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刀霜剑下的生命觉醒与寂灭_小城三月_中翠姨形象的悲剧意蕴

风刀霜剑下的生命觉醒与寂灭_小城三月_中翠姨形象的悲剧意蕴

风刀霜剑下的生命觉醒与寂灭_小城三月_中翠姨形象的悲剧意蕴
风刀霜剑下的生命觉醒与寂灭_小城三月_中翠姨形象的悲剧意蕴

风刀霜剑下的生命觉醒与寂灭

———《小城三月》中翠姨形象的悲剧意蕴

王宏民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系,江苏常州

213001)

收稿日期:2002-09-21

作者简介:王宏民(1973-),男,湖南武冈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J I ANG SU T E ACHERS UNI VERSITY OF T ECHNO LOGY

V o1.9,N o.1第9卷第1期M ar.,2003年3月

2003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城三月》中翠姨悲剧生成的原因在于她自身“林黛玉”式的弱质性格,而深层原因在于她周遭风刀霜剑般的世俗严威和群体愚昧。论文还进一步阐释了翠姨悲剧的审美意蕴。关键词:弱质性格;世俗严威和群体愚昧;审美意蕴中图分类号:I20616

文献标识码:A

《小城三月》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卧病香港时的

封笔之作,也是她短篇小说中的成熟之作。在乱世动荡和人生坎坷相交织的创作背景中,这篇熔铸了作者切肤生命体验的小说有着丰赡的文化内涵。本文拟探讨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翠姨悲剧的生成原因及审美意蕴。

《小城三月》以少不更事的“我”的儿童视角和散文化的叙事手法,写了翠姨的一场悄无声息的爱情悲剧:“我”的翠姨十八九岁,“生得并不是十分漂亮,但是她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

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1]

。她还非常聪明,会弹大正琴等乐器。在“我”家暂住的时候,对“我”的堂哥哥萌生感情。然而翠姨是一个已订过婚的人,又自惭是一个再嫁寡妇的女儿,不可能获得称心的爱情,于是在婆家要来迎娶前病倒,最后在悒郁、绝望中死去。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三催四请还不见出来吃早饭的翠姨被伯父笑称为“林黛玉”。翠姨的悲剧即和她身上这种“林黛玉”式的弱质性格直接

相关。传统的审美观是女子以弱为美,柔弱、矜持、退缩、依从被视为女子美德的题中应有之义。翠姨身上积淀的这种“林黛玉”式的自怜自卑、自惭自弃的个性心理气质决定了她的处事方式:在遇到阻力时,不是去积极争取,而是采取主动放弃的策

略。她没有冲破一切阻力去追求爱情幸福的勇气和能力,也就决定了她“寂灭”的悲剧结局:悄无声息地“活”着,悄无声息地“爱”着,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

封闭的生活环境、缺乏文化教育和家境窘迫直接养成了翠姨多愁善感、优柔含蓄又自怜自惭的性情。“我”家开通、自由的生活气息,在当时闭塞、沉寂、保守的乡村社会中无异于一个世外桃源。这个崭新的生活空间,给翠姨走向觉醒提供了一个契机。在两种生活的强烈对照中,翠姨生命意识开始觉醒,首先表现在爱情意识的萌生上:她喜欢上“我”在哈尔滨读书的堂哥哥。到哈尔滨去买嫁妆的几天,更使她体验到“读大学的人好,不野蛮,不会对女人不客气”,越发不中意那个“人长得又低又小,穿一身蓝布棉袍子,黑马褂,头上戴一顶赶大车的人所戴的五耳帽子”的未婚夫。加之从婚后常遭丈夫打的妹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将来,翠姨对自己的包办婚姻感到恐怖———这是她的心

病。

尽管对新的生活方式,翠姨充满了向往并逐渐地身体力行:尽情游乐、穿高跟鞋、男女交往,甚至很勇敢地提出读书的要求。然而在翠姨身上,由

这种现代生活气息和内在生命欲求诱发的自我意识觉醒并不充分,因为它缺乏必要的理性和自觉。这种觉醒并不能向她提供一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把握自己命运的意识和能力。而那种发自本能的、直觉体认的悲剧命运感却完全攫住了她的灵魂:“她自觉的觉得自己的命运不会好的,现在翠姨自己已经订了婚,是一个人的未婚妻。二则她是出了嫁的寡妇的女儿,她自己一天把这个背了不知有多少遍,她记得清清楚楚。”这种认命、自惭的宿命意识倒是达到了“自觉”的高度,使她不敢奢求自己可得、应得的幸福。

所以,在自己的婚恋大事上,翠姨精神核心中这种安之若命的弱质因素使她必然采取的策略是隐忍和被动的低姿态:听凭别人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彻底的反抗和主动的争取。尽管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翠姨还是勉强依从了包办的婚姻,花费婆家作为聘礼的钱来装扮自己,只是把婚期远远地推着,得过且过地捱着日子,而对自己称心的爱情,不敢、也不会去大胆追求,只是把爱深埋在心底。哪怕在临近生命的尽头,面对心病的症结人物———“我”的哥哥时,其情感表白还要拉扯出“她”来作掩护:“我心里永远纪念着她,她爱我一场,可惜我不能去看她了……我不能报答她了……不过我总会记起在她家里的日子的……”任性的脾气使翠姨“不从心的事,我不愿意……”而这个脾气并没有转化为积极向外反抗的力量,反成了折磨自己的刑具,把自己推向自戕的绝路。

翠姨的弱质性格使她在追求爱情幸福、自我意识觉醒之路上顾虑重重、步履维艰,她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仍旧摆脱不了传统女性角色的文化特征和封建意识阴影的覆盖。她无法越过新、旧文化营垒的鸿沟,从因袭的精神重负中脱胎换骨地走出来。正如她“一个人站在短篱前面,向着远远的哈尔滨市影痴望着”的生活姿态———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却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地“痴望”而已。这些也就注定了她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的悲剧结果:没有在沉默中爆发,而是在沉默中走向灭亡,出演了一场现代版的“林黛玉”式的爱情悲剧。

