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身边的溶液

第8章 身边的溶液

第8章 身边的溶液
第8章 身边的溶液

第8章身边的溶液

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的形成与组成。

2、知道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情况不同。

3、认识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掌握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伙伴互助,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了解溶液的形成与组成。

2、知道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情况不同。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烧杯、水、食盐、玻璃棒、硫酸铜、沙粒、粉笔屑。

活动二: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冰糖块、冰糖屑、水、热水。

活动三:试管、水、酒精、丙酮、石蜡油、碘、煤油、乙酸乙酯、玻璃棒、指甲油。活动四:布条、食用油、滴管、培养皿、酒精、水、汽油。

四、教学过程

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一)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对溶液的科学分类可以按照其酸碱性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

2.认识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指示剂:石蕊和酚酞遇不同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

3.懂得要移取少量的溶液进行酸碱性测定而不能污染待测溶液。

4.学会用石蕊和酚酞判断和区分溶液的酸碱性,认识常见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5.了解指示剂发现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激发从生活中发现不同的指示剂。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难点】1.正确记录石蕊和酚酞遇不同酸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

2.实验操作中防止对待测溶液的污染和指示剂滴管的交叉污染。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生活中的一些溶液图片。

活动二: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试管架、小试管6、2试管酸性溶液(稀盐酸)、2试管中性溶液(蒸馏水)、2试管碱性溶液(稀氢氧化钠)。

活动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试管架、小试管3、溶液A(稀盐酸或稀硫酸)、

溶液B(稀氢氧化钠或石灰水)、溶液C(蒸馏水)、学生自带待测溶液2-3种。【资源】

活动三:补充实验报告

活动四:PPT课件。

pH试纸和pH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pH值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酸碱性强弱

2.了解pH试纸的指示作用:显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碱度)。

3.初步学会使用pH试纸进行比色,测试常用溶液酸碱度并学会排序。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用pH试纸区分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难点】初步学会使用pH试纸与比色卡进行比色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稀盐酸或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广泛pH试纸、比色卡、玻棒、表面皿、吸水纸、食盐水、蒸馏水。

活动二:广泛pH试纸、比色卡、玻棒、表面皿、吸水纸、A组(肥皂粉液、苹果汁、牙膏)、B组(白醋、汽水、自来水)、C组(食盐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自

带溶液2-3种。

【资源】

活动二:补充实验报告

酸、碱溶液混合后的变化

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混合酸、碱溶液的实验,发现pH的变化。

2.认识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会改变。

3.通过实例了解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明白运用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改良环境。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认识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改变。

2、了解一些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难点】认识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改变。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演示:稀氢氧化钠溶液、烧杯、酚酞、稀盐酸、玻棒。

活动二:录像:酸、碱溶液混合的pH变化、多媒体设备或实物投影仪。

活动三:稀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烧杯2、酚酞、稀盐酸、稀碳酸、玻棒、pH试纸和比色卡。

活动四:土壤、烧杯、玻棒、稀硫酸、石灰水、pH试纸和比色卡。

【资源】补充实验报告

资料收集:

酸碱溶液的腐蚀性以及安全使用酸碱溶液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稀盐酸对金属、大理石的腐蚀性。

2、认识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3、认识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

4、掌握酸、碱溶液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5、认识酸性或碱性废料的正确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中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学生能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养成安全使用酸碱溶液的习惯和安全地处理化学药品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一些酸、碱溶液的腐蚀性;学会使用酸碱溶液的正确方法【难点】描述稀盐酸与金属的反应;认识酸性或碱性废料的正确处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试管、试管夹及试管架、锌粒、镊子、稀盐酸、木条、酒精灯、镁条、铜片、铁片。

活动二:大理石颗粒、试管、镊子、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单孔橡皮塞、导管。

活动三:表面皿、白卡片、浓硫酸、安全眼镜、布条、猪肉。

活动四:试管、试管夹、浓氢氧化钠溶液、全羊毛绒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叶片、镊子、三脚架、石棉网。

