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临床用药监测信息上报流程

2019年临床用药监测信息上报流程

X X X 医院

2019年最新医院药品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监测信息上报流程

1.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相关数据由医务科协调,信息中心、病案室、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提供相关数据,药剂科负责统计、上报。

2.药剂科负责人在接到卫生部、卫生厅关于上报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相关数据的指令后,立即提交至医务科,如需信息中心、病案室、检验科等其他相关科室提供数据,由医务科负责协调,确保相关数据可及时、准确的发送至药剂科相关人员手中。

3.药剂科负责人指派专人(数据上报员)负责相关数据的接收、审核、上报工作。

4.数据上报员在接到药剂科负责人的指令后,需认真阅读卫生部、卫生厅下发的文件,按照文件的要求,对接收到的相关科室的数据进行审核、验收,如发现数据不准确,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数据上报员先与提供数据的科室进行协调,查找数据不准确原因;

(2)如无法协调,则数据上报员及时告知药剂科负责人,由药剂科

负责人出面协调;

(3)数据上报员需保留协调工作的书面材料;

(4)如仍无法解决,则及时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协调。

5.数据审核准确后,由药剂科数据上报员在卫生部、卫生厅文件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相关数据。

6.药剂科负责人指派专人(数据审核人)负责审核数据上报员上报数据,确保上报数据准确。

7.药剂科数据上报员在上报数据后需将相应数据备份,并交予数据审核人,由数据审核人进行存档。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院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根据《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宣传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医院信息报送工作由各分管院长领导,办公室、药剂科、设备科、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人事科、预防保健等部门共同组成,根据卫统报表要求整理数据并汇总审核后,及时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二、各归口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医务科(病案室)负责上报医疗服务数据及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的审核工作。 (二)人事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三)设备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四)财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收入等数据并审核数据。 (五)统计室负责提供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六)信息科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数据并及时汇总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三、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本单位兼职信息 员,从事具体信息报送工作。

四、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信息员的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卫生统计工作报送要点,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完成本部门信息的收集、编写、报送工作,定期向本科室主任报送信息审核,及时上报卫生统计部门。 五、信息报送程序及要求各归口医院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进行信息报送: (一)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医务科(病案室)、人事科、药剂科、设备部、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预防保健等部门的信息员完成医疗、人力、财务、药品、设备、医疗统计等统计年报、季报、月报和实时报数据上报工作。经所在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同意,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二)对于各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紧迫事项,各部门信息员应首先及时告知本科室主任,同时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在口头报送后及时补送相关文字材料。 六、信息报送的基本要求: (一)各归口部门信息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报送信息必须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实事求是。 (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立即电话通报。 (三)上报卫生部门的信息材料年报装订成册后及时转交档案室存档。 七、核查和问责制度