作者曾说过:“无论过去或现在,作家的创作

对着人类的愚昧。”[2]《小城三月》与萧红此前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相比,这篇小说中已没有那种显见的暴力和虐杀,但在其温婉抒情的背后仍旧潜隐着作者对“人类的愚昧”的逼视、对软刀子杀人的控诉。翠姨的悲剧是一出性格悲剧,然而正是这风刀霜剑般的世俗严威和群体愚昧才是翠姨性格悲剧生成的真实社会底蕴。

翠姨美好的生命、青春、爱情竟是那么短暂,不能不令人悲叹。作为女性,“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使翠姨从小就没有读书的机会。她母亲寡而又嫁的坏名声,累及到她在提亲时被男方嫌弃。在这个封建文化阴影盘桓不去的北方小城,婚姻完全没有个人的主动权,也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订婚更像是一场人口买卖的金钱交易。芸芸众生似乎不知生存的悲哀,也不问人生的意义,只是浑浑噩噩地过着单调、苍白的日子,一如翠姨那个“永久是穿着深色的衣裳,黑黑的脸”的堂妹妹,蒙昧地守持着苦寂的生活:“一天到晚陪着母亲坐在屋子里,母亲洗衣裳,她也洗衣裳,母亲哭,她也哭。”

可以说,翠姨是被这种沉滞、落后的生活环境和苟且、麻木的周围人群共同构成的人文环境窒息而死的。在这个小城里,男子去访问一位小姐都认为是不正常的,盘踞在人们头脑中的仍然是婚姻“自古至今,都是爹许娘配的”的陈旧观念。在这些陈规陋俗的威视下,翠姨不敢摆脱自身已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未婚妻身份,也不敢明示自己真实的感情。翠姨就是这样承受着世世代代相因袭的精神负累,在沉滞、冷酷的社会重压下苦苦挣扎,不为人所理解,觉醒后又无路可走,在精神痛苦和绝望中走向了生命的毁灭。而周围的人,不能够、不愿意也不试图去理解或帮助解脱她内心的痛苦:她母亲关切的询问解不开她心头的疙瘩;“我”母亲虽然已猜疑到她心病的症结,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连她爱恋着的男子,看了她两次,不过是“吃饭,喝酒,应酬了一番,……回来也并不带回什么欢喜或是什么新的忧郁,还是一样和大家打牌下棋”;在她语意双关的表白前也只是“茫然的不知道说什么”———他和大家一样都不明白翠姨为什么死。翠姨要把恋爱的秘密“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正是由于“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的告诉”。尤具荒诞意味的是:翠姨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94第9卷

王宏民:风刀霜剑下的生命觉醒与寂灭

第1期95

惟一值得信赖和愿意倾诉的对象却是小说中的“我”———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翠姨生前的无处倾诉和死后的不被理解一样,只能说明精神麻木不仁者的分布之广和受害之深。小说中人物的这种“无告”的悲哀、尴尬和生存困境,已经直指人类彼此隔膜、无法沟通的现代主义主题意蕴。

在翠姨周遭逼仄的生存空间中,没有“爱”的生根之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容身之境,更没有女性适意生存的立锥之地。觉醒的翠姨如同隆冬严寒中钻出地面的小草,连同她的爱迅即被风刀霜剑般严酷的生存环境所毁灭。表面上看,翠姨的死是她的自我选择,实质上是封建意识、习俗和封建礼教这个隐形杀手———即鲁迅所说的“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摧残、逼迫的结果。这个“杀人团”造就了威胁民众生存特别是女性生存的森严礼教、陈规陋习等精神桎梏和牢笼,造就了麻木愚昧的人群和冷酷沉滞的世态,造就了委顿的人格和蒙昧的灵魂,从而造就了以精神窒息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手法肆意摧残生命的惨剧。而更可悲的是,翠姨鲜活生命的毁灭并没有引起周围人任何应有的警醒和觉悟,一幕幕悲剧仍在几千年沉积而成的封建积弊坚冰下悄然重演。从这个意义上,乃可理解到翠姨悲剧的深层意蕴。

尽管因为自身的精神弱点和强大的世俗压力,翠姨最终没有冲破阻碍获得爱情的幸福,短短一生如彗星般消逝于黑夜中。然而,她“爱”过,她的“爱”唤醒了她的生命意识,她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真正的“人”生活过。而翠姨周围以她妹妹为代表的“年青的姑娘们”,她们只是“热心的弄着剪刀,打着衣样,想装成自己心中想得出的那么好,她们白天黑夜的忙着,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她们盲目地、蒙昧地生活着。翠姨的“表嫂子”、“四嫂子”们,她们又是隐忍地、麻木地生活着———酒席上她们“羡慕了翠姨半天了,脸上又都突然的冷落起来,觉得有什么话要说出,又都没有说,然后彼此对望着,笑了一下,吃菜了”。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如此说来,她们尚处在几乎和动物无异的缺失自立意志和自我意识的非“人”性生存状态。

翠姨从买棉拖鞋这一件事上,就体现出一种周围人所难以理解的任性脾气。这种带着死不罢休的固执意味的任性,虽然还算不上是一种自主独立的人格,却是一种对目标的执著,是一种昭示生命意识初步觉醒的个性。这种初步觉醒的“人”的意识使翠姨感受到了周遭非人世界的窒闷和压抑,清醒地认识到对这种非“人”生活习以为常者的麻木,并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翠姨企望通过读书摆脱困境、改变自身的命运,虽然这微弱无力的挣扎无济于事。横亘面前的是她所无法超越的礼法,身后又是穷追不舍的令她恐怖的包办婚姻的命运深渊:在进退维谷的绝望中,翠姨的任性,或者说她的固执、她的个性,让她必然选择了“死”!诚然,“死”,是对抗争的放弃,是对命运的妥协,是对现实矛盾的回避。然而,如果把它放在糊里糊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的“生死场”上;放在“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了就长大了,长不大,也就算了”[3]的木然、沉寂、被动的生命荒原里;放在那些在命运面前束手无策、任凭宰割的铁屋子里沉睡的国民中去考察,就会在这种对照中凸现出翠姨这一行为的意义:至少,它是自己“主动”的选择,也是翠姨初步觉醒为“人”后,基于无“爱”的“生”还不如“死”的认识之上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翠姨不为庸众所理解的“死”是对麻木、愚昧的“生”的否定;是对卑下、屈辱的女性生存的否定;也是生命意识觉醒后对无爱无望、荒凉寂寞、迷信苟活的人生形式和虽生犹死甚至生不如死的非人性生存境况的否定,更是对“好死不如赖活”的庸俗生存哲学的否定。翠姨的“死”维护了个体生命的自主和尊严,也把生活中被忽视的“爱”提升到了生死系之的至高地位。这种宁“死”而不苟活、不屈服于自己“不从心的事”的倔强生活姿态,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对命运的抗争,是一种在强大的异化力量面前无法把握自身命运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弱者式”的抗争。翠姨的悲剧,向我们发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其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何在的叩问。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96

第9卷

参考文献:

[1](以下未标注的引文同)萧红1小城三月[A].朱栋霖.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66-380.

