1n alp1ne-cold reg1on

? 3 ?

日平均气温低于—10°c 的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区。

2.1.9 工程物探 eng1neer1ng geophys1cal explorat1on 应用物理探测技术对所获得的探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 解释工程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勘探方法。

2.1.10 接地 ground connect1on

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中危及人身安全的电气装置、设施的某 些导电部分,经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极。

2.1.11 工作接地 work1ng ground connect1on

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安全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

2.1.12 重复接地 1terat1ve ground connect1on

设备接地线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 接地。.

2.1.13 接地装置

ground1ng dev1ce 接地线和接地极的总和。

2.2 符 号

2.2.1 电参数 N ——中性点,中性线,工作零线;

PE ——保护线。

2.2.2 接地保护系统

TN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 通过保护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 TN-S ——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一种

TN 系统接地形式。

? 4 ? 3 基本规定

3.0.1 勘察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勘察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勘察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 应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

3.0.2 勘察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 查,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从业人员每两年应进行不少于一次 的自救互救技能训练。

3.0.3 勘察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应配备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同时应与部门、项目、岗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3.0.4 勘察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培训,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作业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3.0.5 勘察单位应对勘察作业过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并 应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应 进行评估、监控、登记建档。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可按本规范附录A 执行。

3.0.6 勘察单位应如实告知作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 的危险源、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 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操作规程。

3.0.7 勘察单位应对分包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并应签订安

全 生产协议,分包合同应明确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和

各自 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并应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连 带责任。

3.0.8勘察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明确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

2 勘察纲要应包含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

3 项目安全生产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作业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当地生存、避险和相关应急技能;

5 存在危及安全生产因素的勘察作业场地和设备,应设置隔离带和安全标志;

6 进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应遵守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7 应保留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运行必需的安全生产记录。3.0.9 作业人员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生产防护设施。

3.0.10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勘察作业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3.0.11勘察单位对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或作业场所,应采取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措施,并应定期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3.0.12勘察单位每年度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安全生产费用。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的专项经费,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3.0.13勘察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 5 ?

4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4.1一般规定

4.1.1勘察作业组成员不应少于2人,作业时两人之间距离不应超出视线范围,并应配备通信设备或定位仪器,严禁单人进行作业。

4.1.2 在有狩猎设施、废井、洞穴和有害动植物等分布区域进行作业时,应采取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并应配备和携带急救用品和药品。

4.1.3 作业需要砍伐树木时应预测树倒方向,被砍伐树木与架空输电线路边线之间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

5.1.4的有关规定,树倒时不得损毁其他设施。

4.1.4 未经检验和消毒处理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不得饮用。

4.2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4.2.1 在高寒、高原作业区,作业人员之间距离不得大于15m,每个作业小组不应少于3人,应配备防寒用品、用具,并应采取防紫外线、防缺氧等措施。

4.2.2 在崩塌区作业不宜用力敲击岩石,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测危岩的稳定状态。

4.2.3 在乱石堆、陡坡区,同一垂直线上下不得同时作业。4.2. 4 在沼泽地区作业,应随身携带探测棒和救生用品、用具,探测棒长度宜为 1.5m。植被覆盖的沼泽地段宜绕道而行,对巳

? 6 ?

知危险区应予以标识。

4.2.5 水域作业使用的船舶等交通工具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有关规定;徒步涉水水深不得大于0. 6m,流速应小于3m/S。

? 7 ?

4.2.6 在矿区、井、坑、洞内作业,应先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并采取通风措施,井口、洞口应有人值守;较深的井、洞应设置安全升 降平台或采取其他安全升降措施。

4.2.7 进行水文点地质测绘和调查作业量测水位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3 地质点和勘探点测放

4.3.1 仪器脚架或标尺应选择安全地点架设。仪器设备安装完毕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作业岗位。

4.3.2 在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作业时,应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并 应在作业区四周设立安全标志。作业人员应穿戴反光工作服等安全生产防护用品,并应有专人指挥作业和协助维持交通秩序。

4.3.3 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作业时,应选用绝缘性能好的标尺等 辅助测量设备;测量设备与架空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

5.1.4有关规定。

4.3.4 造标埋石应避开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设施。

4.3.5 在高楼、基坑、边坡、悬崖等区域作业时,应佩带攀登工具和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并应指定专人负责作业现场的安全瞭望工作。

4.3.6 在军事重地、民航机场及周边使用GPS 、RTK 、对讲机和 电台等无线电设备时,应事先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应采取防止无线电波干扰等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4.3.7 雷雨季节不宜使用金属对中杆,确需使用时应采取绝缘防 护措施。

? 8 ?

