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应对新媒体要转变观念和认识

正确应对新媒体要转变观念和认识

正确应对新媒体要转变观念和认识
正确应对新媒体要转变观念和认识

正确应对新媒体要转变观念和认识

应对媒体的问题,实质是适应新的执政环境的问题;应对媒体的人和部门,不再仅仅是新闻发言人和宣传部门,而是每一位党政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的能力,不再仅仅是提高素质和技巧的问题,而是转变观念和认识的问题。

一、新媒体是民意的直接反映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便捷性以及廉价性,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特权,使个人信息发布与传播自由成为现实。人们只要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只要拥有计算机和互联网或者手机等新媒体设备,就可以跨越传统媒体的“把关”和限制,通过新媒体自由发布和传播信息,每个人都有可能、有条件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新媒体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及匿名性,避免了种种利益保护驱动下对于消息的封锁,消解了人们发表言论和看法的各种顾虑与风险,使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都能够化身为网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使信息广泛地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使平民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重大议题结合起来并予以升华。同时,新媒体解构了传媒机构议题设置和舆论导向的特权,形成了一种公众舆论自我议程设置的新方式。新媒体通过点击率和回帖数量,自动凸现热点问题,又通过超级链接、即时传输工具(QQ、MSN等)以及手机短信等广为传播,使社会热点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新媒体的上述特性,使其迅速形成一种新型公共领域。公众可通过网络就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表言论、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并以此对公共事务进行民主干预。

二、新媒体使执政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新媒体改变了公众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使执政环境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第一,新媒体使决策民主化被强调。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政府的一切施政措施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必须以民意作为依据。因此,政府必须与公民进行协商,共同对公共事物做出决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冲突,使政府的公共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认同。新媒体所形成的新型公共领域,为民意表达提供了重要的表达与交流平台。民意由此获得话语权,并由此聚合成强大舆论力量对政府决策进行干预,使民意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新媒体民主意志所凸现出的强大决策干预力,将决策民主化推上了一个新的进程,政府决策面临着由单纯的精英式决策向与公民协商共同进行决策的模式转化。政府必须更加重视推进决策民主化的方式与方法。

第二,新媒体使政府责任被强调。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是满足社会的需求,政府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全体人民提供充足而优质的公共产品,为社会提供公正、公平的公共服务。因此,政府的一切施政措施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是否对民意负责,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由于新媒体为民主监督提供了更为直接、广泛和深入的条件,使政府责任被进一步强调。一方面,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且加快了公民获取信息的速度,人们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各种来自于一线的原生态信息,能够更多、更快地了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新媒体的互动交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公民要求公平、公正,以及保障自身权利不受侵犯的民主意识,增强了进行政府监督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性与自觉性。民众对政府是否公平、公正地履行职责;是否依法行政、合理运用权力等,越来越关注。另一方面,政府责任的强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作为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制度的要求、是否规范等方面更为重视,同时也要求政府对加强问责制以及建立受公众社会监督的法律、体制、机制建设等,进行新的思考。

第三,新媒体使政府公开性、透明性被强调。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参与决策与进行政府监督的前提,而政府的公开、透明是公众享有知情权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决策民主化与政府责任被强调的同时,也自然导致了对政府公开性、透明性的强调。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而其行使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权利。因此,公民有权利获得政府信息,监督政府的行为;政府有义务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接受公众的监督。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的公开、透明并不仅仅意味着对相关文件以及政府部门、职能简单化地公布,而是要主动与公民进行对话与沟通,把社会普遍关心、关乎公众利益、涉及公平正义的政府事项,以公众能够获取、解读和明了的形式与方式向公众公开,以接受社会公众的评议、评价和监督。新媒体对政府公开性、透明性的强调,要求政府必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而这种转化是从理念到行动,从被动行为到主动行为,从临时性到常态性的转变。

三、转变观念和态度,提高素养和能力

由上可见,应对新媒体的问题已经成为应对新的执政环境的问题。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转变应对新媒体的观念和态度、提高素养和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对于执政能力的要求。

首先是转变观念。建立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目标,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本位”观念,强调政府意志的体现和贯彻,政府替公民作主。政府施政行为“唯上”不“唯下”,重管理轻服务,忽略公民的意愿与权力。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活动必须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利益与意志,政府工作的成效必须根据公民的满意度衡量。

其次是转变态度。服务型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政府行政必须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以确保政府有效履行职责、正当使用权力;杜绝行政行为的随意性,防止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和滥用。因此,政府应建立信息

公开机制,主动、全面地公开政务,为社会公众的监督提供途径,以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党政领导干部应转变对于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态度,必须认识到公民对于政府行政活动具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律高度规定了行政机关公开信息的义务,明确了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责任。作为政府工作人员,面对公众的提问,不能简单拒答、回避和敷衍,而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予以解释和回答。

