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内容及构成特点浅析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内容及构成特点浅析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内容及构成特点浅析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内容及构成特点浅析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内容及构成特点浅析

摘要: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完善,商业银行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现代商业银行有信用中介、信用创造等功能,而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融资——将资金盈余单位转移到具有投资价值与机会的不敷单位,已发挥资金最大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的业务涉猎范围相当广泛,按资金的来源和运作主要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作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经营货币的企业和资金供需方的媒介,商业银行需要吸收大量资金来弥补其自身资本的不足投入到资产活动的需要和运作。负债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始终是商业银行最基础、最主要的业务。负债业务能否正常运作决定着商业银行能否在资本市场立足?本文主要介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结构,及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构成特点,并据此分析如何改进当下的负债结构,建立适当的负债机构,以建立负债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内容,负债业务构成特点。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得:负债是商业银行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业务。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通过负债来实现的,其负债业务就范围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负债指包括银行自有资本在内的一切资本来源,而狭义负债则仅指商业银行存、借款等一切非资本性的负债。负债业务与银行的成本、收益等直接相关,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离不开负债业务。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内容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的开展是资产业务及中间业务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负债业务主要由存款负债、借入负债和结算中的负债三个方面组成。

1、存款负债

商业银行的存款在不停的标准下可以划分为多种。最主要是以期限划分,从而体现了所筹资金的稳定性、可利用率等。据此可分为: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存款。

①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的显著作用就是吸收社会上闲散的资金。它是居民个人为了储蓄货币并

取得相应的利息收入而开设的存款账户。可分为定期、活期、定活两便存款等。

②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是存款客户与商业银行事先商定好存款期限及利率,到期银行需对客户

还本付息的存款。双方商定的期限一般较长,若客户需提前支取,则会遭受相应

的损失。

③活期存款

与定期存款相对应的则是活期存款,活期存款中的“活”字则体现在此账户支持

随时提取或支付、方便快捷。除此之外,活期存款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流动性

强,对银行而言,所需对客户支付的利息也相对较少,是一条成本低、风险小的

融资渠道。

2、借入负债

借入负债,顾名思义即是:商业银行通过向金融市场或中央银行直接借款所形成的负债。是一种主动负债。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①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即是商业银行之间或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资,其只能解

决短期的资金余缺,不能长期使用,更不能用于投资固定资产。

②向中央银行借款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担负着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责任。商业银行向其

借款主要有再贴现和信用借款两条途径,而这两条途径均具有很强的存款派生能

力,因此,央行对借款资金数量、再贴现期限等多方面具有严格限制,不到万不

得已,一般不会使用。

③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是一种获取短期资金融通的融资方式,短则隔夜,长也只达几个月。其

需要金融资产作为抵押,通过暂时出售金融资产获取资金并按协议规定的时间和

价格买回之前出售的金融资产的方式。

④公众借款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融资,面对对象主要是企业或个人。

⑤境外借款

境外借款则是向国际金融市场及境外的国际金融市场借入境外货币。如:向欧洲

货币市场借款。

3、结算中的负债

商业银行在办理转账结算业务时,常常会面临一些临时负债。如:信用证结算时商业银行向客户收取的支付备偿金、一些暂收、应付款等等,都在结算中负债的范畴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存款负债是银行负债业务的重点,在银行负债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存款负债始终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在银行经营中是起支配作用的基础部分,但存款是银行的被动负债,虽然低成本,但是存款期限及金额都由客户自己控制,银行无法随意的调节此项资金的进出;借入负债是银行的主动负债,银行是否借入资金主要取决于银行经营的需要和银行经营者的主观决策。因而对银行经营者来说,借入负债比存款负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其他负债是指应付款项等其它的负债类型,大部分是由中间业务形成,反映了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发展成熟度,并且这部分资金可用期限短,大多属于低成本甚至无成本。总的说来,负债业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负债规模和质量结构的优化,二者的有效结合是合理安排资产业务,增加效益的关键。

三、我国负债业务构成特点

据财新网记者李小晓2014年10月20日根据监管层对中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进行研究后的报告报道,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金融机构总体负债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542844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1024067亿元。而逐渐上升的负债金额中,总体仍然以吸收被动行负债资金(存款)为主,截止2012年底,金融机构被动型负债占全部负债的89.6%,主动型负债(债券、同业负债、国外负债等)只占10.4%。从存款占负债的比重来看,五大行近六年来始终在80%左右,其中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比例最高,平均达到87%;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为77%。报告还对比了外国主要银行,其中渣打银行存款占总负债比例为60%左右,明显低于中国。

在美国,大银行主动型负债比例远高于小银行,因为大银行日益把主动性负债作为满足贷款需求和应急的重要短期资金来源,而小银行受规模限制只能依赖于一般存款。

“中国正好相反,大行存款规模过大,发展主动型负债动力远小于其他商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负债表(负债部分)

2011-2013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负债项目2013年2012年2011年

向中央银行借款78,7336,1692,210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704,487 980,497 970,033 拆入资金122,479 77,640 45,654 交易性金融负债377,731 34,533 30,966 衍生金融负债16,796 10,045 12,354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55,457 891 11,594