活动五:消毒水、洗洁精、防护手套。

活动六:试管、浓氢氧化钠溶液、酸溶液、pH试纸及比色卡。

【资源】录象资料

酸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试雨水的pH,知道雨水一般为弱酸性。

2.知道酸雨的pH小于5.6,是大气污染的产物。

3.学会利用植物幼苗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能设计实验对照和实施对变量的控制。4.通过收集有关图片和资料,了解形成酸雨的过程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初步学会对资料的选择和整理。

5.意识到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理酸雨,并通过小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了解形成酸雨的过程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2.表达自己对防治酸雨的认识和观点。

【难点】1.正常雨水与酸雨的测试。

2.酸雨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雨水、玻璃杯(一次性塑料杯)、滴管(或玻棒)、pH试纸和比色卡。

活动二:“酸雨”视频资料、多媒体设备、学生收集的图片和资料。

活动三:植物幼苗(豆苗或小麦苗)、烧杯4、脱脂棉、蒸馏水、稀硫酸、稀硝酸、标签纸、学生收集的雨水、pH试纸和比色卡。

活动四:实物投影仪、学生收集的关于“酸雨的危害”的图片或资料。

活动五: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学生制作的小报。

【资源】工作纸(见附件)

环境保护专题网(百度搜索:视频-酸雨)

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1、酸雨的形成原因 1.1酸雨的发现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了科技的急速发展,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这些能源主要来自是煤,进而导致燃煤数量的日益猛增,但煤中含有杂质硫,在燃烧煤的过程中将排放酸性气体2SO ;同时燃烧产生的高温还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促使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x NO 。这些酸性氧化物在高空中被雨雪冲刷,溶解从而形成酸雨。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的概念。 酸雨只是酸沉降中的一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迁移到地表,或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的过程,前者为湿沉降,后者为干沉降。 1.2酸雨的形成原因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无机酸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从而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两种。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由污染源排放的气态2SO 、X NO 经气相反应生成42SO H 、3HNO 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 2.云形成时,-24SO 和-3NO 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 3.云滴吸收了2SO 、X NO 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24SO 和-3NO ; 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吸收了含有-24SO 和-3NO 的气溶胶; 5.雨滴下降时吸收2SO 、X NO ,再在水相中转化成-24SO 和-3NO 。 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酸性氧化物,在国外酸雨中硫酸和

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 上海市实验学校

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对溶液的科学分类可以按照其酸碱性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 2.认识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指示剂:石蕊和酚酞遇不同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 3.懂得要移取少量的溶液进行酸碱性测定而不能污染待测溶液。 4.学会用石蕊和酚酞判断和区分溶液的酸碱性,认识常见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5.了解指示剂发现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激发从生活中发现不同的指示剂。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学会用石蕊和酚酞两种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难点】1.正确记录石蕊和酚酞遇不同酸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 2.实验操作中防止对待测溶液的污染和指示剂滴管的交叉污染。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生活中的一些溶液图片。 活动二: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试管架、小试管6、2试管酸性溶液(稀盐酸)、2试管中性溶液(蒸馏水)、2试管碱性溶液(稀氢氧化钠)。 活动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试管架、小试管3、溶液A(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B(稀氢氧化钠或石灰水)、溶液C(蒸馏水)、学生自带待测溶液2-3种。【资源】 活动三:补充实验报告 活动四:PPT课件。 四、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活动一:对生活中一些溶液的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会将已有的关于溶液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类。 活动二:石蕊和酚酞试液的变色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认识石蕊和酚酞两种常用试液遇不同酸碱性的溶液的颜色变化。 活动三: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石蕊和酚酞判断和区分溶液的酸碱性。 活动四: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与应用 活动目标: 五、训练与评价 【举例】“补充实验报告”(见附件1、2) 【说明】 1.建议使用2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两种试液与pH试纸的使用分开,比较有利于学生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性的强弱(酸碱度)。也避免实验中溶液种类太多造成混乱。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提高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提高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来源】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苏州卷)化学(带解析) 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带解析)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化学(带解析)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 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身边人 讲身边事 寻找身边的感动”主题演讲比赛致辞