5 勘探作业

5.1 一般规定

5.1.1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前,勘察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专业负责人到现场踏勘。除应了解勘察现场作业条件外,尚应搜集 勘察作业场地与勘探安全生产有关的各类地下管线资料,并应搜 集与勘探安全生产有关的气象和水文等资料。

5.1.2 勘察纲要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勘探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和危险源安全防护措施; 2作业人员和勘察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3需经评审或专题论证的勘探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5.1.3 勘探作业时,应对各类管线、设施、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采 取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5.1.4 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勘察作业时,导电物体外侧边缘与架空输电线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 5.1.4的有关规定,并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

5.1.5当安全距离不符合本规范第 5.1.4条规定时,应采取停 电、绝缘隔离、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勘察手段,等安全生产防护措 施。当采取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无法实施时,严禁进行勘察作业。

表5.1. 4勘察作业导电物体外侧边缘与架空 输电线

路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当电压大于550kV 时,最小安全距离应按有关部

门规定执行。

? 9 ? 5.1.6勘探点与地下管线、设施的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与地下通信电缆、给排水管道及其地下设施边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2 与地下广播电视线路、电力管线、石油天然气管道和供热 管线及其地下设施边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 当勘探点与地下管线、设施的水平安全距离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先在勘探点周边采用其他方法探明地下管线、设施,并应采 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后再进行勘探作业。

5.1.7 单班单机钻探作业人员不应少于3人。每个探井、探槽单 班作业人员不应少于2人。

5.1.8 进入勘探作业区,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和安全帽等安全生产和劳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5.1.9 泥浆池周边应设置安全标志,当泥浆池深度大于0.8m 时周边应设置防护栏。

5.2 钻探作业

5.2.1 钻探机组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机水龙头与主动钻杆连接应牢固,高压胶管应采取防缠绕措施;

2 钻塔上工作平台应设置高度大于0.9m 的防护栏,木质踏 板厚度不应小于0. 05m ;

3 基台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危险品;

4 高度1Om 以上的钻塔应设置安全绷绳。

5.2.2 钻塔上作业使用的工具应及时放入工具袋,不得从钻塔

上向下抛掷物品。

5.2.3 升降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卷扬机提升力不得超过钻塔额定负荷;

2 升降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触摸、拉拽卷扬机上的钢丝

? 10 ? 绳;

3 卷扬机操作人员应按孔口或钻塔上作业人员发出的信号进行操作;

4 普通提引器应设置安全联锁装置,起落钻具或钻杆时,提引器缺口应朝下;

5 起落钻具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钻具升降范围内,不得在钻塔上进行与升降钻具无关的作业;

6 使用垫叉或摘、挂提引器时,不得用手扶托垫叉或提引器底部;

7 钻具或取土器处于悬吊状态时,不得探视或用手触摸钻具和取土器内的岩、土芯样;

8 钻杆不得竖立靠在“A ”字型钻塔或三脚钻塔上; 9 跑钻时,严禁抢插垫叉或强行抓抱钻具;‘ 10 不得使用卷扬机升降人员。

5.2.4 钢丝绳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丝绳端部与卷扬机卷筒固定应符合钻机说明书的规定;

2 提升作业时,保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应少于3圈;

3 钢丝绳与提引装置的连接绳卡不应少于3个。最后一个 绳卡距绳头的长度应大于0.14m ;

4 钢丝绳检验、更换和报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械 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 5972的有关规定。

5.2.5 提放螺旋钻时,不得直接用手扶托钻头的刃口,不得悬吊钻具清土,不得用金属锤敲击钻头的切削刃口。

5.2.6 钻进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钻探作业前,应对钻探机组安装质量、管材质量和安全

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并应在符合规定后再进行作业;

2 维修、矣装和拆卸高压胶管、水龙头及调整回转器时,

? 11 ? 应关 停钻机动力装置;

3 扩孔、扫孔或在岩溶地层钻进时,非油压钻机提引器应挂 住主动钻杆控制钻具下行速度;

4 在岩溶发育区、采空区和地下空洞区钻探宜使用油压钻机。立轴钻机倒杆前应将提引器吊住钻具;

5 斜孔钻进应设置提引器_导向装置,钻塔应安装安全绷绳;

6 钻探机械出现故障时,应将钻具提出钻孔或提升到孔壁稳定的孔段。

5.2.7 使用吊锤或穿心锤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得使用锤体或构件有缺陷的吊锤、穿心锤。卷扬机系统的构件、连接件和打箍应连接牢固;

2 使用穿杆移动吊锤或穿心锤时,锤体应固定;

3 锤击时,锤垫或打箍应系好导正绳,应有专人负责检查、观察锤垫、打箍和钻杆的连接状况,发现松动时应停止作业并拧紧丝扣,不得边锤击边拧紧丝扣;

4 锤击过程中,不得用手扶持锤垫、钻杆和打箍;

5 人力打吊锤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吊锤活动范围以下的钻杆应安装冲击把手或其他限位装置;打箍上部应与钻杆接头连接,并应挂牢提引器。

5.2.8 处理孔内事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操作人员应撤离基台;

2 不得使用卷扬机、千斤顶、吊锤等同步处理孔内事故;

3 使用钻机油压系统和卷扬机联合顶拔孔内事故钻具,且立轴倒杆或卸荷时,应先卸去卷扬机负荷后再卸去油压系统负荷;

4 采用卷扬机或吊锤处理孔内事故时,钻杆不得靠在钻塔

上;

5 处理复杂的孔内事故应编制事故处理方案,并应采取相

? 12 ?