客户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12,055,777

6,665,235

5,390,542

11,250,000

5,899,224

5,350,776

9,906,093

5,398,950

4,507,143

应付职工薪酬32,938 31,822 35,182 应交税费59,693 52,862 46,950 应交利息152,946 122,804 80,312 预计负债5,014 5,058 5,180 已发行债务证券322,406 245,024 158,0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 23 其他负债40,339 33,884 27,712 负债总计14,024,796 13,023,219 11,465,17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负债表(负债部分)

2011-2013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负债项目2013年2012年2011年

向中央银行借款418658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876,896 1,233,980 1,098,191 拆入资金295,416 190,292 199,756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552,759 319,742 171,945 衍生金融负债16,986 12,322 10,845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63,754 7,313 78,551 存款证99,186 18,124 14,434

客户存款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其它14,201,528

6,931,387

7,048,954

221,187

13,301472

6,705,164

6,415,953

180,355

11,963,815

6,310,250

5,475,829

177,736

应付职工薪酬23,104 23,798 23,110 应交税费65,796 66,797 60,228 已发行债务证券220,481 214,044 192,439 其他负债373,879 325,148 185,696 负债总计16,790,203 15,713,690 13,999,010

由以上的报道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特点如下:

1、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被动负债

随着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相继研发了一些了新型的负债业务,包括发行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出售或发行商业票据等,且负债规模呈显著增长态势,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仍主要依赖于被动吸收存款来筹集资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我国的居民消费习惯较为保守,投资渠道少且保障制度不健全,这让居民主要通过

银行来储存财产,使我国的流动性资源过剩,过多的资金堆积在货币市场造成存款利率偏低,降低了银行通过被动型负债筹集资金的成本。

②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风险控制方面经验不足,资金管理技术水平较低,而被动型负

债成本低,易于获得、方便管理,因此银行倾向于通过被动负债而不是主动负债来筹集资金。

③我国的金融创新较为落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从而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筹资方

面的选择较少,银行不得不依赖传统的存款业务来筹集资金,保持流动性。

④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存贷差,长期的较大的存贷差导致银行热衷于通过

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从而获取高额利润,降低了商业银行寻找其他资金渠道主动负债的动力。

⑤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多数的国有银行激励依据

不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重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指标,导致银行经营的短期化,同时激励机制的实施不科学,导致银行忽视采取使得利润最大化的策略,而更愿意依赖于被动型负债。

2、我国商业银行以流动负债为主,尤其是各种短期存款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资产的流动性及负债的流动性,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债比例不断攀升,加大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及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以流动负债为主的主要原因有:

①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

客观上,任何银行都不可能将资产负债的期限完全匹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用于贷款、贴现、证券投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其中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资产构成中占了绝对比重,而这些贷款以盈利性较高的中长期贷款为主。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即资金的主要来源有存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等,其中具有短期性质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很多银行都会“短钱长用”,即以短期负债为资金来源发放长期贷款,在提高资金效率,获取利益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面临资金缺口,流动性负债不断上升。

②经济环境的变化

Ⅰ、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负债的影响。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来看,股票市场都居于领先地位。当熊市转为牛市时,大量的短期性银行存款便从居民的存款账户上转到居民的证券账户,使短期内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激增,在流动性供给不能相应增加的情况下,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而在牛市转熊市时,在增加银行经营成本的同时,银行短期存款也大量增加,从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债上升。

Ⅱ、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负债的影响。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理财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负债。此外,当银行存在资金利率缺口时,利率的变化将会对银行利率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

Ⅲ、经济过热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负债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经济开始加速发展,投资需求旺盛,房地产、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呈现出过度投资的迹象,除少部分资金外,绝大部分投资资金都来源于银行信贷,中间孕育着很高的流动性风险,一旦行业进行周期性调整或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银行的呆坏账必然大量增加,资产遭受严重损失,从而资产流动性下降,流动性风险增加。

四、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被动负债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过分依赖被动负债也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被动负债的主动性掌握在客户手中,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其次,存款的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受中央银行的控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资金的盈利水平,限制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主动负债则可以改善资金来源结构,突破盈利障碍,实现盈利能力的增强。通过开发主动负债工具, 调整负债结构可促使银行从负债决定资产的被动资产管理中解放出来, 逐步实现资产决定负债的主动资产管理, 从注重资产盈利可能出发, 根据资产的具体需要来筹集资金。借助主动负债工具也能将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分离和分类管理, 丰富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手段。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对主动负债管理进行了尝试和调整,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商业银行要想摆脱过多依赖存款的被动局面, 就必须从思想上摒弃传统的存款立行的观念。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实现设施的电子化、提高对负债结构的监控能力,为下达科学合理的主动负债规划提供依据、普及自动柜员机等设施、提升银提供良好的行从业人员素质等。

在此基础上改革以存款规模为核心的内部激励机制, 鼓励员工进行主动负债管理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创新适合客户需要的服务品种,扩展机构业务功能如信贷服务功能和信息咨询功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做到资产和负债期限对称。合理安排占资金来源很大比重的存款中各项存款的比例,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各种寻租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使资产能够适应资金来源而得到最佳运用。加强对客户的引导,资产负债的协作调整。积极开展证券投资项目,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使得银行在负债方面减轻利息成本额压力,在资产方面增加贷款的流通速度。大力开展表外业务,也可以节省资金的需求,减少成本支出。最终负债结构的优化带来了资产结构良性调整。丰富负债种类,扩大金融债券业务。各种金融债券的发行不仅增加资金来源的稳定和银行的盈利,也为创建现代化的银行做出了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史建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报刊《论点集粹》,2005年第八期.

