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与地图 的教学反思

地球与地图 的教学反思

地球与地图 的教学反思
地球与地图 的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图》教学反思

初一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科目,尤其是地球的认识是难点中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也在不断的探索、思考,想寻找最直观、最形象、最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在本章教学中能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用了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事例。学习地球与地图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树立学习效率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将地球与地图中的核心知识作为主线,让学生创造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学案进行观察、讨论。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定的经验和观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各实际问题的解决,达到“回归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例如让学生说说本地的经纬度,本校地图的绘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地理也要多做练习,多做练习才能发现问题,及时发现才能及时解决。尤其是经纬网有关练习要多做。所以我们在编这章的习案是题量比其他章节的多些。题型也是多样的,有填空题,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

教学中完成了以下教学目标: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了解地球仪的作用:认识地球的运动:认识地图。在教学中没有突破知识难点:如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由于学生认知不深,学习此类知识有一定难度。只有在复习课再讲解、加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因此才今后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及知识的难度,只有提前设计好相关的知识点和问题,上课才能有条不紊和高效。

今后需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各方面知识,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

1

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教案和精彩片段对话

课题:24 风娃娃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使”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干什么。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阵”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出个谜面:(出示课件 2)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云朵见它让路。 2.指名说谜底。(风) 3.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 ? (指名见过风的同学说说风【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是怎样的)风是这样的神奇,你了解它吗?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风娃娃》。(板书课题 24风娃娃) 二、识字解词,读顺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课件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4) chē de yānɡ miáo hàn chǎnɡ shānɡ lù 车得秧苗汗场伤路Array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汗”,后鼻音“秧、场、伤”,翘舌音“车、场、伤”,边音“路”。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 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加一加:“氵”加“干”是“汗”;“亻”加“人”加“力”是“伤”,“?”加“各”是“路”。 换一换:“扬”减“扌”换“土”就是“场”。“映”减“日”换“禾”就是“秧”。“碍”减“石”换“彳”,就是“得”。 猜谜语:“花底离离弄日影”是“苗”。 (2)出示新词(出示课件5) 帮助.使劲 ..哗.啦表示 ..摇摇摆.摆责.怪栽.树拉.船 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记,如“哗、秧”。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 学设计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考试说明》提到文理科基础地理考试内容还包括与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而地球、地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内容贯穿于高中必修内容的始终,所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才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基本的地理素养。另外地理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是地图的延伸,所以在这一课里也简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③、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④、理解地球上的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 二、纬线及纬度 1.纬线:在地球仪上,同____平行、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2.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____方向;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纬线长度____;纬线形状均为____。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由赤道(0°纬线)至南北纬度为低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纬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极点为高纬度。 4.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并将地球分为、两半球(如下图)。

《风娃娃》教案

《风娃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6 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体会风娃娃的好心。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不是有用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吸气、纤夫、流汗、行驶、表示、风筝、责怪、很伤心、抽上来、断断续续、无影无踪、高兴极了)读词语,知道和“吸”相反的是“呼”;理解“纤夫”。同桌互读词语。 3、分行板书生字:抽示筝伤踪责 续夫汗吸极 指名读第一行,读这一行你有什么发现?区分平、翘舌音,齐读。 指名读第二行,有两个字特别像(吸极) 4、写字指导:吸极。你发现什么?书空右半部分;师范写; 生练写,评议。 三、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1、风娃娃长大了,出示图,风妈妈让他去做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3、指导读好风妈妈的话:自由练;指名;齐读。 4、自由读2――8自然段,思考: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去做了哪些事情? 5、 6、指名说,板贴卡片:吹风车、吹船帆、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小学语文_风娃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风娃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利用口诀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写好穿插。 2.通过情境创设、教师范读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借助提示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 3.借助板书理解道理,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重点: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 难点: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读好课题 1.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中的轻声。 (二)初读课文,猜学字词 1.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猜。 2. 语境识字第一组: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 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 就这样,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1)出示句子,反馈识字情况。

