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导学案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除法的含义(即平均分) 会写除法算式,会用2~6 的乘法口

诀求商。本节课将前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将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平均分”相联系,在用除法解决“每个纸

设计说明

盒放几只?”和“要用几个纸盒?”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内在的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部分,层层递进,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三个步骤: 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

“解答正确吗?”进一步构建起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1.正确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

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并会写单位名称。

学习目标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爱动脑筋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习重、

难点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1.进一步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两种情形的联系。

2.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准备:PPT 课件 学具准备:小图片、纸盘

1 课时

教学环节

一、情境 导案

1.课件出示教材第 23 页

例 3 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

学案

1.仔细观察,交流并提出问题:

(1)15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 3 个

达标检测

引入,激 观察,想一想根据图意能提出 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发兴趣。 什么数学问题。 (2)15 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 5 (6 分 2.想一想,这是我们学过 只,要用几个纸盒?

钟)

二、探究

新知,解 决问题。 ( 20 分

钟)

的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你 会解决吗?

1.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

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并尝试

解决。

2. 请同学们交流解决方 法。

3. 引导学生检验解答的

结果是否正确。在学生动手解

决的基础上小结:可以用乘法

检验除法。

2.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属于平均

分的问题。

1.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并尝试解决

问题。

2.交流解决方法。

(1)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

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算式是

15÷3=5(只)

(2)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 15

里面有几个 5,用除法计算。算式是

15÷5=3(个)

3.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然后

交流检验方法。

1.根据四六二十四写出四道算 式。

(4)×(6)=(24) (6)×(4)=(24) (24)÷(4)=(6) (24)÷(6)=(4) 2.读题目,填空,再解答。 (1)有 24 张彩纸,每个小朋

友分 4 张,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想:24 张彩纸里面有(6)个 4 张,就可以分给(6)个小朋友。

列式:24÷ 4 = 6 ( 个)

(2)把 24 张彩纸平均分给 6 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张?

想:把 24 张彩纸平均分成 6 份,

4.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两

个问题,从而发现有什么异同

点。

5.引导学生总结发现。

(1)动手分一分。

(2)圈一圈,画一画。

(3)用乘法。

4.观察对比,找出异同点。

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求每份数;

第二个问题是求份数。

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

算。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了只要

是平均分的问题,都用除法来解决。

每份是(4)张,每个小组就分得(4)

张。

列式:24÷6=4(张)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四、课堂

1.完成教材第24页第1

题。1.先让学生观察、阅读图文,然后

2.完成教材第24页第4根据题意独立列式计算解答。

题。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总结。(4分钟)

五、教学

板书获?

2.布置作业。

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解决问题

15÷3=5(只)15÷5=3(个)

不同点:求每份数求份数

六、教学反思

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几节课除法、2~6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延伸的知识,是表内除法(一)这一单元最后一节课时的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基本都能解决。这节课主要以交流、讨论、发言的形式进行教学,树立了“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应多引导学生思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二是多鼓励那些在课堂上发言少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导学案

课题:《解决问题》NO.3-4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数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https://www.doczj.com/doc/db6786307.html, 1、自学课本P37-P39页 思考: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2、填空。 1)、米是米的();米相当于()米。 2)、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把()看作单位“1”。 3)、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 4)、一根卅绳长54米,剪去,还剩()米,把()看作单位“1”。 3、解方程。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 重的,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例2、小伟买了一枝钢笔,一枝圆珠笔和一枝铅笔,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一枝 钢笔,一枝铅笔的价钱是一枝圆珠笔的,买一枝铅笔花了2元钱,买一枝钢笔花多少元钱?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关键: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方程解法: 算术解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时间导学案第2课时 解决问题