最后是提高素质与能力。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不可或缺性,新媒体对于执政环境的改变,源于网络新型公共领域的出现,网络成为公民表达与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抛开网络,单纯采用传统方式,难以与聚集在网络中的公众进行对话与沟通。因此,党政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素质与能力。一是提高对于新媒体及特征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其社会影响,从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执政策略、方式和方法。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和方式应对新环境的挑战,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建立常态的政民互动协商机制,回应民意诉求,与公众对话和沟通。仅依靠听汇报、看报告、召开座谈以及有限的实地考察等传统方式来了解体察民情、民意,已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多元化要求。三是学习网络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与新媒体交流、沟通的技巧。党政领导干部应亲身加入到新媒体社会中来,成为一个普通网民,才能应对新媒体环境的挑战,如果还是高高在上,置身于新媒体之外,只能被这种环境所淘汰。应对新媒体的问题,不仅仅是提高素质、能力和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的问题。党政领导干部只有从思想上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挑战。(来源:学习时报党校教育专刊295期综合文化版)

领导干部要大力提升应对新媒体的能力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传播与通讯业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新媒体正以新时代信息革命领军者的咄咄姿态,渗透到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极大改变着我们党原来所面临的执政环境,对我们党的执政提

出了新的考验和新的要求。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的能力,是在新的信息和社会舆论环境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好的新课题。

一、要认真正视新媒体对党的执政带来的新挑战

互联网、手机短讯等第四代、第五代新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前三代传统媒体之后强势崛起的全新信息传播新媒体,是依托于网络运行基础上的数字化复合媒体形态,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的精英控制格局与议程设置方式,使个人信息发布及传播成为现实,从而使新媒体成为民意表达、民权维护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正以其与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平等互动性、传播快捷性、虚拟隐匿性、自由开放性、海量无界性等独有特性,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大势和公民社会构建进程不期而遇,在当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格局中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和作用,对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重视网络舆论引导,不积极、不善于利用网络解决问题,小冲突也能酿成大事件。近几年发生的震动全国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最初往往就是网上一个小小的发帖引起的。

1、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众主流媒体,根本改变了我们原有的舆论引导格局。据官方统计,到2009年6月末,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3.38亿,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手机持有量突破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1.5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5%。按照传媒界的标准,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大众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特性使网络舆论引导更加艰巨、困难和被动。在现今的中国,新媒体如互联网网站绝大部分为体制外的商业网站,有着自己独特的利益取向和运行规律。传统媒体大多为体制内的宣传媒介,被称为党的喉舌。与传统媒体相比,以前的传统媒体信息单向传播,现在多向、共享、互动;以前官方发布,现在人人都是记者编辑;以前“点对面”传播,现在“点对点”、“多对多”传播。这些因素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开展新媒体舆论引导往往不如使用传播媒体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新媒体构建互联网政治平台,网络舆论深度介入社会政治生活。亿万网民通过互联网参政议政,高、中级领导干部包括总书记、总理通过网络与广大民众在互联网上互动(交流对话)的互联网政治现象,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常见景象,推动着党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发展。网络反腐开辟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的有效途径。网络维权因其成本低、用时少、影响大而成为人们利益诉求表达的新渠道,所谓“信访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运用网络放大社会问题的影响,“人肉搜索”与“网民网络通缉”、“网络审判”等,从舆论监督走向法外舆论造势、施压,从网络监督演变为网络强制干预,从“说说就罢”到“不处理当官的就不罢手”,对现行行政体制和法律法规的底线构成了一定的胁迫。

3、新媒体是社情民意的显示器,承担着调节社会情绪减压器的角色。网络是党委政府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网上的社情民意未经筛选、修饰和加工,原汁原味呈现出来,是人们真实的心理情绪流露,是领导干部在“正常渠道”难以听到的逆耳之言、“铁骨铮言”。由于社会分层、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巨大,需要一定的渠道加以释放、渲泄。互联网、网络博客在客观上承担起了社会情绪、社会心理的缓冲阀和调节器作用,其中难难免夹杂着社会各种消极情绪甚至错误思潮,给凝聚全社会共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不利影响。

4、新媒体跑在信息的最前面,使政府的工作显得迟缓和被动。一些重大事情、危机事件都是互联网上先曝光,然后引起传统媒体(党的喉舌)的关注,最终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才促进了实际问题的解决。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既成了传统媒体重要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成了传统媒体的思想材料。一些重要信息最先在网络上发表,随之又在传统媒体上面世,形成互动关系,二者相互呼应,促成政府出手解决,形成“媒体出题目,政府做文章”的工作格局。