“说身边人讲身边事寻找身边的感动” 主题演讲比赛致辞 全院职工同志们,大家中午好: 火红的五月,是劳动人民的节日,是青年人的节日,更是我们护士的节日,在这充满激情的五月里,我谨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院职工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青年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我院护理战线上的生力军。随着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护理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的发展。护理职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护士更是被誉为“美丽的白衣天使”。目前,我院战斗在一线的护理人员共有208人,占全院职工的48.3%。你们直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在医院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需要我们每一位XXX人默默地奉献,正是一代代XXX人的共同努力,医院才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如果把医院的发展比作一场接力赛,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跑好我们自己的这一棒!我们必须一起努力,一起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医院的一张名片,实现医院的发展是每一个XX职工责无旁贷的使命! 那么我们如何较好的完成这艰巨的使命,如何提高服务理念,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下面我给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要重视身上的责任。医院未来的希望在青年人身上,青年人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建设医院、发展医院的责任。在医院高速发展的时期,一大批青年人来到医院,你们要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为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积蓄力量。特别是希望我们的护士们能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了解前沿的护理文化,使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得以提升。 二是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能继续把病人的需求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不仅要治疗他们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是希望全院职工在工作中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把你们的微笑带给每一位病人,也带给每一位同事。 四要尽快成材。希望青年人一定要有较高的目标,向优秀者学习,例如XXX同志的先进事迹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代表医院在全局做巡回报告,为我院赢得了荣誉,为全院职工树立了榜样。 五是营造“以院为家、创收节支、院兴我荣”的浓厚气氛,只要坚持下去,习惯为医院发展着想,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不怕苦不怕累,我们的医院就会发展的更快更强,从而来提高医院的社会地位,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预祝此次演讲比赛圆满成功,祝全院职工同志们心情愉快、工作顺心、健康美丽!

3-3-2 酸雨及其防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 组——知能训练 1.SO 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 2含量不得超过0.02 mg/L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 2 排放量的是( )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 2氧化成SO 3 ④使用CS 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 A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 B .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以与木炭反应 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 使蔗糖碳化这是浓硫酸显示了脱水性。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需要加热,在常温下不反应。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它是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的干燥剂,因其有酸性,所以不能干燥具有碱性的氨气。 答案: D 3.将浓硫酸和2 mol/L 的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析a 、b 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 .a 升华、b 冷凝 B .a 挥发、b 吸水 C .a 蒸发、b 潮解 D .a 冷凝、b 吸水 解析: 图中a 曲线为稀硫酸,其质量减小,原因是溶液中的水蒸发了,b 曲线为浓硫酸,其质量增加,原因是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 答案: B 4.(2011·富阳高一质检)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到含0.200 mol H 2SO 4的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 A .因发生“钝化”而不反应 B .产生的SO 2为0.100 mol C .产生的SO 2少于0.100 mol D .除SO 2外还会有H 2产生 解析: 锌与浓硫酸不会“钝化”,故A 选项不正确;开始发生:Zn +2H 2SO 4=====△ ZnSO 4+SO 2↑+2H 2O ,随反应进行,H 2SO 4浓度变稀,又发生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因生成SO 2的反应中消耗H 2SO 4的物质的量不到0.200 mol ,故生成的SO 2少于0.100 mol ,因此本题C 、D 选项正确。 答案: CD 5.m g 铜与足量的浓H 2SO 4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 L 气体,则被还原的H 2SO 4的量是(双选)( ) A.m 32 mol B.m 64 mol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酸雨的危害与预防 摘要: 随着我国及世界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形成了酸雨。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如何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的污染,如何减少与预防硫的排放已成为世界环保的主题。本文介绍了酸雨的形成、分布、危害及酸雨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酸雨的形成,危害,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酸雨是含有相对较高酸性的降水。一般的降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25℃时,它的酸碱度PH值大约为5.65,为弱酸性。而酸雨是指PH 小于5.6的降水。因大气中含有天然和人为的污染物,降水过程中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杂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酸类,使雨水酸化,降落到地面。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 一、酸雨的形成 大气污染发展到酸雨,是18世纪以英国为中心的烧碱工业蓬勃兴起以后的事情。特别是18世纪末烧碱作为玻璃和肥皂原料,产量爆炸性地扩大以后。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氯化氢气体在工厂附近造成了酸雨(氯化氢溶液就是盐酸),田地中的农作物和附近的森林全部枯死。1862年5

