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

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

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

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

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

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

实现。

1.搜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从“时

空观念”角度了解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

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尊重各国依据各自国情确

立的政治制度。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各国

政治制度的局限性,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实质。

3.联系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从“唯物史观”角

度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些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经济活动的贵族

(1)背景: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2)过程

①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

②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都是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取得了胜利

③随后,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④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成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②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君权神授”被否定,“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

(4)意义: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独立的呼声高涨。

(2)历程

①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②《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由杰弗逊等人起草

③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签署《巴黎和约》

(3)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8世纪,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进程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②8月,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

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③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实施君主立宪政体

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

这是其进步的一面

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扩张的一面

(4)意义: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2)实质: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榨取剩余价值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政治制度的类型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是其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②共和制: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还规定美国是联

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约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实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农奴制改革

(1)举措:1861年,废除农奴制,随后沙皇又进行其他改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2)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统治阶级以尽量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

(3)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2.美国内战

(1)背景: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斗争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2)爆发: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3)历程: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

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促进了西部的开发

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南方分裂势力。1865年,内战结束。

(4)影响: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黑人仍备受歧视3.意大利统一: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4.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在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统一了除奥地利

“铁血宰相”

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君主是实君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2)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

(3)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6.资本主义扩展的评价: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51图片“《法国民法典》书影”及说明文字,指出《法国民法典》的历史价值。

提示: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

革命的成果;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从而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意义。

2.阅读教材P51“史料阅读”:如何理解作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提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进步思想。

3.阅读教材P52图片“英国议会(绘画作品)”及说明文字:说明开会时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侧的作用。

提示:能有效地监督执政党执政,有利于执政党科学决策,减少失误,有利于在野党积极参政。

4.阅读教材P52“历史纵横”:指出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提示: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阅读教材P53“思考点”: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提示:(1)都暴力推翻压迫。(2)都颁布法律文献,体现平等、自由、法制理念。(3)都实行分权制衡的理念。

6.阅读教材P53“史料阅读”:史料承认奴隶自由,又限定地区,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此规定的?

提示:既解放奴隶,又限定了地区,说明它具有局限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林肯一贯主张逐步限制奴隶制,限定地区主要是针对叛乱诸州,对当时未加入叛乱的州暂不实行,有利于孤立、瓦解叛乱各州。

7.阅读教材P54“学思之窗”:思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提示:皇权特别突出,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图片“英军向华盛顿投降(绘画作品)”(见教材P50)

信息解读: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北美战事基本结束。

2.观察图片“1787年美国宪法签署时的情景(绘画作品)”(见教材P52)

信息解读:《1787年宪法》是妥协的产物,这些妥协包括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等。

探究一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史论史识

1.17到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1)形式:暴力革命。

(2)代表: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3)原因:共同原因都是其本国内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意义: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革命使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

立战争使美国获得了独立地位,法国大革命则促进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发展。

2.19世纪资产阶级改革

(1)形式:改革。

(2)代表: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3)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而进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命题探究

探究1法国大革命

史料拿起武器①!公民们!

组织起来!你们的军队!

前进!前进!

敌人的脏血②

将灌溉我们的田地③!

——《马赛曲》读史:

设问:依据史料分析《马赛曲》体现了法国人民怎样的精神?

提示:《马赛曲》是自由的赞歌,法国人民通过暴力推翻了封建统治和敌人的侵略,体现了法国人民爱国的战斗精神。

探究2俄国农奴制改革

史料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漫画《文明的火炬》,在“文明”①的口号

下,沙皇把大批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②。

读史:

设问:依据史料,评价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变革。

提示:进步性:政治改革有利于促进俄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局限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具有明显的专制色彩和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探究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史论史识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命题探究

探究1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史料

英国议会、内阁和国王的关系

读史:

设问:此示意图反映了内阁和国王、议会、首相各怎样的关系?

提示:(1)内阁和国王:内阁掌握国家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2)内阁和议会: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但是首相也可解散议会,重新选举。(3)内阁和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集体负责,必须在大

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探究2三权分立的美国联邦政府

史料

读史:

设问:图示反映了美国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体现了宪法的什么原则?