[2]萧红1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J ].七月,第3集第3

期,1938年5月.

[3]萧红1呼兰河传[A].谢冕,钱理群.百年中国文学经

典: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2.

(上接第92页)

责任编辑韩君

Li fe Arousin g and Pa ssin g in the Cuttin g Wind and Bitin g Fro st

———The Tra g ic E ffects of Aunt Cui in March in Little Town

WANG H on g -min

(Education De p artment ,

Chan g zhou T eacher s Univ er sit y o f T echnolo gy ,Chan g zhou 213001,China )

Abstract :T his p a p er attem p ts to discuss that the ori g ination of Aunt Cui’s tra g ed y lies not onl y su p erficia-ll y on her character as w eak as LIN Dai-y u ,but also dee p l y on the w orldl y authorit y and social beni g h -tedness as cruel as the cuttin g w ind and bitin g frost w ith which she confronted.T he p a p er further ex p loits the aesthetic effects of Aunt Cui’s tra g ed y .

K e y words :w eak character ;w orldl y authorit y and social beni g htedness ;aesthetic effects

责任编辑蔡海葆

The Im p ortance of Co stume Drawin g in Co stume De si g n

CHEN Di-q in g

(De p artment o f Art Desi g n ,

Jian g su T eacher s Univ er sit y o f T echnolo gy ,Chan g zhou 213001,China )

Abstract :T he p a p er p ortra y s the uni q ue fascination and value of costum e draw in g from such as p ects as the noum enal connotation of costum e draw in g ,the role that costum e draw in g p la y s in costum e desi g n and the classificator y com p arison.T he p a p er ,attem p tin g to brin g beneficial ideas and enli g htenm ents to the field of costum e desi g n and costum e teachin g ,p uts forw ard and anal y zes the view on how to understand and a pp l y costum e draw in g to p ractical use.

K e y words :costum e draw in g ;costum e desi g n ;a pp lication ;im p ortance

文学典型形象的意义

文学典型形象的意义 张慧 10对外汉语 100103133 论文提要: 自古以来,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塑造了鲜明的形象,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读者了解了 作品的精华所在,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因此,研究文学典型形象,对我们具有很大 意义和启迪。 我们读优秀的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报告文学,都会感觉到文学典型的存在。他们开 阔了我们的眼界,给了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激发我们对生活、生命的热情。可以称得上成 功的文学作品,一定离不开典型的文学形象。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文学典型形象的意义。 文学典型形象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它除了具有普通形象的一般特点,还具有更加深刻 的思想性,具有更加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更鲜明的个性和更丰富的审美价值。这些特点是 普通的文学形象所不具有的,或者是缺乏的。文学典型形象可以说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骨干,是使文学作品生动起来的血肉。典型形象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典型形象展示了社会性、时代性,也表达了人的思想性。一个优秀的典型形象给 读者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形象本身。典型形象凭借它的典型性、形象性赢得读着喜爱,同时 引起读者的共鸣。正如恩格斯所言:“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 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这句话道出了文学典型形象的意义,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例如,给我们深刻意义的典型形象--阿Q,他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通过这一典型形象,我们理解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人民 所受的压迫。鲁迅先生介绍《阿Q正传》的创作初衷时说,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我们可以从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领会到作品的思想性、深刻性、代表性,体会到阿Q这 一形象具有的意义。茅盾先生也指出阿Q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联系当今社会,阿Q这 一形象已经越来越多,他的形象折射出人类具有的共性。具有很深刻的普遍价值,也是普通 形象不具备的。 其次,典型形象展示了鲜明的个性。作家笔下的形象个性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典型形象 的个性不是容易塑造的。典型形象是典型,也是单个人。这样“单个人”的个性更是立体的、透彻的、全局的,而不是片面的、单薄的、狭隘的。 例如《水浒传》所描写的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毫无重复。又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有奇特的语言、名字、外表、动作,正是这些独特的 个性使他成为典型形象,这样的典型在其他作品中是找不到第二个的。 再次,典型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揭露现实批判社会丑陋的一面或是赞扬某种品质。例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讲了一个奇怪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奇特的人。 尽管他作为一个人已经“虫化”,但他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物的代表。他的命运具有深刻的 社会意义,给人启迪。再如,祥林嫂就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她勤劳、善良、质朴、但 在那个时候她不但得不到人权,反而被压迫被虐待。她的反抗也是悲剧的。她不懂为何要承 受压迫,也不懂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封建迷信麻木了人的思想,她的命运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缩影。 最后,典型形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安娜是世界第一流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 说《安娜 .卡列宁娜》中的女主人公。这是个年轻美丽、精力充沛,勇敢追求资产阶级女性 解放的俄国贵族上层进步妇女的典型,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感情丰富真挚、复杂的悲剧形象。她是一个集外形美和内在美的贵族妇女。因此,她无论出现在哪种场合都给人一种美感。她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矛盾所造成极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主要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愿望及理想,而这种愿望却具有着极其困难的实现方式。悲剧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完善的艺术类别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我们现在所发展和研究的美学上的悲剧都是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尼采写过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他的第一步著作,被学者们看作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悲剧的本质。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 对于同一个概念,亚里斯多德是这样认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