月12日伦敦《时报》曾报道了这一情况。后来,由于燃煤的工厂不断增加,雨水中的硫酸成分也逐渐多了起来。酸雨危害的严重,使英国在各地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大气污染公害监测网。史密斯在1872年发表的《空气和降雨: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了“酸雨”这个名称。 (一)酸雨的形成过程 目前,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它包括雨、雪、雹、雾等降水过程,从大气污染物沉降的角度又把“酸雨”称为“酸性降雨”又称“酸沉降”,再考虑到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完整地表达“酸沉降”这个环境问题的概念,有人称为“环境酸化”。酸沉降的科学概念还包括干沉降,是指大气中所有酸性物质转移到大地的过程。目前人们已把酸雨和酸沉降的概念等同。近年来,也通称以上过程为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由上升的大气污染物质NO、SO2等与大气中的水分在光照或其它条件下反应形成的。还有很多其它含磷、硫、氮的有机污染物,氟化物,溴化物,氯化物等。甚至于CO2 也会在特殊情况下生成酸雨。还原性物质会被臭氧等氧化,进而与水结合形成酸雾或酸雨,同时消耗臭氧导致臭氧空洞,紫外线会乘虚而入,直接杀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氧化性物质会与还原性物质发生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物等则会直接与水结合生成酸雨。 (二)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酸雨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等酸性物质,其中又以硫酸为主,一般约占60%~65%。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液专题训练一

初三化学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硝酸铵B.蔗糖C.氯化钠D.浓硫酸 2.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 B.28.6%C.31.6%D.40.0% 3.【05佛山】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 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4.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 5.30℃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水。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 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 A、等于5.6g B、大于5.6g C、等于1.6g D、小于5.6g 6.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 7.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 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8.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A.明矾B.食盐C.硫酸铜D.熟石灰 9.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B.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C.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11.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 B. 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3.【05青岛】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A.溶解法 B.过滤法 C.结晶法 D.蒸馏法 14.某种饮料由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维生素A、乳酸钙等配制而成。此饮料不含有的营养素是A.糖 类B.维生素C.水D.油脂 1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6.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 热使其充分反应。图1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 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17.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 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4℃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18.下列关于水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得到晶体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D.工业上用水致冷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19.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20.右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 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 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21.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 加工门窗的铝合金 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2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 2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学习身边人 做好身边事

学习身边人做好身边事 (“两学一做”演讲稿)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无数中国共产党员的上下求索、无私奉献。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有着全新的时代精神。 “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为践行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每名党员,既要学好理论,又要努力实践,时刻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平凡的岗位,孕育着不平凡的事业,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我们身边涌现出许多学习榜样。 一、严谨源于对工作的执着 记得金税三期上线时,全局上下忙得不可开交。由于对业务不熟,我经常跑到业务部门请教。负责数据统计的石科长,总是耐心地为我讲解。待我明白之后,他又一头扎入各种数据表中,继续工作。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半夜,有时甚至亮一个通宵。 在一次数据上报时,石科长发现同事填报的数据与系统数据有出入。他二话没说,立刻找到责任人,查系统,翻资料,连夜加班,终于找出原因,重新填好数据并及时上报。事后谈起这件事,他严肃地说:“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条数据,可是影响的却是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每一条数据都需要我们

