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2.1 复杂水域研究现状 (2)

1.2.2 船舶通航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3)

1.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研究方法 (4)

1.3.3 技术路线 (5)

第2章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分析 (7)

2.1复杂水域的内涵 (7)

2.1.1复杂水域的定义 (7)

2.1.2 复杂水域的复杂性分析 (7)

2.1.3 复杂水域的分类 (7)

2.2船舶通航环境分析 (9)

2.2.1 船舶通航环境的定义 (9)

2.2.2 船舶通航环境安全影响因素 (10)

2.3复杂水域船舶通航风险影响因素及具体表现 (10)

第3章复杂水域船舶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5)

3.1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15)

3.1.1 系统安全工程学 (16)

3.1.2 MMESE系统理论 (16)

3.1.3 不确定理论 (17)

3.1.4 风险管理理论 (17)

3.2复杂水域船舶通航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18)

3.2.1 A类复杂水域指标的选取 (18)

3.2.2 B类复杂水域指标的选取 (18)

3.2.3 C类复杂水域指标的选取 (19)

3.2.4 D类复杂水域指标的选取 (19)

3.3复杂水域船舶通航风险评价指标的分类 (20)

第4章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体系 (26)

4.1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可选方法 (26)

4.1.1 事件树评价法 (26)

4.1.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9)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31)

4.1.4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33)

4.1.5 结构方程模型 (34)

4.1.6 三角模糊数法 (36)

4.1.7 各个风险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38)

4.2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 (38)

4.2.1 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适用对象 (38)

4.2.2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 (39)

4.2.3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的验证 (40)

4.3实证分析 (40)

4.3.1 三峡库区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0)

4.3.2基于三角模糊数法的三峡库区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 (42)

第5章结论与展望 (44)

5.1研究结论 (44)

5.2展望 (44)

参考文献 (46)

致谢 (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51)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水上运输发展迅猛,随着桥梁和港湾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船舶向着种类多样化、船体大型化的趋势发展。船舶通航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经常面临着通航支汊增多、雾天增多(特别是团雾)、库岸滑坡体增多、高温高湿等复杂环境影响[1]。部分航段还存在航道窄、曲度大、沿岸干扰遮蔽建筑物多等现象,船舶在这些复杂水域的航行安全问题益发突出。目前这样的复杂水域几乎存在于每个航道辖区, 如长江上游的三峡库区航段、长江中游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航段、张家港的福南航段、镇江的尹公洲航段等等[2]。船舶驾驶员在复杂水域操作船舶的难度越来越大,失误越来越多,复杂水域已成为水上安全事故的多发区域。为减少复杂水域内航运事故的次数,维护水上运输的安全[3],本文探究适用于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的风险评价方法,这有助于充分全面地探究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演变规律和推动水上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然而,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的风险影响因素多而繁杂,包括水文、气象、航道条件、船舶状况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到水路运输的安全,但是这些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难以直接测量[4]:另一方面,各影响变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异而发生演变,必然导致船舶通航环境发生各种不确定性变化,船舶通航环境各因子的行为和能量输入、输出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的发展。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安全工程学、不确定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评价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杂水域通航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各类可用于复杂水域船舶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可靠性方法,然后依据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不同类别的复杂水域进行风险评价,最后结合实证分析证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以上的思路把握和反映这些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这既是研究水上交通危机形成机理的必要前提,也是探索水上交通危机演变的重要条件,更是诊断、防控水上交通危机的必要基础[5]。

因此,对复杂水域船舶通航安全进行研究,既是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与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