5、新媒体保障了社会公民的知情权,也弱化了政府对社会信息的控制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国家内政、外交等方面透明度越来越小,所受到的牵制和约束力也随之增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垄断,信息传递和交流是完全自由和在较大程度上不受管理和控制的,同时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吸纳,这使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扩大,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下降。政府在处理突发的群体性事件、危机性事件时往往经受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关键时刻的网络谣言传播,搅得人心惶惶,对维护社会稳定形成极

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

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性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设备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之为数字化新媒体。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媒体有:博客、播客、微博、微信、QQ、陌陌、手机客户端、移动电视等。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海量性和共享性等特性,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接收和发布信息、体现自我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平台,因此也称之为自媒体。不仅仅是社会大众,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司法部门、社会团体、商家企业等,也纷纷青睐和运用新媒体,向社会大众发布信息、提供服务,以达到公开信息、推广产品、打造品牌、树立形象之目的。 二、新媒体运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新媒体的运用中,却出现了很多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 问题一:新媒体成为一些人造谣、传谣、发布奇谈怪论、表达对社会强烈不满的平台。网络谣言四起、抨击国家大政方针、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等现象司空见惯; 问题二:新媒体成为少数不法分子从事非法经营、违法犯罪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如假冒伪劣产品代购代销、违禁物品交易、暴力渲染、色情视频、图片传播等。 问题三:新媒体成为滋生腐败的新温床。现在很多新媒体都具有电子支付功能,如微信、微博、QQ的电子支付、红

包、钱包等,利用红包行贿受贿、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问题四:新媒体的交友平台,使很多人忽视了亲情温暖。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界限,人们交友聊天十分方便,发微信、发微博、刷朋友圈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而与家人、亲人间的交流反而更少了,家庭生活中缺少亲情温暖,父母报怨、夫妻离婚的现象也不少见。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问题五:新媒体滋生“低头族”,新增人身安全隐患。过马路、上公交、挤地铁,随时随地,我们都可见到看手机的“低头族”。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手机上,忽视了外界环境,“低头族”撞电杆、撞树杆、撞汽车等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人因此而丧失性命。 三、官方新媒体的运行及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宠,也引起了党政机关、司法部门等组织的高度重视,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作为沟通社会、传播信息、问政于民、提供服务的桥梁和平台。这些官方新媒体诞生,延伸了官民间的对话和联系,深化了政务信息公开,有效地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深受社会大众的喜欢和好评。 纵观这些官方新媒体,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在运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将新媒体作为一种时髦和摆设。一些单位和部门,不管需不需要,先开通一系列官方新媒体。这些官方新媒体无专人管理和维护,长期不更新,或内容简单枯燥,没有亲和力,成了僵尸微博、微信。其实他们是把新媒体作为一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以人人网为例 一新媒体的概念 现在,对新媒体,各界还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概念。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教授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的,多层次的。从传播的不同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定义。概括说起来,就传播的介质形态而言,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上的,以及其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他们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介的特点 1.灵活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样,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生在应付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之余,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而新媒体因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能够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他们。如在像等车这样的零碎时间里看看手机短信、利用手机上网、在寝室上网等。 2.交互 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往往是单向的。而通过新媒体人们往往即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传播者。如我们组的调查问卷中,通过人人网发布和分享信息的的比例分别为67%和84%。 3.科技含量高 新媒体具有移动、便捷、数字化等特性,其运用各种具体传播形式,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更加形象生动感性地进行信息的传播。这些特点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喜爱。 三新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新媒介广泛的信息来源,为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传播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时空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大体上而言,眼界、思维都要开阔和开放一些。在我们组的问卷调查中,将人人网用于资讯和学习的

新媒体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新媒体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孟祥征河北省泊头市实验中学 [摘要]新媒体教学的特点是: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容量,良好的交互性。多媒体运用的原则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表现媒体的方式,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信息含量要适中,信息量过大,不利于课堂交流、互动,学生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多种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有机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以语言、神态、动作、板书等表现手法与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求知欲。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量教学效果情境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教学的特点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的媒体形式而言的,又称为多媒体。这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新媒体”所传播的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及其所包含的意义这些并不都具有物质实体,他们只是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的表面特征,是一种信息表达的方式。“新媒体”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媒体,是信息存储、传播和表现的载体,并不是一般的媒介和媒质。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d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由于使用的材料和处理手段的不同,使得多媒体教学与其它媒体教学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 (一)丰富的表现力。它广泛吸取了各类艺术手段的长处,如绘画的形象特点,音乐的节奏特点,电影电视善于表现过程的特点等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内容。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很多过去难以形象说明的公式、原理、定律,今天都可以得到清晰表现,甚至一些常态下难以观察的事件或现象,教学者仍可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而加以模拟演示。生动、丰富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使得多媒体几乎能深入到人之所想、情之所至的一切领域,使教学者、教学媒介和教学成果真正达到三位一体。这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例如:物理课中发动机、发电机、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化学课中的化合价、电解水实验,生物课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地理课中的地球的自转与四季的形成等知识点,学生不易理解,但运用视频或动画手段展示其过程,则可顺利地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巨大的容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语文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