应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5.2.9 反回孔内事故钻具时,作业人员身体不得处于扳钳扳杆或背钳扳杆回转范围内,不得使用链钳或管钳反回孔内事故钻具。

5.2.10 使用千斤顶处理钻探孔内事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置于基台梁上的千斤顶应放平、垫实,不得用金属物件做垫块;

2 打紧卡瓦后,卡瓦应拴绑牢固,上部宜用冲击把手贴紧卡住;

3 应将提引器挂牢在事故钻具的顶部;

4 千斤顶回杆时,不得使用卷扬机吊紧被顶起的事故钻具。

5.2.11 孔内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对作业现场的勘探设备、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和基台进行检查,并应在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后再恢复钻探作业。

5.2.12 钻孔验收合格后,应与泥浆池一并予以回填。

5.3槽探和井探

5.3.1 探井、探槽的断面规格、支护方案和掘进方法,应根据勘探目的、掘进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作业条件等影响槽探、井探安全生产的因素确定。

5.3.2 探井、探槽断面规格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井深度不宜超过地下水位;

2 圆形探井直径和矩形探井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并应满足掘进作业要求;

3 人工掘进的探槽,槽壁最高一侧深度不宜大于3m 。当槽壁最高一侧深度大于3m 时,应采取支护措施或改用其他勘探方法。

? 13 ? 5.3.3 探井和探槽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入探槽和探井作业时,应经常检查槽、井侧壁和槽底土层的稳定和渗水状况,发现有不稳定或渗水迹象时,应立即采取支 护或排水措施;

2 同一探槽内有2人或2人以上同时作业时,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位于陡坡的槽探作业应自上而下,严禁在同一探槽内上下同时作业;

3 作业人员应熟悉并注意观察爆破、升降等作业联络信号;

4 不得在探井四周或探槽两侧1.5m 范围内堆放弃土或工具;

5 探槽采用人工掘进方法时,不得采用挖空槽壁底部的作业方式;严禁在悬石下方作业;

6 井壁、槽壁为松散、破碎岩土层时,应采取先支护后掘进的作业方式。

5.3.4 探井井口安全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口锁口应高于自然地面0.2m;

2 井口段为土质松软或较破碎地层时,应釆取支护措施;

3 井口应设置安全标志,夜间应设置警示灯;

4 停工期间或夜间,井口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1m 的防护栏,并应盖好井口盖板。

5.3.5 井下作业时,井口应有人监护,井口和井下应保持有效联络,联络信号应明确。

5.3.6 探井提升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提升设备应安装制动装置和过卷扬装置,并宜装设深度指示器或在绳索上设置深度标记;

2 提升渣土的容器与绳索应使用安全挂钩连接,安全挂钩和提升用绳的拉力安全系数应大于6;

3 升降作业人员的提升设备应装设安全锁,升降速度应小

? 14 ?

于0.5m/s ;

4 提升作业时不得撒、漏渣土、水,提升设备的提升速度应小于1.Om/s ;

5 井下应设置厚度不小于0.05m 的安全护板,护板距离井底不得大于3m,升降作业时井下人员应位于护板下方。

5.3.7 探井掘进深度大于7m 时,应采用压入式机械通风方式,探井工作面通风速度不应低于0.2m/s 或风量不宜少于

1.5m 3/m1n 0

5.3.8 作业人员上下探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下井应系有带安全锁的安全带;

2 不得使用手摇绞车上下井;

3 探井深度超过5m 时,不得使用绳梯上下井。

5.3.9 探井用电作业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应采取肪磨损、防潮湿、防断裂等安全防护措施;

2 工作面照明电压应小于24V;

3 掘进期间,应采取保证通风系统供电连续不间断措施。

5.3.10 探槽和探井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回填。拆除支护结构应由下而上,并应边拆除边回填。

5.4 洞 探

5.4.1 洞探作业应编制专项安全生产方案。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的有关规定。

5.4.2 探洞断面规格、支护方案和掘进方法,应根据勘探目的、掘进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作业条件等洞探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确定。

5.4.3探洞断面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平洞高度应大于1.8m ,斜井高度应大于1.7m ;

? 15 ?