临床药物手册

1 临床药物手册 1.抗微生物药物 1.1.抗生素 1.1.1.青霉素类 青霉素G 钠Sodium Benzylpenicillin(B) 【别名】青霉素钠。Sodium Penicillin G。【医保】甲 【应用】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阳性杆 菌(白喉杆菌)、螺旋体、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放 线菌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用于呼吸系统感染、脑膜炎、中耳炎、扁桃 体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淋病、钩端螺旋体 病、梅毒、白喉、炭疽等。 【用法用量】肌注:成人40~80 万u/次,2~4 次/日,儿童每日3~5 万u/kg,分2~4 次给药。静滴:成人240~2000 万u/日,儿童每日20~40 万u/kg,分4~6 次,以5~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溶解成1 万u/ml 后滴入。 【副作用】毒性小,主要为过敏反应。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发生神经系统反 应。 【注意事项】(1)用前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皮试液浓度为200u/ml,皮内注 射0.1ml)。(2)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混盒可使后者失效,与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盒用可使血药浓度上升。(3)不宜鞘内给药。 【规格】粉针剂:80 万u/瓶,¥。 青霉素V钾Penicillin VK(B) 【医保】甲 【应用】用于治疗对青霉素G 敏感的微生物引起的轻度到中度感染,如链 球菌感染(轻中度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轻度丹毒),肺炎球菌感染(轻中 度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敏感的皮肤及软组织轻度感染), 梭菌螺旋体病(坏死溃疡性龈炎、咽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及12 岁以上儿童常用推荐剂量:链球菌感染(轻 中度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轻度丹毒):125~250mg(20~40 万u)/次,3~4 次/日,10 天为 1 个疗程。肺炎球菌感染(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包括中耳炎):250~500mg(40~80 万u)/次,4 次/日,病人无热后2 天方可停药。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敏感的皮肤及软组织轻度感染):250~500mg(40~80 万u)/ 次,3~4 次/日。梭菌螺旋体病(坏死溃疡性龈炎、咽炎),轻中度口咽部感染:250~500mg(40~80 万u)/次,3~4 次/日。预防风湿热和/或舞蹈病的复发: 持续口服药物,125~250mg(20~40 万u)/次,2 次/日。 【副作用】常见恶心、呕吐、腹泻,黑毛舌。过敏反应有皮疹、荨麻疹、喉 水肿及过敏症。 2 【注意事项】(1)有严重过敏史及哮喘史的患者慎用。(2)有严重疾病或伴有 恶心、呕吐、胃扩张、贲门痉挛或肠蠕动过度的病人禁用本药。(3)链球菌 感染时,应有足量的药物(至少持续10 天)将链球菌全部消除,否则将发生 后遗症。结束治疗时应采用细菌培养来确定链球菌是否已被消灭。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医院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根据《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宣传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医院信息报送工作由各分管院长领导,办公室、药剂科、设备科、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人事科、预防保健等部门共同组成,根据卫统报表要求整理数据并汇总审核后,及时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二、各归口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医务科(病案室)负责上报医疗服务数据及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的审核工作。 (二)人事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三)设备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四)财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收入等数据并审核数据。 (五)统计室负责提供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六)信息科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数据并及时汇总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三、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本单位兼职信息员,从事具体信息报送工作。 四、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信息员的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卫生统计工作报送要点,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完成本部门信息的收集、编写、报送工作,定期向本科室主任报送信息审核,及时上报卫生统计部门。 五、信息报送程序及要求各归口医院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进行信息报送: (一)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医务科(病案室)、人事科、药剂科、设备部、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预防保健等部门的信息员完成医疗、人力、财务、药品、设备、医疗统计等统计年报、季报、月报和实时报数据上报工作。经所在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同意,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二)对于各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紧迫事项,各部门信息员应首先及时告知本科室主任,同时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在口头报送后及时补送相关文字材料。 六、信息报送的基本要求: (一)各归口部门信息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报送信息必须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实事求是。 (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立即电话通报。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及答案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 B 单位:姓名:得分: 一. 填空题(共70分每空2分) 1.()缺乏症,在用磺胺类、抗疟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及砜类抗麻风药等可出现()反应。 2.新生儿(),消除药物能力较差,尿PH值较低,( )排泄尤慢。 3.小儿在酸中毒、()、()和()等病理情况下,影响()功能,使药物容易进入脑组织。 4.可通过母体应用()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预防 ( )的发生或减轻病情。 5.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抑制儿童()及();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如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可抑制()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6 哺乳母亲需禁用的药物有()、()、()、()溴隐亭及麦角碱等,如母亲必须服用上述药物需停止母乳喂养。服用()、()

和放射性检查药物需暂停母乳喂养。 7.选择抗菌药物时首选()、()高的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首选易通过()的抗生素,胆道感染时首选()浓度高的药物,肠道感染是首选()血浓度高的抗生素,泌尿道感染时首选血浓度、()浓度高的抗生素。 8.抗生素的序贯治疗又称转换治疗,或降级治疗,优点:()静脉给药时间,()病人痛苦,()静脉炎发生,()住院时间,()医药资源。 9.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最严重,()肾毒性神毒性大,( )血液毒性大。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2.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帐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 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 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 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中医临床用药指南100种中药方剂功能主治大全