新媒体特点介绍

新媒体特点介绍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

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7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孟波的演讲以《新媒体传播特点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为主题。他以“水淹帝都”、“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五品夫人”、“赖昌星遣送回国”等最近新浪微博上的热点事件作为引子,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平台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近。 孟波指出,所谓的新媒体其实是与旧媒体相对而言的。当然,很多传播学家或报刊杂志都对“新媒体”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比如丹·吉尔默认为:新媒体就是新闻媒介3.0;而美国的《连线》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活动。不管怎样去解释“新媒体”的概念,既定的事实就是:新媒体必然比旧媒体的传播更快更广。 从自身的工作经验中,孟波提炼出了新媒体的十个传播特征,分别是: 1.全时传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四个发展阶段:定时、即时、实时、全时,全时传播指的是信息随时可以进行发布。 2.全域传播。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发布信息。 3.全民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 4.全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

对新媒体的认识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本科结课论文 新媒体原理 系别 08新闻传播系 专业媒体创意 班级媒体创意 姓名张秋红 学号 20080208024 指导教师罗艺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1年 6月 8日

对IPTV的认识 个性化的互动的电视,是未来的家庭娱乐中心,而IPTV完全满足了这个要求,是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IPTV的主要卖点是交互,及Inter网内业务的扩充。IPTV还可以非常容易地将电视服务和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结合在一起,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电信运营商具有成熟的商业经营模式,包括业务开发等技术,这些经验也可以用于IPTV的运营,其良好的盈利模式可以保证IPTV良性健康的发展。广电运营商一直以来都是固定依赖广告费和收视费作为其收入主要来源,缺乏良好的盈利手段,缺乏对市场的主动发掘和开拓意识,因此在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时难以准确把握发展方向。(概括,一、网络运营商运用IPTV 系统技术提供全套电视业务。二、第三方利用IPTV系统技术。) IPTV是网络融合大趋势下的产物.它的复杂性不仅反映在技术实现上,在运营模式和产业链方面也是非常复杂的. IPTV比起传统电信业务的产业链更长、更复杂. IPTV的运营则需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内容提供商的内容、业务提供商的管理才能提供完整地业务.因此, IPTV的运营涉及一条完整复杂的产业链,包括涉及到众多环节,要求电信运营模式要从传统的双边贸易模式转向多边贸易模式,应针对产业链各方之间的多对多关系,扩大合作范围,完成自身的转型。 当然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个技术上的象征,然而此技术肯定有它的优劣势,IPTV也不排除在外。因为本人比较热衷于新媒体,所以特意调查了一下,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IPTV优劣势:优势:从网络上实现IPTV技术时相对容易,而且从商业运作上也可以做到全国上下一盘棋。IPTV网络一直主张“全程全网”策略,可以使各地用户真正实现“一点接入,全网通行”。 劣势:IPTV是电视和网络的结合体。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是IPTV主要的内容来源之一,但目前都掌握在广电部门手里,是广电运营商得天独厚的资本。与广电运营商相比,这是电信运营商发展IPTV最大的硬伤。与超过1.2亿的有线电视用户数相比,仍相去甚远。 总体而言,IPTV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一、)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国家信息发展战略中,都把三网融合作为信息领域的发展目标,IPTV是三网合一的重要切入点,顺应了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具有极其广阔的前景。 (二、)在日趋平稳的电信市场, IPTV是目前除3G之外的又一个诱人的新兴产业。大量潜在的市场机会不仅吸引了中兴、华为众多设备生产厂家的跟进,盛大、TCL这类硬件厂家也纷纷投入研发。随着IPTV的发展,产业链上下游都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 下面是我给IPTV的一点建议: 1、要创立一个支持IPTV组播业务的最佳网络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传输宽带。 2、机顶盒等设备应该是免费的,可以与客户签长期合同。 3、建立利益共享的盈利模式。 4、保持内容的丰富和精彩程度,可以是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的频道。 5、保证其内容的安全性。

我对微博新媒体的认识

结课论文题目:我对微博新媒体的认识 姓名:刘璐 学号: 2013120369020 专业:网络与新媒体 课程名称:新媒体产业 任课教师:于雷 2015年 1 月 1 日

摘要 微博,又称微博客,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些信息可以被很多方式传送,包括短信、实时信息软件、电子邮件或网页。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以“短、灵、快”为特点。 关键词:微博网络大众化虚假信息