2 运输设备最大宽度与平洞侧壁安全距离应大于0.25m;

3 人行道宽度应大于0.5m;

4 有含水地层的平洞应设置排水沟或集水井。

5.4.4 探洞洞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洞口标高应高于当地作业期间预计最高洪水位1.0m 以上;

2 洞口周围和上方应无碎石、块石和不稳定岩石;

3 洞口位置宜选择在岩土体完整、坚固和稳定的部位;洞口顶板应采取支护措施,支框伸出洞外不得小于 1.Om;洞口处于破碎岩层时,应采取加强支护或超前支护等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4 洞口上方应设置排水沟或修建防水坝;

5 洞口处于道路或陡坡附近时,应设置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5.4.5 洞探作业遇破碎、松软或者不稳定地层时应及时进行支护。架设、维修或更换支架时应停止其他作业。

5.4.6 洞探作业应根据设计要求配备排水设备。掘进工作面或洞壁有透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应采取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或撤离作业人员。

5.4.7 凿岩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凿岩作业前应先检查作业面附近顶板和两帮有无松动岩石、岩块,当存在松动岩石、岩块时,应清除处理后再进行凿岩作业;

2 应采用湿式凿岩方式,并应采取降低噪声、振动等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3 扶钎杆的作业人员不得佩戴手套;

4 严禁打残眼和掏瞎炮;

? 16 ? 5 在含有瓦斯或煤尘的探洞内凿岩时,应选用防爆型电动凿岩机,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4.8 洞探作业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人式通风不得大于1Om;

2 抽出式通风不得大于5m;

3 混合式通风的压入风筒不得大于10m ,抽出风筒应滞后压入风筒5m 以上。

5.4.9 洞探作业应设置通风设施,风源空气含尘量应小于 5mg/m 3,工作面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矽尘含量应小于2mg/m 3;洞探长度大于20m 时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速度应大于0.2m/s;氧气应大于20%,二氧化碳应小于0.5%。

5.4.10 洞探爆破作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的有关规定。

5.4.11 洞探作业用电与照明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存在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探洞作业应使用防爆型照明用具,并木得在洞内拆卸照明用具;

2 配电箱或开关箱应设置在无渗水、无塌方危险的地点,开关箱与作业面的安全距离不宜大于3m;

3 悬挂电缆应设置在通风、给排水管线另一侧,电缆接地芯线不得兼作其他用途;

4 通信线路与照明线路不得设置在同一侧,照明线路与动力线路之间距离应大于0.2m 。

5.4.12 停止作业期间,探洞洞口栅门应关闭加锁,并应设置“不 得入内”的安全标志。

5.4.13 探洞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封闭洞口。拆除支护结构应由内向外进行。

? 17 ?

6 特殊作业条件勘察

6.1 水域勘察

6.1.1 水域勘察作业前,应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与水域勘察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料。踏勘和搜集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作业水域水下地形、地质条件;

2 勘察期间作业水域的水文、气象资料;

3 水下电缆、管道的敷设情况;

4 人工养殖及航运等与勘察作业有关的资料。

6.1.2 水域勘察纲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水域勘察设备和作业船舶选择;

2 锚泊定位要求;

3 水域作业技术方法;

4 水下电缆、管道、养殖、航运、设备和勘察作业人员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6.1.3 作业期间应悬挂锚泊信号、作业信号和安全标志。

6.1.4 水域勘察过程中应保证有效通讯联络。作业期间应指定专人收集每天的海况、天气和水情资讯,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6.1.5 勘察作业船舶、勘探平台或交通船应配备救生、消防、通讯联络等水上救护安全生产防护设施,并应规定联络信号。作业人员应穿戴水上救生器具。

6.1.6 勘察作业船舶行驶、拖运、抛锚定位、调整锚绳和停泊

? 18 ? 等应统一指挥、有序进行,并应由持证船员操作。无证人员严禁驾驶勘察作业船舶。

6.1.7 水域钻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避开水下电缆、管道保护区;

2 应根据作业水域的海况、水情、勘探深度、勘探设备类型和负荷等选择勘探作业船舶或勘探平台’的类型、结构强度和总载荷量,勘探作业船舶或勘探平台的载重安全系数应大于5;

3 采用双船拼装作为水域钻场宜选用木质船舶,两船的几何尺寸、形状、高度、运载能力应基本相同,并应联结牢固;

4 作业平台宽度不应小于5m;作业平台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 的防护栏,钻场周边应设置防撞设施;

5 水域漂浮钻场安装勘探设备与堆放勘探材料应均衡,可采用堆放重物或注水压舱方式保持漂浮钻场稳定;

6 勘探作业船舶拋锚定位应遵守先拋主锚、后拋次锚的作业顺序,在通航水域,每个定位锚应设置锚漂和安全标志;

7 勘探设备与勘探作业船舶或勘探平台之间应连接牢固,钻塔高度不宜大于9m ,且不得使用塔布或遮阳布。

6.1.8 水域勘探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9 ?