樊彦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龙成会;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动态匹配管理[J];财经理论与实

践;2002年S2期.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负债管理练习答案

第二篇负债管理练习——答案 一、单选题 1.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和经常性的资金来源是( C )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存款 D、储蓄存款 2.商业银行抗衡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出的货币市场基金的结果是出现了( A )。 A、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B、协定账户 C、信用证 D、股金汇票账户 3.在银行存储时间长、支付频率小、银行最稳定的外界资金来源的存款是( B ) A、储蓄存款 B、定期存款 C、支票 D、活期存款 4.银行为维持日常性资金周转、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头寸而相互融通资金的重要 方式是( A ) A、同业拆借 B、再贴现 C、再贷款 D、回购协议 5.中央银行以外的投资人在二级市场上贴进票据的行为是( B ) A、再贴现 B、回购协议 C、转贴现 D、再贷款 6.商业银行的被动负债是指( C ) A.同业拆借 B.向中央银行借款 C.存款类负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7.关于同业拆借,叙述正确的是( C ) A.拆借双方仅限于商业银行 B.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C.隔夜拆借一般不需要抵押 D.拆借利率由中央银行预先规定 8.以支付命令书取代支票,并可以自由转让流通的活期存款账户是(D ) A.ATS B.MMDA C.CDs D.NOWS 9.核心存款是指商业银行的( B ) A.易变性存款 B.稳定性存款 C.季节性存款 D.脆弱性存款 10.目标利润定价法的核心在于( B ) A、严格测算各种存款的营业成本 B、计算存款的历史加权成本 C、确定存款的边际成本 D、确定存款的风险成本 二、多选题 1.具体的负债成本率测度分析主要包括的计算指标有(BCD) A.利息率 B.历史加权平均成本率 C.加权平均预期成本率 D.资金边际成本率 2.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加权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ABDE) A、负债利息率 B、其他成本率 C、连锁反应成本 D、负债结构 E、可用资金比率 3.西方商业银行非交易账户主要包括(BCE)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货币市场存款 E.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4.主要的新型活期存款品种有(ABD) A、NOW账户 B、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C、小储蓄者存款单 D、协定账户 5.协定账户涉及的账户有(ABC) A活期存款账户 B可转让支付凭证账户 C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 D联立定期储蓄6.存款工具的创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ABCD)

工商银行负债结构分析

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商银行存款构成的特征: (1)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以储蓄存款为主,储蓄存款占存款的总额在43%,比2012年中有所下降,说明我国工商银行资金来源是比较稳定的; (2)占存款比重第二位的是活期存款,2012年1-6月为三分之一左右,2013年1-6月下降到23%,定期存款比重则由2012年1-6月的10.5%提高到2013年1-6月的14%,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较2012年更为稳定。 (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存款垄断程度出现明显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存款项目占总存款的比重均下降。尤其是储蓄存款由2012年1-6月的70.6%下降到2013年1-6月的56.7%,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二)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再来看一下我国工商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 2013 年6 月末,总负债175,482.60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345.02 亿元,增 长 6.9%。 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商银行负债构成的特征: (1)工商银行对中央银行负债比重大幅上升,从2012年12月末的14.9%下降到2013年6月末的10.7%;但总体来说,20012年12月末的工行银行负债结构的垄断性特征,到2013年有所缓解。 (2)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和对存款的过度依赖并存,二者互为因果,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无法实现多元化,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旦存款