北京联合大学结课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 引言 (1) 1.关于新媒体 (2) 2从博客到微博 (3) 2.1博客 (3) 2.1.1博客的优点 (3) 2.1.2博客的缺点 (3) 2.2微博 (3) 2.2.1微博的发展 (3) 2.2.2微博的优点 (4) 2.2.3微博的缺点 (4) 3.对微博的认识 (2) 3.1名人对微博的认识 (6) 3.2我对微博的认识 (6) 3.2.1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利用微博 (6) 3.2.2净化微博环境拒绝不良信息 (7) 3.2.3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 (7) 3.2.4微博需要创新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运用新媒体工作汇报

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工作 阳高团委以团中央5.27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性课题,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通过网络将各级团组织和全县广大青年团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团的工作和活动更加深入地贴近青少年、融入青少年。 一是拓宽团的服务平台。建立团干部飞信联系网络,通过飞信发布会议召开、活动开展等信息,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培育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团县委先后开通腾讯、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阳高青年”和团县委QQ工作群、网宣员QQ工作群,“阳高好声音”、“阳高县交友群”等。目前,团县委已在腾讯、新浪拥有粉丝300 余人,发表微博70余条,关注各级团组织、媒体50多个;“阳高青年”微信公共平台拥有粉丝200人,发布信息70余条,网宣员工作群拥有成员200余人。团县委QQ工作群拥有成员20余名。 二是网上网下互动,凝聚团的力量。团县委利用新媒体收集、发布各类便民信息,将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生活

服务等与微博、QQ群等建设结合起来,在满足团员青年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基础上,真正服务好青年。今年以来,团县委还运用微博、QQ群开展意见建议征询、信息反馈等,最大化团员青年参与度,增强团员青年的归属感。线上线下的互动,充分展现青年人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了团结、民主、和谐的氛围,不断提升着团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是充分利用团县委网站。团县委在团县委网站上发布上级团组织的政策、活动安排、党政中心工作动态等信息,做好传统的思想教育、组织引导、就业服务等工作。同时,借助新媒体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形式多元、覆盖面广的特点,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并融入文化、艺术、时尚等元素,使团的工作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新媒体考试题目及其参考答案

1.请以手机媒体或网络媒体为例,结合本学期课堂讲授内容和你的个人体验,谈谈你对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的.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则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广义上,“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狭义上,媒介融合指不同媒介形式的结合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 以手机媒体为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融合的加强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相继问世,这一方面反映了报刊广电媒体对手机网络传播新高地的抢夺,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报刊和广播电视以信息技术为中介,借助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传输手段,使得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1.不同媒介组织的跨媒介融合。 2.传统媒体内部业务的融合 3.融合新闻 4.传媒业务与功能的融合,指媒体之间相互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传媒业务和功能的融合。 结合目前媒介融合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及表现形式,个人认为媒体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在于对内容的拥有,然而规模化信息难以通过传统媒体自身充分地生产和流通;纵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造就了大规模的内容生产的可能性,但资本上的劣势往往阻碍其发展。综合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也就势在必行。 二接收终端的融合。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 三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随着信息产业的技术融合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逐步纳入到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来进行,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的战略联盟会使媒介产业融合形式更加多样化。 四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具体来说以受众为中心的媒介融合,是实现内容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形式上是媒介优势的完全融合,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并和经济效益统一。

如何认识和对待媒体

如何认识和对待媒体 2010年06月13日来源:中国吉林网 初长洲 充分认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也有媒体专家认为报纸、广播(收音机)、电视(机)并不是媒体,而报社、电台、电视台才是媒体,也就是说利用传播媒介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才是媒体。有人把互联网称之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也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互联网+手机”的信息交流载体,我们称之为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速度和内容,而且政治影响力日渐突出,改变和提升着人们的政治能力,特别是网络作为“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已成为传递原生态的群众情绪和民意的重要渠道。其发展势头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鲜明的监督平台。新媒体利用即时交流互动的技术特点随时监督政府部门、官员的一举一动。一些在传统媒体上很难见到的对官员个人问题质疑和抨击在新媒体上都会呈现。二是民意的聚集地。新媒体使普通百姓有了新的政治参与方式,人们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影响党和政府的决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互联网对党和政府的反应机制、行为模式的改变和社会变革的促进,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运用“体用”关系理论分析和把握党政与媒体的关系 如果说“善待媒体”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要求,那么分析和把握党政与媒体的关系,则是“善待媒体”的思想认识上的前提。汹涌而来的新媒体浪潮,打破了信息传播传统格局,媒体与党政非但不再是单纯的“喉舌”关系,而且监督功能更为凸显,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政与媒体的关系。“体用”关系理论是中华传统思想理论之精髓。“体用”表明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观表现的关系。“体”为客观为根本为事物之本质,“用”为主观为外观为表现,由内而生外,由外而促内。只有“体用双行”、“体用互交”、“体用和谐”才能使客观事物沿着规律向前发展。当今社会,传媒资源已天然地成为执政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不会与媒体打交道,不会发挥媒体力量推动工作的领导,不可能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以党政为体,以传媒为用,构建党政、媒体、民众三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良性互动新格局,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按照“三善”要求转变与媒体打交道的观念和做法 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只有善待好媒体,才能善用好媒体、善管好媒体,才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领导干部要按照“三善”要求转变与媒体打交道的观念和做法。“善待媒体”要由管制思维转变为对话思维。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果把媒体只当作下属和工具,而认识不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只知道发号施令,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善待。“善用媒体”要密切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各级领导干部应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尤其要冷静、理智地应对