认真对待,容不得一丝马虎,我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他就是这样严谨——对工作执着,一丝不苟。 二、真诚源自对他人的热情 在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工作初期,国税局上下联动,日夜奋战,不遗余力。每一名国税干部,都倾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纳税人信息登记补录、数据对接、纳税辅导、系统操作、人员培训等等,各项工作压力都集中到了基层岗位,特别是办税服务厅。作为业务骨干的王主任,除了要完成内部工作外,每天还需要为各个行业的纳税人答疑解惑。高强度的工作,忙得他已是筋疲力尽。可是只要接到电话,无论是同事还是纳税人,他立刻打起精神,耐心解答。 一次下班时间,一位纳税人匆匆忙忙地跑进办税服务厅。此时,办税窗口已经停止办理业务,纳税人情绪有些过激。王主任见到后,一边安抚纳税人情绪,一边耐心了解情况。通过系统查询,得知是纳税人信息报送有误后,王主任马上联系具体责任人,重新打开电脑,进行信息更正,最后纳税人满意地走了。同事觉得有些不满:“这明明就是纳税人自己信息报送有误,您干嘛跟他这么客气呢?”王主任认真地说:“纳税人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服务纳税人,就应该有一颗火热的心。” 他就是这么真诚——对他人总是一片热情。 三、敬业来自对自我的苛求

我国酸雨现状及防治措施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迅速增长,相应向大气环境排放的酸性物质大幅增加,中国长江以南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关键词:现状主要原因二氧化硫的控制 1.我国酸雨现状研究 1.1酸雨空间分布特征 目前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大部、西南和华南沿海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在欧、美、亚世界三大酸雨区中,我国的强酸雨区(PH<4.5)面积最大,长江以南地区是全球强酸雨中心。我国降水化学组成仍属硫酸型,但正在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SO42 -和 NO3-以及NH4+和 Ca2 +分别是降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并且浓度远高于欧洲和北美。 1.2区域变化 赵艳霞等对中国气象局全国酸雨监测网 80多个酸雨观测站的 1993-2006 年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主要酸雨区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等省、直辖市酸雨污染最为严重;另外,北方地区也存在范围不小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河南省和山东省的部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近 14 年我国酸雨区总体上呈范围扩大,强度稍有减弱的趋势。其中,北方酸雨区范围扩大明显,且酸雨强度增强趋势明显。南方酸雨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但酸雨污染重灾区由西南地区逐步转移至华中和华南中部地区。 1.3我国酸雨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中阴离子为 SO42 -、 NO3-、 Cl-、HCO3-,阳离子为 NH4+、 Ca2 +、 Na+、 K+、 Mg2 +、 H+。研究表明对我国降水酸度影响最大的阳离子是 NH4+和 Ca2 +,阴离子是SO42 -和 NO3-。文献引用 A =[ SO42 -]/[ NO3-]作为划分酸雨类型的特征参量,将酸雨分为 3 档: 当A≤0. 5 时,为硝酸型或燃油型; 当 0.5 < A <3. 0 为混合型; 当 A≥3 为硫酸型或燃煤型。“两控区”政策的实施使得 SO2的排放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加,另一重要的致酸物质NOX的排放量却在