发生流失,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也无法根据资产结构的调整和客户资金需求的改变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 (3)近年来,由于我国银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已明显降低,如以上数据中2012年末工商银行拥有银行体系负债的份额是42.7%,2013年6月末这一比重为44.7%,说明我国非国有银行体系在迅速壮大,这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是有利的。 综上所述,以工商银行为例,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垄断程度的降低顺应了与国际银行业竞争的需要;同时应注意到负债总量的过多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过少又会影响资产业务,因此数量结构的分析首当其冲,在竞争中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此外,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还受到银行管理体制,同业竞争的制约。同时也要把好负债质量结构,负债质量结构的优劣取决于负债期限,流动性及利率的合理安排。负债的规模和质量需要对其综合管理,负债规模是获取利润的基础,而质量是实现流动性和安全性的保障,这就需要有效安排各种类型的负债,形成一个高效稳健的负债体系。调整好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增强银行资产的稳定性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 I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概述.. 0 1.1资产管理理论 0 1.2负债管理理论 0 1.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2) 2.1商业银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2) 2.2负债种类少 (2) 2.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落后,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3) 2.4资产充足率低缺少流动性 (3)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问题分析 (5) 3.1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时间较短 (5) 3.2我国商业银行累计机制缺失 (5) 3.3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足 (6) 第4章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建议 (7) 4.1提高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 (7) 4.2加快资产负债管理的业务组织体系建立 (7) 4.3深化利率市场的改革 (8) 4.4加强研究,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资产负债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它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办法,是为商业银行达到经营目标而协调各项业务的管理。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资产负债管理在经营活动中展现了一系列的缺陷和问题。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深受市场利率化改革的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商业银行在竞争上会越来越激烈。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成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其次说明了商业银行的作用及资产负债管理的意义。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中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负债种类少、储 存存款在商业银行中比重偏高和资产缺少流动性的问题。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 从在资产负债管理的业务体系建立上加快步伐、提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和扩大业务范围和深化利率市场改革等方面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资产负债管理;利率市场化;负债

浅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主要方法(一)

浅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主要方法(一) 论文关键词:银行资产负债方法论文摘要: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收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商业银行风险的最小化,以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本文针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分析了几点日常工作中常用的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利率自由化,市场利率波动频繁,风险扩大,单一的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已不再适应商业银行经营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根据资产负债的内在联系,对其持有的资产负债类型、数量及其组合进行综合性协调和管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和均衡。随着新巴塞尔协议框架的出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又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厚的内涵。目前,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资产负债利差管理法、资产负债差额管理法、资产负债期限管理法,又分为期限差额管理法和期限搭配法。 一、资产负债利差管理法。 利差管理法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从理论上分析银行的利差及影响因素,从而为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创造条件。利差又称净利息收入,是银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利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数利差和相对数利差(即利差率),以公式表示为:绝对数利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全部利息支出;利差率=银行全部利息收入-全部利息支出)/盈利资产。绝对利差能帮助银行估价净利息收入能否抵销其他开支,估计银行的盈利状况;利差率用于银行估计利差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也用于银行间经营的比较。 利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利差的敏感性或波动性,则构成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总的风险一收益状况。利差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内部因素包括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贷款的质量及偿还期、吸收存款及借入款的成本和偿还期,等等。外部因素指总的经济情况,市场利率水平、区域和全国范围内金融机构的竞争状况,等等。西方银行运用利差的“差异分析法”(即分别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利差的影响程度的方法)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具体分析时,首先要假设其中两个因素不变,改变第三个因素,然后观察第三个因素对利差的影响,依此类推。除此之外,利率周期也对利差产生周期性的影响。银行的利率管理就是要根据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从而使利差最大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资产负债差额管理法。 它是指银行管理者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有主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央行资金、再购回协议、CD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差额管理法诞生于70年代,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运用最广泛的管理利率的方法之一。差额管理法分两种:(1)保守型的,即努力使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限,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2)主动型的,即银行根据利率预测,在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中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主动型差额管理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利率变化的方向,同时也取决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程度。 差额管理法不同于其它的管理方法,它认为决定资产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是利率,主张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根据不同利率特点确定的差额上,并根据利率周期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各种利率类型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组合,从而使差额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这个角度讲,差额管理可谓是银行经营管理领域内的一场变革。它的难点和缺陷在于:(1)在确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

1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负债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银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其资产的规模和结构;负债是银行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重要手段;负债构成社会 流通中的货币量 2商业银行减低存款成本的途径:降低利息成本率;降低营业成本率;调整存款结构 3商业银行借入资金应考虑哪些因素:借入资金的规模;借入资金的期限;借入资金的相对成本;借入资金的风险;借入资金的法规限制。 4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规模的因素有哪些?商业银行应如何制定存款经营策略:经济活动水平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国家货币金融政策;金 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和金融资产的种类;税收政策;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居民收入预期与消费信用发展;银行服务质量。加强已有产品的吸引力,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发展多样化存款种类,进行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资信度和贷款便利;做好存款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实施存款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5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概念及证券投资的功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是指商业银行将手中的货币资金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行为。证券投资的功能有获取收益;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 6影响商业银行制定贷款政策的因素有哪些?: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的资本金状况;银行负债结构;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与风险控制能力。 7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资金成本;贷款的风险程度;贷款费用;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水平;客户的信用以及与银行的关系。 8贷款价格的构成要素:贷款利率;承诺费;补偿余额;隐含价格 9贷款信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导致贷款资产不能按期收回本息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的成因有(1)产业分析落后,导致不适当的贷款支持(2)对借款人财务状况分析粗糙,贷前未能充分认识贷款人的潜在风险(3)忽视道德风险的危害,对借款人的品德缺失足够的重视(4)不完备的贷款监督,导致贷款信息反馈的滞后或信息不对称。 10贷款风险防范和控制的主要措施: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包括(1)风险回避,主动回避哪些风险与效益不相匹配的业务;(2)风险分散。贷款对象分散,贷款期限分散,贷款利率分散,贷款参与者分散;(3)风险转移。向客户转移,想保证人转移,向社会保险机构转移;(4)风险补偿。强化贷款抵押,提取足够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 11贷款出售对于出售贷款的银行的意义:(1)贷款出售给银行带来