第2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新授课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紧接着通过4时5分和4时45分两个时间的引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 从写时间到拨钟面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高。 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2.经历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推断答案。 3.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 学习 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准确推断时间。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相应的课件钟表学具准备:钟表答题卡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1.这个周末你是怎样安排的, 把你的计划说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明明 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吧。(板 书课题:解决问题) 1.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 务。 1.看时间画出下面钟面上的分针。 2.圈出刘阿姨下班的时间。 二、自主探索,体验认读时间。 课件展示例3。 (1)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 什么信息? (1)学生自由观察,获取信 息,回答老师的提问。 (2)指导学生回答。 7:459:1510:50 (3)学生小组内交流,点名

新知。(2)图中钟表上的时间是多 少?你能读出来吗? (3)质疑:明明可能在哪个 时间去踢球? (4)你能把明明这天踢足球, 做作业,看木偶剧按时间的先 后顺序排列一下吗? 汇报,全班讲解,给出明明 9:00做完作业,做完作业后 才去踢球,踢球的时间不会是 7:45,而10:30明明要去看木 偶剧,所以明明踢球的时间也 不会是10:50,所以他应该是 9:15去踢球。 (4)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 流。 9:00-----------9:15-----10:30 做完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3.停电通知 8:20~9:00锦川小区停电 9:05~9:45西山小区停电 10:05~11:00华庭小区停电 李明9:25回家,家里没电。他住 在(西山)小区。 4.圈出他们去踢球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1.小牛今天到谁家里做客? 请把它的房子涂成喜欢的颜 色。 2.按要求画出钟面上的时间。 3.找规律接着画。 4.看图讲故事。(课件展示教 1.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 点名汇报,集体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卡)。 展示后点评。 3.先引导学生找钟表的排列 规律,独立观察后小组交流。 4.小组内看图讲故事,故事中 的时间要准备。

三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 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提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画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的基础。 本人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同学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分析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方法、决策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处理好数量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你才能决的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六)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及打印好的表格。 二、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列表法筛选、整理有用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对同学们在面对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利用同学们的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采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直观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本人在这节课中尽量充当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设计 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龚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56页、57页和58页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填空,感知策略 1.根据问题填空: (1)师:想求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 生:一本笔记多少元? (2)师:第二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

条件呢? 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找对应的条件。(板书:从问题入手→找条件)如果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呢?根据条件填空。 2.根据条件填空: (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 (2)已知每枝铅笔2元, 师: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可以。(或者回到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 生:一个条件不可以。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枝),可以提出问题吗? 生:可以。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 师:你们会解答吗? 生: 2×10=20(元) (3)已知买了4条裤子,每件衬衫60元,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这两个条件没有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铁山中心小学何逸春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5。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排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 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相关的关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 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 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 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8 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答案:解:设8小时可 以耕地x公顷。 1.2/2=x/8 x=4.8 答:8小时可以耕地4.8 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 套校服,前5天加工了800 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 答案:解:设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 x=10 答:完成剩下的任务还 需要10天。 3.(2018·江宁波海曙 区)同学们参加“小厨艺” 拓展性课程学习,榨西瓜汁 720mL正好可以给6个人喝, 小红榨了1320mL西瓜汁,可 以给多少个人喝呢? 答案:解:设可以给x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 5。 2.分析解答。 (1)从图中你知道了 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后 再在小组中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解答 过程。 4.探究新知。 (1)目中有哪两种 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 系?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 答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 组内讨论交流。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1)用列表法摘录题中的已 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例5。 3.学生可能会这样算: 方法一:28÷8×10 =35(元) 方法二:28×10÷8) =35(元) 4.(1)题目中有水费、用水量 这两种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能 用比例知识解答这道题。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 路。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文本解读: 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意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简明表达和有序整理有关问题所提供的数学信息,学会通过列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列表在整理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运用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让学生积累成功地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目标预设: 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列表整理、分析信息。 教学难点: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关系。 先期准备:PPT 程序安排: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策略”这个词吗?策略是什么意思呢?(板书:策略) 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在生活中好的方法,就是一种策略。其实,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也需要运用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 2.星期天,小明、小华和小军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并且他们买了同样的文具。想知道具体情况吗?好的,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看看。 (出示完整图片有三个人的信息) 请仔细观察,从这一幅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这道题里的信息真丰富啊,有小华的、小明的、还有小军的呢,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更清晰一些,该有多好啊?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3.(贴)整理信息。 .....(的确是一个好建议。)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提示能否整理一下。 (显示: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图中的信息整理出来)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一)经历整理信息的过程 教师巡视。(找一些不同的方法。) 可能会出现 1.全文字式的: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小军用…‥。) 2.列表式的: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小军?本42元 3.线段图式的。 …… (二)全班交流,在比较中体会列表的好处。 (展示) 1.文字式 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小军用‥由于时间原因还没有写完。他这样整理行吗?是的,可行。 (1)追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先整理小明的信息,然后整理小华和小军的信息呢?(因为小明的信息是完整的,所以要先整理出 来) (2)小结:是的,图里有许多数学信息,他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我们先整理已知的,再整理与它有关联的条件和问题,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完整的可以解决的题目。 2.列表式