酸雨概述

我国酸雨污染研究概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酸雨现象逐年加重,中国酸雨区已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并结合部分教材综合论述了酸雨的形成、影响因素、危害及控制措施。 关键字:酸雨;影响因素;危害;防治措施 1、前言 英国化学家SMITHRA在英格兰调查了酸沉降现象,并在1872 年出版的《空气和雨: 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一书中叙述了世界工业发展先驱城市———曼彻斯特市郊区降水中含有高浓度SO?2?,首次提出酸雨概念,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972年瑞典政府把酸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向人类环境会议提交了报告。1975年第一次国际性酸雨和森林生态系统讨论会在美国举行,该会议讨论了酸雨对地表、土壤、森林和植被的严重危害,自此酸雨问题受到了普遍重视。到20 世纪40年代酸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开展了研究,我国则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究酸雨污染[1]。 2、酸雨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2.1 酸雨的形成: 酸雨是指pH 值<5.6的大气降水,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酸性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SO?)和含氮化合物(NO?),两者在大气中经过均相氧化和非均相氧化转变为H?SO?和HNO?,并溶于雨水降落到地面所形成的。 图表1 2.2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1)酸性物质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及它们的盐类,是形成酸雨的主要酸性物质,降水酸度的时空分布与大气中的SO?、NO?和降水中的

SO?2?、NO??浓度的时空分布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2)大气中的氨:降水的pH值决定于硫酸、硝酸与NH?以及碱性尘粒的相互关系。NH?是大气中委员的气态碱,由于它易溶于水,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起中和作用,从而可降低雨水的酸度[2]。 (3)大气颗粒物和降尘浓度的影响:大气中的颗粒物和降尘在云水降落过程中被吸附、冲刷,起到缓冲作用,中和降水的酸度。大气中颗粒物的组成很复杂,主要来源于土地飞起的扬尘,其化学组成与土壤组成基本相同,酸碱度取决于土壤的性质。除土壤粒子外,还有矿物燃料燃烧形成的飞灰等。它们的酸碱性都会对酸雨有一定的影响。 (4)气象条件的影响:气象条件对酸雨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在化学方面,影响前体物的转化率;在大气物理方面,影响有关物质的扩散、输送和沉降哺]。太阳光强和水蒸气浓度将促进SO:的转化,形成硫酸在局地沉降,通过降雨形成酸雨。太阳光强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对我国来说,大气湿度也是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南方大气中的SO:能较快地转化为硫酸,从而形成酸雨[3]。 3、我国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化学特征 我国降水酸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降水酸度年均pH<5.6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并由北向南逐渐加重,西南地区最为严重。在四川、贵州和广西的一些地方,降水年平均pH<5.0,是目前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酸雨污染趋于严重,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和厦门为代表的地区也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酸雨区。同时华北的京津、东北的一些地区也开始频繁出现酸性降水。 酸雨的化学特性可通过测定降水中的阳离子(包括NH??、Ca2?、Na?、K?、Mg2?、H?),阴离子(包括SO?2?、NO??、Cl?、HCO??),pH值和电导率来反应。酸雨中含硫酸、硝酸、盐酸三种强酸,它们在水中可完全电离,所以对降水的酸度贡献很大。酸雨中还有一定量弱酸,常见的有碳酸(H?CO?)、有机酸、亚硫酸、氟酸等,由于这些酸在pH<5。0时几乎不电离,所以它们对严重的酸雨影响很小。酸雨中还有以NH??、Ca2?、Na?、K?、Mg2?为代表的碱性物质,在降水中对酸起中和作用。在酸性土壤区(红块、黄壤和灰化土等)降水中Ca2?含量低,而在内陆碱性土壤区(黑钙土、栗钙土和荒漠土) Ca2?含量很高,NH??是大气中唯一的气态碱,对酸雨的缓解有着重要的作用。雨水的酸度是雨水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且我国与其他国家的酸雨特性也不尽相同。

溶液 溶解度专项练习经典

溶液溶解度专项练习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 D.将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的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即100g溶剂中甲物质的质量>乙物质的质量,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故错误; D、由于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时也相同。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由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都不变,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正确。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C 【解析】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 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 80g 2020 g g =