浅谈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浅谈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来实现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它既不单纯站在资金运用,如信贷、证券投资等角度,也不单纯站在资金来源,如资本金、存款、借款等角度,而是考虑银行整体资金的配置状态,以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按其经历的过程,可分为资产管理思想阶段、负债管理思想阶段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思想阶段。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指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利率的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银行的目标净利息差额,或者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来维持银行正常的净值。 对于商业银行里的负载管理理论,它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负债管理理论意味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它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来保证,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来保证,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负债双向调整,从而减少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最大限度地将资产投入到高盈利的贷款中去。而且,商业银行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和组织负债,让负债适应和支持资产,也为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提供了条件。 现在意义上的资产负债管理,概括而言是商业银行为了在可控制的风险程度内实现既定经营目标,而对起整体资产负债组合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并据此进行客户和产品选择的过程。银行经营方向和策略的选择,不是凭主观臆测得出的,要科学厕所每一种金融铲平的风险和收益,必须依靠资产负债管理来实施在我国,资产负债管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宏观监管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我国资

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摘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环境条件因素影响下,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形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明显加速、资本约束更加增强、经济增速呈下滑趋势,而且在相关的政策监管方面更加的紧绷与严格,盈利空间缩小;其次,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在银行中处理事务的时候,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对银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对我国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研究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市 场出现的新挑战。本文分别从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两方面分别分析了大、中型两类银行的差异。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 资产接近或超过3万亿元的银行,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这些银行一般被称为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在1万亿至2万亿元之间的银行可归为中型银行,共有7家,分别为招商,浦发,中信,兴业,民生,光大和华夏。 一、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总量分析 表1显示,我国大中型银行的资产总额规模都有迅速扩

张,大型国有银行资产势力庞大,依旧遥遥领先于中型股份制银行,充分说明其主导地位。但是中型股份制银行资产总量的增速普遍高于大型国有银行,大型银行资产总量增速约不到15%(图1),中等银行普遍超过20%甚至达到30%(图2),其资产规模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这说明了我国两类银行资产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并且股份制银行成长更为迅速。银行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同业客户贷款及垫款,各类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7大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前四类资产结构。 2.现金及存放央行款项 现金和存放央行款项指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和存放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等,库存现金的主要作用是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日常的零星开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又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此类资产在商业银行的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但是此类资产并没有利息收入,存放过多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4.客户贷款及垫款 客户贷款及垫款包括企业和个人贷款及垫款,是银行最传统也是最看重的资产业务和收益来源,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象征。银行信贷首先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也是经济发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