2.2.1解决问题导学案一

2.2.1 《解决问题》导学案 主备人:贾亚彪参备人:韩金英韩忠玲审批人:授课人: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积极性。 【重点】准确理解题中单位“ T和所求量的关系。 【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 1”。 【学法指导】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 (1)、确定单位“ 1”。 (2)、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3)、最后再列乘法算式解答 【知识链接】分数乘法法则:1分数乘以整数;2、分数乘以分数。 【预习导航】1、先说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321 12X -X— 452 2、列式计算: 1 3 (1) 20的—是多少?(2) 6的—是多少? 5 4 (3)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500 m2 5 结合线段图可知,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是求世界__________ 的____ 是多少,即2500的f 是多少。 解题思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身高是鲸长的烹。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小组合作探究课本P17例1,完成下列题目: (1 )这道题要我们求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是______________ ? (2 )这题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 1是_____________ ,"35对应的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试着绘制线段图解题。 3 、由此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_________ 。 【课堂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课本P17例1,完成下列题目: (1 )这道题要我们求 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是_____________ ? (2 )这题的关键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1 【达标测试】 1、补充问题或列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学设计1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策略” 1、谈话: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小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可是水不多,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小乌鸦想出了一个怎样的策略? 学生口答。 2、谈话揭示课题:小乌鸦真可谓是一个“小小策略家”!(板书:策略)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也需要运用各种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 (一)学习列表整理 1、上星期天,三个小朋友一起去逛商店。在商场,他们遇到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一起去解决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小华买了5本笔记本。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军用了42元买笔记本。) (2)你还知道了什么?(他们三个人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联想到哪些问题?(小华用去多少元?每本笔记本多少元?小军买了多少本笔记本?) (4)(教师多媒体出示第一个问题)这道题目求的是小华用去多少元,你会选择哪些有用的信息?(小华买了5本笔记本。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用去18元。) 2、你能把题中有用的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吗?自己动手在作业纸一上试一试。 3、谁愿意把你的记录给大家展示一下? (多请几位学生到实物台上展示,比较) 4、你觉得谁记录得更好一些?为什么?(板书:简洁、对应) (主要分析是否完整、简洁,注意让学生感受表格的多样化,可以横着列,也可以竖着列。) 5、老师也整理了一个表格。(多媒体出示表格)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表中的这些信息是怎样排列的?(可以引导学生横着、竖着观察) 6、像这样把题中的有用信息用表格整理好,叫“列表整理”。 (二)解决第一问“小华用去多少元?” 1、下面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看原先的购物图呢,还是看你整理的表格?为什么?看样子,列表整理信息既清楚又简单,那么我们就根据列表中的数据来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1)》导学案

3、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1)导学案 课题: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反思:

第2课时《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

币,这就涉及外币兑换 的知识了。 生3:货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世界各国货币需求,每天公布一个外汇牌价,任何人都应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任何私自抬咼或降低汇率和私自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3 ?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联系生 活,探究方法。16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45页情境 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图中 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4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 报。 5?引导学生通过帮助李叔 叔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类似 问题的一般步骤。 6?学生根据单收集到的汇 率数据,自己提出问题并解 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汇报获取 的信息。 汇报:1元人民币可以 换0.1563元美元。要 求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 多少美元。 2. 看书思考解决冋题的 方法。 3. 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心 得,不懂的地方要做出标 注。 4. 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 想的,1万元人民币就相 当于1元人民币 2. 填上适当的数。 (1)把3.6的小数点 向左移动一位是 ( )。 (2)把3.14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两位是 ( )。 (3)把0.03扩大到 它的( )倍是30。 3. 一批产品,根据抽 查,每100件中达到一 等品标准的有82.5 件。 这批产品一共有 1万件,达到一等品标 准的大约有多少

x 10000,所以能换的美 件? 元也就是0.1563元x 10000。结果是1563 元美元。验证方法是用 1563^10000= 0.1563 (元),这说明我们小 组的计算结果是正确 的。 小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可以根据小数点移 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 动四位,也就是0.1563~> 1563,我们验证的方 法同第一小组是一样的,也就是用 1563^10000,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就 是0.1563,求出的汇率和已知的汇率是一样的, 说明我们的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 小组3:我们小组的思考过程和前两个小组都是一 样的,根据上面的思考过程,我们发现利用小数 点移动的规律可以解决类似李叔叔遇到的问题。 5?明确解决问题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导学案-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3、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课题: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种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2)(导学案)

第6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6。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是成反比例关系的量,并能利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算术法”与“比例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能正确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对比教学,引导交流。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这两类题都是用比例知识解答,解题思路相同;不同点: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是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是根据积一定列出比例。 3.教师总结用比例知识解的思路: 首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然后找出相关量的对应数值,最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 (5)学生进一步明 白所列式子的含义。积表 示是原来5天的总用电 量。 2.学生小组交流用 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的异同点。 3.学生交流学习,掌 握方法。 24×20=30x x=16 答:每行16人。 三、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2 题。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5、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 体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 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 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学生一般不习惯用比例方法,而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是教学的关键。因为习惯很难改变,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需要时间来接受,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上经常提到,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也是为了和初中学习的新知识接轨。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倘若你想达