新媒体的定义和意义

转)新媒体的定义和意义 在几年前,当与传统的纸媒、电波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所指的范围很简单也容易理解,那就是改变了受众阅读习惯,让人类真正走进信息交互世界的互联网。21世纪的节奏很快,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快要结束之时,我们才发觉自己的思想不得不再次进行解放,而原来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 历来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也能够找出新媒体的不同解释。笔者以为,媒体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体就是指信息传播的通路,而广义的媒体则可看作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根据这两种不同的理解,那么新媒体的概念也应该有所区 分。 就狭义的媒体定义而言,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媒体”概念就只是一种信息通路上的改变。如与传统的纸媒电波媒体相对应,互联网可被称作是新媒体,网络视频也可被认为是新媒体,与传统的户外媒体相比较,江南春的楼宇电视也是一种新媒体,而未来的数字电视、无线网络等也都可被称作新媒体。从这个层面上讲,狭义的新媒体只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信息传送的通路,它只是一种信息载体的变化。 广义的新媒体应该是指信息传递过程的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源(信息源头)、信道(信息通路)、信众(信息受众)三个信息传递环节的一种规律作用链,即通过信源找到信息,通过信道释放信息,再由信众接受信息。而新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作用链条,或者改变了这个链条中各种角色的定位。如博客让广大的“信众”成为了“信源”,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再如搜索引擎的出现甚至可以让信源直接面对信众,省略 了信道采集和发布信息的过程。 通过这两种不同概念的区分,我们再来看看同样的“新媒体”间都有什么区别。曾经火爆一时的门户网站虽然改变了信息的通路,但其传播链条却依然是一种“信源”“信道”“信众”的作用过程,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算不得是真正的新媒体。甚至于,正在COPY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无线网络也难免会出现同样的过程。 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受众信息接受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信众更倾向于定制化、个性化的信息,所以只对传统意义上的信道进行变革,已经不能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甚至可以把信息放进厕所去强奸受众的眼球,但你却很难真正影响目标受众的消费行为和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同被称为“新媒体”,以美国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会江河日下、以FACEBOOK为代表的SNS社区和博客网站又为何日益火爆的原因。 博客和SNS社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这种产品的出现则改变了信源和信道,让原来的信众(许许多多的个人)变成了信源,再通过博客发布平台(信道),又一次将信息传递给了其身边的朋友和陌生的网友(信众)。在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之时,这种看似分散的信息也往往比强制信息更具穿透力和公信力,更有甚者,甚至将其作为“口碑传 播”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一种更神奇的互联网产品叫做新媒体,那就是搜索引擎。不管是大众搜索门户百度、GOOGLE还是垂直搜索门户阿里巴巴,这种媒体最根本的变化就在于他们通过平台的打造,省去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道环节,能够让信源直接面对信众。

新媒体专业实习感想

新媒体专业实习感想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院系: 学校:

在此次实习的工作单位是在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习让我对土家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在实习期刚开始我就主动要求,接触多方面的工作,想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来弥补在大 学期间所欠缺的。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原生态文艺表演、文化艺术策划、企业形象策划和推广、旅游产品开发、农 副产业等一体的新型文化公司,而这方面恰好是我的兴趣所好。 其实第一天进入实习单位,我感到非常陌生与害怕,因为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中,我所学习的大部分都是书面知识,实践的机会非常少,我非常害怕自己学习的知识不够,还有在这样大型的公司,我很害怕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公司微博的运营,既要符合网络安全的标准又要符合公司的形象,同时还要吸引人们有点击的欲望。这样的三项指标看似简单,但对于我这样一个菜鸟却是很难。 每天上班都会提早半个小时到公司,开始大量浏览新闻,观察和总结各栏目的内容风格,查看点击量。闲暇时间我也会积极询问其他实习生,听取建议。三天后我已经可以掌握负责的栏目风格,找到的新闻 也基本符合要求。而第二个星期则进行原创微博,这让我痛苦了很久,因为我常常是难以取舍,都是重点,哪个都想放在标题吸引眼球,于 是常常感到十分苦恼。 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 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 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