说身边人,教育身边事演讲稿件

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小纪汗煤矿洗煤厂任晓磊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我演讲的题目是“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首先以北宋苏轼的赤壁赋作为今天演讲的开场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生短短几十年,愿我们都能尽情绽放。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我身边的故事以及后来的事故。 时间回到2009年的6月,刚从大学毕业的我们,进入了当时繁盛时期的榆天化子公司陕西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从此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初入公司,一个满脸青春痘的“家伙”组织新人的培训入职工作,听说这“家伙”不简单,西安交通大学王牌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李师故作老成,他不苟言笑,他严厉苛刻,直到那一年的中秋节,我们刚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李师带着我们去了当时最便宜的KTV,大家唱的很尽兴,从此我们一帮新人和李师成了彼此的朋友,亦师亦友。那一年他26岁,我只记得李师唱陈奕迅的歌很棒。 2010年春天,李师和榆林XX银行的漂亮姑娘步入婚姻殿堂,组成一个温馨的小家庭,那一年我们才知道李师的父亲早年间过世,李师的母亲含辛茹苦的将李师和李师的妹妹拉扯大。记得那一年李师和我们奋勇拼搏,拿下了公司首届篮球赛的冠军。

2011年春节刚收假,李师高兴的告诉我们,他下半年要当爸爸了。李师的幸福生活扑面而来,从小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似乎要扬眉吐气了。 符主任,我的同县老乡,一位技术大拿,从高低压线路架设,到变电站建设,从变电站运行调试,到各种高低压试验,样样精通。他可以为了一根安装不合格的控制小母线,和施工方吵的面红耳赤,他可以为了一个技术难点攻关,彻夜不归。为了项目早日顺利运行,2010年他全年不休,他的那一辆白色小破奥拓,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工程项目部。 两位师傅的共同特点就是毫无保留的将他们的技术传授给我们这一帮新来的大学生,我们肯下功学,他们愿意教。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给予我们新来的这帮大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最终在项目调试后期,将我们这一批大学生任命为班组长。 2011年的3月17日,让我永生无法释怀的一天,那一天我所在的单位车间在设备调试期间发生一起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因为带电调试高压配电柜,导致相间弧光短路,两个朝夕相处的师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那天的所有事情,我仍然历历在目,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了,大家都忙了一早上,师傅们安排我们去吃饭,他们继续完成最后一步的试验。饭吃到一半,就相继听见消防车和救护车的声音,接着有人喊:电仪车间出事了! 我们冲出食堂就往车间跑去,只见高压配电室黑烟滚滚,得知上级变电站已将电源切断后,我们迅速拿起消防锹将配电室玻璃砸烂,拿起灭火器就往里冲,漆黑一片,刺鼻的焦糊味呛的人无法呼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摘要:当今,酸雨已发展成国际性的环境问题,由于我国以燃煤为主要能源,并且能源消耗迅速增加,酸雨问题必将变得更加突出,酸雨已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酸雨、地理分布。 1872年英国化学家Smith在《空气和雨: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中首次提出酸雨这个概念,到20 世纪40 年代酸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此后展开了对酸雨各方面的大量研究。我国开展酸雨研究的时间比国外要落后一段时间, 1974年在北京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其后陆续在其他城市也展开了研究,并在1989年开始建立全国的酸雨监测网 ,国家也高度重视酸雨的研究。 酸雨的危害:(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H 值高于5.65,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pH值在5.30--5.60之间,酸雨率是10--40% ,为轻酸雨区; pH值在5.00--5.30之间,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值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值小于4.70,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 我国酸雨已成为普遍性的污染问题。在1982年的酸雨普查中发现除吉林、甘肃和临夏外,其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出现酸雨,酸雨已覆盖国土面积的40%[ 17 ] 。1999年106个城市的pH值监测结果表明,降水年均pH值范围在4. 3 ~7. 47。pH值< 5. 6的城市有43个,占统计城市的40. 6% ,怀化、景德镇、遵义、宜宾、赣州等南方城市的酸雨频率达80%。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来源】【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2.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得到的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将所配制的a、b两种溶液从t1℃同步降温,a析出的晶体比b多 C.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 D.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哈尔滨市道外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化学(带解析) 4.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来源】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5.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 6.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单元课堂达标练习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单元课堂达标练习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来源】广西贺州市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 3.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