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悲剧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一种戏剧形式最早起源与古希腊。一直以来,古希腊在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里都具有着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如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斯芬克斯为民解难的俄底浦斯等等,他们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吞没;或虽然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取得胜利,却命运多舛,最终遭受强大的自然的残害而死亡。这些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古希腊人与自然的抗争、博斗和相互的矛盾冲突,但这些神话

_古诗十九首_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第4卷 第4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4 N o.4  2004年12月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 ommerce and T echnology Dec.2004  《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分析 刘 涛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 生命意识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既是下层文人失时伤志的反映,又体现出了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意蕴深邃,哲理性强。 关键词: 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汉末诗歌 中图分类号: I27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4)03-0065-02 The Analysis of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LI U T ao (Shandong P olitics and Law M anagement of Cadre C ollege ,Jinan 250014,China ) Abstract : Life consciousness are mainly about sighing the shortness of life ,unav oidable death ,about how to treat the life and how to greet the death.The intense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not only reflects the grief of the lower writer ,but als o embodies the profound thinking about the life value.S o the poems have a deep significance and a strong philos ophical nature. K eyw ords : Life consciousness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The poems in the end of Han Dynasty 收稿日期: 2004-01-10 作者简介: 刘涛(1974-),男,山东平邑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生命主题是《古诗十九首》中的重要主题,其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生命主题都是在鲜明的生命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政治衰败社会黑暗之时,士大夫和下层文人的基本价值已被政治现实击得粉碎,人生的意义在他们的内心彷徨中不可能不发生动摇。时代的苦闷造成了东汉后期士人普遍的感伤,于是通过诗篇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咏叹。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强烈感受正是生命意识觉醒的标志。生命意识体现为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人类生命的本体、对人生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痛苦的超越。《古诗十九首》中抒发的生命意识以及人的觉醒,在哲学层面体现为人与诗的觉醒,对生命作深层的思考;觉悟到天地的无序,社会的混 沌,人的脆弱,以及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在世 俗的层面,则直白地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感慨之情。表现了社会的动乱,战争的频仍,国势的衰微,文士游宦天涯,思妇不甘寂寞,由此带来以夫妻生离、兄弟死别、友朋之间契阔相思乱离为基调的咏叹。具体而言,《古诗十九首》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其一,爱情意识。爱情意识是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组诗的游子怀乡与思妇怨别类内容中。如: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客从远方来》)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孟冬寒气至》)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东城高且长》)5 6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初探 ——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升华 (德州学院中文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反映了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和思索。诗篇中建功立业的抱负,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叹以及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使文学自觉时代的文人士子生命意识得到强化,它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揭示了他们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拓宽了文学的生命主题,使个体生命的自觉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先导式的启示。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命意识;生命状态;觉醒与升华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一时期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人开始比前人有了更广阔的关怀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他们清醒地感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怀疑,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困惑,生命意识随之觉醒。《古诗十九首》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汉末产生的《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诗中体现的生命漂泊之感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探寻,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涵。无论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还是人生的无常之感,都体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生命、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诗中更加关注“人”这个本体,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强烈的人本精神,是文人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一、传统价值观的衰微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所谓永恒的价值,便是个人的道德自修,使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于道义,并为了道的弘扬延续而建立功业,《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变,此之谓不朽。”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附着于儒家体系,人生的意义就寄托在一个虚假的道德承诺里。这样的观念在《古诗十九首》里受到了质疑,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悄然后退。文人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

小城三月读后感

小城三月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城三月读后感(一) “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学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萧红 也许正是因为欣赏萧红女士这种不凡的写作风格,欣赏她虽然短暂但却充实饱满的生活而被她的小说深深吸引。 今年寒假有幸读了以她其中一篇代表作《小城三月》为名的同名小说集,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走进了她的世界,才开始真正地认识萧红,理解她的精神。 无论从《手》到《牛车上》到《山下》到《后花园》到《小城三月》到《呼兰河传》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自身的独特气质和她本人对于小说的不同的诠释方式。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她并不拘泥于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小说。她认为人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文学,表现文学。她在《小城三月》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表现了她的独创性。萧红女士深具冲破现存小说格局的魄力。她成功地打破了介于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厚障重壁,创造出了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诗之间的新形式。然而她的作品也不失那种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敏锐。她的描写精致别样,使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她的作品包含的巨大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手》。她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一双普通的手。它被“发黑”、“发青”这两个词概括地淋漓尽致。这双手在文章的开头就已给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让人在开始就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双手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它几乎成了这篇小说中的专有名词,也成了主人公的代名词。然而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这么一双特殊的令人厌恶的手,也不是为了让人厌恶而塑造这么一个人物。她述说了一个出身农村染房的乡村女孩来城市学习的一段经历。然而,这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受到人们的歧视。虽然她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对她的看法。她所得到的只有嘲讽。她及她的父亲带着希望来到学校,却满载失望地离开。似乎这双发黑发青的手就是她的身份证。然而她就像永远无法洗净那双被颜料玷污的手一样,永远无法改变那些所谓城里人对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见。 文章以语言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校长对她的阴冷的语气,同学们尖酸的讽刺,以及她质朴、厚道的话语和父亲对女儿充满希望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人物的形象。文中许多极为细致的神态描写也生动得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话。而文章也以“我”的心里变化为线索。“我”从对她有一种莫名的抗拒到对她有一丝好感到她离开时的一线惋惜,表现了“我”的无奈、同情。这双手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它不仅向我展现了这些人物,也向我展现了如此一个社会,如此一种氛围,留给人无限的思考空间。 而这本小说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值得一读的。不管是《小城三月》还是《旷野的呼喊》等等都与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繁华世界全然不