1 作业人员安装勘探孔导向管应系安全带;在涨落潮水域作业应根据潮水涨落及时调整导向管的高度;

2 水域固定式勘探平台的锚绳应均匀绞紧,定位应准确稳固;

3 漂浮钻场应有专人检查锚泊系统,应根据水情变化及时调整锚绳,并应及时清除锚绳、导向管上的漂浮物和排除船舱内的积水;

4 严禁在漂浮钻场上使用千斤顶处理孔内事故;

5 在钻场上游的主锚、边锚范围内严禁进行水上或水下爆破作业;

6 停工、停钻时,勘探船舶应由持证船员值班;

7 勘探船舶横摆角度大于3°时,应停止勘探作业;

8 能见度不足10Om 时,交通船舶不得靠近漂浮钻场接送作业人员。

6.1.9 水域勘察作业完毕,应及时清除埋设的套管、井口管和留置在水域的其他障碍物。

6.1.10 水深大于20m 的内海勘探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使用专用勘探作业船舶进行勘探作业时,应采用自航式、船体宽度大于6m 、载重安全系数大于10的单体船舶; 2 应根据作业海域水下地形、海底堆积物厚度、水文、气象等条件进行拋锚定位作业;锚绳宜使用耐腐蚀的尼龙绳; 3 钻孔导向管不得紧贴船身,不得与漂浮钻场固定连接; 4 移动式勘探平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平台底面应高出作业期间最高潮位与最大浪高的1.5倍之和;

5 单机单班钻探作业人员不得少于4人。

6.1.11 潮间带勘探作业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平台的类型和勘探作业时段应根据涨落潮时间、水

? 20 ? 流方向、水流速度、勘探点露出水面时段等水文条件、气象资讯确定;

2 筏式勘探平台结构设计应稳定牢固,载重安全系数应大于5;

3 筏式勘探平台装载勘探设备、器材应保持均衡,不得将多余器材放置在勘探平台上;

4 筏式勘探平台遇4级以上风力、大雾或浪高大于1.0m 时,应停止勘探作业;

5 固定式勘探平台的基础、结构和定位应稳定牢固。

6.1.12 漂浮钻场暂时离开孔位时,应在孔位或孔口管上设置浮标和明显的安全标志。

6.2 特殊场地和特殊地质条件勘察

6.2.1特殊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区勘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滑坡体、崩塌区、泥石流堆积区等进行勘察作业时,应设置监测点对不良地质体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2 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应将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区域;

3 在岩体破碎的峡谷中作业时应避免产生较大振动;

4 进入岩溶洞穴勘察作业时应携带照明用具、指南针、绳索 等,行进途中应沿途做好标记;应随时观察洞壁稳定状况,发现异常应停止作业。

6.2.2 山区勘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人员应配备和掌握登山装备的使用方法,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2 在大于30°的陡坡、悬崖峭壁上作业时,应使用带有保险绳的安全带,保险绳一端应固定牢固;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第二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1概述 边坡是指建(构)筑物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人工开挖后形成的斜坡。边坡工程与滑坡的主要区别在于,边坡工程强调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着重于评价边坡与工程建设场地、地基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滑坡侧重于地质环境,着重研究各种自然斜坡滑动的成因机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当然,两者并非截然分开,例如,当滑坡发生于建筑场地之内或附近、并对建筑场地与地基稳定性产生影响时,则既是滑坡的问题,也是边坡的问题。 边坡根据其岩土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两大类。岩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一般是岩体的结构面,土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土的强度。但无论何种边坡,地下水的活动都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行边坡工程勘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边坡的破坏变形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动(平面型、弧面型、楔形体)蠕动(倾倒、溃屈、侧向张裂)与剥落。其特征见教材P.128表2-6-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1)岩土的性质;(2)岩层结构与构造;(3)水文地质条件;(4)风化作用;(5)气候条件;(6)地震作用;(7)地形地貌;(8)应力状态与应力历史;(9)人类工程活动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对建(构)筑物可能有影响的边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评价边坡稳定性(即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边坡断面尺寸或验算已拟定的断面尺寸是否稳定合理),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整治与加固措施。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测试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如下主要内容: (1)地形地貌条件与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等)条件; (2)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 (3)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是否存在外倾结构面; (4)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与动态变化,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 (5)地区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 (6)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1 总则 1.0.1 为了使院属各勘察处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深入地准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 15-38-2005)等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中的强制性条文,紧密结合具体的岩土勘察工程,提高专 业技术水平及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使院属各勘察处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尽量做到与市 建委规定一致、与国家规范规程一致、院属各勘察处一致。保障勘察成果质量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为资质晋升及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包括基本规定、岩芯钻探、取样、原位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0.3 本实施细则只针对一般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未涉及的其它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要求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水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尚应符 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行业勘察标准、规范的规定或ISO的有关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岩土层分类 2.1.1 岩石分类,按成因、强度、风化程度进行分类,划分出残积土、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对于硬质岩类(主要指花岗岩类、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的风化程度应按标准 贯入试验击数(不校正)N′≥50击为强风化,N′=30~50击为全风化,N′<30击为残积土;其它岩类N′≤50击为残积土,N′≥50击为强风化。各风化带分类的野外特征及其它参数指标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附录A的表A.0.1~A.0.6。 2.1.2 土层分类,应按成因、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进行分类。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类和砂土类还可根据颗粒含量、颗粒形状进一步细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20的4.1.7~4.1.14的有关规定。对于特殊性土如广东地区的淤泥、淤泥质土、花岗岩残积土、膨胀土、红粘土和人工填土的准确细分详见《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21~22的4.1.15~4.1.20的有关规定。 2.1.3 建筑石料分类与等级及其用途分类与确定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划分标准和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2.2 岩土层定名 2.2.1 岩石根据习贯使用风化程度及颗粒综合定名,例如强风化花岗或强风化细粒砂岩,矿物特征较为明显,可定名为强风化细粒石英砂岩等。 2.2.2 土层综合定名可考虑成因、年代及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及其状态,可将野外定名结合土工试验给予更正,如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或将成因、年代作为代号直接定名为粉质粘土。2.3 岩土层描述 2.3.1 岩石主要描述成因或年代、名称、颜色、颗粒,岩石的主要矿物(以云母为主或含量为75%,其它次之),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岩心破碎程度指碎块、饼状、柱状及长度)、裂隙(风化、构造),亲水特征(遇水崩解、软化现象呈粉粒或粘粒),风化性(半岩半土状或 风化岩为主、均匀或连续)。 2.3.2 土层重点描述成因(冲积、洪积、淤积、残积、坡积),矿物组成、颗粒形状(粘、粉、砂粒等)及含量。对砂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10)、稍密(1030);湿度按饱和度Sr(%)划分为 稍湿(Sr≤50)、湿(Sr=50~80)、饱和(Sr>80)。粉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强制性条文 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4.1.20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量。 4.8.5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或隔渗),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4.9.1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7 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 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 语和 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10.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20040912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 2004年9月20日稿