(2)出示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做动作等巩固识字。 3.语境识字第二组: 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1)先读句子,再出词语,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字。 (2)读好描写声音的两个词语“哗啦哗啦”“嗨哟”,为后面学习描写声音的词语做好铺垫 4.指导书写“秧”,同样方法一字带一字学习“路”:引导读帖,总结口诀。指导书写,评价反馈。 秧:左收右侧齐右放笔画长横要插点下 路:左收右侧齐右放笔画长撇尖插提下 (三)随文识字,学讲故事 1.读好愿望,随文识“助” 风娃娃有一个愿望,请你来读。出示: 风娃娃长大了,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 (1)认识“助” (2)字源理解“助” (3)指导停顿,读好句子。 2.问题引领,整体感知 带着愿望,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用圆圈圈出来。 3.“田野”精读,学习复述 (1)我们先去田野看看,风娃娃在田野做了什么。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1-09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纤夫”,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二、三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找风娃娃可能做哪些好事,在班级中交流。) 5.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你们觉得它这样想对不对? 播放课件:(风娃娃做坏事。) 6.小结:看来光有做好事的心愿是不够的,帮人们做好事,也不是光有力气就够了,你们回家后再找一找风娃娃好心办坏事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指导 1.屏幕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写好这四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3.示范写“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 4.提醒“夫”与“天”的不同;“号”的最后一笔。 5.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图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地图教学设计 课题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 与 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板 书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备注 前提测评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课件展示) 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指向标(课件展示); ②经纬网; 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 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导入新课 (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板书)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 ㈠自学 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解以下几个概念: ①海拔;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④等深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㈡ 海 拔 和 相 对 高 度 (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完整版)《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孩子们,猜猜它是什么呀?(风) 2、揭题:今天我们请来的新朋友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出示图片)——风娃娃。(板书课题) 3、这几天,风娃娃碰到了一件烦心的事,这不,它写信向我们求助来了。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封求助信吗?(课件出示求助信)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叫我去帮助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助人们做事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呜…… 你们的朋友:风娃娃 (1)质疑:风娃娃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呀? (2)是呀,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助它。可是,风娃娃到底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没告诉我们,怎么办?那就赶紧请出手中的“小博士”(晃动书)吧!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弄个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第一次读课文,你想对小伙伴提点什么要求呢? 1、相信有了大家的温馨提示,我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好,开始吧。(学生自由读) 2、趣味识字 过渡:风娃娃看到你们读书这么认真就吹来了许多智慧果子,吃了它们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了。(课件:带生字词语的果子出现。) 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词。 现在,淘气的生字宝宝跟着风娃娃去野外玩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课件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3、过渡:刚才我们玩得很开心,现在生字朋友跟着风娃娃回到课文里去了,我们也跟着再次回到课文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4 风娃娃【教案】.doc

24风娃娃 1.认识“助、抽、使”等13个生字,会写“车、得、秧、苗”等8个生字,会写“田野、事情、风车”等12个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暖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重点 1.能自主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通过学习,积累“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性格特点。 难点 1.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1.识字写字 本课通篇没有标注拼音,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教师宜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大胆猜读,自主认读,猜不出来的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再组织交流。比如,认读“秧”等形声字,可观察字形,借助字的偏旁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记。“哗”可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经验理解,如“哗啦哗啦”,还可运用课文情境积累其他表示声音的词语,如“呼呼”等。指导写字时,因为“车、得、苗”的横画较多,要引导学生注意“多横不重”,形态要有变化,横之间间隔相当。“路”横撇笔画穿插到足字旁中。“车”是独体字,笔顺是:横、撇折、横、竖。 2.朗读课文 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可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对于一些特别难读的句子,教师可采用阶梯式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句子读连贯,还可以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句进行朗读感悟。如,文中有两处描写了风娃娃的心理活动:第4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教学时可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出内心独白语言和对话