浅论悲剧的审美价值

浅论悲剧的审美价值 学院:黄海学院姓名:杨丹班级:11(23)学号:11417536 摘要:悲剧,这一概念存在于世界文学史上已有数千年。它在欧洲文学发展长河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对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也功勋显赫。悲剧作品存在于世界各国,它的价值远远高于喜剧,高于文学作品本身所渗透出来的气息。从悲剧的崇高品格、悲剧的现代意义、悲剧与喜剧关系三个方面对悲剧的审美价值做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价值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亚里斯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法国美学家狄德罗、俄罗斯文学家别林斯基和德国剧评家莱辛都把骇人听闻的事件、不幸和苦难归入到悲剧的范畴。这些对悲剧的定义各有千秋,都有其合理性。不管悲剧的定义是怎样,它之所以在文学史上具有如此高的评价,关键在于它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下面就初步对悲剧的审美价值作三方面的分析: 一、悲剧的崇高品格 在人类生命的审美活动里,可以找到一个精神的载体,那就是“悲剧”,是悲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而“人格”的崇高,则是这一极致“美”的内化表现形式。 悲剧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性冲突中,遭受不应有的,但是有是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前引起人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 悲剧与日常生活中的悲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悲,含义很广泛,一般泛指一切痛苦、悲哀、不幸的事件或人物;而美学范畴的悲剧,一般都包含着严肃、庄重、壮烈的内容,使人在悲痛中能感奋兴起。 美学范畴的悲剧所蕴含的崇高韵味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创作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等大量悲剧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描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了把光明送给人间,偷取天火,遭受磨难的正义行为。他们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而被恶势力所折磨,这不得不称为一种崇高、伟大。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 中西方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使中西方的悲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悲剧结局以及悲剧的价值来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中西方的悲剧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西方文化里的悲剧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东方文化里的悲剧以惨绝悲极的苦戏吸引人的眼球。中西悲剧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悲剧价值;中国悲剧;西方悲剧 引言: 悲剧是美学审美对象的范畴,有着重要的美学地位,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怜悯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这种净化作用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崇高是悲剧的基础,本文将从中国的悲剧《窦娥冤》,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悲剧主人公祥子,西方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悲剧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并简要陈述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悲剧价值。 正文: 一、中国式的悲剧主人公 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不包含剧里的其他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部剧大局,决定悲剧的属性。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要人物形象源自于民间,多为弱小善良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形象,重视写悲剧人物的的无辜性,让观众产生怜悯和同情感,富有人情味。中国悲剧美感的显现,主要是由于其力量弱小,但本性善良,但善良的本性却和悲苦的结局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正是悲剧美感的具体显现,不尽的怜悯和同情油然而生。由此使剧外的观众对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由自主的思索。在思索中去省视社会、思考人生,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备受摧残的娇小柔弱女子悲剧形象 《窦娥冤》正名为《感动天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窦娥冤》写的是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故事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用窦娥冤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年代。窦娥只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弱小者形象,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为考官名无钱还债,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蔡家当童养媳,窦娥长大成人后把家事料理的很好。深受蔡婆喜爱,与丈夫结婚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勤俭持家,体现出了中国最质朴、传统的妇女形象。悲剧的开始是从窦娥丈夫的去世开始的,蔡婆的身上表现出胆小怕事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所有事情能妥协的就妥协。在面临重大的家庭变故时,窦娥表面看似柔弱,娇小,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在面对不公正时,敢于据理力争,但力量太过弱小,无济于事,无法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相抗衡,酿成了最后的悲剧。窦娥善良的心灵感动周围的百姓,对婆婆百般照顾,遵规守纪,在自己即将被处死时仍然顾及婆婆,但时代,社会并没有让她躲过命运的捉弄,最后含冤而死。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社会的悲剧,作品在艺术上,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超现实的情节,六月晴天骤变,大雪纷纷,接着又是大旱三年,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一出悲剧让观众对窦娥产生无限的同情和怜悯,以悲剧主人公窦娥去窥探黑暗的社会现实,使观众对腐朽的统治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窦娥的外柔内刚,代表着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下众多的贫民女子形象,她们外柔内刚,

解决问题的重要范式一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解决问题的重要范式 ——一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王育琨 采访手记:让意识觉醒有方法 我一直在寻找让地头力落地的途径和工具。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要想实现公司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有稻盛和夫的目标,需要教练文化。作为创始人和公司的灵魂,他就是公司的总教练。 经营之圣的总教练身份,让我对教练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期待。2010年我接触到了第三代教练。很少参加培训课程,2010年却破天荒连续在上海和北京参加了Paul Jeong博士200多个学时的课程。同时有了超过200个小时的练习。我从Paul Jeong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当今问题解决最重要的范式是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当一个人和组织,认识到自己存在价值的时候,他们将会被赋予持续的、强有力的动机,并将体验工作和生活中的巨大喜悦”。 Paul Jeong是第三代教练的代表人物 第一代教练关注的重点:事实解析。这时,主要关注行为和绩效,看那些能够带来变化的东西。第一代相当于西医,直接有效解决掉出现的问题。第二代教练关注的重点:情感处理。重点看行为背后的价值和动力。在这个阶段,着重从情感上处理内在的问题。相当于中医,强调固本培元。第三代教练关注的主题:意识

聚焦。这时关注情绪后面的根源,关注那些情绪后面的主宰意识。那里自由、创造、具足,那里是无穷创造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整体性的,每个人都是才智具足的,每个人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只不过因为受着各种各样情绪的左右,而挡住了视野。作为教练式领导,重要的就是通过强有力的问题,使团队打开视野,不断去觉醒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用意识去驾驭情绪,破解事实难题,激发与释放潜能。 2010年7月16-20日,Paul Jeong 博士在北京开设国际教练科学与艺术讲习班,我们就教练文化之与中国公司的关系做了访谈。我们深切的感觉是,当今问题解决的重要范式是个人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觉醒,让意识觉醒有方法。现把采访内容呈现给读者。 提升人的品质将使公司获得成功 亚布力观点:您好,Paul博士,感谢您接受采访。许多中国一线企业家对教练 文化还比较陌生,教练文化对中国公司会有什么作用?中国公司为什么需要教练?您能将怎样的教练文化的图景展现在中国一线企业家面前? Paul Jeong:很多公司人力资源的高管总是问我,该怎么和自己的CEO谈这个问题,让他们接受教练文化。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教练文化,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具体如何做。那些年轻的员工,进入到公司去。他们非常热爱工作,也非常聪明和拥有智慧,他们有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但是如果依然延续那种老旧的领导力模式,他们将非常受苦。这些新鲜血液,刚开始的那些激情就会减弱,在这种老旧的领导力模式管理下,五年后他们就成为老旧一派了,或者就离开了。如果那些CEO有勇气去尝试,勇于去赌一把的话,面对新员工时,他就会说,如果你在 这两年内并非成倍地改变并提升自己的话,你就出局了。