中医临床用药指南100种中药方剂功能主治大全 1、头痛 风寒:麻黄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藁本. 风热: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曼荆子. 风湿:防风,羌活,川芎. 六经头痛: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厥阴:吴萸,少阴:细辛,太阴:苍术. 肝阳:天麻,钩藤. 肾虚:附子,肉桂,山萸肉,首乌,枸杞子. 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柴胡. 血虚:熟地,当归,白芍,杞子. 痰浊:半夏,白术,白附子. 血淤:川芎,牛膝. 顽固头痛:白附子,牵牛子,全虫,蜈蚣. 2、眩晕 肝阳上亢:天麻,菊花,钩藤,石决明,草决明,夏枯草. 气血亏虚:人参,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白芍,紫河车. 肾精不足:紫河车,鹿茸,山萸,沙苑子,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 痰浊中阻:半夏,白术,泽泻,云苓,竹茹. 3、口渴 风热:芦根,葛根. 胃热: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 热毒:玄参,生地. 伤阴:花粉,玉竹,石斛. 蓄水:云苓,半夏. 附:口苦:胆草,茵陈. 口甘:佩兰,云苓. 4、牙痛 胃火(牙龈肿痛):白芷,石膏,淡竹叶,黄连,升麻. 肾虚(牙根肿痛):细辛,骨碎补,露蜂房. 5、咽喉肿痛 实火:山豆根,射干,马勃,牛蒡子,荆芥,桔梗,双花,连翘,甘草. 虚火:玄参,生地,知母,黄柏. 溃烂:马勃,冰片,硼砂,蟾酥. 6、音哑 风寒:麻黄,杏仁,甘草. 风热:蝉衣,胖大海. 肺阴虚:沙参,麦冬,梨汁,诃子. 7、咳嗽 风寒:麻黄,苏叶,杏仁, 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痰湿:半下,陈皮,厚朴. 阴虚:百合,脉冬,川贝. 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鱼腥草.苇茎,桔梗. 8、喘促 实喘:风寒:麻黄,苏子,杏仁. 风热:桑皮,黄芩,白果. 虚喘:肺虚:人参,麦冬,五味子, 肾虚:蛤蚧,附子,故纸.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根据《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宣传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医院信息报送工作由各分管院长领导,办公室、药剂科、设备科、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人事科、预防保健等部门共同组成,根据卫统报表要求整理数据并汇总审核后,及时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二、各归口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医务科(病案室)负责上报医疗服务数据及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的审核工作。 (二)人事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三)设备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四)财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收入等数据并审核数据。 (五)统计室负责提供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六)信息科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数据并及时汇总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三、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本单位兼职信息员,从事具体信息报送工作。