目录 1、总则 (1)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 2.1地质年代 (1) 2.2土的图例 (5) 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 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 2.5 地层代号 (9) 2.6 勘察工作图例 (10) 2.7 地质图例 (12) 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 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 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 图例图示 (20) 3.3 平面图图示 (20) 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 3.5、柱状图图示 (26) 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 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 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 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 附录: 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 工程地质剖面图 C钻孔柱状图 D探井展示图 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 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 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总则 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2.1地质年代 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 2.1.2 地质年代符号表

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规范及参考资料

目录 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 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 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二、关于我省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图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勘察专业方面有关技术问题的解答 四、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七、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 7-89 附录五土(岩)的承载力标准值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资料 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1 附录D地基承载力 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 024-85 5.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08-37-2002 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资料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度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 评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

岩土项目工程勘察技术标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书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 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2015 年 5 月 22 日 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第 1 页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3) 二、工程地质概况 (4)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4) (二)水文地质条件 (4)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5)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6)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9) (三)工期计划 (9) (四)技术管理 (11) (五)安全生产管理 (15)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6) (一)质量保证体系 (16) (二)优质服务保证 (16)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6)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7)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8) (一)成果整理 (18) (二)检查验收 (18)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8)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⑧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及地下水设防水位。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如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目录 1、P19 勘探深度的计算 (2) 2、P210 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2) 3、P225 地震液化判别计算 (4) 4、P69 湿陷性土总湿陷量计算及地基的湿陷等级确定 (6) 5、P70 红粘土的状态分类及复浸水特性分类 (8) 6、P77,多年冻土平均融化下沉系数δ0计算及融沉性分类表 (9) 7、P82盐渍土按化学成分分类表及按含盐量分类表 (9) 8、P246 花岗岩残积土液性指数计算 (9) 9、P103 浅层及深层平板载荷实验的变形模量计算 (10) 10、P110 旁压试验旁压模量计算 (10) 11、P111 扁铲侧胀试验有关参数计算 (11) 12、P28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动贯入阻力计算 (11) 13、P289 十字板剪切试验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 (11) 14、P292 利用旁压曲线的特征值评定地基承载力 (12) 15、P298 波速测试小应变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计算 (13) 16、P12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有关计算 (13) 17、P13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计算(需用计算器统计功能) (14) P136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15) 表A.0.1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15) 表A.0.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15) 表A.0.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15) 表A.0.4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 (15) 表A.0.5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15) 表A.0.6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定 (15) P141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15) P143 附录C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15) P144 附录D 膨胀土的初判方法 (15) P145 附录E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1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2 孔隙水压力测定方法和适用条件 (15) P146 附录F 取土器技术标准 (15) P147 附录G 场地环境类型 (16)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8-12-26T10:10:20.2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海波[导读] 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对国家的发展有所帮助。 新工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众所周知,土地在国家的生产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重视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会减少。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工程建设项目继续进行,这些项目需要在良好的地质环境基础上进行。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断出现在各工程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对国家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1岩土工程勘察简介 1.1岩土工程勘察的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现场检验和检测、勘探及采取土试样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先进设备和勘察方法的运用,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并形成供工程建设参考的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是按阶段进行的,它根据不同阶段分派的任务,对工程现场岩土体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并利用岩土工程的原理对工程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可行性研究勘察的角度到初步勘察的角度,再到详细勘察的角度,从而使岩土工程勘察具有更高的严密性,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1.2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民用建筑、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多个不同的方面。由于受到工程规模和复杂度的影响,在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庞大的工程建设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也是比较大,因此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范围和准确性要求也较高,往往还需要通过相关的勘察规范和技术标准来实现。而对于一些像民用建筑类型的工程建设,最初的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会对建筑后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因此也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边坡工程、基坑工程等多方面的勘察工作。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1 勘察资料收集方面的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以便于为工程设计、基础处理及施工指导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往往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对勘察资料收集不认真,缺乏细致性,这就导致所收集到的勘察资料使用性降低。