《小城三月》中翠姨形象分析

大抵人家读书,须是先收拾身心,令稍安静,然后开卷,方有所益。 ------朱熹《答周深文》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垒平。 -------雪芹遗诗 一 《小城三月》中翠姨悲剧形象分析 《小城三月》的悲剧让人迭叹不已。 我忽然想到,对于处在新旧礼教之中一个被新思想慢慢熏染并心有感触的这么一个传统而又心底纯良的少女,她的命运到底是有希望的好,还是没有希望的好?或者说哪一种情况更为悲剧?正如鲁迅关于铁屋子的思考:对于没有希望的民众,不去唤醒他们,固然可以让他们麻木的死去,不必经历心里的痛苦,但面对希望,还是有唤醒他们的责任。 那么,在旧礼教的中国,翠姨的命运到底有没有希望呢?------也许有,但她的境遇却注定了是多么渺茫的一种奢望。 小说的尾声给了一点亮光。“我”母亲在翠姨死后说:“要是翠姨一定不愿意出嫁,那也是可以的,假如他们当我说。”但翠姨的悲剧不在于嫁与不嫁,而在于她认识了一个有文字

的文明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在当时还只是如试管中的胚胎,微动而脆弱。这个世界让她对自己脱胎出来的世界绝望。而她更大的悲剧是她却深爱上了这个本不属于她的世界,爱上了他不能爱的人。可以想象,不嫁人的翠姨仍然要死! 翠姨的性格直接导致了他的绝望。她腼腆、柔弱、纯情;她没有反抗争取的勇气与能力,她只能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她的希望。翠姨的世界是万分复杂的。过分的复杂让她的选择没有空间。她的爱是一种没有希望的冒险,相比于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这种爱更不为世俗所容,因为她与“表哥”的“姨侄”关系。她没有曹七巧那么地蒙昧,所以她不愿只求得一个嫁或不嫁的结果。嫁,她也不可能成为曹七巧;不嫁,她的世界是空的,她的生命在真空中不能存活。所以如果她要活下去,又必然要成为另一个曹七巧。她没有曹七巧的心力(曹七巧最起码能孤身去同周围的人拼打,尽管为了存活而失去了心灵),对她而言选择也是唯一的,那就是绝不去选择愚昧与无爱的世界。翠姨的美丽恰在于此。曹七巧的悲剧是一直庸俗下去,而翠姨的悲剧根源却正与之相反。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爱与文明-----文明的爱情,文明的世界,文明的思想,文明的生命,文明的向往。 在小说中,始终笼罩着一种春的气息,这就是新思想的介入。这种新思想让传统美的翠姨走向了文明美,让她逐渐走向了与旧传统决绝的道路。旧传统与新思想的冲突,是翠

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义

摘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虽然人生极其短暂,但是要经历千疮百难的历程;不要因为金钱丧失了人生价值;不要因金钱让爱情更加美满幸福;金钱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人道主义是精神是人格、人道、人之纯美的象征,三者蕴含其复杂的叙事结构。 关键词:金钱;爱情;人道;悲剧意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三言》冯梦龙的代表作品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杜十娘的悲剧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对她的欺骗挤压所造成的。这篇小说从整体结构来看,确是很不错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很多人对杜十娘的悲剧命运的原因和小说的悲剧意蕴进行深刻的揣测和琢磨,但迄今为止没有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在我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封建社会”是怎样压迫杜十娘的?为何在杜十娘身上出现了悲剧,这种悲剧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杜十娘主体人格在悲剧中在小说中占很大部分,又怎样来解答这些问题,因此我对此篇小说进行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层到深层、由本文到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 首先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作个梗概: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烟花公子哥们,由于倾家荡产,很难归见父母,便处心积虑地积攒一个百宝箱,收藏在院中的姐妹那里,希望将来润色的郎装,翁姑能够体谅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嫁。经过长期考验和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并且欲望终身托付于他,因而让李甲四处借高利贷,又拿出自己私蓄的银两,投奔他人“从良”

则是杜十娘重新做人的必由之路,终于完成自己“从良”的心愿。同时姐妹们听说她顾从李甲离开妓院,大家都是纷纷相送,并以资相助为盘缠将百宝箱还给于杜十娘。其实,前部分的经历是与李甲素不相识,李甲担心归家不为严文所容,杜十娘便与李甲泛舟吴越,徐徐图之。在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然相遇,目睹杜十娘美貌,心生贪慕,就乘与李甲饮酒之机,巧言离开,诱惑并使李甲以千金银两之价把杜十娘卖给了他,杜十娘明知自己被卖弄,万念俱灰。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白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汗,抱箱投江而死。作者按照这样传统式的模式的叙事结构巧妙的安排作品的内容,可以形成二元化结构模式,分析李甲似乎以一个“助手”的身份出现,可暂时将他定位于这一角色,虽然孙富极力想金钱方式,使杜十娘陷入无爱的“非人”可以看成一种矛盾关系的“敌手”,又觉得是非人道主义的。从小说文本层次来看,柳遇春是一个游移不定的“梦中情人”似乎可有可无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下面我将采用图表结构来表示更为清楚。 ⑴ 杜十娘━━━━━━━━━━━━━━━ 杜妈妈 假母关系(金钱关系) 假爱情关系 金钱关系 (假帮手)(敌手) 李甲━━━━━━━━━━━━━━━━━ 孙富( (人道)假朋友关系(金钱关系)(非人道) 上述图表结构比较清楚的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的层次结构,那么故事不仅交代了百宝箱的来龙去脉,又说明了叙事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杜十娘与“杜妈妈”是表层上的“母女关系”,在语义层上是温情寒伧脉脉的,都是虚假的人物,并以“三百两银子”赎身才是冷冰的现实生活层面,因此,二者是对立关系。主体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 (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 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当然,这些怜悯和恐惧的体验如何能够引起我们灵魂的净化,尚且缺乏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持久争议,但其理论贡献仍是不容抹杀的。这主要表现在他不仅指出了悲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而且抓住了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所经历的由消极情感(怜悯与恐惧)到积极情感的转化过程。尽管后代的思想家对于这个过程提出了日益精细的理论说明,但亚里士多德所发现的悲剧感的这一根本特征却始终没有被推翻,并且构成了悲剧理论研究的核心。 到了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发生于“矛盾冲突”的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黑格尔对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法运用到了对于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他认为,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理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和谐、静穆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却会产生分裂与矛盾,这种分裂和矛盾会导致理念的内在冲突,并推动理念的运动和发展。理念冲突的显著表现就是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描写这种冲突正是悲剧艺术的使命。与亚里士多德不同,他并不认为 悲剧的发生是由于悲剧主人公的过失所致。而且,黑格尔的精辟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以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安提戈涅》为例说明,国王与安提戈涅的冲突就是国法与家法之间的伦理力量的矛盾冲突,这两种伦理力量都是合理而片面的。国王与安提戈涅分别代表着国家利益和血缘亲情,所以,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而不只在于生存 1、做事,不止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 2、生命因追求而精彩,追求因指引而成功,个体因团队而强大。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凝聚团队,聚焦目标,为梦想创造无限可能! 3、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4、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5、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 6、在融入社会大家庭的那一刻,我们都肩负着自己的那份责任,因为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吸收、去掌握。良好的心态,将会成为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有力支持。 7、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8、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9、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10、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11、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12、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13、时钟转一圈虽然可以回到原点,但却已经不是刚才了;太阳还会再升起,可却已经不是昨天了。