四、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信息员的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卫生统计工作报送要点,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完成本部门信息的收集、编写、报送工作,定期向本科室主任报送信息审核,及时上报卫生统计部门。 五、信息报送程序及要求各归口医院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进行信息报送: (一)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医务科(病案室)、人事科、药剂科、设备部、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预防保健等部门的信息员完成医疗、人力、财务、药品、设备、医疗统计等统计年报、季报、月报和实时报数据上报工作。经所在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同意,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二)对于各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紧迫事项,各部门信息员应首先及时告知本科室主任,同时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在口头报送后及时补送相关文字材料。 六、信息报送的基本要求: (一)各归口部门信息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报送信息必须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实事求是。 (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立即电话通报。 (三)上报卫生部门的信息材料年报装订成册后及时转交档案室存档。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及答案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 B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共70分每空2分) 1、()缺乏症,在用磺胺类、抗疟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及 砜类抗麻风药等可出现()反应。 2、新生儿(),消除药物能力较差,尿PH值较低,()排泄尤慢. 3、小儿在酸中毒、( )、()与()等病理情况下,影响( )功 能,使药物容易进入脑组织。 4、可通过母体应用()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得生成,预防 ()得发生或减轻病情. 5、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抑制儿童( )及(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得制剂可影响(),如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 泰松可抑制( )得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6哺乳母亲需禁用得药物有()、()、()、( )溴隐 亭及麦角碱等,如母亲必须服用上述药物需停止母乳喂养。服用()、()与放射性检查药物需暂停母乳喂养。 7、选择抗菌药物时首选()、()高得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首选易通过 ( )得抗生素,胆道感染时首选( )浓度高得药物,肠道感染就是首选() 血浓度高得抗生素,泌尿道感染时首选血浓度、()浓度高得抗生素。 8.抗生素得序贯治疗又称转换治疗,或降级治疗,优点:( )静脉给药时间,( ) 病人痛苦,( )静脉炎发生,( )住院时间,()医药资源。 9.常用抗生素得不良反应中( )过敏反应最严重,()肾毒性神毒 性大,()血液毒性大。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 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2.禁止药品得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与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帐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她利益。() 3.儿童用药计算药物剂量时,不论何种情况都应该严格按照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所用药量。( ) 4.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得药品适应证、药理 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 5.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国内200多位一流的临床各科专家及相关药学专家编写, 分三卷出版:规格:16开精装全三部 出版单位:中国中医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 定价:1980元优惠价:1380元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定价:592 2010 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定价:798 2010 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定价:590 ①中药饮片卷,正文1268页,共介绍了656种药物,其中包括正品药物547种,附药109种。正品药物按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药材来

源、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效用分析、配伍应用、鉴别应用、方剂举隅、成药例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化学成分、药理毒理、本草摘要、参考文献等分别撰写; ②中药成方制剂卷,正文1068页,收载品种约1565个。针对每类药物的方解、临床应用、药理毒理、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为了便于临床使用,附录中还介绍了病证索引; 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正文1577页,收载品种1440余种。本版的最大特点是对儿童用药剂量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修订。同时,对每种药物的出处均作了标注,即是否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药品,是否是国家基本药物,是否是医保药物,等等。 《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①首次将“中药饮片”独立成卷,为中药材、饮片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②中药成方制剂卷、中药材与饮片卷对收载品种的药理毒理进行了独立介绍。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在书末收载了“儿童常用药物剂量表”,由北京儿童医院等权威机构的儿科专家审定,便于临床医生查阅。④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首次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收入附录,为妊娠期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⑤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功效在各相关章节中分别详细介绍,采用“相互参阅”的原则,便于临床医师准确、全

1.3.4.1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的数据与其他信息的制度与流程

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的数据 与其他信息的制度 根据《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宣传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医院信息报送工作由各分管院长领导,医务科(病案室)、政工科、药剂科、设备部、信息科、财务科、妇幼保健科等部门共同组成,根据卫统报表要求整理数据并汇总审核后,报各职能部门主任签字审核,及时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二、各归口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医务科(病案室)负责上报医疗服务数据及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的审核工作。 (二)政工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三)设备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四)财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收入等数据并审核数据。 (五)负责提供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六)信息中心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数据并及时汇总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三、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本单位兼职信息员,从事具体信息报送工作。

四、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信息员的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卫生统计工作报送要点,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完成本部门信息的收集、编写、报送工作,定期向本科室主任报送信息审核,及时上报卫生统计部门。 五、信息报送程序及要求各归口医院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进行信息报送: (一)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医务科(病案室)、政工科、药剂科、设备部、信息科、财务科、妇幼保健科等部门的信息员完成医疗、人力、财务、药品、设备、医疗统计等统计年报、季报、月报和实时报数据上报工作。经所在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同意,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二)对于各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紧迫事项,各部门信息员应首先及时告知本科室主任,同时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在口头报送后及时补送相关文字材料。 六、信息报送的基本要求: (一)各归口部门信息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报送信息必须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实事求是。 (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立即电话通报。 (三)上报卫生部门的信息材料年报装订成册后及时转交档案室存档。