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学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90页练习十六第3、6、7题。 【教学目标】 1.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活动单导学案 活动一:参观动物园,感受倒推策略 小华去参观动物园,先从大门向北走2格到熊猫馆,再向西北走1格到百鸟园,再向东走4格到猴山,最后向南走2格到蛇馆。(你能在图中标出其它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 1.读题理解题意,整理信息: 大门→(向北走2格)熊猫馆→(向走格)百鸟园→(向走格)→(向走格)。 2.你能用所学的倒推策略重新整理信息吗?边整理边在图中标出位置。 蛇馆→(向走格)猴山→(向走格)→(向走格)→(向走格)。 3.讨论交流,说说解答本题重点要注意什么。 活动二:深入探究策略。 完成数学书第91页“练习十六”第6题。 1.观察图片,说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整理下表。下午6时(18℃)→中午12时(℃)→上午8时(℃) 2.根据以上思路列出算式。 3.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活动三:水果店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填写括号。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生活中遇到过迷路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吗? 二、新授: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关于倒推这种策略,(板书课题)。请同学完成“活动一”。 活动一: 1、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一” 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 (1)你是怎么整理题目中已有信息 的?指名读(提醒:方向和几格 要重读) (2)你又是如何利用倒推的策略来 整理信息的?(提醒:方向和几 格要重读) (3)你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吗? 3、追问:整理去的路线和回来的路线什 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 4、课间出示(行走示意图),观察思考: 你觉得解答本题关键要注意什么 呢? (板书:方向相反、距离相等) 5、小结归纳:提示画图的注意点。 活动二: 过渡:(出示图片)问:你能用倒推的 方法知道上午8时的温度吗?请同学们 独立挖成“活动二”。 1、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二”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指名汇报如何整理信息的? 追问:温度上升,用加,倒推时用什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5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3、54页例4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的1、2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 法。 2、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 用题的能力。 3、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 式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如何列式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学习难点:如何依据题意正确使用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53、54页例4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的 1、2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1、三年级同学要浇300棵树,已经浇了180棵。还剩下多少棵? 2、如果剩下的分3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 (三)新课导入: 1、引入课题。(出示主题图) 你买过面包吗? 认真观察,面包店里的员工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一)、教学例4、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问题: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2)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 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问题: ①. 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②.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③. 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④. 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⑤. 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90-36)÷9 = 54÷9 = 6(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镇江市南徐小学刘金华 教材及学情简析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单元,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后一部分是解决三步计算的问题。我教学的是第一部分,并且按教师用书上的参考意见进行了尝试探索:第一课时只教学归一题,再补充一些习题,归总题再用一教时,这一课时重点放在从众多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列表整理及真正利用表格进行数量关系的的分析。 让学生会把信息填入表格,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本单元选择表格作为整理信息的工具,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对表格比较熟悉,他们从一年级学习数学起就经常接触表格,进行过许多填表活动,因此,选择填表整理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宜于学习;二是表格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填入表格里的都是经过筛选后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学生对填表的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对填表有热情,体验到填表整理对形成解题思路的作用,具有自觉进行整理的习惯。消极的态度则把填表看做负担,理解为教材和老师的规定,是被迫进行的。教学就应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整理信息的意义,并转化成内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的列表从有形地整理到无形地整理,两道例题里都提供了表格,只要把条件或问题填入表格就进行了信息的整理。教材预设表格,能突出策略的教学,便于落实。

2021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导学案

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5课时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渗透“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怎样测量一个土豆、苹果的体积呢? 问: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我们利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二、自主探究 教学例7 1.读题,理解题意. 条件是: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问题是:? 2.分析与解答。 (1)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能不能直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容积?怎样求出它的容积?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2)思考:怎样转化呢?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物演示。用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 得出:倒置前水的体积+倒置后空气的体积=。 (4)引导学生说说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5)列式解答。 3.回顾与反思 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和过程,你有哪些收获? 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可以利用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

转化成图形再求容积。 练习: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达标 1.完成练习五的第10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13题。 3..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圆柱的高为 4.5 dm,体积为81 dm3。另一个圆柱的高为3 dm,体积是多少? 四、拓展练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郑顺巧 2015.6.20 【问题提出】: 苏教版的这套数学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学段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如四年级有用列表法整理信息、用画直观图解决面积计算的问题以及用画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五年级有“一一列举”的策略和“倒多来推想”的策略等,六年级有替换法、假设法以及转化策略等。这些策略对学生解决问题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学生通过学习,能不能把这些书本上的策略真正地变成自己的策略,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利用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这些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体会策略,理解策略,感受到策略的实用价值才行。 【案例描述】: 例1教学: 师:小华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农场参观,他看到王大叔正在为围羊圈的事犯愁呢?(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同学们,如果你是小华,你愿意帮助王大叔吗? 师:这里的18个1米是多少米? 生:18米。 师:这个18米指的是围成羊圈的什么? 生:周长。 师:要围成周长是18米的长方形,那长和宽会是多少呢? 生1:先用18÷2=9米,是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长可能是8米、宽1米。 生2:长可能是7米、宽2米。 …… 师:那我们就用18根小棒代替18根栅栏,摆一摆,围一围,看看能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并将这些围法填在表格中。 2.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围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围的情况。(表格展示) 生1我围的长是6米、宽3米,长是8米、宽…… 生2我围的长是8米、宽1米,长是7米、宽…… 师:你们也是这四种围法吗? 生:是的。 师:到底是不是只有4种围法呢?我们从上面哪一张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呢?为什么? 生1:第二种,因为它按照了一定的顺序,让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 生2:如果再往后排宽是5米,长是4米就跟前面的重复了,所以只有4种。 师:(留下第二种)象这样按着一定的顺序列举出来,就称为“一一列举”(板书),一一列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策略,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序的列举出各种围法,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4.观察发现 师:我们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帮助王大叔得出了四种不同的围法,如果你是王大叔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选第四种,因为第四种面积大,这样王大叔养的羊就多。 师:我们一起算算看,是不是的,出示表格,共同完成。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的长、宽、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生1:长方形的面积是越来越大。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 生3: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 师:是啊,在长方形中,当周长不变时,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就越大,相差越大,面积就越小。 【案例分析】: 本节课教学旨在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难。如果联系生活经验,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因此,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而且在一一列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 首先,例1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1、结合情境,感性操作。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1)》导学案1