最新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测试题含解析答案

高二下学期地理周练(二) ——《地球与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 A.一半B.等长 C.1.5倍D.2倍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N,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W,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4.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在②点的东北方向 B.②点在④点的西南方向 C.⑤点在⑥点的正南方向 D.⑦点在⑧点的东北方向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6.从①地到②地走最近路线,其方向是( ) A.一直向南B.一直向东南 C.先向南后向北D.先向北后向南 7.a图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5时B.17时 C.4时44分D.16时44分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图,其纵坐标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10000和1:5000 D.1:20000和1:5000 9.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350米和200米B.200米和250米C.200米和150米D.100米和125米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0~11题。 10.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D.西北流向东南 11.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米B.550米 C.385米D.632米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

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特点,经、纬度及南北、东西半球的划分。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 某点的位置。 2.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意义。运用五带图说明五带 及其划分。 3.运用地图说出地图的基本要素,识别常用图例,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比较大小、辨别方向。 4.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坡度的陡缓和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 5.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 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6.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复习重点】 1.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位置。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地图三要素,比例尺的计算,大小,辨别方向。 4.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复习难点】 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四季的形成。地球五带的特征 3.地图上辨别方向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设计教案。 学生:完成以下预习要求: 1、《同步学习与探究》 2. 基础梳理。

【教学过程】 课堂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活动安排 课堂 导入 课件导入 课标要求多媒体展示【本单元承载的课标要求】,并分析说明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学生明确复习 内容和复习目 标 课堂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活动安排 预习交流教师投放《同步学习与探究》基础梳理部分的预习答案。 教师总结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小组交流进行评价。 小组内交流、讨 论,找出本组的 疑难问题。 重点难点教师安排活动任务,明确要求,然后巡视查看学生的进展情况并进行指点。 一、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 一、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内容: 1.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东、西半球: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3.温度带: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4.方向: A点在B点_________ B点在C点__________ 二、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内容。

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 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2、师:来,咱们一起来叫叫他的名字。(齐读课题,注意“风”字的读音是后鼻间,学生如果读得不准确,要及时纠正。) 3、师:你们想了解风娃娃的什么呢?(学生可能会答到多种答案,要根据答案来组织教师的语言。如:生答风娃娃长什么样?师可说你是针对风娃娃来提问的;生答风娃娃的什么事?师可说你是针对事情提问的……学生答问,师板书在课题旁) 4、师:那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认识风娃娃吧!请轻轻地翻开书70页,小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开始吧! 认识风娃娃: 师:风娃娃就藏在课文的图画里,请你们把它找出来吧。(发得胖嘟嘟,眼睛圆溜溜真可爱——可以让学生说) 二、认识生字 1、出示小黑板:风娃娃把生字宝宝都带到了云朵上。谁认识它,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来和你做朋友。(把生字写在做好的云朵上,学生读了就取下它送给这个小朋友。让小朋友自己上去取) 请你当回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 2、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这些小老师也当得很棒。风娃娃要把这些词语送给大家。咱们一起读吧!——(生齐读词语) 赶紧飞快深深地摇摇摆摆伤心责怪不住地断断续续 风筝无影无踪折断转动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风娃娃说,它要出来和大家交朋友呢!这是个怎样的风娃娃,它做了哪些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看看吧! 请你自己小声读课文,用“~~~”勾出风娃娃做的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案

24、风娃娃教案

二、读文识字. (用时:17分钟) 1.提出自学要求:一 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 拼音读准生字. 2.组织学生自读课 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要求会 认的字. (2)采用多种形式指 导学生读生字:自由读、 齐读、抽读等. (3)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带有词语的 句子,读通读顺,巩固字词 认读.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画出生字,对照生字表中的拼 音读准. 2.小组合作识字: (1)有不认识的字,向同 学请教. (2)同学之间介绍自己 的识字方法. 3.(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自主选择生字,给生 字组词. (3)读好“筝”在“风 筝”中的轻声. 4.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同学之间赛读,通过多种形式 学会生词.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 音,打“√”表示. 2.组词. 三、借助语境,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出示三幅插图,引 导学生回答:风娃娃到了 哪里?做了什么? 2.观察图画,读课文 后交流. 3.你从文中哪几个自 然段中找到答案的,指名 读第2至6自然段. 1.观察图画,读课文交 流. 2.读第2至6自然段,把 课文读通顺. 3.风娃娃做了哪些事呢? 请照样子写一写. 吹风车