(完整版)信息统计数据报送、审核制度与流程

信息统计数据报送、审核制度与流程 为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使之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我院实际状况,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多层次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工作制度。 1、报送内容: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 2、各科室主要职责 (1)医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技术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2)院办负责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院质量检测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3)人事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4)后勤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5)财务科负责提供收入与支出、资产与负债等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6)院办提供房屋及基本建设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7)药剂科负责提供临床用药监测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8)院感科负责提供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9)信息科统计室负责提供诊疗信息、出院病人调查表信息并审核数据,负责全院数据汇总工作。

3、信息报送程序 (1)信息科统计室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以书面或邮件形式给相关科室发送数据报送通知书。 (2)各科室在接到数据报送通知后,由科室信息统计人员根据通知要求,及时进行数据收集、汇总、审核工作。信息统计人员在此过程中,如有疑问时,应及时与信息科统计室沟通,解决疑问,确保统计口径准确无误。 (3)科室信息统计人员汇总数据,审核无误后,科室室负责人要对本科室汇总的数据信息签字认可,再报送信息科统计室。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4)信息科统计室将各科室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审核逻辑关系,形成报表。如发现逻辑关系错误的,及时反馈相关科室,相关科室修订后要重新报送。报表审核符合要求后,经统计负责人签字认可,送院领导审批后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5)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报送的数据有直接对口科室的,由相关科室负责收集、汇总数据,科室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报主管院长审批,可直接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4、核查和问责制度 (1)信息科统计室统一管理医院卫生统计资料,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 (2)各科室都应健全原始记录、登记表、台账和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确保统计数字数出有据,准确无误。对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和公布统计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南整体说明(必读)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南整体说明(必读)一、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南

