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秸秆-食用菌基质-有机肥-作物“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与应用合同书

合同秸秆-食用菌基质-有机肥-作物“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与应用合同书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合同书

项目编号:SX(2009)84

项目名称:“秸秆-食用菌基质-有机肥-作物”循环农业模式研究与应用

承担单位:宿迁市农学会(章)通讯地址:宿迁市宿城区宿支路23号

邮政编码:223800

联系人:陈之政

联系电话:0527-84375901 手机:138********

传真:0527-84375902

电子信箱:sq4374593@https://www.doczj.com/doc/d314324240.html,

执行期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

https://www.doczj.com/doc/d314324240.html,

2009年9月

一、实施内容

1、食用菌秸秆栽培基质的开发与示范

(1)蘑菇秸秆栽培基质的配方研制与示范、推广;

(2)平菇秸秆栽培基质的配方研制与示范、推广;

(3)草菇栽培培养基的配方研制与示范、推广;

(4)金针菇栽培培养基的配方研制与示范、推广;

(5)其他食用菌(茶树菇、香菇等)秸秆基质栽培试验与配方研制与示范、推广。

2、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的开发、试验示范与推广

(1)针对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期需肥特点制定多种菌渣有机肥配方;

(2)食用菌菌渣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生产试验;

(3)菌渣有机肥田间试验;

(4)菌渣有机肥推广。

二、实施地点及规划示意图

核心区域:位于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沭阳县境内的陇集镇和刘集镇,两镇均为粮食和食用菌生产大镇,位于新宿沭一级公路两侧,交通便捷,方便农民和基层干部观摩,有利于放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建立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沭阳县陇集镇李徐村江苏省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该基地农田设施配套,

田间沟渠通畅,排灌方便,路桥完备,收种机械及仓库齐全,便于粮食高产稳产和秸秆的回收。

辐射区域:项目实施辐射沭阳县的悦来、耿圩、北丁集,宿豫区的保安、来龙、新庄、关庙、大兴、仰化等,泗阳县的爱园、穿城、张家圩、王集、李仁等,宿城区的众兴、洋河、洋北、仓集等27个乡镇,秸秆基质栽培食用菌面积1亿平方尺;推广菌渣有机肥使用面积30万亩。

项目实施规划示意图见附件。

三、实施进度

1、2009年11月至12月:根据省三项工程办公室下达项目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查阅搜集资料;研究、设计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秸秆栽培基质配方,安排好栽培试验;收集现有食用菌菌渣,根据小麦主要生育期需肥特点设计菌渣有机肥配方,安排田间试验,记录出苗、分蘖、越冬等主要生育期生长情况。

2、2010年1月至3月:做好食用菌栽培常规管理,适时调整配方,记录食用菌长势、杂菌生长情况、适时采收,计算产量,及时分析栽培效果;根据食用菌生长情况,组织人员观摩,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秸秆基质栽培食用菌技术;研究、设计蘑菇、草菇秸秆、香菇栽培基质配方,安排栽培试验;做好肥料田间使用情况记录,比较分析小麦施用菌渣肥的在不同时期效果。

3、2010年4月至6月:做好春季食用菌秸秆栽培基质试验,

菌渣有机肥种植小麦测产,效益分析;安排蘑菇、草菇、香菇栽培试验,记录长势、杂菌发生情况,适时调整配方;根据水稻主要生育期需肥规律,研究、设计菌渣有机肥,安排试验示范。

4、2010年7月至9月:做好蘑菇、草菇、香菇栽培试验,及时调整配方,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菌渣有机肥水稻生产试验的田间资料记录,比较分析使用效果;设计菌渣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试验;组织观摩,开展技术培训,大面积推广菌渣有机肥的使用。

5、2010年10至12月:分析试验结果,修订不同食用菌秸秆栽培基质配方;制定推广计划,推广秸秆基质栽培食用菌和菌渣肥在稻麦生产上的应用。整理资料,申请验收。

四、考核指标

1、技术经济指标

(1)研制食用菌秸秆栽培基质配方3~4种;