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职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 心出现了错误,也必须负责纠正。在实习期内,有一次我在工 作期间用电脑看电影,受到了批评,让我感到很羞愧。我觉得 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 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 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事务办理需要工作 证件,虽然对方可能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 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必 须得这么做. 感谢实习的公司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来到这个集体,在为期三个 多月的实习是我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这个阶段是我从学生步入职场的重要的过渡,对我来说有很大帮助,为我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两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 我觉得工作后任何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并努力提高 自己的职业素养,做一行就要懂这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时候需要身份证件才能进入会场,虽然客户可能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必须得这么做。 最后,在实习公司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我的老师。我虚心学习

新媒体美学赏析

对新媒体的理解与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品种、样式也提出了更多的、更高的要求。对新媒体的高预期让消费者变得更挑剔,新媒体市场中经济模式的变化和消费者地位的转变让消费者对电视的“宽容度”明显降低。 新媒体将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了电脑和手机,将传输渠道从无线、有线网扩大到了卫星、互联网,并呈现出广播影视独特地传输方式,手机电视可以随身携带,移动接收;IPTV能够双向互动,自由点播;网络广播能够留住声音,任意下载等等。这些技术变革使消费者完全摆脱了固定的节目表,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广播、电视、互联网,甚至是移动通讯工具中获得自己喜爱的节目类型,实现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价值取向,去选择收看节目的梦想,改变了受众的行为模式和收视习惯,更好地满足了受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比如和报纸相比,电视可以叫做新媒体,但和互联网等相比,电视又是旧媒体。只是新媒体又不能变成无限相对的、没有办法解释的词,在一定时间内它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新媒体。因此熊澄宇教授给今天的新媒体下了这样的定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首先,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起的文化事件,由BBS猫扑发起的虐猫事件调查,由《魔兽争霸》而起的“铜须门”——网络上富娱乐性的新闻消解了我们的社会压力,在网络上产生的事件一再成为传统报纸连续的版面。新媒体随全球化而来,随草根精神而来,随共享的Web2.0精神而来,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新媒体以它的开放、它的纵情、它的无处不在和英勇表达,改变了传媒的秩序,改变了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逐渐拉大了注意力资源短缺的年轻受众和注意力资源过剩的中老年受众之间的差距。我们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大量年轻的观众正从传统广播电视终端前面离去,年轻人的媒介消费时间总量并不少于中老年观众,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分布却与中老年观众有很大的不同。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以下简称SMG)做的“传统电视和互联网用户特性的比较”调查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电视领域,观

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教育部201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 训) 从大学生校园公共空间文明素养的缺失谈起 文化的冲突,影像文化的深刻因素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时代到来了。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We Media(自媒体)”进行了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狄更斯用来形容第一次产业革命时的名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主要内容: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 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践行 一、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一)什么是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新媒体--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相对于报刊、 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二)新媒体类型 目前热门的新媒体不下30种,如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等)、网络杂志、网络即时通信、虚拟社区、博客、播客、微博、搜索引擎、email等等。 1、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把互联网正式列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博客、播客、维客被称为web2.0时代三剑客:中国点击率最高的博客—老徐;中国一线视频播客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音乐电台;微博创造个人神话(姚晨粉丝破千万) 2、手机成为“第五媒体” ?手机电视的最大优点是它的节目包括电视、广播、网页和游戏, 用户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收看,随处收看,随意收看,被称为装在口袋里的电视机,也被称为“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流媒体”,是继家庭电视机和电脑之后的“第三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调查分析知识交流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新媒体”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数见不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与所谓的“新媒体”息息相关。但是,当人们被问及什么是新媒体时,绝大多数人显得很迷茫,不知如何诠释。即使少数自认为知道的,事实上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本文对新媒体的使用现状、影响新媒体使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与接触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调查分析 1 新媒体概述 随着媒体历史发展的阶段不同,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也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确切的定论。新媒体的概念,最早在1967年由美国CBS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当时,新媒体这一概念是指区别于传统印刷媒介的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等形式。如今,笔者经过对媒体的研究、大量市场数据分析,以及纵观业内对新媒体认识看法,结合消费者的观点,总结出新媒体相对准确的定义。 必须对新媒体“新”的体现之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新”主要体现在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