二、高血压药物的联合使用指南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的现状仍很严峻,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低。研究表明中国18 岁以上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超过1.6 亿,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而控制率为 6.1% 。多至2/3 的患者需联合用药来控制血压。UKPDS 和HOT 等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需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来使血压达到目标,尤其对初始血压较高、存在靶器官损害或相关疾病的患者更需联合用药。因此高血压的联合用药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2级及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常需联合应用降压药以使血压达标。 一)联合用药的重要意义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常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合并存在,与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因此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但正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体液容量系统等多个方面,因此不易控制。大型临床研究HOT、VALUE 研究均表明单药治疗有效者只有近1/3 。单一药物只能对高血压的其中一种机制进行调节,所以疗效不佳,且血压降低后会启动反馈调节机制,使血压回升,药物加量至剂量-反应性平台后,再增加剂量不会增加疗效,且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因此对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血压水平较高的中、重度高血压,应予联合用药。 美国JNC7 降压治疗方案指出,2 期以上高血压(≥ 160/100mmHg)多数需2 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通常为: 噻嗪类利尿剂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或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ARB) 或β 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CCB) 并且血压比目标血压>20/10mmHg 以上,初始治疗即应两种药物联用。 WHO/ISH 强调30% 病人需要三种或更多的降压药治疗。联合用药可使有效率增至75-90%,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研究表明当两药联用时,其降压幅度基本是两种单药降压幅度之和,此时联合用药具“相加效应”,而不良反应较两种单药之和小,即相互抑制另一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此外联合用药有利于多种危险因素和并存疾病得到控制,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事件。 二)联合用药的原则 联合用药时药物搭配应具有协同作用,应为两种不同降压机制药物联用,常为小剂量联合,以降低单药高剂量所致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副作用最好相互抵消或少于两药单用。为简化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联用药物需服用方便,每日一次,疗效持续24 小时以上。选择药物时还应注意是否有利于改善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病、肾脏病或糖尿病,有无对某种疾病的禁忌。 联合用药有各药按需剂量配比处方和固定配比复方两种方式。较好固定复方剂如代文(缬沙坦+ 氢氯噻嗪),海捷亚(氯沙坦+ 氢氯噻嗪)、安博诺(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XXX(XXXX医院药械科) 为促进甲氨蝶呤片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临床药学室在参考国家有关药品使用规范和文献的基础上制订了XXXX医院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甲氨蝶呤是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用于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酸合成受阻,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该药品临床主要用于肿瘤和免疫疾病治疗。 一、甲氨蝶呤片适应症 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簟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乳腺癌、卵巢癌、富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还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皮肌炎等免疫性疾病。 二、甲氨蝶呤片用法用量 首次口服剂量5~10mg,每周1次(请注意,不是每日服用)。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可每2~4周增加2.5mg,最大剂量为20mg,每周1次。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一次15~20mg/m2,每周一次。每周固定时间服用。 三、甲氨蝶呤片注意事项 1、排除不适合人群。在开始甲氨蝶呤治疗前,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妊娠试验等。肝肾功能不全者、慢性感染者、妊娠妇女等不宜服用。 2、适量补充叶酸。在每周服用甲氨蝶呤(≥15mg)的第2日或第3日服用1 片(5mg)叶酸,可以明显减少甲氨蝶呤诱发的口腔溃疡、肝转氨酶升高、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且不降低甲氨蝶呤的疗效。但如果每日服用叶酸将减少甲氨蝶呤的吸收、降低其血药浓度,则降低疗效。如果每周服用甲氨蝶呤(≤10mg),则不推荐常规补充叶酸。 3、口服改肌注。如果患者服用甲氨蝶呤片后,恶心反应严重,甚至呕吐,可改用甲氨蝶呤针剂,每周肌注1次(5-15mg)。 4、不可随意停药。甲氨蝶呤属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类,相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而言,起效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2个月;目前,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医院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根据《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宣传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医院信息报送工作由各分管院长领导,办公室、药剂科、设备科、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人事科、预防保健等部门共同组成,根据卫统报表要求整理数据并汇总审核后,及时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二、各归口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医务科(病案室)负责上报医疗服务数据及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的审核工作。 (二)人事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三)设备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四)财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收入等数据并审核数据。 (五)统计室负责提供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六)信息科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数据并及时汇总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三、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本单位兼职信息员,从事具体信息报送工作。 四、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信息员的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卫生统计工作报送要点,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完成本部门信息的收集、编写、报送工作,定期向本科室主任报送信息审核,及时上报卫生统计部门。 五、信息报送程序及要求各归口医院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进行信息报送: (一)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医务科(病案室)、人事科、药剂科、设备部、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预防保健等部门的信息员完成医疗、人力、财务、药品、设备、医疗统计等统计年报、季报、月报和实时报数据上报工作。经所在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同意,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二)对于各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紧迫事项,各部门信息员应首先及时告知本科室主任,同时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在口头报送后及时补送相关文字材料。 六、信息报送的基本要求: (一)各归口部门信息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报送信息必须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实事求是。 (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立即电话通报。