【来源】2015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年中考信息卷化学试题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3 ℃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D.t3 ℃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化学试题6.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该温度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20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 【来源】宁夏银川九中英才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下列有关水、溶液、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任何物质溶于水都会放热 C.过滤自然界水可得到纯净水D.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溶解了油污【来源】广东省深圳市万安学校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身边人,身边事,我身边的榜样

身边人,身边事,我身边的榜样 身边的榜样 每天的新闻播报中都有各种各样的光荣事例,可我们总觉得这些榜样人物离得太远,总没有办法抓住他们的身影。其实,仔细留意生活,你会从身边人的身上感受到那一丝丝榜样的气息,从身边的事中看到电视中那一件件伟大的缩影。他们,那些人,那些事,实际上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榜样就在我们的身旁。 身边的榜样是一叶扁舟,虽是粗木所制,仍能带我到达彼岸;身边的榜样是一盏烛灯,虽不能与皓月相比,但可照亮人生的道路;身边的榜样是小小指南针,虽不如卫星如此发达,依旧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窗户上折射出的光汇聚在一起,给教室洒上了一层特殊的颜色,校园里的那一片树林也好似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油,愈加翠绿诱人了。学校的生活总是如此匆忙,不知不觉,夕阳收敛起他最后的光芒,还来不及说一声再见,便离开了,冬天的夜黑得那么早,但是仍旧有一个身影默默地留在教室里,簌簌的扫地声伴随……这些我们原本都不知道,不知道班长已是第几次最后一个回家,不知道为了我们每天的劳动满分他付出了多少。直至一次傍晚与他的交谈,我才恍然大悟。 在紧张的高一学习生活中,有的人总是争分夺秒地找时间做作业,亦有人想方设法地找时间玩耍,我们总有我们的理由不认真劳动,但是班长呢,一个人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不仅如此,这次期中考试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进步巨大。任何的成功都有背后的汗水,正因为他的无私奉献和优异成绩,这次新的班委改革,他以全票通过成为了我们当之无愧的班长。宣誓时他坚定的眼神告诉了我们他的信念,“我会带头让我们成为最优秀的班级~”这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身边的榜样。 榜样的气息一丝丝弥漫在空气之中,我便循着它追随而去。老师停下了手中的筷子,仔细的为同学们一一解答问题;唐旭同学的坚韧与不屈鼓舞着我们奋发学习;

酸雨成因及防治措施 (1)

《化工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酸雨的成因及防治 学院:石油化工 专业:能源化学工程 班级: 1302班 学生姓名:杨勇林 学号:

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烧煤的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天上形成了酸雨。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出发,阐述了酸雨的形成。酸雨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建筑材料等具有很大危害,从土壤性质、氨气、大气颗粒物和天气形式等自然因素方面探讨了酸雨现状的形成原因。最后结合当前酸雨的状况及特点,提出了可行的防治防治酸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酸雨;成因;危害;防治措施 1 引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的大气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不但污染土壤环境,使土壤酸化和贫瘠化,还会影响水体、森林,破坏其生态循环[1]。此外,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因此,酸雨控制已成为中国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我国酸雨现状研究 酸雨的定义[2] 在正常情况下, 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 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 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 pH值约为。在1982年6月的国 际环境会议上, 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 6的降水( 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 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 可占65%~ 70%) 和硝酸( 可占25%~30%) 。 我国酸雨现状及分布状况[3] 中国酸雨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其特征总的趋势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降水pH值偏高,多呈中性或碱性,长江以南呈酸性。截止到2011年一季度对中国329个地级城市雨水质量监测表明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重庆的大部分地区,广东中部地区、四川东南部、湖北西部的少数地区。全国酸雨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酸雨(降水pH 均值<城市比例略有降低,降低了%;较重酸雨(降水pH均值<)城市比例有所降低,降低了%;重酸雨(降水pH均值<城市比例基本持平;全国酸雨面积与上年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