小城三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小城三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的一部作品,当有人问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时, 我只会说不过一场忸怩畸形的苦恋罢了。 “哥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他不知道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是的,翠姨为什么死呢?翠姨定完亲后不是还身体硬朗的到处逛街置办嫁 妆吗?然而读了书后,反而整天闷闷不乐,开始咳嗽,嫌弃自己的未婚夫,但是 假如他们说,一定不愿意嫁,不嫁也可以的,那又为什么,到最后竟然就这样死 了呢?哥哥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可能翠姨自己也不知道。 有人说她死在了封建的,腐朽的束缚里,有人说她死在了憧憬爱,追逐爱的 路途里。然而翠姨不是念了书后才开始害病的吗?翠姨死在了书里,死在了知识里,死在了自己的怀里。 翠姨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好像她的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的样子,她怕把它 触坏了似的轻轻捏着。梳头梳的是很慢的,必定梳的一丝不乱,擦粉也要擦了洗掉,洗掉再擦,一直擦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样的行为举止也好,似乎准备把所有 的秘密都带到坟墓里,永远都不说出口的性格命运也好。无处不渗透着一种东方 古典女子的气息。难怪伯父说她是林黛玉,但是在经历初春到盛夏到晚秋再到寒 冬的林黛玉怎能比在早春就被扼杀的翠姨更为凄婉呢?没有心灵的撞击,没有拆 散的苦楚,窒息于心底一颗春种随着生命之火的泯息而悄然去逝。翠姨活倒了四季,在春后就和林黛玉一切长眠于冬。但林黛玉是因无法爱而死,她因不敢爱而死。 翠姨就如《沉沦》中的他一样卡在东西文化的夹缝中一样。封建桎梏是一只鸟,翠姨还给它关进了自由解放的笼子中。她一面毫不抵抗的订了亲,一面说女 子结婚太早是不好的。她一面清清楚楚的记得自己是出了嫁的寡妇的女儿,一面 要像一个女学生一样去学文化。一面注重着和“我的'哥哥”的名分大小,一面 又拉住他的手。 翠姨憧憬爱情,但却不敢去爱,因为她知道自己不配。只有摆脱迷信和封建 的牢笼,让自己焕然一新她才有胆量去爱别人,去表达自己的爱。但是她就算读 了书,接受了新文化,却更无法从自身下手。因为她骨子里就是一个封建的产物,所以她羡慕那些有文化的人,他们说的都是对的,所以当她知道迷信中说,病新 娘娶过来一冲,就冲好了时,拼命的糟蹋自己的身体,想死的越快一点儿越好。

论鸣风形象的悲剧意义

论鸣风形象的悲剧意义 [摘要]鸣凤是巴金笔下《家》中的一个悲剧下层人物,她是高公馆的奴仆,却毫无怨言的接受奴仆的身份,可最后却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是什么造成了鸣风的命运悲剧呢?巴金说 “这不是小说作者代鸣凤出主意要走那条路,是性格、教养、环境逼着她(或者说引诱她)在湖水中找到归宿。”①鸣凤是封建社会里被奴役、被压迫的代表,性格软弱的鸣凤在这样的环境里是绝没有出路的。 [关键词]鸣凤悲剧意义 “巴金写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就是要别人知道,被压迫的人们生活得有多糟,他把一个垂死的制度摆在人们的面前,指给人们看:‘这儿是伤痕,这儿是血,你们看!’他把旧制度的诅咒‘植在他们的心中,唤起他们憎恨的记忆,’认为‘聪明的读者会从这伤痕遍体的尸首上面看出来一个合理的制度的产生。’”②在他的笔下鸣风是悲剧形象的代表,是封建旧礼教制度的产物,对于鸣凤的悲剧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压迫人,摧残人性的罪恶面孔。 一、封建社会里被奴役被压迫的代表 巴金童年是的生活有一部分时间是和仆人轿夫度过的, “我生活在