5.5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1) 【学习目标】 1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2掌握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值、最小值. 一.感情调节 1.已知科技园电脑销售部经市场调查发现,销售某型号电脑所获利润y(元)与销售台数x(台)满足y=-x2+40x+15600,则卖出_________台时,所获利润最大。 2.某旅行社要接团去外地旅游,经计算,所获营业额y(元)与旅行团的人员x(人)满足关系式y=-x2+80x +28400,若要使所获营业额最大,则旅行团的人数为人二.自学 自主学习一: 问题1:某种粮大户去年种植水稻360亩,平均每亩收益440 元。他计划今年多承租若干亩稻田,预计原360亩稻田平均 每亩收益不变,新承租的稻田每增加1亩,其每亩平均收益比去年每亩平均收益少2元。该种粮大户今年应多承租多少亩稻田,才能使今年的总收益最大? 分析:如果今年多承租x亩稻田,那么新承租的稻田共收益__________元。 解:设今年多承租x亩稻田,总收益为y元,则 y= = 所以,当x= 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元 答:

练习: 1.某商场以每件42元的价格购进一种服装,由试销知,每天的销售量t(件)与每件 的销售价x(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t=-3x+204. (1)写出商场每天销售这种服装的毛利润y(元)与每件的销售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每件服装销售的毛利润是指每件服装的销售价与进货价的差); (2)商场要想每天获得最大销售毛利润,每件的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最大销售毛利润 为多少? 自主学习二: 问题2:去年鱼塘里饲养鱼苗10千尾,平均每千尾鱼的产量为1000kg。今年计划继续向鱼塘里投放鱼苗,预计每多投放鱼苗1千尾,每千尾鱼的产量将减少50kg。今年应投放鱼苗多少千尾,才能使总产量最大?最大总产量是多少? 分析:如果今年向鱼塘投放鱼苗x千尾,那么鱼塘里共有鱼苗________千尾,每千尾鱼的产量为_____________kg。 练习:某类产品按质量共分为10个档次,生产最低档次产品每件利润为8元,如果每提高一个档次每件利润增加2元.用同样的工时,最低档次产品每天可生产60件,每提高一个档次将少生产3件,求生产何种档次的产品利润最大?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教材第56—58页的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能灵活使用从条件想起,和从 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准确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并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能按一般步骤解决问题,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升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能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同学的成果;进一步体验数学方 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归纳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 、回顾策略,引入课题 提问:我们在三年级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学习过那些策略吗? 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是怎样想的?从问题想起呢? 2、揭示课题 说明:我么已经学习过解决问题的两种策略,一种是从条件想起,能够找有联系的条件想能求出什么问题,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另 种是从问题想起,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看需要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策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灵活使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灵活使用,感受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