新及理念上革新。在此基础上,新媒体就必须具备以下四点:Value价值、Originality原创性、Effect效应和Life生命力。 最后,必须明确新媒体的基本类型。第一,就其理念而言可分为:细分受众类的,如楼宇媒体、社区媒体、医院媒体、娱乐场所媒体、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媒体等;相对广众的,如公交视频、地铁视频、卖场视频、人口聚集处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等。第二,就其形式而言:室外媒体,楼宇、社区视频等均在此列;也有无线形式的,如彩信、手机报、网络。第三,就其关注度区分:有强制性关注的,如楼宇、电梯、短信等;有选择性关注的,如微博、网络互动、电视购物等。 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现状,笔者以问卷形式对1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然而,不得不提的是,为了响应本课题的研究,笔者抛弃了以往传统的纸质调查问卷,而是借QQ、微信、人人等现下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网络交际工具开展“问卷星”调查。 首先,由调查结果可见,当被问及“你经常使用的媒体是什么”时,80.36%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网络,而手机(手机报)以75%的比例成为仅次于网络的第二热门选项。也许有读者会对这些数据产生疑问,在此笔者须申明一点,本题是一道多选题,而下图就是针对此题作出的分析。

新媒体应用与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与创新 ——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相互之间的传播途径有了覆地的改变。从之前的非智能手机转变为智能手机,从QQ联系转变为微信联系,从网上营业厅逐渐转变为手机APP。这样的新媒体,不仅扩大了传播范围,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工作中更是减少了人力,从而在我工作中实现点对点的VIP式服务。 新媒体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平日里疏于整理。听到题目进行整理之后,发现新媒体微信及网络部分在工作、生活中应用频繁,以下是我日常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及一点心得,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一、新媒体的理解 1、新媒体的概念(能实现交流的媒体) “新传媒”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会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比如互联网;而有些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故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2、新媒体的种类(各式各样的种类,占据了我们的生活) 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楼宇视屏 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

手机报纸等 搜索引擎、电子邮箱、门户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 而网络、手机新媒体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必备的工具 二、新媒体的目前应用及心得 1、网络(互联网)部分 网络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数据来源准确,增加了我们对网络的信赖。在我日常工作中网络搜索和网络发布应用较多。网络搜索是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知识广度的最佳途径;网络发布信息,可以快速达到分众传播,快速互动的目的。而新媒体惊呼与零费用的信息发布,对受众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如新浪微博及评论) 比如: “昆明一大厦坐电梯收费小学生每天爬22楼”这则新闻很快进入新浪新闻中心聚焦图文中。在这则‘新闻’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2、手机新媒体(微信) 有很多的专家说现在人们评判手机和人的关系的时候,已经用这样的数据了,有80%以上的人手机离开自己的位置,每天不超过 1.5

我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 (1)

我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 特性 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优势: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低成本全球传播 检索便捷 多媒体传播 超文本 互动性 要素 1 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 2 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 3 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的特征 4 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 5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新媒体的典型代表

1.博客:“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 2.数字电视: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并计划2005年完成3000万用户的目标。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虽然要实现市场意义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作为政府作用的体现,传媒产业政策的放开、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推进为传媒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3.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手机自营APP等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引领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4.IPTV即交互,一般是指通过,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 5.移动电视:作为一种,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 6.播客:播客实现了从文字传播向音频、视频传播转化,增加了娱乐成分。播客还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还加强了媒介汇流与互动。 新媒体的四大弊端: 1、新媒体的即时性决定了消息的快速覆盖,但新媒体的开放性、无拘性,也给谣言滋生、谣言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 2、“上海踩踏事件”从事发到现今渐冷,大致有四个阶段:1.撒钱阴谋论;2.现场视频公布;3.呐喊救人者被曝出与起哄拥挤者是同一批人;4.问责文章被删。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新媒体艺术 20150647 马维全经过一学期的社团课程的学习,我对新媒体艺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我就谈谈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一般而言,人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根本理念是尽可能地用艺术反映真实的思想和创造思想产生的情景。也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用艺术反映思想的理念,透过艺术所表达的思想与观念,而这正是现代人的内心所看到的世界,媒体艺术家则使用媒体艺术使这些观念和思想情景再现,演示给观众。新媒体的发展和观念对传统媒体进行了反叛,是全新的颠覆与革新,对以往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超越,也带来了许多影响。 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几点改革: 1、产生全新的时空观念:互联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信息在全世界触网之处流动。 2、提供人机对话的可能性:现代科技与IT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机会,特别在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上。要实现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必须要为善于人际互动和沟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还需要充分掌握有关艺术与人性的相关

知识,需要有一颗开放并富于想象的心。只有这样,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才会更有效果。 3、推动新媒体广告艺术的发展:新媒体动画在网络广告艺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给广告艺术的动画展示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网页中闪动的标识,漂浮的广告,游行于画面之间、行踪不定的标题,这些都是以往传统广告艺术中所没有的。 4、新媒体艺术对文化产业复兴的推动: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关。 5、催生人类新的生存观、价值观:网络改变着人类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观和价值观。通过QQ、网络游戏等“网络交往”,人们可以把自己人生面孔的另一面展示出来,这种虚拟空间中的交往无形中必然改变人类感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在慢慢的形成,将来的科技可能达到人们现在无法预测的高度,但我觉得那其中必有新媒体艺术的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