一、商业银行负债的定义及构成 负债是经济主体由于受信而承担的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作为银行的债务,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商业银行的负债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银行负债具有以下特点: ①它必须是现实的、优先存在的经济义务,过去发生的、已经了结的经济义务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义务都不包括在内;②它的数量必须能够用货币来确定,一切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义务都不能称之为负债;③负债在偿付以后才能消失,以债抵债只是原有负债的延期,不能构成新的负债。 银行负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负债包括银行的资本性债务和非资本性债务两个方面。银行的资本性债务是指银行筹集的,用作二级资本的债务资金,如银行的长期债务资本、资本期票等。银行的非资本性债务是指银行的存款、借款等一切不能作为资本的债务资金。银行的狭义负债就是指银行的非资本性债务。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意义 (一)负债业务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是开展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 银行要开展资产业务,首先必须要有资金,而银行是依靠负债经营的,银行的自有资本很少,也就是说,银行的资金大部分要依靠负债获得。因此,负债的期限和结构直接制约着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同时,在开展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的基础上,银行和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样就为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客户基础。 (二)负债业务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而银行负债是解决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手段。负债业务能够保持银行对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也为满足合理的贷款需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贷放给工商企业,从后者的利润中分得部分利益,这种情况下银行要想获取社会平均利润,必须尽量扩大负债规模,使资产数倍于自由资本。可见,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至关重要。 (三)负债业务是银行维持资产增长的主要途径 在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银行出于生存和获利的动机,不断地扩张资产规模,将资产的增长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银行要保持资产的增长,必须保持负债规模的增长,负债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给资产的增长提供后续资金,所以负债业务对于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四)负债业务直接影响银行资产价格的确定 银行根据负债的资金成本确定资产的价格。如果筹集资金的成本过高,造成银行资产定价过高,将使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负债资金成本的测算和管理是银行负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明确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负债的期限结构及利率结构目标 由于负债的期限长短及利率高低直接影响着银行成本,所以,它们具有双重目标。 1.负债与资产相匹配目标 负债与资产相匹配目标即负侦的期限结构要与资产的期限结构相匹配,负债的利率结构要与资产的利率结构相匹配。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资金流动性,减少风险,增加盈利。 2.降低银行成本目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雷红波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了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既定盈利目标,通过前瞻性地选择业务发展方向与策略,对资产负债组合的规模、期限、结构进行主动管理的过程。下文从发展历程、管理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进行了综合阐述。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历程 1988年以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计划经济模式管理资产负债。1988年,我国采取了收紧银根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各商业银行出现不同程度的支付困难,少数银行甚至出现现金支付困难。经历此次风波,资产负债管理逐渐受到重视,成为银行经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建立了以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备付金比例、单项贷款比例、拆借资金比例、股东贷款比例、贷款质量9项指标为内容的非现场监管体系,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施。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资本充足率、存贷比、资产流动性比例、单项贷款比例等指标被纳入,成为重要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将监管指标分为监控指标与监测指标,其中监控指标作为对商业银行的硬性要求,监测指标作为指导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比例指标体系。 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实行指令性控制,各商业银行可在财政部和央行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自主放款,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向主动资产负债管理迈出关键的一步。 2000年,为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监管当局开始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引入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管理模式。 2004年3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2009年9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方法、技术和监管程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设置存贷比、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和最大十户同业拆入比例等一系列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2011年4月,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第3章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第3章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商业银行存款的种类和构成,掌握商业银行存款的定价,掌握商业银行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及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管理。 2、教学重点: 商业银行存款的种类和构成,商业银行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 3、教学难点:商业银行存款的种类和构成,商业银行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 4、课时安排:4课时 存款的种类和构成 存款的定价 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概述 20世纪7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将关注的重点从资产的运作移向负债的管理。70年代以来,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创新产品不断出现,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由金融业同质化所带来的存款减少和银行业地位的下降。银行要力图以最低的风险、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资金保障。 商业银行负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维持银行资产的增长率;二是保持银行的流动性。 3.1存款的种类和构成 以西方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服务为例 活期存款 交易帐户可转让支付命令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 自动转帐制度 非交易帐户储蓄存款 (储蓄帐户)定期存款 1、交易账户:所谓交易账户是私人和企业为了交易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客户可以通过支票、汇票、电话转账、自动出纳机等提款或对第三方支付款项。1)活期存款:是指顾客无须预先通知即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也成为支票存款。 2)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种对个人、非营利机构开立的,计算利息的支票

账户,也称付息的活期存款。 3)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4)自动转账制度 2、非交易账户(储蓄账户) 1)储蓄存款:一般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 2)定期存款:是一种由储户预先约定存储期限的存款。 3.1.2存款的构成 影响商业银行存款构成的因素: (1)存款的稳定性;银行在争取存款时,通常喜欢稳定性强的存款,即核心存款。 核心存款:相对于易变性存款,对市场利率变动和外部经济因素变化反映不敏感的存款,如银行的交易存款帐户和不流通的定期存款帐户。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应扩大核心存款的比例。 (2)存款的利率:银行对每一种不同的存款都会支付不同利率 存款的利率取决于存款的期限、银行的经营实力和经营目标 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与银行对存款的需求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一方面,从银行对存款的需求看,存款历来是维持银行经营的核心,存款规模的大小反映了银行资金实力是否雄厚,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存款的竞争。另一方面,存款又构成银行经营成本的主要部分,降低存款成本对银行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3.2存款的定价 存款增长是银行扩张的基础,存款的定价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银行必须在增长和盈利之间作出选择。 3.2.1存款定价与银行经营目标 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盈利的增长。利用存款定价可以稳定客户,保证存款规模的增加。存款定价要保护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不能单纯地追求扩大市场份额,靠不可理的存款定价吸引存款,进而导致银行利润下降是不可取的。 3.2.2成本加利润存款定价法 每单位存款服务的价格=每单位存款服务的经营支出 +分配到银行存款的总支出 +售出每单位存款的计划利润 步骤:(1)确认每种资金来源的成本比率 (2)确认每一成本比率乘以每种资金来源占银行资金的相对比重 (3)加总各项乘积,得出银行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