由于所收集的到勘察资料准确性有所欠缺,这必然会对设计人员或是施工人员的判断带来不利影响,无法准确把握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从而对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2.2 勘察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许多岩土工程项目开展初期,由于对岩土工程勘察及相关数据资料收集工作缺乏有效的重视,勘察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于勘察工作的目标并不明确,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许多工作内容的开展缺乏必要充分的材料依据,导致勘察工作开展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并且许多分析由于材料数据不足,导致分析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不高,严重影响着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尤其对于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条件勘察分析不到位,更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危害与损失。 2.3枝术素质问题 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3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 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受压层深度计算、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采取这些措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但是,任何的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要有效地解决某些复杂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必须采用多种勘察手段联合使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 3.2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活动 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由于环境、地势及规模等存在差异,这也使其对岩土工程勘察活动具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勘察深度方面,一般性住宅和高层商业建筑在勘察深度方面的要求则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高层商业建筑地岩土工程勘察深度具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其地基的稳定性。而在水源勘察时,由于地形及水源用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勘察间距、层次和安全系数等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说明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情况来开展勘察活动,以此来提高勘察结果的质量,确保工程施工效率和安全性的提升。 3.3加强现代工程物探技术的合理应用 近年来,工程物探专业利用如电磁波理论、弹性波理论等发展出了很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并开发出了与物探方法配合使用的具备数据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身的物探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廉、信息量大等优点。这些物探方法以及设备的应用对于岩土工程勘探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与传统的钻探方法相比,工程物探技术对场地、地形条件的要求较低,花费的时间、费用也较少,且具有良好的勘探精度。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可以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综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

订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三、拟建工程概述 拟建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本次施工路段从K0+036.074至K1+165.795,道路全长为1129.721m,;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35809.166 Y=14831.661),终点坐标(X=35519.613 Y=16014.400),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面标高为23.75m,西北至东南走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165.795,设计路面标高为40.89m;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40 km/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道,路面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

- -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2015 年 5 月22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4) 二、工程地质概况 (5)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5) (二)水文地质条件 (5)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6)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7)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10) (三)工期计划 (10) (四)技术管理 (12) (五)安全生产管理 (16)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7) (一)质量保证体系 (17) (二)优质服务保证 (17)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7)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8)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9) (一)成果整理 (19) (二)检查验收 (19)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9)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

2019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

2019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一、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2015) 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8.《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0.《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1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1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5.《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 147-2017) 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 J464-2017) 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2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 J447-2016) 2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2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 2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 J449-2016) 2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3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 3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 3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 3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38.《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详勘)

******************** 勘 察 方 案 (详细勘察)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 日期:二O一九年一月二日

目录 一、现场情况概述 二、勘察方案编写依据 三、勘察技术要求 四.主要勘察方法和具体指标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六.勘察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七、勘察质量薄弱环节的预防措施及勘察优质服务附件1:勘察点平面布置图

一、现场情况概述 1.1工程概况 宜昌****D区建设项目,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我单位于2018年7月根据设计图纸布点进行了勘察,现因设计变更需进行补充勘察,本方案为设计调整后补勘方案。 该项目主要分为商业办公区和住宅区两个区域,商业办公区地下为整体2层地下室(局部1层),上部为2栋20/21层办公楼和酒店组成;住宅区为整体1层地下室,地上由4栋15-22层和1栋31层塔楼组成。场地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由上至下主要由填土(Qml),其下为第四系残坡积成因(Qel+dl) 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泥质砂岩,局部可见少量砂砾岩组成。本项目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级)。 1.2场地概况 本勘察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勘察期间场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根据原始地形进行了初步处理,高程在52.0-56.5m之间呈坡状,。 根据拟建场地前期详细勘察及周边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层概况如下: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石组成。堆填年限小于10年。 淤泥质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干强度及韧性差。 含砂粉质粘土:褐色,饱和,硬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干强度及韧性高。 粉质粘土:红褐、黄褐色,饱和,硬塑,局部含较多灰白色条带状高岭土。含少量角砾,角砾主要成份为石英,块径0.5-2.0cm,含量约20%,局部富集。原岩结构基本遭到破坏,但尚可分辨,局部含少量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碎屑。 强风化砂岩:棕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极发育,含少量砾石,局部富集,砾石多为石英砂岩。因风化及机械破碎影响,岩芯多呈碎块状和砂状,其岩石完整程度等级为极破碎。 中风化砂岩:棕红色,砂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含少量砾石,局部富集,砾石多为石英砂岩、硅质岩,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锤击易断,锤击声较哑,其岩石完整程度等级为较完整,岩体质量较差(RQD为60%),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分布厚度大,未揭穿。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部分地段的(1-1)杂填土、(1-2)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该层主要受大气降水、生产、生活排放水等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其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在丰水季节及地表水体渗透补给充分时有一定水量,无统一水位,其水量一般可疏干,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较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