妈说的话?的.像风娃娃就好心办了坏 事,它吹跑了风筝、衣服,吹折 了小树,给人们帮了倒忙. 三、对话中明理.(用时:10分钟) 1.知道风娃娃做的这 些事后,你能不能对风娃 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 哪些事做得不好? 2.学生交流. 3.情景对话. 出示风娃娃想的两句 话. 4.全班交流. 风娃娃凭着力气,为 人们做了那么多件事,可 人们还要责怪他?风娃娃 想不通,我们来帮帮它. 1.全班交流. 2.齐读风娃娃想的话,分 别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3.全班交流.填空:风娃 娃,我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 你,因为 . 7.回答问题.(只填序号) 风娃娃一共做了以下这几 件事: A.吹大风车. B.吹帆船. C.吹跑了风筝. D.吹跑了衣服、折断了小 树. (1)好事有: (2)坏事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一封拟人化的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孩子们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最后以一封感谢信结束,明白道理的同时,使整节课结构完整,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围绕“人们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我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地球和地图教案(一)

第一讲地球和地图 第1课时地球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经纬网 (1)列表比较经纬线的基本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经线 半圆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同一经线圈上两条 180°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南北方向 经度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

2) 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①重要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界线;20°W经线和160°E经线是东 西半球划分界线。 ②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划分界线;23°26′是热带和温带界线;66° 34′纬线是温带和寒带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中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 纬度界线。 经纬网的具体应用 1.类型: 2.应用 (1)定“方向” 基本思路: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 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基本方法:

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a 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点在西面;b 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2)定“距离” ①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则两点间距离等于两点纬度差乘以111 千米。 如右图中AB 之间距离=60°×111千米=6660千米。 ②若两点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θ),则两点间的距离=111千米×cos θ。 如右图中AC 之间距离=111千米×cos60°=55.5千米。 (3)定“最短航线”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 ,而不是弧MQK ,赤道上除外)。 如图中地球上M 向K 运动最短距离方先东北再东南,上图中C 向A 运动的最 短距离为先西北再西南。 (4)定“位置” 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是近年来的高考基本能力要求,是判定区域特征 的前提基础。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求脑中有网, 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掌握一些重要 的大洲、国家和我国重要地区和地形区的轮廓和大致的经纬度位置,以及 一些重要河流的轮廓和河口的大致经纬度位置,再结合图中重要的信息, 3030

《风娃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 感悟生活的哲理。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 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 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 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 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 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 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 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导学案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主备人:李嗣林审核人:梁世斌上课时间:第1-2周 第一节地球 一、【学习目标】 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一、预习导学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两极_________,赤道略鼓的_________。赤道周长:约_________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2.经度和纬度

3.经纬网与地理坐标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西经 经线向东至东经 经线为东半球;由西经 经线向西至东经 经线为西半球(如下图)。 (三)、经纬网及意义: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 。 二、案例探究1:定位 以常见经纬网图来理解经纬网的组成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如上图中A 点为(23°26′N,70°E),B 点为(23°26′N,135°W),C 点为(66°34′S,45°W)。 (2)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 0180 90 90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E W