商业银行负债及其管理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及其管理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及其管理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商业银行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资金来源及其管理;掌握负债成本的构成及其分析方法;掌握负债管理的方法;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负债状况。 二、学习内容 1、存款的种类和构成 2、存款的定价 3、非存款性资金来源 4、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5、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方法 6、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负债的种类及构成;负债成本构成及分析方法;负债管理的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现状。 第一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与构成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负债是指商业银行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其性质可归纳为: 1.负债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2.商业银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其资产的规模和结构 3.负债是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重要手段 4.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 (一)按照负债的内容分类 1.各项存款 (1)按存款资金的性质划分 财政性存款:央行资金来源,由商行代收,不付息 一般性存款:公众存款,付息 (2)按存款对象划分:企业存款;个人存款 (3)按存款期限划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2.各种借款 (1)同业借款:同业拆借、抵押借款、转贴现 (2)向中央银行借款: 再贷款 再贴现 (3)回购协议 (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3.其他负债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7 / 1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及其管理 发行债券 结算占用资金 (二)按照负债的流动性分类 1.流动负债:1年以内(含1年)内偿还的债务 活期存款、 1年以内(含1年)定期存款、向央行1年以内(含1年)借款、 同业存款、同业拆入、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 2.应付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在未转换为股份之前,应按应付债券处理 3.其他长期负债 长期存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第二节存款业务 一、存款的种类 (一)按西方商业银行标准 1.交易账户:是私人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客房可以通过支票、汇票、电话转账、自动出纳机等提款或对第三者支付款项。 (1)活期存款:是指客户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 开立这种存款账户是为了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付结算,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票对第三者进行支付而不用事先通知银行,因此,活期存款又被称为支票存款。(2)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种对个人和非盈利机构开立的、计算利息的支票账户,也称为付息的活期存款。 它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开立这种账户的存户,可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对其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收入。 (3)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会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办了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开户时最低金额为2500美元;对存款最高利率无限制,利率按货币市场利息调整,每天复利;对存款不规定最短期限;存户每月可用该账户支付6次,其中支票付款不得超过3次;存户对象不限,个人、非营利机构、工商企业都可开户。(4)自动转账制度() 1978年以后开始出现 自动转账服务账户是存户同时在银行开立两个账户:即储蓄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活期存款账户的余额始终保持1美元,其余额转入储蓄账户可获得利息收入。2.非交易账户(储蓄账户) (1)储蓄存款:储蓄存款一般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 (2)定期存款: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而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上,在二级市场上可以流通的存单。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内容提要: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的中枢,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商业银行负债的组成来看,经历了单纯依靠存款到负债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我国商业银行也顺应了这一变化。 关键词:存款,非存款性资金来源,资金稳定性,垄断性,负债多元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出现,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由金融业同质化所带来的存款减少和银行业地位的下降。现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向社会公众提供与银行业相似甚至更新的服务,导致资金来源的竞争激烈,这给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以及积极发展主动负债业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稳定银行的资金来源。我国的商业银行起步晚,同样面临着这一挑战,从传统的存款到负债多元化,我国商业银行也在改变发展。 那么,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是怎样的呢? (一)首先,商业银行负债经营的核心大都在存款上,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如此。以下两表分别是2003年末和2009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的构成。 200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的构成单位:亿元

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构成的特征: (1)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以储蓄存款为主,商业银行系统的统计和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统计相差不大,储蓄存款占存款的总额在43%,比2003年末有所下降;国有银行的储蓄存款占存款的总额在54%,比2003年末有所上升,说明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是比较稳定的; (2)占存款比重第二位的是活期存款, 2003年末为三分之一左右,2009年末下降到23%,定期存款比重则由2003年末的10.5%提高到2009年末的14%,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较2003年末更为稳定。 (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存款垄断程度出现明显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存款项目占总存款的比重均下降。尤其是储蓄存款由2003年末的70.6%下降到2009年末的56.7%,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二)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再来看一下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 200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构成单位:亿元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及其管理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及其管理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商业银行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资金来源及其管理;掌握负债成本的构成及其分析方法;掌握负债管理的方法;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负债状况。 二、学习内容 1、存款的种类和构成 2、存款的定价 3、非存款性资金来源 4、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5、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方法 6、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分析 三、本章重点与难点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负债的种类及构成;负债成本构成及分析方法;负债管理的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现状。 第一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与构成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负债是指商业银行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其性质可归纳为: 1.负债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2.商业银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其资产的规模和结构 3.负债是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重要手段 4.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 (一)按照负债的内容分类 1.各项存款 (1)按存款资金的性质划分 财政性存款:央行资金来源,由商行代收,不付息 一般性存款:公众存款,付息 (2)按存款对象划分:企业存款;个人存款 (3)按存款期限划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2.各种借款 (1)同业借款:同业拆借、抵押借款、转贴现 (2)向中央银行借款: 再贷款 再贴现 (3)回购协议 (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3.其他负债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发行债券 结算占用资金 (二)按照负债的流动性分类 1.流动负债:1年以内(含1年)内偿还的债务 活期存款、 1年以内(含1年)定期存款、向央行1年以内(含1年)借款、同业存款、同业拆入、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 2.应付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在未转换为股份之前,应按应付债券处理 3.其他长期负债 长期存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第二节存款业务 一、存款的种类 (一)按西方商业银行标准 1.交易账户:是私人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客房可以通过支票、汇票、电话转账、自动出纳机等提款或对第三者支付款项。 (1)活期存款:是指客户不需预先通知,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 开立这种存款账户是为了通过银行进行各种支付结算,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票对第三者进行支付而不用事先通知银行,因此,活期存款又被称为支票存款。(2)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是一种对个人和非盈利机构开立的、计算利息的支票账户,也称为付息的活期存款。 它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账户。开立这种账户的存户,可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对其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收入。 (3)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会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办了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开户时最低金额为2500美元;对存款最高利率无限制,利率按货币市场利息调整,每天复利;对存款不规定最短期限;存户每月可用该账户支付6次,其中支票付款不得超过3次;存户对象不限,个人、非营利机构、工商企业都可开户。(4)自动转账制度(ATS) 1978年以后开始出现 自动转账服务账户是存户同时在银行开立两个账户:即储蓄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活期存款账户的余额始终保持1美元,其余额转入储蓄账户可获得利息收入。 2.非交易账户(储蓄账户) (1)储蓄存款:储蓄存款一般是个人为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账户。 (2)定期存款:是一种由存户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而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上,在二级市场上可以流通的存单。 (二)按存款的稳定性划分 1.核心存款:对市场利率变动和外部经济因素变化反映不敏感的存款,如银行的交易存款帐户和不流通的定期存款帐户。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1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介绍 (1) 1.2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3)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4) 1.2.3 研究目的、意义 (5) 第2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关理论 (7) 2.1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 (7) 2.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8) 2.2.1 储备头寸负债管理法 (8) 2.2.2 全面负债管理法 (8) 2.3资产负债管理相关指标体系 (9) 2.3.1 流动性比率 (9) 2.3.2 存贷比 (9) 2.3.3 拆入(出)资金比例 (9) 2.3.4 资本充足率 (10) 第3章中国农业银行延寿支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11) 3.1延寿支行资产负债管理自然情况 (11) 3.1.1 延寿支行自然情况概述 (11) 3.1.2 延寿支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历史 (11) 3.2延寿支行资产负债结构现状 (12) 3.2.1 延寿支行资产结构状况 (12) 3.2.2 延寿支行负债结构情况 (15) 3.3延寿支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成绩 (18) 第四章延寿支行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9) 4.1延寿支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19) 4.1.1 过于依赖私人存款 (19) 4.1.2 活期存款较多 (20) 4.1.3 不良贷款率有所提升 (21)