提示:(1)关系: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分属于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制约。(2)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探究三(核心素养)正确认识近代西方国家体制

素养解读

1.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资产阶级民主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代议制只是资产阶级剥削广大人民的工具,所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命题探究

探究1进步性

史料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①,从阶级分析的角度来看,自然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印迹②。但较之于封建专制,代议制自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进步性③。

——李明敏《浅析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读史:

设问: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逐渐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过渡。请以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阐明这一进步趋势。

提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半个世纪的反复,取得了胜利,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美国赢得独立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建立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法国大革命中,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

探究2局限性

史料议会中党派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极易导致政局不稳、政府更迭和政府效率的降低①。尤其在多党制国家,由于党派众多,某一政党要赢得多数选票相当困难,因而常常由政党联盟组成政府,但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联盟十分脆弱,容易产生

党内纷争,或联盟内部分裂继而导致政府的崩溃②。

——杨建《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局限性简析》读史:

设问: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提示:立法权与行政权之间因相互牵制而导致效率下降;政党斗争不断;仍然是一定的阶级利益集团的代表。

【典例1】有学者说: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为两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投“民共党”的票。这段话说明美国()

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

两者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B.两党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本质一样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驴象之争”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主要政党共和党、民主党

明立意以美国两党制为切入口,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美国两党制的本质。抓关键在美国两党制下,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代表了不同集团的利益,但在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排干扰美国两党没有固定的党员群体,认同本党的政策主张,在选举时投本党的票就可以视为本党的党员。所以,在美国,两党实则是诸多党派,政局形势不需要新的政党。

B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利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地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是由公民组成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依据材料说明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是采取怎样手段把“国王的国家”转变为“公民的国家”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转变有怎样的实质意义。

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

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

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

基础过关

1.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

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

B.一开始就决意要夺取国家政权

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

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质是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及夺取政权。长期议会成为反对以查理一世为首的王党的领导中心,故C项与题意相符。

答案 C

2.有学者对英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进行了这样的评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重大事件是

()

A.“光荣革命”发生

B.《权利法案》颁布

C.《王位继承法》通过

D.责任内阁制形成

解析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王权受到限制,威廉和玛丽当上了英国的国王,但此时的国王不再像克伦威尔一样能够独裁统治,所以该重大事件是“光荣革命”发生,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C、D均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之后的大事,所以都不符合题意的,均排除;故本题选A。

答案 A

3.法兰西和北美独立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各项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A.《1787年宪法》起草时借鉴了法国的《人权宣言》

B.卢梭三权分立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以体现

C.北美殖民地和法国有着密切的经济与政治的联系

D.启蒙思想的传播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解析法国启蒙思想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思想支持,其余各项都不正确。

答案 D

4.1804年诞生的一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上起过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它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析注意时间是1804年,应该是《拿破仑法典》。

答案 C

5.不少史学家称,“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具备了“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体现这一现象的举措是()

A.确立君主专制

B.实行双王政治和君主立宪

C.开创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

D.确立议会制度

解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只是体现了英国政治的原创性和部分连续性(指议会),未体现其渐进性,故A错误。双王政治在此前历史上已出现过,不符合原创性特征,故B错误。只有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是“光荣革命”后才出现的。体现“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近性特征”的举措是开创了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故C正确。议会在此前的英国历史上已出现,不符合原创性特征,故D错误。

答案 C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解析从题干材料分析,军队的发兵权和统兵权分开,这体现的就是分权制衡原则,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美国陆海军军权受制于总统与国会,A项不符合题意;

C、D两项与题干反映的信息无关,更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7.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下面展示的是其中一张调查表,下列相关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是俄国在位沙皇

B.当时的俄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

C.废除农奴制后沙皇仍代表地主的利益

D.1861年改革保留了封建的残余

解析从调查表中等级一栏,可判定A项正确;从调查表中的职业一栏,可判定C项正确;从调查表中的副业一栏,可判定D项正确。

答案 B

8.马克思说:“美国内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相处了。”在这里,马克思主要是强调()

A.美国南北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B.一个国家统一的必然与必要

C.美国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不可调和

D.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解析1861—1865年,美国北部诸州同南部发动叛乱的各奴隶制州之间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北部同奴隶制南部之间对抗性矛盾激化的结果,内战爆发是必然的。答案 D

9.“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宰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心得体会.doc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心得体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创建的,它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实践的突破与发展对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启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通过不断坚持学习、研究、认识、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实际难题,这对对巩固社会主义阵地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该理论也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指导纠偏,对于个人的发展有一定启迪作用。 我们应该看到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因脱离实际、忽视客观规律而阻滞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告诉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不盲目而行、随波逐流,探索适合个人发展的道路。在建国后毛泽东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和设想,忽视一些客观实际,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发生了嬗变,