仆人轿夫的的中间,我看见他们怎样怀着原始的正义的信仰过那受苦的生活,我知道他们的欢乐和痛苦,我看见他们怎样为生活挣扎而屈服而死亡。”③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和对这些人的同情,他作品中对小人物的描写朴素、真实而富有感情。 鸣凤是个十七岁的丫环,七年前死了母亲,被卖到高公馆,受尽了折磨和凌辱,过着被奴役被压迫的生活,在第三章里觉慧叫鸣凤倒茶,鸣凤不过晚一点上楼却遭到责备,“淑华从上房走出来,遇见了鸣凤,便责备地问道:‘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喊你,你总不肯答应!’‘我给三少爷端茶来。’鸣凤垂着头回答,‘端茶也要不了这么久的时间!你又不是哑巴,为什么喊你你总不肯答应?’淑华今年不过十四岁,却也装出大人的样子来责骂婢女,而且态度很自然。”④巴金用了自然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地位的不同,态度也不尽相同,淑华面对比自己大的鸣凤责备的口气能够如此自然,只不过是因为鸣凤的地位比她低,一声不吭的鸣凤表现出了被压迫的人们最基本的态度,而高家挑丫环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更体现处在下层人们被奴役的地位,“‘听说要在我们两个里头挑一个,……’说话的是三房的婢女婉儿,一个长长脸、生得还秀气的少女,她比鸣凤大一岁,说话比较快‘不消说会挑到你,你比我年纪大些,’鸣凤说着,忍不住噗嗤一笑 ‘我跟你说正经话,你倒笑我,真没有良心!’婉儿气愤地说。‘好福气,我给你道喜,你还怪我没有良心?’鸣凤依旧带笑说。 ‘哪个高兴给人家做小老婆!’婉儿更气了,声音里充满了苦恼。 ‘做小老婆也不错,你看老太爷的陈姨太……’鸣凤又说。

悲剧性的美学分析

悲剧性的美学分析 一、悲剧的概述 悲剧属于美学范畴,它与一般的文学理论、写作理论、艺术理论所描述的悲剧的含义是不同的,不能把它当做一种文学体裁或喜剧类型来看。“它和壮美、优美一样,是美存在的一种具体形态,是美学的一个专门范畴,而不是指一种文艺体裁或喜剧类型而言的。”①一般我们认为的悲剧只是一种广义上的悲剧,含义很广泛,只要是日常生活中能让人痛苦,或让人内心感到痛苦的人或事,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管是什么形态的人或事,都可以称之为广义上的悲剧。 而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并不局限于此,它包括现实生活中和艺术领域里的一切悲剧现象,并且它不是指生活中一般的悲痛、悲惨、不幸、死亡、悲观等词的同义语。比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不具有悲剧性的冲突,没有现实的意义,都不是美学悲剧的范畴。别林斯基说:“偶然的事件,例如一个人出其不意的死亡,或者其他没预料到的与作品主要思想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都不能在悲剧中占有地位。”②“美学范畴的悲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们前进,而不是悲观失望。”③换句话说,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悲剧现象、事件和人物,他的本质的是崇高的,它能给人以哀伤和悲痛,但又使人们化悲伤为力量,振奋精神,激起斗志,净化思想,给人以审美的悲壮感。为了区别于广义上的悲剧与美学范畴的悲剧,有的著作称后者为悲剧美。 二、悲剧的美学特征 从某种意义来说,悲剧是美和丑,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且以丑压倒美,以非正义战胜正义而产生的。所以鲁迅先生在谈到悲剧艺术时,深刻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④正是如此,美和正义所代表的是悲剧人物所拥有的美好的理想、崇高的品行,或是一种社会公德、社会需求,而这些美和正义一旦遭到丑和非正义的攻击以至于毁灭,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悲痛、愤怒、同情,使人们产生精神上的动力,与非正义的邪恶势力斗争,这就是悲剧所带来的美学效应。 鲁迅先生话中的“有价值的东西”指的也就是悲剧人物与非正义势力斗争中所产生的美好的愿望和追求。这些美好的东西一旦“毁灭给人看”,就会体现出真正的悲剧性美学的审美意义。比如说《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表现了他们与封

悲剧的美学价值

悲剧的美学价值 ————影片《活着》赏析关于悲剧,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而黑格尔也认为悲剧是严肃的人生内容的表达。可见,悲剧首先是作为一种艺术理论而存在的。我们从悲剧文学史中可以看到,悲剧主角虽在斗争中遭受到失败或牺牲,却并不使人悲观失望,反而能够鼓舞人们继续斗争。因此,“悲剧的实质是悲壮不是悲惨,是悲愤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气消沉。悲剧的美,属于崇高和阳刚;正因为这样,悲剧才是战斗的艺术。”这就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 悲剧的客观基础是人的苦难和死亡,所以,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被当作苦难的同义词。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他的小说《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有价值的女性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毁灭的过程,让人们看到了两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的这样一个悲剧。 而张艺谋在1994年根据余华的小说拍摄的电影《活着》,却是以一部史诗般的影片的形式,通过影片的主角徐福贵,没落地主以皮影戏为业,和他坚毅的妻子家珍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家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所遭遇世态变迁、艰辛苦难的种种悲剧。 影片《活着》可以演化成三层:福贵一家的、皮影戏的和当时社会的故事。福贵手中的皮影戏,始终贯穿着整部影

片。用戏来烘托福贵的一生最恰当不过了,浮生若梦,亦真亦幻。皮影戏的皮影受人操纵和福贵的受命运操纵互相交映,把宿命思想推到了极致。人在世上的双重角色在他和皮影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体现。人是玩偶的操纵者,而人也是一个被操纵者。他们一家在电影当中的悲惨命运具有浓厚的宿命色彩,深刻表现出人与玩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是出生于富裕地主家庭的福贵生性爱赌彻夜不归,傲慢无视妻子的劝告最终把全部的家产输给了皮影戏班主龙二。加之妻子携女怀子离他而去,父亲责其不孝以杖相击力衰猝死。 然后引入了影片的第一个悲剧,福贵和家珍的儿子有庆的意外夭折,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和群众性的大炼钢铁反映了当时大跃进的基本概貌。这是一场社会运动,包括徐福贵一家都参加了组织在当地小学校里的没日没夜的治炼劳动,福贵演出皮影戏娱乐工人,家珍为他们端茶送水,甚至孩子也参与了彻夜无眠的工作,致使有庆在沉睡之时意外的被区长的车撞死了,这位曾是福贵的老战友的区长也因工作的极度疲惫以致在驾车时睡着了。过度操劳造成有庆和区长的筋疲力竟是导致有庆死亡悲剧的直接后果。 降临于这个家庭的第二个悲剧是女儿凤霞的难产不治身亡,此时也达到了整个剧情的高潮。影片中凤霞在医院生产的情节表现了“永远革命”时期全国上下一片混乱无序的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