(2)培育1家食用菌秸秆栽培基质生产企业,年消化秸秆15万吨左右,生产栽培基质20万吨以上;

(3)研制菌渣有机肥2种,设计菌渣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一套,培育1家生产企业,年生产菌渣有机肥10万吨以上。

(4)推广秸秆栽培基质栽培食用菌面积大约1亿平方尺,食用菌增产15%以上;菌渣有机肥种植农作物使用面积30万亩左右。主要农作物亩增产5~10%、节本10~20元、增收30元。

2、本项目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及目标

本项研究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食用菌栽培试验,研制出秸秆栽培基质配方3-4种,解决大面积生产上秸秆基质利用率不高、杂菌多、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

(2)通过田间试验,研制出适合小麦、水稻生产规律的菌渣有机肥,并开展产业化生产,解决菌渣的出路和秸秆还田问题。

五、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六、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基础条件

1、技术力量雄厚。项目承担宿迁市农学会,是市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学术机构,主要从事宿迁市辖区内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同时与省作栽站、省土肥站、省农科院、南农大、扬州大学农学院等上级业务部门和科研院校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专职人员3名,中级职称5名,其中“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1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人,有专门从事食用菌栽培研究和推广人员,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农业部、省市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获省市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

2、已有工作基础好。近年来我会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在人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主要研究食用菌秸秆栽培基质、麦草全量还田、过腹还田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技术成果转化及时,在全市推广面积每年达300万亩。近5年来获得科技成果奖7项,制定地方标准6个,研制开发新产品3个,其中“旱秧绿”系列产品,被农民称为旱育秧的大救星,年推广使用面积在400万亩左右。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在产业发展方面,拥有润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要开展肥料、农药研究、生产和推广等业务,和宿迁万宏肥料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开发新型有机肥料的协议。

3、试验场地和实验设备齐全。我会拥有基地600余亩,主要用于稻、麦、玉米、食用菌品种引进试验、技术展示和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拥有实验室两个,实验仪器设备价值总额超过500万元,能完成作物秸秆有机质和土壤成分化验分析以及无菌操作等常规操作,

(二)保障措施

1、组织方式:以宿迁市农学会为项目实施主体,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同参与,密切联系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集成利益共同体,实行目标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优势整合。

2、工作方式:采用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制定统一的试验内容、技术方案、观测程序和分析方法,开展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研究,由试验点到示范区到辐射面,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应用到位率和覆盖面,促进项目区内秸秆栽培基质应用,提高食用菌栽培效益,扩大菌渣有机肥使用范围,有效提高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

3、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成员职责。项目实施成立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聘请长期从事食用菌栽培和有机肥生产研究的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细化项目实施内容,项目组成员各负其责,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确保任务完成。

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广阔的市场需求和预期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本项目顺利实施的最根本保障。

七、承担单位与任务分工

八、主要参加人员与任务分工

九、共同条款

1、甲、乙、丙三方共同遵守《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管理办法》和年度申报指南、计划和经费指标等文件规定,并严格执行本合同。

2、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乙方自觉接受甲方和丙方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同时乙方和丙方应按规定为项目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并保证执行专家正常行使职责(权)。

3、合同执行过程中,如需修改合同内容或条款,由乙方提出申请,丙方审核后,丙方以正式文件行文报省农业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后修改生效。

4、乙方、丙方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合同中的经费预算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5、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确实由于不可抗拒和非项目承担单位本身造成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时,需由乙方向甲方、丙方提出解决办法,经甲方、丙方协商后提出处理意见。乙方中途无故不履行合同,必须退还所拨经费,并承担经济责任。

6、在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生争议或纠纷时,甲、乙、丙三方可协商解决。

7、本合同协议的其它条款如下:

(1)

(2)

9、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6份)分存甲方、乙方、丙方,自甲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10

十、合同签约各方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