并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使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实现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伟人如此,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自大,时刻自省,注意进行自我评判,要时刻提醒自己实事求是、少走弯路。 诚然,新民主主义理革命论的形成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而我们对于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探索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屈不挠、怀抱希望,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看看先辈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多少次道路陷入死胡同,但最后他们依然挺了过来,才有了我们今天对于在六十多年前生活的人们来说可望不可即的好日子 同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这启示我们要立足实际不断大胆创新,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打破固有的保守观念,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我们要灵活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2009级连锁采购2班梁玉梅 【摘要】: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不仅抵抗了帝国主义的历次侵略战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旧与新差别联系 一、旧民主向新民主的必然转变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落后的制度而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由此而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失败,要求并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到来。 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深刻地表明:农民阶级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由于在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2、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从根本上不可能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 3、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上层知识分子发动的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根本走不通的。 4、辛亥革命的失败,更进一步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又因为本身的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 由此可见,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仍然需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革命的领导权不能再由软弱的资产阶级掌握,而必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D.农民阶级的愚昧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农民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主义革命 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 )的范畴。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革命 6.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A.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提出是在( )。 A.党的四大上 B.党的八七会议上 C.党的七大上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9.1939年,毛泽东在(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上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0.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行完整表述是在( )。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11.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封建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 12.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顽固派 13.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顽固派 14.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国民党新军阀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 15.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 B.美帝国主义 C.日本帝国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 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7.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8.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基本内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 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新民主主义- 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说,反对封建主义,就是在经济上消灭以地主土地占有制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剥削制度;从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和地主买办势力的集中代表——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反对封建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土地革命时期-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后,我们党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的政策。解放战争后,共产党实行了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而取得了反封建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这是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阵营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前者不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对象。中国的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因此,不区别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就是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第九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教学设计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 2、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确立的不同类型。 3、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上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带来的影响。 【重点突破】 1.通过史料和图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及其特点的分析、理解和把握。【难点释疑】 1.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上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带来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第四单元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四单元2课内容,先讲了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启蒙运动四个事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这就为第9课的讲解做了铺垫。 本节课是以英、法、美、俄、德、意、日等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所建立的现代民主政治模式表明了近现代议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也为下一单元的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前提,因此其地位十分重要,意义极为重大,本节课的学习至关重要。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由初中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通多媒体演示——文字材料、图片、漫画等合理引导附之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双管齐下,学生应该完全能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 年宪法,以及法国大革命。但是由于学生对世界历史不很熟悉,特别是不大了解世界近代以前的历史,建议学生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先花一点时间了解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深入地理解世界各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另外,还建立同学们带着问题,在比较中进行学习,以便在接下来的单元里更好地掌握各国政治制度的共性和各自特点。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②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任务。⑥所属的革命阵营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③革命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联系 ?不同点:(1)革命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是要消灭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2)革命的动力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四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三大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3)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相同点:(1)领导力量相同。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所属革命相同。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中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节食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发展道路。从革命实际出发,是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它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劳动人民成为主人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方式: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过程:a.1953年以前,国家对私营工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对私营商业采取经销、代销的形式,将其逐步纳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从1954年起,有计划地发展公私合营企业,即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发展。c.1955年11月确定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阶段。d.1956年底,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的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4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答: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解决。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滁州中学李飞明

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 1.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 (1)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反抗激烈、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即: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2.简述共和国建立的历程: 学生按时间顺序归纳,老师播放视频《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加冕》。 用PPT演示共和国建立的历程: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再次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 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归纳法国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教学目标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熟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PPT演示宪法简要内容及法国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关系。 2.学生共同探讨1875年宪法的积极影响。 (探究学习2),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中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了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最“长寿”的共和国。 结合本课的学习,想一想第三共和国得以“长寿”的原因。 答案:法国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统治阶级惧怕人民的斗争,尤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使其认识到帝制在法国已无立足之地;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断的斗争;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大发展时期,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统治者必须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垄断时期的新矛盾。 教学目标3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学生了解德意志统一的原因和过程。 演示德意志统一示意图。 2.学生熟知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内容来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评价。 (探究学习3)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讨论: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讨论: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指导学生准备讨论发言】 指导学生发言的思维方法和思路。 指导学生准备讨论发言的思维方法和思路。指导学生运用联系、比较的思维方法,思考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是联系、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比较二者的不同点和共性思路。二者的共性思路——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 二是将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与对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联系起来。 【组织学生发言讨论】 【评价总结学生课堂讨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同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共性思路 第一,共同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第二,共同的价值追求——人民利益至上。 第三,共同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四,共同的创立因素——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五,共同的理论形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六,共同的目标追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从二者的共性思路来看,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于今天和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价值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具体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和长远启发意义 例如: (1)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对于今天和今后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具有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巨性;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2)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 (3)分析两国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分析材料;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认识和分析在不同特点背后各国的不同国情和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的分析、掌握。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具准备】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历史地图册 【教学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探究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对第七课和第八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在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今天我们来学习在欧洲大陆上的另外两个国家在近代的政治制度。设问:大家知道在欧洲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吗?答: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呢?答:德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两个国家。 [讲授新课]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PPT展示法国国徽。法国并没有正式的国徽,传统上用此来代表法国,中间的束棒流行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象征着权威。其上三个法语的意思分别是“自由”、“平等”和“博爱”。法兰西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由和平等的民族,但是18世纪的法国,却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讲述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首先,18世纪,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封建势力强大,社会矛盾尖锐;其次,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日趋激烈;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大家知道,在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进入了一个较有序的发展状态中。但是在法国却并没有那么容易,法兰西人民经历了一个漫长且艰辛的共和历程。 2.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PPT展示历程)。