抗生素用药指南(卫生部2011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的四个部分: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3、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4、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2009年3月25日卫办医发〔2009〕38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医学微生物种类 ?细菌 ?真菌 ?病毒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 ?原虫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1、球菌 ?1、1革兰阳性球菌葡萄菌属凝固酶阳性金葡菌 凝固酶阴性-表皮、腐生、溶血 链球菌属(肺炎、化脓、草绿色) ?1、2革兰阴性球菌奈瑟菌属脑膜炎、淋病 莫拉菌属卡他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2、杆菌 ?2、1革兰阳性杆菌无芽胞杆菌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李斯特、分枝、棒状) 厌氧菌(双歧、丙酸) 产芽胞杆菌 需氧菌(炭疽、腊样) ?2、2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埃希、志贺、沙门、克雷伯) 非发酵菌(铜绿、不动、嗜麦芽窄食) 弧菌科细菌(弧菌属、气单胞) 其他(军团、嗜血、弯曲、螺旋) 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3、厌氧菌 有芽孢的厌氧菌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艰难梭菌 无芽孢的厌氧菌(球菌、杆菌均有) 几个概念 ?抗感染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 ?抗菌药物(抗生素+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抗生素 ?抗菌素 一、常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根据主要作用靶位不同,作用机制可分为: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 β-内酰胺类、糖肽类、磷霉素 ?损伤细菌细胞膜,破坏其屏障作用 多粘菌素 ?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 30S:氨基糖苷类、四环素 50S: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氯霉素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 DNA:喹诺酮类、呋喃类、咪唑类 RNA:利福平 ?其他 叶酸二氢叶酸合成酶(磺胺类) 二氢叶酸还原酶(甲氧苄啶) 一、青霉素类 ?1、青霉素G和青霉素V——用于不产酶的革兰氏阳性菌) ?2、耐酶青霉素(苯唑、氯唑、双氯、氟氯)——用于产酶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3、氨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球菌所致感染 ?4、广谱青霉素(羧苄、替卡、阿洛、美洛、哌拉)——用于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 ?5、美西林——仅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 青霉素类 ?注意事项:1、无论何种给药途径,用药前均需询问青霉素过敏史并需先做皮试。 ?2、间隔时间3天以上,应重新做皮试; ?3、换批号后,应重新做皮试 头孢菌素的分代及其抗菌活性比较 第一代头孢注射品种比较 第一代头孢口服品种比较 第二代头孢菌素 ?V£oí·????Dá?¢í·?????à?¢í·??ì?°2?¢í·???á?÷ ?头孢呋辛:1、对酶稳定;2、几无肾毒性;3、通过血脑屏障;4、既有注射制剂又有口服制 剂 ?头孢孟多:戒酒硫样反应、低凝血酶原血症

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医院信息报送制度及流程 根据《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宣传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医院信息报送工作由各分管院长领导,办公室、药剂科、设备科、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人事科、预防保健等部门共同组成,根据卫统报表要求整理数据并汇总审核后,及时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二、各归口医院行政职能科室的主要职责: (一)医务科(病案室)负责上报医疗服务数据及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的审核工作。 (二)人事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三)设备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 (四)财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收入等数据并审核数据。 (五)统计室负责提供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的数据并审核数据。(六)信息科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数据并及时汇总按卫统报表要求直报上级卫生部门。 三、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要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本单位兼职信息员,从事具体信息报送工作。

四、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信息员的工作职责: 根据上级卫生统计工作报送要点,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完成本部门信息的收集、编写、报送工作,定期向本科室主任报送信息审核,及时上报卫生统计部门。 五、信息报送程序及要求各归口医院管理部门应按以下程序进行信息报送: (一)各归口行政职能科室医务科(病案室)、人事科、药剂科、设备部、信息中心(统计室)、财务科、预防保健等部门的信息员完成医疗、人力、财务、药品、设备、医疗统计等统计年报、季报、月报和实时报数据上报工作。经所在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同意,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二)对于各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或其他重大紧迫事项,各部门信息员应首先及时告知本科室主任,同时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在口头报送后及时补送相关文字材料。 六、信息报送的基本要求: (一)各归口部门信息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会计法》、《药品管理法》,报送信息必须坚持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实事求是。 (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立即电话通报。 (三)上报卫生部门的信息材料年报装订成册后及时转交档案室存档。