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教案

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教 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复习学案 姓名:班级: 一、知识结构: 1.解释下列数字的含义: 5.1亿平方千米 6371千米 4万千米 例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下列哪个位置较合适:( ) A、120oE、1oN B、23、5oS、20oW C、40oE、 66.5oN D、90oS 、180o 2.分界线: ①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②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③中、低纬度的分界线:④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⑤热带、温带的分界线⑥温带、寒带的分界线: 例2: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 点是:() A、0o、0o B. 180o、0o C. 160oE、0o D. 0o、20oW 3.列表比较: 米,再向正南走1000米,再向正西走1000米,则() A、正好回到原点 B、在原地的正东方 C、在原地的正西方 D、无法确定 A、时差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一年有四季 A、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B、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D、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 A. 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 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 ① 4.山地的不同部位: 例7.某人左右两侧是山顶,前后两边是山谷,则他位于:()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盆地 二、综合训练: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三点的经纬度: A B C D (2)、A、B、C、D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西半球的 是 .属于低纬度的是 , 属于中纬度的是 , 属于高纬度的是 . (3) 、A、B、C、D四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位于寒带的 是 ,当太阳直射点C时,A点有现象.

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

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article/,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你喜欢什么风?谁愿意说一说?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风娃娃》教学设计(全两课时)

《风娃娃》教学设计(全两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抽、续”等12个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 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节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猜迷导入 1. 猜迷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风) 2. 板书课题,谈话激趣:风娃娃长大了,风娃娃想出门为人们做好事了,风娃娃还想和聪明好学的孩子交朋友呢。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吗?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小声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 感知内容: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3. 指导识字。 a. 屏幕出示词语:汗水、吸气、高兴极了、风筝、表示、行驶、责怪、伤心、断断续续。

b. 你已经认识哪些字了,怎么认识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c. 分小组当小老师,把自己已经认识的字教给同组同学。 d. 采取给生字归类的方式帮助记忆字形。(老师提供卡片,可以让学生摆一摆。) 如,按结构分类(左右:汗、伤、吸;上下:表、号、示);按形近字分类(吸、极)。 4. 接力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三、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字的特点,并说一说。 2. 教师范写一个“吸”,提醒学生写好右边的“及”,注意笔画笔顺,再描红。 3. 写其余左右结构的三个字。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四、拓展活动 我们已经认识了风娃娃,课后了解一下风娃娃还可能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第二课时 本节目标: 1、复习课文,指导写字。 2、重点指导写“吸、伤、表”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外学习成果 说说风娃娃还可能佬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二、复习巩固 1. 抢读词语卡片(生字组成的词语,包括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 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说说风娃娃在哪里,它在干什么? 三、朗读感悟 1. 老师用简笔画一个高兴的风娃娃和一个伤心的风娃娃。学生看图后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娃娃。 2. 结合朗读课文,说说风娃娃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伤心。 3. 你喜欢风娃娃吗?为什么?假如你是风娃娃的妈妈,请你对风娃娃说几句话。 4. 展示读,看谁读得流利,读出感情。 四、生字组词比赛 1. 以小组为单位给生字(含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找朋友,写在一张纸上。比比哪个小组找得多。 2. 教师把生字卡片贴在学习园地里,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生字找朋友。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地球与地图”教学设计 一、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考试说明》提到文理科基础地理考试内容还包括与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相关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有关内容。而地球、地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这些内容贯穿于高中必修内容的始终,所以牢牢掌握这部分内容才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基本的地理素养。另外地理信息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是地图的延伸,所以在这一课里也简单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③、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④、理解地球上的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过程与方法2.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四、教学重点1.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2. 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 二、纬线及纬度 1.纬线:在地球仪上,同____平行、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2.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____方向;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纬线长度____;纬线形状均为____。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由赤道(0°纬线)至南北纬度为低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纬度为中纬度,南北纬度至南北极点为高纬度。 。两半球(如下图)、.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并将地球分为4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重点难点】 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一定很喜欢娃娃吧?你们自己有玩具娃娃吗?有什么娃娃?(结合学生的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娃娃有很多种,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们要认识一个新娃娃:板书风娃娃,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⑴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⑵自由朗读课文,反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2、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3、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读全文,看投影,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4、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⑴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⑵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5、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⑴研读:“做好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⑵研读“做坏事”板块。 (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