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P58--59 共三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P59)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P59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以五四运动为起点,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以五四运动划线,中国革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P60,四个不同,故是开端: (1)时代不同;(2)指导思想不同;(3)领导阶级不同(最大的不同); (4)革命前途不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有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1、中共一大,还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订,是结合的重要标志,是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良好开端 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几篇文章,形成了中国革命独特道路理论,是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 三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几篇文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 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1)《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2)《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 3)〈实践论》《矛盾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问题 4)《〈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总结了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总路线是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基本问题:敌人、朋友、领导者(司令官) 基本纲领是回答我们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要等到一个什么目标?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资产阶级革命 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区别

一、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一般是指指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本国发展资本主义扫除障碍的革命。它发生的原因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包括封建制度或殖民主义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斗争,最后以光荣革命而结束,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起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北美的独立战争,它反抗的对象就不是封建专制统治,而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当时的北美根本就不存在封建生产关系,英国已经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也不会在北美实行封建统治。之所以称这场革命为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北美人民进行这场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北美人民经过英勇斗争,赶走了英国殖民者,形成了美利坚合众国,使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理解这一概念,应牢牢抓住以下三个要点:一是革命的原因是由一对矛盾构成,即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革命对象具有唯一性,即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革命目的具有明确性,即确立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但它发生的原因、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与资产阶级革命又有区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向资本主义过渡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阻

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行革命的目的是消灭封建残余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例如俄国的1905年革命和1917年的二月革命,就是因为沙皇专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德国的十一月革命,也属这种情况。另一种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本国的封建势力把持着国家大权,又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它发展资本主义面临两大障碍,革命的对象往往具有双重性,即本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例如中国的近代革命,从1840年到1949年,这150年间中国革命的性质始终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1919年为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解这一概念,应抓住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区分类型,看这个国家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二是注意革命对象: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对象具有唯一性,即封建残余势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革命对象往往具有双重性,即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三是革命的领导阶级:既可以是资产阶级,又可以是无产阶级。

毛概论文-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姓名:张杨 学号:12013248241 班级:电气3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把中国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在一起,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启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近代国情新民主义革命革命道路及经验 新民主主义的形成——近代国情的需要,历史的使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一方面,各国列强还通过控制关税,倾销商品,索取战争赔款,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元(以一元折银七钱计,合银1470万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赔款1600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赔日本军费2亿两,退还辽东半岛偿款3 000万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赔款4亿5000万两。等。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中国仍然存在着剥削阶级,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买办资本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优势。再加上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重工业的比重不高,技术、设备的缺乏,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在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的组织挤压下,中国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根本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当家做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从1914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产生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但正如邓小平指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个革命阶段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事实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

专题讲座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专题讲座: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 教学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材第三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及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系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二、教学方法和学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4学时 三、导入方式 问题导入 四、教学过程 (导入)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就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了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如何完成这两大任务呢?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了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等基本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这一章共讲三个问题,先讲第一个问题。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约1学时) (提问)什么是新民主主主义?(5分钟) (回答总结)一般而言,由新兴的资产阶级领导的、锋芒指向封建地主阶级、旨在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称为民主革命。而由无产阶级领导、锋芒指向资产阶级、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所领导的这场革命既不是民主革命(传统意义上),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一个新的革命。那中国的革命为什么与其他革命不同,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革命?就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约30分钟) 1.近代中国的国情(可略讲)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封建社会的根基仍然占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三,皇帝虽然被推翻,但中国仍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第四,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际上已丧失了独立主权。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约5分钟)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中国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五四运动以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属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从革命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第二,从革命的领导阶级看,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第三、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第四,从革命的前途看,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并在这些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其中,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是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一批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这时,中国的无产阶级仅是作为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的。而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被中国无产阶级所代替。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随后组建的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所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都使中国革命必然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以说从根本上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更主要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它又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此说五四后的中国革命称为“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

毛概常考习题及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豪绅

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资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 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 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着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 D、国家统一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农村武装暴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基本国情: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鸦片战争)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民主革命道路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革命战争的实践&军事战略理论;党领导新民主民义革命历程&党的建设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无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中国走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革命走向成功,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化的形成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割占和强行借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驻扎军队,不断干涉我国的行政和司法权,而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使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和政治上的独立性,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赔款2100万元(以一元折银七钱计,合银1470万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赔款1600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赔款2亿3000万两(赔日本军费2亿两,退还辽东半岛偿款3 000万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赔款4亿5000万两等等。以此来垄断金融,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逐渐丧失经济上的独立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在一定程度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变身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革命根本任务,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当家做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自从1914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产生了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邓小平指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个革命阶段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事实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但未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并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艰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