临床药物咨询系统高级版用户手册

医药人员的得力助手、智能化的合理用药指南《临床药物咨询系统》高级版 用户手册 浦东软件园 大通医药信息技术

声明 本软件的及相关权利归浦东软件园大通医药信息技术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未经许可或授权,不得擅自复制该产品的容及包装。 授权使用协议 ?用户不能对本软件进行逆向工程、反编译 ?用户不能将本系统知识库复制用于其它软件 ?本系统容仅作用药参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于本用户手册 欢迎阅读《临床药物咨询系统》高级版用户手册。本指南帮助您快速学会使用此软件。用户手册提供了关于如何使用该软件的详尽信息。 本指南包括以下容: ?系统概述 ?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安装与卸载 ?界面说明及使用指南 本指南介绍了如何使用《临床药物咨询系统》高级版来帮助您每天的工作更加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系统概述 《临床药物咨询系统》高级版提供了病人基本信息和处方药品录入功能,可实时显示药物的配伍分析结果。此外,还具有以下功能:⑴要点提示显示功能;⑵药物过敏史审查;⑶老年人用药审查;⑷儿童用药审查;⑸妊娠期妇女用药审查;⑹禁、慎用药审查;⑺药品超剂量审查;⑻给药途径审查;⑼药品分类查询;⑽药物咨询;⑾适应症查询;⑿肝、肾功能不全用药量调整;⒀FDA妊娠期药物分类查询;⒁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相关查询;⒂抗生素分类及禁慎用症;⒃检验值与诊断;(17)常用医学公式;(18)中药用药禁忌⒆用药指南;⒇基本信息设置。

系统运行环境 (1) 硬件环境(最低配置) (1) 软件环境: (1) 系统安装与卸载 (2) 安装 (2) 卸载 (2) 界面说明及使用指南 (4) 系统启动: (4) 系统功能介绍 (4) 1、处方审核 (4) 2、药物咨询 (12) 3、药品分类查询 (18) 4、适应症查询 (26) 5、肝、肾功能不全用药量调整 (29) 6、妊娠期药物查询功能 (30) 7、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相关查询 (31) 8、抗生素分类及禁慎用症 (31) 9、检验值与诊断 (34) 10、常用医学公式 (35) 11、中药用药禁忌 (36) 12、用药指南 (38) 13、基本信息设置 (38) 4、用户支持 (42)

信息统计数据报送审核制度与流程

信息统计数据报送、审核制度与流程为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使之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我院实际状况,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多层次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促进医院和谐、快速、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工作制度。 1、报送内容: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 2、各科室主要职责 (1)医务科负责提供医疗技术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2)院办负责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院质量检测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3)人事科负责提供人力资源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4)后勤科负责提供医用设备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5)财务科负责提供收入与支出、资产与负债等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6)院办提供房屋及基本建设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7)药剂科负责提供临床用药监测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8)院感科负责提供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并审核报送数据。 (9)信息科统计室负责提供诊疗信息、出院病人调查表信息并审核数据,负责全院数据汇总工作。

3、信息报送程序 (1)信息科统计室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以书面或邮件形式给相关科室发送数据报送通知书。 (2)各科室在接到数据报送通知后,由科室信息统计人员根据通知要求,及时进行数据收集、汇总、审核工作。信息统计人员在此过程中,如有疑问时,应及时与信息科统计室沟通,解决疑问,确保统计口径准确无误。 (3)科室信息统计人员汇总数据,审核无误后,科室室负责人要对本科室汇总的数据信息签字认可,再报送信息科统计室。同时整理成文,报分管院长。 (4)信息科统计室将各科室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审核逻辑关系,形成报表。如发现逻辑关系错误的,及时反馈相关科室,相关科室修订后要重新报送。报表审核符合要求后,经统计负责人签字认可,送院领导审批后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5)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报送的数据有直接对口科室的,由相关科室负责收集、汇总数据,科室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报主管院长审批,可直接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4、核查和问责制度 (1)信息科统计室统一管理医院卫生统计资料,各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 (2)各科室都应健全原始记录、登记表、台账和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确保统计数字数出有据,准确无误。对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和公布统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