4.2促进延寿支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 (22) 4.2.1 争取对公存款和企业存款 (22) 4.2.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23) 4.2.3 严格信用审核降低不良贷款率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工商银行负债结构分析复习过程

工商银行负债结构分 析

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商银行存款构成的特征: (1)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以储蓄存款为主,储蓄存款占存款的总额在43%,比2012年中有所下降,说明我国工商银行资金来源是比较稳定的;(2)占存款比重第二位的是活期存款, 2012年1-6月为三分之一左右,2013年1-6月下降到23%,定期存款比重则由2012年1-6月的10.5%提高到2013年1-6月的14%,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较2012年更为稳定。 (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部的存款垄断程度出现明显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存款项目占总存款的比重均下降。尤其是储蓄存款由2012年1-6月的70.6%下降到2013年1-6月的56.7%,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二)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再来看一下我国工商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

2013 年 6 月末,总负债 175,482.60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1,345.02 亿元,增 长 6.9%。 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商银行负债构成的特征: (1)工商银行对中央银行负债比重大幅上升,从2012年12月末的14.9%下降到2013年6月末的10.7%;但总体来说,20012年12月末的工行银行负债结构的垄断性特征,到2013年有所缓解。 (2)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和对存款的过度依赖并存,二者互为因果,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无法实现多元化,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旦存款发生流失,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也无法根据资产结构的调整和客户资金需求的改变而主动调整负债结构。 (3)近年来,由于我国银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已明显降低,如以上数据中2012年末工商银行拥有银行体系负债的份额是42.7%,2013年6月末这一比重为44.7%,说明我国非国有银行体系在迅速壮大,这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是有利的。 综上所述,以工商银行为例,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垄断程度的降低顺应了与国际银行业竞争的需要;同时应注意到负债总量的过多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引导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多年来,银行业务主要以负债经营为主,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各种第三方支付软件冲击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上升严重影响银行绩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来研究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 一、文献综述与假设 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反映一个企业总资产中靠借债所筹集资金的份额,也可以计算当企业发生破产或者清算时债权人得到保护的程度。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的界定是比较困难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不同的。国有商业银行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本市场的变动情况,不失时机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灵活的变动资产负债率,才能更好的提高银行绩效和保持自身的持续发展。对于银行绩效的衡量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目前对于银行绩效考核指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绩效衡量的相关指标。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是对银行的经营能力、资产处理能力、收益能力用具体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价,主要有:总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比率、股东权益、营业利润、净利润等。商业银行非财务绩效评价是对银行内部管理能力、经营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衡量,目前还未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而且在实际中也较难衡量。

Modigliani&Miller(1958)提出关于公司资本结构、成本相关理论后,国外学者对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以及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净收益理论认为,采取负债融资方式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所以企业应当利用负债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本结构。此外,部分学者指出:高利润率会降低企业财务杠杆比率,影响企业绩效。 国内学者针对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也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娟和杨凤林(2002)、董黎明(2007)、王凤(2007)等的研究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刘志彪(2003)、戴钰(2013)等的研究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综合以上文献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假设,即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同银行绩效是正相关系,即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银行绩效的提高。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样本选取 为了研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与银行绩效的关系,选取2011年-2015年五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样本数据来源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本文选择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银行绩效,这一指标反映银行运用股东所投资本的效率,当银行盈利后股东所获得的回报水平,能弥补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因而它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的指标。 2.变量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