岩土工程勘察乙级资质标准及人员配备

岩土工程勘察乙级资质相关要点 一、工程勘察专业乙级资质标准: 1-1资历和信誉 (1)符合企业法人条件。 (2)社会信誉良好,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150万元人民币。 (3)张 l83. (37I9).(65).(57) 1-2技术条件 (1)专业配备齐全、合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少于“工程勘察行业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数。 (2)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应当具有大以上学历、10年以上工程勘察经历,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过本专业工程勘察乙级项目不少于2项或甲级项目不少于1项,具备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在“工程勘察行业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员中,注册人员应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所申请工程勘察类型乙级以上项目不少于2项;主导专业非注册人员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所申请工程勘察类型乙级项目不少于2项或甲级项目不少于1项。 1-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与工程勘察项目相应的能满足要求的技术装备,满足“工程勘察主要技术装备配备表”规定的要求。 (2)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固定工作场所。 (3)有较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经营、设备物资、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4) 张 l83. (37I9). 二、.岩土工程勘察乙级资质人员配备:

注册岩土工程师2名,岩土高级工程师1名,岩土工程师3名,共计6名人员。 以上所有人员都需要做业绩。 注:1.主导专业规定如下:岩土工程为(1)、(2)、(5)、(6)、(7),其中岩土工程勘察为(1),岩土工程设计为(2),岩土工程物探测试检测监测为(5)、(6)、(7);水文地质勘察为(3);工程测量为(4)。各专业资质中的主导专业均为综合资质的主导专业。 2.注册专业中的专业人员配备数量后括号中的数字,为可由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替代的最高数值;非注册专业中的专业人员配备数量后括号中的数字,为对其中具有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数量的要求。 三、申报资质流程: 第一步:工商注册 第二步:在北京建设信源资讯有限公司购买勘察设计系统锁、身份证阅读仪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试题

岩土工程师岩土工程勘察试题 一、勘察工作布置 1、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 (B)规划勘察、可行性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 (C)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D)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由勘察单位决定; 答案:A 2、某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拟建在对抗震不利地段、地形地貌简单、地基为湿陷性黄土。应按那种等级布置勘察工作? (A)二级; (B)一级; (C)三级; (D)视场地复杂程度确定; 答案:B 3、岩土工程勘察中,岩石按强度分类可分为几个亚类?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六个; 答案:C 4、某种岩石,其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20MPa、压缩波速为3500m/s,据此判定岩体的风化等级为: (A)强风化; (B)微风化; (C)中等风化; (D)未风化; 答案:B 5、按岩块的湿抗压与干抗压的比值判定岩石的软化性,其值应为: (A)0.90; (B)0.80; (C)0.75; (D)0.50; 答案:C 6、土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 (A)有机质土、泥炭; (B)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 (C)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

(D)有机质土、无机质土; 答案:C 7、老堆积土的时代界限为: (A)Q3及以前; (B)Q4及以前; (C)100年以前; (D)在50-100年之内视压密情况而定; 答案:A 8、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5击,该砂土应为: (A)松散; (B)密实; (C)稍密; (D)中密; 答案:D 9、粉土的密实度可用那种方式判别: (A)孔隙比; (B)标准贯入击数; (C)相对密度; (D)含水量; 答案:A 10、粘性土的液性指数为0.2,判定土的状态为: (A)坚硬; (B)硬塑; (C)可塑; (D)软塑; 答案:B 11、花岗岩的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划分应依据: (A)动力触探击数; (B)标准贯入击数; (C)静力触探侧摩阻力; (D)金刚石钻进速度; 答案:B 12、在海滨地区、8度地震区修建六层砖混住宅,基础宽15米,长80米,拟定采用筏板基础。地下2米为杂填土、2-7米为粘土、7-11米为粉质粘土、11-15米为粉砂、15-20米为粉质粘土、20-23米为粘土、23-28米为粉砂。请据此布置勘察工作? 答案:(考虑孔深、孔数、标贯、剪切波、室内实验等) 13、同一土层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时,应描述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